標籤:

甲午紀念 勿忘國恥

甲午紀念 勿忘國恥 今年是甲午年,一百二十年前,日本挑起並發動了意在侵佔中國東北的甲午中日戰爭,在腐朽沒落的晚清政府領導下,中國迅速戰敗,日本趁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中國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允許外國人在華投資開礦辦廠。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作為侵略戰爭的發起者以及失敗者受到了正義的審判,一些臭名昭著的戰爭罪犯被送上了絞刑架。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法西斯日本的軍國主義餘孽並沒有被清除乾淨,這也為日後中日關係的發展埋下了一個毒瘤。日本人信奉神道教,認為人死之後把靈位放進神社接受供奉,其精神和靈魂能夠永不熄滅,這本是親人表達對死者哀思的一種美好心愿,但是在軍國主義餘孽的鼓動之下,二戰後日本政府悍然把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甲級戰犯在內的戰爭罪犯的靈位放入靖國神社,接受供奉和祭祀,這不但是企圖掩蓋二戰中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美化侵略戰爭;而且是在赤裸裸地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招魂,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上世紀70年代,經過雙方領導人的不懈努力,中日終於實現了邦交正常化並隨後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之後中日關係度過了一段「破冰」之後的蜜月期,在中國政府改革開放大背景之下,中國政府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針對日企來華投資,給予了大量的政策優惠;日企的投資和技術也從一定程度上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伴隨著經濟實力的突飛猛進,中國的軍事實力也日益增強,軍隊建設步入現代化、專業化,軍隊國防能力大幅攀升,為推動並維護地區及世界和平承擔了更為重要的責任。但是,在右翼勢力的主導下,日本一些政客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妄圖以中國的和平崛起為借口,大力擴張日本的軍備,其根本目的,既在於藉此分散日本國內民眾對於日本經濟連年衰退的急切關注,也想伺機挑戰雅爾塔會議、東京審判制定的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一系列預防性和限制性措施,妄圖重溫昔日「大日本帝國」的黃粱一夢。近來持續升溫的中日釣魚島之爭、日方多次篡改美化學生教科書中關於二戰日軍暴行的內容、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反映出日本政壇主流日愈走向極端、走向右翼、走向了與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人們的對立面;不但嚴重傷害了中、韓等曾經飽受日軍侵略蹂躪國家的感情,而且引發了地區性局勢動蕩、造成鄰國的不安和惶恐,甚至可能引起東亞地區軍備競賽。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主流,這是世界人民經過一戰、二戰中血的洗禮通過血淋淋的教訓達成的寶貴共識。隨著區域性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更加緊密,無論是建立在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基礎上的全球性資本輸出與流動,還是隨著西方國家產業升級帶來的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都深刻地影響著每個國家的國家戰略和民眾的日常生活。 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面臨轉型,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亟需全面開展和深化。中國曆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願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中國領導人在各種重要場合鄭重承諾:中國絕不稱霸。 中國絕不稱霸,但是也絕不容忍任何人挑戰底線。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不爭的事實,面對近段時間日本右翼分子就釣魚島問題的挑釁言行,中國政府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剋制和忍耐,力圖通過各種外交途徑化解爭端,體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風範。反觀日本,對於外部爭端的處理,幾乎都採取強硬的方式,不只在釣魚島問題上,也包括日韓獨島(竹島)爭端在內的其它方向,而這種對抗措施,極大的增加了爭端雙方「擦槍走火」的風險。中國政府歷來反對日本領導人以任何形式參拜靖國神社,但是二戰後日本數任首相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拜鬼」;特別是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置中韓等國的強烈抗議於不顧,於近日執意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並且接連發表極具煽動性的、異常激進的反華言論,嚴重刺痛了中國的敏感神經。 面對日益右傾極端化的日本,中國如何處理目前危若累卵的中日關係,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應對之策。 外交途徑。外交是國與國之間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化解利益爭端的最佳途徑,當下,對日本極右翼化表示嚴重關切的不僅僅只有中國,也包括東亞近鄰韓國等國家,就連日本的「宗主國」美國,也對其近期一系列「玩火」表現感到非常惱火。中國春秋戰國時偉大的縱橫家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這給中國當下針對日本的外交策略以一定的提示,我們可以聯合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二戰中曾被日軍侵佔蹂躪的國家,共同組建半政府半民間的團體組織,建立及時有效的合作機制,把對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嚴重關切,共同訴諸於聯合國;通過集體施加壓力,迫使日本在擴充軍備、修改和平憲法和防衛法案等問題上有所收斂。 目前,外交博弈作為中日博弈的主要方式,在爭取世界對於中日雙方的人心項背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一個政治大國的優勢,在各種重要場合讓世界既聽見我們的「和平之聲」,又能充分理解我們的政治利益訴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日本右翼勢力等同於日本民眾,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朋友,盡最大限度孤立日本的右翼勢力,遏制日本朝著極端之路繼續發展。 經濟手段。經濟是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晴雨表,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的開支、科學技術研發的投入、以至於國防軍費開支,都離不開國家經濟作支撐。中國的經濟總量近些年接連超過法國、德國、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達到8.3萬億美元,體現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上取得的巨大成果。在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之時,中國政府成功應對經融風暴的衝擊,經濟仍然保持了7.5%以上的高速增長,並且在許多國家舉步維艱之時,毅然伸出了援助之手,盡到了自身應盡的責任,向世界展示了作為一個經濟大國應有的風範;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廣大的消費群體和強大的消費能力,來自中國客戶的訂單,成為包括日企在內的眾多國外商家度過經濟「嚴冬」的救命稻草。 截止2012年,中國持有的日本國債高達20萬億日元,這個數字或許可以成為中國化解中日爭端的一個重要籌碼。在能源礦產方面,中國握有絕對優勢,例如稀土,由於添加極少量便可改變大幅改變東西的性質,所以稀土被稱作「產業維生素」,被廣泛應用於混合動力車、節能家電、發光二極體(LED)和智能手機,而中國的稀土儲藏量居世界第一,在稀土問題上,日本企業過分依賴中國的現狀從未改變,以至於日本政府多次批評日企「過分依賴中國,缺乏危機感」,但是日本產業界則希望中日關係能夠早日趨於穩定。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由於中日經濟互補性強,並且在一些方面,日本佔據相對優勢。所以,在選擇動用經濟手段的時候,我們應該深思熟慮、通盤考慮、權衡利弊,制定針對各種可能反制措施的應對之策,切不可意氣用事,導致一損俱損,「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闊步前進。 軍事準備。「兵者,詭道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手段作為解決國家利益爭端的最後手段,同時也是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最強硬的手段。由於歷史原因,從1972年中日建交之後,中日關係始終保持著高度敏感性,在友好合作的主旋律下,總是存在著一些否認歷史美化侵略的刺耳聲音,近年來日本右翼日漸走向極端,軍國主義思潮重新開始泛濫,政府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自衛隊的多次軍事演習都明目張胆地以中國為假想敵,以模擬和中國爆發局部軍事衝突為演習藍本;並且日本政府極力誤導日本普通民眾的是非觀,詆毀中國在日本民眾心中的形象,大肆煽動日本年輕人群的民族情緒,這一切,都在向中國傳遞著一個信號:日本存在著主動挑起中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國防能力迅速提升,軍事理念不斷發展,軍事裝備不斷更新換代,軍隊素質建設有了跨越性提高,從國防軍隊院校走出的解放軍基層軍官,構成了軍隊的骨幹力量,加快了軍隊專業化、現代化、數字化建設,中國已經不再如晚清政府般任人宰割,人民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任何對手,保衛國家領土安全,維護國家利益。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並且希望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做朋友,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建設地球這個我們的美好家園;中國向來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反對霸權主義,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願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和地區廣泛開展貿易往來、經濟技術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繁榮。 中國願意仔細傾聽世界各國關於自身利益訴求的聲音,也請世界聽聽中國的聲音。
推薦閱讀:

【敵後武功團紀念文章】20140618 老顧:國內一些IT人對新技術應用在死搬硬套
江澤民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恭迎2013佛陀涅槃紀念日】大英博物館藏 14世紀 釋迦牟尼佛涅槃圖
在這個百花盛開的時節,我們為誰而流淚——紀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
四十七年前的一座紀念碑

TAG:紀念 | 國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