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 (7)
地六、歡喜
又若引攝義利法義,應標、應釋、應廣分別,非不引攝義利法義。
在「如是學」這裡面有略、廣的分別。「略分別」裡面一共分七科,現在是第三科「應說正法」,就是應該宣揚佛的正法。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明所說」,第二科「所為說」,第三科是「如是說」。「如是說」裡面分兩大科,第一科是「別辨相」,第二科是「結略義」。現在是「別辨相」。「別辨相」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依隨順說」,第二科是「依清凈說」,現在是「依隨順說」。「依隨順說」裡面分三科,第二科是解釋,解釋裡面一共是分十五科,現在是第六科,叫做「歡喜」。
「又若引攝義利法義」,宣說佛法的時候,有這樣的要求,宣說佛法就是一個是令聽的人能夠解、能夠行。在行的這方面能「引攝義利」,修行的時候要有成就,能引發出來。這個「攝」是取得,就拿到了,拿到了義利。
「義利」就是一個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這就是佛教徒裡面,在家的佛教徒,也可能夠增上生,得人天的義利,也可能有決定勝的義利,他能夠得出世間的聖道;若出家人、出家的佛教徒,應該是得涅槃的義利,就是決定勝。
你為人宣揚佛法的時候,你應該要達到這個程度,使令聽法的人,能夠修行,得到這個一個決定勝,一個增上生,得到這個法利。這是聽法,是為了修行,有這樣的義利。這是一種,第二呢?你為人宣揚佛法的時候,聽法的人能夠「解」,能夠引攝「法義」,能通達佛法的道理,能夠明白什麼是佛法。
「引攝義利」是修;「引攝法義」是解,一個解,一個行,應該有這樣的要求。你這樣子為人說法,你內心裡要對這兩件事,要完成這兩件事,要滿足聽眾這兩個要求。
「應標、應釋、應廣分別」,滿足這兩個要求的為人說法,你應該「應標」,先把你要說的這個法的大意先標出來。我現在講的這一段的佛法,我現在是講…為人講開示,說一段佛法,這個大意是什麼?你這一個鐘頭、或者兩個鐘頭內,你這一段佛法究竟是什麼?先把它標出來,要這樣子。「應釋」,然後再解釋你所標出來的這個意。「釋」分兩種,一個略釋,一個廣分別,先簡略的解釋這個大意,然後再詳細的分別,要這樣的為人講解佛法。這說的很清楚,先把講解的佛法的你這一段佛法裡面的大意要立出來;然後略釋;廣釋;最後把它結束了。標、釋、解三段,這樣子呢?有可能就滿足了「引攝義利」,「引攝法義」,就可能能滿足。
「非不引攝義利法義」,你為人家宣揚佛法的時候,要引攝義利法義,「非不引攝義利、法義」,不是不能引攝義利法義的,不可以,那你就空說話了,白說了,把時間空過了。聽眾來了,把時間空過了,人家拿出來這個時間來聽你說法,結果這個時間是白費了。所以不引攝義利法義,就把時間空過了,不可以這樣子,「非不引攝義利法義」。這樣子呢?聽的人能引攝義利法義心情快樂、心情歡喜,我沒有白來聽你講佛法,我有成就、我有所得,這叫做「歡喜」。
《披尋記》一二七八頁:
又若引攝義利法義等者:二十相中此歡喜攝。謂若聽聞能引義利,生歡喜故。言引攝義利者:謂能引攝增上生果,決定勝果故,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二卷二頁)
「又若引攝義利法義等者:二十相中此歡喜攝」,為人說法有二十個相貌,這一節文屬於歡喜這一個相貌的。「謂若聽聞能引義利生歡喜故。言引攝義利者:謂能引攝增上生果,決定勝果故」。就是這兩個。
這個「增上生」的意思,就是我今生是…照事實來說,我今生來這個世界是做…是人的境界,我的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這樣子,我的壽命,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子,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我的遭遇就是這樣子,我現在來到佛法裡面學習,我希望我將來好過現在,我將來要做人的時候好過現在,我將來的眼耳鼻舌身意比現在要好,壽命要長,福德要大,智慧要高,種種都比現在強,或者生到天上去了,叫做「增上生」。
第二是「決定勝」。「決定勝」,我不求人天的福報,我只想要得聖道,或者是得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得佛菩提,我將來得了涅槃了,三乘涅槃那叫做決定勝。「決定勝」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回這樣子用功修學聖道,你是決定的勝利了,不會再失敗的,這是最後勝利。若是增上生不是!就算是你成功了,你來生做人或者生天上了,並不保證你永久是滿意的,你可能會又失敗了。來生做人福報大,智慧大,你做到國王了!為所欲為,就可能會造了三惡道的業力,又跑到三惡道去,又失敗了,所以不是決定勝。當然這個事情是人的根性如此,你教他修出世間的聖道,他修不來呀!只好就讓他修人天的福報,只好這樣。所以就是有這麼兩個範圍,一個增上生,一個是決定勝,「如〈攝釋分〉說」,這個文在〈攝事分〉有解釋。「(陵本八十二卷二頁)」。
這個第六段,叫做「歡喜」,下面是第七「愛樂」。
地七、愛樂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
這是第七個相貌,應該示現一個應該示現的事情。
《披尋記》一二七八頁: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者:二十相中,此愛樂攝。謂由示現四種真實道理,令他愛樂受學白品行故。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者:二十相中,此愛樂攝」,就是令生歡喜,我歡喜這樣子。
「謂由示現四種真實道理,令他愛樂受學白品行故」,就是你這個講法,為人說法的人,你應該示現,這個「示」就是現的意思,示有個「出」的意思,出入的出,出來。原來他在屋子裡沒有出來,你看不出什麼,出來了,哦!是這樣子。「現」原來是隱沒的,隱沒的,隱藏了我們看不見,不知道什麼樣子,他現在現出來。現出來,哦!是這樣子。這個「道理」,世間上的緣起法的道理,在我們凡夫的智慧來說,這個道理是隱藏在那裡,我們看不出來。那麼佛教徒,佛菩薩,佛菩薩弟子,因為經過修學就明白。明白,就把這個緣起道理把它示現出來、表現出來。這一切法,這一棵樹,他那裡有緣起的道理。這個高山,他有緣起的道理。這個人,三惡道,人天,阿修羅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這些事情,他裡面有緣起的道理。但是我們凡夫來看,看不起來,那就是不是示現的。現在佛菩薩,佛弟子,若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就把這個道理顯現出來。這樣子叫做「示現」。
這上面說「所應示現,謂由示現四種真實的道理」,「四種真實道理」,我們前面講過,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前面講過好多次了,你要把這道理,把它講出來。
我們說這個「觀待道理」,比如說我這個臂,我能彎曲,能彎曲,能夠彎曲,那就是非由「節」才能彎曲,不然不能彎曲,你真的沒有節就是直的,這不行。說是你想要得這個果報呢?要有因,果待因,果要憑藉有因的時候才能得果,我想要長壽,長壽你要發慈悲心,你就會長壽;你沒有慈悲心,就是不能長壽。你想要得什麼果,非要修因才可以。這是緣起的道理。
所以這個「謂由示現四種真實道理,令他愛樂受學白品行故」。使令聽眾,世間上的眾生,一聽這道理,哦!我現在的生命,我生活的環境我不滿意,不要緊,你重新創造一個滿意的,我現在這果報我不滿意,要重新創造一個滿意的,就可以改變這個不滿意,這是可以改變的,不是決定的。人就生歡喜心了,還可以改變。就是佛教徒你聽聞佛法才知道這件事。有的人生來眼睛就盲了,你看這個人苦不苦?他很苦!生活很苦!可是怎麼辦法呢?沒有關係,我們看到這個人眼睛盲,我眼睛可不要盲,那怎麼辦呢?要開智慧,要開智慧。你要學習世間上的智慧,出世間上的智慧,把這智慧能布施給他人。智慧就是光明,布施光明給其他的眾生,你將來的眼睛就不會盲的。這世間上的眾生一聽,哦!我如意的事情,我有辦法能拿到,心情歡喜,心情歡喜。我願意有智慧,有辦法,我願意長壽,願意慈悲,願意有神通,還有道德,都可以有方法,都可以有方法拿到的,所以叫做「觀待道理」。
「又應示現,所應示現」,你要開示這樣的道理,使令人、聽的人生歡喜心,叫做「愛樂」,生愛樂心,對於佛法生愛樂心,這是第七,下面是第八「悅豫」。「豫」,也是喜悅的意思
地八、悅豫
又應教導,所應教導。
「又應教導,所應教導」,你要教導這個人,你教導這個人,要那個人應該教導你才教導他。雖然教導是對的,但是這個時候、這個情形不應該教導,你就不可以教導的,這是有這樣意思的。
《披尋記》一二七八頁:
又應教導所應教導者:二十相中此悅豫攝。謂示現已得信解者,慰意適悅,於所教導願正受行故。
「又應教導所應教導者:二十相中此悅豫攝」,就是內心裏面喜悅。「謂示現已得信解者,慰意適悅,於所教導,願正受行故。」
「謂示現已得信解者」,就是這個人他聽聞佛法,他已經表現出來,他對於佛法有信心,他對於佛法有所理解。佛法什麼事?他心有點多少明白的。他這個明白而且有信心。有人對於佛法有點明白,但是沒有信心,現在是說有了信心而又是理解。有的人對於佛法有信心,但是不明白;有的人明白沒有信心。現在是有了信而又有解,這樣的人呢?「慰意適悅」,你對於他呢?你若要來……他心裏面「慰意」,這個「慰」者,安也,安慰,心裡很安,心裡很喜悅。那麼對於佛法有了信心,有多少明白的人呢?他心裏面喜悅、這個人,這個時候呢?這個人你要教導他的話,「於所教導願正受行」,因為你進一步地為他開導的時候呢?他心裏面歡喜。「願」,就是歡喜,歡喜「正受行」,「正」者,決定也,正是決定的意思,決定接受你的教導,我願意這樣做。這樣情形呢?就是對了,你教導他是對的。那個人對於佛法沒有信心,你教導他,那就是碰釘子了,這樣意思。
地九、欣勇
又應贊勵,所應贊勵
這是第九科叫做「欣勇」。這個「欣」也就是歡喜,這個時候勇猛,這個勇猛就是不怯弱,他就有信心,他願意這樣去做,叫做「勇猛」。沒見果而修因,這是要有勇猛心。我們人間的人都沒有神通,說是「做善會得善報」,這個就說這麼一句話嘛!那個人他相信了,他就肯這樣做,這個人有點勇氣,叫做「勇」。
《披尋記》一二七八頁:
又應贊勵,所應贊勵者:二十相中,此欣勇攝。謂若有情於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爾時稱讚策勵其心,令生欣勇故。
「又應贊勵,所應贊勵者:二十相中,此欣勇攝」,就是歡喜,肯這樣做。怎麼叫做「欣勇」呢?「謂若有情,於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這個佛教徒、這個有情,「於所知所行所得」,這個「知」,是解;「行」是解、行、果;「所得」就是果。你願意這樣修行,將來會得到一個滿意的果報。那麼「所知」,他知道這件事,各式各樣的法門都是所知,這個有情他已經知道了,他不是不知,他知道佛法裡頭的道理。這個「知」而後也知道這個「行」,也知道這樣行,將來會得果。但是這位有情呢?
「心生退屈」,他不願意去做,也放棄了學習佛法。我不知,我不去,我們常常學習呢?就是你有一個求知的欲,「我不學了」,那就是放棄這個「知」。也不知,也不去修行,也不想得個什麼果報的,心生退屈。
「爾時稱讚策勵其心,令生欣勇故」,這時候這個佛弟子,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稱讚」,你對於佛法要學習呀!你若肯修行,將來你是人上人,將來你怎麼、怎麼樣的殊勝,這樣子讚歎。「策勵」,勉勵他,你這個人若肯做,肯努力,你一定會成功的,「策勵」,就是「稱讚、策勵其心,令生欣勇故」。「稱讚、策勵其心」,勉勵他,勉勵他那個退屈的心,叫他不要退屈,叫他生歡喜心,對於知、行、果這件事生歡喜心,能生勇猛心肯去做,肯去修行。那麼這個是你教導的,你為人說法的對象,有各式各樣的情形。現在這個事情是這個人退了,他以前是佛教徒,現在退了,現在你應該這樣教導他,你要這樣贊勵他。
地十、不擯
又應慶慰,所應慶慰。
這是第十科叫「不擯」,這個「擯」,就是放逐,把這個人驅逐了,我棄捨你了,我們這裡不留你了,這個「驅逐」的意思。現在是「不擯」,我們不要放棄這個人,那怎麼辦法呢,「又應慶慰,所應慶慰」,用這個辦法,來處理這個不擯的事情。
《披尋記》一二七八頁:
又應慶慰,所應慶慰者:二十相中,此不擯攝。謂若慶慰於法隨法,勇猛正行有情。令余有諸過失違犯,應可訶擯有情,亦得調伏而不訶擯故。
「又應慶慰,所應慶慰者:二十相中,此不擯攝,謂若慶慰於法隨法,勇猛正行有情。」就是這佛教徒裡面,這一位佛教徒,或者在家佛教徒,或這出家佛教徒,「於法隨法,勇猛正行」,這個「法隨法」,我們講過了,就是他心裏面「涅槃為上首」,有意願希望得聖道,我想要得涅槃,有這個願而後又肯修行,肯能夠修八正道,
怎麼叫做「隨法」?我修法華三昧,我修華嚴三昧,修般若三昧。「勇猛正行」,這個人這個力量很大、很勇猛,他不怕困難、他不怕辛苦,我不怕冷,「勇猛正行有情」。這樣的法隨法行的勇猛的修行人,你要去讚歎他,「慶慰」,去慶賀他。哎呀!你真是難得,人都是歡喜懈怠,你都不懈怠。在家裡很自在,偏要到廟上去住幾天,這事情不容易,不是容易事情的。所以是要「慶慰於法隨法,勇猛正行的有情」。
你這樣讚歎呢?就是「令余有諸過失違犯,應可」,這件事就有了作用,就是令其他的有諸過失,違犯的有情。其他的他犯戒了,他還有這罪過的這種有情,「應可訶擯」,這個犯戒的眾生,應該呵斥他,應該把他驅逐了,聽你這一說,讚歎這個勇猛正行的有情的功德怎麼殊勝,他就改變了,改變了,就是「亦得調伏而不訶擯」,他心裏面就改過。改過遷善,努力地修學正法,就從黑暗中到光明中來了。這個眾生原來在黑暗中,現在聽你讚歎那個人修行好,他也發心修行了,那麼就從黑暗中到光明中來了,所以「亦得調伏」,他不繼續造罪了,這樣子呢?就不須要訶擯。現在這個眾生應該訶擯的,就不用訶擯。就用這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是第十一科「應理」。
地十一、應理
又依現、比、至教道理而說正法,非不依彼三量道理。
為人說法的時候不可能隨便亂說的,要「依現、比、至教」這三個方法來為人說法。
依這個現量,「現量」是什麼呢?現量就是我們眼見色,耳聞聲,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所接觸的境界,都是有真實的,是真實有這麼一件事。比如說是我們心裡執著有我,這前五識就不感覺到這件事情。說第六識虛妄分別有個我,但前五識是不感覺到這件事。所以這個「現」就是事實有,真實有,合乎事實道理,合乎事實意義,符合事實,不違背現實的,這要這樣子。
這個「比」就是比量,比量就是思惟觀察。思惟觀察這件事有道理。我一心不亂的念佛,我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就能往生阿彌陀佛國,那這樣講,他有道理。說是你心裡散亂念佛,心裏面顛倒糊塗,說也能往生阿彌陀佛國,這是不合道理。你要思惟,思惟讓它合道理,那叫做「比」。
「至教」,至教呢?這個「至」就是究竟圓滿的聖教,就是佛法經律論,佛所宣揚的這個正法,叫做「至教」。就是你為人說法,一定要有至教的根據,要經律論的根據。你不要是這是我發明的,那是搞錯了,不要這樣子。你一定要根據佛說的道理,因為凡夫的時候你沒得聖道,你的智慧不夠,你一定根據經律論,佛說的道理去說,他就沒有錯。你若自己虛妄分別說出個道理,糟糕!就容易搞錯了。所以你要為人說法的時候,要符合「現」現實,不違背事實,還要經過內心的思惟觀察,要引證佛經律論的至教,用這樣的道理而說正法。就是為人宣說佛法要這樣才可以。
「非不依彼三量道理」,你為人說法的時候,不可以不根據彼三量道理而為宣說的。這可見若要有心愿意宏揚佛法,要努力的學習佛法的。你不可以我小小的懂得點,我就要為人講解,不行!你不夠,這是有問題的。
地十二、稱順
又所宣說,順往善趣。
這是第十二。「又所宣說,順往善趣」,又所宣說的佛法,「順往善趣」,隨順能到善趣那裡去。聽你說的道理,要能這樣做的話,就會能來到人間或者天上去,就是能到安樂的地方去,不會跑到三惡道去呀!所以「順往善趣」,那這也可以。
地十三、無亂
又所宣說,無亂易入而不隱密。
這是第十三。所宣說的佛法要不亂,要「易入」,不要隱密,要符合這些條件,要為這樣說法。因為眾生,聽法的人多數都是鈍根人,特別大智慧人不多。所以你為人說法的時候,不要亂,要易入,要不隱密才可以,他容易懂。
《披尋記》一二七九頁:
又所宣說無亂易入而不隱密者:二十相中此無亂攝。法義相應無倒而說,是名無亂。語具圓滿言辭顯了易可悟入,是名易入。非如婆羅門諸惡咒術,語句闕隱,名不隱密。
「又所宣說無亂易入而不隱密者:二十相中此無亂攝」,「法義相應無倒而說」,你說的佛法有法、有義。這個就是經論裡面的佛法。這個「法」就是文句,能詮的文句。文句是能詮,能詮裡面有所詮的「義」,道理、所詮的義。
你說《法華經》:從如是我聞到最後作禮而去,這些文句都叫做「法」,但是裡面有「義」,所以有能詮的文句,有所詮的義。有法有義。你不要搞錯了。說是《華嚴經》也是一樣,《般若經》也是一樣,《涅槃經》也是一樣的,這個「法義相應」,於法義相應,是「無倒」,不要搞錯了,「是名無亂」,這就是不亂。「諸佛常以二諦說法」,佛菩薩為眾生說法,以世俗諦、以第一義諦為眾生說法,我們學習佛法也應該要這樣講。什麼叫做世俗諦?什麼叫做第一義諦?你不要搞錯了,這樣才可以,「是名無亂」。
「語具圓滿,言辭顯了,易可悟入」,這個法和義是所宣說的,是所講解的。能講解法義的就是你的語言。這個語言,這個語言的陳述,這個「具」這個字當陳述講,語言的陳述是很圓滿的。你宣說法、宣說義的語言要很圓滿,這個顯示的很圓滿。怎麼叫做圓滿呢?「言辭顯了」,你這個語言「顯了」,很明顯。他講什麼呢?講得很明顯,很容易明白,「顯了」。「易可悟入」。怎麼叫做「言辭顯了」呢?就是聽的人,聽你這句話他就能夠明白,容易明白,那就是你的言辭顯了。言辭顯了就叫做語具圓滿。是名叫做「易入」,這個「入」這個字呢?就是當做「解」字講,就是明白,明白了。那麼你就入到法裡面去了。如果你不明白,法是法;你是你,不能夠統合起來,那就是沒有入。這個「入」或者說是這個法,入到你心裏面去了,你若明白了,你的心裏面就有法了。哦!是這樣!如果沒有懂,沒有懂,心裏面沒有法,就是沒有入。或者是這個法入到你心裏面去,叫做「入」;或者你入到法裡面,也可以叫「入」。
「非如婆羅門諸惡咒術,語句闕隱」,不同於那個婆羅門那些人,他們說出來的惡咒術,這個惡咒術那個語句有所缺少,「隱密」裡面是什麼?不知道。「名不隱密」,我們為人說法的時候和婆羅門不同,我們「語具圓滿,言辭顯了,易可悟入」,那麼這就叫做「不隱密」。這是這一段叫做「無亂」。第十四是「如法」。
地十四、如法
又所宣說,應四聖諦
我們所為人宣說的這個道理,要符合這個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苦集二諦,此是苦,此是集,這是世間的因果。此是滅,此是道,這是出世間的因果。我們為人說法的時候,你不可以超越這個範圍的,一定和四聖諦相契合才可以,那這是佛法。你說一些戲論的話,那就不對了。
地十五、順眾
又處一切眾說正法時,隨眾所應,而為宣說。
這是第十五叫「順眾」。「又處一切眾」你處在、你居住在大眾之中,在大眾之中說法的時候,說正法的時候。「隨眾所應」,你要觀察這個大眾的情況,你說的話要和他相應,要這樣子。「而為宣說」不可以說的不相應,不應該這麼說。
《披尋記》一二七九頁:
又處一切眾等者:二十相中此順眾攝。處五眾中,名一切眾。謂在家眾、出家眾、凈信眾、邪惡眾、處中眾,是名五眾。處在家眾,應依毀諸惡行,贊諸善行,現說正說,令其止息及進修故。處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處凈信等眾,應依聖教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長,令處中信,令生凈信,如〈攝釋分〉說。(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頁)此應准知。
「又處一切眾等者:二十相中此順眾攝」,「處五眾中」,就是居住在五個大眾裡面,名叫做「一切眾」,一切眾不超過這五眾。
「謂在家眾」,這五眾是那五眾呢?就是「在家眾」,就是在家裡面生活的人。在家裡面生活的人,什麼叫做在家眾?就是在欲裡面生活的人,叫做在家眾。
「出家眾」,就是離開了欲到寺廟裡面來這樣的人,在這裡面修行的人,叫出家眾。
「凈信眾、邪惡眾」,這個在家眾、出家眾都可以算是凈信眾。或者說是在家眾裡面有凈信眾。如果出家眾在佛法裡面出家的,也有在外道裡面出家的,所以這樣子都不限於佛法。這樣說這在家眾,出家眾也不出這三類,一個是凈信眾,一個是邪惡眾,一個是處中眾。就是這個在家眾和出家眾,對於佛法有清凈的信心,這個人,這是一類。當然清凈的信心的標準的說法,就是他學習過佛法,他明白什麼是佛法?而內心裏面有信。由解而信,不是因情感而有信。因情感而有信,這信靠不住的,不知道什麼因緣不高興了!那就不相信了。但是你若要通達了佛法而有了信心,不管高不高興,佛法是真理,他是相信的。所以這個凈信應該說是通達了佛法,而對於佛法有信心的,「凈信眾」。
「邪惡眾」,那對於佛法沒有信心,這個是做種種的惡事,是一個大壞蛋,這種人。邪惡眾,不相信有因果的。
「處中眾」,就是他在這個「凈信眾」、「邪惡眾」之間,他也不能說他是邪惡眾;也不能說他是凈信眾。他對於佛法沒有信心,但是他也不謗毀。他對佛法沒有決定的信心,但可也不是壞人,所以是在凈信眾和邪惡眾之間,叫做「處中眾」這種人。是名叫五眾,這五種人。每一類裡面都有很多人,所以都叫做「眾」。
「處在家眾,應依毀諸惡行,贊諸善行,現說正法,令其止息及進修故。」為在家人宣揚佛法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說呢?應該這樣說,「應依毀諸惡行」你應該這樣說,就是「毀諸惡行」,訶斥,作惡事會得惡報,這是不對的。「贊諸善行」,讚揚,讚歎你若作善事你會得善報,對於自己有利益,對於他人也有利益,對國家也有利益,將來也會得到利益。「令其止息及進修故。」為什麼要這樣說法呢?使令他止息諸惡而進修諸善故,應該這樣為他們說法。
「處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這就是在佛法裡面出家的人。「應依增上戒等三學」,「應」就是隨順,說到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說這三種學,這個「增上」這個字,我們前面講過了,在〈聲聞地〉那裡說過這個「增上」。這個「增上」在經論裡面,尤其是在這個唯識學派的經論裡面,常常有提這個字。這個「增上」在〈聲聞地〉里解釋,我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增上」怎麼講?「增上」是往的意思,往來的往的意思。你若能夠學習戒呢?就能到禪定那裡去。就是這個戒能增上定,所以戒就叫做增上戒。就是你若不持戒,你若不安住凈戒,你想要修禪定這是不可能的,你修禪定修不來的。所以你若能夠學習戒,持戒清凈呢?你就可以到禪定那裡去,使令你有可能會得到禪定,所以叫做「增上戒」。
「增上心」,這個「心」是什麼?是定。不是持戒就是定,不是,你還要努力的去修,你才能得到定的。得到定以後,那又怎麼樣呢?他能夠往到出世間的智慧那裡去,能到那裡去,而不是說定就是慧,不是的。
我昨天看到…我們不要說名字,有一位很有名的大德,他為人說法的時候,解釋那個戒定慧,他那個意思,定就是慧。其實這是不是的,定不是慧,但是定能夠增上慧,能夠幫助你到慧那裡去,幫助你有智慧。不是說我得了定就好了,不是的。世間人外道也能得禪定,那他有佛法的智慧嗎?不是的,他還有邪知邪見。但是我們佛教徒得了禪定的時候,你就可以到智慧那裡去,能幫助你得智慧。
所以這個地方看出來一件事,我們學習佛法,我們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智慧,我希望有智慧,有佛菩薩那樣的智慧。如果我們不修禪定,你不修禪定,你得智慧的功能,就缺少了一個有力量的助緣。你不修定,你得到的智慧就是一個聞慧而已,聞慧、思慧而已,你不能得到佛菩薩那個清凈的智慧,不能。你若是得了禪定的時候呢?這時候你可以學習佛菩薩的無漏的智慧。
所有這是一個……現在的人就是願意走捷徑,你學了五十年,六十年,一百年的佛法了,你告訴我,我三天就學會了,我走捷徑,其實不可能的事情。現在我用這個電腦,把所有的資料都放那裡,我一按扭電腦…資料就來了,就是願意這樣的學習智慧,當然這也是可以、也是可以這樣學。但是這都是一般的智慧,你若是得了定的時候,由禪定來幫助你得智慧,這是佛菩薩、聖人的智慧,有這種能力。
所以我們出家人可以有兩條路去得智慧。一條路就是我們這樣子,經律論、白紙黑字的佛法里,這樣慢慢學,這樣得智慧;或者我們用電腦這個一按資料就來了,也可以這樣,這樣是一個學習的方法。這個方法很普遍的,普遍都是這樣子。第二個方法多靜坐。多靜坐,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到了四禪以後,你再去讀經律論,不得了,不可思議,這是不可思議的。當然有的人他前生有很好的栽培,他今生並沒有定,但是他一學習佛法的時候就學習的很快。你怎麼有學問,你都不如他快。他前生有學過,今生很快地就現前,這也是一種特別的人,這種人今天來說,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若是從白紙黑字的文字,這樣去學習佛法,感覺到困難,不要緊,你努力靜坐。
我以前講課的時候也提到,有一位法師他讀書也不多,他是幹什麼的?他是放牛的,小孩子的時候就是放牛,就是一個牧牛童,牧牛童而已,這麼一個小孩子,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也就願意出家,他就出去到廟上,願意做出家人。做出家人呢?還是有善根的人,就是不同。他就想要學習佛法,但是他那個地區沒有佛法,寺廟上出家人沒有學習佛法的。他要學習佛法,那怎麼辦呢?就到有佛法的地方、江浙一帶去,學習佛法。老法師講經的時候,他也歡喜聽,但是聽不懂。很多人得大法喜,但是他就是不懂。你讀書少,文字就把你障礙住了,這是什麼呀?有困難呀。但是有善知識告訴他,你到金山寺,到高旻寺打禪七,坐禪三個月,你到那坐禪然後再聽經,他就肯做!人家告訴他,他就肯做,這也不容易。那他就去了。但是他年紀輕,坐禪的確是…這個冬禪夏學,這個禪堂的道理,冬禪就是打禪七,一坐禪就是幾個月,可能超過三個月。然後到了…冬天過去了,他這三個月坐禪下來,然後又來聽老法師講經,聽懂了,就有這事情。後來這位老法師他年紀很大了我才和他見個面,老法師很好、很慈悲,很多人跟他學習佛法。法師、年輕的法師跟他學習佛法,在家很多的居士也跟他學習佛法,他活到了九十幾歲才往生的。
所以這增上戒,增上心,靜坐對於佛法學習也是不同,但是我認為他並沒有得定,他並沒有說是得到色界四禪了,他沒有到這個程度。若是到了色界四禪更不得了。到了色界四禪的時候,你說《瑜伽師地論》一百卷,那他就這麼讀一讀,就可以背下來的呀!就是過目不忘呀!
我們說是……阿難尊者,說是他是多聞第一,他不照本子就把佛說的經,一本一本的就能背下來。而結集經藏的時候,那些大阿羅漢都是這樣子,只是沒有阿難尊者背的多就是了,那些大阿羅漢也是,聽你背的時候知道你這地方差一個字,這一句不對,他能知道的。這個聖人不可思議,得了聖道的時候,五百阿羅漢都是俱解脫阿羅漢。
所以增上心用這個方法,你先多靜坐,得了禪定,然後再學習佛法,那真是捷徑,走捷徑了。很快的佛法學通了,多不可思議,「增上心」。
但是有了定,定不就是慧,但是能幫助你成就慧,只是這樣子。這個「增上慧」,什麼叫做增上慧?就是經律論,文字上的般若,你學習它。這個苦、空、無常、無我;觀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他在禪定裡面這樣觀察,就得無生法忍了,這叫做智慧。但是這個智慧,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這是聖人的智慧,不是說我們沒有得禪定,只是憑著一點記憶力,從文字上講一講,不是這個境界。這是很平常的境界,這個誰不會呀?
佛學院裡面請不到法師來講經的時候,請大學教授來講,大學教授他就是學習文字的嘛!這也是文字,所以他也能講,但是講的怎麼樣,那不一定。所以我們出家人學習佛法,你不要以文字就知足了,我也能講幾部經了,我也能寫文章了,你就滿足了。其實沒有,這是才開始而已,這只是聞慧而已。所以佛法中的慧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得到根本智,得到後得智,這是佛法的智慧。而這個智慧呢?要由增上心的幫助,由增上心、這個定能夠帶你到智慧那裡去,所以叫增上心。有了智慧,就能得解脫。你有了智慧,這個智慧能帶你到涅槃那裡去。這就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由慧得解脫。
這是「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你為出家人宣說佛法的時候呢?你就應該說這個戒定慧,這樣的佛法,由戒定慧而得解脫。
在那個「增上」,當個「往」字講,趣也,從這裡到那面去,叫做「增上」,就是使令你有進步的意思。這個「增上」是個進步的意思,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增上」,是個殊勝的意思,唯有佛法才有這樣的戒定慧,這是最殊勝的佛法,外道中無,外道裡面沒有,他們所不能及的,所以叫增上戒、定、慧。
這是為「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使令這個出家人,很迅速的歡喜修學戒定慧,為什麼要「速」?光陰寶貴,時間很寶貴,所以要快一點。
永嘉玄覺大師去親近這個六祖大師,其實他沒有心來親近六祖大師,另外的法師來勸他,他就來了。到來的時候,他拿著錫杖,他就繞這個六祖三匝,站在那裡,他不磕頭。六祖大師就說:為什麼你沙門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怎麼不頂禮?我慢這麼高呀?他不頂禮。玄覺大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沒有時間頂禮,請你說法好了。其實在呢?他不是高慢。當然我們看那文上說,稱之為「一宿覺」,他原來是糊塗人,在這裡住了一宿就開悟了,叫「一宿覺」,實在我看不是。這個玄覺大師這個人可以這樣說,我和你來討論佛法,你來印證我,我學習的佛法對不對?也可以這麼解釋。
但是也可以說,他來看看六祖,你的見解對不對?也可以這樣想。可以很明白,他學習了很多的佛法、這個人他不是一無所知。他學習了很多的佛法,他心裡想一想,你印證我,我也看看你。那怎麼樣來看呢?比如說我不給你磕頭,看你怎麼個態度?就是試探你呀,是這個意思。所以人與人向道上會,向道上會。說是我一見了面,我就罵你、就打你一掌,那你可以說:你這個人怎麼…不是出家人嘛!出家人怎麼這樣子?你也可以這麼講。但是他也可能是在考驗你。你向道上會,這是什麼意思?在乎你怎麼樣體會了,是這樣的意思。他一看你這個人怎麼反應?我就給你這麼一個境界,看你怎麼反應?你有沒有修行,你有沒有智慧,完全看出來了。他試驗你,你也同時可以試驗他,一樣的。我們說的太遠了。
「令速欣樂故」,就是趕快地學習佛法,對於佛法要生歡喜心,「令速欣樂故」。這是說為出家人講佛法,應該這樣講。
「處凈信等眾」,就是其他的那三個,「凈信眾,邪惡眾,處中眾」,這三種大眾裡面怎麼樣宣揚佛法呢?是「應依聖教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對那個凈信眾的人呢?他已經學過佛法,對於佛法有所理解,有了信心,你若為他宣揚佛法的時候,「應依聖教廣大的威德」,就是《華嚴經》、《法華經》、《大般若經》,這裡面有廣大的境界,聖教的廣大的威德,不是普通的凡夫身口意都是污穢的境界,那有什麼威德可說呢?就是佛菩薩廣大的威德。有廣大的功德,有廣大的威力。威力就是有神通,有廣大的智慧叫功德,很多的功德。「現說正法」,這樣子為這個人宣揚佛法,這樣子說法,「宣說正法」。
「如其次第令倍增長」,就是如經律論裡面佛法的廣大功德,這按照這個次第為他宣說,使令他原來已經有了凈信,再「倍增長」,再加倍的進步,使令他信解行證,道德增長這樣子,這是對那凈信眾應該是這樣。
「令處中信」,那個邪惡眾的人,他對於佛法是沒有信心,他毀謗佛法的這種人,「令處中信」,你叫他一定相信也很難,就是他不謗誹佛法,他對佛法不謗誹了,但是也不是說決定相信,就是處於中間,處於信、不信之間,叫「處中信」,那就不容易了,「處中信」。
「令生凈信」,那個處中眾那個弟子,對於這一類的人呢?他原來對於佛法沒有信心,這時候呢?能生起他的清凈信,這樣也是令他進步。
「如〈攝釋分〉說」這篇文呢?就是〈攝釋分〉裡面說的,是「(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頁)此應准知」,這裡面的道理就按照〈攝釋分〉那段文,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共分十五科,這十五科都完了。
天三、結
菩薩依此十五種相,諸隨順說,普為利他,應如是說。
這是第三科就是結束了,這「依隨順說」這一大科裡面,第二科的解釋分十五科,解釋完了,現在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
諸「菩薩」很多的佛教徒,發菩提心的這些菩薩,「依此十五種相」,前面列出十五種相,「諸隨順說」,這麼多,這十五種相都是隨順說,你要隨這個、按這個十五種相,隨順這十五種相,為人說、宣說佛法。
「普為利他」,你在你內心裏面要有這樣的動機,我說佛法,我不是求名聞利養的,我是為利益你的,讓你對於佛法有信解行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樣得到佛法的利益,「普為利他」。「應如是說」,應該這樣講解。這個「依隨順說」這一段講完了。下面第二段「依清凈說」,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亥二、依清凈說(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依清凈說,應為他說?
「云何依清凈說」呢?「應為他說」呢?怎麼叫做「清凈」,清凈的說法。我學習這個清凈的說法,應該學習清凈說法,怎麼樣學習呢?這是問。下面就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慈心」。
天二、釋(分五科) 地一、慈心
謂諸菩薩,於已有怨諸有情類,應住慈心,為說正法。
這些發菩提心的菩薩,他若為宣揚佛法,這個面向大眾說法的時候,那大眾眾生裡面,有的人於菩薩有恨、有怨恨的這種人,對於這樣的有情呢?「應住慈心」,菩薩,你有怨菩薩無怨,菩薩用慈心。慈能與樂,用這樣的心情,用佛法來利益你的心情,為他宣說佛法,這樣。
《披尋記》一二七九頁:
應住慈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以慈心者,為欲令彼得樂義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應住慈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以慈心者,為欲令彼得樂義故。」就是希望你學習佛法,得大安樂,不要有怨,就是這樣意思,這「(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地二、利益心
於行惡行諸有情類,住利益心,應說正法。
第二科「利益心」,「於行惡行」,這個我曾經說過,這件事在因地的時候,你「行」ㄒㄧㄥˊ。如果已經做了,有了成績的時候,叫行ㄏㄥˋ,這樣子,我是這樣子讀。但是這個字典上,怎麼解釋呢?可能它也有解釋。
對於做惡行的這類眾生,「住利益心」,這菩薩為他說法也是利益他的心情,應為說法。
《披尋記》一二七九頁:
住利益心應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利益心者,云何當令若有殷重聽聞正法,皆得悟解獲大利益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住利益心應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利益心者,云何當令若有殷重聽聞正法,皆得悟解獲大利益故。」這樣解釋這個利益心。這個菩薩用利益心為人說法是怎麼個情形呢?就是「云何當令」,怎麼樣才能令有殷重聽聞正法的人,皆得悟解獲大利益呢?就是這樣的心情為他說法,就是這個「云何當令若有殷重聽聞正法」,這「殷重」就是特別恭敬的。特別恭敬聽聞正法的人。我怎麼樣叫這個人「皆得悟解」,他能夠明白什麼是佛法,明白了而又能夠修行,這獲大利益呢?這就叫做「住利益心應為說法。」
地三、哀愍心
於諸有樂,有苦,放逸下劣有情。
這是第三科「哀愍心」。「於諸有樂」,這眾生裡面,有的眾生他是「有樂」,就是有福報的人,但是他也是有苦惱的,只要是凡夫,雖然福報很大,他也有苦惱的。因為你內心裏面沒有聖道,你心隨境轉,這個境界是無常變化,有的時候令你順心,有的時候也令你苦惱。說我們貧苦的人,沒有福報的人有苦惱,有福報的人也照樣是苦惱,可能還不如貧窮人,可能苦惱還是更多的。
「放逸下劣有情」,有樂而反倒放逸,有苦也會放逸,就做種種惡事,有的人呢?有福報而不做惡事,這苦惱的時候才做惡事,因為不苦的時候不做惡事,他是有一點,有個分度、有個分際的。有樂也會放逸,有苦也會放逸,他不能夠節制自己,是名為「下劣有情」。我是很貧苦,但是不做惡事,那是上等人,那不是下劣有情。現在說有樂也有苦,也可以說…不必說就這一個人,這個眾生是有樂是有苦,這樣講也可以。總而言之,這有樂也好,也會做惡事,有苦也會做惡事,那就是下劣有情。
應當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
那麼菩薩對於這種人呢?對於這兩種人,或者是一種人,或者兩種人,安住在利益他們的心情,安樂的心情,哀愍的心情。因為這個人愚痴會做惡事,所以生哀愍心。利益心呢?使令他現在能夠修學佛法,將來得大利益,他現在有諸苦惱,修學佛法,心情安樂。這安樂有兩種。
我現在我身體有病,你能造個醫院,我去看病去,使令我身體恢復健康,那麼就是安樂,這是一類的叫做「安樂」。
另外一種安樂呢?我要你修學戒定慧,你成功了的時候,在苦惱的世界的時候他心裏面不苦惱,應該叫做安樂。當然這種安樂境界不是平常人,我們從表面上看,哎呀!這個人被人家毀辱了,哎呀!這很可憐,但是被毀辱的人,心情沒有這件事,他把這件事看空了。你毀辱的時候,他心裡沒有動,這就是安樂。那把他放到牢獄裡頭去,那他心裡沒有事,他心裏面還和以前在寺廟裡面住一樣,那大富貴人的安樂都不如他。他在牢獄裡,乃至於他現在沒有飯吃,但心理上是安樂的。因為他心裏面,他不受一切法。這個修行人這有道德的,可能看他是個乞丐的樣子,也可能是個比丘尼,可能是個比丘,也可能是在家居士,表面上看呢?很平常,他心裏面有聖道的時候,他心裏面不受一切法。你苦惱境界在他呢?沒有苦,那也叫做安樂,這個這是另一種。
我們平常人呢?哎呀!我餓了給我飯吃,這是安樂;我冷了給我衣服穿,這叫安樂,那這個安樂是靠不住的,是靠不住的事情。但是有了聖道,心裏面安樂,這個人,就是剛才說的增上生、決定勝,他是屬於決定勝的這種人。就是這個菩薩為眾生說法,為有樂的眾生說法,為有苦的眾生說法,為放逸的下劣有情眾生說法。總而言之,菩薩是用安住在利益的心,安樂的心,哀愍的心,為他說法,就是令他得到佛法的利益,要這樣說法,叫「哀愍心」。
《披尋記》一二七九頁:
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隨法行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安住利益安樂哀愍之心為說正法者:如〈攝異門分〉說: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隨法行故」,這樣是對的,你修學八正道呢?你就能得到利益安樂,可以這樣。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不自贊毀他」。
地四、不自贊毀他
不以嫉纏增上力故,自贊毀他。
這是「不自贊毀他」,菩薩為說法的時候,他不嫉妒,沒有嫉妒的這個問題。這個「嫉纏」,這個「纏」就是纏縛,用繩子把這個人綁起來了,叫做「纏」。「嫉」妒就是不耐他榮,叫做嫉妒。人家有些光榮的事情,他心裏面是不舒服,嫉妒。看見人家倒楣了,他心裡快樂。別人若是走了運氣,他不歡喜,這叫嫉妒。嫉妒就是瞋心,瞋心就是一條毒蛇,這個毒蛇纏繞著他,就是為煩惱所纏縛,所以叫做「纏」。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呢?他心裏面沒有嫉妒心,沒有這個毒蛇纏繞他。
「不以嫉纏增上力故,自贊毀他」有了這個嫉妒,嫉妒這個「瞋心」,他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叫做「增上力」。「自贊毀他」,就是讚歎自己有道德,怎麼、怎麼好;「毀」,呵斥他人,破壞他人,說他怎麼、怎麼不好。這個菩薩不這樣,「不以嫉纏增上力故,自贊毀他」,沒有這個,他沒有這個自贊毀他的這種說法,沒有這種心情。
《披尋記》一二八○頁:
不以嫉纏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高者,不為利養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輩,乃至廣說贊己功德,談彼過失。(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不以嫉纏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高者,不為利養恭敬事故」。「不自高」,不自己讚歎自己很高,怎麼、怎麼好,不這樣。那為什麼呢?「不為利養恭敬事故」,讚歎自己,為什麼要讚歎自己呢?就是希望有利養,得到恭敬,人家菩薩沒有這種心情。
「作如是言」,他若有高慢心的時候,他若貪求利養恭敬的時候,他就會這樣說話了,「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這個佛法是很微妙的,只有我才能知道,唯我能知如是法、如是律。「非汝等輩」,不是你們能知道的。那麼就是讚歎自己,輕視別人了。「乃至廣說贊己功德,談彼過失」,或者更多的說,總而言之,讚歎自己有很多功德,說別人有很多過失,那麼這就是「嫉纏增上力故,自贊毀他」。「(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但是我們在經律論上也看見佛菩薩,有的時候也會呵斥人,也會呵斥人,也有這個事情。有這個事情,但是佛菩薩沒有這個利養恭敬的心情,不是為希圖你對我有恭敬利養,沒有這個心情,而是為利益心。用利益心,用安樂心,用哀愍心,去呵斥那個人,所以這個是不在此例,沒有這一條例的意思。
地五、不依利養供敬讚頌
以無染心,不希利益恭敬讚頌,為他說法。
這是第五科「不依利養供敬讚頌」。以無染污的心,你有所求,你就有染污心。貪心說法,瞋心說法,愚痴心說法,那都是有染污。他是清凈心說法,他不希求別人對他有什麼利益,對他有什麼恭敬,對他有什麼讚歎。這個「頌」是做出來詩來讚歎你,他沒有這個希求,所以「不希求利益恭敬讚頌」,為他人說法的。
《披尋記》一二八○頁
以無染心等者:如〈攝異門分〉說:無所依者,不為利養恭敬名稱故。謂不依止衣服等事,亦不依止禮敬等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以無染心等者:如〈攝異門分〉說:無所依者,不為利養恭敬名稱故」。這「無所依」是什麼呢?也就是無所求的意思。不為利養,不為恭敬,不為名稱故,為人說法。「謂不依止衣服等事」,他不去說你要供養我衣服、飲食這些事情。「亦不依止禮敬等事」,也不希求你對我有恭敬這些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他為人說法,菩薩為人說法,就是希望聽的人能悟入正法,得到聖道的利益,這樣的意思。「(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天三、結
菩薩依止此五種相,諸清凈說,普為利他,應如是說。
這是結束這一段。「菩薩依止此五種相」,菩薩就是隨順這五種相貌,這五種相貌都是清凈說法,有清凈心為眾生說法的。「普為利他,應如是說」,發菩提心的菩薩應該這樣子,有利益眾生的心,應該這樣清凈說法,結束這段文。
戌二、結略義
如是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
前面是「別辨相」這一大科,一個是「依隨順說」,有十五種相;另一是「依清凈說」,有五種相,加起來就是二十相。這是「別辨相」,這一科說完了。現在第二科「結略義」,如是菩薩說正法的相貌,略有二十種的不同。
一者、以時。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續。五者、隨順。六者、歡喜。七者、愛樂。八者、悅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擯。十一者、應理。十二者、稱順。十三者、無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順眾。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愍心。十九者、不自贊毀他。二十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
這是「結略義」。
未三、總結
菩薩如是應常為他宣說正法。
這是第三科「總結」。「應說正法」這一大科裡面,第一科是「總征」,第二科是「別釋」,「別釋」這科說完了,現在第三科是「總結」。
菩薩應該這樣子,「應常為他宣說正法」。這個佛法沒有人講,的確是有問題。沒有人宣講是有問題的。
有一個寺廟開光,是很多年前,我是隨著別的法師也去參加。參加的時候,請我說話,開光時讓我來說話,我當時不知道怎麼說才對,說了一些其他的話,等說完話我才想起來,不應該這麼說。應該怎麼說呢?一個地方若有一個佛教的團體能弘揚佛法,就是一個明燈,就是個明燈。這是光明大智慧的所在、寺廟這個地方。你看在這裡辦法會,拜懺,眾生到這裡來拜懺,能使令人家這個。這裡有講經的法會,讓人認識佛法開大智慧。因為聽聞佛法,你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什麼是凡夫?什麼是聖人?你聽聞佛法令你開大智慧,從此以後不敢做惡事,佛法在這個地方就是大明燈。非常重要。我的想法,好過辦個大學。辦一個大學,很多人大學畢業,很有才華,在社會上,對於國家的繁榮,你國家大學畢業的人多,人才多嘛,國家就會繁榮。沒有讀書人,很少,這個國家能夠強盛嗎?所以辦大學也有好處,但是,真是好嗎?司馬遷說:盜趾者誅,盜國者侯。「哎呀!我偷他十塊錢!」「哦!你犯法,把你放到牢獄裡去」;有的大盜把國家都偷去了,「侯之門言以稱」,這很多書生學生說你有道德,國家怎麼不好,你把它治理好了,都在讚歎,誰說他是大盜?但是我們看那個報紙就知道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很多的問題呀!最初的時候豎了一個旗,呀!不得了,很多人這支旗子太好了!大家擁護這個旗,都不惜生命做那件事,很多人流血都甘心情願的流血;等到成功以後,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你後悔都來不及了。(注1:.莊子集釋卷四中.外篇胠篋第十云: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注2: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云: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
頭些日子,我在星馬日報看見一個人,他是個……那當然是個學者,他就是後悔了,原來以前的時候,就是被人愚弄了幾十年,無可奈何!到今天無可奈何,被人家驅逐了。他寫了很多的……大概是很多,這文章很長、很長的,說這一生的事迹,這就是社會上的學校。沒有學校也不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大學可以嗎?沒有小學,中學,大學可以嗎?都不行。然而國家的治亂,人民的苦樂,就是這樣子出來了。我們若有個寺廟的話,我們宣揚佛法,不同,和那性質完全不同。
但是我們再回頭看看我們佛法,怎麼樣呢?我們今天的佛法也不是那麼好,也不是那麼興盛的。但是從佛法本身上說呢?是這樣的意思。就是「菩薩如是應常為他宣說正法」,應該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地方開光,應該這個樣子讚歎佛法,應該這樣說。
推薦閱讀:
※阿斯湯伽瑜伽拜日式
※《功夫瑜伽》有感
※怎樣練柔韌度最有效?
※男士瑜伽,專屬你的課堂~
※束角式壓不下去,應該如何練習?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