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冒頓單于完成復仇,收東胡,平月氏,揮刀向大漢

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不鬼先生

冒頓從月氏活著回來了,他回來的首要目的就是復仇,他的仇人有三個:父親、弟弟、後娘。

復仇的順序在他從月氏回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首先是自己的父親。因為他是最有權勢的那個人,是最有能力殺死自己的那個人,也是自己最難殺死的那個人。如果自己先殺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閼氏或者小兒子,那下一個死的絕對會是自己。所以,只要先殺了頭曼,剩下的兩個便不足為慮了。

原本他以為自己活著回來會讓頭曼寢食難安,然後派人盯緊自己,這樣一來自己要復仇便會變得很難。他沒想到的是頭曼竟然會撥給他一萬騎兵,有這一萬騎兵作為家底,別說是報仇了,就算是要掌控整個匈奴都不是問題。

殺了頭曼之後,接下來的復仇對象便是自己的親弟弟和後娘了。

對於父親的偏愛,他不是不知道,只不過他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不管怎麼說,那也是自己的弟弟,血濃於水,他又怎麼會因為父親的一點偏愛而傷害自己的弟弟呢?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會因為偏愛弟弟,而要置自己於死地。他沒想到,自己疼愛的弟弟,竟然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自己的催命符。幸好,自己命大活了下來,那死的也就應該是自己的親弟弟了吧!

至於自己的後娘,她才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如果不是父親又娶了她,如果不是她生了個兒子,自己的父親又怎麼會對自己如此狠心。虎毒還不食子呢?因為她,自己的父親變得比老虎還狠毒。

他再一次帶著頭曼交給他的騎兵踏上復仇之路,只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讓那些騎兵動手,只是讓他們在旁邊站著、看著。有時候冷漠的氣氛更能讓人感到恐懼,尤其是在死神即將降臨的時候。

當閼氏和他的兒子被一群帶著肅殺之氣的士兵包圍著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也許他們曾經支持頭曼殺死冒頓,也許他們曾經勸阻過頭曼,但是對冒頓來說,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就像頭曼殺冒頓時想的一樣,只有死人才不會對活著的人產生威脅。

這一次,冒頓舉起了手中的屠刀,親手捅向了自己的後娘和親弟弟。

復仇已經結束,而對於冒頓來說,他人生的路還沒有結束,甚至可以說,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他用血腥結束了過去,也將用血殺迎來新的人生。

鳳凰浴火重生,而他將浴血重生。他將讓大地染滿鮮血。

親手了結了自己後母和弟弟的性命之後,他把屠刀對準了那些反對自己的人。

那些人為什麼要反對自己呢?

因為自己想當匈奴的王,做下一個匈奴單于。這一個想法在他回來的路上也已經想好了,這也是他回來的第二個目的。

匈奴的許多大臣卻不同意,一個殺了上一任單于的人有什麼資格來當下一任單于。而且冒頓又沒有戰功,沒有聲望,更不是匈奴族的英雄,他只不過是單于的兒子,一個晚輩而已。他有什麼資格讓他們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傢伙聽命於他。

至於冒頓為什麼非要當單于?

因為只有單于才能掌控所有的一切,才能隨心所欲地殺自己想殺的人,就像頭曼一樣。當然,頭曼做得還不夠徹底,想殺自己卻還顧忌那麼多。他決定做得比頭曼更徹底,把所有敢反對自己的人,統統殺掉。他要把匈奴所有的部落統一起來,讓整個匈奴族成為他手中的利刃。他指向哪裡,匈奴的大軍就殺向哪裡,不管是東胡、還是月氏,甚至是南方的秦國,他都要一一滅掉。只要自己掌握了毀滅一切的力量,滅掉所有的敵人,就不用擔心會被別人所殺了。

經歷過一次背叛之後,冒頓的心裡再也沒有了安全感,他不再完全相信任何人,他所能相信的只有他自己,以及他手中所握有的屠刀,這把屠刀便是整個匈奴族的戰士。在他的眼裡,這些戰士只是屠刀,而屠刀是沒有感情的,自然也不會背叛。他相信只有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裡,他才能感受到什麼叫做安全。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25歲的冒頓即匈奴單于位。

南方,秦國。

冒頓即位的幾個月前,秦始皇病逝,20歲的太子胡亥即皇帝位。

胡亥即位,帶著秦國慢慢走向了墳墓,而冒頓則帶著匈奴一步一步走向強盛。

隨著秦國的覆滅,匈奴和秦國的繼任者漢國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戰亂糾葛。而這一切將在後面的故事中為大家一一道來。現在我們先來聊一聊冒頓當上單于之後,是如何統一北方游牧部落的吧!畢竟,單靠匈奴一族,是無法真正威脅到大漢王朝的。只有將游牧民族整合起來,統一調度,才能和一統的大漢王朝一較高低。

冒頓繼任單于的時候,東方的東胡族正虎視眈眈地看著他。

東胡族,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從商朝開始便出現在中原的北方,戰國時期常常入侵燕趙兩國,最終雖被燕將秦開、趙將李牧擊敗,但也迫使兩國建長城用來抵禦他們的侵襲。秦漢之際,東胡族有所衰落,在北方的地盤也僅剩東邊一隅。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游牧民族當中,他還是非常強盛的。

冒頓殺父自立的行為讓東胡心裡有些犯怵,冒頓這種人不是二愣子,就是個狠茬子。一時之間,東胡也摸不準冒頓的路數,便想試探試探。

冒頓當上單于不久,便有東胡的使者過來,說是想要匈奴的千里馬。

匈奴族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怒不可遏,認為這是匈奴的寶馬,怎麼可以隨便給人。

作為單于的冒頓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東胡是我們的鄰居,怎麼可以為了一匹寶馬而破壞鄰里關係呢?我們的心胸可不能這麼狹窄啊!」

東胡得到一匹寶馬後,感覺這個匈奴單于好像挺好欺負的,一點也不強勢嗎?於是便又派了一個使者過來,說是想要冒頓的閼氏,因為據說冒頓的閼氏長得很漂亮。

這其實是東胡族的第二次測試,這次測試比上一次更挑戰人心。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斷人食路猶如淫人妻女。這吃飯重要,老婆跟吃飯一樣重要。老婆可是代表著一個男人的尊嚴,閼氏是匈奴單于的老婆,那代表的就是整個匈奴族的尊嚴。東胡的請求就是在踐踏匈奴族的尊嚴,冒頓的大臣們紛紛進言,要求發兵攻打東胡,把失去的面子掙回來。

這一回,冒頓又做了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決定:「不就是一個女子嗎?怎麼可以為了一個女子而破壞鄰里關係呢?送他了!」

這一下,可把東胡族高興壞了,這個冒頓就是個二愣子啊!既然這樣,那就沒啥好怕了。向西進兵,奪回失地的時候到了。為此,東胡族開始秣馬厲兵,準備西進。

進軍的第一站是匈奴和東胡之間的緩衝地帶。由於兩個民族之間常常打仗,土地接壤之處隨時都會成為戰場,這些地方早已「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除了雙方設置的哨卡之外,再無人煙。這一片緩衝地帶長達千餘里,可見雙方常年交戰的慘烈程度。

東胡王第三次派使者前往匈奴,趾高氣昂地對冒頓說:「這塊地沒有人居住,是廢棄之地,現在東胡想要佔據,請匈奴王把設置的哨卡撤走吧!」

冒頓問底下的大臣:「這一次我們要不要給呢?」

有些大臣堅持不給,但也有些大臣覺得自己的主子對自己人就是暴君,對外人就是哈巴狗,又怎麼會不給呢?為了迎合自己的主子,他們點頭哈腰地說道:「反正也是廢棄的土地,給吧!給吧!」

這一回,冒頓又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原本他還微笑著看著群臣,待群臣發言完畢之後,他突然變了臉色,拍案而起,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土地是國家的根本,又怎麼能隨隨便便給人呢?這句話古今通用,因為土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國家作為人類的集合體,自然不能沒有用來生存的土地。

隨後,冒頓下達了兩個命令:命令士卒將那些說要送地的大臣斬首示眾;命令匈奴士兵整軍備戰,攻擊東胡,後退者殺無赦。

西方的匈奴在整軍備戰,東方的東胡也在整軍備戰,雙方都在準備進攻對方。東胡由於輕視冒頓,打這一場仗猶如旅遊一般,所以整軍速度並不快,自然也就不會想著派兵防守了。而匈奴則不同,冒頓之前忍氣吞聲就是為了麻痹東胡,現在他必須在東胡反應過來之前來一場奇襲,將東胡的軍隊打亂,然後開展分割圍殲的戰術,一鼓作氣將東胡消滅。

冒頓奇襲的目標是東胡王的所在,這是一場斬首行動,只有將東胡王斬殺,才能最有效地破壞東胡軍隊的指揮系統,才能實現既定的戰略意圖。

此時的東胡王正召集了一幫大臣,開始提前慶祝征戰匈奴能旗開得勝。只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點。當傳令士兵將匈奴進攻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東胡王喝進去的慶功酒頓時變成了冷汗,嘩啦啦地流了下來,浸濕了他的貂皮大衣。還未等他徹底反應過來,冒頓的騎兵便已殺到,宴席頓時亂作一片,士兵的抵抗已經顯得很無力了。最終,東胡王死於亂軍之中。

魂兮歸去。

殺了東胡王之後,冒頓立即把大軍鋪陳開來,四處掠奪,侵佔東胡的領地。東胡的一支退到烏桓山,成了烏桓族,還有一支退到了鮮卑山,成了鮮卑族。當然,這是後話了。

冒頓踏平了東胡後,得勝西歸。此時的匈奴群臣才真正開始信服這個年輕的主子。他們至此才明白,冒頓之前的示弱只是為了麻痹東胡。其實,在東胡派遣使者到來之後,冒頓便已經派了探子前去打探東胡的消息,同時暗暗部署剿滅東胡的事宜了。

東胡一戰,對匈奴來說意義重大。

此戰將東胡徹底打殘,解除東方的威脅;掠奪東胡的物資,為接下來的戰爭提供了保障;佔據東胡的土地,不但增加了戰略縱深,而且還能為匈奴提供更多的糧食和牧場,為匈奴的發展壯大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戰勝利,不但加強了匈奴軍隊的戰鬥經驗,還徹底消除了內部自上而下的隔閡,整個匈奴團結一致,這對匈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是特種兵》第二部里,神槍手四連的老黑班長說過:「一個人強,不是強,再強也是只綿羊;全連強,才是強,團結起來像群狼。」匈奴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統一游牧部落,才有可能與大一統的大漢王朝進行長達數百年的戰爭。

攻破東胡後,冒頓帶著乘勝之勢,揮兵西進,再一次走向了通往月氏王庭的道路。上一次他是被父親坑過去的,最後死裡逃生才回到匈奴。月氏對他來說是一片讓他憎恨的土地,這一次,他帶著無敵鐵軍浩浩蕩蕩殺向月氏。

冒頓帶領大軍來到月氏,打了幾場戰役後,便發現月氏的軍隊都沒了,連月氏王也不見了。原來月氏王得到消息後,便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了。被匈奴攻破了幾道防線之後,月氏王便拖家帶口地撤退了。

這一場戰役讓冒頓打得很不爽,自己還沒出力,敵人就跑了。他留下一支軍隊鎮守月氏,自己則是滿懷鬱悶地帶兵回去了。回去的路上順路把樓煩和匈奴白羊部落給兼并了,也算是消消鬱悶之氣了。然後,還派了一支部隊前往九原、雲中等郡,收復被大秦侵佔的土地。

此後,冒頓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徹底統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初步建立起了屬於匈奴族的官制、法制等,同時手中也掌握了三十萬士卒,而他接下來的目標則是對準了南方。此時,楚漢之戰正處於膠著階段。

前面我們用了四回講冒頓繼任單于,並帶領整個匈奴族統一北方游牧民族的事情。在匈奴統一北方的時候,南方也在經歷由分裂到統一的一個過程。當然,統一的模式是不一樣的,匈奴是一強對多弱,而南方,是兩強相爭。

當劉邦搞定項羽之後,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清除、稱帝、封賞和遷都四件大事。而這個時間裡,匈奴正在冒頓的命令下屢屢進犯燕、代之地。這兩個地方是戰國時期趙國北部以及燕國之地,匈奴和燕趙兩國在此展開了多次廝殺,直到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才徹底佔領了這片土地。

匈奴南下,這讓劉邦心裡很不安,雖然北方已經有盧綰鎮守,但是北方的防線太長,單靠一個盧綰,怕是有些不夠。於是,劉邦打算再派個人過去。

劉邦所封的王之中,楚王韓信已經被貶,不能起用;英布和彭越功勞太高,不能再給;張耳、吳芮已經去世了,他們的子嗣也沒那個能力,那剩下的也就韓王信了。

最後,劉邦以韓王信高大勇猛為由,遷韓王信至太原郡,下轄地域包括太原郡及其以北的代郡等地。史書上記載,韓王信高八尺五寸,漢代一尺約為23厘米,換算一下,便是一米九點五,接近兩米,即便是現在也是個高個子,更別說漢朝了。

而韓王信也很配合,他對劉邦說:「封國在北方,靠近匈奴,匈奴人又經常南下入侵,王城如果設在太原郡的郡所晉陽,離邊境太遠,不利於邊防。我請求將郡所遷到更北的馬邑。」

劉邦一聽,這韓王還挺上道,盡職盡責。很好!很好!大手一揮,准了!

殊不知,靠近邊境,指揮邊防,出擊匈奴是方便了,可被匈奴一鍋端掉也更方便了。

韓王信北上了,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勇氣北上了,他已經做好了大展拳腳的心理準備。韓王信到了馬邑之後,便開始營建城牆,因為他是來抵禦匈奴,而不是來掃蕩大漠的,接下來還要在這裡居住很久很久,總不能赤裸裸地暴露在匈奴的眼前吧!再者說了,如果小命都沒了,那還怎麼大展拳腳,怎麼建功立業?

北上的韓王信是帶著壯志豪情去的,但是現實卻是很殘酷,很讓人無奈的。他雖然知道匈奴人勇猛,但是完全沒想到會勇猛到這個程度,竟然用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打得自己毫無招架之力。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拍著胸脯要求遷都馬邑了。待在晉陽多好,好歹是個穩固的大後方,既安全,又便於指揮。

自從他遷都馬邑到現在,已經八九個月過去了,剛開始的時候,匈奴也只派了小股部隊南下騷擾,現在卻突然傾巢而出,甚至連匈奴單于都親自殺過來了。還好自己提前修好了堅固的城牆,不然早就城破人亡了。

但是這麼被困著也不是辦法呀!

於是,韓王信決定認慫了。他多次派人到冒頓面前,要求講和。

談判是一場博弈,一般都由弱勢的一方先提出來,先提出來便失去了先機,在談判中最容易吃虧;談判也是一門藝術,強勢的一方想多撈點好處,弱勢的一方想少吃點虧,就看誰說得過誰了。

現在,韓王信處於弱勢,不過他卻不怎麼想吃虧,也可能只是想拖延時間,等待救兵,派人過去講和也不願放兩隻兔子出去溜溜。

冒頓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沒見著兔子,又怎麼會撒鷹呢?

於是,雙方便在馬邑僵持不下。

此時,劉邦正在調遣大軍,以解馬邑之圍。

韓王信數次派使者前往匈奴的事情也讓劉邦知道了。這讓劉邦心裡犯嘀咕,這韓王信是幾個意思,是在拖延,還是想跟對方簽個和平條約,還是真想投靠匈奴。若是拖延,那還好說;若是簽和平條約,還輪不到你韓王信,大漢天子還擱這兒呢;若是打算投敵,那問題就大了。

為了避免韓王信投敵,劉邦趕緊派了個使者八百里加急,前去馬邑,強力譴責韓王信的行為。希望韓王信在自己的威懾之下,能夠兢兢業業地防守馬邑。然而,他的威懾卻給了韓王信很大的心理壓力。

韓王信的心理壓力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基於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遷徙封地。雖然劉邦給出的理由是「上以韓信材武……,乃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御胡」,但是劉邦其實還有另外的小心思。韓王信原本的封地是在故韓國,戰國七雄之中,他是唯一一個被六國包圍的國家,他所處的地方正是七國腹地,天下中樞之所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個地方放在漢王信的手裡,劉邦猶如骨鯁在喉,是不會舒坦的。這一點,相信韓王信也是深知的。往深層次想,劉邦對韓王信其實是不那麼信任的。

第二件事就是韓信被貶。一年前,劉邦因為懷疑楚王韓信謀反,便將其俘虜,最後即便查明韓信謀反是假,劉邦依然將他貶為淮陰侯。韓王信和韓信同名,害怕跟韓信落得一個下場,甚至更糟。

除了這兩件事,韓王信還被另外一件事給刺激到了。

在他被封遷徙至北方的時候,劉邦封他的幾個兄弟為王,佔據天下富饒險要之地,這些人有很多是沒有多少戰功的,他們被封王也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劉邦的兄弟。這讓韓王信心裡多了一絲苦澀,自己拼死拼活還比不過人家的關係。

迫於對劉邦的恐懼和對現實的無奈,韓王信最終決定正式投靠匈奴。

原本在等待韓王信放兔子的冒頓,突然收到了一份韓王信送來的大禮,這份大禮可不僅僅是無數只兔子,還有韓王信這隻大羚羊,頓時把冒頓高興得合不攏嘴。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投降了,總得表示表示。而韓王信就盡職盡責地扮演了一個投降者該有的角色。他不但把馬邑拱手送給了冒頓,還為冒頓帶路,一路將冒頓帶到了太原郡的郡所晉陽。

在晉陽,統一了農耕社會的大漢王朝和統一了游牧部落的匈奴帝國將展開雙方建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廝殺。而這一場戰爭也將拉開匈奴和漢朝接下來數百年戰亂聯姻的序幕。

上篇回顧:為了殺自己的兒子,匈奴單于挑起兩個族群戰爭,結果失敗了

為了報仇,這個匈奴人犧牲了自己的寶馬和愛妻


推薦閱讀:

TAG:復仇 | 冒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