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心經》的般若空觀修行
如何依《心經》的般若空觀修行
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
阿含研修室:道成
2013年4月5日修改
(共14頁,字數:約19,300字)
序言
大家知道,學佛應該以求真、求實、求解脫、自利利他為目的。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我想,唯有依據經論、歷代祖師大德的註疏,認真學習佛陀的言教,如理思維、發出離心、菩提心,並依教奉行,修戒定慧三學,才能親證佛法的真實不虛、抵達涅槃之彼岸。
《阿含經》記載:佛陀在世時,有許多弟子親近他,因為聽了佛陀的開示而得法眼凈,證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長阿含經》中還記載了佛陀說法的原則:事有實、可樂、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說)之。在中國的禪宗語錄中,也記載了許多學人,在祖師的機鋒棒喝、言教下而頓悟本心。可見,佛教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否則,學佛就會「入寶山而空手歸」。
那麼,如何才能解除煩惱痛苦和輪迴,得到解脫、並自利利他呢?下面請允許我結合對經文的講解,圍繞主題:如何依《心經》的般若空觀進行修行,與大家分享自己對《心經》的一點學修體會。
一、《心經》的譯註及來歷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過去有多次翻譯,現存六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據說從三國到近代以來,有21種《心經》譯本。鳩摩羅什、義凈三藏、玄奘法師都翻譯過《心經》,其中玄奘法師的譯本最為流行, 因為玄奘法師的翻譯水平很高,提綱挈領,簡明扼要,真正表達了般若的奧義,處處直指人心。
玄奘法師寫過兩本書,一本是《大唐西域記》,一本是由他口述,弟子記錄的《玄奘法師傳》,也叫《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從中可以了解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艱難歷程和種種磨難,以及他在佛教史上的巨大貢獻。玄奘法師、法顯法師、義凈法師等,都是西行求法的榜樣,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德。
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途中,孤身萬里游,經流沙,過火海,經受種種磨難:艱險的道路,炎熱多變的氣候,土匪的搶劫等,隨時面臨喪生的危險,真可謂九死一生。取經途中,每次遇到困難危險時,他就念誦、修持《心經》,結果每次都有感應而化險為夷,最後終於克服重重困難,平安抵達印度,並取回《瑜伽師地論》等許多佛教真經。
那麼,《心經》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具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這裡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據說玄奘法師曾到過空惠寺(今天的四川),遇到一位長了一身癩的病僧。病僧在玄奘法師的悉心照顧下很快痊癒。他對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之壯舉大加讚賞,並告誡玄奘法師,到天竺路途遙遠,道路艱險,氣候多變,還有種種人為障礙,想要抵達目的地,極其不易。他接著說:不過,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果受持,就可保你往來西天一切平安。玄奘法師聽聞此言,非常歡喜,就請病僧傳授。玄奘法師經過病僧的梵語口授,受持了這個心要法門: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天早上,玄奘法師再去找那位病僧,卻發現他已不知去向。
有一次,他走到河邊,正遇到外道婆羅門舉行祭祀。當時婆羅門有九十六種外道,他遇到的恰好是野蠻的外道,因為他們相信河神,每年拿活人扔到河裡祭祀,就象中國的河伯娶婦一樣,都是極端迷信。他們正要把那個人扔到河裡去,突然發現來了個陌生的外國人,就決定把玄奘法師送到河裡祭祀。玄奘法師就請求說:「讓我臨死前念念經吧!」他就開始誦《心經》,誦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於是,那些外道非常害怕,趕快向他磕頭,並把他放了。
後來,玄奘法師終於來到摩竭陀國的那爛陀寺,那裡有座世界聞名的佛教大學,有上萬個住眾,還有數百位有修有證有學的高僧大德。不同國家的學佛者紛至沓來,紛紛來到那爛陀寺研修佛法,玄奘法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還拜戒賢法師為師。戒賢法師是當時最有修證、學識最淵博的高僧。據說他已年高七百歲,在此之前他就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但彌勒菩薩託夢告訴他:你暫時還不能走,大唐有位求法的青年法師,智慧超群,請你為他傳授《瑜伽師地論》。於是戒賢法師就接受彌勒菩薩的囑託,一直等待著玄奘法師的到來。
玄奘法師在學《瑜伽師地論》期間,又遇到了那位病僧,並得知他就是觀世音菩薩。原來玄奘法師西天取經途中,就是觀世音菩薩一路保護,加上《心經》的加持,才完成了誓弘大願。這件事記載在《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序》中,是由玄奘法師的大弟子窺基法師撰寫,所以並非道聽途說。這部經本已失傳,後在敦煌石窟中發現,非常稀有難得。
窺基大師對《心經》作了註解,即《心經幽贊》,他是玄奘法師譯場的直接參与者,所以最能得到玄奘法師的心傳,最能表達《心經》的要義。玄奘法師的另一位弟子圓測大師也對《心經》作了註解:即《般若心經贊》。可以說,玄奘法師門下重視《心經》的弘揚,通過作註解,闡述傳播般若奧義,是《心經》得到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今天保留下來的佛教典籍中,《心經》的註解就有上百種。
以上就是《心經》的譯註及來歷的概要介紹。下面我們依據一些大德的註解,解釋經文。
二、《心經》義釋
一、原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 智慧輪 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誐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蒭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即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聖者。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 大正 8p850a )
由上可知,這部經是觀世音、觀自在菩薩所說,因為在法會上舍利弗請問:「修般若波羅密多,要如何用功?」觀世音菩薩就在釋迦牟尼佛前入定,釋迦牟尼佛加持以後,再請他說的。現在我們的經文裡面沒有特別加上這一段,所以就不詳細講了。
二、解釋經題、經文:
1、人生的大智慧: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是「照見五蘊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的大智慧,是出世間最圓滿的智慧,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本質,是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不是通過學習就可以獲得的各種知識;它是我們內部潛在的自覺、覺醒的能力,必須通過修行才能得以開發。般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真正解決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凡人往往因為無明,看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起惑造業,並製造許多痛苦煩惱。
般若妙智慧,是自性中本具的無漏智,是真心流露,離過絕非,是真實,純凈無染,是唯正無邪,沒有窮盡。人們用它能斷惑證真,離苦得樂,且能普度眾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這就是般若妙智慧的特色,故與世智辯聰不可同日而語。智論云:「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故世間的有漏智,與般若智完全不同。基於上以面理由,故不譯,表尊重。茲把四例翻經,及五種不翻列表如下:
┌一、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
四例翻經┼二、翻音不翻字—卍字等。
├三、音字俱翻 —純粹譯成華言之經典。
└四、音字俱不翻—梵本(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一、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佛之尊號),含六義:一、自在,二、熾盛,
│ 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
├二、秘密不翻—神咒。
五種不翻┼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五、此方無,不翻—如庵摩羅果等(庵摩羅果譯為"無垢清凈』,是印度
一種果名,如林檎,食之可除風熱)。
波羅蜜多:意思是「度」、「到彼岸」,「一切圓滿成就」。到彼岸:即所作已辦,需要證得的都已證得,需要斷除的都已斷除。
此岸——生死輪迴:須依般若舟,才能渡到彼岸。彼岸——涅槃:圓滿佛果,可離苦得樂。
所以,「波羅蜜多」,圓滿成就到彼岸,意在說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涅槃,就是斷盡一切煩惱的狀態。其實,內心充滿迷惑煩惱的當下就是此岸,是生死;當下沒有煩惱,就是彼岸,是涅槃。沒有煩惱,內心就會充滿喜悅和安樂。想要真正解除煩惱,就要依般若智慧,培養生命內在的覺醒力。
心:核心、綱要、精華,這是「心」的本意。在此可理解為,運用三種般若,使我們的心大放光明,圓滿成就,達到究竟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三種般若:
1、文字般若:能建立智慧的觀念,培養智慧觀照力的方法的文字,三藏十二部;
2、觀照般若:將經教中的觀念轉化成生命內在的觀照力、認識世界的方式;
3、實相般若:成佛的潛在核心力量。通過觀照般若的修行,可開顯出生命內在的實相般若:生大智慧,度生死苦海。
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所開發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聞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實際地去體驗修習,叫做觀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觀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無明,親見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證得故)。
文字,是道理的追求——啟發智慧,明白真理;觀照,是心理的訓練——改除習氣,求證實相;實相,是體證的境界——靈明妙覺,平等周□。
總之,文字是約解悟而言,觀照是約實行而言,實相是約體證而言。歸納如下:
┌觀照—實行—體驗求證—依教奉行,行解相應。 ║
三般若┼實相—性體—所依(為文字所依)圓明寂照, ║文字般若—如舟筏
│ 所證(為觀照所證)不生不滅。 ║觀照般若—如駕駛
└文字—解悟—方便引導—聽聞聖教,啟發智慧。 ║實相般若—如目的地
方便—度生—隨機應化—廣修萬行,普度眾生。 ║
文字——相———即般若之勝相,為實相觀照之表顯
觀照——用———即般若之妙用,為實相文字而生起
實相——體———即般若之本體,為觀照文字之所依
因為運用三種般若,可除去心中的塵垢,使本具的光明顯現。所以,此心就是當下一念,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發現的真心、佛性。
┌大般若經云:余經猶如枝葉,般若猶如樹根。
引證├又云:不學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
└又云: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
經:普遍、恆常、貫穿之意,梵語修多羅,在此翻為契經。契:契理契機;經:貫穿攝化。
因為佛所講的經,每句、每偈都是亘古不變的真理。經,織物之直線,與橫線之緯相對。
經者,徑也,將佛所講的話,分散的內容,用線貫穿、連綴,成為體系,使內容完整。
心經僅有260個字,它是六百卷般若經的精髓,擁有豐富的內涵。有人認為《心經》是《金剛經》、《大般若經》,甚至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高度濃縮。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真心無際。本性無窮。妙識周遍。無所不至。無所不及。它是幫助我們用般若智慧,解除迷惑煩惱痛苦的濃縮經典。
2、解脫痛苦的原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約智: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 …自利之妙用┐智悲雙運、自利利他
觀世音└約悲 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度自在。 …利他之妙用┘故得觀自在之名。
觀:就是依般若智慧,觀照自己的內心和外部世界,去煩惱,得自在:即「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那麼,每天面對許多人和事,應如何看待、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運用智慧,樹立正確觀念,時時觀照內心和外境。觀照力生起,煩惱就會消融、瓦解。
自在:人往往跟著感覺走、跟著固有的不良串習、情緒走,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它常會使人不自在。修學佛法,就是運用智慧,培養、運用觀照力,克服不良串習,才能消除煩惱痛苦。佛陀就是通過修行,解除一切迷惑煩惱,才證入涅槃,得到大自在。
菩薩:可譯為覺有情。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上求菩提佛果,下化眾生。
┌菩提——覺……………以智 上求佛道。
└薩埵——有情…………以悲 下化眾生。
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隨類顯身,尋聲救苦。若能如法修行,人人都可成為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心自在。一切自在。普度三際。相執歸真。身心放盡。無事無非。剎那剎那。無有間斷。即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修習甚深般若(進入空性智慧的狀態,它具有無限性),當實相般若現前,證得究竟涅槃,功行圓滿之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見:功夫深的人,心如明鏡,既能各各現像,卻物去不留,鏡的光明仍透徹不損。唯識宗將「大圓鏡智」,比喻為生命內在的智慧,如同巨大的鏡子,山河大地成為鏡中的影像。
所以要時刻觀照、覺知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念頭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以斷妄求真。
五蘊:色受想行識,即我們的身心,它是物質與精神的本質,是空性,即無自性。
自性:即自生、自成,不依賴任何條件而產生,永恆的存在。
無自性:一切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象,無不依條件而存在。佛教講:緣聚則生,緣滅則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是佛教的世界觀:從緣起的角度看世界,因緣所生法,不常亦不斷,相似相續,所以我們的生命不會斷滅。
空:不是沒有,沒有是斷滅;它不否定因緣的假象,有的當下就是空。空性不影響假有,所以說空有不二,這是中道見,即如實認識世界的智慧。所以,這裡的空,指空性,它是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實,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證得空性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須行深般若時,才能親見實證。五蘊中最難了解其為空者,即色蘊。因有物質、有阻礙、似乎不空。凡夫迷,認為實有,起諸分別。其實是空。為什麼?
(1)無常:若色真實不虛,應常恆不變,但外境之色蘊,隨時在變動。山河大地,有滄海桑田之感,即使我們自身,今年去年,今日昨日,也不相同。即使我們的呼吸,前息、此息、後息,均非我。因一息中,我身已起無數變化。全身之血液循環,隨著呼吸也在不斷變化。其實,萬事萬物都在剎那剎那變化之中,故知萬法皆空。
(2)所見不同:若色真實不空,何時何人所見都應相同。但外境之色蘊,依時依人而不同。
┌魚龍認為窟宅─┐
如恆河水┼天眾認為琉璃 ├皆依其識、而所見不同
├人間認為波流 │
└餓鬼認為猛焰─┘
故外境之色,只是我們的妄想分別,並非真實。如喜時,覺天地皆春。憂時,覺景物愁慘。於同一境中,一喜一憂所見各異。既然所見不同,故知是空。
照見五蘊皆空:本心常照常見,則五蘊皆空,如幻如泡。經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
度:若照見五蘊皆空,自能解脫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3苦、8苦。五蘊為因,八苦為果;
厄:煩惱苦因。能厄縛眾生。皆由五蘊不空而起。因妄認五蘊不空,而生貪嗔痴等煩惱。由於煩惱,而種苦因;因種苦因,而生苦果。
度一切苦厄:到彼岸。從生死苦惱的此岸,得到解脫,達圓滿自在的彼岸——涅槃。五蘊空時。一切苦厄。不度已度盡。亦無度盡苦厄相。
《心經》的「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就是佛告訴我們度苦海的修行方法。其實,生死輪迴都是因為五蘊結聚的緣故,當我們依般若智慧,觀照到五蘊身心內外一切皆空時,就不會產生執著,從而能夠消除一切煩惱痛苦。
3、空有不二: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即舍利佛,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智慧第一。舍利本為鳥名,春鶯或鸚鵡,此鳥極其聰明,聲音非常好聽。般若經開顯的是般若空性智慧,非聰明人不能明白,所以他成為當機者,佛特叫其名,告訴他聽。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異:粗淺色與空互較不異。
即是:深密色與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不是空外色、色外空。
色不異空:是說一切物質都是緣起的假有,沒有自性,本質上都是空性。諸色從妄而生。倘無妄。即無空色之別。無別。即不異。
空不異色:真心無相無色。諸色當前。無貪無嗔。無舍無求。即不異。
色即是空:色如辰星暮日。轉瞬即無。凡有色相。終歸於空。空無盡。
空即是色:真空無相。能顯諸色。其心清凈。色亦真如。亦無真如相。即:自性空,才是色(物質)的本質。
五蘊皆空的真理,以五蘊與空對觀,顯明空義。能知色不異空,無聲色貨利可貪,無五欲塵勞可戀。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異色,而化度眾生,行菩薩行。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陰不空。生死不了。五蘊空時。萬德齊彰。亦無齊彰相。
同理,受想行識的本質,都是空性。
┌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
└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依上所云不異、即是二者觀之。五蘊是根本空,徹底空。
我們一般會認為,色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有);空是實實在在的不存在(無)。對於所有事物的實在感,佛法叫做自性見,它一直困擾著我們!
還有一重意思,事物的空性,並不是離開事物本身而獨立存在,事物本身就是空性,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它避免了形而上學的玄想。
其實這裡告訴我們的,是觀照般若的修行方法。修觀照般若,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為這關係到我們未來生命的走向。我們時刻面臨不同的選擇,受到種種觀念的影響。佛法中非常注重八正道的修行,八正道以正見為首,正見即如實知見,就是能夠如實了知事物的本來面目。
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正我們的觀念、心態,以正確的觀念和心態,看待宇宙人生,改善生命狀態,改變命運。所以我們要樹立正見,並將它轉化成觀照力。
4、諸法真實相: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諸法空相:諸法無相。本來寂然。因妄生相。無相法亦空。當深入。
不生不滅:本無生滅。因妄而生。無妄即寂。無一切妄。寂光真常。
不垢不凈:從妄生相。由相分別。幻垢幻凈。倘無諸妄。幻幻皆真常。
不增不減:真覺性天。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有妄即凡。無妄即聖。
緣起的萬物都沒有獨存的實體,都是剎那生滅、瞬息萬變的。但是,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這是宇宙人生的最高智慧,它超越生滅、垢凈、增減。無論五蘊身心、山河大地,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的,沒有自性,不是獨立的永恆的存在。生滅、垢凈、增減,從緣起的相對的假象上看,是存在的;但從空性,絕對的永恆不變的層面看,是不存在的。
我們常常把四大假合的色身妄執為真我,產生我執。把虛妄不實的塵影妄執為真境,產生法執。有了我法二執,便處處以我為本位,如我見,愛,嗔,慢。為了滿足我的慾望,而造種種罪業,從而受種種憂苦的業果。
真心本來常住不動,沒有生滅。由於五蘊積聚,遮蔽真心,遇到可意的就貪,遇到不可意的就嗔,因貪嗔而取捨,進而出現生滅境界。比如鐘聲忽有忽無,就是生滅法。明白鐘聲忽有忽無,就是真心,可見心並未跟著鐘聲而滅。
污垢與清凈本來是相對的,凡夫做惡覺得垢穢,行善覺得清凈,其實與本心沒有關係。真心不因造惡而變污穢,不因行善而變清凈,如同鏡子不因蒙塵而失去光明。又如日光普照,無論所照對象是垢穢還是清凈,與太陽本身沒有關係。所以真心不變,不垢不凈。
真心心量本來廣大,不為外物遮蔽,能隨感隨應;但是凡夫因五蘊遮蔽,真心不能顯現,心量狹小。其實是五蘊色身束縛了真心,失去了空靈自在。如海水裝瓶,海水因裝入瓶中而受束縛,若打破瓶,海水就會恢復廣大本性,無增無減。
我們只知色身,不見真心,常以色身為真,就會永遠沒有破迷開悟的時候。若能以般若智慧觀照,就能除去五蘊的遮蔽,真心就會自然顯現。
5、不住(執著)世間的五欲六塵: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空中無色:真空無色。無想相。能無想相。即無妄。無妄。妄亦真。
無受想行識:與色為伍。如空即無。六根見六塵。如未見。即名為無。
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靜。名為無。清靜者。無污染。真心妙性湛。而潔。
無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無染。即是無。無染者。色聲香味觸意識。無染住於心。
無眼界:眼見諸色。覺諸色相。非空非色。在非非中。得見本來是誰。
乃至無意識界:五蘊空。六根凈。八識樂無我。無相亦無界。是真常。
六根,根以能生為義,根是積業潤生。眼見色,如眼見黃金起盜心,見美女起淫心,見名貪名,見食貪食,這是因眼根而積業。六根清凈,好比如來,眼根空,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具足。六根即六賊,會劫走真如佛性之寶。以般若觀照,就會見到諸法的實相是空相,原本清凈。
六塵,塵是染污,能遮蓋本來清凈的佛性,如眼觀色塵起貪念,色塵蓋覆佛性。六根對六塵,六根空,六塵亦空,若六根取六塵便是生死,若六根迴光返照,則覺自性本空。
通過般若智慧的觀照,不但五蘊,而且六根、六塵、十八界,其本質都是空性。六根能分辨六塵,靠的是六識。真心本空,原本沒有五蘊,當然也沒有六根六塵,自然不用再立十八界。雖分蘊處界三科,其實包括一切法。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蘊處界三科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由此可以推知,若用般若智慧,觀照一切:無論家庭、財富,名譽、地位、乃至生死等,世界的一切事物的現象及本質都是空性,都是緣起的、因緣和合的假象,當下都是空性,因為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6、超越生死: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無十八界。五蘊即空。空中光明。遍十方。續三世。常明。
亦無無明盡:五蘊十八空。微思仍在。微思者。隱藏識別相者。三果人。
乃至無老死:乃至無變易老。直至無分遐死。二死中。已了一死。
亦無老死盡:寄住兜率陀。當來下生。現三十二。待至涅槃時。乃盡。
無明至老死,即12因緣,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十二因緣:無明(不覺)、行(造作);識、名色、六入、觸(觸覺)、受(領納);愛(貪愛)、取(堅執不舍)、有(業);生(受生)、老死。無明是煩惱的根源,有情因為無明而起惑造業,生死輪迴,流轉於三界六道。同理,從空性的層面而言,十二因緣也是空性。
7、煩惱即菩提,即在煩惱的當下體會菩提,在生死的當下體悟涅磐:無苦集滅道。
無苦集滅道:無苦集相。無證道相。即無老死。無老死故。道亦假名。
四諦(苦集滅道):即輪迴與解脫,也是空性。
8、如何解脫和建立自在的人生: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無智亦無得:無智識相。無得果證道想。即名大休大歇。而證無生忍。
以無所得故:心光遍照。無所不明。無所不見。亦無明見相。故無所得相。
菩提薩埵 :若無諸相。諸想諸執時。不求菩提。其菩提。亦在其中。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依智慧證菩提、到彼岸、成佛、證法身。
心無掛礙:般若常照。即無掛礙。無掛礙故。即得解脫。又名到彼岸。
無掛礙故:即是洒脫。真心洒脫。本性即清涼。性清涼故。妙識湛潔靈。
無有恐怖:常覺無我。即無恐怖。無恐怖故。果證無為。即名得大慧。
遠離顛倒夢想:心無恐怖。即離顛倒夢想境、證大阿羅漢。
究竟涅槃:已無顛倒夢想。即得無生。得無生心。即得究竟涅槃竟。
菩薩求種種智,以期證得佛果。但所謂智,所謂得,皆不應執著。所謂智者,用以破迷。迷時說有智,悟時即不待言,故云「無智」。所謂得者,是對未得而言。既得之後,便知此事本來具足、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亦無所謂得,故云「無得」。無所得,可證其空之所以。
以上經文中,無字很多,應與前面空字解釋相同。是即有之無,不是尋常有無的無。若常人觀之,以為無所得,實則有一「無所得」在,不是真「無所得」。由下文所云佛與菩薩所得可知。只有了知,認識的對象是空性,心也是空性,「能所雙亡」,才能真正通達空性。從內在的身心,到外在的世界,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假象。如果認為有一個真實的世界,那無疑是錯誤的認識。
世界可以分成三個:空性的世界、現象的世界、認識中的世界。其實,認識中的世界,與空性的世界完全不同。因為它是被觀念處理過的、帶有強烈的我執。我們常誤認為: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很實在,但這是顛倒錯誤的認識。好壞、美醜、有無價值等心理活動,原本都是妄想,串習和煩惱,與我們的觀念、信仰、情緒、親友等有關。煩惱的根源在於迷惑,所以會產生錯誤的設定,這是我執的表現。
學佛,就是要改變生命內在的迷惑,解除煩惱。這需要正確認識宇宙人生。改變錯誤認識,建立正確認識,培養觀照力,就能消除煩惱,改善生命品質,改變自己的命運。應從緣起、因果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緣起、無自性、空,假象,正確理解這些辭彙的含義非常重要。緣起、即無自性、空性,但並不否定假象的存在。所以要學會用般若智慧,對一切假象進行觀照,消除對財富、名譽、地位、生死等的執著,進而消除煩惱,解除痛苦。
涅磐:斷除一切煩惱的狀態。證得涅槃的人,是最快樂的人,無貪慾、憎恚、愚痴等一切染著,不受任何煩惱痛苦的束縛,就會清凈調柔,寂靜安詳。
這裡是說,菩薩依般若智慧,觀照身心內外一切,以無所得、無所求的心態面對一切,所以,他能心無掛礙,沒有任何憂愁、恐怖,能夠透視宇宙人生的真相,從而遠離顛倒夢想,去除錯誤的觀念和認識,最後通達究竟涅槃的實相,斷除一切煩惱。
我們常常會心有掛礙,那是因為擔心失去擁有的一切。為了避免失去,我們就疲於奔命,夜以繼日,甚至不擇手段。所以,心中常常充滿恐懼,顛倒夢想,這就是煩惱痛苦、無盡輪迴的根源。
9、成佛的唯一途徑,修行方法有8萬4千法門,但應該有其核心的內容和唯一的途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三世諸佛依般若照破無明。無明盡時。心光滿足。乃證般若覺。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光滿足。即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義。複名為大覺。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如此,因為依般若空性智慧法門,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10、無上法門: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故知般若。功德之妙用。神力無窮。最為第一。
咒:有力的言語,能成為事實,秘密不可思議,功能殊勝。此經又稱為咒,極言其神效之速。
是大神咒者:其咒神通。超越諸咒之上。感應無邊。咒力無窮。而無盡。
稱其能破煩惱,神妙難測。大神=有極大的妙力。
是大明咒者:其咒光明。滿十方。續三世。永無竭止。亦無間斷。與緩。
稱其能破無明,照滅痴闇。大明=能照一切皆空,顯出最廣大的光明。
是無上咒者:其咒功德。無有不遍不徹。無有不足之處。故名無上。
稱其令因行滿,至理無加。無上=般若波羅蜜多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意義。
是無等等咒者:其咒靈感。勝過諸咒威力。有人讀誦奉持。無不滿意。稱其令果德圓,妙覺無等。無等等=無等=無比=究竟涅槃,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與究竟涅槃相等。
能除一切苦:持咒人。求什麼。得什麼。甚至。求得大涅槃。即得大涅槃。
真實不虛者:佛無誑語。咒力靈感。無所不聰。無不滿足。持咒人心愿。約般若體。依靠般若波羅蜜多,能破五蘊,一無牽掛,心地光明自在,自然能夠除人生一切苦,真實不虛。
可以說,依般若空性智慧觀照一切,度脫生死,是神妙的不可思議的根本修行法門。它能解除世間一切眾生的煩惱痛苦,它與諸法空性,不一不異,無二無別。
11、勉勵: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故說般若多羅密多咒:如來大慈。說此神咒。解脫九類眾生。一切苦惱為難。
即說咒曰:佛口與心。即某甲等。若宣此咒。靈感靈速。猶如電磁波。
揭諦揭諦(甲):其咒神力。滿虛空。遍十方。續三世。凈心持咒。無願不從。
波羅揭諦(乙):其咒感應。無所不周。無所不備。無不具足。其道義無窮。
波羅僧揭諦(丙):其咒畏力。能使諸魔鬼神。歸依頂禮而崇拜。侍從而無懈。
菩提薩婆訶(丁):其咒咒力。使諸天王天神。即諸修羅。常侍護佑。無怠惰。
以上說顯了般若竟,此說秘密般若。般若之妙義妙用,前已說竟。尚有難於言說思想者,故續說之。咒文依例不釋。但當誦持,自獲利益。
所以,在此宣說般若空性智慧度脫生死的總持法門,即如下咒語:揭諦揭諦(度)。波羅揭諦(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普度自他到彼岸)。菩提薩婆訶(速疾成大覺)。
佛法有顯秘,顯=經,秘=咒。因為它是法的真體,不必解釋。但依此持誦,便得利益。故經可翻譯,有意義,咒一般只翻譯音,不講意義。經=告示,咒=口令。這四句咒語,已經概括了心經全文所有的意義,其力量巨大無比。《心經》理趣極其精深,般若功夫也非常高深,為了便於初學者持誦領會,才勉強加以解釋。
釋義偈:神咒入密旨。翻則泄漏。泄漏則不靈。無翻無識。其靈無比。若問余。此注與其他註解有異耶。(1)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他解是。智慧到彼岸等等。此解說。真心無際等。(2)觀自在。他解說。觀世音。此解為何不講耶。(3)舍利子。是佛大弟子。為何不解耶。
余答。彼解枝葉也。此解果實也。若悟。非一非二也。不悟。不明其義也。深悟方徹其妙也。其二。般若如覺鏡。誰來現誰。三喻潔月當空。有四人。各奔一方。甲說。真月隨我。乙言。月同我行。丙丁亦爾。此經妙義。凡見凡。聖見聖。佛眼觀。重重疊疊。而無相。
解義偈:
1無見諸見相 即為證初果 若聞無聞意 為得二果心
2無塵入三果 無諍道性天 見相非非相 即名見世尊
3真空含妙有 空極亦不空 世間一切相 非真亦非偽
4行住及坐卧 法法盡菩提 離即離非盡 無見見世尊
再解:
5他佛我佛無量佛 佛佛真如復真如 若見真如無見相 相相表裡盡真如
6若執真如在何處 慧眼未開沒處尋 無執一切真如相 是為無無不真如
7倘能放下再放下 無有塵許不真如 余偈亦是法塵相 無見法塵及真如
三、《心經》的啟示——如何修持《心經》
《心經》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是大眾最熟悉的經典,一般佛子都會背誦,但它的義理精深,需要通過反覆讀誦、深入思維、時刻觀照、改善心行、不斷實踐,才能對它開顯的「般若智慧的空觀思想」有所領悟。
(一)不可著空見
弘一大師說:「研習心經者,最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聽說空義,就容易著空見。這是很大的錯誤,且極危險。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起有見者,著有而修善業,猶報在人天。若著空見者,不信因果,就在三惡道中輪迴。故斷不可著空見。
進而言之,空見既不可著,有見也非盡善。故應不著有,也不著空。
1、若著有,執人我為實有。既分人我,則有彼此。不能大公無私,不能有無我的偉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須忘人我,才能成就利生的大事業。
2、若著空,撥無因果,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也不能作利生事業。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經雲┤
└妙有(非實有、實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雖不妨假說有人我,但不執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雖不執著其相,也不妨假說有人我。
若理解了真空妙有之理,精進修行,才能完成利生的大事業。
(二)觀空才能明心
有人不明白《心經》中為什麼少說有,多說空。這是因為常人多著於有,要對症下藥,故多說空。其實,若見真空,則真空不空。
達摩祖師有首偈云:「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就是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均不可得。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所以三界唯心,不是心外有三界。這就是凈土經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達摩祖師教我們明心,即心是佛。
所謂明心,就是明白煩惱未生前的那個心。有無明便有煩惱,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始以來的煩惱迷了心。其實煩惱、生死本無,無生死的本心就是菩提心、涅槃心、真如心、佛心,這就是本來面目。煩惱即菩提,煩惱時方可在煩惱中識取本來無煩惱的清凈心,這就需要般若智慧,需要明心。不過要有善知識的指點,還要自己勇猛精進地修行。
惟正禪師云:「道在眼前。有你有我,轉轉不見。無你無我,阿誰求見?」所以,若想求般若,須去除我執,證無我,無我即見道,見道則生般若智慧。
其實,道、真理、空性存在於一切事物中,若具備般若智慧,就會發現一切事物都體現著真理,關鍵在於具備怎樣的眼光和認識,就會看到怎樣的世界,即所謂「一切唯心造。」
心經中,「空、無、不」等字反覆出現,就是要否定一切錯誤的認識。其實,就連涅槃也是空性。若能認識到一切皆空,就不會執著,不會煩惱痛苦,就會心無掛礙,得大自在。
(三)何謂真正的幸福
《心經》所展示的「斷惑證真,離苦得樂,普度眾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的境界令人安心、令人嚮往,給大眾以正確的人生方向。
《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常自見已過。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覺即是佛。」我們知道:「心的本質,就是世間的本質。一念迷是此岸,一念悟是彼岸。」佛是如實認識和證得了「空有不二」的「大覺者」;學佛,就是要開發我們的「覺性」。所以,覺悟的當下,就能解除迷惑和煩惱。
有人認為佛法消極,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佛法的整個修行體系,及內在實質,故有此誤解。其實恰好相反,世人只不過積極於暫時,佛法卻是永久地積極。
通過仔細考察,不難發現: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名譽地位,如果內心迷惑不安,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或僅滿足於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感官的享樂,那無疑是南轅北轍,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結果必然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所以,佛法就是告訴我們要積極努力地斷惡修善:先將不良習慣逐一改善,去除惡行;再培養良好習慣,多做善事,如布施等;還要修戒定慧三學,才能提高生命品質,徹底改變命運。人本來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財富,就可以過上少欲知足的快樂生活;內心沒有煩惱痛苦,才能擁有真正快樂幸福的人生。
結說
由此可知,般若法門具有空與不空二義:「以無所得故」之前的經文,是從「般若之空」而言。依此空義,將常人所執著之妄見,徹底打破消滅、一掃而空。「菩提薩埵」以下,是從「般若不空」而說,復依此不空義,而能積極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以完成其圓滿事業。
歸納以上內容,我們談到了如何依《心經》的空觀進行修行的目和方法:通過什麼方法,要達到什麼目的。凡夫之所以不能度過生死苦海,達到解脫,是因為不了解修行方法。
目的: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以般若智慧的空性,解除迷惑、煩惱、痛苦,走向解脫。
方法:開發、培養生命內在的觀照力,最終開顯出生命內在的實相般若,證得涅槃。
面對動蕩的世界和社會,唯有回到當下,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使心趨於安定,才能看清苦、空、無常、無我的本質,而不被五欲六塵所迷惑。當然,這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依止,法依止」,但千萬不能跟著感覺走,必須如經中所說:「親近善知識,依法得解脫」。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依法修行,才能少走彎路,從而沿著佛陀指引的「四聖諦、十二緣起、八正道」的正確方向,邁向解脫。
同時,我們還應不忘發菩提心,自利利他,將正信的佛法儘快加以弘揚,為迷惑的眾生帶去光明,幫助他們消除煩惱痛苦,帶領他們走向解脫。
以上,就是《心經》給予我們的啟示,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大德指正。(正文完)
參考文獻
玄奘法師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 智慧輪 奉詔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窺基法師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西京大興善寺石璧上錄出 慈恩和尚 奉詔述序:《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弘一大師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戊寅三月講於溫陵大開元寺;
滌華禪師(無名僧):《心經註解》,解於金山試關室;
凈慧法師:《心經禪解》;
濟群法師著:《心經的人生智慧》;
黃念祖老居士:《心經略說》;
台灣斌宗法師講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
良智上師(梁乃崇教授):《心經要義》;
聖一法師講 弟子衍輪恭錄《心經講記》,講於一九九二年五月於九龍文化中心。
附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祕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峩帝峩帝。波囉峩帝。波囉僧峩帝。菩提莎訶舍利子。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干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正 8p850b~850c )
附2: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並序 [燉煌出 S. 700])
西京大興善寺石璧上錄出 慈恩和尚 奉詔述序
梵本般若多心經者。大唐三藏之所譯也。三藏志遊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場內。遇一僧有疾。詢問行止。因話所之。乃難歎法師曰。為法忘體。甚為希有。然則五天?辶?辶?丷?十萬餘逞。道涉流沙。波深弱水。胡風起處。動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時對荒兵之落葉。朝行雪巘。暮宿氷崖。樹掛猿猱。境多魑魅。層巒疊於蔥嶺。縈似帶雪之白雲。群木蔟於鷲峯聳參天之碧嶠。逞途多難。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師若受持。可保來往。遂乃口受與法師訖。至曉失其僧焉。三藏結束囊裝。漸離唐境。或途經厄難。或時有[門@(圭*艮)]齋。饈憶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則輙現珍?艹踈。但有誠祈。皆荻戩祐。至中天竺磨竭陀國那爛陀寺。旋遶經藏。次忽見前僧。而相謂曰。逮涉艱嶮。喜達此方。賴我昔在支那國所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由斯經歷。保爾行途。取經早?辶?血?滿爾心愿。我是觀音菩薩。言訖沖空。既顯奇祥。為斯經之至驗。信為般若。□為聖樞。如說而行。必超覺際。究如來旨。巨歷三隻。諷如來經。能銷三障。若人虔誠受持者。體理斯而懃焉。」(大正 8p851a~851b )
附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上,窺基法師撰
贊曰。今為有情結習所蔽。敬受邪教誹毀大乘。於空有經如言計著隨印所解互生厭希。設希出要親依善友由各迷方邪亂授學。懼廣文海初不趣求。雖樂略經而不能了。於真俗諦競說有無心境法中遞生取捨。令正法義真謬具分。信學有情皆荻利樂。依先所授略贊中道。如解深密經中佛依遍計所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相生勝義三無性已。
時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佛初唯為趣聲聞者轉四諦輪。雖甚希奇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次復唯為趣大乘者轉隱密輪。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涅槃。雖更希奇猶未了義。亦諸諍論安足處所。今為發趣一切乘者轉顯了輪。無上無容是勝義中真了義教。非諸諍論安足處所。金光明經說此三法名轉照持。輪摧破名。具遮表故。由諸有情迷法實相起造惑業淪生死海。大聖法王證法自性善巧方便。應彼機宜離言法中以言顯說。欲令隨荻中道實相。故有頌言。諸佛或說我 或時說無我 諸法實相中 無我無非我
余經復說。佛以一音演無邊義。眾生隨類各得解等。既猶天鼓應念發聲。亦類末尼如求雨寶。應物雖設種種法門。智見純和未生乖競。佛涅槃後因彼大天人法糺紛初封著有。
如有頌曰。應審觀佛教 聖諦說為依 如採沙中金 擇取其真實
聖龍猛等為除有執採集真教究暢空宗。如別頌曰。真性有為空 如幻緣生故 無為無有實 不起似空華
彼言。世俗可說法有。依勝義諦一切皆空。雖此真空性非空有。寄詮勝義理皆性空。有情由是次生空見。無著菩薩復請慈尊說中道教。雙除二執。而說頌言。
虛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彼言。世俗說我法有依勝義諦唯此二空。雖佛為破執空執有總相宣說諸法有空。或說諸法非空非有。名字性離空有雙非。勝義寄詮有空有有。故慈尊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稱之為無。非說有空法皆空有。觀斯聖意空有無乖。法離智詮何空何有。對機遣病假說有空。後諸學徒隨文起執。己之所解謂契中宗。他之所知將為謬說。今贊經義申其兩端。妙理是非智者當了。
般若波羅蜜多者大經之通名。心經者此經之別稱。般若之心經也。三磨娑釋依士為名。蘇漫多聲屬主為目。雖此心經亦名般若。彼總此別故但名心。般若慧義。古釋有三。一實相謂真理。二觀照謂真慧。三文字謂真教。今釋有五。第四眷屬謂萬行。第五境界謂諸法。福智俱修有空齊照。尋詮會旨究理解生。慧性慧資皆名般若。能除障習證法真理。眾德之首萬行之導。雖獨名慧攝一切法。
波羅者彼岸義。古說有二。謂菩提涅槃。今釋有五。一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蜜多者離義到義。由行般若離諸障染。境盡有無解窮六藏。義洞真俗業備二因。覺滿寂圓斯昇彼岸。體用兼舉故立此名。然所修行具七最勝。方可得名波羅蜜多。一住菩薩種姓。二依大菩提心。三悲愍有情。四具行事業。五無相智所攝。六坳向菩提。七不為二障間雜。若行慧等一切善業。隨闕此一非到彼岸。此在初劫名波羅蜜多。在第二劫名近波羅蜜多。在第三劫名大波羅蜜多。佛果位中更無異稱。今包因果故舉通名。心者堅實妙最之稱。大經隨機義文俱廣。受持傳習或生怯退。傳法聖者錄其堅實妙最之旨別出此經。
三分二序故皆遺闕。甄綜精微纂提綱蹟。事雖萬像統即色而為空。道縱千門貫無智而兼得。探廣文之祕旨標貞心以為稱。經者津妙理之格言。掖迷生之恆范。欲令隨證或依或說般若貞實而說此經。故以心目。如瑜伽論水陸華等十地等經。經曰。觀自在菩薩。
贊曰。勝空者言今此經中略有二分。初觀自在等破二執顯二空。後菩提薩埵等歎二依得二利。大經雲。佛告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故今標菩薩令彼不見。故破生執而說生空。如應者言。今此經中總有三分。初觀自在等標上人修行勸示發心。次舍利子等陳機感者名述理垂喻。後菩提薩埵等彰依學之德歎荻勝利。或初令練磨。次斷除四處。後離苦圓證。
練磨有三。今標菩薩先修行人勸示發心。初練磨也。謂聞菩提廣大深遠。若生退屈應練磨心。彼觀自在昔初發意。具諸煩惱於無明殼建立勝心。捨身命財求佛智慧。興大勇猛已成等覺。我亦應爾勵己增修。不應自輕而生退屈。觀者察義。府救慧悲。自在者無滯義。拔濟妙用。諸有慇淨三業歸依。必應所祈六通垂化。無暇危苦飛輪摧伏。作不請友為應病醫。攝利難思名觀自在。又觀者照義。了空有慧。自在者縱任義。
所得勝果。昔行六度今得果圓。慧觀為先成十自在。一壽自在。能延促命。二心自在。生死無染。三財自在。能隨樂現。由施所得。四業自在。唯作善事及勸他為。五生自在。隨欲能往。由戒所得。六勝解自在。能隨欲變。由忍所得。七願自在。隨觀所樂成。由精進所得。八神力自在。起最勝通。由定所得。九智自在隨言音慧。十法自在。
於契經等。由慧所得。位階補處道成等覺。無幽不燭名觀自在。但言觀音詞義俱失。菩提薩埵略言菩薩。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此二於有情能作一切利益安樂。又菩提者覺義。智所求果。薩埵者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名菩薩。又薩埵者勇猛義。求大菩提精勤勇猛故名菩薩。又修行者名為薩埵。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有具悲智遍行慈愍。紹隆淨剎府救穢方。機感相應故唯標此。或處上位諸具大心妙慧成就皆觀自在。或指示此令矚曰觀。非住西方來遊此者。彼大經中不別顯故。
經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贊曰。勝空者言下破法執而說法空。大經次言。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般若自性空。般若名空故。如應者言。顯由學慧方照性空。示先所修法。第二練磨心也。謂見菩薩萬行難行。若生退屈應練磨心。我無始來為求世樂尚能備受無義眾苦。況求菩提。為出生死度有情類生怯劣心。此深般若彼已修學。我亦應爾省己增修不應退屈。彼舍利子先發大心因施眼故退求小果。恐今更退勸示練磨。
所言行者。勝空者言。若依世俗。欲證出世無分別智無倒觀空。要學能遣一切所緣聞思慧等。學照空者即名為行。若依勝義。由無所得無分別故都無所行是名為行。無垢稱說。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大經亦言。不見行不見不行無自性故。今言行者。都無所行是名為行。非有行義。或有密取余義釋言。若無所行無所不行是則為行。若有所行有所不行非為行也。復有異釋。動念攀緣為生死根非為行也。懲心絕慮為出世本是名為行。如應者言。
譬如幻士而有所作。雖無實作非無似者。待因緣聞信學證說曾無暫舍。然無分別不見行相是謂行義。非都無行。以病說除非除法故。若本無法可行可除。即愚法者稱已成覺。說有迷悟深自毀傷。翳花體空可不資療。翳既非有如何假除。翳既不除初無真眼。由何勝義照花體空。若無所行無所不行。有情無明無所不明。應從無始一切皆明。其先未明今明誰也。便同異道無所不為。背理乖宗何成覺慧。若絕攀慮即是真行。應無想等皆真聖道。徒設受持厭舍造修。可諦思惟疾除邪謬。今言行者。雖行而不見行。非無行義。由此經說不見行不見不行。假有所行實無行故。不爾唯應說不見行。復言不見不行有何詮理。是故定應如後所說。然佛果德殊勝無邊。非廣大修無由證得。故依此義而說行者。
要具大乘二種種姓。能於五位漸次修行。二種姓者。一本性住種姓。謂住本識能生無漏本性功能。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云何應知有本性住種姓依之修習大菩提因。若性樂施好贊勸他。無罪事中應時為說。他債不狂受寄無差。大財寶中心無耽著。若性成就軟品惡業不極損他。作惡速悔常行慈愛。知恩報恩。凡所規求不以非法。樂修福業輕罪重怖。見聞受苦過於自身。善事好同惡法樂遠。於諸僮僕甞無苦言。於德有德恒生贊仰。若被他害無反報心。他來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若性翹勤夙興晚寐。凡事勇決樂為究竟。大義無畏不自輕蔑。若於法義性審思惟。好樂寂靜愛慕出離。所作無忘於怨慈愍。若性總慧凡學易成。離惡事中有力思擇。性不能起上煩惱纏造無間業斷善根等。設生惡趣便能速出亦不受於猛利大苦。雖受微苦發增上厭於苦有情深生悲愍。若見有此施等麁相纏蓋輕微麁重薄?苟苟。應知定有菩提本性。
然由未遇真實善友為說菩提。雖遇為說顛倒執學方便慢緩善根未熟故處生死。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法種名習所得。五位者何。一資糧位。從初發起大菩提心。乃至始修四尋思觀住四十心皆此位攝。一信等十心。一信二精進.三念.四慧.五定.六施亦名不退.七戒.八護.九願.十坳向。二十住。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三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四無盡.五離癡.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四十坳向。一救護眾生.二不懷.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如相.九無縛無著.十法界無量。二加行位。從資糧後四種等持。一明得定。二明增定。三印順定。四無間定。三通達位。從四定後初地初心真相見道。四修習位。從見道後至金剛定十地修道。十地者。一極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極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五究竟位。金剛定後解脫道中三種佛身。四妙圓寂。圓滿佛果。雖知五位云何修行。
諸修行者欲證菩提作大利樂。要先發起大菩提心方興正行譬如大海初有一滴能為諸寶作所住處。最初發心亦復如是。五乘善法皆因此生。又如世界初始漸起即為荷負諸眾生因。此心亦爾。能為五趣無量種類荷負依止。又如空界無不含容。大菩提心亦復如是。遍空有為皆厭離故。如空菩提皆求證故。盡空眾生皆深念故。此初發心雖為下劣一念福聚尚說難盡。況經多劫發心修行利樂功德。因何發心。一者見聞佛等神力。二者聞說菩薩藏教。三者見聞佛法將滅。念言法住能滅大苦。四者末劫多見眾生癡無慚愧慳嫉憂苦惡行放逸懈怠不信。
念言濁世多起如是惡煩惱時。我當發心令余學我起菩提願。由此便發大菩提心。將欲發心先具十勝德起三妙觀。十勝德者。親近善友。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三妙觀者。一厭離有為。謂觀生死惡趣無暇等眾苦逼迫。自身之中五蘊四大能生惡業。九孔常流臭穢不淨。三十六物之所集起。無量煩惱燒煮身心。如沫如泡念念遷流。癡覆造業六趣輪坳。」( 大正 33p523b~533b ) (全文完)
作者信息
文章題目:如何依《心經》的空觀進行修行
作者姓名:道成
作者單位: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阿含研修室;
地 址:江蘇省蘇州市留園路西園弄18號,郵 編:215008
聯繫電話:13063707628,QQ:471400267;
E-mail: liibun@hotmail.com;
Blog:http://www.liibun.blog.sohu.com
推薦閱讀:
※陳世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頓超義直解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50-559卷)
※炎魔法王的般若心(2) 附-持驗記 原創 2017-11-09 吳紹覺 鐵塔正傳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九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86-9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