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教授:CTC、液體活檢在肺癌診療中的地位和應用前景

整理:Janet

來源:腫瘤資訊

5月6日至7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肺癌中心與中國癌症基金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肺癌精準診療論壇暨第四屆中國國家癌症中心年會在京舉行。【腫瘤資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邀請大會執行主席王潔教授與我們分享她對CTC、液體活檢在肺癌診療中的地位和應用前景的看法、分享團隊在肺癌診斷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次大會的特色及展望,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腫瘤資訊:您如何看待CTC、液體活檢在肺癌診療中的地位和應用前景

王潔教授:5年前,CTC和ctDNA的檢測是不被大家認可的,或者說有很多的疑慮,隨著這幾年越多越多國際和國內的研究出現,大家逐漸看到了CTC和ctDNA在腫瘤,尤其在肺癌的診斷和治療中的位置。

對於腫瘤的靶向治療,出現耐葯是不可避免的,而其耐葯機制也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腫瘤的異質性,使得我們過去對腫瘤的認識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初始階段(即開始治療前),腫瘤就是有異質性的,在耐葯出現後,異質性更加明顯,這就提示要做到精準的治療,一定要有精準的診斷。而要取得精準的診斷,採用傳統的理念(即使用初始標本去指導整個治療過程)是行不通的,這時需要動態的實時監測。考慮到重複活檢很難,這時CTC和ctDNA應運而生,它們容易獲取且可動態獲取,還能克服腫瘤的異質性。

這些年來,國際、國內的一些研究都在探索利用CTC、ctDNA去做肺癌相關驅動基因的檢測,目前已經看到了其與組織監測的高度一致性,並且能夠非常好的克服腫瘤異質性,找到適合治療的患者。

CTC、ctDNA是非常有前景的,這個領域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專家的加入,包括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基因檢測公司等,相信大家會把這個平台做的更好,服務於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

腫瘤資訊:您的團隊在肺癌診斷領域的研究成果?

王潔教授:最近10年,我們一直致力於利用外周血這樣一個垂手可得的生物標本去做跟肺癌相關的一些基因診斷。

第一,我們可能在國際和國內都是比較早的利用大樣本的組織和血液的配對標本去進行EGFR突變的檢測,並且從結果來看,血液檢測結果能非常好的反應腫瘤組織本身基因突變的情況,還能非常好地預測治療效果,所以目前其作為組織的替代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我們在CTC,尤其是單細胞的CTC上,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這應該走是在國際的前列。我們與北大、哈佛的謝曉亮教授團隊合作,取出CTC去做外顯子全基因組的測序,去反應腫瘤的耐葯、病理表型的轉化,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我們還在繼續努力。

第三,我們的團隊也在肺鱗癌的耐葯、肺腺癌的原發耐藥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並且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組織了一個全國的多中心的基於ctDNA EGFR突變的前瞻的臨床研究。這個研究已在去年底完成入組,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發布最終結果。這應該是國際上第一組基於外周血的EGFR突變為基礎去篩選患者的臨床研究,所以我們對此也寄予厚望,希望能有一些結果與大家一起分享。

腫瘤資訊:請您介紹一下本次大會的特色及展望

王潔教授:赫捷院士一開始就給了重要指示,這個會議要高屋建瓴,既有對中國肺癌精準治療有指導性的觀點和理念,同時又要有實實在在的在臨床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將理論、基礎和實踐高度結合。這個會議既有各個院士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指引,同時也有很多奮鬥在一線的肺癌專家分享他們的思考和經驗,本次會議的特點還有臨床和轉化研究並重,既有原創研究、又有新葯研發的板塊,讓大家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肺癌精準診療,從基礎到臨床到未來的前景,這樣一個大的方面的內容,讓大家領略到這樣一個精神的大餐。今天赫院長也提到要讓這個會議辦成一個精品,成為一面旗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貢獻,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無論是研究前沿、臨床解讀,還是醫學人文、行業趣事,都期待您的分享!
推薦閱讀:

釋小龍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前景怎麼樣?
註冊安全工程師的含金量高嗎?都能做什麼工作?如果做生產安全培訓前景怎樣?
現在學編程前景怎麼樣?
動物微生態製劑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
仿古山水畫拍出千萬高價,未來收藏前景如何?

TAG:教授 | 肺癌 | 地位 | 液體 | 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