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生:在中式課堂上很難學到東西

英國學生點評中式教育

●上課時間:每天上12小時課,老師也要崩潰了吧?1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講,實在是太多了。

●授課方式:我覺得只有老師講的授課方式太無趣了,我更喜歡自由的課堂討論。

●布置作業:一般英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會超過一小時,但中式學校是好幾倍吧。

●課堂紀律:索菲亞上課說話被老師叫出去罰站,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會覺得自己很受冒犯。一天要學12小時,連杯茶都不能喝嗎?這是剝奪我的人身權利!

●課程內容:中國學校的課程內容可能並沒有達到孩子們的期待,比如我就一直不能理解在課上教授中文諺語。

中式體育課的競爭意味太濃烈了。如果兩種體育課可以讓我自己來選擇的話,我百分之百會選擇英式的。

●管理方法:中國老師強調集體意識,整齊劃一。英國學校里也並非沒有紀律和規矩,例如在學校中恃強欺弱是很嚴重的事情,一旦發現會被學校予以口頭懲戒。

各方回應

英國博杭特中學校長:

孩子們很享受這一過程

表示紀錄片播完後將好好思考從中學到什麼

8月6日,南都記者致信博杭特中學,該校校長M r.N eilStrow ger回復了電子郵件。全文如下:

我們願意參與這一紀錄片的拍攝,是因為博杭特學校一直在找尋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我們也在尋求怎樣給學生提供獨特且富有挑戰的體驗。

過去20年,博杭特中學一直有開設中文(普通話)教學,並與中國的一些學校設有交換生項目,因此我們對中國的教育方式以及它的歷史與文化都有著濃厚興趣。

一些學生感到中式教學是很大的挑戰,這主要是因為中式學校每天的上課時間比較長,且授課方式也非常不同。一般我們(英國)一天的上課時間為7至8小時,但中式教學則要長達12小時,這對一些學生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即便如此,承受著比從前更長上學時間的孩子,還是很享受這一過程並從中學到很多。從近期我與中國老師的聯繫中就發現,他們的感受大致相同。其中一位寫信告訴我,她很喜歡博杭特學校,並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同時,她覺得這段經歷會幫助她改善教學。等紀錄片完全播出後,我們將會好好思考能從中學到什麼。我相信中國老師們也會這麼做的。

圍觀者說

俄籍教師:

英國孩子生活得太自由了

To wn le y語法學校鋼琴老師Ta t ia n aK antorovitch與紀錄片中的楊君老師相識已有十多年,紀錄片里的每個場景都令其印象深刻。T atiana來自俄羅斯,現在英國教書定居,雖然只去過一次中國,但自稱對中國教育制度還算熟悉。

南都:怎麼看待中國老師管理班級的方式?

T atiana:中西方在這一點上很不同。中國老師確實很嚴格,很多英國孩子可能永遠難以接受這種中式「規範」,因為他們生活得太自由了。我作為一名老師,經常聽到學生擺出「我這樣做只是為了好玩」之類的借口,這讓我很無奈。所以我完全認同,在教學的開始就是要講紀律、立規矩。

南都:怎麼評價此次實驗?

T atiana:這項實驗最好的地方在於可以讓英國孩子開始思考,如果想要拔尖,就必須要努力學習。與此同時,這個項目還教授給孩子們西方社會普遍丟失的尊重意識。中式教育體系和蘇聯十分相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處於梯級前列的原因。

南都:你認為博杭特學校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沿用中國式教學方法嗎?

T a tia n a:不太樂觀。家長們總是不願讓孩子「受委屈」的。但一部分孩子應該會從中得到一些積極的幫助。我相信任何短期內的接觸和了解,都是在為以後長期的學習做鋪墊。

BBC:盡量讓學生感覺不到攝像頭

儘管BBC聲明中稱,這個紀錄片的目的就是找出中英教育之間的不同,並真實還原孩子們對中式教育的反應。但這一點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在第一集中,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已經變得十分突出,然而衝突卻集中在少數幾名同學身上。在紀錄片的開頭,BBC配上這樣的旁白:「中國式的教育,以絕對的權威,絕對的紀律和慘無人道的競爭而聞名……這跟英式教育簡直相差巨大。」

一些人認為,該紀錄片的剪輯和文案反映了BBC對中國式教育不太贊成的預設立場。其實早在2008年,BBC就拍過一部《中國學校》的紀錄片,多個充滿道德式的高壓教育片段讓很多人對中國式教育反感。

8月6日,BBC新聞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南都記者,製作該紀錄片的初衷是想展示中英教育方式的不同。「多年以來,一些東亞國家在核心課程的國際排名中打敗英國,我們試圖藉此探索中國的教育方法中是否有一些可以遷移到英國課堂上。」

此次為拍攝設立的「實驗班」將50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大班級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教學。孩子們每天要進行包括漢語、數學、自然科學和英語在內長達12小時的學習。

BBC新聞發言人還向南都記者介紹,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他們盡量讓學生感覺不到攝像頭的存在,儘力還原學生的真實表現。其間一些學生很快適應,但也有些顯得特別「痛苦」,這也讓整個紀錄片有了很多看點。「節目不僅探索中英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的不同,還觸及更深的文化層面。這一系列節目也在英國當地掀起了一場關於教育實踐的熱烈討論。」

英國網友跟帖:兩種教育模式有探討的空間

Anne Brunt:真心認為英國學生應該從中國老師那裡學會集中注意力。雖然我不是填鴨教育的支持者,但我覺得在背誦知識點、記憶公式和怎樣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上面,這兩種教育模式之中是有可以探討的空間的(注意:是討論不是爭論哦)。我已經64歲了,但回憶我的學生時代,我們上課提問也需要先舉手,不能總聊天玩鬧,也得專心學習。

Isa C h a n:中國老師應該學會尊重本地學生。你不能當面對他們說他們不如中國學生,這是很粗魯的!如果你不尊重學生,如何教他們學會尊重?

S usan Willetts:在英國,老師一天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糾正學生的態度和行為上,而在中國,老師不用浪費時間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E mer P arker:如果我還是個學生的話,我也會討厭在體育課上互相競爭,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知道這對孩子的長遠健康和學習都是有益處的。另外,我認為「失敗是可以接受的」並不是個有益的想法,不應該傳達這個思想給學生。

Ja n e Jo n e s:我們的教育者一直試圖誘導所有孩子努力學習,這是不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呢?是不是應該只教導那些願意學習、專心學習的孩子,把那些不愛學習、調皮搗蛋的孩子扔去學實用的技術?或許讓他們在14歲就去當學徒?

D e n s L in q:校方和學生對新的教育方式非常排斥。當然,我可以理解他們,因為這和他們的「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不符。但當這些學生表現得跟屎一樣,毫不尊重老師的權威,以挑戰老師為樂時,老師們還如何能開展他們的教育呢?這些「名校」的校長和老師帶的班最多只有30個孩子,他們當然可以按孩子的水平施教。那麼問題來了,節目組明知道把五十個好動的學生放在一個班裡不可能成功,那怎麼以此來判斷中國式教育是否有用?我不認為這些孩子會心甘情願地去學習,很可惜中國老師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以上跟帖編譯自BBC官方論壇)

采寫:實習生 衛佳銘

南都記者 王佳

推薦閱讀:

英國四季花園(春季)
英國機場退稅不用愁,最完整版指南!
19世紀英國女作家
全方位解析去英國大學讀課前語言問題
英國管家走進中國

TAG:英國 | 國學 | 學生 | 東西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