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如何才能登堂入室?張全亮最新文章講解按竅運身「等秘要

太極拳是以陰陽辨證為指導思想,集養生、防身、育人等多種功效於一體的,身心兼修的一種運動形式。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其外延無限廣闊,是其他任何一種運動形式所無法與之相比的。太極拳如何修鍊才能達到登堂入室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太極拳集吐納、導引、防身於一體

吐納、導引都是我國古老的祛病強身,養生長壽的氣功精華。

吐納,是以呼吸為主的靜功。道家強調行止坐卧不離「這個」。「這個」指的就是呼吸。只是為了保密,從不明說。道家的呼吸方法有數十種,比如粗呼粗吸,細呼細吸,長呼長吸,短呼短吸,長呼短吸,短呼短吸·······等等,吐納是其總稱。吐納,就是通過鼻吸口呼或鼻吸鼻呼的各種呼吸運動,吐故納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臟腑功能和血管彈性,通經活絡使人健康,強壯。

導引,是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動功。比如《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等。一九七四年,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帛畫《導引圖》中,就記載了44種導引姿勢。導引術在中醫養生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通過手足、肢體的各種動作,加大人體關節、肌肉、臟腑的屈伸、開合、旋轉、摩搓,從而達到強筋壯骨,通經活絡,氣血暢通,祛病強身之目的。

太極拳是把這兩種運動形式揉而為一,既不是單純的內部的呼吸運動,也不是單純的外部的肢體的運動。它是一種在中正安舒,緩慢自如、內外三合的各種肢體運動中,通過不斷的調身、調姿、調息,使身體內外始終保持鬆柔穩靜的平衡運動;是一種招招式式都要做到從丹田出發,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如水洇沙,節節貫穿的渾圓運動;是一種在神領形隨的狀態下,隨著自然緩慢的深長呼吸(吐納)做如行雲流水,詩情畫意,摩形納象,多彩多姿(導引)的情趣運動;是一種獨立守神,呼吸天地,動靜有序,開合有度,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且式式都具有攻防涵義的武術運動。

太極拳是武術,不是舞蹈,不是單純的健身術,所有的動作都不是隨意的肢體運動,都是根據生死搏殺的需求設定的。但太極拳又不同於所有其他門派的武術,它是一種用意不用力的武術,是一種依靠粘黏連隨、引進落空,合力擊發的理念、智慧和巧妙高難的技藝戰勝對方。使對方感到有招使不上,有力發不出,處處不得力,用力即落空的影子拳,水氣拳,情趣拳。是一種高難度、高品位、高科技含量的哲理性拳術、文化拳術,是頭腦功夫。在名師的指導下,長期、規範、刻苦的練習太極拳,不但可以使腰腿強健、身手敏捷、反應靈活、重心沉穩,有效預防骨關節病;有效預防跌跤,扭傷、骨折;還可以練成遇事頭腦清醒冷靜、不盲動、不妄動,能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勝強,以慢制快,以巧制拙,以捷制疾的防身自衛的能力。

長期、廣泛的實踐證明,太極拳有極高的養生價值,巧妙的抗暴功效,神奇的開智效果,無窮的藝術趣味,廣泛的群眾基礎。是古今之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都崇尚熱愛的一種高雅運動,因為它同時有具有養生、潤燥、提高沉穩、和諧能力,陶冶情操的綜合功效,當今已成為國內外盛行的時尚運動。

太極拳是我國古代先賢在漫長的求生存謀發展的鬥爭中(包括與自然斗,與野獸斗,與強敵斗)用生命和鮮血沉澱、積累、總結出來的融養生、抗暴、開智、開悟、育人於一體的,集吐納、導引、防身為三足鼎立優秀運動形式,是充分體現東方人類文明智慧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前人對太極拳的感悟是「古人窮畢生之精力難盡其奧妙」。

二、按竅運身的練法是攀登太極拳高峰的捷徑

經過廣泛的實踐證明,久練太極拳能夠延年益壽;功夫上身能夠以粘黏連隨引進落空的技術防身自衛;悟透太極之理,能夠把握陰陽,審時度勢,順應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規律,認識、解決各種矛盾;練太極拳達到高層次能夠煥發童心,對拳、式;人、事都會產生童趣,使人無邪念、喜欣賞,善追求,愛思索、求上進。但是要完全達到上述四個方面的高級境界,即使有正確的師傳,刻苦的磨練,也還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因為太極拳是返先天的功夫,它要求練拳時每個動作都要鬆柔緩慢、用意不用力;每個動作都要中正安舒,圓轉自如,氣遍身軀不稍滯;每個動作都要先想後做,先看後行,神領形隨;每個動作都要以腰為主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節節貫穿,處處符合陰陽哲理,所以前輩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

那麼有沒有辦法最大限度地縮短攀登太極拳高峰的時間呢?「按竅運身」的理論和練法就是其捷徑。拳論要求練太極拳要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著名武術家,吳式太極拳名家,太極拳技擊藝術大師王培生先生,經過數十年對太極拳的苦練精研,天才的發現,按照人體的穴位運身,是攀登太極拳高峰的捷徑,在「以心行意,以意導氣」的基礎上創造性的提出了「按竅運身」的理論和練法。

「按竅運身」就是在拳術的體、用中,先將意念注於一個穴位,讓內氣自然向此聚合。隨之自會循經絡運行,內動外隨。細心體察,向上則如氣蒸騰,向下則如水洇沙,極為細膩有趣。純熟之後,在健身上可以有效的通經化瘀,起到針灸、按摩的作用;在技擊上因為我之內氣,在體內細膩不停的流動,使對方之勁力無法落到實處,讓對方感到如攀沙山,如陷泥潭,蹬不上勁,抬不起腿,邁不開步。功夫上身之後,越練越精,可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的神明境界。

太極拳特別是吳式太極拳強調的「按竅運身」是太極拳的高級運動階段,他以中醫針灸的經絡學說作為推動整體運動的理論基礎,是在細微的經絡、穴位、細胞分離化和上下功夫,其細膩化瘀,去除頑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防身禦敵的綜合功效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按竅運身」的理論為太極拳愛好者鍛造了一個堅實的能夠攀登太極拳高峰的階梯;開闢了一條通往太極拳神秘殿堂的捷徑;從客觀上把太極拳愛好者送上了一所無形、免費,且能快速、有趣、有效的學習掌握中醫經絡穴位知識的專業學校;他把中醫的經絡穴位知識和太極拳運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即提高了太極拳的科技含量,學術品位,也拓寬了中醫針灸學的適用範圍,即以意念代替銀針,準確熟練掌握後即可強身祛病,又可防身禦敵。

「按竅運身」的理論揭開了太極拳的神秘面紗;打開了太極拳神秘殿堂的大門;縮短了太極拳愛好者攀登太極拳具有無限風光之巔的行程;客觀自然的把不同種族、不同國籍、不同文化層次的越來越多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引入了學習研究中醫針灸文化的洪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按竅運身」的理論練法的推廣普及,這股有益於人類文明、和諧、健康、友善的洪流將會越來越壯大。

已故周恩來總理1959年會見日本友人時說:「太極拳是中國的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充滿哲理,與中國傳統醫學有著血緣關係。學太極拳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防身自衛,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種美的享受,可以給人們生活帶來無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壽」。周恩來總理不但對太極拳的綜合功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科學定位,其中也提出了「與中國傳統醫學有著血緣關係」。開示我們太極拳愛好者,欲攀登高峰在苦練精研的同時,還要認真學習研究傳統文化、哲學、醫學特別是中醫針灸學。

三、中正安舒是保證實現太極拳各項功效的基礎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防身抗暴功效,開智開悟功效,煥發童心的功效和藝術趣味的得來,都離不開「中正安舒」這一基本要求。

練拳時式、勢中正安舒,可以使五臟六腑得位,腹心松靜,神清氣爽,有益於健身;推手技擊時式、勢保持中正安舒,可輕靈無滯。不偏不倚,不頂不抗,觸之則旋轉自如,得機得勢;為人處世立身中正,剛直不阿,心胸坦蕩,無私無弊,才能做到無私無畏,心安理得。

何為中正安舒?中正安舒的要求是頭端、項縱、與天融;擰頸、豎脊、胸涵空;單腿負重、兩線垂(前面鼻子尖與負重腿的膝蓋尖,大趾尖上下垂直;後面的尾骶骨與腳後跟上下垂直);四墜(肩往腰上墜、腰往胯上墜、胯往膝上墜、膝往腳上墜)、松腹(肚臍找命門)、耳後聽。即拳論所說的「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頭容端正,項上縱、勢與天融,不前傾後仰,左右歪斜,是中正安舒根本保證。因為人的頭好比領導層,必須統攬全局,站的高,看的遠,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頭又好比秤砣,整體的平衡全決定於頭(秤砣),毫釐之偏就會引起千鈞之傾。

中正安舒之所以要求頸擰、脊豎、胸涵空,是因為天地萬物,包括人體的運動規律,都是公轉自轉同時進行的。地球必須在環繞太陽公轉時,同時自轉,才能保持與太陽的平衡,不會被太陽甩出去。

太極拳是一種無為的規律運動,要求練拳時要式、勢順隨人體公轉同時自轉的運動規律進行,不可違背規律的怒氣、用力、盲動、妄動、散動。不可離心離德,離經叛道。練拳時要求頸擰、脊豎是強化公轉同時自轉的意識和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人體的穩定性,靈活性,適應性就會大大提高。不但能強身健體,在遇到外力攻擊時,會自動化解,使對方攻擊之力落空。公轉自轉的規律通過反覆輸入、強化,一旦在意識和習慣里被存儲、默認,形成自然反饋的程序,還會惠及到你的生活、工作、為人、處世的各個方面,使你能順應時代和自然界的變化而與時俱進。

胸涵空,一是為了擴大肺活量,增加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二是提高胸肌的伸縮力,促進末梢循環,提高生命活力;三是疏通氣道,增強深長呼吸能力,益壽延年。人的呼吸量與其深度決定著人在運動中的穩定性、靈活性、爆發力;同時決定著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年限。

單腿負重是讓重心垂直於一條腿上,虛側腿才能輕靈活快,前進後退、膝撞足踢,隨心所欲。如果重心在兩條腿之間,前進後退時還要先移動體重於另一腿,這樣遲緩不力,會延誤時機。即使是三七或四六分配體重,也不如一條腿在另一條腿上懸掛著時靈活易變,這個規律僅從生活常識中就能體會到。

兩線垂,即前面鼻子尖與負重腿的膝蓋尖,大趾尖上下形成一條垂直線;後面的尾骶骨與腳後跟上下形成一條垂直線,這是保證重心在一條腿上垂直的硬體條件,做不到這「兩線垂」,就達不到重心在一條腿上垂直的要求;

中正安舒之所以要求四墜、松腹、耳後聽是因為:四墜,(肩往腰上墜、腰往胯上墜、胯往膝上墜、膝往腳上墜)。是保證在單腿負重,上下垂直的情況下,重心下移、平衡穩定的硬體條件;

松腹(肚臍找命門),是保證身體上下在一條腿上垂直、沉穩的情況下,能氣沉丹田,靈活運轉的硬體條件;

耳後聽,是凝神於耳,穩定小腦,保持身體運動不失衡的硬體條件。

中正安舒在很大程度上是鍛煉人的小腦、頸椎、腰椎和髖關節。

小腦管平衡,每個動作都要注意小腦的位置;頸椎的左右旋轉是保證小腦與重心垂直的硬體條件;腰椎是所有運動的中主,拳論有「命意源頭在腰隙」「沒有腰腿不生神」之說。腰和頭的配合與運動方向、位置,決定著整體的平衡和在推手、技擊時能否得機得勢的關鍵。拳論曰:「出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即道出了頭(小腦)和腰椎在推手和技擊中不出圈決定的作用;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其周圍韌帶的彈性決定著肢體運動的幅度、平衡與穩定。

中正安舒是上靠頭,下靠胯,以腰為軸做同步的旋轉、平移,屈伸來完成的,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推薦閱讀:

有心計的灰姑娘才能捍衛幸福 [圖片]-趙格羽,以快樂之名-搜狐空間
如何發起菩提心 菩提心怎樣才能堅固
怎樣才能讓男人越來越愛你?第四條扎心了
常給孩子「吃」這3樣東西 長大才能有出息
註冊公司怎樣才能為公司省錢?

TAG:文章 | 太極拳 | 太極 | 才能 | 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