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紊亂與脊柱相關疾病的關係

骨盆旋移原因

骨盆自鎖系統因不良習慣的工作姿勢、劇烈運動、外傷、先天性關節不對稱及下肢不等長可以破壞脊柱內外平衡,出現相應力學改變,這是引起骨盆旋移的主要原因。脊柱與骨盆間生物力學是密切協調的,而骨盆旋移會使這種協調關係發生代償,容易引起腰椎代償性側彎和骨盆主橫軸骶骨(即通過S2及兩側骶骨耳狀關節的中樞點的連線)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錯位。臨床主要表現為骶髂關節活動時疼痛、腰肌勞損、腰椎後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髖痛、膝痛等。

(一)腰-骶-髖整體學說

骨盆由骶骨和雙側髂、坐、恥骨連結而成是一個堅固的整體,為軀幹的座基,軀幹的重量由第五腰椎經骶髂關節面、髖關節傳至下肢。骶髂關節面一般在垂直面上十分貼合,周圍有足夠的韌帶來維繫,構成了一個「自鎖系統」。急、慢性損傷可通過各種軸向衝擊破壞這個「自鎖系統」而使之發生各種移位,出現相應力學變化,稱為「骨盆紊亂」。主要表現是身體重力線移位,骨盆側傾,脊柱腰段弧度改變和側彎,胸段後突增加,頸胸交界出現水平傾斜並與骨盆水平相反,以求達到軀幹穩定,此種頸胸段的代償,由於肌力較弱,容易使頸、胸椎體發生錯動,從而產生一系列相對應複雜的臨床病症。所以,此學說被稱作是整脊學說的理論核心之一。

(二)骶-蝶-枕共扼系統學說

該學說認為,骶骨在呼吸動運時協調擺動,即骶骨在呼氣與吸氣時有節律的「點頭,仰頭」擺動,可使呼吸的生理節奏恆定,身體內環境含氧氣足,保持健康狀態。此外,還認為腦脊液流量與此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故骶骨失穩,除影響呼吸節奏恆定產生複雜的生理病變外,還可影響腦部生理,而導致身體的神經—內分泌— 免疫機制紊亂,從而產生一系列複雜臨床病症。

骨盆旋移與脊柱相關疾病的關係

(一)骨盆旋移與腰腿痛的關係

骨盆旋移是引發神經根刺激癥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自身自鎖系統受到破壞,使骶髂關節錯位失穩、腰椎側彎、椎間孔骨性通道狹窄,出現坐骨神經疼痛癥狀,此種情況多見於青壯年,並且反覆發作,若不能正確判斷,雖經各種治療也難以緩解。大多數研究和治療將下腰痛歸咎於腰椎間盤病變,而忽視了骶髂關節功能障礙也常引起下腰痛。Davis等對50例不明原因下腰痛的婦女用99焦磷酸亞錫行骨掃描,發現22例有骶髂關節炎(8例單側,14例雙側),其中20例的x線檢查卻顯示"正常"。有人對臨床診斷的大量腰腿痛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80%的患者有或輕或重的骨盆旋移;還有人進一步研究發現以腰痛(包括骶髂痛、腰腿痛)為主訴的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50%合併骨盆旋移症;澳門梨秉秉衡先生對他在1991-1992年診治的400例脊柱病人進行研究和總結,發現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病變的45例病人中有20例查出有髂骨旋移改變,而其它原因的腰骶痛病人40例中有18例伴有髂骨旋移。說明髂骨旋移的發病率較高,二者因果關係難以確定,互為因果,可因同一次外傷所致,也可引發緻密性骶髂關節炎,後者又兼有前二者。臨床上很多診斷為腰椎盤突出症、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的腰腿痛患者,經詳細體格檢查、腰椎正側位片和骨盆平片檢查,骨盆旋移症發病率相當高,經以正骨為主的綜合治療,恢復其自然正確的生物力學結構,腰腿痛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痊癒。

(二)骨盆旋移症與其它疾病的關係

由於骨盆移位可能導致人體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亂,甚至有可能影響到腦脊液循環。因此其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根據日本學者研究認為:

(1)右側骨盆移位型(右髖關節緊張型) 表現為副交感神經緊張,肝臟、胃腸功能低下,消瘦,腹瀉,患婦科疾病等.

(2)左側骨盆移位型(左髖關節緊張型)表現為交感神經緊張,心臟、肺功能低下,肥胖,便秘,易患感冒等。

(3)混合型(右側骨盆移位伴左或右髖關節緊張,左側骨盆移位伴右或左髖關節緊張) 表現為偏食,體重變化大,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並伴有前兩型的全身癥狀。

香港學者黃傑教授通過兩萬多例腰腿痛病人的研究分析認為:許多病人都是以腰腿痛為基礎,合併其它多科疾病,如婦科的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經期紊亂、盆腔瘀血、陰道分泌不足等;泌尿科的尿頻、前列腺腫大等;免疫功能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哮喘等;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齊、高血壓等;腦脊液循環障礙引起的頭痛、頭暈等;消化系統疾病如胃腸功能紊亂、潰瘍、結腸過敏症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做產後骨盆修復?
匯賢聚美身體塑形
全身特殊檢查盤點(頸/肩/肘/腕/腰骶/骨盆/髖/膝/踝)
不良體態下能否繼續力量訓練?如骨盆前傾+O型腿能否繼續進行下半身的力量訓練,如負重下蹲、硬拉之類的?
X線上骨盆傾斜評估方法

TAG:疾病 | 脊柱 | 關係 | 骨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