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四一集)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自了法師、劉素雲居士  (第一四一集)  2015/6/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41

  老法師:請坐!自了法師的心得報告。

  學生: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不信佛、不信佛力——從占察懺現象引起的深刻反思」。

  一、忘記祖師的教誨

  念佛人拜占察懺,美其名曰「正助雙修」,實則卻是喧賓奪主,把占察懺做為每天定課,把念佛求往生拋卻腦後。正修未曾真正下過一番功夫,而一再強調助修,這不是主次顛倒嗎?阿彌陀佛尚未真實念,卻說佛號不靈、不能消業,殊不知,是自己念得不如理、不如法。

  這個現象,是一大批念佛人的縮影:念佛念不下去就改變路線,改變方向。太多人這樣做,雖然他不一定是拜占察懺,但是他想別的辦法,甚至有的凈土道場看大眾普遍念佛念不下去,就想辦法讓大眾學點別的、干點別的。這些都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厭離心、生死心、出離心不切,這才是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用生死心切念佛,用真信切願念佛,用「願離娑婆,如獄囚之冀出牢獄;願生極樂,如窮子之思歸故鄉」的心念佛,功夫自然得力,業障自然消掉。

  有人說,占察懺是某某法師弘揚的,言下之意,聽某某法師的不會錯。這些人忘了,忘了善導大師的諄諄教誨。大師開示專修凈土,恐怕我們心志不定,被其他法門之師所奪,於是假設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乃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你捨棄凈土,給你說殊勝妙法,大師說你都不肯接受,因為最初發願專修凈土,不敢違其所願。印光大師評說:「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我們是否落在「這山看見那山高」的行列裡面?徹悟大師也說:「若正修凈業時,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禪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陳白:『我先稟受世尊凈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

  念佛人內心要清楚,就算是釋迦牟尼佛來到面前勸你有更殊勝的法門,你都婉言謝絕,這才是對凈土堅固不動的信心。怎麼人家運用一點世智辯聰就輕輕易易把你十幾年的念佛動搖了呢?我們的信念要堅定到,就算是師父上人告訴你還有更好的法門你都不要,你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純而不雜,這才是真信。當然這是假設。

  占察懺風波值得我們反思,至少反映出一個問題:大家不信佛、不信佛力(這兩個佛字都是指阿彌陀佛)。這個問題真夠嚴重,不單是搞占察懺的念佛人存在這個問題,不搞占察懺的念佛人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

  二、不信佛

  不相信阿彌陀佛。我們通常不相信阿彌陀佛,而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煩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從關鍵時刻看出來。關鍵時刻,譬如生病的時候、臨終的時候,這句佛號能不能派上用場?悠閑自得之時,自己彷佛念佛念得很不錯,可是到了緊要關頭,便迅速還原成一個標準凡夫,把阿彌陀佛當成透明,把阿彌陀佛置之度外,也不念佛,也不求佛,這是不信佛的表現。

  古德都說消業障最好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可是我們念了很久並不見效,我們念的方法有問題。那要怎麼念呢?

  (一)以怖苦心念佛

  印光大師是念佛的過來人、念佛的專家,我們不得不來聆聽老人家的開示。大師說:「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這段話有個要點:以怖苦心念佛,則是消除業障的第一妙法。以怖苦心念佛,請問我們做到了嗎?佛尚未真實念,還沒認真念,就說念佛不能消業障。真正用怖苦心來念佛,業障消得乾乾淨淨。「一聲阿彌陀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一聲,是用怖苦心念出來的,不是嘴皮唱唱而已。這是我們的著力點:怖苦心!第一妙法。佛說無苦無出離,對地獄、對六道輪迴的苦產生恐怖感,我不抓緊念佛就極有可能墮入地獄受苦,長劫輪迴,這種恐懼地獄、恐懼六道的心叫怖苦心。

  地獄有多苦呢?我們無法想像。經論中舉了一個譬喻,每天以三百根尖銳的長矛,連續不斷的猛力的刺穿身體所產生的痛苦,相比地獄的微苦,無法比喻其少分。因為怖苦,所以拚命的念佛求出離,瑩珂法師是最好的例子。自古很多修行人因為害怕墮入地獄,所以他不分晝夜的拚命修行。用強烈的怖苦心、出離心來念佛,你功夫就得力了,還擔心業障消不掉嗎?這是我們普遍缺乏的,急需用力。

  (二)如救頭燃的念佛

  印光大師又說過:「如墮水火、如救頭燃以念佛,則無業魔不消矣」。好像被大水沖、被大火燒,求救般迫切,好像頭髮著火了要趕緊撲滅般緊急的念阿彌陀佛,那麼「無業魔不消」,沒有業障、魔障消不掉的,雙重否定即肯定,所有業障、魔障都消掉了。如果晃晃悠悠、心不在焉喊幾聲,肯定無濟於事。著力點是「如墮水火、如救頭燃」的心情。祖師的開示我們不是字面上念念就過去了,而是要去做,去落實,內心真正生起「如墮水火、如救頭燃」的感覺,這種感覺推動我們念佛。

  怎樣才能如救頭燃?痛念無常。《無常經》說:「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這個「吞」字非常生動。我們每一個人終究會被無常吞沒,說不定什麼時候死亡就來了。親戚朋友當中,常常有人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毫無準備。新聞中這樣的實例更是比比皆是。無常隨時都會到來,它發生在別人身上,也同樣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們每天、每小時、每分鐘甚至每秒鐘都在面臨死亡。全世界平均每秒鐘死亡的人數是一點八人,每分鐘死亡的人數是一百零八人,每小時死亡的人數是六千四百八十人,這些死亡的人不分國家、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是這個數字裡面的一員,也許是你、也許是我。死亡並非像我們臆想的那樣緩慢而充滿規律,它所出現的方式、因緣及時間永遠無法確定。由於死期的不定,我們又怎能保證明年、明天或下一時刻自己不是在惡道中輾轉呻吟?死亡不會等待我們浪費了大量時間,還輕鬆充分的做好迎接它的準備之後才姍姍來遲。因此當我們看到死亡的迅猛與怖畏後,要放下對世間的追逐與執著,與無常賽跑,抓緊念佛,應該認真、慎重的考慮一下生死大事。古人常說,明天與後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因緣品》云:「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彼死主大軍,豈是汝親戚?」我明天會不會死不知道,沒有把握,所以今天應該精進念佛。閻羅王難道是你的親戚?難道他已經答應你,「放心,今天你不會死,明天也不會死,等你退休了、老了,到八、九十歲的時候我再來接你」?我們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分分秒秒都應該拿來念佛求往生。如此念佛,無業不消。

  因此,祖師的話一對照,就清楚不是阿彌陀佛不能消業障,而是我們念佛的方法、心態不正確。真信佛,就靠倒阿彌陀佛。印光大師早就說:「吾人但以凈土法門為一座大須彌山,全身靠倒,庶幾不被一切知識所奪,而現生可以了脫矣。否則隨風倒浪,了無已時。哀哉!」全身靠倒、通身靠倒,你敢嗎?真信就敢,假信就不敢。全身靠倒阿彌陀佛,則不會被一切善知識所轉,現生可以了生脫死,否則隨波逐流,見異思遷,結果是隨業流轉,出苦無期。截流大師也說:「靠著一句佛號,如須彌山相似,一切境緣,無能搖動」。上面說了,風平浪靜的時候貌似很信佛,可是在千鈞一髮之際,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就煙消雲散,早把阿彌陀佛忘了,這個不是真信。

  三、不信佛力

  因為不相信阿彌陀佛,自然連帶不相信阿彌陀佛的力量。把阿彌陀佛當成普通凡夫,小看阿彌陀佛的力量,以凡夫的心理測度阿彌陀佛的慈力。

  看看印光大師怎麼說:「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系牢獄之切念家鄉。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眾生,於逆順境,起貪瞋痴,造殺盜淫,穢污本有妙覺明心,乃無底之廁坑。既造惡業,必受惡報。久經長劫,輪迴六道,乃不赦之牢獄。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願,度脫眾生。有一願雲,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志心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一不蒙垂慈攝受也。阿彌陀佛有大勢力,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直下出離其中,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這段話有兩個關鍵:「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阿彌陀佛有大勢力」,這些話我們應該牢牢記住。自己沒本事,必須求助有大勢力者,誰呢?阿彌陀佛。

  凈土法門是全仗佛力、專仗佛力,這兩個詞是印光大師第一個提出來的,大師之前的大德也有這個意思,但沒有說得這麼清晰、肯定,並且反覆強調,直至讓我們刻骨銘心,一般都說「二力法門」。全仗佛力、專仗佛力,關鍵字眼是「全」和「專」,大師用這兩個字把阿彌陀佛的力量提到最高點,強調凈土法門是全部仰仗阿彌陀佛的力量,專門仰仗阿彌陀佛的力量。那是不是凈宗不要自力呢?不是。凈宗的自力很特別,「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凈宗的自力就是真信切願,信一分就仗一分佛力,信十分就仗十分佛力,信百分就仗百分佛力;不信就不仗佛力,全信就全仗佛力。印光大師說:「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凈宗行者,所當切戒」。

  業力與佛力的關係,印光大師舉過兩個比喻,一個是洪爐點雪,一個是船載重石。「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這個比喻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再大再重的業力都只是片雪,阿彌陀佛是大火爐,片雪接近火爐馬上融化。印光大師是凈土法門的權威,他說得這麼斬釘截鐵,再深重的罪業,「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另外一個船載重石的比喻也鏗鏘有力,「吾人在生死輪迴中久經長劫,所造惡業無量無邊。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滅盡煩惱惑業,以了生脫死,其難愈於登天。若能信佛所說之凈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業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顆沙子,入水即沉;縱有數千萬斤石,裝於大火輪船中,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以隨意使用也。石喻眾生之業力深重,大火輪喻彌陀之慈力廣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亦不能了,喻如極小之沙子亦必沉於水中,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

  凈土法門為什麼超勝一切法門?原因在全仗佛力,這是凈土法門最特別的地方,其餘一切法門都仗自力。發心弘揚凈宗的同修,應該把這一點大聲疾呼,大家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會油然而生。印祖說:「凈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凈土法門,由茲自誤誤人,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與自力之大小難易,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平論,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平論,則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

  不信佛力,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印光大師有答:「念佛時毫無感應,系不知佛力,心不懇切。不知佛力,由未深研凈土經論故也」。深研凈土經論,才會知道阿彌陀佛的力量多麼不可思議。所以印光大師定的道場規約,雖不講經,「以免招搖擾亂正念之嫌」,但「堂中日日常講」,講念佛的開示,勸信、勸願、勸行。我們的辦法是聽經,多聽、反覆聽,自然會堅信佛力,強化信願。

  四、不夾雜

  《竹窗隨筆》中有一篇「念佛不專一」,蓮池大師這樣說:「我以前在某寺參學,有一天聽該寺的方丈對大眾說:中元日當作盂蘭盆齋。我以為一定是設齋供眾。但到了中元節並沒有設供,只是領眾念佛三天而已。又聽說從前某寺的當家師遭官府拘捕,寺中首座集眾舉行佛事祈求救護。大眾以為一定要誦經持咒,結果也只是教人高聲念佛而已。這兩件事皆迥然出於常情意料之外,頗有大人處事風格,值得學習和效法。今有許多念佛的人,名為專修凈土,可是為了祈求增長壽命便誦《藥師經》,為解罪愆就拜《梁皇懺》,為了救濟厄難則持《消災咒》,為求智慧便念《觀音文》,把一向以來所念的佛號置之不顧,以為念佛無濟於事。為何不想一想《阿彌陀經》中說『彼佛壽命無量』,何況人間百年壽命呢?又《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至心稱念阿彌陀佛,於念念中,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況目前的罪垢和厄難有不能消除的嗎?又《無量壽經》中佛說:『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常以智慧光明照觸其身,何況普通的聰明才智?一句佛號如阿伽陀葯,能治一切疾病。但如果三心二意,不肯信服,則縱有神聖工巧之妙術,對你也是無可奈何。」蓮池大師給念佛的人照了一張大合影,生動逼真。

  覺明妙行菩薩這段話大家早都耳熟能詳,「大凡修凈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卻不空費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重點是「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我們做得到嗎?

  五、不學戒不等於不持戒

  我們的專業是凈土法門,我們的戒律是信願持名。有人疑惑,「佛制比丘,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不學戒律,行嗎?離我們最近的兩位祖師用行動回答你了,印光大師從二十一歲出家到八十歲往生,念了一輩子的阿彌陀佛,沒有學戒律;海賢大師從二十歲出家,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念了一輩子的阿彌陀佛,沒有學戒律。但是,沒有學戒不等於不持戒。戒有定共戒、道共戒,他念佛得到清凈心了,定共戒,清凈心怎麼會做錯事情?他開悟了,開悟是道共戒,他的起心動念和戒律自然相應。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了,自然持戒圓滿。

  「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講的是通途法門,即是普通法門,但凈土是特別法門,特別的法門註定不走普通的路線。看看印祖下面這段話,「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很明顯的對比,依自力修戒、修定、修慧,這是普通法門;依真信切願念佛求生凈土,這是特別法門。

  六、念佛的目的是求往生

  占察懺能吸引一大群人,還暴露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多數念佛的人信願不真,用現代的話說叫動機不純。念佛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印光大師反覆強調,念佛的目的是求往生,這是動機純正。念佛的人不求往生,而是求世間福報,占察懺之所以吸引人,因為聽說它無論什麼事都能占察,家庭、事業、財富等等一切大事小事都能占察,這正中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把地藏菩薩當成算命先生。好一點的說,佔一占往生有沒有把握。這個難道要佔嗎?要問自己有沒有真信切願,自己心裡有底。蕅益大師更是開出了一個衡量的標準,「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此事只問心,不必問知識也。知識亦勸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耳」。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從理論上說,這個門任何一門都可以行得通;但從實踐中談,這個門只能是凈土法門。為什麼?因為你想今生就了生死、成佛道,只有這個門。印光大師說:「修行唯隨己身分而立功課,非可執一以論,但決定不可不依信願念佛,迴向往生一法耳。一門深入,萬善圓修均可;若棄捨凈土,於別種法門一門深入,並萬善圓修均不可。以仗自力,決難現生了脫故也」。

  七、結語

  占察懺是地藏菩薩代佛所說,我們絕不會批評、毀謗。弘法的法師利生心切,普勸凈宗同修兼修占察行法,我們隨喜他的功德,可是我們有權不照單全收。我們學善財童子,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給他介紹不同的法門,他堅守一句阿彌陀佛,雷打不動。真下定決心求往生的人,他們會本能的自覺謝絕占察懺,因為他們內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信念早已根深蒂固,不容許任何人來破壞。因為真念佛人都心照不宣:一句阿彌陀佛已綽綽有餘。不僅占察懺是夾雜,這一句阿彌陀佛以外都是夾雜。念阿彌陀佛直達西方極樂世界,這條康庄大道我們不掉頭、不拐彎、不捨近求遠。

  不信佛、不信佛力是普遍的通病,我們應該整頓信心。若真信必定真願,真願必定真行,真行,功夫自然得力。最後,供養大家一段印祖的教言,「若於此法(註:指凈土法門)能生信心,雖是業力凡夫,即可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倘不於此法認真修持,而於如來所說一切諸法中隨修一法,或兼修各法,欲了生死,勿道即生不能了,或經百千萬生及百千萬劫尚不能了者多多也!何以故?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專仗佛力。自己但具真信切願,持佛聖號,則於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其餘一切法門,必須修到業盡情空之時,方可了脫生死。否則任汝功夫深、功德大,煩惱若有一絲一毫未盡,則仍然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之外。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也。汝幸宿有善根,於此法門能生信心。然須立深重誓,絕不隨其餘經典、知識、言教舍此法門,另修他法,庶可不負此宿根與現緣也。若讀諸大乘經,見其義理深奧,或親近禪、教、律、密各宗知識,聞其所說親切,遂視念佛為平常,視彼為奇特,舍此修彼,則如稚子舍父母,重病棄良醫,欲得成人愈病,何可得乎!」

  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不肖弟子釋自了叩呈。

  老法師:你們諸位同修聽了這份報告,有什麼看法?有什麼想法?這是我提出來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六十年前,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老師告訴我,他舉蓮社的例子,都是他的弟子,跟他一起念佛的,那個時候,台中蓮社蓮友有二十萬人,老師告訴我,一萬個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三五個而已,還不錯,還有三五個往生了;不能往生的,這是指念佛人,有九千九百九十多個。一萬個人才只三個到五個,多說五個,少說三個。為什麼原因?自了法師這篇報告說清楚了、說明白了。

  我們學佛為什麼?你為什麼要學佛?求升官發財、求佛菩薩保佑的占絕大多數。老修行的人,身體不好了還去求醫,求醫對不對?我們不能說不對。你要問我,我不求醫,我求阿彌陀佛,我求往生。很多同修來找我,看到我身體不好了,找醫生來看,也開藥方,我也照吃,這是什麼?隨緣。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這些醫生,也沒有醫藥,隨緣。這又為什麼?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知道阿彌陀佛的心,我也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用心。佛心、菩薩心,無非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要知道,要離究竟苦;得樂也要知道,要得究竟樂。究竟苦是什麼?六道輪迴是究竟苦,你能不能出離?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究竟樂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的是究竟樂。究竟樂第一樂,無量壽,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太短了,一百歲也是短命,怎麼能跟無量壽比!

  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法那就不必說了,遇到佛法,沒搞清楚的人太多太多,十個有九個沒搞清楚;不止,一萬個可能有九千九百個沒搞清楚。真正搞清楚,我相信他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好老師!出世法裡頭第一老師。怎麼知道?十方諸佛讚歎,你聽到了沒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第一老師。這個話不是凡夫說的,諸佛如來說的;不是一個佛讚歎,沒有一尊佛不讚歎。我們有這麼好的運氣,遇到一切諸佛當中第一佛,這多難得,你要是不相信把他捨棄了,再去找別人,那就真錯了!

  我們找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當時有一些法師,他們不念阿彌陀佛,他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跟本師很親,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外人,疏遠一點,跟本師很親。來跟我談,也希望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我說我念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教的,我要不念那就違背了本師的意思。是他教我的,那還能錯嗎?念了這麼多年,實在講,業障很深,罪孽很深。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功夫成片。可是信心、願心決定有,決定不會改。到八十五歲,把一切經教,這是生平最喜歡的,統統放下,專講《無量壽經》,專念阿彌陀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跟我專念阿彌陀佛不相違背,是一不是二,我的方向目標堅定。不隨喜,別人不高興,生煩惱;隨喜他就高興,他不生煩惱,這也好。

  自了法師很難得,從出家專修《印光大師文鈔》,他對於這部《文鈔》很熟悉,許多重要的段落他都能背誦。近印光法師的弟子,祖師不在了,私淑弟子,他做得比我好。我在台中,前後跟李老師十年,第五年的時候老師告訴我,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往後他給我介紹一個老師,他的師父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已經往生了,李老師將一部《印光大師文鈔》給我。我沒有專修,這是自了法師比我強的地方。我對於大乘經教還很貪戀,特別是《楞嚴》、《法華》、《華嚴》,都是我嚮往的。《楞嚴》是我跟李老師學的,前後講過七遍;《法華經》我講過一遍大意,「法華經大意」,不到一百個小時。在《華嚴》上用的時間最多,第一次講《華嚴》沒有錄音,那時候不是錄像,錄音都沒有;第二次講的時候有錄音,後面還有錄像,我記得好像是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到「初住品」,全經大概是五分之一,四千多個小時。像我那樣講,我講得很詳細,聽的人有受用。這一部從頭到尾認真講一遍要兩萬個小時,大學裡面的課程,有哪一門課程能相比?兩個小時是一個學分,一萬個學分。八十五歲,我放棄了,為什麼?求生極樂世界要緊,天天念著求阿彌陀佛來接我往生,我沒有其他念頭。對於經教的愛好沒有減少,怎麼辦?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暫時統統放下,我走的是這個路子。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我,十方諸佛如來教我,我爭取的就是這樁事情。

  除這個之外,我牽掛的還有一樁事情,中國傳統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四庫全書》、《四庫薈要》,以及唐太宗在這個書裡頭節錄精華,編成治國的寶典,《群書治要》。民國初年,學術界有一些長老也是受《群書治要》的影響,用這個方法,《群書治要》的方法,將《四庫全書》編了一套《治要》,我們看到了,印了一萬套,這個東西不會失傳了,這是《四庫》的一把鑰匙。我們現在想辦學,辦什麼學?不是普通學校,是特別學校。特別在哪裡?特別就是專學文字學,專學《群書治要》、《國學治要》,我們的教科書就這麼簡單。目的希望培養能夠讀《四庫全書》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基礎上奠定之後,在《四庫》裡頭選一門,下十年工夫,他就變成這一門的專家,世界第一。能有二十、三十個人就是二、三十部,這樣的人一經通一切經通。

  雖然一切經通,我們要提倡一經通,一經通方能一切經通,這通什麼?得定。這些理念方法都是戒律、規矩,要守規矩,一經通一切經通,他得定,他開智慧。所以古聖先賢裡面開悟了,大徹大悟的人不多,大悟的人不少,小悟的人更多。小悟管用,我給同學說我是小悟,管用在哪裡?這麼多年來,我在國際上講經教學,遇到不少政要,遇到不少教授、專家學者,他們學的東西我沒學過,可是談話我們談得很投緣,他問我的問題幾乎我都能解答,沒學過。小悟,不是大悟,大悟是菩薩,徹悟是成佛,小悟是阿羅漢以下。

  要想悟,有秘訣,這秘訣是什麼?我自己的經驗,放下自己,佛法講無我,《金剛經》上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要把這個放下。無我當然就沒有煩惱習氣,就沒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東西要放下。為什麼?它是障礙,它甚至於能障礙你念佛的信心、願心,都是因為沒有放下;為什麼不能放下?沒看破。我們是從佛法經典得來的,這些知識得來的,得來什麼?海賢老和尚說的,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假的放在心上錯了!真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個要放在心上,除這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這個世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多自在。所以自了師這份報告,真正想求往生的人要多看幾遍。好,我們看下面這個,還有一份劉素雲居士的。

  學生:「法雨惠群生——傳遞正能量,和合護道場」。

  一、兩封來信,引人深思。

  二0一四年底,護法居士給我轉來兩封信,一封信是某道場負責人寫的,另一封信是在這個道場掛帖的同修寫的。前者訴說管理道場的種種苦衷,後者是狀告這個道場對他的種種不公;前者滿腹委屈,後者不依不饒。兩位寫信者都希望我表態,特別是後者,更是強烈要求我站出來說話。從他的來信中我了解到,這位同修在給我寫信的同時,也給師父上人和定弘法師寫了信,希望得到支持和認可。看了這兩封信以後,讓我陷入了沉思,我百思不得其解,都是學佛之人,都自稱佛陀弟子,都自稱是上凈下空老法師的學生,怎麼會鬧到這種地步?這兩封信我一封也沒有回,為什麼?因為當時雙方都在火頭上,如果我迴音,就會起到火上澆油、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雙方都希望得到我的認可和支援,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會站在哪一方去反對另一方的,那不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則。現在幾個月時間過去了,估計雙方的火也該消消了吧,但願我今天所說的話不要再燃起舌戰之火。我心平氣和的說,你們心平氣和的聽,說對了,供你們參考借鑒;說錯了,歡迎批評指正。

  我先來說說這個道場。首先我必須肯定,同修們建立這個網路道場初衷是好的,是為了給修學凈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們搭建一個互相學習、交流、分享的平台,這一點我們必須予以肯定。再一點,據我對這個道場的不完全了解,這個道場的組織者們是認真負責的,是盡職盡責的。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他們是在義務的為同修們服務,為同修們的修學提供方便,他們付出了辛勤勞動,我們應該予以尊重、理解和支持。第三點,據我所知,這個道場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還是比較順暢的,得到了廣大同修的喜愛,我們應該予以珍惜。後來,聽說道場出現了一些分歧意見,主要是掛帖和刪帖的問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有人曾經問過我,這個事情應該怎樣處理?就是有同修在這個道場掛帖,帖的內容和道場的有關規定不符,道場組織者勸這位同修選擇別的道場去掛,這個同修不同意,一定要掛在這裡,因為這個問題引起了爭論。記得我當時回答的大概意思是,如果勸不聽,實在要掛就讓他掛吧,對於和道場規定不符的帖子,大家不要跟帖就是了,但總的原則是尊重道場的規定。現在幾個月時間過去了,我想藉此機會,就這個問題再談一點看法,僅供參考。

  凈土法門就是普賢菩薩的法門,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普賢菩薩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普賢菩薩的心就是法性,成就的是忍辱波羅蜜。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什麼是大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謀,沒有比這個謀更大的謀了,一切都要為這個大謀讓路。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亂了大謀,是不是太不值得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眾生都是未來佛,禮敬諸佛非常重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沒有第一願,其他九願都是空願,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對一切眾生都要平等的禮敬。我們再回過頭來說,那位掛帖的同修是不是眾生里的一員?我們對他要不要禮敬?這個答案大家都知道。知道是知道,可是一遇到具體人、具體事就拐彎了,是不是這樣的?諸佛菩薩慈悲,我們是學佛人,學佛要學得像,將來也要作佛作菩薩,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佛菩薩的慈悲心?而且這種慈悲是真誠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正覺的慈悲;在這裡,我要特彆強調平等的慈悲尤為重要。我今天這番話,就算是對道場同修那封信的答覆吧,不知道大家對這個答覆是否滿意?

  下面,再和那位掛帖的同修說幾句話。從你的信和所掛的內容上看,你是一個勤勉好學的人,而且是喜歡博學多聞的人。你的帖子大多是引用或者摘抄祖師大德的開示、講話、談話,你在信中一再問我,難道這些祖師大德說的不對嗎?在這裡我鄭重的告訴你,這些祖師大德說的一點不錯。錯不在祖師大德那裡,錯在我們自己,如果我們能夠把祖師大德的教誨變成我們自己的智慧,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現在,我想跟你探討的問題是,過去我曾多次說過,我們去哪個道場就要遵守哪個道場的規矩,如果你認為這個道場適合你,你就去,如果你認為這個道場不適合你,你就不去,你完全有選擇的自由。但是,道場有道場的規矩,每個道場的規矩又各有不同。有句話叫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為一個道場有它道場的規矩,也是無可厚非的正常現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你的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一是按道場的規則掛帖,二是選擇適合你帖的內容的道場去掛。全國有那麼多道場,包括那麼多網路道場,你的選擇空間是很大的,你幹嘛非得要一棵樹上弔死人?這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你到別人家去作客,一定要分清誰是主人、誰是客人,一般來講是要客隨主便的,不能反客為主,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

  我不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從信中我感覺到你是一個比較固執己見的人,這種性格的人相對來講,煩惱會多一些,快樂會少一些。因為世界之大,情況之複雜,不會完全依你的意願為轉移的;用一句網路語言來說,就是這個世界由不得你任性。你能理解我的話嗎?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在這裡,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建議你以後儘可能的不給老法師寫信,也儘可能的不給定弘法師寫信,因為老法師已經是八十九歲的老人了。你知道他老人家每天的排程嗎?如果你知道,我相信你絕不會給老人家寫信的,你會不忍心去打擾他老人家。再說定弘法師,師父上人慈悲,安排定弘法師去果清老和尚那裡學戒五年,這是在為佛門培養後繼人才。我們希望定弘法師在這五年當中把心靜下來,把握機緣,好好學習,學成之後做佛門法器,不負恩師厚望,續佛慧命,光大佛法。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打擾定弘法師,我們要關心他、愛護他,支持他把戒學好。你能接受我的這個建議嗎?我上面所說的僅供你參考。

  藉這個機會,我還想談一個問題,那就是道場的其他同修,你們怎樣認識和處理這樣的問題。譬如說,道場的組織者和掛帖同修產生了意見分歧,你怎麼辦?如果是我,我一定是息事寧人,絕不煽風點火把事態搞大,這就是我的態度。怎樣息事寧人?第一,不跟帖,不評論,不參與;第二,不挑事,不煽風點火;第三,牢牢把握住一句佛號不拐彎,不受外界環境干擾,任你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守住自己的清凈心。我為什麼說了這麼三條?就是因為有的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樣的人貌似公允,把自己打扮成護持正法的鬥士;這樣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自量力,能請神不能送神,能挑事不能平事。沒事挑事,事挑起來了又控制不了局面,你說這種人是在護持正法還是在破壞正法?明眼人一看便知。這真是「挑事容易平事難,沒事找事真愚頑,鬼神看了都見笑,你說可憐不可憐」。

  關於這兩封信就說到這裡,但願大家聽了,能從中受到一點啟迪。願大家學佛要學出智慧,這樣信佛、念佛、學佛才能得真實利益。讓我們學佛、成佛之路愈走愈寬廣,愈走愈順暢。

  二、傳遞正能量,和合護道場

  師父上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定要了解認識我們的客觀環境。我要有道場活不到今天,我要是建個道場,麻煩可就大了!一生老老實實走講經說法的道路。我這一生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一生交給佛菩薩安排。別人和我對立,我不和別人對立,要學忍,要學讓,一切都要忍,一切都要讓」。師父上人的這段話愈品愈有味道,言簡意賅,言必有中。老人家一生不建道場,不正是學釋迦佛、走釋迦路的真實寫照嗎?這正是他老人家的高明之處,是他老人家大智慧的具體體現。和師父上人的大智慧相比,我們真是望塵莫及。

  師父上人曾經說過,他這一生到現在還沒有見到一個六和敬僧團。記得剛聽到這話的時候我不太理解,怎麼建個六和敬僧團這麼難呢?我心裡暗暗的想,這件事我來做做。恰好有那麼個機緣,二0一0年十月,師父上人慈悲,安排我去廣州調養身體,我們一行六人去了廣州。我想我們就是一個僧團,於是我把想建六和敬僧團的事和同去的幾位同修說了,他們非常歡喜,表示贊同。我天真的想,我一定讓師父他老人家看到一個六和敬僧團,不讓老人家失望和遺憾。可是事與願違,歷時六個月的實踐,建六和敬僧團的願望沒有實現。事後我曾經反思,為什麼沒有成功?一是對這件事認識不足,把建六和敬僧團想得太簡單太容易了。大家想想,師父老人家一生都沒有見過一個六和敬僧團,這件事的難度顯而易見,可我卻不自量力,異想天開。這是失敗的第一個原因。二是自己德行不夠,不能服眾,壓不住陣腳。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叫做「厚德載物」,你德行不夠厚,怎麼能載得了物?這是失敗的第二個原因。三是經驗不足,沒有管理道場的經驗,這是失敗的第三個原因。

  儘管六和敬僧團沒有建成,但這六個月,無論是我還是其他同修,都是一個歷煉、磨合和提升的過程。現在回想起那一段經歷,大家在為六和敬僧團沒建成而惋惜的同時,也深深感到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保留著那一分美好的回憶。從這件事情上使我體會到,建立道場、管理道場該是何等的不容易。下面,關於有關道場問題,我談幾點粗淺體會。

  第一,關於怎樣認識道場。先從狹義上來說,我們平常所說的道場多指寺院、庵堂、居士林、念佛點等等,很多人喜歡跑道場,也多是到這些地方去參加一些佛事活動,諸如各種法會等等;再從廣義上說,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是道場。尤其重要的,心即道場,道場即心。為什麼?因為心生萬法。你說心是不是道場?我的這個說法不知你認不認可?

  曾經有一位法師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情,說她的母親也是一位出家人,老人家已經往生了,留下了一座寺院,她的女兒(也就是問我問題的這位法師)接替母親做了這個寺院的住持。後來有一次,趁這位法師不在寺院,有幾位大僧就把寺院佔了,只給這位法師留了一個小偏院,這位法師就領著幾個出家眾和在家眾,擠住在這個小偏院里。法師問我該怎麼辦,我問法師,你想怎麼辦?法師說,我想通過法律程序把寺院要回來,因為這是我媽媽留下來的。我說法師,既然你問我,我就直言不諱的說說我的想法。如果這件事輪到我的頭上,我不打官司不告狀,寺院不是讓大僧佔了嗎?那就給他。法師說,他們還想把我從小偏院擠出去。我說,那就連小偏院也給他們。師父他老人家不是說過嗎?別人要的我不要,你喜歡的統統給你。有人不解,問師父,您老人家出家,學佛六十多年,您究竟得到了什麼?師父回答,我得到了阿彌陀佛。多麼精彩的回答,多麼博大的胸懷。我們學佛的同修,除了阿彌陀佛,你還想要什麼?我告訴法師,如果連小偏院都不讓你住,你就找個地方蓋個小茅蓬,在小茅蓬里念佛,照樣成佛,大概不會有人再去和你爭那個小茅蓬吧?

  曾經有一位在道場管事多年的菩薩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她說我在道場管事,如果我一切都恆順,我背不背因果?我回答,你心清凈不背因果,因為心清凈不附一物,何來因果?如果你心不清凈,有疑、有怨、有恨,你必背因果。背不背因果,全在你的心清凈不清凈。海賢老和尚一生表法,一切恆順眾生,不和任何人發生衝突,許多人看清楚了,向他學習;有些人沒看清楚,仍然沉淪六道,為什麼?放不下自己的知見。人家海賢老和尚天天生活在《無量壽經》里,也就是天天生活在清凈平等覺里,善根、福德、因緣全具足了,如果打分數,人家能打八、九十分,而我們能打十幾分就不錯了,真的差得太遠了。為什麼?我們不老實、不聽話、不真干。大道場大爭鬥,小道場小爭鬥,爭個不停,斗個不停,真是斗諍堅固!

  我曾經說過,現在不是缺道場,而是缺真正的念佛人。有人批評我:你總說你不跑道場,你知道有多少人受你的影響不跑道場,回家念佛去了!我說回家念佛好,念佛成佛。人家又說,居士都不跑道場了,寺院誰來供養?我的回答是,正法道場韋馱菩薩供養,邪法道場波旬菩薩供養。如果是有場無道,何談道場,無須供養。

  第二,關於怎樣建立道場。現在,全國各地新道場為數不少,而且規模愈來愈大。說到建道場,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來佛寺,來佛寺是一座默默無聞的鄉間小廟,沒有氣勢宏偉的大殿,只有幾間普普通通的小平房;沒有金碧輝煌的鍍金佛像,那裡的佛像是泥塑的。就是這樣一座平常小廟,卻造就了來佛三聖,這真是「鄉間小廟出三聖,世間幾人認得清,一生念佛不間斷,五濁惡世度眾生」。我們再看看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怎樣給我們做樣子的?「釋迦世尊好榜樣,無欲無求無道場,三衣一缽樹下坐,講經說法化無量」。

  下面,我想給大家講講我的第一位皈依師上覺下悟法師建道場的故事。我是一九九二年認識上覺下悟法師的,記得第一次見面,覺悟師就給我做了三皈依,可惜的是,那時我對什麼是三皈依一無所知,只是走了個形式而已。我一九九二年認識覺悟師,到二O一二年老人家往生,整整二十年時間,這二十年,老人家就在干一件事情,建道場,就是建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的鐘靈寺。這座寺院從無到有,一磚一瓦都滲透著老人家的心血。我知道師父多麼艱難,建廟缺錢,師父到處化緣,每次見到師父,我都感到他老人家日漸衰老,我心裡好痛。這個時候,我真希望自己是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能有錢給師父建寺院,我不忍心看師父這樣勞苦奔波,可是我卻無能為力。今年的五月十四日(陰曆三月二十六日),是覺悟師父往生三周年的日子,我寫了兩句話紀念師父,「覺自悟自圓成佛道,覺他悟他普度群生」。道場建成了,老人家走了,他給後人究竟留下了什麼?令人三思。但願後人能記住老人家的恩德,弘法利生,有所作為,不負老人家一片苦心。

  說到如何建道場,我倒想說,心即道場,道場即心。這個道場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一個能生萬法的道場,我們要把這個道場建好、守護好。

  第三,關於怎樣護持道場。說到護持道場,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對道場的供養,其實供養道場只是護持道場的一部分,而不是護持道場的全部。既然說到供養,我也想就這個問題談一點個人體會。師父上人一貫宣導,出家人只應該接受信眾的四事供養,即飲食、醫藥、卧具、衣服。這個四事供養不是師父上人發明創造的,是世尊傳下來的。師父上人宣導四事供養這件事,可能是碰到了一些人的敏感神經,因為現在信眾對出家人的供養遠遠超出了四事的範圍,這些人不敢向世尊發難,只好把氣撒到師父上人身上。我在這裡想說,世尊傳下來的四事供養沒有錯,師父上人宣導四事供養也沒有錯,因為這和世尊入般涅盤前告誡弟子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是完全一致的。為什麼正確的東西有人聽了火冒三丈?因為這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一切都要以正法久住為前提,四事供養必須提倡。請諸位千萬不要忘了,「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平等護持道場也非常重要,我這裡是從廣義的層面上說的。具體點說,一是對各個宗教的道場都要平等護持。這也是落實老法師的「世界宗教是一家」的理念,對於不同的宗教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要做到不毀謗、不批評、不比較、不排斥。我們要知道,不管哪個宗教,它的核心都是愛,所有宗教的神都是來化解災難,挽救世界的。記得我以前曾經說過,「宗教領袖皆觀音,示現世間來度人,無量法門皆殊勝,歸宿都是極樂人」。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里說的那樣,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示現什麼身。這個事情知道的人少,不知道的人多。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往往會用自己的知見,對自己沒有信仰的宗教說短論長,其實「本無誰短與誰長,短長都是心中想,清凈平等方為道,何必論短與論長」。二是對佛門,宗門教下各個不同門派、不同法門的道場也要平等護持。我們經常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一遇到具體事,分別心上來了,就是自己修的法門好,別人修的法門不好,有的強拉硬拽,拉人家的信眾。師父上人曾經說過,拉別人的信眾那是缺德,我們學佛之人怎麼能幹這缺德的事情呢?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你批評哪個法門都是謗佛、謗法、謗僧。

  平等護持道場要慧眼識珠,不要誤入歧途。現在道場多,傳道的人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魚龍混雜,一不小心就上當受騙了,還是念阿彌陀佛保險。

  第四,關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護持道場。無私的人適合護持道場,無私的人心中無我,只有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這樣的人以道場為家,兢兢業業為苦難眾生服務。淡泊名利的人適合護持道場,這種人不善張揚,默默奉獻,不爭名、不爭利、不邀功。善護三業的人適合護持道場,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種人護持道場最適合、最可靠。一門精進,長時薰修的人適合護持道場,根據自己所修法門的不同選擇相應的道場護持最為有利,但絕不排斥其他法門、其他道場。

  「傳遞正能量,和合護道場」,在這裡,我要重點強調的是護持道場,和合最為重要。和合興佛法,不和合滅佛法;興佛法是佛弟子,滅佛法的是魔弟子。我真誠的希望同修們放下我知我見,做傳遞正能量,和合護道場的真佛弟子,不做破壞和合的假佛弟子。「謙遜則容人,忍讓則無爭,放下己知見,恆順諸眾生」、「一切善惡皆放下,個個立地可成佛,諦信世尊真實語,常樂我凈在當下」。

  今天講的都是和道場有關的事情,藉此機會再講一件和道場有關的事情。在我過去講課過程中曾經讚歎過某個寺院,提到了立牌位超度亡靈的事情,特別是提到了超拔墮胎嬰靈的事情,同修們聽了之後,對此事反應之強烈是我始料不及的,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一是去這個寺院立牌位的人數猛增,打亂了寺院的正常秩序,影響了法師們的清凈;二是給寺院護法居士帶來諸多不便,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三是給寺院所在地的信眾們帶來影響,因為外地來掛牌的信眾太多,本地信眾掛不上牌,心生怨氣。這件事由我引起,在這裡,我鄭重的向寺院住持、向各位法師、向各位護法居士、向寺院所在地的信眾道歉,對不起,給您們添麻煩了!請您們接受我真誠的道歉,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我絕不貳過,一定還法師們一個清凈環境,還居士們一個清凈的修行道場。這件事由我引起,一切因果我一人承擔。

  在這裡,我呼籲廣大同修們正確理解我所講的掛牌超度問題,要弄清楚治標和治本的關係。解決這個問題還得立足於治本,光治標是不行的,不是說你給亡靈和墮胎嬰靈立個牌位就萬事大吉了,這個認識是錯誤的。一定要從根上治,要從修行上下手,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你成就了才能真正救度這些亡靈。在這裡,我真誠的給寺院住持、給法師們、給護法居士們頂禮謝罪。慚愧弟子劉素雲頂禮。二0一五年五月。

  老法師:今天這兩份資料都可以放在網路上,對出家在家的同修們都有好處。劉素雲也有年紀了,思惟很清晰,人很誠實,她所做的、所為的很難應付社會的現況,真是每天千變萬化。我們對道場、對個人決定不能批評、不能毀謗,不要去攀比。最重要的,夫子教導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對我們修行人有大利益。看到別人善,我們讚歎、學習;看到不善,我們不讚歎、不學習,認真回過頭來自己反省,我有沒有像他這樣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關於超度嬰靈的事情,這是一樁好事,是一樁大事。全世界每天墮胎的人有多少?數字太可怕了,今天全世界每天墮胎的人數大概是二戰當中死亡的總數。怎麼超度?超度不是供個牌位就超度了,沒那麼簡單。什麼人去超度?超度的人必須有德行,必須有大慈悲心、有大菩提心,確確實實心中念念有這些人、這些嬰靈,我們念佛給他迴向才有感應。牌位是形式,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每天講經在一起學習,終了我都迴向,我迴向裡面就有一條,為全世界墮胎的這些嬰靈,以及非正常的這小孩的死亡,他不是正常的,很可憐。我們看到很多附體,他們的報告說明嬰靈的現象,無處可去。小嬰靈他還執著那個小孩,自己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一切都要靠人照顧,誰照顧他們?除了佛菩薩之外,沒人照顧他們。我們都要能想到,都在我們念念當中,聲聲佛號求佛菩薩接引自己,也求佛菩薩普度苦難眾生,這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

  我們自己為什麼要求生凈土?如果說是極樂世界太好了,去極樂世界享福,這樣的心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有一切設施都是幫助我們快速回歸自性,毫無障礙。我們這個世界障礙多,障礙重重,極樂世界沒有障礙,而且都能夠快速的圓滿成就,這個地方我們能不去嗎?我們還能貪戀名聞利養嗎?所以一定要知道,海賢老和尚說得好,「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統統放下。有放不下的人來供養你,隨緣,也不得罪他,不讓他不高興,皆大歡喜。自己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上大當了,大錯特錯。我們的靈性,清凈心、智慧心天天在提升、在增長;煩惱習氣,你自己會覺察到,天天在減少,這是好現象,功夫得力了。今天時間到了,這兩篇我們看到了很歡喜,放在網路上供養大眾。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快速學習法中的終極大魔王:費曼學習法
最通俗易懂八字命理學習-從喜忌看人生的強項與弱項
Excel數組公式及運用快速學習
看看清華北大的同學在幹什麼吧
如何掌握費曼的學習方法?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