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間遊記(十一)

第十回 宗教治本 法律治標 本標相輔相成 慧性修內 愛心行外 內外同齊同臻濟公活佛 降辛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詩曰:宗教似母富愛心,苦口忠言勸迷津。陽律陰司和嚴父,儆戒懲惡刑不仁。濟佛曰:宗教者---它如「慈母」一般,常以慈祥的臉龐,及偉大的愛心呵護著人們。法律者---它如「嚴父」一般,具有儆戒懲罰的作用。兩者是「須有可無」達到微妙的相輔相成之作用。蔡生曰:恩師將「宗教」與「法律」比喻得甚妙,但須有可無之說是何解釋?濟佛曰:因為「宗教」所負有的意義是「教育」,「法律」所負有的意義是「警戒」,警戒與教育本是一體,人如果能教育得法,個個循規蹈矩,法律只是形式而已,發生不了作用。但反過來說,人倘若經常踰越軌範,頑固難化,那麼,教育亦發生不了作用,唯有以「法律」來約束人的胡作非為,所以兩者是「須有可無」。蔡生曰:恩師說得甚是,「宗教」和「法律」皆非常重要的,可是人為何會有兩樣不同的觀點呢?濟佛曰:現在人的觀點有二。一:生活在奢侈享樂裡的人,自私的人,殘暴的人,他們厭棄宗教,以為宗教是他的絆腳石;以為人的生活只有永不休止的互相兢爭,強者居上,弱者居下,強者自傲優越,弱者自嘆自卑,而忽略了靈性的修養,導致為富不仁,自求苟安,社會暴戾之氣四焰,盜賊猖獗,人心靡爛,古時候「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風氣,遂成為歷史名詞。二:步步踏實的人,他們認為宗教是平常之道,宗教是行救人救世之道,是散播「愛心」的泉源,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項有意義工作。蔡生曰:難怪宗教的問題自古以來,一直受人討論著,但依然存在。濟佛曰:本來,人皆有本然之善性,只是這天賦予人的本然善性,早已被七情六慾迷惑,不能自主,就像一個好奇的頑童,離家出走,已不知回家的路線,須要仁人君子的啟蒙,或富有愛心的人接引,今天我們就以「愛心」來接引這批頑童吧!蔡生曰:好的,濟佛曰:今宵師徒準備訪問一位對宗教富有熱誠的人,他常以真誠的愛心去感化他人,此位居士正在靜房打坐,今夜時間充足,故你可以提出有關「愛心」的問題,他會坦誠的相告。蔡生曰:好的!發揮愛心,本是宗教的最佳意義。濟佛曰:賢徒快坐好蓮臺,準備起程。蔡生曰:我已坐穩了,請恩師起程吧!濟佛曰:目的地已到,蔡生可張開眼睛了。蔡生曰:此街道皆是四層樓的建築,道路兩旁,招牌掛得琳琅滿目,有中藥店、旅館、文具店、西藥房、器材行、西服號、五金行………。濟佛曰:前面這間四樓內,就是今日我們要訪問的居士。蔡生曰:我已看到了,靜房有一位中年大德剛剛打坐下丹,正在做暢舒筋骨的柔軟動作,並作下丹後的休息。濟佛曰:待吾唸動真言,提靈與你對答吧!蔡生曰:好的,在恩師唸動真言之下,此位居士元靈已飄向此處而來。居士曰:請問賢生是何方善信?(此時濟佛在虛空中,一道毫光閃耀,居士仰望知是活佛駕臨,俯伏叩首。) 蔡生曰:後學是臺中聖賢堂天筆蔡生,請多多指教,聽恩師之言,你是一位富有愛心的在家居士,方才後學觀你面貌有一股善氣,不卻如何修持的?居士曰:人如能常常保持一片愛人如己之心,自然心胸開闊,沒有罣礙。若是心胸狹窄,他的心靈必是痛苦,在周圍之人亦是痛苦。蔡生曰:前輩講得甚是,心胸開闊,自己快樂,他人亦快樂;自己瞋恨,他人不悅,自己亦痛苦。居士曰:是也,今日若是要將社會風氣改善,當要以改心為先,將憤懣之心改為歡喜之心。蔡生曰:是否能講一些一生中感觸良深的「愛心」事跡,來參著此本「人間遊記」?居士曰:好吧!我來講兩則有關愛心的真人實事吧。蔡生曰:那麼讓我洗耳恭聽了。居士曰:數年前有一位青年,幼年喪母,父親再娶,此位青年因嘗不到慈母之愛,更失去父親的關懷,疏於管教,國校畢業後就離鄉背井闖天下,雖然他有一顆向上的心,可是,人畢竟有失意的時候,如受人歧視或欺負,內心經感到非常的徬惶,這積鬱不滿的心靈,導致走入墮落的深淵,結交不良朋友,成群結黨,破壞社會的祥和。有一日,此位青年,手頭拮据,憑著血氣之勇,身懷利刃,欲擄掠計程車,以便揮霍,很幸運的第一次就遇上仁人德士,是一位老伯駕駛的計程車,當車駛向郊外之時,青年拿出利刃,抵住老伯的背後,並喝叱曰:「拿出錢來,否則就殺了你。」老伯是一位修道者,一生救人濟世,頗有定力,所以並無驚懼。並曰:「年輕人,最近手頭拮据吧!」青年:「廢話少說,否則將你殺死。」老伯:「你放心,我不會去報警的,我身上只有一千多元,可是你假如能改過向善,真的須要錢的話,我可以再幫助你,你應該相信我了吧!」此時這位年輕人不再緊張,並詫異無言以對。老伯又曰:「年輕人,我年紀已長,假如你真要我的命,我不會去可惜這條生命,倒是你年紀輕輕,受國家栽培,受父母養育,一事無成,便要自毀前程,毀了你自己,等於毀了你父母,更毀了國家,戴著不忠不孝的罪名,讓世人唾棄,接受長期的牢獄之刑,父母受無妄之災,憂憤痛心你心何忍,難道這是聰明的行為………(老伯斷斷續續,講了許多真誠奉勸之言。)」老伯眼看年青人已有悔過之心,又曰:「你要多少錢,須要我的幫助嗎?」青年:「老伯不必了,我不想要錢了,我下車吧!」老伯:「假如不要那麼多錢,我身上這一千多元就給你吧!」在互相推辭之下,老伯終於將一千多元塞入此青年的口袋中,並曰:「希望下次再見到你時,你已是一位忠孝雙全的人了,祝福你!」此位青年,感愧之餘,終將一千多元收下,並記下車行車號,從此努力工作,暗中行善,宛如仙佛的改造,生命的重生。約半年有餘,終於寫信到此位老伯車行,表示非常感謝此位仁人君子的開導友使他邁向光明的人生,除了將老伯給他的一千多元原數歸還,並言決定改過遷善,以報答老伯的愛戴之恩,此心不渝。以此「定、慧、德」,竟然感化了此年輕人。這是真誠感化的實效,一念之仁,使浪子回頭,惡心瞬成善心,黑暗頓成光明,墮落轉為上進,暴戾化為祥和。所以有德的人,不藏武器,而可以來去無阻,受人尊敬。無德的人,身藏武器,卻遍體鱗傷。蔡生曰:此種「以德報怨」,實在令人敬佩了,所以,我覺得社會總是有善良的一面,假如人能接觸到善良的一面,他內心會感到無比的溫暖,便不會胡作非為。但倘若善良的這一面失去了,人人便自私自利,互不相讓,欺詐百出,人一旦發出這種歹念,等於與魔鬼為友;與魔鬼為友,等於自取滅亡,自取痛苦。居士曰:你說得甚是,可見「人間到處有溫暖」,只要你能付出真摯的愛心,多關懷別人,這份愛心會散佈得更為廣大,讓社會都能在充滿愛心的園地成長。蔡生曰:那麼請前輩再講第二則事跡吧!居士曰:第二則事跡,曾在報章雜誌登載報導,感人至深,曾轟動一時,為了宏揚仁愛之心,吾簡略取其大意。有一位懷有「愛心」的女學生,一次在公路上,遇到搶劫,在千約一髮之際,正在詫異大聲叫喊捉盜之時,此位女生,發出惻隱之情,暗忖此位青年,年紀尚輕,一旦送監服刑,家中父母會痛不欲生,於心何忍。便言:「大哥,請你不要開玩笑好嗎?這樣會遭到他人誤會的。」此位青年知曉女學生有意隱瞞此事,雖然只說那簡短的言詞,但卻敲醒了此青年久睡未醒的心靈,感動得無言以對,雖臉上未滴下眼淚,但心坎上卻是十分感動。在偉大的博愛心,與至誠的懺悔,星輝交映之下,此女學生不惜半工半讀,暗中幫忙此位青年的家庭困境,使他重獲再生。蔡生曰:這種「愛」是天下難得的,我想此女學生的心中,只有「愛」沒有「恨」吧!居士曰:因此,社會如多了一顆「愛心」的種子,他會散播愛心的果實;假使社會多種下一顆「恨怨」的種子,他亦會散播「恨怨」的果實。剛才我所舉例的二位受「愛心」蔭護的年青人,就是最好的明證。足見「冤可解不可結」,以愛心去感化人,才是社會祥和的最佳保證。濟佛曰:好了,今夜時間不早。居士曰:請受後學一鞠躬……(此時濟佛唸動真言,此位居士在休息中,亦回復本來之靈覺)。濟佛曰:賢徒坐穩蓮臺,準備回堂。蔡生曰:我已坐穩蓮臺,請恩師起程吧!濟佛曰:聖賢堂已到,蔡生魂魄投體。
推薦閱讀:

東北旅行日誌(6)秋葉照片集
《西遊記》中,是誰在四處散播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
回國遊記十一:又見杭州
最耗手機流量的一期!請準備好! | 奈良篇
在《西遊記》中,有一個被人忽視的東西,仔細想想很讓人後怕

TAG: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