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好聲音火熱:觀眾與選手情感上發生共鳴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火爆了整個夏天的《中國好聲音》迎來了倒計時,從今晚開始,浙江衛視將連播三天,而9月30日中秋節當晚將舉行《中國好聲音》"夢想巔峰之夜"全程現場直播。四位明星導師和來自全國的媒體,將從四位最強學員中選出一位總冠軍,揭開"年度好聲音"這個最後的懸念。
《中國好聲音》開播後兩周內就幫浙江衛視收回了成本。9月21日播出的第一場半決賽創下了5.036%的收視率記錄,以絕對優勢名列同時段所有電視節目榜首。
從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快樂女生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中國好聲音,民間草根攪動收視率的"選秀節目"背後都透出了國外選秀節目的身影。中國傳媒大學青年學者徐帆是2010年播出的另一檔真人選秀節目"中國達人秀"的顧問,他同時也參與了《中國好聲音》的諮詢工作。
所以面對節目的演變和發展,親身參與節目而又身處學界的徐帆,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徐帆:《中國好聲音》它所採用的The Voice的一種全球流行的節目模式,它的原版屬於荷蘭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把這樣一個好的節目模式同時銷售給了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很多個國家。可以說在節目的標識,選拔標準,對導師的要求,還有節目的階段性的設置,甚至於節目到底應該怎麼樣來使用自己的小片,怎麼樣對自己的選手進行推廣,不同國家的電視人都採用了同樣一套製作理念,這個理念和具體的操作方法都是由所謂的模式擁有方The Voice原版規定好了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在美國買了一輛寶馬車和在中國買一輛寶馬車,它給的使用說明書都是類似的。
如何解讀這種模式節目被引進中國之後的一些中國的呈現,中國的元素呢?
徐帆:因為中國觀眾比較容易在情感上面與選手發生共鳴,所以說中國達人秀和英國達人秀相比它對選手故事的強調要強於英國達人,因為外國人看達人秀只是純粹的娛樂,在中國因為觀眾不同,觀眾的訴求導致節目在選手的選拔上會有一些不同。整體上來說,就是遵守西方或者說全球化的模式框架,然後適當的加入一些本土的調改,這樣子能夠在本土市場上盡量去贏得收視率,贏得收入,當然還有社會美譽度、口碑等等。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在於雙贏:美了聽眾的耳朵,飽了廣告商的荷包。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春蔚更是犀利地指出,"好聲音"定位於"黃金受眾群"的中年人,即使是在經濟低迷的今年,他們還是無可爭議的豐收了。
張春蔚:《中國好聲音》這次5秒的廣告最後拍出110多萬,這樣它其實已經創下中國單條廣告最高紀錄,但是僅僅這些是不夠的。因為你會發現在中國,你要想找到這樣一群人其實是很難的。那是哪樣的一群人?是30-40多歲的一群人。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他們開始去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而《中國好聲音》提供的是什麼?第一它都是老歌,第二它都有奮鬥的血淚史,這其實是中國這些廣告主們最想準確擊打的一個人群,而這個人群被好聲音所打動了,換句話而言它能夠吸這麼多的眼球,能夠獲得這麼多的觀眾,也是理所當然。
《中國好聲音》的導演金磊在接受《全球華語廣播網》獨家專訪時說,節目的"好"不止在聲音,"真實"才是整個節目的靈魂與信仰。
金磊:真摯、真實、真誠的一種力量,《中國好聲音》是在找尋這種力量,求真實是我們共同的信仰。《中國好聲音》現在的成功是因為中國近十年已經在很多行業里缺失了本來的標準,一種真誠的態度、一種真實的聲音,因為中國已經充斥著太多的假唱。為什麼在《中國好聲音》出來的時候這麼多人會去評論,因為它變成了一個高於音樂節目的社會功效。我們節目組也沒有想到會產生出這麼大的一種社會反響,這說明中國在真和假辨別或者博弈已經到了非常膠著的時刻,這是我們做主流媒體必須要重視的事情。
推薦閱讀:
※心理解讀:男人為什麼要嫖?
※房市解讀(24):香港樓市早已進入牛三│脫苦海
※四中全會公報評論解讀:黨治國理政新的起點|四種全會|評論
※解讀《關雎》
※人生如茶 解讀茶如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