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紀錄片藍皮書:新媒體將改變產業形態

搜狐視頻 > 紀錄片頻道-中國第一紀錄片在線門戶 > 紀錄片行業資訊 首部紀錄片藍皮書:新媒體將改變產業形態2011年11月10日14:16我來說兩句 (0) 複製鏈接列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中國傳媒大學今天發布的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顯示,上海紀實頻道紀錄片產量2010年產量同比增加達300小時左右,連續四年居省級電視機構紀錄片產量第一。

  數據顯示,全國省級以上電視機構總產量約為5094小時。其中,中央電視台總產量約為3027小時,約佔六成,省級電視機構產量為2067小時。藍皮書認為,省級電視機構國產紀錄片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徘徊不前。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既不均衡,也缺乏長期的製作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院線總共放映7部紀錄電影,國產紀錄電影4部。紀錄電影的票房總額為2629.5萬元,票房佔比僅為0.25%。紀錄片的總票房,甚至比不過一部熱門電影的周末票房。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說,推進國產紀錄片發展,要立足客觀實際,以解決播出瓶頸為突破口,通過機制創新、重塑市場主體、培育交易市場、推進綜合開發等,促進創作、流通、播出、消費等環節有序關聯、互動共振的紀錄片發展新格局形成。

  在國產紀錄片國際傳播方面,2010年對外傳播的中國題材紀錄片155部。其中國新辦下屬的五洲傳播中心自製和譯制的片子數量達到了73部,總投入達到4500萬元。不過,即使算上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對外銷售的紀錄片,其總的時間長度和投資金額與Discovery、BBC或者History頻道等境外紀錄片媒體相比很有限,中國題材紀錄片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藍皮書指出,紀錄片題材取向值得反思。總體來看,對我國對外傳播的紀錄片中,人文、政論類偏多,受國外市場關注的自然、動植物、環保等生態題材的節目較少。藍皮書認為自然生態類題材紀錄片很難實現中國文化傳播是一種偏見。事實上,國際上一些成熟的國家,都很注重生態環保類題材的紀錄片,成為樹立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路徑。被稱作法國國家名片的《遷徙的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此,藍皮書認為要尋找合適的敘事策略,加強國際規範性製作。藍皮書還建議,可以採取國家立項的方式,設立專項文化基金,提供資金上的資助、獎勵、補貼或稅收上的優惠等政策,對進行以國際傳播為目的的中國題材紀錄片加以扶持和鼓勵,加快中國題材紀錄片在國際上的認可度。

  而紀錄片在新媒體環境下迅速發展成為去年紀錄片市場的一大亮點。新媒體讓紀錄片突破了傳統媒體的收視率困局,也將加速改變紀錄片的產業形態,影響紀錄片市場格局。

  藍皮書認為,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新媒體讓紀錄片的產業鏈發生改變和重構。過去,紀錄片只能賣給電視台,還賣不出高價,視頻網站的出現讓紀錄片發行公司找到了許多新的客戶。例如,騰訊願以每集數萬元的價格購買紀錄片《公司的力量》,新浪也以數百萬元的廣告置換了其免費播映權。

  同時,紀錄片在視頻網站上的商業模式也在摸索中前行。藍皮書預測,隨著競爭的加劇,視頻版權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新媒體發行無疑是紀錄片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未來紀錄片的網路贏利模式也將更加多樣,「網站獨家版權—用戶點擊付費—製片方與網站共同分賬」的方式將成為可能,紀錄片創作者也將從中受益頗多。

  台網融合是大勢所趨,而商業網站如何爭奪優質的紀錄片資源將成為未來看點。從紀錄片立項開始,網站便介入紀錄片的拍攝之中,報道製作過程中出現的花絮、故事,讓更多的人從一開始便關注紀錄片。由網站製作的紀錄片向電視台的回銷,將探尋中國紀錄片新的贏利模式。

(來源:解放日報)
推薦閱讀:

(紀錄片·10集)詩仙李白 
生命是爬滿虱子的華美長袍——紀錄片《KJ音樂人生》
《舌尖上的中國》《尋味順德》導演陳曉卿:在美食傳統中尋找前行的力量
Sandwiches that you will like | Vol.4
紀錄片精彩片段有那些?

TAG:紀錄片 | 媒體 | 新媒體 | 改變 | 產業 | 藍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