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散文欣賞—— 道家與道教
作者:李貴華
「道家」與「道教」僅一字之差,故往往有人將兩者混為一談。其實,「道家」與「道教」有著根本的區別。
「道家」, 一般來說,是指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一個學術流派。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公認的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他認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所以「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道」可以解釋為客觀自然規律,又有著「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絕對的本體的意義。老子的「道」,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他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立,並意識到對立面的轉化,如他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在此基礎上,老子認為一切事物的生存變化都是「有無相生」,不過,他一方面承認有和無的統一性,一方面又強調無是更基本的。還有,老子學說認為事物的對立變化只是事物的循環往複,而忽視了事物在對立轉化中的必要的條件。
按照傳統的說法,老子(約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則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在莊子之前或同時,就有與道家思想接近或趨同的楊朱「全性葆真」(列子·楊朱篇》)說,宋鈃、尹文「情慾寡淺」(《莊子·天下篇》)說,彭蒙、田駢、慎到「棄知去己」(《莊子·天下篇》)說等。「道家」這一名謂,始見於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旨》,其稱老莊這一學術流派為「道德家」。《漢書·藝文志》則直呼「道家」,列其為「九流」之一。
道家學說的基本內容:以老莊的自然天道為主,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絕仁棄義」,「 絕聖棄智」,以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物質生活上,主張「知足」與「寡慾」。其後,道家思想與名家、法家相結合,成為「黃老之學」。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黃老之學」漸衰。不過,「黃老」自然觀對於反對讖緯神學具有很大的作用。故東漢王充在《論衡·自然》中說:「(道家)雖違儒家之說,合"黃老』之意也。」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一些古代學者用老莊學說詮釋佛典,稱為「格義」。如安世高(東漢西域安息國高僧)用「五行」對譯「五蘊」,用「非常」、「 非身」等對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與安世高齊名的另一翻譯大師支婁加讖(東漢西域月氏人)在介紹「般若學」時,也用道家的「無名」、「 無為」來對譯般若學的「無相」、「無生」,用「本無」對譯「真如」等。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其時王弼、何晏等人首以老莊學說解釋儒家經典,促成了儒道兩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以後的宋明理學家們雖力倡儒家正統,且佛、老並斥,然對於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
總而言之,老莊學說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對其都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兼容。
, 「道教」,系中國漢民族固有的宗教,其淵源於我國古代的巫術。不過,在東漢以前尚無固定的道教組織形式。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張道陵(34—156)於鶴鳴山(一說鵠鳴山,在今四川崇州境內)創立「五斗米道」(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因道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所以又名「天師道」。此為中國道教定型之始。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尊其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正一經》、《太平經》為主要經典。雖然如此,但老子學說並非宗教,道教也不是對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東漢末年,張角(?—184)的太平道,張道陵之孫張魯(?~216)的「五斗米道」,一時成為農民造反的旗幟。其中,又以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聲勢最大。東晉時,道教理論家葛洪(284—364)於武帝建武元年(317年)整理、撰寫的《抱朴子·內篇》,比較詳細地闡述了道教理論。南北朝時,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365—448)革新道教,創立道教齋戒符典,制定樂章誦誡新法,稱「新天師道」。幾乎是同一時期,有南方廬山道士陸修靜(406—447)者,在總結前代齋儀的基礎上,整理三洞經書,制定了「九齋十二法」的齋醮體系,從而使道教的齋戒儀範理論更加完備。
自唐至宋,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凈明各派逐漸合流,到元代初期都歸於正一派之中。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1113—1170)在北方創立全真派。由於其徒丘處機(1148—1227)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器重,全真派因而盛極一時。之後,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派。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一般不出家,人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派的道士則必須出家。
在中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高道」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幾位以外,還有唐代的呂洞賓(798—?),其被後來王重陽的全真派尊為「北五祖」之一。宋初的陳摶(?—989),世稱「陳摶老祖」。宋代的張紫陽(984—1082),道教南派初祖,世稱「紫陽真人」。明代的張三丰(生卒年不詳),明清時出現的道教派別幾乎都同他有聯繫,曾被明英宗賜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為「清虛元妙真君」。1258年,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百年之後,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了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上述「高道」,幾乎都有關於道教的著述。如:寇謙之著有託言「太上老君」賜予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王重陽著有《重陽全真集》、《教化集》、《立教十五論》等,丘處機著有《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等,陳摶著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先天圖》、《指玄篇》等,張紫陽著有《悟真篇》等,張三丰著有《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等。須要提及的是,陳摶學說經北宋思想家、哲學家周敦頤、邵雍等人加以推演,成為宋明理學的組成部分。而宋明理學是宋明儒家的哲學思想,它既有別於老莊學說,也非道教教義。
綜觀道教自發端至成型以及演變過程,其似乎不像道家那樣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系統的理論或曰「中心學說」,故而長期以來,總是派系林林總總、盤根錯節。另外,中國歷史上雖有佛、道合流一說,然而,道教的影響卻遠不及佛教廣泛。
由於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乃至文化的重要影響,道教教義與傳統文化的緊密相連,它們對中國古典文學也是影響至深。
推薦閱讀:
※哪句道經讓你感觸最大?
※陸道長傳奇——茅山九龍道道士的捉鬼經歷(三十七)
※道存在的意義,?
※如果有陰間,那麼那裡的地圖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