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曆法名詞解釋
古代天文曆法名詞解釋
星宿:
宿,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古人認為人間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四象:
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官朱雀。
分野:
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
二十八宿與國分野如下:
昴宿:
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唐代李賀詩「秋靜見旄頭」,旄頭指昴宿。
參商:
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壁宿:
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牆壁,又稱東壁。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當於西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北斗:
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鬥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極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標誌。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二千年以後,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彗星襲月:
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
白虹貫日:
「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
運交華蓋:
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
月亮的別稱:
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
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東曦:
古代神話說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東曦既駕」指東方的太陽已經出來了。
天狼星:
為全天空最明亮的恆星。
老人星:
為全天空第二顆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極星座最亮的星。民間把它稱作壽星。北方的人若能見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
牽牛織女:
「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
銀河:
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
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
雲氣:
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農曆:
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曆、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
二十四節氣:
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穀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這裡指冬至。
初陽:
約在農曆十一月,冬至以後、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此時陽氣初動,故稱「初陽」。
四時:
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社日:
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
初七:
農曆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下九:
農曆每月十九日,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稱。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紀年法:
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
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干支紀年法。
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
紀月法:
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序數紀月法。
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時節紀月法。
紀日法:
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序數紀日法。
干支紀日法。
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
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後。
紀時法:
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 、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
五更: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推薦閱讀:
※古代科舉如何防止有人代考替考?
※試談古代詩詞的藝術特徵
※古代同輩人見面行拱手禮 以人格平等為內涵
※中國古代的科學與社會 | 書摘
※「朝廷雖在,天下已亡」——中國古代最亂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