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Zegna:成衣背後的500雙手(11.10.10)

傑尼亞上海全球概念店

在1968年前,安娜·傑尼亞(Anna Zegna)一直是西裝業界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在尚未踏入成衣界的日子裡,多數西裝消費者也很少見到有關傑尼亞的標識出現在成衣上。在今天的家族成員看來,當時只專註面料以及舒適性的傑尼亞工廠,對於「如何做好西裝」以及「西裝的趨勢」,似乎少了一些有關「時尚感的話語權」。

一直以來,在男士「正裝界」存在著「針鋒相對」的兩個流派。20世紀初期,英國的頂級裁縫大多彙集在倫敦的薩佛街一帶,他們所擅長的「量身剪裁」,使「絕對正式」的英式制衣最終形成了「薩佛派」,而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米蘭的裁縫更偏好柔軟、休閑的衣服。也許是由於義大利男人的平均身高在歐洲排名靠後的緣故,義大利裁縫更善於用略寬的衣版、圓潤肩型、長腰身,使男人們看起來筆挺修長。作為目前全球首席執行官,傑尼亞家族的第四代成員吉爾多·傑尼亞(Gildo Zegna)告訴本刊記者,「參數化定製」在意式、美式西裝中起到了一種積極作用,由於不計較「苛刻」的版型,西裝進入更多「場合」。儘管「二戰」前後寬大的美式西裝大行其道,它並不適合歐洲或者亞洲人的身材。於是,富有「天生平衡感」的義大利裁縫成為制衣行業的中流砥柱。而最終,「貪圖」審美、舒適的穿衣者,讓義大利男裝成為主流。

20世紀中期,穿得起高級西裝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美國,這些明星、神秘商人以數萬美元的價格,席捲了歐洲近半數的高級定製。這是時裝發布所帶起的「眼球效應」,穿衣人開始為了躋身花邊新聞,而選定特質的衣裳。50年代,《紐約客》曾經用大篇幅的報道記錄了「義大利入侵」的西裝時期,彼時,人們對於「板正」的著裝需求開始回潮。在美劇《廣告狂人》中,還能看到西裝過去的樣子,和它最盛行的肯尼迪時代。上世紀60年代,美國締造了廣告業的黃金期,片中喬·哈姆梳著油頭、穿著筆挺的西裝、打細領帶或蝴蝶領結,重現了當年「紳士」潮流。

衣冠明星確實帶動了西裝的普及,強勢的好萊塢面孔和娛樂符號在世界各地變為強勢,也正是在「嬉皮文化盛行」的60年代,西裝,帶著一種保守的勢力,成為同行世界的正裝。通常認為,西裝起源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時代。一批來自民間的窮困階層組成「長褲派系」,並擔當起革命部隊的騎手,於是夾克與長褲的騎手造型被人們記住,一些人開始學著穿起類似的衣裳,這身被看起來類似今日西裝的行頭,就這樣被廣泛流傳開來。半個世紀後,「長褲派」的夾克,被製成便裝外套出現在英國,這款衣服常被用來當做便服、板球裝或騎馬裝。當這些運動在中東盛行起來的時候,「裝束」馬上成為競技場上的焦點之一。在70年代初期,來自中東國家的神秘顧客,一度成為高級定製最龐大的消費群。他們低調而隱秘地購買義大利「全定製」,與此同時,一些義大利裁縫遠赴中東,為其中一些家族制衣,或成為該家族的專屬裁縫。弗朗索瓦·勒薩(Francois Lesage)曾經說過,阿拉伯人如同時裝界的啟明星,當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也正是裁縫們最忙碌的時候。

傑尼亞2011秋冬男裝發布會

傑尼亞的成衣正是出現於「西裝潮」的60年代末,這是保守主義與「朋克」同行的時代。50年代,埃爾梅內吉爾多·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的兩個兒子——奧爾多·傑尼亞(Aldo Zegna)和安吉洛·傑尼亞(Angelo Zegna)繼承了父親的面料工廠,並著手實現了傑尼亞的戰後復甦。1968年,他們在義大利諾瓦拉(Novara)開辦了成衣工廠,4年後,傑尼亞開始為顧客「量身定製」(Su Misura)。傑尼亞集團現任董事長保羅·傑尼亞(Paolo Zegna)告訴本刊記者:「當時的傑尼亞已經可以滿足超過350種面料與120多種季節性織物的需求。由於半個多世紀的良好口碑,傑尼亞馬上吸引了一大批來自那不勒斯、米蘭、都靈的裁縫。」

「一套西裝的品質由面料、裁剪、工藝三大方面共同決定,而面料決定了之後的兩項,但是過分強調任一方面都有失偏頗。」保羅·傑尼亞說。支數是決定面料質量的技術指標(Superxxxs),支數越高,價格也越貴。保羅告訴本刊記者:「傑尼亞最受歡迎的兩個系列叫做Trofeo和13Milmil13系列。Trofeo幾乎是每個定做店最暢銷的系列,它的每塊布料中所含羊毛的平均直徑為17微米(相當於130支),除了良好的觀感和耐磨性,並能很好地消除褶皺,回復平展。13Milmil13系列的羊毛直徑僅為13微米,可與Super200支的面料相媲美。這種透氣性強的羊毛由來自數量有限的澳大利亞美利諾羊毛織成,裁剪起來需格外小心,專門用來製作我們獨創的超輕西裝。」

面料、裁剪、工藝共同決定一套西裝的品質

「大洋洲最優質的羊毛在時尚界有『黃金羊毛』之稱,紐西蘭南部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的西蒙(Simon)和普莉西拉·卡梅隆(Priscilla Cameron)兩位羊毛生產戶所產的羊毛產品直徑僅10.8微米,柔軟至極。每年,在澳大利亞羊毛大賽中獲金獎的羊毛,都會被傑尼亞用同樣克重的黃金換取。」保羅說,「傑尼亞在2003年創立『Zegna Vellus Aureum國際大獎』以前,世界上最好、觸感最柔軟的羊毛一般為13.9微米。在幾年巨額獎勵刺激下,羊毛生產戶終於在2008年登峰造極,寫下了10.8微米的最優紀錄。我們跟澳大利亞頂級羊毛協會簽有協議:前者將買入所有入圍者的羊毛產品,並與羊毛生產戶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這些高品質的羊毛將用於生產最高品質的ErmenegildoZegna成衣和配飾。我記得很清楚,有位羊毛生產戶拿到了巨額獎金後,還驕傲地告訴朋友:『我的羊毛被查爾斯王子選中了。』」

「一個世紀以來,隨著時裝工業和科技的發展,成衣的面料經歷過數次革命性的變革,但是與之比較,男士西裝的變化也許是最『微不足道』的,與時裝秀上的女裝比起來,西裝的構造自盛行之日起,似乎從未改變過。」吉爾多·傑尼亞告訴本刊記者,男裝相對簡單得多。「但是我注意到,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更喜歡穿『經典款』和單調的版型,衣服的顏色也會以深色、單一色為主;當經濟好的時候,那些『時尚』的東西就都冒出來了,領子也許是西裝中最明顯、最富於變化的部分。」

幾年前,時裝周曾被戲稱為「馬戲團」一樣的表演,標新立異的古怪服飾驟然間湧入紐約、巴黎、米蘭,設計師們用「裁剪語言」展示著各個品牌的特立獨行。但是不可否認,今年的時裝周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喧囂,法國版《Vogue》的前主編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認為,當時尚成為一個產業以後,時尚界已經不再和以前一樣有趣了。當潮流式的品牌熱度逐漸消退之時,大客戶似乎又把他們的目光重新移回男士正裝品牌上。在他們看來,西裝上的細微變革,真正表現出男人對於時尚態度的轉變。於是,2012年的春夏發布會,這場被喻為「也許是末日」的時裝周上,傑尼亞卻用淡色系宣告男裝「得體」與「輕鬆」。「西裝或許是最得體的時裝。」保羅認為,「穿著」是會說話的,西裝會讓人看起來更得體,也會使行為和言語更受尊重。「正如薩科齊的西裝被媒體過度渲染,而聰明的奧巴馬常以Ermenegildo Zegna的精英形象示人。」

推薦閱讀:

奧運冠軍背後的職場哲學
中俄雅克薩之戰很輝煌?背後真相卻很囧
「採菊東籬下」背後的隱情
沈默的背後
即使刷過再多遍《金枝欲孽》,這些背後的趣聞野史你也未必知道

TAG: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