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儀仗隊口令員:心理素質要好 喊錯就完蛋了

  

2015年5月9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方陣行進在閱兵式上。

  當地時間9日上午10時30分許,由102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通過莫斯科紅場,順利接受了檢閱。檢閱台上,習近平主席起身向他們揮手致意。這是中國首次派出儀仗方隊參加紅場閱兵。

  五星紅旗「刀客」領隊

  此次紅場閱兵中,共有10個外國軍人方隊接受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官兵身著第六代禮兵服,第10個壓軸出場。10時30分許,在蘇聯《喀秋莎》等二戰歌曲歡快的旋律中,三名旗手護衛著五星紅旗首先進入紅場。他們分別是國旗手、海軍護旗手和空軍護旗手,負責引領整個閱兵方隊。

  緊隨其後的是陸海空三位分隊指揮官,由於他們每人手持一把軍刀,被戰士們稱為儀仗隊的「刀客」。指揮官在閱兵中行軍刀禮,一直是最高禮儀的象徵,整個過程分為拔刀、撇刀、立刀、托刀、舉刀、刀入鞘6個動作,當指揮官將軍刀托舉直立時,儀仗方隊由行走轉為正步。

  最後,陸海空三軍編成8乘12的長條隊列依次接受檢閱,以適應紅場狹長的行進路線。和俄羅斯軍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公分的大正步不同,中國儀仗隊的步伐是每步75公分。此外,所有官兵的行進步伐也特別設計成每分鐘120步。

  他們身姿挺拔,士氣高昂,邁著整齊的步伐通過主席台,精彩亮相吸引了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和其他觀眾的目光。

  「安插」口令員負責導航

  整個方隊中還有一位被安插的口令員,雖然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是他的作用更加關鍵。此次閱兵口令員的位置在中間海軍方隊的第二排,目的就是讓最前面和最後面的戰士都能聽到口令。

  作為口令員要聽現場的音樂找准節奏,在恰當的時機向戰士們下達口令。「我要喊出我們中國軍人的精氣神兒,喊出我們中國軍人的血性。」參加此次閱兵的口令員郝衛堅在參加閱兵前表示。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第五次代表中國走出國門,也是派出人數最多的一次。在紅場上,他們重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致敬逝者和老兵,展現中國軍人守護世界和平的信心和決心。

  據介紹,儀仗隊的官兵於當地時間4月25日抵達俄羅斯,在綵排時就憑著挺拔的身姿和昂揚的風貌博得當地群眾和其他方陣的掌聲。歷史背景

  中國儀仗隊四次走出國門

  2010年9月為慶祝獨立200周年,墨西哥舉辦慶祝活動,邀請了中國、美國、俄羅斯、巴西等16個國家的儀仗方隊參加。參加閱兵慶典的中國儀仗隊由36人組成,其中34人編成方陣,打頭1名旗手、5名護旗手,後隨1名佩戴指揮刀的陸軍指揮官。這是中國三軍儀仗隊首次在海外亮相。中國三軍儀仗隊時任大隊長劉士胥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成建制地出現在外國閱兵式上。

  2011年6月2日應義大利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護旗組3名官兵及工作人員參加了義大利共和國成立65周年慶典閱兵,這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首次赴該國執行閱兵任務。

  2011年7月5日中國、俄羅斯、墨西哥等17個國家的儀仗隊受邀組成國際方陣,參加了委內瑞拉獨立200年閱兵,這是中國三軍儀仗隊第二次建制式在委內瑞拉建國181年來最大規模的閱兵式上亮相。

  2013年9月16日為慶祝墨西哥獨立203周年暨墨西哥陸軍成立100周年,墨西哥政府在憲法廣場和改革大道舉行盛大閱兵儀式,我國三軍儀仗隊同美國、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共18個國家的儀仗隊,與墨西哥陸、海、空三軍方陣一同亮相。

  那次閱兵活動總指揮米格爾巴爾加斯少將對中國三軍儀仗隊讚譽有加,「中國儀仗隊是中國軍隊的傑出代表,以英勇、有秩序、講紀律而著名。」

  講述

  口令員:這活兒壓力挺大,喊錯就完蛋了

  在中國儀仗方隊中,有一個執行特殊任務的戰士,為方隊的整齊劃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口令員郝衛堅。

  郝衛堅是中國三軍儀仗隊里11年的老兵,參加過幾百次大大小小的司禮任務,經驗豐富,因此領導把喊口令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對此,郝衛堅說:「如果這個口令的節奏感把握不好的話音樂是踩不死的,這個活兒壓力挺大。」

  此次閱兵時,郝衛堅和戰友們要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的音樂聲中通過紅場。為此,郝衛堅和戰友們利用一切時間突擊學習,在訓練間隙找感覺,空閑時戴著耳機聽,連午休都有樂譜陪著。

  郝衛堅說:「練外國那個《喀秋莎》的音樂,不能聽中文版的,但我也不懂俄語,怎麼辦呢?我就用漢語標註上。你像這個『啦』字,人家是波浪音什麼的,我們也不會,但是我可以寫一個『啦』字,然後心裡就有數了。」

  談到喊口令最難的地方,郝衛堅說:「心理素質要好,喊錯就完蛋了,我剛開始聽這音樂的時候就喊錯過一次,這時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就跟下餃子一樣,一說踏步,然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回想一下,當時如果在這個紅場現場,所有的媒體都在拍著,往大了說你還代表著國威軍威呢。」

  另外,郝衛堅還得注意自己與隊伍的一致性。為此,他進行了反覆的練習,戰友老畢每次都會在旁邊觀察,並糾正錯誤。郝衛堅說:「在有音樂影響的情況下,包括有噪音的情況下,你得讓大家都要聽見,然後一喊口令,我的下顎就容易探出來,景況就變了。」 「刀客」:練習扎氣球,不看也能感覺刀尖

  在歷次的國內外閱兵當中,中國三軍儀仗方隊當中的指揮官多數是一個人,但是在紅場閱兵時,中國海陸空三位指揮官同時「亮刀」,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在行進中將長1米、重量超過1公斤的軍刀單手托舉一步到位,同時保證三人舉刀的高度一致、時間同步,三位「刀客」—「陸刀」張天龍、「海刀」孫國祥、「空刀」王振偉付出了很多努力。

  「海刀」孫國祥還發明了一個方法,即舉刀扎氣球。經過測量,他將吹好的氣球放置在天花板上進行舉刀訓練,只有當動作規範正確,也就是刀尖逼近或恰好抵到氣球時,氣球不會破,而一旦刀尖過高,氣球就會瞬間被刺破。

  孫國祥說:「熟才能生巧。即使不看刀尖,我也能感覺到刀尖在哪裡,同時感知刀鞘口的位置,感知兩隻手的位置,將你的精力高度集中,把這三個點連成一線。」

  孫國祥所說的是軍刀禮最後一步—刀入鞘的訣竅。這個動作沒有在閱兵式上展示,儘管如此,他也追求完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孫國祥幾乎做到了人刀一體,可以在不低頭、不斜眼,只憑感覺就能在1秒鐘內把軍刀準確地插入僅3毫米寬的刀鞘,這樣的難度好比徒手將頭髮絲一次性穿過針眼。孫國祥找來沙袋纏在手臂上反覆訓練。

  孫國祥說:「在俄羅斯分列式的距離要比國內閱兵長得多,對舉刀的臂力是一種考驗,所以我想增加臂力的訓練,這樣的話在經過檢閱台的時候能夠保證手裡的刀舉得更穩一點。」

  另外,陸海空「刀客」走在方隊的前列,形象和表情都要講究。對此,孫國祥說,即使再累,也要表現得很有精神,就是把中國軍人這種精氣神在紅場上展現出來,所以應該對著鏡子練表情。

  專家分析

  中國參與展現中俄互信新水平

  對於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中國軍事專家指出,此舉展示了中俄兩國在國際層面上共同維護二戰成果、攜手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共同努力的意志。

  軍事科學院外軍部研究員李抒音表示,中國參與閱兵的人數遠多於其他國家,這展示出中俄兩國關係互信的新水平。中國此次參與紅場閱兵將有助於兩國進一步深化政治、經濟、軍事等多領域合作。

  同時,中俄兩國作為二戰勝利者以及巨大犧牲者,共同參與此次活動,展示了兩國在國際層面上共同維護二戰成果、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客觀公正看待戰後格局、共同致力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決心。

  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王新俊認為,中國軍隊首次受邀赴俄羅斯參加傳統的紅場閱兵「可謂意味深長」。首先表明俄羅斯人民和中國人民是那場反法西斯戰爭的主力軍。

  「中國有句俗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舉也表明,團結力量大,團結就可以戰勝一切兇惡的敵人。只要我們真誠團結協作,中俄就一定能夠為世界的繁榮與和平做出更多、更加偉大的貢獻。」王新俊說。

推薦閱讀:

如何戰勝潛意識,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

TAG:心理 | 素質 | 心理素質 | 儀仗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