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與贍養父母、生命教育、老人問題

2009年9月份《聯合早報》讀者關心的課題

交流站9月份收到288封讀者來信,其中160封通過郵寄或傳真遞送,其餘的則通過電郵。所刊登的讀者來函共121封,另刊登了30封有關當局或企業機構的答覆或回應。

  9月份讀者來函討論的問題相當廣泛,熱門話題包括孝道的宣揚與贍養父母、人口老化的相關問題(就業、樂齡公寓、終身入息計劃、無障礙設施的加強等)、少年自殺問題與加強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客工受欺壓的問題、新移民融入問題、員工培訓課程、音樂與藝術教育、華語教學與翻譯問題等等。

  交流站在9月份也刊登了多件來函投訴噪音、污染、公共設施失修/失靈、以及對組屋、公共交通、醫院的各類服務提出建議、批評、讚揚和致謝。

孝道與贍養父母

  9月2日,林冠雄在題為《現代清官能斷家務事》的投函中說,據8月份報道,過去12個月共有172名長者通過贍養父母仲裁庭向子女索討贍養費,比往年的平均100個申請者顯著增加。這個趨勢應當受到遏制。林冠雄建議我國有關部門除了協助父母向子女索討贍養費外,可考慮採取三項措施:一、強制有工作的子女,將每個月薪金的數個百分點(例如5%),存入父母的戶口。父母如不要,可申請退出。二、很多父母,賣了組屋,給錢給子女買公寓,去和子女同住,名下沒有了屋子,忍氣吞聲,最後淪為傭人,這樣的情況,父母如有投訴,政府應協助他們拿回賣屋的錢。三、那些將要賣掉組屋的老人,建屋局應給他們忠告,問他們錢要用在什麼地方,以防止他們被騙。

  5日,周全生在《孝道傳承靠身教》中說,孝子賢孫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依靠學校教育促成,而是靠父母在平日生活中的言行對孩子產生的言教身教作用。他的父親少年時受不了晚娘的不公待遇,逃到新加坡謀生,卻在知道年邁的祖父受晚娘捲逃刺激而病倒時,就回中國把老父背到新加坡,衣不解帶地照顧他,直到他病逝。周全生的外祖母雖有三個兒子,但後半生卻是由他的父親奉養到終老。這些孝行對後輩是最有效的身教。

  同日,孫靜的《發自內心的孝道是最崇高的》說,在過去的時代,不盡孝道會被鄰居街坊和親屬同事恥笑。但在現代,孩子受到溺愛,和父母平起平坐,大家庭已解體為小家庭,兄弟姐妹成長後各自組成家庭而少有聯繫,鄰里之間也沒有往來,把父母送進老人院也沒人知曉和過問,要不要贍養父母只是憑良心。孫靜認為,贍養父母也未必要和父母同住,如果分開住,應經常探望,不離不棄,許多老人不缺錢,缺的是關愛。年輕人如果虧待父母,其言行必然影響兒女,將來也會受到子女的惡待。每個人在愛子女,盡心撫養子女時,應想到父母也曾這樣的疼愛自己,這樣就能發自內心地善待自己的父母。

  10日,鄭偉權在《灌輸孝道思想是落伍了嗎?》中說,李總理在國慶演講中提到了一些國人不肯奉養父母,甚至將父母遺棄在養老院的不齒行為。許多人把不贍養父母的不孝行為,怪罪於學校的課本內容或教育制度的缺失,其實為人父母者應該反躬自省,有些人不善待父母,給了子女錯誤的示範,有些人自詡為現代開明父母,不在兒女小時給他們灌輸孝道與家庭價值觀,認為思想行為應該由兒女自行決定。鄭偉權認為,傳統的孝道和家庭價值觀不應隨著時代進步而改變,甚至放棄。

  吳依梅在14日刊登的《應善待配偶的長輩》中說,她日前在銀行排隊時,聽到排在前面的一個年輕上班族女子在手機上對友人說起她的婆婆的近況:「她的丈夫上個月去世,她說一個人很孤單,要搬來跟我們同住。我已經警告我老公,如果她敢接受,我馬上離開家,看他是要母親還是要老婆」。吳依梅感慨地說,現代社會的確有些女強人,只要丈夫,不要和丈夫的父母、親戚來往。她認為,應該把被拋棄的倫理課重新送進教室,教導年輕學生不但對自己的父母應盡孝心去照顧,對於配偶的父母也應視同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地孝敬。穆軍在15日刊登的《養老應寄望於法律》中說,有調查數據顯示,心理學家根據科學儀器觀察發現,當長輩看到晚輩時,100%的長輩雙眼會發出欣喜的信號,但只有21%的晚輩眼光里會傳達同樣信息。足見愛孩子是天性,愛父母卻要靠道德、教育甚至法律來約束。她因此期待《贍養法》更完善和更有約束力,讓社會上減少被遺棄的老人。

關於生命教育的討論

  去年8月23日凌晨發生了兩名男生在住家墜樓身亡的慘案,令人震驚和遺憾。警方公布了深入調查後揭露的內情,顯示原來一共有8名中學生深信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決定集體跳樓自殺,以重生為「屠魔者」來拯救世界。這則新聞引起一些讀者來信討論是否有必要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

  7日,張春玉在《加強生命教育,幫助孩子精神成人》中說,如果我們的教育體系里欠缺生命教育這一環,教師只是教導孩子專業知識和謀生技能,下一代精神成人的道路會很艱難,也許他們的字典里只有「適者生存」和「據理力爭」而沒有「寬容慈悲」和「飲水思源」。她認為孩子自殺、自殘、未婚先孕、吸毒,是因為內心太空虛,在精神層面上他們需要生命的關懷和引導。

  10日教師王勇在來函《教會學生敬畏生命》中說,那兩名一起跳樓的學生都是他曾負責的籃球隊的成員,看起來很陽光、活力十足,對老師有禮貌。出了這樣的事,他認為必須反思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生會這樣輕視生命?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敬畏生命。要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要教導學生們了解生命、接納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欣賞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遠離暴力、一生過得幸福美滿。

  同日,孫榮輝在《要注意同輩的影響力》中說,從這起8名中學生相約自殺的事件中,可看出朋友在許多年輕人的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同輩的影響力,是不少人難以想像的。有些人對朋友千依百順,對長輩的話卻當是耳邊風。如果盲目聽從朋友的話,自己不會分辨是非黑白,最終受害的可能是自己。

討論老人面對的問題

  本月份有多封來信討論老人在交通、住宿、保健、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等方面所面對的問題。

  2日,林明珍在《新公路給樂齡居民帶來不便》說,她有一天駕車外出,來到禾山路路口,看見一位年約七旬的老婦,拎著一袋物品,望著天橋發獃。原來老婦是住在對面的惹蘭烏沙哈(Jalan Usaha)兒子在早上駕車載她到禾山路的老友家敘舊,她隨後到附近買了一些東西,步行回家,走到大路旁,才驚覺不知何時馬路中央已豎起一道鐵欄杆,要到對面就得使用天橋,可憐她雙膝痛風爬不上天橋。林明珍載她回家,她千謝萬謝後說,以後要盡量減少外出了。陳明珍說,設計這條公路者,似乎完全無視這群年老國民的存在。

  陳磊在11日和21日兩度來信討論老年公寓的問題。陳磊認為老人公寓定價太高,只有45方米的屋子,契約只有30年,竟要收費6萬5000元,如果是99年屋契,豈不要21萬4999元平均每平米為4766元。他也認為有些老人在30年後還活著,是否會沒有房子住?此外,他也認為向老人公寓收取27元雜費是太高了。 建屋局在10月初才答覆陳磊的質疑,該答覆函指出,陳磊的不滿主要是出自於錯誤的假設,30年屋契的公寓,價格並不等於99年公寓屋價的30%,而是大約60%。30年後,屋主若還活著契約可以再延期。此外,27元雜費是組屋區中雜費最低的。

  28日,孔德威來函《發揮餘暉,工作到70歲》說,他很贊同主管人口老齡化事務的部長林文興鼓勵人們要是有能力就應盡量繼續工作到70歲的說法。上世紀80年代,人們對於將退休年齡延長到60歲的建議有些抗拒。但現在,很多人已贊同在62歲後繼續工作。孔德威說,他的父親活到73歲,一直做建築督工到71歲,後來是因為患上肺癌才停止工作。他的父親認為,如果不繼續工作會變得腦部不靈活,工作是他確保延緩衰老的重要途徑。

客工問題

  3日,梁啟留在《少聘外勞能解決問題嗎?》說,少聘外勞未必就能提高就業率與生產力,因為他認識的一些年輕國人的確排斥某些露天工地工作或低薪工作,即使這些職位不聘請外勞,也未必能請到本地人。

  12日,翁益華在《請別再榨取客工的血汗錢》中披露,一個原籍中國的清潔工人在兩年約滿後,打算回去一個月後,再回來繼續給原來的僱主服務,以為這一來就可省下四萬元人民幣的中介費,沒想到他的僱主卻獅子大開口,向他索取一筆3000新元的費用,理由是如果聘用一名新人,中介公司會給這樣的回扣。翁益華勸請僱主別再不擇手段地榨取客工的血汗錢。

  17日,易茂鴻在《製造業當前的發展瓶頸》中說,政府限定製造業不能聘請太多客工,以維護本地勞工的權益,結果限制了製造業的發展,並且也衍生了幽靈員工、外包工作質量及保安問題等。

  19日,黃美嬌在《僱主應善待客工》中透露,她的丈夫常說,很感激廠里為他賣力的員工們,特別是客工,如果不是他們這些年來肯加班幫忙把貨趕出去,小小的工廠如何能創造利潤。她建議,僱主們稍微用心,讓惶惑不安的客工的遊子心得到溫暖和安定。對客工要給予他們基本的尊嚴,懂得包容他們的小錯,循循善誘,營造圓融的工作磁場,這就符合了「和氣生財的祖訓」
推薦閱讀:

想給孩子買優美的畫作,以中國國畫和西方名畫為主,可惜對這方面不太懂,求各界能人幫忙推薦推薦,謝謝?
你見過哪些奇怪的老師?
如果一心只想讓孩子出國讀名校,需要怎麼培養?
科學貓科普:打小孩子屁股能導致其成人時期心理疾病
在哈工大威海就讀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教育 | 生命 | 父母 | 贍養 | 生命教育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