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語堂編藏】李守力:論《周易》的不傳秘本《易象》
〖提要〗:
一、《易象》與《周易》的區別:
《易象》是文王、周公演《周易》的核心秘本(觀象繫辭、益卦演德,窮理盡性),《易象》不傳諸侯,只藏於周王室與魯大史氏。
《周易》即《周易》古經卦爻辭,其直接作用是卜筮。《周易》以其卜筮之用流傳諸侯,為《三易》共用的《說卦傳》資料附於《周易》之後,作卜筮取象之用。
二、孔子如何能獲得周王室「平天下的秘笈」——《易象》:
孔子晚年盡得魯大史氏所藏「祝宗卜史、備物典冊、文王之書、周公之典與《魯春秋》」。孔子以此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三、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之「性與天道」即《易象》與《周易》:
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其「性與天道」即孔子晚年歸魯以後學《周易》與《易象》所達到的「絜靜精微」、「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絜靜是指至誠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神明)與宗教(齋戒)修養,精微是指嚴謹的觀象繫辭的科學(卦象)與數學(爻象)修養,神明、人文與科學、數學在《周易》的修練中達到了統一。
四、《易象》與《易傳》的區別:
《易象》所含內容比傳本《易傳》多,《易象》為《易傳》原始文獻,孔子68歲歸魯學《易》是指學《易象》,《周易》古經顯義為卜筮所用,早年的孔子早已學過。學習《易象》可以發現《周易》的密義「性與天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德義。
(一)見於孔子之前的《易象》文獻舉例:
(二)孔子一生有兩次機會接觸到《易象》,第一次是五十歲以後,可惜錯過了。第二次是晚年68歲以後,孔子利用這最後一次機會傾其全部心血學習《易象》,傳承《易傳》。
五、人類文化史上圍繞一個主題著述最多的書就是研究《周易》的著作,其目的是為了還原《易象》,證悟「性與天道」:
傳本《易傳》只繼承了《易象》的一部分,清·皮錫瑞《經學通論·易經》說「四庫全書經部,惟易經為最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山東省圖書館對易籍總量進行了調查,結果是:據歷代書目統計,見於著錄的民國以前的易籍總數約為6000種;1990年以前出版或成書的現存易籍為2810種(實際存世量還應高於此數)。研究《周易》的著作數量堪稱世界之最,其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在前仆後繼地探索《易象》「性與天道」的真諦,聖人把大道濃縮於《周易》的卦符與繫辭中,等待後人去破譯她,破譯多少,就表明對大道的證悟有多少。
〖解說〗
一、《易象》與《周易》的區別
《易象》是文王、周公演《周易》的核心秘本(觀象繫辭、益卦演德,窮理盡性),《易象》不傳諸侯,只藏於周王室與魯大史氏。
《周易》即《周易》古經卦爻辭,其直接作用是卜筮。《周易》以其卜筮之用流傳諸侯,為《三易》共用的《說卦傳》資料附於《周易》之後,作卜筮取象之用。
《左傳·魯昭公二年》:
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杜預註:《易象》,上、下經之象辭。
郭沂說:杜氏說的「上下經」即指《易經》,當然包括經文卦爻辭。因其分為上下篇,故稱之為「上下經」。「上下經之象辭」,即為《象》傳。因《象》傳是對卦名、卦義和卦爻辭即《周易》經文的解釋,故稱之為「上下經之象辭」。杜氏稱《象》傳為「象辭」,猶《繫辭》稱《彖傳》為「彖辭」。
此處的晉侯是晉平公,他派遣韓起(謚號宣,史稱韓宣子)聘魯,一是此時魯昭公剛剛即位,晉國作為盟主理應要去祝賀,二是韓起新官上任代替趙武管理晉國事務,也要到魯國亮個相。根據《周禮·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大史有藏書之職,故韓起在大史處觀書。
從《左傳》《國語》筮例看,《周易》古經當時已被各諸侯國所應用,故李學勤先生指出:「《周易》經文當時為列國所俱有,韓起沒有必要到魯大史處觀覽,也不會為之讚歎。……我們還要注意到,《左》《國》屢次提到《周易》,有的全稱《周易》,有的簡稱為《易》,絕沒有稱之為《易象》的。由此可見,把《易象》說成《周易》並不合適。」由於孔子「述而不作」,故《易傳》只是孔子所編輯,很可能《彖傳》《象傳》的內容就是《易象》,因為《彖傳》、《象傳》都是通過「觀象」解析《周易》經文的,而且從其內容可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如剝卦、比卦「上以厚下安宅」、「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正是如此。
3000年前文王、周公父子創立了以《周易》為代表的經典文化,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巔峰,這也是後來的孔子終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周易》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卜筮,然而骨子裡卻是「經綸天地之道」。故不知《易象》斷不知《周易》之精髓。
《易象》乃周公創立的釋讀《周易》的最核心經典,故不傳諸侯,魯國為周公之子伯禽封地,故有保存《易象》之職,此所以「魯昭公二年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魯,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也。
《易象》內含「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之真諦,是《尚書》所謂的「協和萬邦」之道,《禮記》所謂的「大同之道」,釋家所謂的「轉輪法王」之道。
《易緯·乾鑿度》說:「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
《易緯·乾鑿度》:「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師於姬昌,法旦。」
王應麟《困學紀聞》引《京氏積演算法》:「夫子曰:聖理元微,《易》道難究,迄乎西伯父子(指文王和周公),研理窮通,上下囊括,推爻考象。」
《易象》實際為哲理象數學,哲理是社會科學範疇,象數學是自然科學範疇。傳本《周易·說卦傳》即是《易象》之象數學的一部分,這部分由於是繼承了《連山易》《歸藏易》的《說卦傳》,所以在宋國(殷商之遺國,《歸藏》)、杞國(夏之遺國,《連山》)以至於各個諸侯國廣為流傳,故《左傳》《國語》筮例中史官占卜主要以卦象推算。
春秋時人人以《易》為卜筮書,唯獨孔子發現了《周易》有「古之遺言」,這說明孔子認為《周易》經文本來就含有義理。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帛書《易傳》的《要》篇記載:「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子貢對老師「老而好《易》」提出質疑:「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孔子的答覆是:「…《尚書》多勿(忽、疏)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遺言焉。予非安其用也。…故《易》,剛者使知懼,柔者使知剛,愚人為而不忘,做人為而去詐。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慮,紂乃無道,文王作,諱而辟咎,然後《易》始興也。…《易》,我復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後乎?」
孔子強調他與史巫之異,因為他發現了隱藏在《周易》卦爻辭裡邊的德義。孔子這時走進了周公的精神世界,他觸摸到了《周易》的核心。他發現《周易》的卦爻辭並非是卜辭的隨意堆砌,而是嚴格按照六十四卦本身的哲理數學規律演繹出來的,這就是「觀象繫辭」,也就是《易象》的法則。如今我們見到的《易傳》里就有孔子發現這一規律的心得。《彖傳》《象傳》是《易象》的主體,《大象傳》言重卦的卦象與卦德,《彖傳》與《小象傳》則在卦象的基礎上著重爻象與爻德的發揮。《繫辭傳》「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這兩句就是講《彖傳》和《象傳》的奧妙。
《韓詩外傳·卷第三》「周公誡之曰:……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此段文字另見於《說苑·卷十·敬慎》,這裡周公引用了謙卦的卦辭和《彖傳》,這是周公作《易象》之《彖傳》的互證。周公所作《易象》是用西周初年的中古筆法寫成,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而繼承之,孔子及其身邊的弟子在周公《易象》的基礎上加以整理、釋讀、修飾、潤色,用春秋時期的筆法寫成了《易傳》(十翼)。
二、孔子如何能獲得周王室「平天下的秘笈」——《易象》
既然《易象》為周王室與魯大史氏的不傳秘本,那孔子何以得之?
1.魯哀公時公室衰微,禮壞樂崩,太史和樂官如果不臣事三家,就要離開魯國散游四方。《論語》稱:「太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同時,孔子及其弟子在魯國找不著出路,也紛紛去遊說諸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太史和樂官「跳槽」使得魯大史氏所藏秘笈也會鬆動,得以開放給少數上層的大夫們。
2.孔子曾為魯司寇,是魯國的聞人,他生存時代與魯國太史和樂官經常都有往還,孔子晚年可以盡得魯大史氏所藏「祝宗卜史、備物典冊、文王之書、周公之典與《魯春秋》」。孔子以此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3.根據《左傳·魯昭公二年》的記載,《易象》與《魯春秋》藏於魯大史氏,以《魯春秋》為例,《春秋》是魯太史世代相續,按年、時、月、日秉筆登記的檔冊,孔子編輯《春秋》終於「獲麟」或孔子卒(公元前481年或479年),這說明孔子與魯大史氏一直保持著互動,孔子可以獲得《魯春秋》的第一手資料,或者認為孔子也承擔著修國史的職責(畢竟是大夫)。其他《詩》《書》《禮》《樂》也是如此。
4.《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是孔子晚年68歲歸魯以後學《易》的追悔之言,為什麼說「五十以學《易》」呢?因為孔子51歲出仕為中都宰,52歲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這時候的孔子因身居高官是有條件接觸《易象》秘笈的,但孔子因公務繁忙,一心想著削弱三桓、墮三都,而無暇顧及《易象》一書了。
三、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之「性與天道」即《易象》與《周易》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云:「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讀《易》,乃知性與天道在是。」
劉寶楠曰:「言性與天道,則莫詳於《易》。」
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其「性與天道」即孔子晚年歸魯以後學《周易》與《易象》所達到的「絜靜精微」、「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絜靜是指至誠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神明)與宗教(齋戒)修養,精微是指嚴謹的觀象繫辭的科學(卦象)與數學(爻象)修養,神明、人文與科學、數學在《周易》的修練中達到了統一。
鄭注云:「《易》精微,愛惡相攻,遠近相取……。」對此,孔疏曰:「雲愛惡相攻者,謂易卦六爻,或陰爻乘陽,或陽爻據陰,近而不得,是愛惡相攻也。雲遠近相取者,謂彼此有應,是遠近相取也。或遠而無應,近而不相得,是遠近不相取也。」《易》之最精微處即是爻象,《易》之德義主要源自爻象(王弼之功在此),《易》之「賦比興」繫辭取用,以爻象為經,以卦象為緯。
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這說明孔子的弟子幾乎沒有一個能通曉《易象》的。孔子晚年學易傳易,子夏一直在身邊學習《周易》。《孔子家語·六本》記:
孔子讀《易》,至於《損》、《益》,喟然而嘆。子夏避席問曰:「夫子何嘆焉?」孔子曰:「夫自損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決之,吾是以嘆也。」子夏曰:「然則學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謂也,道彌益而身彌損。夫學者損其自多,以虛受人,故能成其滿。博哉天道,成而必變,凡持滿而能久者,未嘗有也……。」子夏曰:「商請志之,而終身奉行焉。」
《說苑·敬慎》也有與之相同的記載。此外,據《孔子家語·執轡》的記述,子夏還曾對孔子講述《易》理中人類和動物所受元氣的分限,即所謂「氣分」。從這些材料看,子夏對於《易》的確有所鑽研。
孔子去世以後,子夏講易學於西河,為魏文侯師,但孔子門人中有人認為他對易學修養不夠,子夏曾作《易傳》,《隋書·經籍志》有明確的記載:「周文王作卦,謂之《周易》,周公又作《爻辭》,孔子為《彖》、《象》、《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而子夏為之傳。」
程頤註解「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這句話說:「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嘆美之言也。」朱熹繼承了這種思想,認為孔子有言,子貢有聞,而所聞內容的「性與天道」,當我們看到帛書《易傳》記載孔子晚年學易,子貢與孔子的對話以後,也最終明白了子貢的原義。孔子說;「《尚書》多勿(忽、疏)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遺言焉。」孔子「信而好古」,古之遺言即古代聖人的遺教,即「性與天道」。
四、《易象》與《易傳》的區別
《易象》所含內容比傳本《易傳》多,《易象》為《易傳》原始文獻,孔子68歲歸魯學《易》是指學《易象》,《周易》古經顯義為卜筮所用,早年的孔子早已學過。學習《易象》可以發現《周易》的密義:「觀象繫辭」的卦爻之德,「性與天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德義。
(一)見於孔子之前的《易象》文獻舉例:
1.穆姜筮居東宮:
在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出生24年前,魯國發生了一件事情。穆姜是魯宣公的妻,成公的母親,她與大夫叔孫僑如通姦,淫亂無德,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周簡王十一年),叔孫僑如與穆姜陰謀推翻魯成公,結果失敗,穆姜因此被遷東宮。她於是去找史官卜筮。
《左傳》是這樣記載的:
「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無咎。』『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干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無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
穆姜是魯宣公的妻,魯成公的母親,又是一位多才多藝通曉《詩經》的女性,以其諸侯妻子的地位當然可見看到《易象》,這裡穆姜引用的「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干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正是《易象》的內容。孔子晚年編撰易傳,或在68歲到72歲之間,即公元前484年至前478年左右。也就是在穆姜引用《易象》「四德」之後的一百年左右,孔子把「四德」寫進了《易傳·乾文言》: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2.南蒯筮以費叛如齊:
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黃裳,元吉。」以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嘗學此矣。……『元,善之長也。』」
昭公十二年(前530年)孔子剛二十一歲,尚未「晚而喜《易》」,而子服惠伯所說的「元,善之長也」一語與《文言》相同(只少一虛詞「者」字),這不是偶然的,肯定有所本,當本於孔子之前的古文獻,也就是《易象》。子服惠伯是魯國大夫,他曾學習《易象》(「吾嘗學此矣」),故引用《易象》以警戒南蒯。
3.周公說《謙·彖》,《韓詩外傳·卷第三》第三十一章,另見於《說苑·卷十·敬慎》: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衣成則必缺袵,宮成則必缺隅,屋成則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誡之哉!子其無以魯國驕士也。」
《易傳·謙彖傳》: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從《韓詩外傳》和《說苑》引用謙卦卦辭彖傳看,彖傳首先為周公所引用,說明其內容原屬於《易象》,孔子編《易傳》「述而不作」而引用之。
以上孔子之前引用前《易傳》資料唯有在魯國和周王室,這也證實了《易象》為周王室與魯大史氏秘笈。
(二)孔子一生有兩次機會接觸到《易象》,第一次是五十歲以後,可惜錯過了。第二次是晚年68歲以後,孔子利用這最後一次機會傾其全部心血學習《易象》,傳承《易傳》。
《論語·述而篇》: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史記·孔子世家》云: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帛書《要》篇:
「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
細讀《史記·孔子世家》之敘事順序:孔子在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55歲)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凡十四年而反乎魯」,即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68歲),「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於是序《書》刪《詩》,定正禮樂,隨後才記「孔子晚而喜《易》」之事。此孔子68歲以後研《易》之明證。
孔子早年當然學過《易》,不過那是公佈於世的《周易》古經,不是《易象》秘本,歸魯以後的年近70歲的孔子當得到了《易象》之後,終於發現了《周易》的密義,孔子後悔早年五十歲左右擔任魯國大司寇時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到魯大史氏研習《易象》(五十以學《易》),致使「墮三都」失敗,被迫周遊列國十四年(此謂之一生之「大過」),「假我數年」或「加我數年」皆追悔之言,晚年的孔子於是廢寢忘食地研究《易象》,「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周易》一書時刻不離身,體現了孔子求悟《易象》的迫切之情和補過之意。為了讓後人知道《周易》的真諦,孔子晚年把《易象》和學習體會整理為《易傳》即《十翼》,《易象》是《十翼》的原始材料。
孔子晚年學習《易象》,是與弟子教學相長的過程。如帛書《要》篇子貢與孔子的對話,以及孔子論「《損》《益》」之卦:
孔子繇(籀)《易》,至於《損》《益》一卦,未尚不廢書而嘆,戒門弟子曰:二三子,夫《損》《益》之道,不可不審察也,吉凶之[門]也。《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勿(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授》(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勿(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損》〉。……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盡稱之,五正之事不足以產之。而詩書禮樂不□百扁,難以致之。能者由一求之,所胃(謂)得一而君(群)畢者,此之胃(謂)也。《損》《益》之道,足以觀得失矣。
《孔子家語·六本》、《說苑·敬慎》、《淮南子·人間訓》皆有孔子論「《損》《益》」之卦,與帛書《要》篇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孔子在不同時期的講解或者弟子的理解有所不同。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商瞿,魯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歲。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弘傳江東人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羽,羽傳齊人田子庄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
《漢書·儒林傳》:「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裝。」
劉彬認為:司馬遷的易學是承其家學,即太史公司馬談的易學,而司馬談承於楊何,楊何承於王同,王同承于田何。因此司馬遷所記的自商瞿至田何至楊何的傳《易》譜系,正是司馬遷所承習的、始於商瞿的儒家的一個傳《易》流派,而絕非儒家易學傳承的整體面貌。
《漢書·藝文志》敘述孔子沒後,《春秋》《詩》《易》的傳承情況說:「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縱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淆亂。」這說明在七十子那裡,《易》學的傳承已分為數家。考諸文獻,七十子中有易學事迹者有子夏、子貢、商瞿等人。
《史記索隱》和《正義》皆引應劭曰:「子弓,子夏門人。」可見馯臂子弘除了傳承商瞿一系的易學外,也當傳承子夏《易》。
西晉武帝時,汲郡人盜發魏襄王墓(李學勤先生推斷,墓葬時間約為公元前299年或稍晚一些),出土竹書約七十五篇,其中有《易》類書,據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束皙傳》記載:「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劭陟論《易》……《師春》一篇,書《左傳》諸卜筮,師春似是造書者姓名也。……」
孔子沒後,子夏(公元前507~前420年)居住講學於魏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在位公元前446——前397年)。」《後漢書·徐防傳》「臣聞《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李賢注曰:「《史記》:孔子沒,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為魏文侯師。」魏文侯相的李克(公元前455——前395)也為子夏弟子。子夏晚年一直跟隨孔子,在學習《周易》之時也兼修《歸藏》(《坤乾》),子夏把一生所學傳授於魏國的弟子們。魏文侯相的李克(公元前455——前395)也為子夏弟子。在子夏去世約120年後,魏襄王墓所入葬的《易》類竹書,應為子夏所傳。
公元前299年的汲冢竹書「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這就是傳本《周易》古經,可見最晚公元前299年《周易》已被稱為「經」。「《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一般認為是《歸藏》。任俊華先生、梁敢雄先生認為:「通過子夏在魏國不論政治生活還是學派傳承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史實來推測:是子夏將孔子所得卦書《坤乾》帶到魏國,也許經過了子夏之徒的修訂改編,最後以俗名《陰陽卦》傳入魏而入魏王冢。」「《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卦下易經》,李學勤推斷:「這裡《易經》是大題,《卦下》是小題」,這是古人標題法之一。如此依今人習慣,當斷讀為《易經·卦下》。有《卦下》就有《卦上》,《卦下》可能是《說卦》的一種祖本,只是汲冢沒有上篇而已。「《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其體例當和帛書《易傳》中的《繆和》、《昭力》相類。「《師春》一篇,書《左傳》諸卜筮」,這些信息透露出子夏及其門徒繼承《易象》的不完善,《師春》要學習《周易》,還要從《左傳》筮例中展轉抄出。今本《易傳》的《說卦傳》不完善的原因在於孔子弟子繼承《易象》的不完善,當然我們後人就更加不完善了,所以必須要把《左傳》《國語》筮例作為研究《周易》的重要參考文獻。
帛書《易傳》的《繫辭》、《二三子問》、《易之義》、《要》等篇則是楚國易學流派的文獻,其來源可能為楚人馯臂子弓門徒以及荀子,荀子善《易》,荀子的《易》學,前人多以為得自馯臂子弓,荀子晚年長住楚國蘭陵,荀子輕視象數卜筮,重於義理,「善《易》者不佔」是其名言,這與帛書《易傳》以義理解《易》風格相同。帛書《易傳》最後的《繆和》《昭力》篇解《易》風格已完全脫離了觀象繫辭的根本,走向了藉助卦爻辭斷章取義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出現在春秋時人引用《詩經》上,其引用《周易》不是為了詮釋《周易》的本義,而是為了確立己說。
傳本《易傳》無疑是最正宗的《易傳》,屬於司馬遷所記的自商瞿至田何至楊何的傳《易》譜系,這個譜系所以被《史記》和《漢書》所載,就是因為其代表了孔子研究《易象》的正脈。當然其在傳承中也會流失一些重要文獻,如今之《說卦》就不完善,但帛書《易傳》幾乎沒有《說卦》,汲冢《易》類書籍加以《左傳》筮例的《師春》,也說明《說卦》的不完善,這也許說明當初的孔子可能沒來得及統計整理出《周易》的《說卦》體系,傳本《說卦》實際是貫穿《連山》《歸藏》《周易》的卦象體系,不專屬於《周易》。今本《易傳》無疑是最優秀的《易傳》,其他文獻是重要的輔助文獻。
五、人類文化史上圍繞一個主題著述最多的書就是研究《周易》的著作,其目的是為了還原《易象》,證悟「性與天道」
既然孔子的弟子無一人能通曉《易象》,於是後繼之儒繼續探索之。《繫辭傳》曰: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漢朝《周易》之學大行其道,其特色是陰陽學的摻入,故卦氣、爻辰、納甲、升降、卦變泛濫,易學流於穿鑿附會。象數易學家把陰陽學引入易學,實際上是出於擔當社會道義,維護國家和民眾的利益,以陰陽言災異,規勸君王行仁政也。至魏晉之初天才少年王弼把漢易中的象數累贅掃除,史稱「王弼掃象」,王弼掃象本也是出於擔當學術道義,力求恢復《周易》之本真,所以我們從王弼易學中看到了清晰的爻象理論(應乘承比),這是周公《易象》原旨,如果沒有王弼,爻象就會湮滅於象數易學中了。到唐朝頒布孔穎達《周易正義》,王弼之學稱為官學,象數之學幾成絕學,安史之亂以後李鼎祚獻《周易集解》以補象數之缺。宋代程頤作《伊川易傳》,專弘義理,學者多忘記《易》為卜筮書,故朱子強調其本為卜筮而作。後朱熹《周易本義》成為官學,明清廣為流傳,無疑助長了卜筮之風,故清朝康熙命李光地撰《周易折中》,折中,取中道也。
總之,從易學的歷史看,其發展進程完全符合「單擺定律」,學習和研究《周易》要還原《周易》本真,只有做到左右逢源,象數義理一體同觀,才能合乎易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也。
傳本《易傳》只繼承了《易象》的一部分,清·皮錫瑞《經學通論·易經》說「四庫全書經部,惟易經為最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山東省圖書館對易籍總量進行了調查,結果是:據歷代書目統計,見於著錄的民國以前的易籍總數約為6000種;1990年以前出版或成書的現存易籍為2810種(實際存世量還應高於此數)。研究《周易》的著作數量堪稱世界之最,其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在前仆後繼地探索《易象》「性與天道」的真諦,聖人把大道濃縮於《周易》的卦符與繫辭中,等待後人去破譯她,破譯多少,就表明對大道的證悟有多少。
〖文獻參考〗
徐中舒:《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
徐中舒:數佔法與《周易》的八卦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
姜廣輝:「文王演《周易》」新說——兼談境遇與意義問題
郭沂:從早期《易傳》到孔子易說
陳璧生:「性與天道」:解釋史上的諸神之爭
劉彬:子夏易學考論
任俊華、梁敢雄:《〈歸藏〉源流考——兼論秦簡〈歸藏〉兩種摘抄本的由來與命名》
推薦閱讀:
※解讀毛主席的生辰八字 - 周易學者 - 張雙貴 - 和訊博客
※文王是如何演「周易」的
※中國神秘文化,精心整理周易64卦之大象辭,歡迎收藏
※《巽》: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看《周易》卦爻原始納甲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兌易卦序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