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二》讀解

一、作者概況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陶淵明,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二》

二、詩歌讀解

(基本讀解)從這首詩開頭「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以看出,詩人化用了漢人楊惲得罪罷官後種豆寄興發牢騷的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詩中的「蕪穢不治」這裡喻指朝廷荒亂,豆實零落比喻自己己見放棄。詩人借這首詩,表現了早出晚歸的勞動和心理感受。勞動是辛苦,即使「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最終還是「草盛豆苗稀」。勞動雖辛苦,收穫又不大,但這樣的勞作在陶淵明看來,只要「但使願無違」也就心甘情願。我們從「但使願無違」這句話中來看,明顯的看到了詩人的思想與情感走向,可以感受到詩人甘願過著夕露沾衣的生活。

(情感讀解)對於陶淵明來說,歸隱田園意味著勞作,是自食其力的表現。這對一個讀書人來說,對於一個世代為宦的家族來說,實在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我們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裡,體力勞動是人們所鄙棄的,地位是低下的,更何況陶淵明身為朝廷命官,要辭官歸隱勞動,這是需要勇氣的,需要膽識的,更需要捨去的決心。然而,在陶淵明看來,歸隱是自己的理想,勞動是自己的願望,也是過自由生活的體現,更是擺脫「羈鳥」、「池魚」生活的唯一辦法。因此,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情感。

(哲理讀解)雖然自立能保住了人格,保住了理想,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失去了富裕的物質基礎,生活上表現出極度的窘迫。但人生總是有自己的追求與嚮往,而陶淵明所追求的就是自由的、快樂的,其中也不乏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或者說,在「治國平天下」中,蘊含著自由與快樂。這在他《桃花源記》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然而,現實社會及其官場腐敗卻與他追求的不一致,官場的政治鬥爭,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社會戰爭不斷,當然與陶淵明人生的本質不同。與其與「為五斗米折腰」,不如退出官場,過清靜的「田園生活」。在詩歌中,我們也真正感受到了詩人那脫離污濁的官場所表現出來的自食其力的喜悅,以及在勞動中表現出的怡然自得的情趣。這正如北京大學葛曉音教授在《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說過:「詩人認為只有以生產勞動、自營衣食為根本,才能欣賞恬靜的自然風光,享受純真的人間情意,並從中領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顯然,這種主張力耕的『自然有為論』與東晉士族好逸惡勞的『自然無為論』是針鋒相對的。」

總而言之,詩人通過艱辛的勞動,不但表現自己不屈的性格,而且也表現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田園生活和勞動的喜愛之情。

三、延伸閱讀

乞食

陶淵明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讀《山海經·其八》

陶淵明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不死復不死,萬歲如平常。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詠貧士(其三)

陶淵明

榮叟老帶索,欣然方彈琴。原生納決履,清歌暢商音。重華去我久,貧士世相尋。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豈忘襲輕裘,苟得非所欽。賜也徒能辨,乃不見吾心。


推薦閱讀:

陶淵明:孤標傲世偕誰隱 獨向田園覓超然
陶淵明
「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讀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歸園田居(陶淵明)
顧隨的「陶淵明論」

TAG: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