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綠山水,這些大師你該看看嘍!

南宋畫家趙伯駒

雲山勝鏡圖卷

南宋時期,青綠山水畫風復興。以趙伯駒兄弟倆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傳趙伯駒《江山秋色圖》現藏故宮博物院。圖中寫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巒、河流、飛瀑、村落、長橋、棧道、松柏、修竹、車馬、舟船、行人、渡者,畫面極為豐富。從技法上看,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把唐之青綠山水畫法,向前推進了一步,趙伯嘯的畫風與伯駒相近,從年齡上看也大至相仿,可以推測在當時他們一定是通力合作,相互研究,互為發展的。二趙山水的表現萬法也多有變化。工整而無匠氣,緊密而不纖弱,雄偉而又典雅。明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趙伯 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後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又則,宋代繪畫,主要是以宮廷院畫為主導。我們從現存的宋人冊頁中,可以看到一些風格不同的青綠山水作品,雖是吉光片羽,但精彩紛呈。如《千里江山圖》、《雲山殿閣圖》、《澄江碧岫圖》、《江天春色圖》、《懸圃春深圖》、《麴院蓮香圖》,雖然這些作品都沒能留下作者的姓名,可足以證明當時面青綠山水的高手很多,從中也管窺出宋代青綠山水畫多種風格和多樣技法。

《雲山勝境圖卷》為絹本設色,縱40厘米,橫 505厘米,設色古樸,裝裱考究,是一幅罕見而又精采絕倫的工筆青綠山水畫巨作。上有林佶題引首,袁楷等題跋,趙伯駒並題:「龍舟清溪水鏡搖,高峰有影落岧嶤。依稀似入天台路,策杖攜琴過石橋。」一語道出整幅畫所包容之意境。群山逶迤起伏,層巒疊嶂,山下在樹木掩映中可見亭台樓閣,氣勢雄偉。大江橫流,龍舟揚帆。屋宇、樹榦都用濃墨勾勒,運用點、染等墨法,寫出煙雨迷濛的山色。從技法上看,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把唐之青綠山水畫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元代畫家趙孟頫

秋江待別圖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趙孟頫畫有兩種風格,一是工整,二是粗放。工整一類即繼承了青綠山水一派的畫法,直取唐人的遺意,頗見功力。這個時期,還有錢選作青綠山水獨具風格。

明代畫家張宏

青綠山水圖

張宏(公元1577年—1652年後)字君度,號鶴澗,明代著名畫家,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以石面連皴帶染為特色。畫面的上層是村落後面起伏連綿的高山,峰群綿延無盡,雲煙繚繞,駐目其間,觀者彷彿置身千岩萬壑之間,不知其有幾許遙遠。

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並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學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風格。又能畫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門學者尊崇之。另據史書稱,張宏92歲尚健,仍在作畫。張宏的《青綠山水圖》作為青綠山水的重要代表作,為後世所推崇。此圖中峰巒挺秀,煙霧瀰漫,雲光翠影,意境清新。岩頭水邊,古樹叢生。一隱士臨溪席地而坐,仰視對山飛泉,一仆捧物而來。人物勾勒簡明,形神兼備。用筆筒中見工,色彩清麗。此畫構圖深遠壯闊,筆法蒼勁古拙,墨法蒼潤,格調蒼勁秀雅,布局含蓄謹嚴,峰戀挺秀,煙霧瀰漫,雲光翠影,意境清新。


推薦閱讀:

??祝??2月22日??收雙倍福氣??祝你幸福相伴!美夢成真!??快打開看看!
今日白露,送給你的,打開看看(2組)
【幸福安康】60歲以後,這10種人最有福,看看有你嗎?
看看十二星座誰的愛情最持久?
舉起你的手 看看你掌心

TAG:大師 | 山水 | 關於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