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力與巧——洪均生
我們在生活中,一切運動都離不開「動」「靜」二字。也就離不開「力」與「巧」。力、巧雖然仍是對立的,實則互相依存,絕不孤立。武術以動為主,各種武術達到之高境界就是太極境界。武術離不開力與巧,各種太極拳更是力與巧的高度配合。力是素質,是先天的,雖然通過鍛煉而有所增強,但因不同的體格條件,必然有不同的極限;巧是方法,方法是學來的。只要善於利用科學道理進行鍛煉,就能出現不同的奇蹟。
武術界早就流傳兩句話: 「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但我們應該辯證地分析:所謂「以力降十會」者,不一定沒有巧的方法;所謂「一巧破千斤者」,也不可能沒有力的配合。
大概說來,力與巧體現在每個人身上,總不免因體質、學習方法、不同悟性,而各有異。力大者能勝巧而力小者,巧精者又能勝力大但笨拙者。如果雙方力、巧相等,則對抗多成平局。各式太極拳都主張「四兩拔千斤」,講的就是用科學的「巧」來制勝力的,誰也不會說「力」沒有作用。所謂「四兩」不過極言其用力之少,並非僅只有四兩的力。
從社會上習拳概況看來,約分兩類。除太極拳外,多數偏重於練「力」。習太極拳者,卻又往往聲稱以「柔」為先,甚至連權威也提出「一柔到底」的要求。權威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影響面較大,學者極易接受。可當其講「棚、捋、擠、按」等法時,都又說「用力」如何,這就讓學拳者感到迷惑了。
近年太極拳推手比賽會上,常見場上推手的運動員們多用力對抗,缺乏技巧。究竟什麼原因致使出現這種不符合太極拳理法的矛盾呢?
我根據自己學拳及教拳三十多年的體會,認為其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太極拳的理論和運動方法過於高深、複雜,不利心粗氣浮者所理解、掌握。有些文人在寫文章時,由於對太極拳的認識不同,功夫的深淺不同,所以寫作的方法、詞句講的有差異。通過學習,我認為:王宗岳所著《太極拳論》對拳理、拳法及練功、技擊等講的最為扼要、深刻;無名氏的《十三勢行功總歌》,《打手歌》,武禹襄所寫《十三勢行功心解》講的也正確。陳鑫所著《陳式太極拳圖說》講的較為詳盡。他不單純講拳的理法,而是講了全部一路拳練法。遺憾的是未講二路炮捶。陳鑫最可貴之處是他明確指出:「太極拳,纏法也」。並說明纏法是螺旋運動,這為我們研究陳式拳法指明了方向。此後楊、武、吳、孫各式也先後出版,講解本門派的理論和練架方法,我們首先應當肯定他們的貢獻。不過由於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功夫水平各不相同,所以不免瑕瑜互見,各有其優缺點,全在讀者善於批判接受,而去偽存真。
例如:《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有:太極十要。把王宗岳《太極拳論》的「虛領頂勁」的「領」字改成「靈」字是否合理?另外「虛實分明」,採取武禹襄拳論中講虛實原文的頭一句「虛實易分清楚」。把第二、三句的「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略去,遂使後來學太極拳者將虛實孤立起來,對立而不統一。
《陳式太極拳》的作者竟也說:「重心全部移於某腿」,以表示虛實分明。這實則違反拳論「立如平準,腰似車軸」的原則,因為在力學上支點是不應該移動的。《武式太極》要求「小腹將丹田向上托起來」是否又與「氣沉丹田」相矛盾?《孫式太極拳》著重講開合,基本是對的。陳鑫也講過:「此拳用開合二字,足以盡矣」。但開合要以螺旋形開合,不是直線的相對而開,又相對而合。
這些大家對於「力」、「巧」二字,只講了原則,未免遺憾。如《太極拳論》說的「顯非力勝,快何能為?」之句,分別自然之能的力與巧,提出「學力」和「默識揣摩」及「用力之久」、「愈練愈精」的學習方法。在講力與巧的結合方法,文中提出「雙重之病」說:「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我們雖然能理解陰陽是代表力與巧的虛、實、剛、柔等,但仍難體會怎樣像陰陽互不分離而達到相濟?怎樣做到這個要求,為什麼做到這樣,就能避免雙重之病?究竟什麼是雙重,雙重的「雙」到底在那裡?
後來,我仔細尋譯原文的每一個句子,終於體會出「左重則左虛,右沉則右杳」的「左和左、右和右」的意思。原來句子的前邊的左右是講的手部的力,句子後邊的左右是講的步法配合的巧。也就是左手實則左足虛,右手實則右足虛,(當然也有前手與前足、身法的配合)。上下不同,前後不同,實則避免雙重。
又從陳鑫所說的攻人如同上螺絲釘,不能硬拔出來的陳式著法中,體會到陰陽相濟的方法,也就是力與巧結合的方法。螺絲釘的紋有凸有凹,又是隨曲就伸的,紋雖是孤線而釘卻是直而硬的,凹處便為陰,為虛;凸處便為陽、為實。螺絲釘向左旋轉時,右方的上邊必然逐漸向上轉動變為向左,為收、為虛,左方的下邊又必然同時向下轉動,而向右上轉,為發為實,在拳的自轉動作中,收為引進,發為進攻,方向雖然對立,時間卻是統一的。我又推想到槍彈的出膛和鑽探機的作用,它們不但利用螺旋運動的形式,而且又結合著時間的迅速。螺旋的旋轉固然屬於技巧,旋轉的迅速更是有賴於力的加強。古人論射箭說:「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意思是說明:力雖然能使箭射到靶子,但無巧卻不能射中,讓人重視巧的方法;又說:「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意思是說明:弩箭雖能擊遠而中,但當能力竭時,卻穿不透一層薄綢子,又讓人重視力的作用,由此可證「巧與力」必須結合。
我們從世界上各種事物的運動觀察,可以認識到力與巧是同等重要的,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孤立的。太極拳運動當然也是如此。可以說力等於造機械的原料、鋼鐵,巧等於把鋼鐵造成的另件。零件必須製造的合乎規格,按裝的鬆緊合度才能發揮它的作用。但機械之所以能動,還是依靠熱能或電力。同樣證明巧、力必須結合,而力為動能。
人體本來就等於活機器,特別是陳式太極拳的全體配合運轉,等於最精密的機器,卻比機器更為靈活。因為太極拳是人與人接手,人與人的技術水平又各異,它不象機器沿著設定的軌道,方向周而復始地運轉。太極拳的規律是陰陽相濟,但具體運動起來卻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從大的方向講,不過前後、左右、上下加上斜角,可作十多個方向,但小的角度是隨對方的動作而變化的,僅為360度的之幾或者更小,難以預定。陳鑫的著作講的最為詳細:全身有大的三節,肢體方面又各有三節,而且三節之中又可各分三節。每節中能轉動之處就有巧的作用,有力的作用。但也必有關節限制它動的範圍,如同機器的大小輪子必然有軸似的,軸就有力的作用。由於身法的旋轉方法,角度並非上下相同,例如:眼應看主要目標,在步法變動之前,眼法又先轉向新的目標。頭部非死板地不動,額頭隨身的轉動而傾斜地作10度左、右的旋轉。胸部轉動角度一般為45度,而小腹則略超過45度。胸部假如根據應敵需要超過90度,則前足必先向外擺,後足隨腰之旋轉而前進。
例如:六封四閉,向左捋時胸部旋轉只限於45度,左足外擺90度,右足繼之內扣45度,並且需要右膝下垂。然後提膝進步。陳式拳式動作的膝向下松垂,等於磅稱的加鉈,手部的左右進退旋轉,等於拔動秤桿上的刻度,同樣是巧與力的結合,了解這一點,便可了解拳論中說的:「無過不及」和「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真意。
我們常常看到不少有關太極拳書刊,總是強調:「用意不用力」。原則雖是對的。但應向學拳者講明:意是理想,不是空洞的意。學太極拳應該有合乎太極拳理法的意念,以指導肢體按太極拳套路的法來進行學習鍛煉,掌握運用,而不用拙力。並且通過持久鍛煉產生合理合法的巧與力,這就是纏絲勁,一般稱為內勁或掤勁,練的純熟,功夫上了身,即全身都有了纏絲勁,當推手時,自然同機械似的一開動轉動自如,因敵變化。這是由於雙方動作可以快到百分之幾秒,是來不及用意的。有人說:利用皮膚感覺靈敏去「探知」而「制定」應付的方法,理固然不錯,可惜時間不會容許 「探知」 而後「制定」方法。
也有某些著者,由於誤解古人講的「用意不用力」、「顯非力勝」、「快何能為」、「快何能為」,以顯示太極拳的玄妙,又誤解「意氣君來骨肉臣」之句,甚至說: 「彼力才挨我皮膚,我氣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間」,又有四字訣:「敷、蓋、對、吞」 ,解為純以「氣」言,非功夫深者不能知。我不懂氣功,但承認它是一種難練的而有益於人的一種功夫。但太極拳畢竟和氣功不同,氣功要「意守丹田」,動作也較少,太極拳則意在拳中動作的纏法,把意氣講的神乎其神,幾乎將太極拳的科學理法變成唯心的玄學。我也聽到有人說:「拳式重意不重形」,以自炫奇特。其實在生活上,雖然飲食行動都受意識支配,如果沒有形體上的配合,意中雖渴而思飲,水總不會隨意而來。
當前一切大事都提倡實事求是,我們研究太極拳的理法,也應遵循這一道路前進。特別是陳式太極拳這個傳統套路,己為國內外愛好者所喜愛,應當以科學方法傳播推廣,讓它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貢獻。講到技擊則應從太極拳理法上細心研究,以求巧於用力,而避免唯心文論,以免貽誤後學,貽笑國際友人。
滕州尚武太極
微信號:tzswtj
與您分享更多太極文化精髓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 寸拳
※太極拳的「松靜」「虛靜」和「空靜」-吳文翰 曾乃梁 梅墨生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分解
※陳式心意混元24式太極拳 (二十一)
※【新提醒】太極拳不能丟掉的幾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