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一周年——洋人沒來,自己人反倒跑了
編者按:滬港通一周年,滬股通使用額度不足50%,預計將湧入的外資沒有如期而至,而且AH股價差意外擴大。在滬港通期間,內地投資者與外資不同的操盤風格,外資愛在A股玩高拋低吸,而內地投資者則常常在港股投資中出現追漲殺跌。
滬港通將在今日迎來它的一周歲生日。回首滬港通這一年,A股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然而,滬港通還只是A股國際化的起點,期待中的深港通一旦落地,A股的國際化程度仍將大幅提升。
過去的整整一年時間裡,北向滬股通3000億元的額度,已經使用了1207億元,佔總額度的40.23%;南向港股通2500億元的額度,已經使用了918億元,佔36.72%。在滬港通開通之後的前5個月,港資通過滬股通持續流入內地,但是今年4月初港股暴漲的那幾天,資金開始迴流香港,隨後今年7月份A股大幅度震蕩的時候,港資更大規模迴流香港。但最近一個月時間內,滬指震蕩上漲了8%,港資卻持續流出,與以往的表現矛盾。
在滬港通期間,也顯現出了內地投資者與外資不同的操盤風格,外資愛在A股玩高拋低吸,而內地投資者則常常在港股投資中出現追漲殺跌。
一、滬港通成績單
外資失約 滬股通使用額度不足50%
截止11月16日,港股通2500億元的總額度剩餘1582億元,即使用了36.72%的額度;滬股通的3000億元總額度現剩餘1792.94億元額度,使用了40.24%的額度。滬股通使用額度並未超過50%。
因此市場有觀點認為,股港通並未達到預期,預計將湧入的外資沒有如期而至。對此,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雖然目前滬港通的交易規模小,但依然非常重要;使用額度,並不是判斷滬港通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標準。
葉檀指出:「現在滬港通依然非常重要,雖然目前看起來成交並不活躍。第一,它有風向標的作用;我們知道,其實滬港通的數據很受重視,因為它是一些敏感資金流入流出的明確信號;第二,人民幣想要國際化,人民幣資產以後想要國際的資金進來購買,或者人民幣資金想出去購買國際資產,滬港通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雖然規模小,但是很重要。」
對於目前額度的使用情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如是回應:「滬港通是一座天天開放的大橋,而不是一場音樂會,無法用一周或者一個月的上座率來衡量它的成敗。相反,它的價值可能需要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驗證。」
逾9成個股上漲85股股價翻番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569隻滬股通標的股中,近一年股價上漲的有527隻,佔比達92.61%。其中,有85隻滬股通標的股股價漲幅逾100%。
在滬股通方面,港人及外國投資者最受青睞的非藍籌白馬股莫屬。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中信證券、貴州茅台、招行銀行與上汽集團5隻個股成為近一年滬股通頭五大成交股票。
A-H股差價意外擴大
出乎市場意料的是,滬股通一年來A-H股差價卻被越拉越大。目前A股市場整體比港股市場貴43%。由於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漲勢凌厲,導致AH溢價指數快速抬升,但未來AH溢價指數不大可能長期處於高位。
據數據顯示,恒生AH溢價指數在滬股通開通前期(2014年初至11月)基本在95左右徘徊。但從滬港通開通後,恒生AH溢價指數便開始一路高歌,年初至今該指數一度再1300周圍震蕩。截至11月16日,恒生AH溢價指數收於141.74點,原本滬港通期望的平衡兩地估值水平功能,並未體現。
對此,分析師楊云云表示,港股通「不如」滬股通,深層次的原因是投資理念,內地投資者專註價值投資的少,喜歡跟風炒作,投資港股通的熱情不高;而滬股通投資者,專業機構較多,獨立研究能力強;未來,這種「北熱南冷」的差異不會持續加大,兩地市場會逐漸靠近。
長城證券投資顧問龔科認為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自開通以來,A股市場雖然總體處於上漲狀態,但交易活躍度最高的領域卻是創業板和中小板,滬市相對溫和的交投現實決定了滬股通的交易規模不會太高;第二,近一年以來港幣相對於人民幣處於貶值狀態,這使得香港資金北上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第三,QFII、RQFII額度在今年持續擴大,分流了一部分原本可能藉助滬股通渠道進入A股市場的資金。
助推A股「國際化」
監管層及交易所推廣與完善滬港通的努力,不僅讓國際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開放路徑清晰化,而且提升了海外市場對A股的關注度。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總體設計中的一步大棋,滬港通模式成功實踐,使得未來內地資本市場融入世界資本海洋的路徑逐漸清晰,而這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正面反饋,由於越來越多的海外資金希望配置A股,國際知名指數公司紛紛把「將A股納入其全球市場指數」提上日程。
今年5月份,國際知名指數公司富時宣布啟動將A股納入其全球過渡指數的計劃,並推出兩個包含A股的新興市場過渡指數。A股在其過渡指數的初始權重為5%,隨著A股越來越開放,完全可供國際投資者投資時,權重將上升到32%。
在之後的6月份,另一大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雖然宣布暫不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但將中國A股保留在其2016年新興市場指數評估名單上,並且稱「一旦A股的市場准入問題得到解決,將會納入指數」。
「滬港通開創的開放結構為A股納入MSCI指數的市場准入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有美資基金的香港負責人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海外資金全球化配置中有廣泛的需求,只是此前投資A股市場需要申請配額,這對於海外基金,尤其是被動式投資基金來說,非常不方便。滬港通模式雖然仍有額度和投資範圍方面的限制,但實行額度總量控制,而且總額度、投資標的未來都可以擴容,這就讓基金配置A股成為可能。」
「深港通啟動後,A股不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障礙將會越來越少。」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
二、別樣的操盤手段
外資炒A股愛高拋低吸
在市場出現連續下跌或連續反彈的時候,外資高拋低吸炒作A股的邏輯的確很明顯。諸如6月10日-23日上證綜指下跌了10.5%,而滬股通期間卻凈流入160億元。而在7月6日-13日期間,上證綜指出現了7.69%的反彈,但是滬股通卻在此期間凈賣出377億元。8月18日-27日上證綜指下跌了22.79%,滬股通凈買入271億元。
為何A股企穩並不斷反彈上漲的時候,外資卻在瘋狂地撤離呢?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這是外資炒作A股的慣用策略,高拋低吸,外資習慣在A股連續下跌的時候抄底買入,在A股出現反彈的時候開始不斷拋售。北京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從滬港通開通一年來,外資投資A股的邏輯也開始清晰,市場都不看好的時候,外資會大膽抄底,而在市場一片看多,股市連續反彈之時,外資會選擇反彈後就落袋為安。
內資炒港股愛追漲殺跌
一年整體看來滬港通呈現出南冷北熱。「內地投資者炒作港股積極性不高一個主要原因是目前開通港股通的門檻比較高,需要50萬元資金門檻,而內地投資者還是主要以小資金散戶為主。」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分析道。
需要注意的是,參與港股操作的內地投資者似乎更愛追漲殺跌。港股通每日成交數據顯示,不同於滬股通經常會出現連續凈賣出,港股通截至昨日共成交246個交易日,出現凈賣出的天數僅僅只有18日,惟一一次6月26日-28日連續3個交易日凈流出,而從恒生指數在這期間的走勢來看,恒生指數下跌了13.37%,屬於殺跌。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滬股通開通首日單日額度很快用完,而港股通啟動首日,卻只用了17.68億元,港股通105億元單日額度僅有的兩次用完則發生在4月8日和4月9日,港股被市場一致認為是價值窪地,內地投資者蜂擁而至,兩日用了210億元的額度,而這也成為內地投資者追漲港股的典型。內地一家私募公司的操盤手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已經很長時間沒去買港股了,等到行情好時再去買」。
三、「各路通」充滿期待
「滬港通加快了A股的國際化進程,而這只是開始。」宋清輝對於已經開通滬港通的A股,充滿著更多的期待。而楊德龍也表示,滬港通一年以來的平穩運行為後續開闢更多的互聯互通的機制提供了借鑒意義。
自滬港通通車以來,深港通的開通也漸漸提上日程,而且離通車的時間也越來越近。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深交所官員表示深港通正在測試,但啟動時間尚不確定。而多位業內人士均預計,深港通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還有消息稱創業板也有望納入深港通。然而,這還並不是全部。按照監管層此前透露出的信號,除了深港通之外,還包括滬倫通、滬納通等「各路通」值得投資者期待。
在楊德龍看來,深港通開通後,A股的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同時促進A股投資者的價值回歸。「讓A股投資者更加註重公司基本面的價值,有利於A股未來納入MSCI指數,讓A股更早地被納入到國際市場中。」楊德龍稱。而李大霄則表示,隨著深港通的開通,除了A股的國際化、市場化步伐加快之外,A股市場的估值也將會被放在全球的平台上重新定位。
「隨著A股國際化程度的提高,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以及市場規範程度都將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是A股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宋清輝稱。
滬港通一周年 盤點五大意外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在萬眾期待中正式開通,轉眼之間,滬港通已經通車一周年,在這一年中滬港通並沒有完全按照此前市場的預期那樣運行,出乎投資者意料之外的事件不斷湧現,而這些意外又給A股市場的走勢帶來多空不定的變數。
意外一:交易規模低於預期
根據內地及香港證券監管機構的安排,滬港通於2014年11月17日正式通車時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每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為105億元。當時市場的主流意見是,滬股通額度設置相對保守,3000億元的總額度很可能在1年到1年半的時間內即將消耗完畢,然而實際交易規模遠低於市場預期。
數據中心統計,自去年11月17日以來,滬股通累計成交15305.36億元,日均成交67.13億元,單日最高成交紀錄為今年7月6日的233.88億元。港股通累計成交7382.71億元,日均成交32.96億元,單日最高成交紀錄為今年4月9日的260.91億元。而同期A股市場的日均成交金額高達1.07萬億元,滬股通日均交易規模僅相當於A股市場日均交易額度的0.63%。截至昨日,滬股通剩餘額度達1792.48億元、港股通剩餘額度亦達1591億元。
解讀:長城證券投資顧問龔科指出,導致開通一年以來滬港通特別是滬股通交易規模低於市場預期的因素有三點:一是自去年11月17日以來,A股市場雖然總體處於上漲狀態,但交易活躍度最高的領域卻是創業板和中小板,滬市相對溫和的交投現實決定了滬股通的交易規模不會太高。其次,近一年以來港幣相對於人民幣處於貶值狀態,這使得香港資金北上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第三,QFII、RQFII額度在今年持續擴大,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可能藉助滬股通渠道進入A股市場的資金。
意外二:資金南下意向反超北上
滬港通開通之初,市場普遍認為對A股市場是重大利好,其中利好之一便是為A股市場新開闢了一個外資流入通道,不過經過1年的實踐,滬股通累計為A股市場補充的境外「活水」只有大約1209億元。在滬港通通車以來的229個交易日中,滬股通有82個交易日處於凈流出狀態,進入今年三季度以來,滬股通資金外流的趨勢越來越嚴重,特別是自10月16日以來,滬股通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處於資金凈流出狀態。與之相對應,今年下半年以來流入港股通的資金越來越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以來滬股通累計外流資金186.32億元,而港股通卻在此期間凈吸納資金192.01億元。
解讀:廣發證券投資顧問王立才指出,滬港通本來就是一個雙向通道,資金流入或流出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過經過近一年的反彈行情後,A股估值以及調整壓力在進入三季度後明顯高於港股市場,前期獲利境外資金在兌現收益後離場也在情理之中。同時,A股市場在三季度一度暴跌,內地採取多項限制措施維穩,同期港股市場顯得更為靈活,這導致部分資金進入港股市場尋找機會。最後,美聯儲12月份加息的概率在增大,這會對人民幣資產投資會帶來一定的衝擊,因此部分境外資金需要藉助滬港通平台從A股市場撤出。滬港通今後能否像市場預期的那樣成為境外資金持續輸血的通道,其關鍵還是在於A股市場自身的走勢以及人民幣匯率的變動。
意外三:AH差價越拉越大
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越來越大是滬港通推出伊始市場所沒能意料到的。
據統計,AH溢價指數在滬港通開通前的12個月內基本穩定在90~105點的區間內,但從去年11月份滬港通開通後,AH溢價指數急速上揚並從當年12月起穩定在110點上方,本周三該指數一度達到143.62%,也就是說A股市場整體比港股市場貴43%。
解讀:國泰君安投資顧問張濤指出,作為成熟資本市場的香港股市,其估值體系通常被認為相對合理。不過由於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漲勢凌厲,導致AH溢價指數快速抬升。雖然A股市場作為新興市場應該享有一定的估值溢價,但按照同一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場應享有相近估值的理論,AH溢價指數不大可能長期處於高位。
意外四:兩地獨門股最受關注
在滬港通開通之初,業內曾對兩地市場最有可能受益這一新鮮事物的板塊及個股進行了梳理,按照當時主流的市場意見判斷,A+H折價股或最受歡迎,其次是高股息率個股,第三才是兩地市場各自擁有的獨門股。但從一年來的實際交易情況看,折價並非兩地資金擇股的首要標準,反倒是兩地市場各自擁有的獨門股備受關注。
據統計,自去年11月17日以來,共有13隻個股得到滬股通資金累積10億元以上的凈買入,其中貴州茅台最受寵愛,滬股通資金凈買入該股合計約103.9億元,而貴州茅台正是A股市場獨有的投資標的,此外,港股市場上雖然有與大秦鐵路、上汽集團、中國北車、宇通客車、伊利股份、青島海爾、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股類似的品種,但這幾隻個股都只在A股上市交易,並沒有在港股市場掛牌。而在港股市場方面,最近一年港股通資金凈買金額累計超過10億元的個股共有9隻,其中中廣核電力、香港交易所、騰訊控股、漢能薄膜發電、國美電器、阿里影業等6股也都是只在香港市場交易。
解讀:華龍證券投資顧問牛陽表示,由於這類個股在兩地市場中暫時不存在可複製性,預計短期內仍將是滬港通交易的主流。不過從近期的市場走勢看,估值差價正成為引導滬港通資金流向的主要因素,A+H折價股有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兩地資金布局的重點。
意外五:滬港通模板效應迅速發酵
雖然從市場交易規模、兩地市場資金流向等方面看,滬港通開通一年以來給A股市場帶來的短期利好並不是很突出,但對A股市場的深層次影響卻已經開始顯現,比如在最近一年以來,以滬港通為模板的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
今年1月6日晚間,深交所官方微博曾發布消息稱:「我所與香港聯交所正在對開展深港通進行研究,方案成熟時我們將按程序報請兩地監管部門審批」。本周二,深交所策劃國際部副總監劉輔忠表示,深交所正在為深港通進行基礎設施測試。本周四,香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預計「深港通」開通消息有望在年底公布,啟動時間在明年第一季度。除了深港通以外,中英兩國政府在10月份發表聯合宣言,表示兩國將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這意味著外界一直期待的「滬倫通」計劃,已從設想階段邁向具體操作的雙邊研究階段。
解讀:光大證券投資顧問周明表示,滬港通開通一年來的最大意義在於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在監管透明、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邁出了雙向開放的第一步,對A股市場有效聯通到全球市場提供了參考的依據,對內地資本市場估值水平和估值體系結構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滬港通模式成功的基礎上,未來以不同形式實現滬美通、滬歐通,實現我國證券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在這過程中會有更多投資者願意去使用人民幣,這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運用有很大的裨益。
來源:財聯社 重慶商報
推薦閱讀:
※自己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另一個自己——克隆技術
※李宇春長發造型遭調侃 回應:我自己覺得很好看(圖)
※通靈居士芙蓉:大家可以用這篇文章自我檢測下自己命里的業力障礙和不順到底有多少
※你真的胖嗎?!自己來判斷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