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丹道研究丛书·天元丹法类卷 丹道指南

中华丹道研究丛书·天元丹法类卷二(内部资料)

丹道指南

谢怀宇 谢怀昭著

第一章:玄关一窍述说

第一节大道说(从外天机阐述玄关一窍)

中华丹道学理论认为,天地宇宙未生以前的一种状态谓之鸿蒙。气候氤氲,皆未成。又名太乙,或曰:混沌,无极,此乃未始之始。此一状态可称之为宇宙先天,亦即老子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待此状态氤氲运酿至一定时机,火候满足,恍惚杳冥之中产生一“信”,谓之先天一炁。如是,此一炁动荡,而生太极,分阴阳,化生万物。正如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所描叙的那样:宇宙其始之主曰:“混沌氏”,其时,天地未判,阴阳未分,万物未有,后有混沌之中孕育盘古氏,盘古苏醒,化生动机,是时,盘古开天辟地,如是阴阳既判,天地分焉,万物育焉。此一神话传说,其实也暗暗隐藏着我中华民族先祖们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创生观。

现单就我们人类所居住的环境而论,阴阳既分,太极既判,清炁上升,在天成象,浊炁下降,在地成形。阴阳二炁化生五行,继而万物,恰似《易经·系辞》所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笔者按:此处男女当指阴阳之意,不可狭隘的认识为男女之相)媾精,万物化生。

从上可知,我国丹道学说认为,整个天地宇宙,以及芸芸万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皆是由鸿蒙混沌而生化机而来,此鸿蒙混沌即是万物之母也。《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因此说,人之一身造化,与天地同一炁也,人道与天道同根一炁也。

既然人道与天道同根一炁,那么,我们人类与天地宇宙以及日月星辰等等,皆以一虚无先天之炁为纽带而缕缕相连。故此庄子曰:“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这就是后世丹道“玄关一窍”之说的来源,也是丹道可以升华人体生命巨系统,进而自强为超级人类——仙人的理论根据之一。因为,既然天地万物与人同根一炁,脉络相连,那么我们人类自然可以用此脉络相连之无形纽带,不断吸取天地先天之炁,使吾长生不老,进而超越肉体有限生命,自强为超级之人类。先天一炁既然可以化生天地,化生日月星辰,化生万物,改造升华我这肉体生命当是绰绰有余,不在话下。

当然,天地万物与人同根一炁,脉络相连。若人不知归根复命,返本归根,执守吾先天祖炁并补充之,而任吾身之先天祖炁散漫周身,化作后天,那么,吾人必如无树之根,身中生机终被天地万物所夺也。

有人或许会问,人既与天地同根一炁,人之虚盈消息皆通于天地,不差毫发,那为何我们平常人不能觉察,先生岂非空谈?答曰:此是平常人执于后天形骸,神识纷芸,故不能清静自守,体验此缕缕相连之气机,缕缕相连之真消息。正如鱼在水中而不知水,所谓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也。

譬如天地因为有阴阳二气之虚盈消长,故有风雨雷电之变化,二十四节气之更替,黑夜白昼之轮转,寒暑炎凉之更替。平常人只有等待天地阴阳二气盈虚消长先天时机成为后天景象时,才能觉察。如:平常人见到风雨雷电,而后知天地阴阳二气在交替消长。而修炼者能清静自守,故天地二炁交替消长还在氤氲尚未成形之时,此气机已于吾修炼者相互感映,故吾身体气机亦随此天地先天之机相映而动,其间,既不差分毫,此可谓之先天,亦可谓之先知先觉。修炼者如此时,可乘此机而调整吾人身阴阳二炁。因为天地阴阳二炁,互相动荡,既能使天地之气候加以改变,如:春季,万物发生,夏季万物壮旺等等。而修炼者以清净自守为入门之法,以天心为主,元神为用,事先以身体感映天地阴阳二气尚在先天之时的造化,如此又何愁不能改造升华吾人自身哉!

春季到来,正生发之气机旺盛之时,修炼者可以与天地之机相应而补养壮旺吾之肝气,吾之生发之机。又譬如:大雨、大雷、大风未发生之先,天地阴阳二气氤氲蕴酿,其炁机正是极浓愈之时,修炼者亦可事先知之,身中之先天炁机与天地之炁机相连,能够盗取此浓厚之炁机而培养自身,使吾之身心如蝉脱翼焕然一新。如此长久修炼,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刻,时中用刻,时时刻刻,月月年年,始终与天地连成一炁,使吾之生机阳炁,日有所增,又何愁不能逆夺造化,而长生久视哉!真可是: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里却生恩也。

天人合发,生道合一非比喻,其中确有实在功夫与效验,诸同好宜深思明悟而实修证之。

平常人不能事先体察天地之机,而用以改变自身,只有待此机转为有形景象之后,才能知晓,而后天有形景象,后天有形之气皆生中有杀,如大风、大雨、大雷等,若直接作用于吾人之自身,吾之自身虽可加强奋溢刚强之气,但又莫不受其戕害。各种寒暑风湿,加之吾身,莫不皆然,吾之身体日消月损,遂与造物同沦,悲哉!

故此,仙家修炼贵在以清静虚无为法则,使吾能先知先觉,事先体察天地阴阳二炁还在先天之时的盈虚消长之机。仙家贵在以清静虚无为主旨,使吾人后天精气神混然一体,氤氲一团,归根复命,化作先天祖炁,使吾如树之有根,能此感彼应,遂感而通,如磁吸铁,盗取天地之炁,盗取太虚先天元炁。《浮黎鼻祖金华秘诀》云:“如磁吸铁,隔碍潜通”也。

以上就是丹经所谓之外天机,外天地之真消息。明白了外天机,也就明白了盗取收集外界清阳之灵炁的方法。此个外天机,也就是真正之“玄关一窍”“先天一炁”也。异名甚多,迷者自迷,悟者自悟。虽说是外天地之机,但也可说是吾人本自具有的与天地连成一体的先天祖炁,故又曰:虽自外来,实由内孕也。毋论修与不修,皆有此炁机。只是未修者不能体察此机而利用之,不能盗取天地太虚之元气而改造自身。而修炼者能知此机而利用之,使其盗取天地太虚之元气而改造自身。正是:道在身而人不知,鱼在水而鱼不晓也。

由上可知,人体气候运化之机莫不契符于天地之机。只因我人心未死,万念纷芸,故不能察之。如人心既死,天心复活,以不神之神主事,自然可妙合天机,返夺造化反掌之间,天地造化在我掌中。故《阴符经》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第二节性命顺逆说(从内天机论玄关一窍)

三丰祖尝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这颠倒之道高度概括了修丹之核心。依我国丹道学说而言,吾人之产生譬如天地宇宙之产生。其始,父母未生我之前,又未相感,相应之时于我所言,亦谓之为鸿蒙混沌。其时,既无阴阳之分,更无精气神三才之别。真是: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处。待父母相交之际,阴阳二炁动荡而生造化,此时谓之太极。此太极造化之机能夺取太虚先天一炁。此时,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炁,使万物所共有之本体——道具体付予我生机——德(先天祖炁)。如是,阴阳二炁加上此先天一炁混作一团,氤氲运酿,火候满足之后,母体遂怀胎而有我。因此,我同时受父母之机与天地之机所制约影响。因此吾同时具有大道之性——德(此谓之吾先天祖炁);父母之性——吾之秉性、精神、身躯。但我必竟是我,故我定有吾之独特后天性情。且世间人出生地点,时间,环境以及生我之父母等等诸因素并非一定相同,故世上任何人皆有各自之不同点。

中华丹道学又认为,吾之身体又好似一个天地,天地宇宙只不过是一个大人,吾不过是一小天地宇宙而已。若依此而论,吾这一小天地之道体为——吾之先天祖炁,此炁乃先天大道所付予,于先天大道而言,可称之为德,也可称之为吾之鸿蒙混沌。故吾之小天地又如天地产生一般,如是产生阴阳、三才、万物。其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成形为体,太极既判,阴阳遂分。继而清浊半间者为气,而三才具备。阴阳二气动荡,三才互化,产生造化,故此形成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胳气血等等。至此,吾这小天地之万物皆已成形,如是火候既足,遂出胎而生。

婴儿出生之后,虽筋骨柔弱,但因其先天尚足,故能以先天为根,如有根之植物,能通过口鼻毛孔等夺取天地之气,夺取万物之气而强壮长养后天色身。故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

可是,一旦我们身体形成,其中已含死机,因为我们身体总是与阴阳背道而驰的。因为,心脑等毕竟居于上,肾居于下,故心火向上炎,水往下流乃必然之事。身内阴阳二炁受此形体结构局限,终究是逐渐分离而行。比如,吾人眼耳鼻口意之内五行,原皆系先天元阳所造化而来,原本就是一物,但因吾人形体构造使然,遂一分为五。且各逞其性,向其秉性发展,未能混然一团,相生相化。而是眼逞其观之性使吾肝气外露;耳逞其闻声之性而听于外使肾精外泄;鼻逞其嗅觉之性而使肺气从鼻而漏;口逞其言语之性而使脾气从口外漏;意逞其识想之性而欲念纷芸,使心气散失。此内五行遂变成五贼,不断戕害吾身家性命,使吾饱受生老病痛之苦,吾之命运已不能由自己作主。

既然五脏六腑之气由五贼而外泄,且五脏六腑之气又由吾原有之先天元阳而来。故此,吾人身之先天元阳逐渐被各器官组织等消耗殆尽,人又何能不死也哉!

吾之心神,因不能被吾之元气所制约,也即丹经所谓水不能灭火,肾水不能上流灭心火。故吾之心神逐渐成熟而有识想之性。在胎时,阴阳二炁相融,故心气被肾气所制而一念难生,浑浑穆穆,乃寂然不动之元神。及至成年,因元气衰弱。铅不能制汞,故各种念头无端而起,纷芸变化,莫能定止。亿万念头,刹起瞬灭,随物而逐,无有了时。吾之神遂被外物所制所夺,日耗精神,神疲气短身虚。所以,有些丹经称神为吾人生死之海。(按:由于水不能灭火,所以一般修炼者初次行动入静,很难收住已乱之心而进入大静中)

其气也,在胎时,因吾之阴阳二炁凝聚一团,乃有先天元气氤氲一团不散,故吾能够以此炁为根,以脐带为媒,使吾之气通母之气,母之气通天地之气,天地之气,通太虚之气,窍窍相通,无有隔阂。斯时,也可称之为胎息。何谓胎息,神入气中谓之胎,息因胎住,息因胎生者谓之胎息。呼吸开阖皆由吾一团祖炁相连,且由祖炁主宰其间,谓之胎息。

乃至出胎,阴阳遂分,肾中元阳,心中真汞未能抱作一团,神气未能浑然一体,出胎之后,后天气又乘口鼻而入,操吾生命之权,成吾身体运化之主宰。其始,先天尚足故吾身体运行之主宰以先天炁为主,后天气为辅,所以吸入之气长,呼出之气短,而身体日壮。其继,五贼相害,使先天元阳分离而散失,逐渐被天地反夺之。因先天元阳渐少、吾身体运行之主宰先后二气各占其中,故呼吸之气长短平均。待先天元阳微弱时,吾身体运行之主宰渐渐以后天气为主,外界之机强胜,故吾之生气遂被外物所夺,后天气遂成吾造化之根源,身弱气虚,待死而已。

其形也,日受外界寒暑炎凉,风雨雷电,湿热诸气所侵戕,又加之为生计劳苦,遂使吾形体日益损坏,使之先天元阳不断转化为营卫之气而不断消耗。最后,筋骨衰老,壮化老,老化死,以上为顺为凡之道。

由上可知,人所以有生老病死,唯在于先天元阳未能团聚一团,而化为后天之气,使吾如拨根之树使然。既知死之机,必可知生之机。三丰祖云,逆为仙之语,早已揭示无余。何谓逆为仙?修炼丹道之士,即是使后天变化之识神归于寂然不动之元神,使后天粗短急促之呼吸归于细柔绵长之真息;使形体不再过度劳累,归于静养休息之状态。以清静自守为本,使吾之后天气归于一体,神依于气,气依于形,形依于虚;神炁相抱,心身形守,神气形心浑同一体,归于吾未生前之状态;五官浑同,神气相抱,化作一炁,归于先天元阳祖炁。此时,方可谓玄关立焉,玄牝立焉。自此外界清阳之炁通过后天呼吸之机不断补充吾之人体自身根本——先天元阳。进而使此先天元阳与外界太虚鸿蒙一炁遂感而通,点化吾全身之阴质。

综上言之,所谓顺为凡者,乃使先天祖炁化为后天神气,进而人体形神分离消亡之过程;而逆为仙者,乃神气合一而归于先天祖炁,再遂感而通,盗取天地太虚之气的过程。

由此可知,修炼之最大机关就在于此先天祖炁,这先天祖炁也就是玄关一窍,乃天人缕缕相连之真把柄与真纽带。前文提到:人道天道同一炁,人之虚盈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只是我们平常人执于后天形骸,神识纷芸,浮燥不定,不能清静自守,体验此缕缕相连之气机、缕缕相连之真消息而已。此缕缕相连之气机、缕缕相联之真消息,乃天地宇宙、万物人我所共有之本体——道所具体在吾人身之性也。故《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此具体在吾人身之性,乃道之最精华的部分,谓之先天一炁。于吾人身而言,谓吾之先天祖炁,于天地而言谓之鸿蒙一炁也。由此可知,此炁确是天人合发之机关和纽带。

人们常说修道炼丹,其实道何用修乎,道本在吾身也,吾所以不觉者,唯有妄心,因有妄心,故神炁分离,因神炁分离,故吾之气机被天地所夺,流浪生死。若能清静自守,即能神气合一;若能神气合一,即能归根复命;若能归根复命,即能寻着先天根本;若能寻着先天根本,神气自可化为先天祖炁;既然化作先天祖炁,即谓结成内丹;内丹既结,即可还丹。所谓还丹,即施吾肩真人所云之:天人同一气,彼此感而通,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因此无妨说,丹道贵在神气合一,天人合发,收集虚空清阳之气点化吾身之阴浊。若论玄关一窍之重要性,莫不外乎要修炼者,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无为自化,知人之一身造化,同乎天地之造化。悟之者,超乎天地阴阳之外,迷之者,罹乎苦海万象之中。

第三节 浅识玄关一窍

一、玄关之真义

在内丹道修炼中,玄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玄关一窍的显现,代表着修炼者摸着了造化之机,进入了大道之门。但历代神仙家对玄关的解释含糊隐晦,莫衷一是,种种异名,不一而足。

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非五脏六腑,非四肢百骸,亦非炁穴、印堂、百会、规中,拘泥于形体躯骸,而在体内求搜,将一无所得。然而离开人体自身而向外求取,亦无所获。唐代吕纯阳云:“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肾,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张祖紫阳真人更言,“修炼金丹,全在玄牝千四百字,玄牝一窍,则金丹之道尽矣,所谓知一而万事毕者也。”

何谓玄关一窍?一言以蔽之,玄关窍者,玄妙之机关,秘密之门户也。《道德经》谓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也。是我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之处。何谓玄关一窍,详而说之,即我摒弃妄念万缘,七情六欲,使我虚极静笃而神气相抱,浑然一体,神即气,气即神,神亦恬淡虚无而无思虑,气亦平和安然而归根。然后,待此神气相抱浑然合一成一气后,我此气机将与天地先天之机的频律一致,至而内感外应,遂感而通,天合人发。此合发之处即玄关一窍是也。准确言之,玄关一窍者,即修炼者达到与天地宇宙,万物万象合发共振时的一种高深功态后,而显示出的与天地万物同根共蒂的虚无之谷。修炼者寻着的与万物同根共蒂虚无混沌之处,即玄关一窍。此虚无混沌之处也是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旋转往来,生灭易换之斗柄和总持门。故修炼者只要能进入玄关一窍,便可寻着此虚无混沌之所,即可天人合发,内外相感而盗取天地宇宙之造化气数。前辈大德,已故道教协会老会长陈撄宁先生尝言,“学者果能将玄窍之理论,一一贯通,玄窍工夫般般应验,何患不能缩天地于壶中,运阴阳于掌中,功成证果,可与三清元始并驾齐肩,岂区区玉液、金液、长生、尸解之说所尽其量哉!”故历代丹道大师,先贤圣哲称玄关一窍乃太极至善之地,无极混沌之根,虚无造化之源,先天凝结之所,日月星宿往来旋转之斗柄,天地宇宙易换之总持门。

只要修炼者进入神气相抱的功态愈深,那么自身体内之先天祖炁则能更深层的发动,又因为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乃同一无极混沌之所分(先天祖炁与天地宇宙之气机造化犹如一滴海水与整个大海之水的关系一样),故而修炼者则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时的功态也就愈深,与天地宇宙之机的频律也更吻合,接近。因为,进入玄关一窍的程度越深,也越能更快地,更大强度的盗取天地宇宙之气,最终粉粹虚空,与道合真。又因为神气相抱的功态有深浅之不同,故而与天地宇宙合发共振之层次亦有不同。故有玄关一窍现,玄关窍开,大开,遍开之说。“辟开窍内窍中窍,踏破天中天外天,”就是对进入此功态不同层次阶段的形象概括。北七真之一的全阳子王处一在其《玄光集》中有诗一首云,“清静翰开壶内境,无为踏破洞中天。灵明混合诸天地,大道空无一法传。”也是对进入此功态的方法和过程的维妙维肖的描述。其微妙处,大堪仔细品玩推敲。行者果能明了此一句而词外见义,必可得其修炼的大机趣。

此一种高深功态在释家而言,则称之为“真空”。而天人合发,内外相感,使我之心身有所变化,充盈无限生机的那一时刻则称之为活子时。而一日之内,神气相溶而发动先天祖炁使之天人合发,内感外应之时亦不止一次,故采取此天地宇宙之真阳真药亦不止一次。因此,唐代崔希范在其《天元入药镜》中言:“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天地宇宙之气机从玄关一窍中而出,则称之为妙有。此先天造化、气机则称之为真种子,长生药、得道之真种子,长生不死之真药。有了这种子,就会形成发芽生根而结果的无限变化。老子称此“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因,是真种子,“无不为”是果,是无所不能的无尽造化。服了这真阳之药,即可脱去凡胎俗骨,实现脱胎换骨之功,跨入一个全新的生命层次。

由上而观之,“玄关一窍”实乃一虚无混沌之所,并无定处可寻,其中包含着无限之气数和造化,亦包含着无限之空间与时间。在人体自身而言,得玄关遍开后,人即与宇宙所有之时间和空间混为一体了。为什么这样说?众所周知,我们普通人有区别之心,辨识之心。因此,我们的思维、意识总是一断一断的,不能成绝对的连续状,每一念头,每一思维,意识即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短暂之不确定时间。每一个念头、思维、意识就象开关、闸门一样时断时续、时开时关,时强时弱地控制着我们与天地宇宙交融混合的深度、与天地宇宙能量互换的力度,又因为我们人类不可能脱离于天地宇宙而独立存在,故好似产生了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每当另一念头一起,即湮灭了上一个念头,随之也湮灭了上一个狭窄的空间和不确定时间,而产生了另一个空间、时间。一瞬间内,即产生了生生死死之不断轮回。如是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能力以及生机、造化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之内,某一肤浅的层次之上,由此而形成了我们的繁衍生息,生老病死。亿万个念头,形成了亿万个有边界之空间和不确定之短暂时间,而时间空间愈多,则所形成的时间也愈短暂,空间也愈狭窄,离道、离真理也愈远。庄子在《南华经·齐物论》中更是分析得精辟透彻。《道德经》亦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每一时间和空间之综合体可称之为“玄关一窍”。而所谓的玄关一窍的显现、大开、遍开,就是所有的时间、空间逐渐融合,最终浑然为一,而成虚无混沌返补归真的过程。此时,对修炼者而言,不再有空间与时间之分,不再有空间之边界和时间之流逝断续,也即前文所说的包含无限之空间与时间。

二、死、活玄关窍说

玄关一窍又有死玄关窍,活玄关窍之说。(详见西派丹法开山鼻祖李西月所撰《道窍谈》)笔者就其分别试解一、二。以飨读者诸君。

什么叫活玄关呢?我虚极静笃之时,忽灵光一现处,就是活玄关,也是神气交融的虚无谷,更是我与天地宇宙同根共蒂之处,天人合发的合发点。古先哲称之为真橐龠,真鼎炉。因为修炼者在每次修炼中,由于入静程度之不同,而产生了与天地宇宙同步共振,内感外应之处的不同。因此神气相抱,天人合发点并不是固定和不变的。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活玄关窍。

故上上根器者,摒除妄念万缘,绝弃七情六欲,一念放下,转识成智。正如唐代高道王玄览所言:“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使之万念归一。当修炼者达到物我两忘,空色不异,受想灭尽之最高静定时,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相,无过去、现在、未来之分。也就是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分别。也即包含了无数的时间与空间。意识亦成为绝对的连续状(也即无意识),达无极混沌之境(也即无境界可说)。此时,我之气机与宇宙同步共振,内外相感,至而浑然为一,与道合真,浑身百节,亿万细胞,无一处不龙虎交战,无一处不水火既济,神气相抱,故而无处不是与天地宇宙合发之点。修炼者在此一瞬间即可成就大丹,炼就纯阳真身。一刹那即可实现“赤血换兮白血流,形骸化兮似银膏”的脱胎换骨之功。古人所谓“得丹原在刹那间”即是此意。也即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直篇》中所云:“日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这时修炼者可以说无一处不是玄关一窍,无一处玄关一窍不是大开。这就是在内丹修炼中所说的玄关一窍遍开的最高层次。修炼者这时的形体躯骸发生了天翻地覆之变化,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生命境界,完成了生命的再次塑造和完善。明代三丰真人对此经过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仙云‘这回大死今为活’又云‘一点而天下不平’到此地位,才是真正天地交泰,日月交宫,真阳之药到,顷刻周天火发,骨胎化作一堆肉泥,阳神脱体,撒手无碍。”“炼已持心明理见性之时,攒簇发火,不出乎一个时辰,立得一黍玄珠,现于曲江之上,刀圭入口,顷刻之间,一窍开百窍齐开,火发四肢,浑身筋骨血肉都化成炁,与外水银相似。”

以上所说,即活玄关一窍,是内丹修炼中最上乘之顿法所采用的玄关,非上上根器者不可实修实证。盖一般之人,下手之初,无法斩断妄念万缘,放下七情六欲。不能一念放下转识成智,而直造先天之先,进入虚极静笃之混沌之境,故又有“死玄关一窍”之说。

那么,什么叫死玄关呢?死玄关一窍通常指上丹田(性之蒂),下丹田(命之根),中丹田(规中一窍)。为什么把这三丹田叫死玄关一窍呢?因为通常修炼者守此三丹田较容易入静,因为人体神气相抱,水火既济,龙虎交泰通常在此三丹田。也就是说神气较容易相抱交溶于此三个丹田处。故与天地气机同步共振,能量交换也通常在此三丹田发生,因此把这三个丹田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学人明了此理后,在修炼中就不必拘泥于死守某一处了。人身内外,任何一处都可称之为死玄关一窍,当就其学人本身修炼时的敏感点,神气交融点不同而定。由此,可知所谓死玄关之说,涉及到下手问题,乃为我们普通修炼者所设之方便法门。

当然,就下手之法而言,实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青壮年,健康之身,应多读丹经以穷理而先性后命。若守窍,当认规中一窍为宜。中老年,虚弱之体,需纠偏补漏,当先命后性,如守窍,则以下丹田为好。

三、玄关窍现的层次及其内景

怎样使玄关窍显现、大开、遍开呢?其顺序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究其实,玄关窍开之顺序过程也就是修道全过程。众所周知,修道的过程层次可分:一,炼已筑基(使阳精初现);二、炼精化气;三、炼气化神;四、炼神返虚;五、炼虚合道这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不但是玄关窍开的过程,更是不同层次之阴阳气机在相应的玄关窍内显现、烹炼、交泰返本还真的过程。张祖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有西江月一首,尽披无遗,词曰:“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便看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现在,笔者就其各阴阳气机出玄入牝、返本还真的过程综合玄关窍开的过程浅述如下,以飨读者诸君(以守下丹田一窍为下手之法为例)。

一、炼已筑基(阳精乍现):下手初,用性之蒂也即二目(性之外在表现,神之所聚乃二目。故《阳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又有全身内外皆是阴,唯有二目一点阳之说)返照命之根(也即下丹田)。《悟真篇》有云:“蟾光终日照西川。”又有古诗云:“谁人识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中央。”如此使神气相抱,浑然合一,自然神定气闲,而隐藏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先天之精自然显现(明代陈眉公在《宝颜堂秘芨》中有云:“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氤氲而未成形,后天之念动,则成后天之精。”)。如是后天呼吸之息通过人体自身之后天神气而自然与此先天之精氤氲相连,并不断滋补充盈此先天之精,修炼者到此地步,方感受到全身气血融和,酥软如醉,神情愉悦,四肢百骸充满着一股温和之生机。如是一呼一吸,全身毛窍一开一阖与之相应。待火候满足之时,修炼者在某次修炼中将进入虚极静笃,渺渺冥冥,恍恍惚惚,似醒还睡之际,忽然一醒,玄关窍现,一点灵光从中而出,一点真阳外药从中而生,似荧如星,似风中之火,摇曳不定,若雨中之灯似明将暗,此时真阳不多,玄关初露,微阳咋吐,性光初现,也可称之为小药产。在此阶段中,如不时时护持,则灵光渐灭,生机将俱无。何谓为护持?即刻刻保持恬淡虚无,神定气闲,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之心境。心无增减,随缘而就,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也即张三丰真人所言“常应常静常清静。”

二、炼精化气:用心中灵光自心常照,日久用功,自然心中大放光明,无一丝尘垢。此时可称之为性光初圆。而同时,下丹田的生机也愈积愈多,蓬蓬勃勃,冲撞不定(张三丰真人称此为铅花自然露见)。正当其时,应要用初圆之性光返照包裹此气机,不使散失。也即日运己汞(性光)包固周密。这样汞气渐多,外阳真药亦渐集,最后合汇于气穴之内温养封固。如待气机蓬勃过久,不用性汞包固则会遂散灭而杳无踪迹,那将有入宝山而空手归之憾。《悟真篇》中,“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内煅,煅成温养似烹鲜。”即指出这一阶段。待丹田气机愈积愈多之时,将发生春雷震吼。这股聚蓄的强劲生机将沿督脉上窜至上丹田。如此之时,电闪雷鸣晃透帘帷,火珠上弛,六根震动,七窍生光。此时玄关已是大开,阴阳二气氤氲交合化为一气沿任脉下降而隐于规中一窍,杳无踪迹,万籁俱寂,恍如我先前未养未炼时一般。此时体内真阴、真阳完全溶合,体内再无阴阳之分,龙虎之别,真阳真阴交汇成先天一气。然而此气对先天大道而言,则称之为后天,如不加以外界之同类阴阳调和,仍有遍体炽热之患,阴火焚身之苦。

三、炼气化神:此段乃十月温养之功也。在此阶段,当采用真意以元引元,以体内之气机遍布太虚之同类阴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出玄入牝,在玄关窍中混合交溶。呼吸之息将止于胎,停于玄关窍。于此之时玄关窍更是大开。外界阴阳之气从中而出,点化全身阴质,霎那时全身百节,亿万细胞,皆然复活。真正是诸神变幻,群魔乱舞,循环不已,变化不息。万神复活,群魔苏醒即指此一阶段。

四、炼神返虚:当万神复活,群魔苏醒之时,最是危险。当行九年面璧之功,在此阶段中全身万雷震吼,无一处不龙虎交战,无一处不天地交泰。功夫到此,幻境丛生,诸景为害。盖所化之神,仍属阴神,未经先天之纯阳气机锻炼。阴神最善变化,反复无常。修炼者在此时应当止火,以候先天之先——纯阳大药从天而降。待混沌至无极之时,一点纯阳之气从虚无中来,点化群魔。一刹那,万籁俱寂,炼神返虚,诸般幻景杳无踪迹,真可谓是:“一点而天下平”。赤裸裸、亮晶晶之真性全现。顷刻成就大丹,炼就纯阳真身,从引撒手无碍,自得其乐,逍遥于无何有之乡。

五、炼虚合道:此一阶段,均不见历代典籍。兹引用陈撄宁前辈诗一首,作为概括,诗云:“打破虚空消亿劫,既登彼岸舍舟楫,阅尽丹经万万篇,末后一句无人言。”或问,“既登岸舍舟楫,末后一句,究竟如何?”陈撄宁先生又曰:“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清静经》亦言:“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第四节 炼丹与修德(以德而言论玄关一窍)

依丹道修炼学说而言,人的真性乃先天祖炁所来,而先天祖炁,乃太乙鸿蒙一炁所分,乃天地宇宙万物共有之道体具体在吾人身之德性。因此说,人之先天祖炁,人之真性原本是氤氲一团,乃太和融融之物,与太虚同体,清静洁白,与天地相合,与万物相生,相融相通,何分彼此。

待人下生之后,因形体结构之局限与制约,使吾之先天祖炁、先天真性,分散为各种后天神识作用,分散为各种后天气质之性。如:五脏六腑各有其不同之特定作用与秉性,耳眼鼻舌身意各具有其功能与特性。且各功能秉性,后天神识皆以“已”为出发点,各逞其性,失其团结和善之机,更由于外界各种物质之诱惑,刺激吾之感官,触动其心神,使其产生各种欲望、妄想,刺激各种神气欲望各逞其性,背道而驰,相互戕害,使吾先天祖炁消散愈快。

而修炼丹道之目的在于清虚自守,使吾之五脏六腑之气氤氲纽作一团,能相生相化;使神气合一,阴阳相调,水火既济,使五官混合为一;使吾之后天神气终究化为一炁,而不分彼此,凝结一团,终归于先天状态,最终与先天一炁,遂感而通,盗取天地之机。

由上可知,炼丹贵在一个和合凝聚,而后天物欲之性乃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各逞其性,主旨在于分,在于离,在于发扬各自之个性。因此说,修德乃丹道修炼之重,此并非徒唱高调之事,而是实修实证之结果。因为修德也就是培养太和生机,于己身内而言,就是要五贼各忘其个性,不以“自我”为出发点,团结一起,相生相化。如此,自然神气合一,终究化为一炁而天人感通。若不如此,五贼皆以“自我”为出发点,各逞其性,互相戕害,岂不使神气愈加分离,而终被天地所夺。故此于自身内在实修而言,修炼者要修德,必须使各感官之性浑然忘却,混然为一方可也。《道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至哉乎!斯言!

《黄帝内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究其内涵实质,这一切内在气机之变化,莫不是人之各种神识之性,因受环境之影响而各逞其性,未能合一之结果。故此说,从大的全局要用和善之诀,要修德。也就是说要用忘我合一之法,使其后天气质,各种识神之性,归根返本,互生互化,不各逞其性,互相贼害也。修炼者要修德,这并非言语理论上事,而是实实在在之功夫。真所谓德正心安,心安气顺。只要心中有一股太和之气象,则修炼易于反掌。

修德也就是摒弃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也就是忘我,也就是助人为乐。唯有助人为乐,方可在生活日用之际亦可做到忘我之境界。多做好事,与众人合一,以期培养自己柔弱、不争、谦虚、仁慈、详和、善与人同的合一思想。这样,通过如此种种外在手段,使吾人心死而道心生,使吾一股太和之生机充盈于胸中,身内自然神气合一,进而性命合一,天人合一,与道合一。

内在之修炼于外在之变化有微妙相连之关系。外在若修德存善,有合一之思想,内在神气自然亦合为一体,五贼归根返本,归于先天祖炁。凡修炼至一定层次境界者,均可知在静定功修中,均可体验到吾之身心与万物默默相连、相合、相融、相生之生机。万物与我本是一体,何自强分我与万物。万物有情,绝非虚言。万物尚且与我同为一体,不分彼此,又何况与我相同之人类乎?因此可以知晓在争名夺利中损人利已亦是愚蠢之事。

《易》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默契上文所言,当知此语真义。又常见丹经言修德在修炼中之重要性。张三丰祖师云:“丹道以阴功为本,德行为基”。徒知炼丹,不知积德,终是舍本逐末,无济于事。所谓道基深厚,或言根基深厚者,其实乃是言其人德行如何,若生性仁慈,充满一股详和之气,自然也有好为人善之德,为人处事,皆以与人“合和”点出发,浑然忘我,使我与人与天地万物浑同一体,此时已暗合丹道修炼之天人合一思想。故此,道功易进而少魔障阻挠。而有一些修炼者,修炼很长时间,功夫仍是停滞不前,此皆乃缺乏功德缘故。因为丹道修炼于内修而言,必使吾各种后天神识,后天气浑合一体,归于身内阴阳二炁,阴阳二炁合为一体归于先天祖炁;于外修而言,必使吾先天祖炁与天地万物相融、相合。若你自私、自利,必定使自我各五官六识之后天神识各逞其性,以“己我”出发,不能相融。故此,功修难进也。

同时,丹道修炼是以老庄哲学为指导,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大家皆知,丹道修炼主要是天人合一,天人连成一炁,使自我可以盗取收集太虚之元气点化身之阴质。而修德,就是浑然忘我,与人为善,与物为善,故此暗合丹道修炼天人合一思想。若不能修德,皆以自我出发,隔绝了与万物相连相生之生机,如此又何谈天人合一呢?故此《道德经》曰:“外其身而身存。”天人本是连成一体的,无论不炼丹或炼丹,无论坏人或善人,大家皆是生活在大道所主宰的天地宇宙之中,故曰:“天道无亲。”而修炼者以德为基,清虚自守,无为而化,自然可利用天人缕缕相连之生机而升华自我,而未修德者,以自我为出发,自然断绝了天人缕缕相连之机,而自毁前程。故《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非天道有亲疏之分,实乃善者自然有得,不善者自毁生机也,诸同好悟之!

现再进一步而言,丹道修炼,一方面在于跳出五行之外,不受造化所制,在于超脱红尘,因此暗暗隐藏着为己之思想,分离超脱于同类,分离超脱于万物之上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始终行“合一相融”之法诀,吾与同类合一,吾与万物合一,吾与天地太虚合一,因此,又暗暗隐藏着舍已之思想。以上两个极端不免互生冲突,有难以调和之矛盾。故此修炼之人必定在修炼中有诸多魔障患难,而解决此冲突唯一之法,就在于修德积善。

凡功修进一步,即吾异于世俗一步,超脱世俗一步,故又必须行善忘我,以期调和分离超脱之矛盾。这样,功修进一分,德亦须进一分,如此功精进,日有新进。历史上很多高真大隐每患德行不够,故不敢修炼。如三丰祖曾患家贫无财,不足以广积善德而自危。后得火龙真人外丹炉火,黄白之术而广积阴功,伍冲虚未内修丹道之先,即精研外丹之道,烧外丹近六十余次,丹成乃点石济世,广积阴功。很多祖师在未内炼之先皆积功累行,直至做到吾无欠于世人,世人亦无欠于我,坦坦荡荡,无牵无挂,遂下手兴工,以了生死大事。

综上所述,修炼丹道必须积德之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于自身内部而言,修德可使内五贼和合为一,不各逞其性而能够相生相化,此谓内天机而言;其二,于修炼者与外在因素而言,修德可以人心立死,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能够天人相通,天人合发,隔碍潜通也,此谓外天机而言;其三,通过修德,可以调和超脱与合一、为己与忘我之间的矛盾,此为内外阴符而言。

第五节 生命体种类与修道假设论玄关一窍

生命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在我们所知的地球上,生命由最低级的单细胞至最高级的人类,类别就是将近亿余种。其中,还不包括那些介于细胞与分子之间的病毒。我们甚至还可以把各类行星,恒星当成一定意义上的生命体。

所有这一切生命种类,都不过是一种“粒子体生命”。按照现代物理的量子理论来说,它们有着严格的量子阶梯。为何持此说?因为任何有形的生命体都是由几种最基本的粒子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而已。

那么,是否存在另外的一种生命体,正如与粒子体生命形式相反,我们姑且称之为“连续体生命”吧。此种连续生命就如“波”一样遍布“流动”于整个宇宙,在宇宙永不停地“脉动”。它那种生命形式,是很难用我们粒子体生命的意识去摹想和思议的。

也有这种可能,我们本身就是由粒子体生命与连续体生命共同构成。在某种广泛意义上,人的意识与精神肯定是一定意义上的连续体生命,它能离开粒子而独立存在。如:圣贤智者死后,他的思想和某种判断意识借助后人,这种思想可流传几代甚至千年万年。正是虽死犹存。他的这种无形的意识场仍时刻影响到每一个人,就象电磁波,可见光波,引力波一样能脱离原子及物质本身而单独存在于真空。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也有类似灵魂出体之感,如在遭受猛的电击时,似有灵魂脱体之感觉,当然在现代科学实验中,并不能表明灵魂脱体之存在。因此,我们当认同现在科学之认为,那么,那种类似灵魂的东西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精神意识。

虽然,但也从一个侧面上可以把这种精神意识当作一定意义的连续生命体。当然,并不是绝对的连续体,相对于无限宇宙,不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们都是有限的。又因为人与人间的意识与精神是有区别的。既然有区别,就必定具备粒子性,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更高层粒子体属性。有个体存在,就必定不具有绝对连续性。

是否在宇宙中有这种绝对连续体生命呢?如果有,我们最后将归结到整个宇宙真空(包括物理虚空和心理虚空),只有此才是真正绝对连续体生命。“宇宙真空”就是一种最特别的生命体,因为整个虚空是无始无终,无间无断的。没有哪个人能拿掉一块空间,所以说是一种绝对连续体,如果说有始,那么其始之前为何?如果说有终,那么终立之后又为何?如果说有间断,那么间断之间又为何?故此说是绝对连续体。正如《道德经》云:“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后。”“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而且,这宇宙真空非但是一种绝对连续体,更是一种一定意义上的生命体。《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此宇宙真空就如生命一样在不断创生,生根,发芽及至成长。我们人类也不过是其一部分而已,万物天地,日月星辰皆是此宇宙真空的一部分,又皆在其包含之中。故此,天地宇宙,万物人我实是一物,此一物即是先天一炁,而天地人我缕缕相连之机则好比丹道中的玄关一窍。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现代高能物理学方面得到部分验证。

现代物理学发现并认为,真空不空,真空并非死物。当我们超越基本粒子微观层次,进入尺度更小的几个数量级层次(按:钱学森博士称之为“渺观层次”)时,真空自身在永不停歇的变化,整个宇宙空间都在脉动(这种脉动无妨称之为先天一炁作用),量子起伏剧烈,不断产生和消灭各种虚、实粒子,发生真空极化现象,真可谓无中生有,又从有还无,所有宇宙空间就如同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创生,在运动,在变化,在思索。

用以上假设也能解释现今许多量子力学,以及高能物理方面的难题。如:测量问题,测不准原理,基本粒子象波一样同时无处不在的现象,粒子的超距作用等等。

首先测量问题,测量观察某现象前,就必须先把测量者绝对的包含进去,再进行测量和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否则只能是片面的,且得到的各种类数据将相互矛盾,甚至互相否定。如:光的波粒二相性,量子猫谬误现象这两个例子。由于测量者——人必定是空间这个绝对连续体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观察某类现象时,由于空间本身是绝对连续的,所以,实际上某类现象也把我们的意识及形体也涵括在里面了,也即我们影响了这“某类现象”。如果没有我们的观察“此现象”,也就不是此现象了,而成了彼现象。正如丹道理论认为,万物人我本同根一炁,缕缕相连。

又如高能物理方面的超距作用。所谓超距作用,就是指两个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以后,不论将它们分开多远,甚至无限远,只要一方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就能在一瞬间传播到另一方,使另一方也受到影响。此种现象用已有物理理论根本解释不通,它根本违反了爱氏的相对论,因为传递此种影响的东西需要无限大的速度,而在相对论中,场和物最上限速不能超过光速。

如果我们把整个空间看作一个绝对连续体,用丹道学之理论,认为先天一炁,无处不在,放之弥于六合,卷之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那么就能完全解释此类现象。因为两个非生命体,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是不可能有如此的象人一般密切的“情感”联系。就如一张桌子和一块石头,一碗水和一根铁棒,在它们之间使人们极难想象能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把一碗水倒掉,这根铁棒不可能受到任何损伤。只有以丹道学说来认为,整个空间的一个绝对连续体——道生一之一,各元素才能是紧密相关的,真正的不分你我,影响他,即是影响你,你即他,他即你,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上可以推出,在超距作用中,传递那种不需时间就能达到的“影响”的“东西”根本不存在,而是空间自身的脉动——好似丹道学说中先天一炁的作用,所以根本不需时间,不管多远,一下子就到。一个粒子同一时刻无处不在,也是如此。

总结以上,我们可把生命分成二大类。(一)粒子体生命:包括①由各种基本粒子直接构成的生命,如各类中子星,黑洞体上的生命;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生命体,如各类恒星体生命;③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生命如各类病毒等;④单细胞生命体如细菌等;⑤多细胞生命体如人类。(二)连续体生命:包括①可见光场形生命体;②电磁物生命体;③各种基本粒子场生命,如中子场形生命等;④引力场生命,属于一种复杂的场形生命,也可以包含进空间生命体一类;⑤由数种“场波”复合构成的生命体;⑥最高级的也是所有场形生命的母体的生命体——宇宙真空生命体(包括心理虚空和物理虚空)。

由上一切,我们不妨得出一个大胆假设,一定存在既是绝对连续体又是绝对粒子体的第三类生命体,即道家所讲的:“真人”,他是种既绝对,又相对,既不绝对,又不相对的永恒存在。

在人类修道的过程,无非是通过自身粒子体生命的改造而升华成连续体生命,再又返归粒子体状态,且保留自己之特性,如此反反复复,从有入无,再由无入有,最终达到粒子体与连续体合而为一,即丹道修炼学中的所谓了道。能跳出五行之外,不在六合之中,又能纵横六合五行。在丹道学理论中,认为了道者可化身亿万,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出现,甚至能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不正是与空间生命体一样吗?况且在丹道修炼中,都强调合一,入定,去掉后天识神,这样才能使修行之士的思想最终达到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偏不倚,无滞无碍的绝对连续的合一的波状态——此谓人心死天心活。再后来用此“思想状态”与天心契合——与宇宙真空生命体契合,再用此火锻炼形体,使形体也转化成此状态——天人合一,与道合一,最后形神俱妙。

由于普通人有识心、区别心,就具备了粒子性。因为基本粒子本质只不过是有着坚固边界的“框框”或“空间”而已,所以我们是粒子体生命。如果我们要超越自身和时空命运,就必须打破这层虚无之框框和边界,也即丹道学中真空炼形直至粉粹虚空也。

第二章 略论先天一炁,先天祖炁,真铅真汞,后天精气神

先天一炁,先天祖炁,真铅真汞,后天精气神等丹道术语在丹经中随处可见,但所指终为何物,恐怕绝大多数道友认识不清。

所谓精者,乃物之精华也。如《管子·内业》所云:“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丹道修炼中所指之后天精是指交感精,系后天身心应物而动之精,但不仅仅单指生殖有形精液。现在丹道修炼者常在此有所误会,认为生殖精就是后天精,而把后天精认作元精。

后天气乃呼吸运动之气,此点较明,本无须饶舌,但仍有些修炼者未能彻悟此点。比如在修炼中,修炼者可体察到身体有热、温、凉或气流行走等所谓气感(有谓循经热感),同时修炼者心中之念头仍起伏不定,仍有后天意念的作用,可是很多道友一旦体会到身体内有热气流行走等,便心喜若狂,神秘得不得了,认为离道不远。其实,这是一个绝大误会。这些气流热感皆是后天之气,就算不修丹道,不炼气功,在平常体力劳动,体育运动中,也能体会到身体发热,出汗,肌肉跳动或劳宫穴、涌泉穴、印堂、下丹田、小腹部等部位穴位发热与跳动,体内有热气流走之反映,不足为奇。当然,也就无论如何,终究于丹道不着边际,与先天无关,广大道友,万勿错认。

后天神乃思虑神,是后天随物而触之神。一切念头、意识也包括现代气功家所称之意念皆系后天神识作用。现在修炼气功的,就是割舍不下“意念”。其实,真正的丹道修炼也就是要彻底的去掉所有意念。或许有人会问:“人如果没有意念与神识,岂不是无所作为,如同死人一般?人所贵重者就在于有神识意念之作为,无论做何种事情,皆须首先由大脑神经发出指令,由此可见意念之主宰地位,今日先生言丹道修炼,就是去掉所有意念,岂不是空谈吗?答曰:此是未曾实修丹道而望文生义之门外汉言也。丹道修炼之初,固然需要用后天意念,如:自己打醒精神读丹书,鼓励自己炼功等等,但是一但进入功修佳境,必须从有为转入无为,从有意念之活动变为无意念之境界,这样在万念皆去,识神无用之情形下,心死神活,显出不神之神之妙用,其中微妙绝非用后天意识可以摹拟得来。勉强说来,这是另一种心的境界,此也是丹道与平常生活用事之间的神的根本不同所在,不神之神的妙用即是丹道修炼中的真意,但必须注意的是此真意绝非意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行者只有修炼到此层次,才能真正明白真意是什么。”

宋代理学家王阳明也曾说过“这一念不但不是私念,便是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放些金玉屑,眼亦不得开了。”即使是什么所谓良性意念,照样也是念头,总之皆是后天神识作用,皆妨碍功修,妨碍清静之本心。真意乃是从不神中炼出,也就是说没有识神作用,万念皆无,不管什么意念,当然也包括什么导引行气等所谓良性意念,望诸同好深悟之。

另外还须说明的是:后天有形之精津气血液等皆系后天精气神直接作用而来,而且后天精气神是有区分的,精就是精,气就是气,神就是神。所谓意领气之导引,是针对后天神气而言,广大道友,千万不要发生误会。

真铅真汞乃身体内真阴真阳二炁。真汞者,吾心之元炁也,有些丹经喻之灵觉元性;真铅者,吾之肾中元炁也,有些丹经喻之为身内元炁。后天精气神皆系此真铅真汞而来。在人元丹法中,又称真铅真汞为圣父灵母或圣母灵父,只要明了此二物而灵活运用,延年驻世术可不学而成也。真铅真汞,乃丹道修炼者首先以心息相依使后天精气神返本归根,浑融一团而来。

修炼者毋须炼至很高境界,毋须空谈高调,只要实证得真铅产生,即可知所谓用意念调节呼吸,心神或导引皆为笑谈。因为凡在丹道内景真机现前时,即使是最初步的丹道内景真机,后天精、气、神已抱作一团,气在神中而不知,神包气外而不晓,念头丝毫不能起,想起也起不了。真铅发动时,更是如此,正如广西汤道友所述内景:“其间,体验到真正的无中生有,一股生机从虚无窍中生起,沿中黄正道直冲至脑,身体如金刚般坚实不动,想动亦动不了,念头想起亦起不了……哪里需抽添,有何火候?念头尚不能起。”因为所谓念头,意念,皆是后天心神之作用。而在真铅生时,后天精气神归为一体,化为身内真阳之炁,故身体不能动(此乃精固),念不能起(此乃气凝)。修炼者修炼至真铅真汞产生时,可真正体验到无中生有,其中微妙似哑子吃蜜,难以言述。唯有一股太和之炁,在体内游走,吾无念无智,四大安静,唯顺其自然,无为而化,大道何其简易哉!

丹经中常有真意之说,那么,这时什么是真意呢?答曰:那一股生机就是真意,因为神在炁中,神也就是气,气就是神。而神寂然不动者固然谓之神,而活泼而动时则谓之意,此段活之动机就是真意,因此,此动绝非后天意识之动,在此段行者根本不知是炁动,抑或是真意之动,愿诸同好悟之。

先天祖炁至微难睹,非但肉眼不可见,恐道眼亦难见之,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现在丹道研究者,在此有所误会,认真铅真汞为先天祖炁,认真汞真铅为结丹,还丹之药物。

殊不知先天祖炁,才是结丹所用之真正药物,在丹经中又常称之为“内药”,亦有称为“外药”者。在真铅、真汞、真阴真阳二炁交媾混融中,行者在大定真空中,将静极生动,有炁萌动,至微至妙,谓之先天祖炁。其在初始萌动时,如未出土之嫩芽,谓之“黄芽”。

丹道中所指之元精、元炁、元神就是先天祖炁,三者即是一物,虽异其名,却同其实也。

唯有先天祖炁产生,才能遂感而通,与虚空中真正之先天一炁,连成一片,不劳取舍,其炁自得。施肩吾真人云:“天人连一炁,彼此感而通。阳生空中来,抱我主人翁。”此诗中“主人翁”即是我先天祖炁;“阳”者,指先天一炁也。此时功修,全为天行,毋须人行,吾唯顺其自然,无为而不为也。无为而化,大道甚简,由斯可验。

但是,先天祖炁产生必须抉破内天地,所谓内通方可也。抉破内天地也就是说调理好吾身体内部阴阳。首先,要调和五脏六腑,祛除身内疾病,再行神气合一法,使内五贼变成五行,使吾心性归于中和仁慈,心定气闲,神凝气和,气血和畅,无有滞碍。总之,要使后天精气神合一,归于真铅真汞,再和合凝聚最终归于阴阳未判之先天祖炁。正如丹经云: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也。此时先天祖炁可称为元精,故丹经曰:精由内生。

天地人我本同根一炁,天道即是人道。故此,凡元精产生必定外界先天一炁(外药)从虚无中来,蓬蓬勃勃,如露如电,与我先天祖炁连成一体,打成一片,并壮大炼化之,故曰:炁自外来。此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炼精化炁,余则皆是隔山吹火,不着边际。

先天一炁也并非局限吾人身体之外进入,须知先天一炁无处不在,本无所谓方所,并不局限于身外,或是身体内,故只可言:“先天一炁虚无中来”“抱我主人翁”。又云:“虽自外来,实由内孕也。”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第三章 劝道修行立志篇

修炼丹道是要立大志,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再随物而触,不再使自己成为外事,外物的奴隶。若能真正做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也就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

所谓随心所欲,乃是指自心做自己的主人,不为外事外物的奴隶。也即《庄子》所谓“逍遥于无何有之乡,执于无所待之境。”也是孔子所说之:“十又五而学……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老子所云:无为而无不为也。

未曾修炼者多是触物而动,触事而动,自己变成了事物的奴隶,却浑然不知,而且还很高兴。如钻研技艺,追逐名利,追求声色等等。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心已被那些技艺、名利、声色等所奴隶,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主人,自己之喜怒哀乐随事物环境之变化而变化,如是有了所谓七情六欲。呜呼!悲哉!人生之于斯世,既懵懵懂懂,如行尸走肉,不是迷于外事外物,就是迷于一种虚无飘渺的所谓道理,事物境相作了自己的主人。故此我们必须依赖事物境相之改变而寻找出欢乐。若常处于一事一物中,自心必生烦闷,事物境相无常,故此吾之欢乐亦无常,唯真我是永远不变的,只要真我成为自我之主宰,才可以永远无所待而快乐。只有自己作了自己的主人才能不迷于外物,不为外物所奴隶。只有如此,自我才可以既能入于世事凡俗情爱名利中,而又出于其外,进得去,更出得来,出入自在,随缘而应,应物不迷。

丹道修炼就是要做到既不迷于外物,亦不迷于某一种理论,真正要做到不着空,不着色,人法两忘而无为无不为,无可而无不可,随遇而安,随心所欲。只要这样做到了,人这一生也就是永远快乐的。因为他不为物喜,不为己悲,自己完全就是自己的主人,人成了一个真实的人,无论外物环境变化如何,自己就是这样。正如孔子所云:“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真正之君子是不要依赖外物的,只有小人需依赖外物,或求诸于神权,迷信于宗教。所以说,修炼者都要不断自强,成为一个真人,可以处在任何环境中皆不改本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丈夫当如是也。

譬如处在艰苦的环境中,世人多被环境左右,而心生艰苦烦恼之心,而生忧愁困苦。其实外物就是外物,自己就是自己,两不干涉,我心自怡然不动,即使处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就像我处在香甜的美梦中一般,自己本色何曾有变,故此说逍遥于无何有之乡。因此说,只要做到了自己是自我之主人,随心所欲,也就是神仙也就是身处仙境,而不必另外找什么仙境洞天了。陶潜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然,要达到此层次是非常难的。人毕竟为肉体之身体,肉体处在艰苦之环境中,要遭受肉体之磨难与痛苦。在修炼中肉体肢躯,是要受到很大的触动与锻炼的,则开始必然会感到难以坚持,思肉体之安逸。所以在修炼中,首先必须做到精神战胜肉体,修炼者必须要有坚强毅力与积极的奋斗进取之精神,勤修专攻毕竟是大丈夫事也。故丹经曰:“神仙还是神仙做。”

世人常误会修炼者,圣贤君子一生是寂寞无趣的,因为他们没有情感。其实这是一个绝大误会。丹道修炼至一定境界,在大静中,能与天地万物,草木植物,默默相契,感受万物有情,其中乐趣,胜似凡俗之乐百倍。故庄子直示后人:“万物与我齐一”“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可以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又是一种何等伟大高贵的至乐啊!故修炼至一定境界,道教有草木植物犹不可伤之戒律。此中有无穷之乐趣是时刻从内心流淌。当然,修炼之首先要除七情六欲,独以清虚自守,此可谓情感之死。然后,方可独得清修之大乐。修炼其始,固然也是件辛苦的事情,但世间何事不辛苦呢?

人生斯世,如梦幻泡影,似电光石火,一瞬即逝。虽然如此,却又是苦痛艰辛充满一生。芸芸众生,流浪生死,为造物者所弄,呜呼哀哉!昨日仍是青春少年,今日已是鸡皮鹤发。

人生于这个世间,目的终究是什么?我常这样想,大多数人在上半辈子多是身不由己,不得自由,在学习奋斗;而积累财富后,人已过一半光阴。人在身体健康时,无财富享受,待有了财富之后,人已老朽矣,想吃不能吃,想看不能看,所以说人活着如果是为了财富是行不通的,恰似《悟真篇》所云:“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日棺内已眠尸”,“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人似乎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人生存之目的是为了幸福快乐,能够健康长寿,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谓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人类科学亦是为了这个目的。大多数人认为在这个世间,要想真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就必须有名有利,有权有势。故此莫不追逐名利权势,谁知自我生命都是那样不可把持掌握,是那样的不稳定与不实在,随时有病、衰、老、死可能,况那些身外之物。直如某些劝世道书所云,人之生命是那样飘渺不定,如影似雾,况名利富贵这些影中之影,梦中之梦,我们又怎能将那些事物为一生奋斗的目标。

生命是那么珍贵与美好,但时光是那样悄然易逝,我们能不猛醒,下手速修。花样年华,转眼即逝,年老体衰,不期而至。生死事大能不日日警惕,再再猛省。若年青神气充沛时不自劝自勉,努力勤修奋斗,待年老体衰,两眼无光,力不从心,又徒呼奈何!人在青春时,不知时光易去,不知岁月不饶人,故荒度年华。在此时,应当睁眼看看父祖辈老太龙钟,身虚气短,百病丛生,多遭人嫌之榜样,即能猛省。父祖辈今日情形也就是吾不远将来之结果,如此,自然冷汗淋沥,猛然回醒,知时光之易去,知生死之事大,自然能放下心来,去了生死大事。

当然丹道修炼是辛苦的事情,需要修炼者有不怕吃苦之精神,以及红军长征之毅力,但我们岂可因困难而畏缩却步,不去实验。在现实生活中那件事又不难呢?在各行各业中,要想取得一番伟大之成就,又何尝不要付出一生心血,又何尝不要吃得苦中之苦。尤其在现今人情关系日益冷漠,充满竞争与陷井的经济社会中,若将逐物之精神,追求名利、宝贵等之毅力转而修炼丹道,没有不成功者,道决不阻英雄,就怕修炼者意志不坚,三心二意,今日想修炼,明日思安逸,今日在学道,明日有觉得声色名利亦不错,如此这样,自然百事无成。不特丹道修炼如此,做任何学问皆如此。故此,若想专攻丹道学问,必须看准目标,坚定立场,树立大志,坚强意志,一心放下,不钻研到极致不休,不实验到彻底不放。无止无休,一枪下马,不旁务于杂学,而专修于丹道,若有如此精神,若有如此毅力,自然克证可期,道决不阻英雄也。

世间之学问最大者,莫过于不断超越自我,与无上天道相融之终极超人的丹道学问。若此身已无存,是非荣辱,富贵虚名何足道哉!人生斯世,日月交替,岁岁更换,大抵不过数十寒暑,则此身已无存矣,愿世间有志之伟丈夫、奇女子幸勿自误也。

第四章 论修炼丹道之条件

胡海牙老师说:“人之所以能够有空坐下来研究,就要具有必须的经济基础作保证。科学家不能长年累月终日不食五谷而专心致志钻研原子弹,亦不能在农贸市场作某项爆炸实验,更不能没有理论指导而‘炸着玩’”,故此“财侣法地”,是极其浅显的道理。

上面是对丹道修炼自古所说的“法财侣地”之条件的精辟论述。然而“法财侣地”仅仅是对修炼者外部之条件而言。所谓法就是修炼丹道的一条正确方法,每人因生活环境、职业、性情、饮食习惯、理解能力、学识修养、人生经验不同,故此所用之法亦并非千篇一律。法是灵活的,一切丹道书中所讲之法是具有代表性而供同好们参阅的,至如真正适于自己的最佳方法,还是必须靠自己在实验中体会。若令活法变成死活,反而有害身心。因此,说修炼丹道又必须有一定之智慧,这是针对修炼者自身所言。

所谓有智慧毕竟仍不够,况人非生而知之,智慧必定因精深学识而来,学问仅仅广博而不精深,容易落入买文弄彩,引经据典的文字匠流。若说自己一定融会贯通,感觉与先贤有心心相契之妙,一切理法似自我胸中流出,似嫌没有也。故此说学问非但要广博而且还要精深,否则丹书仍是丹书,自己还是自己,亦不能增加修持之力。更可怖者,反被书所累。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陈撄宁先生曰:“道书虽不可不看,却不可尽信。有些道书,根本就无价值(伪托中,亦有好材料,要自己善于识别)。有些道书的作者,对于此道,并未十分透彻,竟大胆的做起书来,贻误后学。有些道书,虽有作用,做书的意思是要给当时几个富贵人看的,并未替普通人设想。有些道书,故意闪烁其辞,指鹿为马,不教人识透其中玄妙。有些道书,叠床架屋,头上安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因此说丹道既要智慧,又需精深的学识,才能剔除繁枝,找出一条简易的法子。该清修时就清修,该双修之就双修,如此等等。张三丰祖师云:“人要把天地间穷通得丧,苦苦甜甜,浓浓淡淡的境遇,一眼看得穿,无往而不相宜,无入而不自得,此方是学圣贤大学问。”

上面是说智慧与学问的事,而丹道修炼乃穷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其目的在于超脱万事万物之生死规矩,我命由我不由天,故其功非朝夕可致,必须又要有极大之毅力不可,如此,修炼者才能尽全功。脚踏实地没有那么多浪漫色彩,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艰辛与痛苦,亦时刻消磨着修炼持者之肉体与精神,其感受是强烈的。肉体磨难是真实的,汗水与艰辛是肯定存在的,因此说修炼者又必须有绝大之毅力,以精神战胜肉体,自我战胜自我,遇挫愈勇,知难更进,一切困难艰辛,只当他是妖魔小丑,我自一心坚凝,如钢似铁,浩气冲天充塞身心,有如此英雄气概,丹道不难。三丰祖曰:“人要把天地间圣贤仙佛,高高大大,真真实实的功夫,一肩担得住,穷理尽性至于命,积精累气以成真,此方是空前绝后大豪杰。”斩断情欲,弃红尘而不顾,极富贵如敝屐,此非决烈大丈夫不可能如此。因此说修炼者又要坚强之毅力。

现实生活中又是那样真真实实,丰富多彩。修炼者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诱惑又莫不时时磨消着修炼者之毅力,稍一不注意,便沉沦于欲海之中,富贵如美酒,名利动人心,声色惑人意,情欲使人迷,如此种种,皆须要修炼者道力坚定,不为所动,方可在尘出尘,在世出世。

上面所说的毅力与道力坚定,皆是英雄豪杰之气概,若仅如此,似仍嫌不足。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缠缠绊绊,好好歹歹,嗑嗑碰碰之事,总不能免。我们必须只顾生死大事,长保胸中中和之气,任他人呼牛唤马,我自一心不动,如见惊而惧,见辱而怒,见爱而喜,莫不使吾物欲之性大逞其势也。吴彩鸾女真曰:“宠辱无稽何用争,浮云不碍月光明,任呼牛马但堪应,肯放纤尘入意诚。”修炼者追求的是天人之际的学问,所挟者大,岂能为世间蝇头小事耗我之精神,失我之元气,丧我之命宝。苏东坡先生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修炼者要时刻警醒,自我所挟持者乃超越自我,与天人合一的仙道学问,吾志远也,鸿雁固不与麻雀争长短。张三丰仙师曰:“人要把天地间人民庶物,灵灵蠢蠢,好好歹歹,一肚子装得下,藏否不挂于口,喜怒不形于色,此方是兼容并包大器量。”“人要把天地间生老病死,牵牵缠缠,劳劳碌碌的事情,一脚蹬得开,淡泊以养其志,清净以安其神,此方是切已关身。”

第五章 略窥丹道与气功疗法之不同

当前,随着气功科学的日益普及,也由于健身疗病之目的,传统丹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当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丹道由于历史原因,很难使人窥其真貌,了其真谛。因此对广大丹道气功爱好者,我们更应给予正确引导,不使其落人狂妄无知之流,或被别有用心的“气功家”“宗教家”所蒙蔽利用,以至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误解丹道本意事小,遗害身家性命事大。余遂不揣浅陋,特就丹道与气功疗法略作比较,兹述如下:

一般身虚体弱在患不同疾病时,甫一接触气功,收效甚好,为什么呢?《指玄篇》云:“人人气血本通流,荣卫阴阳面骸周。”而患病之人,皆是受到各种事、物以及不良气机之影响,以至自身心理相应失衡,如是二者互为因果,使之人体原本之气血,营卫结构系统相应紊乱失调,而产生不同的身心疾病,正如医家所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由此我们必采用导引之术熊经鸟申,疏而通之,如此则如同神助,疾病豁然而愈。

至如体内聚集过多的邪气、浊气、病气时,则采用吹嘘呼吸之法,使之吐故纳新,此也乃理之自然,正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云:“若人能养真,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

若是心理精神意识上失去了平衡与稳定,如:颓丧,心灰意冷等,只需增加热烈欢愉,轻松向上之正面情绪这一特定意识即可。

人生不得意事十之六、七,而气功疗法多在此反其道而行之,每每要修炼者保持乐观豁达,轻松愉快的心情,再加之导引,吐纳等诸多方法,相互配合使用,故气功疗法在调理身心疾病方面有独到超越独到之处,并且是其它方法所难以取代的。

但究其本质,气功疗法,亦等同于药物,手术等诸方法,皆是不正常对不正常。简而言之:以毒攻毒。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人若患疾生病则可称之为不正常。如是,当采取气功等诸方法(如投之以药石、或用之以针砸,加之以手术等)加强特定后天意识,配之特定动作,以及呼吸来调理身心,改变身体本来的气血、荣卫、阴阳运行之规律,起到疏而导之,医而治之的目的。但此等方法乃辩证施治之权宜,对于人体原来之气血流行而言,是为不正常也。故曰:以毒攻毒。

待人体气血、荣卫、阴阳运行系统恢复正常,身心康复之后,即可停弃以上诸法。如果执着不放,则大不妥也,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人体之疾病比作一个毒瘤,而气功诸疗法则好比一把手术刀。人若生有毒瘤,则可用手术刀把毒瘤割去之,若毒瘤去掉后,仍执着手术刀不放,拿此刀在肌肤肉体上割来割去,还以为可割出个神通来,岂不颠乎!君不见魏伯阳先生在《周易参同契》中告诫后人:“食气鸣肠胃,吐正纳外邪,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关于此,历代丹道大家多有明论,如陆西星之《方壶外史·七破论》、《性命圭旨》之《邪正说》、李道纯之《中和集·问答语录》等等,《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更直引桑榆子之评点云:“彼视嘘哂犹决堤耳!”《钟吕传道集·论大道》亦云:“屈体劳形,欲求超脱,多出少人,攻病可也。”

然而,有些炼功者,早晚闲暇之余,习练五禽导引之术,嘘哂吐纳之法却能强身健体。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受到外界各种事物,以及不良气机之影响,使之自我气血、营卫系统受到不同程度之损害故。此亦暗合辩证施治之理,若勤修苦炼,整日搬弄心神、气血,则犹过而不及耳!

但是丹道修炼则不然,乃顺其自然大道之理,逆反而用之。顺其人体自身之荣卫气血流通系统,以后天呼吸为媒介,以天地先天之一气连通人体自身之先天根本,并不断营养、培补、壮大人体先天之根。然后以先天根本来改良、完善与升华此后天形体躯骸,使之最终升华为先天之生命系统。故古先贤称此为:脱胎换骨。故有“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之说(详见《周易参同契》)。故此说丹道修炼主要在于平和气血,安定心神,不要在身体内玩什么花样,只要保持身体细胞之自然同时工作即可,保持气血荣卫流通系统自然同时工作即可,绝不可有丝毫勉强,丝毫做作。然后,按丹道之修炼方法自然而然凝神调息,涵养本元、太和充溢,无为而化也。传统金丹大道经过了历代贤圣先哲数千年之不断实践验证、不断去粗存精而成,诚不愧为我中华所独有之夺天地造化、进化升华完善人体生命巨系统之瑰宝。

天地以混沌为体,从中而生造化,生阴阳生宇宙天地,继而万物众生。丹道则是以人效法此天道自然之理,以自身之窈冥恍惚、神气合一之真空玄关为本,而静极生动,死而大生、化生妙有,产出先天真种子。再以此先天内感外应,此感彼应,与天地宇宙之至阳、至纯之先天一气遂感而通,最终实现自身生命巨系统的升华与飞跃。

当神气合一时,则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形成寂然不动之玄关本体,形成可生发无限生机之真空。是时,既无天地万物之识,更无自我身心触觉之见。因何如此?因为神即形,心即身,身亦即心也,一身之神气都无外乎为先天根本的外在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一体两面,殊无二致。关于此,正可用李太白之诗“横看成岭侧成峰”以明之。

当所谓有所察时,即产生了神气、形神的分离,也即自身神识分割。故此随之产生了被察者与所察者之分,能见者与所见者之别。

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任何人的眼睛如不通过外界媒介物之相助,如:水面、明镜等,自己的眼睛是无法直接观察到自己的眼睛的,这就是因为观察者乃眼睛,被观察者亦是如此,两者完完全全为一,所以不可察。

同理,当所有神气不再随物而逐而与形身完全合而为一,归而为中,寻着先天之根,归于先天本来时,故无主、客之分,能所之别。因为他们都归于一切动静变化之宗祖,归于先天本来。

此一个先天本来亦可称之为内丹、圣胎。有的“气功家”指内丹乃凝结于下丹田的一个气团、光团,此其谬也。试想人体精气神凝集为一团于某处,如此改变扰乱人体正常气血营卫阴阳运行之平衡态,人又哪有不得病的道理?而某些“宗教家”则流于唯心之观点,妄指心即是内丹,此又何其谬哉!诸如此类,皆乃未曾穷理,又未实证而妄解丹道故,或读丹经,一知半解,徒以引经据典,蛊惑后学而已。

丹道首重穷理,然后炼己筑基,炼己土,产真意,现出本来面目,归于动静变化之先,修出一颗道心,也是丹经所谓人心与天心合也,如此方可算有所把持,能一级升一级。

是故丹道修炼之初为先存后忘。先用有为之法,使之神气合一归真而达忘我之境,方谈还丹之大事,何谓有为之法?即“抱中守一,神气合一”,也即太上所言守静、至虚是也。

因此丹道丝毫不假后天意识,如若掺以后天意识,即有能、所之分,主、客之别,神气也相应有所分离。是故丹道贵“不采之采”。凡有所见者,皆不可采也。《悟真篇》云:“女子著青衣,郎君拔素练。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如有所见,则先天淳朴立散,本来更将相应产生分离而落于下乘,坠入后天。今人有称采药之时,见到所谓红、黄、金、绿等七彩斑斓之景象,实乃想当然之语耳!如此,居然妄语以窥先天,实乃荒唐!

当然并非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即为神气合一,即为真空玄关之体了。殊不知神气绝对分离,亦可产生空无所空之相,古称之为“顽空”。有修炼数十年之老道长,老僧人同样未脱离生、老、病、死之患,屡修屡泄,屡补屡漏,究其根源,亦在于斯!炼就的总不过为一团阴气(后天气)而已。

神气合一本为修炼之本,而寂然不动,则为神气合一之表相,当然也是达神气合一之重要方法。而有些做工夫的,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如如不动,内外不见之忘我境界,一味追求死寂、枯静,而忘却了神气合一之本来。如此,莫不坠于一种唯心的、虚无的精神感觉之中,小则落入茫然昏沉,大则坠于死寂顽空。

当其神气形身初步合一归真时,将进入胎息之层次,现出先天之机。如此虚空之先天气机自然通过人体本来之生命巨系统,以后天呼吸为媒介,自然寻着我之先天根本,并不断长养壮大,充溢其先天元气。待人体自身之根本——先天真阳聚集至一定量时,会突然产生真阳发动之内景。此亦可称之为六阴之下、一阳来复,也称之为静极生动、玄关兆现。是谓:小死小生、突然一觉;昭昭然然,灵光一现是也。也是谓真空生妙有,玄关之体产丹药之用。当是时,应用“不采之采”使之归于身而“消化吸收”。这一整个过程,亦可称之为进阳火,而所谓退阴符则是指身体复归于混沌寂然。

当神气完全合一归真时,则真正算进入胎息之境界。夺天地之造化气数于顷刻之间,不劳取舍,自得无上功德。天人合发,顷刻炼就纯阳真身。如此之时,如环之无端,可重创天地,再造乾坤,正所谓顷刻间把天地都颠倒过来。

《道德经》有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真中有信。”因何如此呢?盖天地万物或芸芸众生皆与我乃同一无极混沌之所分。故我之神气形身完全合一,自可溶汇入这无尽虚无之中,逐渐与天地之先天本原,浑然一体,而盗取造化气数,实现脱胎换骨之功。

以上所述,也就是丹道修炼中静极生动的机制和过程。故顽空,因神气分离之死寂,无虚空真元之增补,故无妙有之反应,无静极生动之造化。过甚者,元气耗尽,或神气绝对分离而出现坐化、尸解的严重后果。天元清修、禅定无为,最忌于斯!因此丹道贵在神气不可须臾相离,重在神气合一而寻着先天根本。不假后天意识,而以先天元神用事,这也就是丹道与当今气功疗法的最根本不同处。

三丰祖在《无根树》中曰:“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这颠倒之道也是古代神仙家所津津乐道之神仙栽接法,也即以子返母、以母壮子之道,这“颠倒颠”道出了丹道之真谛与核心。

何谓“顺为凡”?当男女媾精之际,将盗取天地一点先天造化而转化成婴儿的先天之机,此谓“道生一”。然后,这点先天之机因受到外界母体的信息、生机、气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遂一分为二,清者上升为神,浊者降则成气,如此时,可称之为“一生二”。继而,浊重者(医家称之为父精母血)聚集成形,此时则为“二为三”。最后,十月满足,形化为婴。

当人在婴儿时,先天气机并未完全分化定型后天神、气、形。所以,婴儿从母体而降时,身心虽皆柔弱,但自有一股生机造化沛然于其中,故此,可夺天地万物之气机,并不断壮大长养自我后天之形骸精神。于是而形成了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的过程。

待至壮年时,先天元气全部化分定型为后天之身心,因无先天气机作为根本,故我之气机遂被天地、万物所反夺之,由于此机不应物,故壮化老,老化死迅速走向衰老死亡。以上即是顺为凡之过程。

而丹道的颠倒之道,即是使神归于气,继而神气合一归于形而寻着先天本来,以期盗取先天造化,顺其人体自身气血,荣卫阴阳自然流通之理,采用注润物细无声之潜入默化之道,全面提升人体生命巨系统。以我之先天根本,本来面目为种子、为胎儿,以天地宇宙之造化为母体,而天人合发成就“真人”。人之胎成熟降生则为人,而天地宇宙为母,其胎成熟又如何?古圣贤称之曰“真人”也,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寿比天地,无有终时。”(详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以上所说即是“颠倒颠”之本意。而今人妄指生殖之精返归于脑乃“颠倒”之道,此又何其谬哉!综上所言,丹道修炼全在先天上下功夫。故孔圣云:“先天而天弗违。”

但是,当今气功界流传之气功功法,多为今人所编之想功,采用的是加强特定的后天意识(如:观想、意想、假借等),并配之特定动作和呼吸,来改变人体原来的气血荣卫协调平和自然状态,而加强某一特定情绪或一特定部位的气血供应量,使之实现攻病祛疾、调理身心之目的(如治病类气功);或强化某一部分后天形体的功能(如硬气功等)。

丹道重在先天之根,气功贵在后天之气。由上所述,读者可显而易见此道理。总而言之:人体生长、成熟、壮大直至死亡的过程皆是人体先天炁机定型为神气,进而精气神;继而神气又分化成无数不同之个体(如一刻之内的各种念头神识等);再而神气形分离;最终神气还于虚无,形骸归于大地的过程。而当今各种想功类气功,既不明借假修真之旨,又不知辩证施治之术。妄行意运,反而扰乱了心神之平和淳朴,气血之正常运行规律,促使心神、形气分离愈快,元气消耗更快。好似头上安头,越添越乱之举,使自我神识分割错综交叉如一团乱麻,轻者产生头昏脑胀幻视幻听,重者精神分裂,虽是善缘,却招恶果。魏伯阳就早在《周易参同契》中直示后学“食气鸣肠胃,吐正纳外邪,肠鸣未尝体,身体既疲倦,恍惚状如痴,不得清澄居。”又云:“鬼物现形象,梦寐感慨之。”初学同仁于此不可不慎乎!如若不然,即使苦炼数十寒暑,亦不过在原地打转而已,于己于人又何补益哉!

第六章 丹理篇

一节 丹道原理

丹道原理有二。(一)宇宙创生之理,在人体自身“内部”重现宇宙万物创生之过程,并应用仙家逆返妙法使自身归入创生宇宙之大道,再行凝聚和合归复之法而重创一超生命实体——仙人。此段乃炼炁化神和炼神返虚之工程。此“内部”者乃“玄关一窍”,又称作“玄牝”。此步工程乃天元工程次第,宇宙创生之前是何?宇宙是怎样创生的?我们必须对此二问题有个大概之明白。创生之“时”,既无观察者,又无被观察者,故创世之“时”,切不是我们人类之思维所能摹想出的。故没有时间和空间,无动无静,无阴无阳,无物质无精神?也可能一切都有?勉强用四个字概括为“虚无混沌”。既虚无又混沌,所以要再现宇宙之创生过程,则首先是必使我之“心身”入归“虚无混沌”。此个人之“虚无混沌”非是勉强摹想得来,乃是不思而来,自然而来,因一旦有想有思,则有所对待,而产生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变成造作之“虚无混沌”矣,非宇宙创生之“虚无混沌”矣。

第二个问题,“虚无混沌”之后的宇宙是由何形成,怎样形成?形成的过程怎样?综合人类所有深层理论,无外乎三个原理,①“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形成才有了所谓宇宙之概念。②动机之现象和静机之现象的最初呈相,之后才有了精神与物质的“概念和形成”。③正、反、阴、阳之相互“作用和对待”的建构完成之后,方有了宇宙之实体形成。以上三个原理乃宇宙实体之总原理,任何学说皆含括于内。

故“虚无混沌”过后,首先必定产生出“观察者”(先天元神)与被观察者,接后才是动静阴阳之机的生化流转,被观察者乃“元炁”也。

以上为宇宙创生之原理应用于人体自身修炼的过程。有的称此段丹法为虚无丹法,天元丹法,皆以逆返之道行之。

原理之(二),应用男女阴阳交媾而生人的深层原理而炼自身神炁。丹书云:“老化青,青化少,少化童,童化婴,婴化胎,胎化血,血化炁,炁化神,神返虚,虚实相通,同于大道。”男女凡阴凡阳之交媾后,产生出肉体凡人。那么自身内真阳真阴之交媾后,则产生出阳神真人,成就先天胎息。修丹者初步达到之效果即为返老还童,先神气交合而返童体,再后天真阴真阳之神气完全交合而使童返入童体,再后天真阴真阳之神气完全交合后而使童返入到婴儿之神炁状态。再先天真阴阳交合而使婴返入母腹之胎儿神炁状态,最后返归父母交媾之始初。丹经谓:“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到此,阳神完全成就。整个丹法全部完成。

以上乃人元金丹大道之原理,一般应于炼精化炁与炼炁化神之工程次第。

其实天元、人元,虚无丹法与人元丹法其理为一,关无二致,并无区别。宇宙创生之理即生人之理也。唯是一个多用于命功修炼,另一个应用于性功修炼。

万事万物本为一体,不可强分,皆是以“虚无真空”为中心和枢纽,不管是最初之发象,还是最终收尾,皆以“虚无真空”含之。而“虚无混沌之真空”也只是一个代名词。乃为“不可思议”之意思,乃是自然而然,真忘后的不期而遇,性始真空浑无一物,自然无有时空之规制,丹经云:“还丹本无质”。口诀有云:“忘里觅,觅中忘,忘中现,现中忘。”

二节 恍惚、杳冥、虚无

古丹经中常有“恍惚、杳冥”二词出现,如“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恍兮、惚兮”等。今读丹经者以为此二词只不过为一“象征和修饰”罢了,无多大内涵,大多数人皆是一眼扫过,不甚注意,更何论精研,即或稍有注意,而研读者又错会其为“昏昏、朦胧、仿佛”之意,此实谬之千里也。

就其文字而象形会意解之,“恍”者从忄(心),从光(明、觉),“惚”者,心之忽然一倏而动,恍惚者,真心之光,见性也,元神将动也。“恍惚”之意为神炁合一后将动之时,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用元神主事之初刻,绝非“仿佛、昏昏、朦胧”等情形,丹经云:“太极初开基”。元神之觉极明极灵,但又寂静不动,举凡身内身外,微有动静之机,则无不及时觉照之(在此一息之刻,切不可起后天之明觉心)。

杳冥者乃虚极静笃的时刻,全为寂然不动,神炁完全合一,无知无觉,神归入炁中,无光无照,一片混沌,杳冥之极者乃为混沌,混沌久之乃现“恍惚”,恍惚者鸿蒙也。

炼丹学仙最关键的实际功夫,最紧要处,就要钻得入“杳冥”,会得“恍惚”。方有真药、真种,才有所把柄,才能人后天返入先天。

虚无者,空而无物,无念无相也,最后连空亦无,虚无者乃真虚无,非死死之虚。虚无之境有诸多层次。一、有后天中之先天,心身之觉受到的虚空(觉身心不存在等)。①见命而不见性,知我而不知有它,在丹道修炼中,此称之为“精炁”也。②见神而不见炁,无我而有它,“神”之谓也。二、自然而然之真虚无,杳冥之极则混沌之谓也;三、有中之真虚无,恍惚之谓也。天地人三才合一之杳冥恍惚,到此乃先天之先,不可思议摹拟。

三教单传只一个“虚”,丹经云:“亘古亘今之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功夫”。学仙以“虚”为“环中”和总旨,从虚中修出真性命,从虚中寻到真机,从虚中寻得“真一”,以不味的“虚”中之灵觉而采药,进火以“虚”为橐龠,抽添以“虚”为环枢。

虚无者,合一之谓也,合一谓之“虚无”,神炁混融,身心仿佛如雪入水,自然入归虚无,与物(炁)合一而忘我,心身自归虚无。

故“虚”者,非死死之“虚”,乃活活泼泼之“虚”。非造作之“虚”,乃自然之“虚”。非空空之“虚”,乃实实之虚,虚无者,非虚无矣。

“虚无、杳冥、混沌、鸿蒙、合一”,五义实皆一以贯之。

三节 命功精髓——生命及生命之本源

何谓生命?从何而来?生从何来?死到何处?是什么原初“力量”,使我们人的心脏搏起、肺脏呼吸、肠胃揉动;是什么原始“力量”使得细胞能够分裂而成人形?有人会说DNA是生命之本源,此实大错特错,DNA乃后天形状之本源,非先天,DNA只不过是分子的一种排列形式,必须需“找”到创造“DNA”的原始力量,方可以寻到生命之源。DNA是“谁”创生的呢?DNA分子排列形式的最初“确定和形式”是由什么“能力”来完成的?如不搞清楚此种根本问题,即使完全破译DNA分子的排列组合之密码,也终究触及不到生命之源头“力量”,更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延长寿命和创造新物种。现代医学之所谓“克隆技术”也不过是一种或验或不验的生命治疗之术而已,还只探索到生命的皮毛,没有那种原始推动之力,DNA不可能形成千变万化的各种生命形态,由DNA至形成最后生命的这一极复杂过程更是无法进行,DNA只不过是一件精密工具而已,那原始之“力”方是主人。

以上种种问题,现代科学并不能提供任何答案和线索,这种生命之原初“第一推动力”究竟是什么?

我仙家丹道之高明和超越处,就是在此个“第一推动力”上做学问和做实验。先“寻”到人之所以“生长发育”的“第一推动力”,进而找到万事万物的发展运动得以进行下去的“第一推动力”。此乃仙家命功之极致原理。

按一般的理论,只要人无任何疾病,且又有外面的能量和物质补充,又“及时和足够”,人应该能长生不老甚至不死,因一般理论认为,心脏之跳动和肺之呼吸等无非是物质和能量在起作用,消耗一点,就补充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自然心脏能永远跳动下去,肺之呼吸能永远进行下去,人自可长生不老。

可是,极其惊人的是,不管怎样,人还是要走向“生、老、病、死”这一条不归之路。心脏之跳动逐渐衰弱,而直至停止;肺脏之呼吸逐渐变得出多入多,而直至临终叹出最后一口气,细胞由开初之分裂而直至丧老死亡。我们天天补充营养,能量和呼吸新鲜空气,细胞之分裂还是免不了停止,由于分裂停止,无法补充新的细胞,同时细胞又每天每时都死去许多,故生命最终还是化为尘土。即使费尽各种后天之物质方法,也不过是使人之生命略略延长而已。

我们再看看其它无生命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总括所有物质之宏观运行现象,我们可知行星系运动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典型。当年,牛顿通过对行星表面运动现象的深入观察,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此个“万有引力”也不过是一表面现象而已。“万有引力”只有对这一“现状”(行星运转),进行维持,必需要一个最“原始速度”,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之现象方可产生,才能表现出“万有引力”之存在。后来,牛顿显然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更迫切地想找到那能提供“原初速度”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无论应用怎样的定量计算和定性之思维分析,皆是杳无所得。最后,牛顿认为,这个“力量”是人的思维不可能认识和掌握的,只好将之归功于“上帝”,故到晚年他笃信天主教,而研究“上帝”是否存在,离科学愈来愈远,以致中年以后,在科学上无任何成就。

那么此个“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东西”肯定不是现代物理学上特指的物质(虽也可称为物质),更不是宗教家所提倡的“心灵”。而是物质与心灵两方面都能联络的一种“原始的无形无相的生力”。仙家谓此为“先天炁”。此个“先天炁”实不可思议,不可摹想,乃自虚无中生;此个“先天炁”涵有无数的各种层次的“生命力之要素”;乃宇宙之生命力。

乃生“生”之本,专管创生“生”的“生力”处,故庄子云:“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

人之“肉体的生老病死”的发生原因,即是逐渐减少了此先天炁之原故,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此个“先天炁”。是为不断补充食物和能量,而不是“补充”先天炁。殊不知,补充先天炁人方可做到长生不老甚至不死,此个先天炁归于人身,应之于人身则为人之先天元炁。此个元炁其初含藏于生命胚胎的球心空腔内(丹经云原始祖窍或原始祖炁),后归藏于脐内之空处。人生下后,此个元炁则合归于人之大脑。从此以后,此个元炁以大脑之神经为中枢,再以脊椎之中枢神经作干线放散到全身,而用以维持吾人之“生”。故丹经云:“要想不老,返精补脑。”即以原始祖炁充盈合归于大脑之髓,则人自然长生不老,且永无疾病。

所以,先天一炁有三个层次之妙用。一、胚胎时期的不规则球形内腔之虚空元炁,此内腔之虚无真空乃人之黄道的最初呈相;二、前对脐轮后对肾之脐内“空中”的一缕氲氤“暖炁”,此乃成相之初窍,此窍直上,通泥丸,与眉心连通,故又有称两眉之间为祖窍者;三、脑髓中之先天祖炁,此元炁至清至纯,由此祖元之炁,通过脑神经及所有神经细胞来控制和摧发人之生长和发育。丹经有云:“脑髓之放射力”(陈撄宁先生语)。

仙家丹道就是应用极高妙之“心法”和“功夫”。“采取”“虚空”中之无所不存的“先天炁”,来接我之命,到我命在我而不由天。进一步,又掌握宇宙之专“管”创生“生”的总“放射力”,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也。

“细胞分裂,心脏跳动,肺之呼吸,肠胃之消化吸收等等功能”,对外界物质和能量进行的摄取和分配总称之为后天生命力,此中以脊髓及其它副神经系统中的后天炁为主而完成。

使“细胞分裂,心脏跳动,肺呼吸”得以进行的原初之推动力总称之为先天祖炁。

整个上面所说乃命功之极致理法,低于此则不可能做到长生不老及我命由我不由天,高于此,则完全属于性功方面之事,对肉体终无办法。

从以上论述可得出,在实际的研究和修炼中,切不可去摹想,拟议此个“先天炁”是何状何形,何相,但又不是完全不晓得,所谓存而不论,似存而非存,丹经云:“忘里觅,觅中又忘,忘而又现,现则自忘”。否则,一是步入牛顿之迷信思维圈内,认为有一个人格之“万能上帝”。二是步入完全的机械唯物论,认为一定有某种定量的形相物质和东西存在。三是认为此炁纯属虚妄,根本不存在,是而偏于佛家之唯心论。此个先天炁可说无所不在,又可说无所寻而无在处。此个炁含于有形之生命的极隐秘处,不内不外,乃虚空精微。综合一切理法,最后只得出一句口诀:“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以上所有言词如能明白,而得意忘言,则足可抵得上研读几千几万部丹经道书,以及现代科技书籍。曰:“思想也错,不思想更错,那到底如何?”自答曰:“似存非存,是有非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四节 性功精髓——元神与真意

于性功方面而言,先天丹道之关键只不过为一个“元神”而已,元神处于有无中,而又独立于有无,拘于有无两者。元神之妙用为真意,以真意“采”元神归鼎,先天上乘丹道口诀尽矣。

先去掉人之妄念和气质之性(喜、怒、哀、乐、恐、悲、忌等情绪气性)入归静定,“寻”得元神之机,自然有那“真意”,再以真意反作用于元神,以成就元神之圆满光明和全体大用。如此反复作用,存无守有,损之又损,放之又放,止而又止,净而又净,自然成就旷劫不坏之先天元神。

“寻”者乃是自然而来,不关任何后天强烈辨别意识和思虑之心。“寻”者乃是偶感而动。“随觉随修,随修随忘,寂照长明,收而又收”乃修炼元神和“采取”元神之至上真口诀,非功夫到处,实不可全明。

先天上乘丹道和禅宗顿悟成佛的内含真实质,只不过为一“真意采元神”也。何谓“采”,“采”者实非采也,非你去采,乃是保持一念如一而不生它念,清静自然,不使神放纵也。以自生之“真意”持守而与元神之“状”极力靠近,不使一丝一毫落为后天,其动乃是遂感而通之真动,非后天思虑之神营营妄自动也。其静乃真静,非后天枯木顽石之死死呆呆之静,常应常静而常清静。

吾人其实时时有元神真意发生,自然之流露而事先没有经过考虑之真性发相,此即真意发生。吾人之“喜怒哀乐”之最初发生之刻皆曰真意,未发之虚无妙有则称之为元神真性。由于普通之人妄情妄念太多,不识此元神真机,此机之发生只在一瞬一息之间,妄念太多,真觉生时,一瞬即被妄念妄情牵缠而去,真意如何采得到元神。

因此行此顿悟之法,必先止妄念妄性,再于自然平日繁杂小事中寻到吾人之真性情,得那真意妙机,真性情者乃中和之机,善念也,道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与人和者乃人乐,谓之善;与理和者乃性乐,谓之真善;与天和者乃天乐,谓之至善。寻而又寻,忘而又忘,连那真意妙机亦忘,则合归一神,则无不善,到此乃谓至德至善。

以上为真意采元神之内涵意义,丹道性功之理奥于斯。

五节 “一”之妙用

道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丹道之修炼的最终目的就是悟“一”、最后得“一”。

此“一”者在不同的功修阶段有不同之名称,在不同的方所有不同的称谓。如在炼精化炁功修层次时,凝神入腹田炁穴,行者只见命而不见性,知彼而不知己,故此时,这个“一”称为“真阳、元精”。在炼炁化神阶段,行者已悟一半,神炁精全现,此时叫这个“一”为元炁,元神。神在此,炁即在此,神即炁矣。在炼神返虚功修阶段,行者已是全悟,故称此“一”为“元性,阳神”,到此行者已是悟“一”而得“一”,性命合一,方知道本为“一”,法亦不二,进而不进,得“一”复忘“一”,与道合其真矣。

此“一”,站在“无所不照而无所不知之灵觉功能”这个角度而言,仙家则称此“一”为太虚“真一元神”。此“真一元神”在丹功中呈相出各种外在之妙用表象。

其“味”为“清虚恬淡而自在”,其象乃为觉照之光芒,丹经表为“圆陀陀光烁烁”,其光如十五之圆月,或在丹田,或在目前,其用则智慧无边神通无量。但是,行者切不可认为此“味”,此“象”,此“用”即为真一元神之本体,否则,离道远矣,此等之妙用表象只不过为真一元神之皮毛功能也,真一元神其真实之“体”无体无相,无处不在,不可拟议摹想和造作,摹想即错,拟议即乖,造作即假。

此个“一”,如立于“生生不息之能量推动生力”的方面而言,则可称为“太虚元炁,鸿蒙一炁”。真一之太虚元炁在炼精化炁阶段则称之为真一元精。此个“元炁”无识无知,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此“元炁”在丹功中呈相出种种妙用表象。如①运转流行之景;②氤氲聚散之妙乐;③精微的无穷畅快;④微妙的清明暖意之生机,此个元炁含有无限的生机和无穷之造化“生力”。她最大妙用乃是改造吾人之肉体生理结构和消除吾神中之阴浊,故此炁至清至纯至阳而无知无识,杂不得半点后天形相之气。

综而言之,则可称作“真空妙有”。得“一”复忘“一”矣。一者,非性非命,即性即命。“一”者,太极也,先化为乾坤二妙相,乾为阳,为吾人之性,性初寄居于“心”,而归于入身,动而生发为神,见神而见炁,神无我,知性而不知命。坤乃阴,为吾人之命,命归入于身,则动发而为炁,见炁而不见神,炁无它也,造至极处,性命神炁合为一体,不可思议。

诀云:“随觉随修,随修随忘,一动即觉,一觉即无。不执空相,湛然常照”。反复运炼行之,即可合道。

第七章 丹法篇

一节 真动与妄动

真动者乃是元神主事,遂感而通,动后即又归入虚无玄窍。只有元神主事,方有元炁发生。只有元神之真动才可陶冶和炼化后天之气,方可从水中炼出真金。

真动乃是常应常静。其神炁运动时,其心不动,丹经云:“今人每言,调息极难,息愈调愈粗,愈调愈乱。此乃患了以心逐气(物)之病也”。其实调息不难,我心唯虚,任其自然,息不调而自调,心不虚而妄动则神乱,而神变为念,化为欲,神则不灵而死也。故心虚不动而心死,则神圆满而神活也。

丹道入门之第一步功修即为“心死神活”,过后方可谈知神、用神、凝神。

妙哉!心死神活!后天心死而化生真元神,则自然神用真意活泼圆通矣。

二节 下手功夫与收心、收神

心者为体,在内。普通所说的心灵,能不因物而自动于身之虚窍内。而神者为心之用,既可运于内,又可发于外,乃心之主炁也。神用之途径分为几种:一为耳;二为眼;三为鼻;四为口舌;五为肛门、外生殖器;六为形体之皮肤;七为体感。丹道下手工夫,先在于收神,使神不外动,即眼不外视,耳不外听,鼻不外闻,最后浑忘而身不存。既然神不外动则皆归于心,只留下心之念头,再存心不动,久之,心死而归虚无,元神现出,元神现则元炁随之而生也。

心之神用先游于眼,念刚生,则即刻抑制冥去眼之功用,广成子曰:“目无所见”。心之神用极易四散于耳外,耳之后天觉受极其难制,故先规之以听息之法,听息之目的乃是不听,故诀云:“听之于无”。息者自心之律,耳返听于自心之息,耳如有所闻,则即刻返听于息,使之耳之功能归于虚无。听属炁,听息实乃炼炁之道也。听者,抑息也,使息归于停止。广成子曰:“耳无所闻”。诀曰:“冥耳冥目观自在,清心清意守黄庭,心心专一至精诚,自然江边春水生。”

眼耳二种神用皆归于虚而返初始之根,则七种神用皆归虚无玄窍,五官浑同为一,合为一神,丹道下手工夫得矣。

三节 初修炼形——桩功

行太和玄功筑基法,应根据实际情形,站坐卧交替进行。一般而言,睡前,先行站功,次行坐功,再接行卧功放下休息。站桩功以孙氏太极拳之三体式和大成拳之浑元桩最好。三体式能培养真炁发生坎中真阳,故以运炼腰肾腹田为主,浑元桩法能使全身气血顺畅而充周,舒经活络,治疗多种疾病,使和气达于皮肤毛发,故以运炼肺胸和脊背为主。还有其它一些桩法皆各有所宜,因人而异,根据自己之实际情形而选用之,但总以此浑元桩和三体式最妙,如能体悟到深层之桩功心法之处,则炼此二桩功足矣。

需冶病者则可先炼此浑元桩法,发动后天心肺之炁,驱除疾病,同时又起到养生之作用。行桩之最基本要点,一是定要保脊柱正直,头颈虚悬上顶,而中正放松,二是要全体放松。

觉一片正大浩然充盈周身。久之,则和炁自通畅于四肢百骸,一念不生,最终忘掉自己之心身,庄子曰:“官觉止而神欲行”。最后,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外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是虚非虚,是我非我,全是清空一炁,造化运旋,无不如意,太虚是我,我为自然造化之主人矣。

诀曰:“真空炼形,焚身炼质,外其身而身存矣。”

四节 下手工夫与保精养精

广成子云:“毋摇尔精,毋劳尔形,毋俾尔思虑营营,乃可长生”。张祖紫阳真人亦云:“心求静,必先制其眼,眼为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归于心。……目不乱视,神返于心……”。古之圣人又云:“精由情感而动,精欲动而窒其情;情由目见而生,情一生而冥其目。”故太和玄功之第一步形和身不动实乃保精之法诀,回光返照调息乃养精生精之妙法。

以目之神光观于心窍,以心观丹田(以眼观心,而心生一意,自然直下入于丹田,故曰心观丹田),眼之神光合心之心光返入丹田。眼之所至,则气亦所至矣。

人如能时时真正做到凝神调息于方寸虚窍,一心不乱,一意不散,再至息无出入聚散,则自然真精发生,我则顺其自然运动三周,后温养而入归虚无,反复行之,必入玄妙,如中途有妄念妄情生起,则可用回光之法,或用上面古人所提之法诀。

五节 降龙伏虎,真铅炼己之秘旨

龙者,离宫元炁元神。虎者,坎宫元精真阳,丹经喻我己为龙,彼精为虎。坎腹下田之真阳其性刚烈,有如虎之难制。唯有我己之真阴元神可制此虎,以真阳制真阳,自然不会使之化为后天。故,真正的真阳生发时,我们之后天意识是不可能控制其运行方向和轨迹的,只能顺之自然之机,而尽量做到一念不生,一情不起,唯有元神之觉照。此时,形身更不可有丝毫动作,那种用意导引炁运行的说法对丹道之理而言,已是妄谈。

元神下照炁穴,神炁合一归于虚无,方可结丹,丹经云:“结丹于无”。用“照”,而不可用“守”字,即是说明先天与后天之不同作用。

如果真炁生发之时,不顺初始生发的元神灵觉之自然,而参入后天神识和妄情,则神气即刻分离,保不得时至神知的神气合一之“状”。元神真阴退位,识神主事,无可能制伏得住真阳刚烈之炁。阳中无有真阴主之,元神有损,于是其炁由纯阳变为半阴半阳,再由半阴半阳化为孤阳,再由孤阳变成亢阳,大事坏也,反害了性命。此孤阳,亢阳灼烧心身,使人得各种热毒怪病,如头脑热胀疼痛,心如火烦不安,心身变得极弱等。此“一念之差,天堂地狱”。慎之!慎之!由此可见性功之重要。

还有一种情形,虽然是一定之性功,但不免精纯,真炁生发时,虽是元神勉强主事,但识神还没有完全退位,虽是无念,但暗暗中还是隐藏有后天气质之性,如,暗中微喜,微惧等。此也有损元神,其炁中随之参入气质之性,已非纯阳之炁。将此炁采得归来,也只能增补后天,绝不能成虚无神丹。丹经云:“还丹容易,炼己最难”。

总之一句,神与炁配合相当,丹经称之为八两真铅,半斤真汞,一个中和,一个太和而已,关窍全通,方可完全做到降龙伏虎。此乃炼精化炁之深层功夫。

以龙伏虎,即是以汞炼铅,乃元神凝照后天炁及后天气,以汞炼铅最紧要处在于我中要一主宰,此个主宰需惺惺不寐,长觉长明,无有昏沉,绝不可随有形有相之炁机运化升降而降,消长而消长,后天神识切不用。如此方是真正元神,方为丹道主静立极之道,方得炼炁化神之真旨,此是口诀中之口诀也。

水得火蒸,炼之久久,自然水中生金,化为一炁,如磁吸铁,下之铅炁真阳自然上升,与不动之元神合而为一,上升之中,入归泥丸或心位,消融驱炼心神和形体之阴浊,而使之归入纯阳,而我心愈加清静,不再反复飞扬难制。渐采渐炼,真阳生时,神炁混一,不待人为,心身自化为虚空,此所谓真铅炼己也。反复行之,功修完全自然,再无道解之患,元神不再若龙之性而狞恶飞扬难制。凡龙完全成为纯阳真龙,成就先天元神矣。

六节 呼吸真旨与小同天火候

后天呼吸者,一来一往,一开一合,一升一降之精微运化也,非专指口鼻外呼吸。故后天呼吸亦有层次可分。一为口鼻外呼吸;二为心肺血液交换之内呼吸;三为皮肤之开合呼吸;四为其他形象之开合升降呼吸。其实四种呼吸互为一体,相互作用,体用互化,后天呼吸皆有形相之觉受,平和安静之后天心神,感觉久久,自然知晓。

先天呼吸,乃元神感知下的精微运化,此先天呼吸皆无明显的形相开合、升降、来去之运动。先天呼吸也有层次可分。一、橐龠虚管之呼吸运化;二、小还丹之五脏真炁流转呼吸。恍惚炁生,从肾发出生炁,再传入肝,再自肝传入心,再自心传入脾,再自脾传肺,炁液相生,周而复始,无来无去,入归丹田,如环之无端;三、八脉及十二经络之氤氲炁运周天;四、黄道呼吸;五、天人同呼吸。五种呼吸一以贯之,体用互变,其环如一,形成一个炼炁化神之大周天。总之,只是神炁互化,动静互依。“其间主宰者”乃人身世界造化之真种子也。

一般先天呼吸之运化与后天呼吸正好相反。先天为阳,后天为阴,先天为清,后天为浊,后天中又可分为阴阳,先天亦可分为真阴真阳,直至天人同呼吸,则先天呼吸者,只能元神感知,非后天识神可知,故只有元神主事,才有先天炁机萌动。

在炼精化炁之小周天运炼阶段,先以后天呼吸为凭,外之口鼻肺呼吸开,则内之橐龠呼吸降。外之呼吸降,则内之呼吸升,外之呼吸向外围勃蓬浸透地“开放”,则内之呼吸向内里清明微妙的“吸合”。此一收一放,一开一合,一升一降,循环往复,直至外之呼吸完全断绝,则内外合一,全为先天呼吸。

所以,开初运炁采药的小周天武火运用之法为:升时,有意于吸,降时放下心神不用为呼。此皆自然而然。功到自然如此,唯一心一意保持此自然之态,如其身阴浊太多,炁升无力,则可用武火以我神助长其势,再加后天呼吸(有意于吸),但切不可用意太重,重则返落后天,达其中和自然则可矣。到得功修加深,心性凝聚清纯,则完全为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不需用武火矣,所谓有意于吸皆不必应用。只需一念清静,心地虚明,顺其自然运神可也。吸时自然凝神而心火下降,此谓进火,随之呼吸之力度深度亦增加,不需人为的去调息,而自然如此,口诀云:“勿忘勿助,心不动念,身无动作”。入无聚集,出无分散,绵绵若存,无来无去,体相虚空,是为胎息。

七节 炼丹三妙窍

以炼精化炁而言,坤腹下田之虚无玄窍乃阴阳交媾之妙窍,生丹之真土,此窍以脐内的“空处”为根(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此窍无内无外,阳神居住于中。若在太空,人身的阴阳二炁之交媾化合后创生新的生炁之种种妙用皆是先在此妙窍内呈相。故修炼者必忘形于虚,收心在无,下腹化为一片虚空,方可体验到先天大药之产生。丹经云:“产药川源”之川源即是指此虚无妙窍。

以炼炁化神而言,上腹中田与橐龠虚管乃神炁互化、互运的氤氲之所在,养丹之处也,感天地阳炁的作用即在于此妙窍。熏蒸沐浴也即在于此窍,最后之阳神温养亦在于此窍。

以炼神返虚而言,泥丸性宫为上丹田,乾为顶,而坤为炉。元神移居于性宫主宰全身之炁机运化。上丹田乃阴阳交感宫。何谓阴阳交感宫?因遂感而通发根于此窍,我之元神乾阳感来太虚一点先天乾阳真炁之作用亦发根于此窍,所谓“内真外应,玄珠妙合”“一点归伏于虚无圈内”,“服食虚无”等等之作用皆离不开此窍。《悟真篇》云:“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

三窍总括于黄道一窍,一炁贯三田,三田之神炁合而为一,归入泥丸性宫,存入虚无,上归虚无元神,神精一体,三田合一,炁尽化神,大丹结成。

八节 乾坤交媾与取坎填离

取坎填离乃炼精化炁之工夫,成应先天乾阳之体,使后天坎离之神炁复返为先天乾阳之真性命。丹经云:“以性合情”“凝神入炁穴”。乾坤交媾乃是炼炁化神之初步工夫,再进一步使我先天乾坤之神炁性命合而为一,化为阳神,再以此先天乾阳元神感动太虚先天一炁来归,二重天地合归为一。

乾坤交媾乃“金来归性初”“金木”并也。心肾二炁合天地之阳炁,而生发真阳,升入泥丸,化液而成甘露入归心田,净化阴汞之浊。

进而又进,内外重阳合归一体,先天法身服食太虚精微先天一炁,玄珠妙合而仙胎结成。此一步工夫之进行以泥丸妙窍为根。

上乘丹法,取坎填离与乾坤交媾内外同时进行,皆以一法贯之。

炼炁化神乃是使神炁归乎其根,根者,泥丸虚玄窍,根者,先天虚无元神也。故曰炼炁化神。

炼精化炁乃是使神炁归乎其根,根者乃下田之虚无玄窍。蒂者,炁也,胎息也。故曰炼精化炁。

根乃命根,蒂乃性蒂。

九节 卯酉周天

所谓卯酉周天实为大周天旋炁氤氲之妙用。其实是沐浴温养工夫。周天法要为,以真橐龠之虚空妙窍为根,以双目之神光为用机,真炁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旋运氤氲于橐龠妙窍内,此乃自然而然,以元神主事,非后天意识。诀云:“长觉长明,眸光为用,收神于中。”

卯酉周天工夫在乾坤交媾后行之,即在炼炁化神第一转之工夫后的以元神之光垂照于中下二田之虚空玄窍。

卯酉周天之作用乃是温养调合而收内药也。

十节 内药外药之辩

内药产于身中。所谓内药者,实乃自身之真阴真阳调合运炼,最后神炁完全合一,此整个运炼过程的神炁和合,谓之内药。此即所谓的内药之真正含义。所以内药有层次可说。神炁合一谓之内药,就其改变自身内部之生理和精神状态而言,故称之为药,就其抽象本质而言,称作真性、元神。

要达到神炁的完全合一和改变精神与生理,则需长时期的炼养。丹经云:“内药发生在身己身中,须持十月圆足。内药有精之药,有坎中阳炁生发之药。”

外药者,乃太虚元炁也,先天一炁也。神炁完全合一,内药一成,此时只要保持静定之状半个时辰,自然“内真外应,遂感而通,真阳外来”而抱我主人翁。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立可得外药于顷刻。丹经云:“外药发生,在造化炉中,不出半个时辰,立地成就。”又外药者,外药来归之时,自然内之炁机氤氲旋运开合勃浸周身。此炁机可以改变肉身。故称为外药,内之精微运化即为内药。玄关窍开,自身壁立,炁机流转精微浩大,它溶天地。不内不外,体相虚空,入归混沌,此为内药也。

但是,所谓外药内药,其实都是一炁之妙用,一体二用也。在外时,只是个不杂半点阴质的无形无相的清空混沌一炁。得到一觉而动返照于身内,则我之精炁神自然包涵于其中矣。此时则有精微之运化相于体内,而称其为药矣。外药来归只不过是进一步“净化和改变”我之精炁神,使之成为纯阳,与清空混沌一炁不相远也。

以上乃为天元丹法之内药外药的内涵。总之天元丹法之内药为自身之元炁,外药者乃太虚之元炁,属于炼炁化神之高层次功修。

而人元丹法之内药和外药则不同矣(坎中阳生,窍内阳生)。内药是精,外药是炁,精从内守,炁向外生。精者,心内灵液阳精也。炁者,坎内真炁阳精也。精者为炁,故喻为白雪黄芽。故人元丹法乃是先得外药,后成内药,先修外药,后修内药也,故外药生而后采,内药采而后生,此以炼命为先。

天元丹法则不同,先修内药,而后成外药。故内药生而后采,成就自身元炁后,自然内真外应,故称外药采而后生,此以顿悟直超炼性为先。

十一节 神气合一之真义

前辈先贤仙学巨子撄宁先生叫人初步下手工夫,唯“动静自然,神气合一”。三丰真人亦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总之皆不过为一自然之旨,行者果真能做到“自然而然”,则神气合一矣。形虚炁运谓之自然,心死神活谓之自然。神入炁中,神在气在,气在神在,谓之自然。以炁运神,以神主气谓之神气合一。

神气合一是有不同层次与境界的,先是后天神气合一而初返先天,再是先天神炁合一入归至道。

要使后天神气合一则需“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从后天心息相依开始,终至后天神气完全合一而入胎息之门。

初修之士,先行太和静功,大静一场,再以此清静返照于呼吸之息入于下丹田虚无玄窍,顺之呼吸往来,略用微意收摄。心(后天神识)随息转,我们(后天神识)不可作主而息是主,我心更不可逐气调息,但又不可须臾离此呼吸,勿忘勿助,逐渐五官觉受浑同为一,双目与耳之功能尽归虚无,五官觉受化为一“神”,庄子曰:“官觉止,而神欲行”。自然而然,呼吸变慢,变细、变长、变柔。我心随之更加虚静而神愈灵动,心愈虚愈静则息愈长愈细。息愈长愈慢愈细反过来促进我心愈虚愈静。直至呼和吸不能区别而旋为一炁。呼与吸两种运化完全合为一体,无来无去,无聚无散,此时我之后天神识完全退位,心虚静至极点,心息完全合一,神在炁中而不知,炁抱神外而不晓,心即息,息即心。外呼吸断绝,到此地位,行者更需进而又进,直至入于混沌又混沌,则后天神气完全合一。此时,体相虚空,形身不存,混沌久之,则鸿蒙化精,造化自生,入于先天至境。

何谓先天神气合一呢?所谓先天者,神即炁,炁即神,神炁全无分别,皆为先天元神祖炁之妙用。到此,已是炼炁化神之功修阶段,体成乾象。所谓时至神知的先天活子时,不采之采是为真采,皆是指的此先天神炁层次,唯后天神气可分,先天并无分别,只是一“物”,在功态内景之运化中,动时为炁,此时神在炁内,见炁而不见神。静时为神,气归神中。而动静皆被“虚”涵之,到动静俱无,则入恍惚杳冥,先天之物现“象”。动者炁动,炁动即神动,故曰时至神知,先天神炁本为一体。所谓先天神炁合一,乃是指我之先天合于太虚之先天也。

初机之士,初入神气合一,由于其性未够精纯,神炁之中杂有气质之性,故时有反复而神气分离。因此虚无炁生,真炁大动之时,各种浊念和后天气质之性,最容易产生。故在真炁大动之时,需用双目神光凝注于大动之处,了照闭锁九窍的神气出入。一心不乱,一意不散,其心神警觉起来。如微提肛门谷道,舌抵上腭等法诀皆需做到。这样防患于未然,方可使真炁不化为后天而清轻上升。阳极之时,动开始趋于静,真炁将衰减,阳炁大盛,则又不可用意用神,需放下心神,衰减时,一般心神容易昏沉,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故此时,虽休息而不用神,但不也可失去“觉照”。即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寒,而丹不结也。丹经云:“阳极阴生早防昏”。

总之,开初一个“双目神光窥定,一心不乱,死心踏地”。结尾一个“一意不散,微微了照”。其余所有功修都是一个顺其自然而已,并无玄妙之处。

第八章 人元金丹男女阴阳双修法要浅释

人元金丹部分法理已在第六章第一节之前面的小节和《工程次第阐真》一书中涉及到,此一章再作进一步补充,人元金丹原理和法理基本同于天元丹法。

男女阴阳双修术之阴阳绝非指身外,实乃身内阴阳也。但为何男女双修可达至事倍功半的作用,而加快功修进程,缩短筑基炼己之时间?原理有以下几点:

一、动中求静,易于成就性功,比个人孤修之静内求静更易入于真静之机。男有女,女有男,则在动中,而有动静对比和生发之机,故男女皆易契入静中之机。但是对男女丹法无透彻的了解,且没有得到双修口诀和其它条件不具备,则适得其反,入欲情淫念之苦海而坏了自家性命,还不如个人单修比较有把持和无流弊。所以对男女阴阳丹法要极其慎重对待。

二、静而生动,相对彼此乃是起到激发和调和作用。男女之相互自然激发,则各自之身内的阴阳二炁易于显现而使修炼者双方能极快地寻找到修炼之真把柄——身内阴阳二炁沟通的阴阳玄牝妙窍。如得真诀,在此静极而动之时,以法追摄,采得我身彼家坎宫之真铅归玄牝一窍,最后神气合一,则阳丹外药自成,接我之命于反掌之间,但此“火中栽莲”的命功功法如需成功,则需诸多极苛刻之外部条件,且更需行者之坚忍和静定。先采阳补阴乃是采自身后天鼎中之先天炁,绝非对方女子(男子)之“气”。故人元双修之内炼法完全同于天元丹法内炼之道,唯加外部条件和双方配合之法度。后天鼎者,后天神气合一于玄牝妙窍也。追摄者,乃是以真意追摄也。

双修炼性之道,在色则忘色,于动而忘动。炼炁采取口诀云:“忘中觅,觅中忘,忘中现,现中忘。”

三、人元阴阳双修男女配合法度是人元金丹之独有特色,如无外部之配合法度和诸多条件则起不到“动中求静和自然激发的作用”。甚至炉翻鼎踏,反害性命。

所谓配合法和外部条件乃是指:一、在何时(活子时)男女双修,双方易入恍惚而生动、生觉?在何时配合修炼,男女之阳炁容易生发?在何时双修双方皆易入于虚无?或者一方易入虚无恍惚?这就要深通男女精生活子时之真旨和男子炁生正子时之真机,否则终不可行之。而且,更需明白双方配合而同时发生的活子时。二、男女双修必须合符天然之机,再次地机,再次后天之人机。合符天机者则为最上乘人元双修,如所谓宿世姻缘双修道侣等等。古之葛鲍刘樊之夫妻俱仙之道即属此种范畴。又如全真派之马丹阳与孙不二亦可列入其中。合符地机者乃上乘之法,但外部条件和配合法度比之第一种则麻烦一点。如法、财、地等条件,皆需充足,《参同》、《悟真》之双修法即属于此种。三、合符人机者乃下乘之法。此法所需条件更多,配合法度更麻烦,比起一、二之法苛刻得多。如《金丹真传》,世传之泥水丹法(非江湖先生所传之房中术之泥水丹法)等等,皆可列于此法之内。

但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机为一,不可强自分别,唯是有为与无为之别而已。根据实际情形,配合之法度必定也可改变。其实,说穿了,也不过为一“虚无、恍惚、中和”而已。易于“恍惚、虚无、中和”则配合法度得宜,否则,还不如个人单修来得方便。

四、人元双修,一是起到种子调和作用;二是作为媒介桥梁作用。对于那些命炁已枯及单修又实在无法凑功的修炼者则可显其大用,通过激发的种子调和与媒介二妙用将可快速接命,自引虚空真阳归于身中。

因人元男女双修其条件苛刻,故基本不适于现代人群社会,具体之法诀就不必录于纸上。行天元之法乃现今唯一大道,至于男女房中之术和阴阳采补之法乃是伪道,与人元金丹毫无相干。

且人元男女双修及另外之三家之术也只能施行于筑基阶段和炼精化炁的初步。以后之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等皆要虚无大定,而无一丝一毫之男女相和男女形色概念,甚至亦无阴阳动静。所以绝不需人元双修,到此层次,自身神炁已是完足,不必人元延命,自可与天地合一,只天地之至阳乾金真炁就足足可以调和吾身之神炁。如果此时,还存在丝毫着相和需求双修之念,则反易入魔道。

人元金丹乃命功之极致,接命之术也。

第九章 丹道名词术语浅释

一、坎离二宫

坎离二宫乃后天身心之法象。坎者原出于《易经》()卦,离者原出于《易经》()卦,从卦象可知,坎宫在炼丹中表示两内肾,及脐中之炁与阴跷和任督二脉形成的妙窍,其根发于脐内中空处。离宫者乃是心肺及肝胆之炁与任督二脉形成的妙窍,其根发于心,位于心下入内之中空处。

二、坎中一阳

即行者在收心入静后,于恍惚虚无之觉受中,坎宫内生发的一种清轻上升之阳炁或氤氲旋运之生炁,坎中之“虚无一阳”乃人身之太极,丹经称此为真铅,乃后天中先天也。丹经云,得此真阳并不断积累,则可成人仙,返还青春。

三、坤宫

坤宫者,即坎宫也,在炼精化炁之阶段,称为坎,待精尽化炁,即取坎填离以后,身心神炁复返先天乾坤法象,则坎即复返为坤,到此乃是炼炁化神。

四、虚无一阳

虚无一阳乃乾坤交媾所生之真阳,内外合一,内之先天合外之先天也。丹经云:“先天一炁,自虚无中生”,即此虚无阳生。有的丹经称此为真正真铅发生。丹经云:得此虚无之阳,可成神仙,天仙。

五、乾顶

乾顶又称乾宫,即泥丸性宫之虚无玄窍。乃阴阳交感之宫。“先天一炁”实从此而来,先天元神居于此窍。

六、金情木性

金情,金是指先天元炁,情乃指伴随先天元炁发动而产生的先天情觉——不可形容的无穷快活。木,指先天元神,性乃指伴随元神发动而产生的精虚妙用——如空明,寂静,自在,安然。金情木性都是无形无象之“物”。

七、五龙捧圣

五者,土也,即真意,实是回光返照微意运用。龙者,自家元神。以不动元神回光凝照于真炁发动之处,以意引炁开关展窍。圣者,坎宫真阳之炁。故曰:五龙捧圣。

八、木栽金升

木者,元神也。金者,丹田火起之真炁发动也。开者,从下至上,从合到开也。如无元神之觉照主宰则真炁无主,或散于体外,或化为后天。故曰木栽金升,丹经云:“意散则火寒”。

九、丹田火起

丹田,下丹田也。火者,真意也,混沌一觉自丹田而生,随之炁动。动即意动,意动即神动,故丹田之真炁初动也称丹田火起。

十、火逼金行

火,先天真意,金,先天真阳之炁。火逼金行谓之以神驭炁也。

十一、铅汞相投

铅者,坎宫之生炁。汞者,心中不动之神。以不动之神下入坎宫炁穴之内,谓之以汞投铅,以神主炁,炁得神主则炁不散失下泄,而自然凝聚生精。坎宫之真精阳炁上升入离宫,谓之以铅制汞,以铅投汞。阴阳二炁循环氲氤,互化互生谓之铅汞相投。

十二、二候采牟尼

一侯即一阳,二候即二阳,此时阳精氤氲满于下田。牟尼者,阳精氤氲中之主宰真灵,乃阳中之阳也。采,元神妙用之双目神光也。真阳之灵药至二阳时,以双目为机,以自然呼吸为用,呼吸向内吹嘘,行采药之法。不过几息或十几息,精自化炁,充满一身内外,体相虚空,不久三阳到来。一阳太嫩,不可采取,到得二阳,方可采取,到三阳毕,采取完成。故曰:二候采牟尼归入丹田水府。

十三、阳火阴符

阳火者武火也,一般指督脉一路之阳炁上升时,由于关窍闭塞而阴浊太多,如果不用武火助长上升之势,则阳炁很难上升冲关而过。阴符,一般指文火温养,指阳炁冲上脑部时,而用文火使其炁化液或下降,否则,其炁不能下降,凝滞脑部,而引起病变。当然阳火阴符还有其它更多之应用,但都与以上之理相同。

十四、去矿留金

在炼精化炁阶段,采取后天炁中之真炁。此后天真炁可培补后天形身,延长寿命。矿者,含有气质之性的后天炁。丹书又称阴精。金者,其中之纯和者也。另有一意,指在炼炁化神之阶段,泥丸温养炼性,真阳大药在脑部停顿,真铅炼己,炁化为神,亦称之去矿留金。

十五、朝屯暮蒙

朝屯,朝者,进火运息采取也。屯者,原为水雷屯卦,止为水而下为雷,喻于丹道修炼,二阳之炁发动于坎水之宫。故朝屯者乃是指二候采药或阳炁发动溢满氤氲发动之象。暮蒙,乃是喻阳极而阴降之象,此时当用阴符以养真阳,专炁致柔,精尽化炁。

十六、黄河

运转周天时,真阳之大用穿骨透髓,由脊髓督脉一路上升入脑,此时,背部脊髓一路名为黄河,又叫漕溪,或曰河车,或曰斗柄。

十七、天罡

在丹道修炼中,指寂然不动之虚无元神,所有生炁(气)之运行皆以虚无元神为环枢和主宰,故曰天罡。另有一义,黄庭和丹田之虚空妙窍乃是天罡,二义完全相通。有天罡之不动和中虚,真炁斗柄方可运转而无失,造化方可得以产生。

十八、鹊桥

在丹道修炼中是指,一、阳阴沟通之桥,炁液互化之桥;二、窍位之间的沟通桥梁。此有上鹊桥和下鹊桥之分。上鹊桥位在鼻窍之中,上腭之处,而通于口。中分有二窍,此二窍称之为天池穴,乃是任督二脉相接的桥梁,舌抵上腭天池,则谓之搭鹊桥而不使神炁散于口外,下鹊桥之位置在阴跷,即前阴与后肛门谷道之间,其窍也是任督二脉交接的桥梁。微撮谷道肛门,搭鹊桥,不使真阳从谷道肛门泄出,鹊桥之运用主要是在大药发生时,即炼精化炁之高层次功修。三、内肾之间的阳关一窍亦谓之鹊桥。在丹道之中,上下鹊桥,还有其它之义。

十九、五炁朝元

指五脏之真炁合归入丹田黄庭而以元神主于其中。亦指五炁合归入神,化为元神。

二十、三华聚顶

指全身之元精、元炁、元神入归乾顶,尽化为先天虚无元神。

二十一、和合四象

指肺金、肝木、肾水、心火四象合归会聚于中宫脾土之虚空玄窍内。肺金代表先天元炁,肝木乃是先天元神,肾水乃后天之真阳,心火为后天之心神录液。实际上,只是一个神炁合一氲氤于心下肾上之间的黄庭窍内也。到此乃为炼炁化神之养丹工夫。和合四象另有一意,指调耳而内听,听属肾。调眼光而内视,调鼻息而内吹嘘,调舌头内抵上腭而忘言闭口,四象合一,五官鼻舌之觉受浑同而化归虚无,不使一丝一毫之神气(炁)从此五官窍位中泄出于外。庄子曰:“官觉止而神欲行”也。

二十二、三味真火

在丹道修炼中,精动之火,炁阳发生之火,元神灵觉之火,合称三味真火,亦有称心火,肾火,坎腹丹田之火,为三味真火。或称丹田之火为膀胱之火。至炼炁化神之时,方有三味真火实在意义。其实三火为一,皆涵入先天真火之内。

二十三、慧剑

一指双目之神光,二指心内所生之真意,三指先天元神。

三十四、绛宫

绛宫,又叫赤帝宫,绛宫位于心肺之间的位置,乃是心下入内一虚空窍。心肾二炁的沟通,必经过此窍方能连络。

第十章 女丹修炼法要

一节 女丹与男丹之异同

丹经云:“女子初功斩赤龙,男子初功降白虎”。赤龙者,即月经之另名也。行经之时,其色为红,故称之为赤,又因其质乃心中“灵液”元神(丹经曰木龙)所化生,故称之为龙,合称月经为赤龙。斩赤龙之意思即是指用功夫炼断月经,不使再来,使向外生人的生机转而向内,不使灵液生炁化为生人之种子和赤龙。以法追摄,生炁返归我身。

男子属阳,女子属阴,乃众阴浊所积之体,女子以血为肾,其本心更含有历劫生人以来的顽固阴凝之性。故女丹下手,先炼形质,而后炼本元,男子丹法下手则不同,必需筑基,而先炼己还虚,探得本元(元神妙用),再用法锻炼形质,故男丹是先炼本元,后炼形质。如果似女子反其道行之而先探本元,后行炼己还虚筑基之法,则必被从阴气侵蚀而入魔道,或归顽空,怎能孕育出先天来?遭其阴魔,反害自家性命。

女子修丹之先,必需先用中医调合身心,使其无病无疾,接后方可下手修丹。而男子则不必如此,因男子丹法是先炼本元,故与形身关系不大,故可直行下手筑基之法,病自然愈也。丹经云:“多病道心生”。有病之身反易探得我身造化之源。

女子初功下手的丹田与男子不同。女子初下手之丹田在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入内一寸三分,此处又名元海,炁穴,此为上丹田。中丹田乃脐内入里一寸三分之虚空窍,又称黄庭。下丹田乃女子怀胎之子宫,又名血海,女子下手先炼上丹田,男子下手则先炼下丹田。

因女子少筑基炼己之一段功夫,又女子初下手之丹部位与人之性宫极其接近,故此女子修丹至成功之时间比男子快速。如果得真诀,修丹比男子易于成功。

又,女子其性略静,其炁略收,故其炁易伏。而男则不同,其性属阳而略动,其炁易散,故其炁难伏。女子伏炁而成就胎息只一年足够,而男子伏炁则需三年以上。

女子下手之初无周天之火符运用,待断龙以后,方有周天火符之运行。而男子初功降白虎即有周天之火符运行。

修炼之女子必须乃女中丈夫,女中大豪杰,其刚烈坚贞之性须超过男子百倍,炼丹才能完全成功。如果与男子等力,则万万不能尽全功。故历来之女仙比男仙少,男丹经比女丹经多。

又,因女子本心含有历劫生人以来的顽固阴凝之性,即使成就纯阳之体性,但到了手之时,因含阴凝之性,必不能自悟而自行做还虚一著工夫了道,少末后还虚之妙用也,故要他(了道之真人)渡方可了道。而男子则不同,因其性为阳,于末后一着炼虚合道,自悟自行,不待他渡,即可了道。

女子斩赤龙炼经化炁完成后,则后面之修行“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之功之心诀和男子完全相同,其各关窍丹田秘旨亦完全与男子相同。

二节 本元与形质浅解

女子先炼形质,后炼本元。本元者,一指元神之妙用,二指先天一炁。形质者,形指女子乳房,质指女子月经。

男子其性属阳而清轻易散,故必先需本元之元神和先天一炁,压制此易散之炁性后,方可再炼外在形体。接后始可还丹,否则,以不定之神强去合不定之炁,则炁更散,其神更乱,难以还丹。故男子一般先需筑基炼己还虚而探得吾人之本元,接后再行凝神入炁穴,神气合一之法,而大定于中宫下丹田,结成金丹,返精补脑,锻炼形质。

而女子体性属阴,先天之上心神本就略静,故可省去炼己还虚一段工夫,先炼形质后,方可孕育出先天本元来。

三节 女丹下手之具体法诀

女丹下手之前的收心入静功法(可炼太和静功之第一步)和男子相同,接下功修乃为炼经化炁,心息相依。

一层主法:收心入腹,太阴炼形

闭目存神,收心入静,由身静而至念静,再微启双目,垂帘了照,以双目之光合心意返照于上丹田(膻中穴入内一寸三分之空窍),心神“安放”于上丹田虚窍内,待目光柔和凝定,心恬然自在后,则可两手交叉捧乳(非乳蒂),轻轻柔柔地慢慢摩动三百六十次,接后用微意随呼吸将炁从下丹田(子宫)轻轻吸升上来,如此连续二十四口,仍旧用手捧乳,接后放下心意不用,只将心神放松,安于丹田,双目照丹田。勿忘勿助,似守非守。

二层心诀:心息相依,积炁归元

待前一层修炼纯熟后,在平日身有空、心得闲的任何时刻,趁此之时,看破红尘,想世事与我无益,夫妻儿女之乐不过如此而已。从此方便而放下心头。日夜只是垂帘,以双目之神光合心意观照乳房之丹田虚无妙窍,而后天之息,一上一下,任其天然自运。唯用微意略略使气不上冲头目;使其吸气而入之时,不可使之下冲至下丹田子宫。接后听其自然,缓缓而行,呼吸收至上丹田炁穴之中,乃至悠悠扬扬而自得其意,自呼自吸,如此百次或千次,不可用心记数。积炁归元,反复行之。绵绵若存,日夜行持此法,自然阳炁从下田生起,充周全身,精神快乐无比,后其阳炁自归入上丹田炁穴,心息相依而至神气合一定于中宫上丹田。

三层心诀:阳生采取,大定中宫

平日之时,或静坐中,只要恍惚阳生,立即趁此时至神知之刻,忽的回光,照于上丹田虚无玄窍,行心息相依之法,至神气合一大定于中宫上丹田,虚无妙窍。回光者乃进火,调息者采药也。不久后天神气完全合一,心身化为一片虚空。久之,至于虚极混沌之境,虚无又有阳生,此乃炁阳生也。即行神气合一采取之法。

此法贵在自然,不能勉强,顺其自然。一般做到一念不生,绵绵若存即可。

以上之法依次不断行之,自可斩断赤龙,复返童体,接后修炼与男子相同。

四节 女丹活子秘旨

初功阳生活子时,男丹活子时丹经多有言之。限于时代,而女子极少言之。女子行月经,每月一次(特殊情况除外),经净之后,无论哪一天,其身内外必有氤氲之时候,炁熏蒸而发,身心有昏昏然之感觉,同时身中经脉关窍有动机发生,此即女子活子时也。但是,如果静功修习不到,身心未能达太和静功之念静层次,则难以体会得出。

在活子时行第三层心法采取之。

五节 女子阳生活子采取之防危虑险

女子行功之时,静中阳生,如觉阳炁在子宫发动,氲氤旋运布满于子宫下丹田,阳炁冲动生理本能,在此时,女子最容易不自然地产生后天恋情和浊意。故此刻,应当微提谷道,紧闭玉门(女子生殖器之阴唇孔),以防念动漏失阳炁。否则,稍有恋情生起,则其炁化为后天,从玉门池出,不可得也。

诀云:“一念不起,一心不乱,提起精神,目光窥定,顺随呼吸,摄入上田。”

或在平日功修之妙处时,亦紧闭玉门,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节 注意事项及其它

一、行经的时期内绝不可做功。

二、每次经来时,女子自有感觉,或者腰腿疼痛,或者乳房发胀,或者不想饮食等。此即是后天生炁即将化为赤龙之征候,应当在行经之前的两日半,专心用功,行一层心法。

三、又待月经过后两日半,其血色由红完全变为金黄色(此乃经止之兆),方可依照前法一样行功。

四、女子过了四十九岁左右,月经已绝,则可专行静功再加以观照乳房,慢慢调养。在月经来后,方可再依照前法行功,斩断赤龙。

五、行经前之两日半内至经净后的两日半这一时期,也即行经时期,大约6-10天内左右,在此时期内,绝不可行功,否则,有害无益,其它时候则可行功。

六、女子行法之前,必须治女子与月经有关的一切妇科疾病,如此,方可行功。

七、其它所有注意事项,与男丹相同。

八、收功之法亦基本与男丹相同,但总以自然收功法最妙。

九、断龙以后,如停止3-6个月行功,月经可渐渐复来。

七节 女丹效验

斩赤龙成功后,生理心理上将产生许多异于常人的现象,丹经谓之效验。

一、月经不来,乳房缩小如儿童时期的状态,丹经谓:“女转成男”。

二、形身日益强壮,无病无痛,皮肤嫩白,脸若桃花,比以前不知漂亮多少倍,头发乌黑转密,全身散发出淡淡清香。

三、精神日振而充沛,心性时时处于安然愉悦之中,心性比以前更加仁慈,心性比以前更加刚列坚贞。

四、智慧大开,心胸开阔。

第十一章 修炼问答

此处所辑,系笔者代师,回答全国各地道友,关于实修实证的诸多问题。今选出四十八则具有代表性之问答,略加整理,公布于众,以飨诸同好。相信诸君详读之后,必有所得,此亦吾之所愿。

后学李守一谨识

1、为何说四步法程实是一步功法,需一以贯之?

答:纵观丹道修炼全过程,诸君可参阅《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和工程次第阐真》。不难知晓,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等全过程只不过是修炼者大定真空之程度不同而已,彻始彻终皆不过是“神气合一,虚静守中”,太和玄功修炼目的及方法不过如此,而以后之炼精化炁等阶段仍不外乎此。其间,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法子。至如后面的天人合发等,亦不过是“神气合一,清虚守中”而自然得来。丹道修炼之层次只是修炼者“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之程度不同,而心法不同而已。反而层次越高,所用之法愈少,修炼亦愈简,直至天人合发,更是无为而为,全顺天行,不假丝毫人力。大道至简,由斯可见。丹道修炼对已悟者,愈修愈易,就是一言半语亦嫌其多。故石杏林真人曰:“口诀不过半句,验证不过片响”也。但对于未悟者,却愈修愈繁难,望诸君幸勿自误!关于此闵一得真人云:“吾于是悟得精之化炁,炁之化神,神之合虚合道,只凭我心息相忘于无形无物之中,其法始相依,渐而蛰藏,从此相依于无,相依遂并蛰藏于无可蛰藏之际,是为相忘,湛然常寂,即是化虚,到寂无所寂,即是炼虚合道也。”

2、怎样才是丹道真景,丹道真景现时,又有何标准?

答:丹道真景现时,修炼者必定念头不能起,想起也起不了,此之谓心定,此时心神皆似不能自作主张,六神无主,唯觉头脑一片空明宁静,一片清明气象。故丹道真景中,不存在用意念之说。为什么呢?因为丹道真景现时,必定神气合一,气包神外而不晓,神在气中而不知,而后天意念乃识神之作用,而今修炼者之神已在气中,被气所制,故念不能生。此亦可谓心死也。

在修炼中,后天凡心终被气机所制,故修炼者深入大静,这也是丹道真景出现的最重要标准。且丹道真景中,真炁发动,根本无须修炼者去导引,即使想导引也导引不了,因为心神已无主张,后天神识已不起作用也。其炁中自然有神,故其炁自有主张,而温温和和,融融泄泄,如同活物。今有所谓气功家伪称丹道修炼中,炁动之时,应该用后天意念加以导引,故创造些稀奇古怪之意想,观想假借等,谓丹道一月可成,三月即出阳神矣,同时打着道、儒、佛的一些理论,大谈清静自然,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误人不浅也,真正是“空谈无为心性,并无实证对应,清静无为作门面,执着有为为货物。”其实,此辈又何曾梦见过真正之丹道。

3、什么是真胎息,真胎息有何特点?

答:胎息自古有两种:一种是真胎息,此乃丹道之胎息,出名之经典为《胎息铭》、《胎息经》等。此种胎息关键处是修炼者必须已结成人元内丹,恢复先天祖窍玄关一窍开阖运动之本能,故曰:“息为胎住”“气从有胎中息”。此之“息”谓之真息。

另一种胎息勉强可称之为气功胎息,此乃古代某些方士因慕胎息以及丹道之名,但又不知其端的,而编造的一些功法修炼而成。较出名之文献有《云笈七签》中的服气法子,故称此种胎息为闭息法,食气法等等。此派久以成势,似难遏止,不免使人生出种种误会。

真胎息最大之特点,就是胎息一定从神气合一,大定真空得来,舍此以外,决无别法。而气功胎息则有导引,闭气,腹部运动等等方法,但必面注意的是:气功胎息,决非真胎息。

4、现今有谓下腹跳动是已入胎息的标准,并由此而创编了使下腹跳动的胎息功法,先生以为然否?

答:说下腹跳动是入胎息的标准,实是对丹道基本知识的无知。我也经常看到类似论调,今时社会,乃流行此法。如:先闭息,然后使腹部进行一起一伏的运动,如此久久,自然下腹频频跳动,遂称此为胎息起动,并美其名曰下腹跳动是身体内元气所致,是恢复了先天祖窍呼吸开阖之本能。其实,人体适当闭气,身体各部分因缺氧必定产生跳动等生理现象,况且再加之腹部的一起一伏之运动,自然会使下腹内产生热流,下腹肌肉频频跳动,此事又何足为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大概经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就是反复活动人体某一部位,如:“关节”此处必定会产生热感,甚至热流,且相应部位之肌肉因运动而发生跳动。难道说,那热流是先天元气,那肌肉跳动是胎息吗?如果有人说是先天元气,是胎息,大家恐怕以为他是疯子。事虽不同,其理一致,若腹部加之有规律的反复起伏运动,必定会有相应之结果。但无论如何是不能说神气合一,不能说伏气于脐下,而息住于胎。无论怎样拉虎皮,扯大旗,引经据典,混淆概念,都是不行的。我在此,也诚心奉劝此辈趁早收场,投入到真修实证中去。最后,顺便提一问,学习了此类气功胎息法者,也不要以为无用,此法用之得当,还是可以治病的,此法当属气功疗法之一种。腰部一起一伏有规律之运动对五脏六腑是有一定的按摩、疏通、疏导等作用,犹如做体育锻炼身体般一样道理。

5、性光产生,有快速修炼方法吗,我见到有些气功书上说,用两目观照于两眉之间,然后用意念进行特定的假借,观想,意念等法,可使性光快速、安全的显现出来,不知此法又如何?

答:此种说法极其荒谬,此乃是对性光的无知认识而得出的论调。

所谓性光,是指吾身内元性聚起所发之光。若心性凝定,元性聚集,于大静大定中自可见光。普通人之所以不见性光者,有多方面之原因。

在命功而言,身中气机散漫周身,浮游不定,因性无命不存,故难见性光。

于性功而言,自我乃后天识神用事,各种念头,纷纷扰扰,各种意念,此起彼伏,如明镜之有尘,似水面之起波,故不见性光。由此点可知,所谓用后天意念可快速见性光,乃自欺欺人之谈,若后天心念一动,元性即散矣,也即水面之起波,明镜之蒙尘,如此,心性不定,何来性光。

今日气功界所称之见性光,实际上是见光,见幻光,也即光触。此光触倒的确有快速见到之法,最快者,莫过于自我碰撞击打脑袋,一下子就可看见满眼金星;另有一法;乃得病之人,长日不食,自也可饿得满眼金星,以上是生理上带动心理上之幻触。还有一法,就是闭上眼,拼命想像实际上生活中各种光之色彩,尽量描绘意想其形像,好似呼之欲出,如此,也可见光,此是心理上自我作怪,自造幻触之光的。最后,就是在静定中,由于意未净,心未纯,在日常生活中脑细胞以及神经系统受到的各种光的刺激而留下的潜意识记忆,在静定中显现出来。此也谓之光触,幻光。但无论如何,皆与性光无关,万望诸同好切勿错认。

丹经云:“扫除迷尘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此谓真见性光之法诀。要见性光,首先必须达到太和玄功中的形和、念和、太和,在太和中方可见性光。要做到身静——长久可以身体一动不动而精固;继而识静——长久心中意识不存,而气机稳定和畅;再而念静——长久彻底无念,感觉身体也不存在了,绝对感觉不到四肢躯干等的存在,而心一动不动,最后做到觉静——连觉也无,并不知有“我”。连“我”之感觉亦无,无智无识,犹如死人枯木顽石一般。此方可谓炼性,而性炼方可聚性而元性聚集,性光渐显。

由上可见,性光决无快速现出之法,决无速成之功。修炼者,老老实实,对照上面功修次第即知自己功修如何,是否能见到性光了。若不能,修炼者只要“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一味大定可也,此也是唯一快速见性光之捷径。

至如,彼气功家修炼时,抓住意念不放,在心神内玩各种花样,未曾有一刻清静,妄想出光,我看,恰得其反,此辈就是炼一万年也怕是见不到什么性光,要见,也是见个神经——想“光”想得发神经了,神经分裂,神经错乱了。其实,见不见到性光,彼辈心理也很清楚,只是不老实,不肯说实话,不好意思,怕不能神化自我,砸了饭碗。

希望诸同好万勿被此迷徒所误而自误前程也。

6、有些功法说丹道修炼就是用意念守住下丹田,待其发热时,此一团热气谓之“药”,先生以为然否?

答:凡持此法者是根本不懂丹道之辈。意念乃心神之作用,用意念守住下丹田,也就是心神作用于下丹田。心在中医五脏五行学说中,心属火,故凡心神所注之处,皆有火力之反映。因此说,下田“发热”乃正常现象,如果说那是“药”,不免过于牵强附会。

丹道中结丹之药乃指先天祖炁,意守下田发热或有热气流,只不过是后天之气。其间,已有天壤之别,至如说此气可以流动甚或可以沿督而上等等,此也不过是正常现象。《黄帝内经》曰:“热则气泄”,下丹田过热时,其气自然会喧泄而流行了,若加后天导引,也何尝不会循经胳而行沿督脉而上,但此不过是皮下气通而已,决非丹道中所称之炁通周天,此处必须明辩之。皮下气通,可以导引,乃后天气;丹道炁通,乃先天炁,是沿脊柱骨髓中一细孔流行。(按:现代生理学诊断,婴儿的脊柱中有一细小之孔道,待成年后,逐渐被一种流质所充满。)

7、后天气与先天炁有何区别?

答:人在后天,气是气,神是神,精是精;在先天时,气即神,神即精,三者不可分别,故混而为一。后天气功之时,乃纯粹的气功,神未在气中,故后天心神仍起作用,照样念起念灭,气动气的,神动神的,气在身体行走,神在意念作用。先天炁发动时,神在气中,气包神外,炁行即神行,神炁完全为一,故后天心神不动,念头想起亦起不了,身如木石,六神无主,四大安静,唯有一股太和之炁流转运行,此中滋味,功到自知。

8、有人说丹道修炼乃内求法,体育运动乃外求法,此说如何?

答: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应该说丹道乃内外合一,高度协调统一的修炼法,岂仅仅局限于内求。比如丹道筑基包括了调和五脏,祛除疾病,疏通经络,培补后天等等很多方面之内容。要达到上述目的,须采用药物服食,器械运用以及食物,导引凝神、调息、吐纳、按摩、静坐等等,难道说那些方法是内求法吗?

其实丹道修炼包括了导引行气、静坐、内家拳法,中医等等学问。又比如:地元炉火,岂能说是内求法。

9、很多丹书上说火候运用须勿忘勿助,此点我总是弄不明白。因为丹经上多说勿忘就是微微用意即可,勿助就是不用意。如此,岂非自相矛盾,因为微微用意略略用意不还是用意吗?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具有普遍性。应该说,勿忘勿助并不矛盾。所谓勿忘,就是说知道其存在;所谓勿助,就是知道其存在但绝不加入人为相助之力,顺其自然即可,也即丹书上说:“他为主,我为宾”。

比如,丹道修炼,真景现前,真炁发动,行者自然时至神知,知其存在此谓勿忘。我心自如如不动,不生一念,死心踏地,更不强加后天意识去参与之,唯默默含情,了照其存在,此谓勿助,君明白否?

10、什么是内药、外药,因何说外药生而后采,内药采而后生?

答:关于内外二药,此有两种说法。

以身心二者之觉受而论,凡身体所感受到的真炁运转,周天河车,此皆属外药,外药可以延我之命,改变我之肉体,此药属命功之范畴。因对于心神而言,似从外来,从身上行走,故谓之外药。因为在丹书中,所谓我家,是指元神,指不神之神,属内药,属性。彼家,多指命,属外。如心内忽生一清明洁大炁象,不因外而来,似自心内而起者,此谓之内药,内药可以炼性,可以尽我之性。

行者“神气合一,清虚守中”而进入大定真空中,必生动机,一股炁机流转不息,此谓外药。待其生后,顺其自然,神气合一,功无间断,一线到底将其采得回来,此谓生而后采。待炁归于身,命功有所进步,元神亦随之增强,故自心突生出一清明气象,此谓内药,故曰采而后生。关于内外二药,另有一说,此乃以我之内天地而论,凡吾身之元气,吾身造化炉中而生者,谓之内药。外药者,天地虚无窍中一点真阳之炁也。

11、什么是小药,何者为大药?

答:小药是坎离相交所生之药,此时炼功者还在身体腔子内摸索,肉体腔子内做工夫,属炼精化炁之阶段,大药是天人合发所生之药,此时功修已跳出肉体樊笼,接通天地之机。此时,我身才算为我所有,我命已可自己作主张。此时功修已至炼炁化神阶段。

12、怎样才能做到意静心纯,大定真空,形如木石的太和境界,其间有速成之法否?

答:达到忘我的大定真空境界,乃自然而然的事,你只要按照太和玄功中之方法,认真行去,长久修炼,自然可达此境。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清静修炼,吕祖曰:丹道修炼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夫。

13、近日静坐,已能做到形体端正,一动不动,但感觉身体形如木石,不能用后天意识去指挥他,好似身体是身体,我是我,两不相干,之后,身体俱无,吾遂心生恐惧,拼命用神,从静定中醒来,不知符合法度否,尚祈先生指点。

答:信中所述,乃极好之效验。丹经云:形静则精固。您自述身如木石,一动不能动,用后天意识无法指挥他,好似身体是身体,我是我,此乃太和静功之初步,关于此,您可参阅《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阐真》中关于太和静功的层次效验章节。

谭子《化书》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您现在行动中感觉身体已无,此乃忘形以养气也。至如心生恐惧,则大不应该,拼命用神,参加后天意识,使自己从静定中出来,这是不合修炼之旨的,必须顺其自然,深入杳冥方得其要旨也,最好,连我都忘记了,则深入大定矣,此不妨称之为心死,如此自然可以产生动机。如此,亦可自然炼性,凡后天习性皆在此一大静中化为乌有。

14、您在《玄关一窍》中为何有守身内,但又说不在身内,是否矛盾?

答:玄关一窍有“体”有“用”。体者清静之虚无,神气合一,故先守而后忘,不能全执于形体上摸索。用者,动机运化之妙有和对形体的具体改变,故有功态内景的变化现象与感受,因此,又离不开身体而求得。勉强说来,玄关一窍是一种天人合发共同运化的精微状态与过程,故不矛盾。

15、您在《丹道指南》中大谈玄关一窍,为何没在《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阐真》之功法实修中,谈到玄关一窍的应用方法呢?是否先生保留此上乘秘法,抑或理归理,法归法,理法不能圆融为一乎?太和玄功中何步是主守玄关一窍而入丹道之门,予望先生不啬指点后学。

答:此问提得甚好,证明您看书仔细,并非忽忽而过者,实际很多玄妙法子,多在言语之外,若说没有说守玄关一窍的上乘法子,此也非全对,您只有在实际修炼中才有发现,其实此个法子已揭示无余也。

太和静功顺之修炼是去掉后天识神之作用,然后顺其自然转入心息相依法的修炼,心息相依做好了,就可以神气合一,行者自始至终是清虚守中而已,此中是神气合一之“一”,这个“一”这个“中”,就是玄关一窍,至如说橐龠开通等许多名目,也只是随着神气之交合点不同而炁机变换点不同而已,究其实质,还是待神气合一后,守于这个“一”之处,此乃最上乘的守窍之法。

16、今有一事,更确切说是一问,当今气功界百花齐放,然真假尽在其中,现在我炼一种周天功,说以意领气沿任督转动,每到一个穴位就有气感,最后一股热气沿任督转动,不幸的是我炼了很久一段时间,就是没有一点感觉,不知何故,据说,以意领气,气到病除,如有可能,望赐教一、二种行气之法。

答:丹田无气,何来以意领气,丹田元气充沛,亦无须以意领气,自然气足冲关。如果无气,妄以意为,勉强而引,则未见其利,先见其害,此法不可取。

盖今日功界,真正明内炼全诀者仅胡海牙老师、田诚阳道长数人而已。一群无知徒辈信口雌黄,谓通周天有速成之法,云可点丹、种丹、安球等,称倾刻成丹,数日证道,动不动就说通天彻地,天人合一,不旬月,可阳神出壳等,使后学不思进取,梦想大师给功,加持,遂形成个人崇拜,个人神化,形成新的宗教——邪教,诚乃今日功界一大痛心疾首之事。

再说丹田无气,又何来以意领气,气到病除,所以不要被此辈所迷,妄想以意导气,速通周天,即使给您真炼成了什么一股气流沿任督运行,这也不过是后天气。您现在应刻苦勤修,静坐为要,以期神气合一,清虚守中培养先天之气,此为第一要务。然后待元气充沛,再行气导引,使先天炁转为后天气之用,而气到病除。以上拙见,供君参考。

17、丹道全凭自己修炼可否?

答:丹道修炼,自我看书摸索可以,但全凭自己修炼则不可。丹经有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虽明清间之丹经对丹法阐叙远较先贤明晰,如《伍柳仙宗》等,但其书主要是整理自己修炼之体会内景,而写给自己看的;其二,只写上大致的修炼轮廓,而每人在修炼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又都是不同的,在实际修炼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是丹书远没涉及到的,故此说要常有老师,随时指点。否则修到一定层次,可能止步不前,原地打转,且自己犹未觉察,迷失方向,还不知晓。若全凭自己修炼,最多渡过炼精化炁一关而已,至如炼炁化神等则难窥堂奥。

所以丹书上说道门有三宝,曰:“道、经、师。”修炼始终必须以先天大道作为总的指导原则与纲领,再需明师的随机指点与提醒,最后还要时刻印证丹经,如此,方能百尽竿头,节节上升。

18、我炼气功十多年,可能是先天后天素质,还在初级阶段,下丹田仅能短暂温热,功夫上不去,请问是何种原因,如何改进提高?

首先必须明白为何下丹田发热,这是因为心神意守下丹田之故,心属火,凡心所注之外必有火力之反映,故下田有温热。有些“盲师”愚弄后学,称这是真气。并编造此假借之法如:想下田有一火球,并拼命想像火之感觉,这样可以弄得下田发热,有此称功夫提高了,元炁充足了。《皇帝内经》云:“热则气泄。”下田过热,气反而泄出,如此何谈气足。

再次,要想培养先天炁,唯有神气合一,清虚守中,除开清静,清静再清静之外,别无良法。《化书》云:“忘形以养气”。若说功夫高低,此乃取决于大定真空也。陈撄宁先生云:“洗濯之作用,不外乎静定,凡丹道之修炼小静必有小动,大静必有大动,至其力量之极至,竟可震裂顶门而出神。”此言其善,且在大定真空中,神气合一时自能感动天地真阳,补我历年亏损。天地真阳能生天生地生万物,故改变升华我这小小肉体之躯,自不在话下,唯患不能天人合一也。

但是,又不可被当今某些“盲师”所迷,此辈动不动就说天人合一,通天彻地,其实此辈又何曾梦见真正的天人合一呢?天人合一有实在功夫与效验,而非比喻。当年闵一得真人于嘉庆十八年长至日虚静内观,天人合发,元神出定,而颜色顿变,忽成少年,白发皆黑,君当悟之。

19、我在各气功杂志上常看到辟若的报道,说辟苦期间强调要生吃食物,生饮水,说是这样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固氨根瘤菌的合成氨基酸的作用,先生以为如何?

答:若以丹道观念点而论,辟若乃精气神充足的原故,须知人体需要食物,好坏是因为身体每日消耗能量之故,因此必须吃食物以补充人体所需。

至如说,辟谷期间要吃生物,生饮水,这恐怕不科学,这不能是说辟谷,应该说是饥饿疗法,以此清理肠胃等。生吃食物,生饮水,对初学反而不利身体之健康,此点并非高深学问,现代科技早就证明,熟食胜于生吃,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与知道用火大有攸关,与知道吃熟的食物,大有关联,此事甚明,无须多说。

20、目前全国功法繁多,我想在养生气功选一种功法修炼,苦于不知选择哪种功法,盼先生指点。

答:目前功法繁多,但多是胡编乱造而成,虽对治病养生有一定作用,但长久修炼,其害更大。今所谓气功大师多信口雌黄辈,非但未明传统优秀的气功之真义,反变着药样,胡编乱造些新奇古怪的法子,且动不动就说集道儒佛之精华等,好象个个贯通三教,融汇九流,博通今古,活佛再世,真是:一盲引众盲,率众入火坑。若选择养生功法,不宜选择大师者流功法,应选择传统功法如:马礼堂气功,李少波真气运行法,刘贵珍内养功,以及孙、杨各式太极拳等,另外意拳站桩亦佳,丹道养生功法——太和玄功也不错。

21、简要言之,气功与丹道区别何在?

答:气功在气上下功夫,主炼后天气,丹道在静中下功夫,大定真空中而气自有功夫。丹道贵先天根本,主炼先天气,此好似池塘所储蓄之水,气功主后天气,此比如往农作物中灌溉之水,若徒知放水,而不知储蓄,待水用完,待死而已,终究一生,空忙白费力。

22、我炼丹道三年,现感觉全身无力,总是想睡觉,不想坐,有时硬坐一会儿,思续万千,烦燥不能静,以后不入静,手心、脚心,一年四季发烧,不想吃饭,但觉得饿,此是何故?

答:此乃用火太过之故,于中医而言乃阳不能入阴也,故心中烦燥,思续万千,不思静坐,手心、脚心发烧等,修炼贵在自然,若想睡觉,就安安心心的在睡一场吧,此更胜于炼功。

怎样解除用火太过之弊。古流传有退藏沐浴之法,即退心守于夹脊,因心居于前,属阳、属火,夹脊居乎心之后,属阴,属水,退守夹脊非死守,而是似守非守,略存可矣,关键要心放于虚无,不起心之作用,忘神以养虚也。若死守,同样会弄得一团火热。

另外,可以辅助无极式站桩,使心火降下,总之炼功要自然,该睡时,就睡不要管它。

23、有关修炼胎息,怎样呼吸,结手印否,结怎样的手印,有无意念,有无气功咒语,有无炼功方向?

答:修炼胎息,心息相依,自然呼吸即可,关键在“神气合一,清虚守中”,浑化良久,自然功至。

修炼可以结手印,双手接手印譬电之正负两极,便于沟通自身阴阳二气,取得平衡,手印之法,参阅《中国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阐真》,但丹道超越相对,贵在自然,功夫深者,手印结否,关系不大。

丹道修炼,筑基其始有意念,但对太和静功中之“顺”开始,已属无意范畴。其中太和炼气法,观光法也是如此。初学开始炼功,可能有微意,但必须做到完全无意,炼气法,观光法方能成功。

丹道修炼,属先天功夫,超越相对,故炼功方向关系不大。初学便于取得功效,可以选择方向,如清早,必须面对太阳炼功等。

至如咒语,不可大必。

24、丹道有速成法否,能否普及?

答:没有速成之法,并且不能普及,关于此可参阅“论修炼丹道之条件”一文,试问几人能达到文中所说之条件,既有法财侣地,又要有毅力、学识、智慧、道力等等,若穷究个快速法来,那就是人元丹法。

25、丹道修炼,耐寒之速度比之其它方法如何?

答:修炼丹道,可以耐寒,乃渐进之法,也即先从培养本元入手。其他体育运动的锻炼,如藏密拙火定,气功、冬泳等等,增加耐寒之功能,乃快捷之法,是使后天气作用之法,但不如丹道自然而然来得彻底,又无弊病。

26、今日静坐,见玄关如月,一轮明月朗明,吾遂心生大喜,而月即失,不知为何?

答:您见之月,乃性光,但非玄关,玄关是玄关,性光是性光。玄关如木材,性光喻木材燃烧所发之火与光,但火终究是火,木毕竟是木。

性光显现必须心定气和,元性聚集方可,您心生大喜,必定心亦大动,故此元性散失,其性光不可得。

27、我以为不管何派须以百岁康乐者群体,著名于世界,否则,终不可行。丹道首重长生久视,很希望贵派在当代能出现几十至数百人之百岁康乐群体。否则,不足以扬诸先师之功业,还不如世界上一些长寿乡与村。

答:此乃良好愿望,涉起丹道普及问题。问题是丹道终非普渡之学,为师者,只能传授法子,若做徒弟者不修,你又奈何。况丹道清修,涉及到与红尘名利相互抵触之矛盾,恐怕绝大多数修炼者,不能坚持下去,而中途废弃。故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千中无一。若丹道真能普及,太上当年也不必西出涵谷关,而不知所终。

实际,其中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人们的观念等等。笔者倒试想专在中年人中在全国范围内做一个试验。要他们修炼丹道,实证仙家长寿之可能。但问题的是:有多少人肯报名学习,而学习者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其间他们又是否有条件准许他(她)们实验,如此等等。若非有绝大之财力,以及极高之威望与影响号召之力者,恐难实现。此事必须团结广大丹道同仁,有心之士,才可望实现。在当今市场经济,最好与某些经济实体联手进行,比如古代修炼者依靠有力者供养而修道,但又恐其有财力者见无利可图,而不愿实行也。

现代科技之实验,实验对象为外物,故此我想要它怎样就怎样,我想怎样摆弄都是可以。而丹道实验对象为人,人是平等的,我们不可凭自己的意愿行事,而控制他人的行动和思想,故此,他不想炼功了,您又奈何。况现人心复杂,喜奇好丽,心神浮燥,而更难实行。

当然,照着鄙人所说的太和玄功这个法子,清心寡欲,持之以恒,不再七扯八拉,东摸西撞,劳心费神去找什么意行乱运之气功,是完全可以达到百岁康乐目的。那时,方显我中华丹道之伟大。

28、习炼丹道是否要断人情来往,能否参加社会活动,望赐教。

答:丹道修炼就是要长保祥和可亲,太和气象,常保一股生机,与亲朋往来,融洽交流,这样不是也可以获得快乐吗?获得无限之生机与活力吗?故曰: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修炼者虽不可留物于心,但又不可不应物,故修炼丹道者,应参加一定的户外活动,以免闭户自封,养成孤僻之性格,所谓:“静坐孤修气转枯”也。

可以这样说,修炼好比进火,日常生活中与亲朋交流,好比文火,止火也,一味进火,恐有弊端,不如放开胸怀,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无拘无束,这样功修反而易进,切切不可闭关修炼,至如闭关大定,那是后来的事。

29、我于97年元月习炼气功,意守下田,后来全身气血和畅,神情愉快,但日久却感通体炽热,浑身不自在,功中幻象丛生,功后神情恍惚,幻象仍在脑中浮现,又有记忆力下降,难以入眠,头脑昏沉,恶梦常伴,这些现象是往日没有的,盼先生给予指点。

答:此乃用火大过之弊,解决之法为退守夹脊,辅之无极站桩,注意:此时站桩,什么也不要想,一味入静即可,此有止火之效。

30、我曾按气功杂志上所介绍丹法修炼,意守玄关,起初有一点胀痛,随后,胀痛增强,面积增大,现在也如此,不知是好是坏?

答:玄关非在人体某一固定部位,而是天人合发之处。你在信中云:“炼时意守玄关,起初觉得胀痛……”中所谓玄关非真玄关,而是其它关窍穴位,如:印堂,下丹田,中丹田等,意守有胀痛,且日益增强,乃用“火”太过之故,其法不可取,您应该似守非守而不是死守。须知意守之目的在于凝神为一,虚极静笃,神气合一,最终天人合一。

31、我是气功修炼者,不知怎么炼了这么久气功,肝病仍不见好?

答:对于肝病,应以七分静功为主,使之培养先天本元,再辅之三分动功,使之培养的先天本元,用于治病祛疾,强身健体。这样有养有用,有体有用,方得其宜。当然动功选择非常重要,切不可妄行意运,反扰乱正常气血运行之规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辩证施治,选择相应之功法,如马礼堂气功中的六字诀等等。再次,功法一旦选好,必须专一修炼,不可三心二意,今天炼这个功,明天习那种法。

32、丹道修炼与宗教之间是否有其内在联系?

答:没有内在联系。主要在于:①丹道修炼者为摆脱外界干拢,而常隐于宗教之中;②宗教家也利用修炼之学吸引信徒,增其号召之力,因此说宗教对丹道的继承、传播、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宗教与丹道毕竟是有区别的,因为:①宗教,崇尚的是神权,祈求神灵的保佑,其人生观是消极的,避世的,在于解脱,是对命运的屈服与逃脱;而丹道修炼崇尚的是自我奋斗精神,乃是人定胜天的人生观,在于超脱,是对命运的挑战,并且进一步想超越“神权”,人道合一,修成“真人”——人类之结晶。②宗教有其特定的教规,教义,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这是迷信的;丹道修炼注重的是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是活泼的,开放的,精神是高尚的,洒脱的,修炼是实际求实的,是实验的,进步的。

33、人生难得,修炼的目的是放在健康长寿,还是着眼于了脱生死?

答:人生难得,岂可无知而来,又愚昧而去,于草木同朽!故宜胸怀大志。当然,着眼虽高,但仍从低处下手,先争取做到祛除疾病,身体健康,然后再谈延年益寿,再论延年驻世,能尽天年(120岁),最后尽性了命,了脱生死。若最基础的也做不到,就不要空谈其它。

34、意守身体某一部分,亦非正法,是否如此?于身外求之,也可玄窍开,可以吗?

答:是否正确,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是,活玄关一窍之求得,虽说不能在身内形体上执着摸索求得,亦更不能离开自身形体而求得。需于天人合发处探索,则差不多矣。

身外求之虽能见性,但不能得窍。离开自身求玄关,无论如何,修功途中,必定还是回到身内这一关。人的精气神的“精微运化”毕竟立足于人之身体,无此“精微运化”作媒引,不可能感受天地之“精微运化”。即所谓“内真方外应,无朋而不来”。“人的绝大部分精气被形体固定在体内运化,只有一少部分神和极少部分精气通过五官和其他途径放射于体外。故从身外求之,最多见性,不能得窍。勉强说来,可见玄关,不能得窍。如是,自然也非真正之玄关一窍。”

35、具体有几种方法可达玄关一窍?

答: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能勉强说来,大略有四种。一、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二、守窍之法,先存后忘;三、止观之法,清静为主,专在念头上做功夫,前念已断,后念未继之瞬,忽然打住,只剩一光光净净,有觉无念,一灵独耀之元神,再以此返观自身而入于玄关一窍;四、攻磨之法,斋戒为主,以斋戒全面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身心,洗涤剥去层层后天识神气质之性,直剥至无心处,方见本来,再以此透入玄关。刘一明在《修真辩难中》云:“秉性鲁钝,识见不大,必须心地下功,全抛世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千磨百炼,择善固执,苦人之所不能苦,受人其所不能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从一切艰难苦恼处狠力造作,忽地露出本来面目……”

以上四法,每一法可细数种,总之,玄关一窍离不开神气合一,关键又在神气合一与天地相感应。

36、据我体会,不必虚极静笃,虽有细微杂念,亦可现玄关一窍,不知是否合乎法度,是否为正玄关?

答:因神气合一有层次的深度,故玄关一窍,也有层次与深度。虽说玄关一窍有层次,但出现玄关窍一瞬之刻,当时必定没有杂念。至如以前和以后是否有细微杂念,则依各人实际功修而定。否则,非玄关一窍。总之,自然而然由静存动得来,能耐久,有作有为得来之,容易失。真正达到老子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之层次,实已玄窍大开矣。玄关一窍之显现,之开之大开之遍开,实质上表明了天人合一的深度和广度,读者千万以此为主旨,方可得玄关一窍之真谛!

37、何为同类阴阳调和,怎样调和?

答:所谓调和之法,始终不离乎玄关一窍,乃阴阳气机之调。实际上,修玄关一窍的整个过程都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外界之气机洗涤、改造、调和我之阴阳。只不过是在某一功修层次,由于特别原因而注重此一点,调和并无具体之法,皆是自然而然,感而遂通,诀曰:“凝神气穴,虚我元神,扩我运化,充塞天地”。天仙心诀曰:“我无元自并,无并一自并,能无元一化。”关键在放我,忘我而我无,切不可有念。得多得少,皆在平日之功修和德行,得后也可能付之东流,毫不顾惜,唯守“无念”二字,勿喜、勿忧、勿惧。详细之说,并无言词,功境到此,自可了知,调和者,只是先天,而非后天。

38、采来大药置于何处,如何防止危险?

答:在玄关窍之中,我之先天神气合于太虚之气。在此无边天地大炉之中直接锻炼,此也即采大药过程。如此久久,我之身心由量变忽飞跃而发生质变。心身之原始构造必被改变,在改变之一瞬,必有由无形之运化而显现的有形之现象内景。所谓采药即指此内景现象。故大药者,实非“大药”也。大药置于何处,大药实不置于何处!所谓得药,实际上是身心得到一种宇宙中的深层精微之无形运化模式。而有无形,必有相应之有形。故内景无穷而气象万千,而有所谓得药之象也。我们千万不得执此景象,要认得真,象者,幻也,方不入魔。行者修至此时,需完全看破,不可妄行。

若按古丹经上言,采大药是指我身内天地人三家与外界天地虚空三家,两者合而为一,真正的三家相见,结丹之过程。大药落于何处?“三家相见,氲氤一团,浑化良久,落于黄庭。”修炼者证得此地步,已是天人合发,随时入定可盗天地之元气,补我之亏损。故此,可以说证得此地步,我命已由我控制,我命才归我所有。以后,只要常盗取天地元气,如鸡抱卵,如龙含珠,默守黄庭,养他个精气神三全,腹如怀孕,却不见有胎形象,浑身不见一丝皱纹,然后,还山尽性了命可也。

39、何谓三家相见,结我内丹?

答:我身内三家与天、地、虚空三家合一,结成内丹,谓之三家相见。详细说来,我身内三家指:自涌泉而上者之元气喻之地,从泥丸往下弥漫者之元气喻之天,周身四肢百骸兀兀腾腾而发者之元气喻之人,我之地又与大地之元气契符而发,我之人气与蓬蓬勃勃之虚空之气相应而动,我之天与天空之清阳之气自泥丸同步而布。如此三者相机而动,同步而发,归于中宫,纽结一团,氤氲不散,如生龙活虎,于中宫结成一团,此谓内丹,浑化久久,遂归混沌,我之身心,如蝉脱翼,焕然一新。

从另外一角度言之,督脉喻阳,任脉喻阴,中黄谓中,如是三者,皆豁然而通,浑沦为一,方得三家相见。我身形如木石,如如不动,气血和畅,谓之身归根;我心如如不动,不起丝毫念头,谓之心归根;进而浑然忘我,意静心纯,心返太虚,谓之意归根。如是三者浑沦为一,大定真空,谓之三家相见,方得三家相见。

40、佛家有漏尽通,不知道门如何?

答:关于无漏之说,道门尽矣!《青华秘文》云: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目漏;耳不闻者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魂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念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思漏。

41、我自认炼功时间不短,为何在睡中虽无梦,亦有遗精之存在?

答:首先必须知道为何精遗。人身内外,无非阴阳二气,所谓不遗精者,乃心火下降,薰蒸肾水,肾水上流归于心腑,相互施化转成灵液,运转人之周身也。而漏精者在于心火上炎,故肾水不得火蒸而下流,故有遗精。您虽自述无有梦境,但大脑之中肯定暗暗隐藏着一些念头,此谓神不清,意不静也。若有念头,必是心神作用,心火上升也,故肾水下流也。解决之法,唯在静坐炼养,果得清静,心肾二气必循环施化,若循环施化,定无下元漏失之患。

42、为何每次功修增强,身感阳气充沛,必定有遗精?

答:这是因为功夫上升,故阳气增加,阳气冲撞心气,使心火上升,心火上升,故不能下蒸肾水,故下元漏失。解决之法,其一,多行动功,使阳气作用于周身;其二,静坐炼养;其三,行回阳止漏之内功,以增强肾之功能;其四,不看淫秽书刊及物品。

43、我知修炼一事,其要在于不生大的情绪,故我遇到事情,就如此而为,不知为何却头昏脑胀?

答:关键未掌握好“和”字一诀,修炼在于不动心也,事来则应,事去则去,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人生烦恼本多,如你又时时刻刻加上一个修道去念之心,岂不是越添越乱。修炼贵在自然,从信中可知,您是一遇到事情,心已生情绪,同时,马上又加上这个情绪要不得的念头。然后,又加上修炼之念头,然后又止念,心神在那里大动特动,忙忙乎乎,当然谈不上不动心而心神清静了。故此是乱上添乱,燥火混作一团,哪有不头昏脑胀的道理。然则,具体如何,您参阅《劝道篇》,悟之可也。关键在随心所欲,无牵无挂,坦坦荡荡,一切放下,心无负累。

44、丹道修炼是否有给功、给丹、给人种丹珠苗子之说?

答:就笔者个人而言,自认不是浅薄无知之辈,并得嫡传,不能说未得真诀;与修真界人士多有交流往来,不能说闭门造车,孤陋寡闻;且所看丹经道书亦自认不少,亦未曾有给丹、给苗之说。君不见,《庄子·天运》中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答曰:“……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

再者,何为金丹,李道纯真人云:“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此本来一灵即先天一气,也即天命之谓性,性根命蒂皆由此而出。先天一气即丹头、丹苗,又谓黄芽,孔圣人云:“先天而天弗违。”天尚不可违,人众之间又岂能相互给予乎?道既不能给况先天一气乎,况金丹乎?今之气功家说能给丹,给苗,种苗,要么根本不懂丹道,要么虚妄,或因经营之性质以应和现代人急功近利不肯苦修而妄想获大成就之心理,故神其说,以此不得已之“迷”法领初学入门,待行者有一定修为后而信心大增,此方以“理”领行者出门。若真能给功,道祖太长,儒圣孔子,佛陀如来岂不早就把人渡尽了,何必待到现在这些下流“盲师”来夸夸其谈。

丹头、丹苗乃先天一气,太极之物,造化之源,太极能给乎?造化能给乎?与其说给丹、点苗、不如说把一个地球、一个宇宙给你,请问,天可给、地球可赠乎!

现今气功界,动不动就说给功,加持。实际上这已经变相的神化了自己,把自己装办成了人们的偶像,人们的救世主,成为了“神权”之化身,使绝大多数人失去了自我生命存在的创造精神与自己的个性,成了新神权之奴隶。梦想大师们给功、护持、保佑,以大师之心灵为主宰,由此形成了新的宗教,形成了邪教。这些大师自然也成了无形的教主。

当然,此事产生之根本原因是由于绝大修炼者,因生活之紧张,人与人之间的争名逐利,不能融和为一,故不相互信任、机巧对人、不能互敬互爱,皆以自我为中心,故此,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越来越远。每个人内心是那么孤独,无所寄托,都有一种没有家的感觉,故此必须找出一个心灵之寄托所在,心灵之依靠所在,以期填满空虚之心灵,此其一;又有急功近利,不思奋斗,或浮燥浅薄,梦想天开之惰性消极精神作怪,此其二,如此,加上“大师”们说能给功,给丹,保佑,护持以及各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自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45、丹道能带功,加持而加速进程吗?

答:可以,但有诸多条件,并非现今气功界所流行之说法,能随意带功、加持。若是如此,世间已无人矣,因为早被历代仙师渡完了。就丹道而言,并不主张带功、加持。所谓带功、加持乃心心相应之一种,与南派双修理法有相通之处。首先,老师与弟子所学法同:再者弟子必须具有相当之“静定”工夫,最好能对境无心。然后,老师弟子同处一室,相对而坐,寂然入定,老师之气机自然与弟子发生感应,逐渐把弟子引领到虚极静笃之境界。但是,弟子如性功不深,不能死心踏地,对境无心,进入一个从未窥入的澄明湛然之妙境而心生一动一喜等诸多情绪,则师徒间气机亦断,其景即失,不但如此,更使弟子心间留下了一层障碍而影响以后功修。

其实,说穿了,其理也甚简,譬如我们常人看到泰山,必生气势雄壮之心情,面对大海,则心胸也显得开阔,在明月如霜,清风如水之夜晚,自我也会被其感染而心头一片宁静。带功原理与此同理。但如果您杂念纷芸,根本没有观照此物景。同样,也很难被此景所感而发生相应之心态。

46、我炼气功十几年,丹田温热上不去,是何原因?我炼气功近二十年,不但身体未强壮起来,且时常头昏脑胀,幻境丛生,身体时有痛苦,怎样解决?……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

答:有炼气功多年,甚至十几、二十几年而无多大长进之问题,许多大同小异之此类情形在许多来信中都提到过,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看来问题是普遍性的。其中之原因虽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共同特点,他们都是修炼所谓当今气功家自创的,美其名曰集儒释道之长的气功功法。修炼之初见效快,以后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许多问题。现笔者兹引道力精深的田诚阳道长之说来回答诸多问题。其说曰:“就丹道层次而言,当今之气功有诸多弊病和缺点,(1)意念太重,扰乱先天;(2)以意引气,难以深入;(3)精神假想,易入空亡;(4)自发动功,不养真气;(5)局部用功,破坏整体;(6)认假为真,妄言上层;(7)追求功能,误入歧途;(8)迷信神秘,想入非非;(9)以妄为能,失于正常;(10)打破正规,转入羸狂;(11)过度迷信,神经错乱;(12)道德为名,利欲为实;(13)集体授功,不顾个人;(14)功法有弊,咎归炼者;(15)违背自然,反言偏差;(16)引邪入正,有悖常规;(17)妄解丹书,毁谤前贤;(18)执迷术法,淆乱正道;(19)做功出偏,正常现象;(20)功法学成,原地徘徊……种种不利为初学者所不知。”真是切中要害!笔者还加二条:空谈无为心性,并无实证对应;清静无为作门面,执着有为为货物。

当然,炼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功夫上不去且出现许多毛病的原因甚多,如行者的性格、职业、饮食、环境等等,但大体不外乎上面所说之原因。怎样改进,则非片言寸纸可以剖析明白而给予具体回答。气功非比丹道。自古丹道理法皆同,无多大分别,唯起步有所针对而稍有不同,故能由此及彼给予详细答复。而气功多为今人创编,每家功法、理法甚殊,所学之法异,则答亦异。必须就行者习何法,怎样安排,习炼时的具体情形,现在炼时的详细反应与感受等详加推敲,方能得出一个最佳方法。

47、年龄大的人,若要肯修,能否修至较高层次?

答:不但能,且能获得无上之成就,盖因年老之人所经世事甚多,经过大悲大喜,心性已定而无浮躁火性。况且心神沉凝,就算精气神比之青少年的为亏损而见效缓慢,但易于保守其功效,不被外缘所牵引,炼一步能有一步之收获。无青壮年得得失失、失失得得之患。如南派张紫阳真人85岁方遇刘海蟾,而得授金丹口诀,91岁才于天台山闭关修炼,99岁得道。又如南派二祖石泰年逾六旬方得紫阳祖传授,张三丰祖67岁始入终南,得遇火龙真人授以口诀,9年即以成道,如此等等,不可数举。

48、对《浅识玄关一窍》中之内景甚为仰慕,又感恐惧,修炼内丹是否会出偏?

答:自古修炼丹道从无出偏之说,丹道最重自然而然,若明理且照诀行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决无出偏之可能。而且金丹大道完全是经过了无数先贤圣哲数千年的反复实践验证而成,非理想,更非空谈。

第十二章 修真日记

按:此处所辑,原系余与师弟间,有关修炼的来往信函。在修炼上,当具有普遍之现实意义。在古代,修炼个人体悟,内景,以及炼功日记,严禁公开。因为,涉及到做功夫之细节与秘密。今为渡人起见,亦为师弟广积福德,经师准允,本着善与人同,略事整理,公布与众,切盼广大同好,万勿疏忽而过,务必结合自我实际,详细玩味可也。庶几,必有助益,此固余之所愿!

后学李守一谨识

注:此处所选,系前后连贯之七封来往信函,遂分列七节如下,因未经余师弟同意,故隐其名,盼诸同好谅解。

第一节

李兄:

您好,复信详阅,甚欣甚慰。

曾几何时,神州大地,功法层出不穷,致修炼者如牛毛,然其间正法,百中无一。扰扰嚷嚷者,皆倡乎怪力乱神;与道合真者,杳然难求。十年前,有普济居土(千峰老人之徒)之丹道文章(应为南派丹法)见世,惜乎索其人而不得。幸见老师宝文《鼎炉浅析》等文,故知修炼者,必金丹大法也(似为北派丹法)。吾尚见同事数十人,炼气功如痴,吾或劝之,或笑之,或示之正理,曰:“汝等所修,去道远矣,苦思冥想,手舞足蹈,须臾之间,便谓结丹,累日即可证道,良可笑也。”然彼辈反来笑我,诘我。于此时也,遂觉己身道行浅薄,不足以教化他人,亦尚举《鼎炉》一文,示诸同事,曰:“此文甚珍,此说甚真,此法甚正,汝宜细玩之,必有所获。”彼等皆忽忽而过,了无所悟。嘘唉之余,叹乎无缘之人,居宝山而贫寒,见金为石,视珍珠如鱼目,不可勉强也。吾辈修行有长春真人之三分,证道同之。老师道德深厚,又喜闻欲出山度人,真后学之大福因缘也。盖生为人者,一难也;生于神州者,二难也;生于太平盛世者,三难也;得遇正法者,四难也;有缘合数,莫非天意。愚认为:传法度人,合乎天心,正其时也,庚辰出山甚好,若传大道,宜乎甲申后,传道二十载,功德完满,曰飞龙在天,不知师者意下如何?若出山,万望告知。

李兄信中曾言:神气分离,先天气即化后天气或精。我多次起坐炼功后,不一会即觉外阳欲动,强行化解,不一会,即觉头脑清醒,文思泉涌,难以制止,约一个多时辰,方觉疲倦而入睡,如此似消耗阳气,请问李兄,此时该如何是好?亦曾多次在睡中忽然惊觉(实际为觉而不醒,此时可醒可不醒),觉体内气在任督间流转甚速,不可意念遏止,我总怕出偏差而将神智引向清醒,醒后见并无异样,不知是何缘故?请问李兄,以后出现,该如何处理?吾亦阅及多种内丹经,均无此说,故特请教。另外,常在寅时,忽然惊醒,发现外阳挺举,即用提摄法将其降伏(南派丹法言此阳气亦可收),依李兄之意,我如此伏虎,是否有错?望乞指教,我为单修者,周围并无良师,万望李兄指点。

后学:××君

(1999.7.12)已卯,孟秋,丁未

××道友:

您好,从信可知您正处于后天与先天之间,正在丹道门坎外苦作徘徊,若无人点破此层火候真机,纵苦练数十年,亦只能在此地打转达。若稍加点拔且您又能勤修苦炼,不出乎三月,即能渡过此层,跨入丹道门径,进入先天妙境。现说以下几点,望您透彻明悟,则进入先天不难,否则终是作茧自缚,划地为牢,难寸进也。

一、须知后天神气才有区分,故须以意领气,而先天神气本一,不可区分,故曰先天。故真阳发动,则如同活物,能自行运转,何以如此?因其炁机有神作主也。正如您信中所述:“亦曾多次在睡中惊觉,觉体内气机在任督间流转,不可意念遏止。”因何有此内景,皆因您在睡中,后天识神全退,浑浑穆穆,六神无主,正合先天之旨,神气合一,故能自转。此也体现了道之无为而为,无为施功也。虽有一觉,但神意多在此气机之中,故您不可用意遏止此炁机,待您引导神智进入清醒,使神意从炁机中分离而出,则完全清醒,识神用事,先天坠入后天,不可得矣。此一念之差,谬之千里也,如纵有气机运转,亦是后天之气。因此您此时当用“神气合一,勿忘勿助,功无间断,一线到底”之法诀。真炁运转时,您有一觉,此曰时至神知,真意自在其中,故曰勿忘勿助,当用此一觉自然了照运转之炁机,方有定心之术,如无觉,则非勿忘(按:有觉无觉,在于行者平日伏心炼性之功如何,以及静定功夫如何,在诸多功友来信中,知有很多功友,在阳炁发动时,因未有此一觉,故多造成睡中虽无梦,但亦遗精之弊,炼功者阳炁较充足,加之睡中,浑浑穆穆,尤易发动阳炁,若清静功夫深厚,自然时至神知,而阳炁,终归我有,若神昏沉无觉,自然阳气无心气交融薰蒸,自然往下而流,造成漏失),如无觉,则非勿忘,乃至其自然而非顺其自然。您又不可用意,使自我识神用事,若心意一动,或形体一动,皆失先天之机,落入后天下乘,而非勿助。待他自行运转,火候满足后,归入寂静虚无时,自然沐浴还虚,可曰退阴符,然后遂入混沌大睡而去可也,此即功无间断,一线到底。

二、您产生上述内景,仍算是炼己功夫未纯,静定工夫未深也,故此您此一觉多昏沉之意,少清明气象,故您下意识的怕出偏,这是气致而神未全也。

三、人生先天,一念未生,神气抱成一团,先天元精氤氲尚未成形,散布于五脏六腑。当一念一生一动或被外物所触,神气即分,凡火立生,使先天元精化作后天,加之心火上炎,不蒸肾水,此后天遂下流,使外阳勃举。您自述功中阳举正是此种情形,此乃静定工夫未深使然。须知静能生炁,静能养炁。如行者炼己未纯,有丝许杂念或昏沉,那么所生阳炁遂冲撞心府,心火不能薰蒸肾水,那么肾水下流使外阳勃举,无形阳炁已化成有形之象。如您强行此解,意念更是大动,凡火更旺,神气分离愈快,纵有所得,亦属后天之炁,正如您自述,感觉头脑清醒,文思泉涌,难以制止(此乃后天气所致),过后,即觉疲倦。如此反复,何时是了。如此行功,养成习惯,势必使行者作茧自缚,划地为牢,炼己功夫永难进步,静定功夫定难上升,永难迈入丹道门径,您之情形,正是如此。

四、人之生气,每日皆按时发生,用以维护人之生命存在,但一般人欲念纷纷,迷于外物,不得清静,故不能体察此机,遂使此先天造化转为后天之机,被外物所盗。唯我仙家行“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之法,故能体察此机,且不使其落入后天,并不断用法积累利用之,最终改造升华吾之生理结构。吾人每日子时,一阳初生,阳炁自尾闾起,丑时二阳来临,冲入命门,寅时三阳开泰,冲入内肾,继而进入阳关,此时不老不嫩,采药正当其时,故此即使平常人也多在此时醒来一次,或使身中仅剩的一点元阳,于斯发动,不知采取,遂化作后天,发散空中之故也。若到外阳勃举或微动,无形化为有形,内动转为外动,其阳已老,生中有杀,何可入药哉;若您勤勉,当在寅初起床,吹嘘叩齿撞天钟完毕,存想下丹田,行心息相依之法,默默含情,神气合一,清虚守中,人我俱忘,自然我之阳气自归身内。待功夫纯熟,火候满足,即使不行功夫,就在睡眠之中,待寅时阳生,也有一觉,能知有气机如同活物,而阳关似有机关,此气机冲至阳关,自然乖乖倒转回来,外阳不但不会勃举,且似略有收缩之意,但不见其外形有何动作,或气至而自行周天等等。其阳炁内动绝不会转为外动有形可见也。

四、既云外阳勃动,不可采取,为何有采取之说呢?①针对中老年人病弱之体说法言,此可以回阳化欲,培补后天,温养肠胃;②对中老年已漏之体,下元漏失,已成熟路,故必须用法另辟路径,待锻炼纯熟,再行不采之采。

但需注意的是:①此气非药,非结丹之药;②此气可采,不可炼,若拼命死炼,后天火加此后天之精,混作一团,扰乱身心,其害更甚遗精;③此法非真正之先天丹道功法,勉强说乃筑基有为命功,适于中年老人,若以为仅凭此法可炼成不漏之身则大错,今时有些做功夫者,学问不精深,似仅凭此法,修成了不漏之身,之后以为乃此功之作用,不知静定功夫实际上在起着关键作用。故以盲引盲,造成今时功界某些内丹功法等,实际上,又是什么真正先天大道呢?

五、您已经渡过有为采取阶段,火候已足,当行不采之采。如果功中阳举,只可行心息相依,神气合一之法,守静致虚可也,外阳将会自动收缩回来,如您习惯一时难以改变,那就逐渐放弃伏虎之法吧,或在阳举时,默守天心(夹脊,因此乃无欲之所,故曰天心,又因其处于心之后,故有退藏洗心,水火既济之效)行清静之功亦可。

此致

李守一草

按:中老年功友读上面内容后,又切勿偏废后天有为之功,当然亦不可执着其间,具体掌握法度,关键在“中和”二字,当然,最好有人指点为妙,凡有为命功,虽见效速,但无师指点,恐易出偏,慎之,慎之。

第二节

李兄:

未言先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求学十数载,同行者百千,道中之师,未尝一遇,懊恼之间,天可怜见,使我遇君,故师者,非君孰能当之,唯依君训,今以“道兄”呼之,望君海涵。

谨依道兄开示,今于子时,寅时初起坐修炼,似有所得。因前后两信,知道兄为真君子者,故敢斗胆详言,切勿以为狂妄者也,诚感知音难遇,有此学识之士,真万幸也,亦天数也。

今将功中内景之疑,陈之于君:寅初,坐,运火(依尊师大法,即止念)下丹田虚空之所,浑无一物,外阳似有缩意,凉意。良久,不知何时,收功睡去,未几,似醒非醒,似睡非睡,外间都无所闻,渐觉四大安静,畅和难以言状,亦不知几时,忽见魔来害我,即双脚一蹬(或双臂一振),醒矣,而外阳渐举,依然头脑清醒,耳聪目明,急止念退守天谷,外阳渐缩,渐睡去矣。

另有一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觉气在下丹田盘旋,小腹向内抽吸,若着意如此,即觉疼痛,于此时也,觉下肢飞舞,下身旋转不止(外形实未动),而上身浑然不动,渐动渐猛,只得将意引向清醒。请问道兄,如何一静一动之景竟然不同,先天作为亦有异乎?据闵一得曰:尝闻驻世神仙黄、李二真人谓意守脊前宫后,可速见玄关,道兄之意守天谷亦此道乎?此法为深耕置种之大法,唯有北宗有之,文始派亦应为北宗乎?

君谓吾炼己未纯,诚有是事。此有分别,盖吾生来命乖运褰,魔障重重,每于炼功之际,外魔、内魔齐来扰攘,有谓“外魔易降,内魔难伏”此言不合,外魔(有迹有象,非妄语也),亦甚难伏,吾亦曾以无心应之,或诵极具威力之佛典经咒,魔反更猖厥,故于此事,甚为烦恼。细察此魔数年,似为情欲魔,昔年为我慧刀斩退,缠绕至今。故于炼己大有妨碍,请问道兄又有何妙法对治:望乞指教,务退此魔。

吾于修道一事,曾作一排列:修行之总径宗西藏黄教宗喀巴之《菩提道次第广论》,修行步骤宗尹真人之《性命圭指》;功中辩魔伏魔宗佛典《楞严经》,《钟吕传道集》。其余修行验宗《金仙证论》、长春之《大丹直指》、以及《仙佛合宗语录》、《慧命经》等人元金丹诸书。吾曾仔细分析,觉西藏密宗修炼结果,终为阴神用事,禅宗为正道,然易坠顽空,亦不过墙头土坯。唯金丹大法,方可谓完美,步步有验。然于此亦得一疑,曾阅《五灯会元》,乃高僧传也,有高僧云:道者纵得先天一炁,炼得金丹赫赫,亦难捱三祗漫长劫数。固未证之仙辈,故特请教于君,有是理乎,抑尚有一段“道合自然”功夫仙家尚缺耶?望君为我剖析,以解疑也。

后学××敬上

××道友:

您好!丹道修炼,往往道魔并进,功夫长一分,道也进一分,魔亦随之而来。修炼至静极时,则动生也,其动亦有区分,一曰气动,一曰魔动或气魔皆动。

如平时修炼功夫火候满足,个人智慧根基深厚,自然气动而道功精进,倘若炼性不定,留有心结,不能无挂无碍,坦坦荡荡,自然心结成果,意动念萌形成幻化,产生魔动,入于魔境矣。此时,全仗平日炼己持心,修性体道之功如何。若能一心不动自然亦可道功精进。您自述寅初坐功,至四大安静后,突入魔来害汝。即是心中有结,使自己不能无挂无碍而炼得性住使然。既然意动念萌产生幻化,必神气分离,落入后天而汞投铅,故外阳举。

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魔障产生,并非一定就是坏事,须知魔障正是炼就慧剑之磨刀石,坚固道心之试金石也。魔障到来,只可视作如吃饭穿衣,坐卧行走般之平常事。如念念不忘或心存怪异,形成恐惧,如此,即成桎梏,定成心结,而魔障难除。当在平常日用之际,保持内心世界之宁静详和,坦然踏实,自在舒适,内心一片清凉平静,晶莹洁净。如此方能放下一切,无挂无碍。如此再反照现实,接人待物,就如梦中行走,诸般事物,落眼即空,如镜之映物,尽为虚像。又有理胜则欲消,欲胜则理灭,人在心烦意燥之时,不妨参阅丹经道书,仙家诗词,自然能获得心灵之平静,而心中清凉一片,欲念顿消,或体悟万物未生之先,空空洞洞,虚极静笃,如此,虚无人我同归一体,浑化久久,亦可伏住心魔。若明先天大道,无上天道,自然心胸开阔,恢宏大度,区区情欲之魔,又岂会放在心中,念念不忘乎。且识神变化无方,其用无穷,若念念不忘,如同火上浇油,更增其障,而魔障难除。若放得开来,心神未曾放在此事之上,则火力自消,魔障自灭也,正是道法自然。

三、修炼中,行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奇怪之现象,迥异之内景。有炼意未净,识神作崇;人心未死,念动魔起;或道之作用身体,产生神奇;或恍恍惚惚,形成幻化;或身有浊阴,阳炁消阴;或身有隐患,气冲病灶;或心中有结,形成魔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您自述上身不动,下肢飞舞,而小腹内吸,此非单纯幻像,亦非纯粹炁动,当是炁魔皆动。但又毋庸奇怪,老子云:大道甚夷,只要对肉体没造成痛苦不必太在意,只可视之平常,以免形成心结,有碍功修。另外:小腹内吸,觉有气在下丹田盘旋,此乃橐龠开通之景。

四、夹脊者,无欲之所,止火沐浴之处。外阳举乃凡火上升,火不能蒸水故。而退守夹脊,有止火之效,心火下降,自然水火既济,而外阳收缩。此守夹脊,回阳止漏功夫乃吾仙家独得之上乘无为命功也,不可轻视。其他虽知此窍,但不知另有回阳止漏奥妙在内,多疏忽而过,其它丹经又不肯明言。但守窍法,乃小术,为权宜之计,辅助之法。如以守某窍,来判定丹法之宗派则谬矣。若云真丹道者,其理法决无二致。若有区别,即非真丹道。君不闻万卷丹经意同理,观仙家门外汉,强自把仙家丹道一脉分作南北东西中等诸宗,亦殊胜可笑也。有云北宗先性后命,南宗先命后性,东派双修,南派单修,故有南北东西中丹法之不同,如此之说,实悖大道,不值一驳也。昔紫阳仙师虽云“虚心实腹义俱深”,但师八十余岁方遇刘祖海蟾而得真诀,但未得诀前,尝为府吏,曾误认侍婢窃鱼,致婢自尽,由此事紫阳师当下彻悟,作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缓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自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自然之道妙,深契其诗,由斯可见,紫阳师已性功精纯无疑,唯所欠者,仅有命功一着。据此而论,紫阳祖实乃先性后命也。观乎石泰,道光,泥丸诸祖,皆如此耳。

再言北宗邱处机长春真人,其未弱冠,即学道隐昆嵛山,20岁师事重阳仙师。平心而论,长春于此时乃童贞之体,未漏之身,可谓命功纯乾,先天而成,更胜后天功力,于斯仅差性功修炼耳。况长春师三铸鼎炉,皆因性功未纯之故,未尝闻乃命功亏损而有此。故依实际而论言,长春真人乃先命后性,亦无不可!

再如守夹脊,君言此乃北宗独有之深耕置种大法。实则不然,南五祖白玉蟾仙师亦留有退守夹脊,洗心涤虑之法。当然此又有一说矣,谓南北一宗,皆祖钟吕,故两者相同,然则《黄庭外景经》“雷电霹雳往相同,右酉左卯是吾室”之语又作何解?

人之结构,人人皆同,而古今修炼之士又何止千万,故守身体某一固定所在有相同处,此事并不奇怪。且真正丹道确无二致,只因所修炼之人不同,而使丹道有诸派分别之假象。人与人之间有性格、学识、悟性、毅力之不同,环境、职业、习惯、饮食之迥异。故各派祖师多据自身之实际,依丹道之理诀,设各种权巧方便之法门,使自我不致环境诸因素之变化而影响功修,此即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遗意。后学若据自我实际,而借鉴诸派先贤之权巧方便,亦无不可。若心存成见,强分派别,自设障碍,终成门户之私,仅得先贤之迹,未得先贤之履,与进道无益。诸宗诸派之丹道学问,学者须一以贯之,如此方可得圣贤之履,自然再读丹经能头头是道,决无疑惑,亦不会坠入文字阵中了。至如分宗别派,夸夸其谈,高推圣迹,此乃学术研究之文字匠之事耳!

五、至如说仙家纵得先天一炁,炼得金丹赫赫,亦难捱三祗漫长劫数,此实非平允之言。君不闻孔圣在《易》中曰:“先天而天弗违也”之语。且禅宗一脉,自六祖以来,其心法几近失传,直至宋代南宗始祖紫阳真人从我仙家丹道修炼中,悟得达摩最上乘妙谛,而撰《悟真外集》,并递传石泰,道光禅师。禅宗薪火,方始重续。如此种种事例,不可胜举,由斯可见,仙家独得道、儒、佛三家之精髓,殆无疑义。至如今日所云之西藏佛教,皆系阿底峡超岩寺一系而来(譬如后世丹道与钟吕二祖之情形),殆宗喀巴止,后世鲜乏大德,今时社会流传所谓密宗,瑜珈者,荒谬不经,不足一提。

此致

李守一草于鹤城,10月1日

第三节

尊敬的守一道兄:

您好!因事务烦恼,不能及时复信,望见谅。

每月中旬可领工资,所得不多,除去生活必需外,暂将二佰元作为入道费用,请理解,日后将逐渐补够,附信寄至。

吾少年时,即有出世之想,不数年,约十六岁,曾游西山,有龙华寺僧立于前,注视长久不语,至大雄宝殿,有尼论出世修行,遂有感触,又数年,得《道藏》诸内丹经书,开卷即觉如温习,信乎前生有缘,又数年间,得密宗经典,其中尤喜龙树之《大智度论》,十数年来,自持学问,问道于中功大师,见其夸夸而谈,不及道之皮毛,又与同事争竟“佛子”张小平之时,不觉其已陷王难,同事哑口无言,“法轮功”论“怪力乱神”,更不必言,又尝举《大智度论》询诸同事,无一识者,亦尝与乡间道士谈仙论神,见其只知画符驱鬼,上刀山下火海,遂笑而归,其间翻阅气功杂志,以期有所得,而每见其中多邪妄之谈,遂叹乎“微斯人,吾谁与归?”幸而天不负有心人,去年吾仔细推算命理,知今年当有奇遇,及改变一生之转折点,故遇君,见尊师正法,故吾将诸多疑问,试寄信于君,果然见君不厌其烦,详为一一剖析,而须臾不离正道正法,故亦知君为厚道君子者,尤喜前信,见君所言:“道者无所不在”,君已得其中三昧矣,当下为君喝彩,称赞不已,吾闻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涅槃”,曰:“佛性遍一切处”,阅《六祖坛经》言之甚详,尽在君此一句中。修行人遇此,知有知音,能不喜乎?

《黄庭经》吾读多矣,惟命功欠缺,故不如君之所悟。《鼎炉浅析》一文,“鼎炉的妙用在于炉内之莫测化机”,其实即是火候或景候,乃命功之天机秘密,吾所缺者,即此火候之真口诀,丹经每隐不言,吾知其中不可猜测,故修炼多年,只在丹道门槛外徘徊,不得越而进也,道兄可传我真诀乎?薛和尚与紫阳友尚不得其口诀,望君不以我为外人可乎?君论门派一事甚是,诸气功杂志中,每一功法,莫不沾仙带佛以抬身价,而其中所论,又多间接贬他人而赞己,功法又不过夸夸而谈而已,看他说“宇宙能量入于身内……”“看见身内有一个(甚或多个)金丹……”又“看见身处有一个象自己的婴儿……”,又“看见身体发光……”等。不一而足,似是而非,吾阅后真个哭笑不得,彼辈怎不多读如《金刚经》或丹经如《天仙正理直论》等诸书,就敢大言不惭,胡乱言语,编辑怎就任其发表而误导众生,不过,吾亦知天地间邪气未退,正气未流布,且由他去吧。

此间,据吾看法,与君请教一二,其中仍是尊师设班择栋梁一事,依我看来,仍不宜授武以选,而今年青人,多恃武好胜,甚缺持慈善问道之心,若彼辈只学武而不问道,日后为害,祸迁于师矣,吾闻之,神仙之领袖,玄学之栋梁,必于红丹境内,千挑万选而出,其降生也,辉天耀地,胎中已有问道之志,生来必与人不同,而好其事,日后亦必遇明师。吾辈肉眼凡胎,不识其人,尊师尘中羽客,此事已了然于胸,或未可知,故吾仍不希望君设五行重手法一班,此点与君看法不同,请勿见怪。(按:现已未设五行重手法一班)。

依《大智度论》,心有烦恼,即是有漏。爱者,乃无明和合触缘,故神仙虽有双修之法,必不及童真者,徐神仙亦叹其早年婚媾而致神不全法力不强无破者,纵然补得完满,终究法力不比全真者。未婚者,因触缘而有所漏,故吾辈皆有漏之躯。吾于梦中,气从前阴阳关走泄(走失时有逸趣,不化精,故知),待再修十至十五日,脑中便有俗念,自然而至,又易走失精气,请问君有何良法对治?梦中不得自主,真是个难也,晚间静坐,每多魔事,得君开导,仍难应付,如之奈何?与父言及修行一事,老父顿时不乐,而依吾推算命理,赤绳需挂千里外之足,如何寻得来?况劫中人不知劫中事,此两持之心恐日后两失也,如之奈何?眼前又无福相之人可与我双修者,视之皆草木之辈,魔真个难敌乎?吾近来越欲勤修,则俗事越多,真个命乖运褰,不似君之福厚也。

再者,虽说以前曾于作文一事,随手拈来,即得一文,而此丹道文章,须真修实学,方敢据实道来,又不敢于道兄面前弄斧,况眼下又在道门槛外,炼己尚且不纯,如何写来,君如需要,可立一命题,可乎?若论见地,命功欠缺,性动即如明信片上所说(不知收到乎)。惟天地间,万物皆有数焉,即如入道一事,吾于袖中卦课,亦知一二,天数不可违,我修行浅薄,其中奥妙不知,君不如于定中为我求身世,吾据实告之家父,然后专心修炼,不然,家父母终不信我所言,成我障道因缘,修行难寸进也,将有负君之厚爱矣。

修道之士,多贫困人,吾人不可得富贵乎?依吾意,择一吉地,为修行者基地,曾计算过,除需道教界支持外,尚需五百万元经费,我苦贫困,如何得成我心愿,望君与我计谋计谋,此事可行乎?吉地何处为佳?请君信中不惜言。

此致

××君

李老师:

您好!能者为师,况传我道,解我惑乎,故仍应尊您为师,请谅解。

谨依尊师开示,今专以致虚守静为要,不敢顷刻而忘,吾福薄无特故也。今修者如是。一日,魔来猖狂,危急间,以正念降伏,只在瞬间,往日间均以失败告终,今番胜之易,疑有神助,日后又遇,竟轻松而过,心中欣甚。

而今,入于内景,多见下身震动摇荡,依理为气功,此番不见魔来害,神驰则动景消失,凝神则愈烈,往往只引向清醒。其间,虽外不闻,而仍有呼吸甚难降伏。如遇此景,不知下一步如何修持?特请教。依理修炼者应健康,近来反觉身弱气短(无病)不知是气机不畅,抑或不得要诀?请君为我剖析。

遵诀修炼,白虎不伏而伏,唯睡中仍有阳举,依伍冲虚真人曰:真无漏者,阳缩如童子,绝之举动,则我辈仍有漏,恐功中或睡中有如玉通禅师败精于红莲女之案也,请问老师,睡中如何防备?

今者,唯睡魔难降伏而静极便有睡魔,心中虽极清静,仍难对待,往往只好睡去,故功修难进,尤其用禅观法行坐时,更易倦,然以心观心法,其实易于静定,不知老师意下如何?请告之一二,可乎?

近代诸书,皆云炼神还虚之后,犹有炼虚合道一着功夫,则我鸿蒙三乘,缺了末后一着。《性命主旨》论之,依我看来,末后一着仍是一“虚”,佛经显宗如《金刚经》、《妙法莲花经》,至于《六祖坛经》,亦均为“法性虚空”,即如密宗经典如《大日经》,亦谓“……性如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于菩堤。如是,秘密主,心虚空界菩堤三般无二……”可见,炼神还虚已证菩堤,保来炼虚合道一着?恐为文字游戏耳?不知此见解如何?请老师析疑。

有南怀谨者,禅宗人,三教精通,置书颇丰,读其书亦多有启益,唯尚有少许疑问,今特列出以请我道中同志解释,老师千万为我后学释疑。南怀谨谓我道家“精气神”可解释为“能热光”,依我之见,大有“隔窗窥日,只见其光”之嫌,似仍执于“有我”观。又彼力赞禅宗,辟北宗伍柳丹道误人匪浅,依我看来,伍冲虚、柳华阳之丹道,故然重言炼精化气,适足为邪说家断章取义引以为据,然实非其本衷,又彼曲解佛经,牵强附会,画蛇添足,故招至僧家非议,然依我看来,其丹法实属正统,不知老师意下如何!南怀谨又极力赞密宗之深奥美妙,又说不出所以然来,依我看来,佛典千经万卷,无论密显,不外一“心”字,咒语亿万,亦只在一心,有何奥妙?老师之意如何?千万千万不以为意!南怀谨谓人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根本识,修炼不过欲回至此心识耳,依我看来,仍未尽究竟,第八识毕竟仍未尽虚空,犹属“心”之枝干而非根,不知对否?请尊师为我指正。

现在忘了一事,即坐中眼前玄关弱小,游移不定,唯一日早上醒来,见玄关如月,惜于此将醒未醒之时,维持不得,玄关逝去如烟。若日后遇此,何法可定于此境,望乞指教。又我总觉得,身中一阳动时(活子时)不一定总要外阳动为准的,然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请君为我解释。二六时中,有空我便坐,此阳生有时不觉,有时于下腹有气(实不知是气是意)直冲脑中,不经任督,倒似密宗之中脉,不知何故,此属正常乎?

丘长春曰:魔过一番,福力长一番,可我每过一番魔,反见倒霉一番(乃指生活人事),先生有此经历否?前次寄去二百元,不知君收到否?迟至春节前,定将入道费凑足寄去,请君谅解。

此致

××君,99,11,14

××道友:

您好,事务烦忙,不能及时复信,两信同回,望见谅。您功修现时当更有精进;修行之事,需自然得来,丹道更是处处讲究自然之道,需做到极细处。不可强求,强求非道。故打坐时,不可求效验,心身虚极,平平常常做来即可!我仙家丹道最伟大处,最精深处在于改命、造命也!《鼎炉》文已明说,故曰夺天地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天数亦可违。修士如果完全信命,则道亦不可修,仙亦不可学,武班一事实为引人入道之法,因观今之人暴戾之气,贪欲之心太甚,故反需以此渐次导之,况五行重手法乃丹道武学,于人心之净化另有奥妙。

至于吉地一事,对于每一个人,修行至不同层次,当有不同之地相应。总之,必与丹道原理相通,与丹道同悟即可。地理即天理,选地之法即为丹道之法,如地亦有黄庭之地,关元之地等,且更有玄关一窍之深层奥秘,但又说回来,丹道乃先天之道,超越相对,对地之选择并不太严。重在心法也。现略说选地之法,选地之最基本原则,看是否该地充满纯正生气,如树木茂盛,水源充足清洁。最好是松柏之类长青树,需一大片一大片,几百千棵则起不到大效果。后有来龙,前有去脉,坐落两山之间,不吞不吐,若开若合,丹田之下,关元之上之大中极,一团真气隐隐隆隆,半是人为,半是天地生成,引为中等之地。上等之地,不但具备上述条件,则更需上应天星,下应地格,乃天地完全生成,天地人三家合汇于中,乃地之玄关一窍矣。更有望炁选地之法,此乃行者自身感应之,功德深者,则地自应之,不仅人择地,地更择人,如功修不够,即使得到吉地,也将失去,所谓玄关无定,需其人合之。

修丹非比别种修行,不可存依赖之心,需具备大英雄,大丈夫、大豪杰之心,方能有成。仙经有云:“积铅于尘中,养气于山林。”炼己需混于尘世,在一切烦恼苦难中着功夫,和光同尘,锻炼得心性如中天宝月,光耀太虚,方可入于山林,否则,难至大成。以上之言,能悟之,则幸甚矣。

第二信言“魔关已过”,“白虎不伏自伏”吾亦为之欣慰。谨记:当景现前,最需勿疑勿惧,勿忘勿助,顺其自然,对境忘情,平常待之。若功中觉动太烈太剧,可用微意收摄入于夹脊之窍或入于下丹田(前对脐轮后对肾之腔子里)。如动停止,则可慢慢放弃此法,行还虚之功。练功始,可结太极诀。用以上之法,当可制止下身震动过烈之现象。

近来反觉身弱气短,乃损耗心神太过之故,气机不畅也为部分之原因。内气冲反五脏而引起心肺不适,故觉气短。说明你心结太重,不能完全放下。静者,大休息也,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坐于身内妙窍也。非以心观心,以心观心重增心障。平常少做耗费心神的事,如:下棋、看书太久,思考太久,心算数太久等等。

完全的下元无漏,需过炼精化炁一关,于禅宗说来,此已为明心见性。生机由外而转内,返精补脑矣,此需循序渐进,所谓有漏之根本原因,在于心中有欲念,淫根未断而心动于事,心动于事,则火生于中,心火上炎,不能下蒸肾水,使水化炁上升,心肾不交,故下元有漏。如心念果得清净,心火自然下降,心肾相交,自无漏失矣。(按:如行丹道特效命功,在一定程序上,可大大防止睡中遗精)。

身中一阳动不是以外动为准的,此在前两封信已透彻明说,奈何不悟也?所谓一阳,是指身中新生之阳炁尚弱尚微,待炁机壮大活泼时,谓之三阳,以上皆为内动,外在不见有何形象故曰阳炁。若待外阳勃举,无形阳炁转为有形,内动转为外动,怎能说是一阳呢?此可说是内动阳气之六阳也,因以露其形矣,亦可称之为一阴生。

您信中又言“觉下腹有炁冲脑中”,如此景是在虚极静笃中自然产生,接后又归于大静,则为真景,说明您功修精进矣。不经任督,乃是循“黄道”而上,此非中脉也,不要理它,顺之自然可矣。

于丹道家说来,只要不昏沉,睡觉对炼炁存神大有好处。如我文始一脉有陈希夷老祖,即是以睡得道,不睡觉那是后来的事,玄门讲究首先要睡得着,睡得好,只要不昏沉,不做梦,则心肾自然相交,产生吾人新的生气,是睡是定无可分矣。强迫自己不睡,此不合自然,先天大道,睡足后做功更好;如口舌干燥全身无力,则是入于昏沉多梦。如果总是在静坐时,便要睡觉,则为不太正常,当是体内阴浊太重,宜以站桩与动功来调和之,丹道修炼绝不可废弃动功,三分动功,七分静功可矣,动功以太极拳为上,余则次之,至如意念导引行气,则不足论也,其法非是不可取,不可行,只嫌过于有为,若无师授,恐生弊端。另外,也可服之药物调和五脏等,君斟酌可也。另有一法,在功中坠入昏沉,可守于泥丸宫内行大休息之功,则昏沉睡魔遂去。

从信中可知,您以禅宗之以心观心入静。此法易损心神。禅宗所云之心,当为《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类同仙家所言无为而无不为之不神之神,亦儒家所谓天命之谓性,此无相可寻,无迹可测,杳不可得。寂然不动为其体,感而遂通,真用现前为其用。何来后天之法,以心观心?若有意识的去从心中产生一念,觅出一个心,先天纯朴即失。君所言以心观心,似是使先天不动之神,化为后天识神而以心观心,此非以心观心,乃以念观念。佛家所言观心,当是观自在菩萨之意,观自在者,何用观哉!一念不生,一情不动,自然自在,自然观矣,有观即不为观,而为识;本来如是,何用观哉!故曰自在。

禅宗有一大公案,由此产生渐顿二宗,昔神秀作谒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创渐修一宗。慧能作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人谓此二者之分别乃渐顿取法之不同,诚有一定道理。但以愚见,法原无上下,唯宜与不宜,可行与不可行,此中有权巧方便。而神秀、慧能二者实乃迷悟有别而已。实际神秀以目观目,以心观心,譬头上安头,画蛇添足;慧能深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旨,契合不神之神之奥,而一念不生,本来如是,心镜无尘,自见本心,其中自然自在妙谛与紫阳师“云在青山月在天”如出一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君以心观心,不免是妄用神意,反使神不清,气不宁,意不净也。故弄致身弱气短,极思睡眠。神本不足,况又耗神者乎?静功之目的,在于休歇一场,恢复我这“本来如是”之自然本元,故曰致虚守静,并不是让你心想某某什么虚、什么静,乃是自虚自静,放下吧!放下吧!

近代诸丹经,多有末后一着之说,关于此,须说明的是何谓炼神还虚。近代诸丹经所云之虚不比远古。为说法方便,故有炼精化炁等功程次第。而今炼神还虚指炼至本体常明,动静无别而跳出肉体樊笼,炼虚合道乃是指使此阳神之虚合于无上大道之太虚也,又称之为阳神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与天道同命运,与道合一,故能长生久视,天地闭时不同闭,天地开时,顺道之开化度人。而远古之炼神还虚乃指神归于无上大道者,此名虽在异,而其意实一。

关于伍柳丹法,君之所言甚美、甚善,愚已无可言者。至如南怀谨先生,站在禅宗之观点,评点诸派丹法,而仙家丹道多借它教门面,解说丹经,未免牵强附会。设若有通晓彼教之学说者,必攻击此牵强之说,由此连带否定此丹道,且视之为邪说。此事并不奇怪,自古及今,屡见不鲜。

禅宗一脉偏于心性,非上上根器者不能证之,对肉体更无办法,不能做到形神两全。或问性命在最早源头原是一物,故此禅宗修性就是修命,如此禅宗亦有命功。答曰此说诚是,但若无此后天性命,后天色身为依凭,你又在哪里,你又何能修道,又何能夸夸其谈,若真性命尚未证得,后天已坏,呜呼哀哉!岂不是白忙一场?故此净土宗索性什么也不修,干脆念阿弥陀佛算了。

何为心,心不为何!心本虚无,虚无曰心。心者,中内之中也,故说心不为何!故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此“心”固非因缘和合而生,第八识乃佛家权自言之,未达究竟,大道奥妙,实难言说也。

此致

李守一

第四节

李老师:

您好!心中感激不知从何说起,总之大恩不言谢,百忙之中,仍能为我详尽解释,为人师表,功能隆深。

上次言身弱气短,去信后已有所觉察可能为劳神太过,皆同我平日喜好下棋,各种棋无不钻研,又常推算周易河洛理数,近来才放弃,专精修炼。不过仍有一事欲请教,即地理一事,若怀救人之心为人作选择葬事,于功修是否有障碍?如有,即刻放弃。

信中最大收获莫过于明了以心观心一事,观自在菩萨,以其不观而观,这才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故可照见五蕴皆空,故可度一切苦厄。诚然!诚然!唯然!唯然!吾不知君多矣!

其中尚有“无孔笛”一说,吾又忆及西派赵千峰之降龙法诀,亦有“无孔笛颠倒两头吹”之诀,各丹经均言“真铅”产时,有精撞阳关之说,然后以法收之,再循督脉,任脉而行,有“子午卯酉”之诀,今君言此真铅沿黄道而行,故存疑,此内景纵然不是虚极静笃下产生,亦是在较松静的情况产生,千万千万请君为我辨别。今再详言近来之景:坐,久之(其实不久),外间虽大声扰嚷,而我听而不闻,内则念起念灭,然后出现在下腹有气(或意?)上升至脑,从任脉后(确确实实),视之不见,只能感觉,到达脑亦不知消失何处,此时,即使有念起亦自动灭却,得一时头脑空明。近来“无孔笛”(姑且称之)感觉又更清楚,应该是起于“海底”,离会阴再上一些,到达头中约印堂水平上下(不会相差多少)。此炁(暂称之)生时,不可遏止,其上达至脑,如遇吸气时更清晰,呼气时稍不清晰(按:丹经云吸则有意,呼则无心)。以上情况请君千万为我剖析,如为真铅,则应为小药产生,何以没有诸仙言之百日筑基,再精化炁,亦不见元精产生。如功法正确,则文始派之功理:以致虚守静为要,至人我天地俱忘之际,精自化气,气自化神,较之东南西北中五派功法已高,理论上行得通,实践上亦行得通,则可绕过诸多有为法,不知我而今可行得否?又见《紫清指玄集》、《钟吕传道集》等书均言:上品丹法以身心为铅汞,定慧为水火,则此法何种人需何条件方可修行?我合适否?在下谨听法音。

还是说目前功修吧!而今,晚上越坐越欲坐,有时恐影响第二天工作才睡去。近来又有一事,坐久之后,四肢有实沉凝重之感,下腹空虚较以前宽阔,多数情况下只存手足头及呼吸,其系觉其虚无,外间声响亦不扰矣(呼吸绵绵出入息皆少)。唯于散功后,感觉似抽丝剥茧般,似熟睡醒来般,眼睛需徐徐睁开方可,手足需徐徐行导意识,方可缓缓活动,再加按摩方能活动,没有以前头脑清醒,文思泉涌之感,欲睡则睡,不然又可再进入功态(坐功),又于睡前作意守丹田或念咒之类,久之(其实不知几时)即睡去。今请教君,四肢沉实是元阳攻浊阴(依君所言)还是不得法?另近来没有气功之景,另有一些殊胜,不过去道甚远,不说也罢,如来曰:“善根发苗是也。”

另外请教一引起事,昔年陈攖宁会长尊言有剑仙一派梁海滨者为其传人,请问尊师怀宇、怀昭与其交情如何?剑仙一派功法功理如何?据君所言五行重手法另有奥妙,吾今亦欲习之,可乎?

此致

××君

××兄:

您好!首先恭贺您功修大进。由您信中所述您已经达到真铅炼己之层次,以后兴工,将逐渐合于无为而为,自然而然之道妙。现分层剖析如下,供君参考。

各丹经,尤其伍柳均言“真铅”产时,有精撞阳关,再循督任而行。须知此法所生之炁,多系后天之气,先天少。因为修炼之法系有为,后天伪火参杂其中,神气未曾合一。一般丹经均以外阳动为药生之时,然后用吸、提、撮、闭等有为法诀收回此精。但依丹道理法而言,精撞阳关乃肾水下行,心火上炎使然,归根究底,心肾二气仍未交合,水火仍未既济,神气未能合一,仍究是后天之气,后天之精,仍究是后天神气上摸索下功夫而已。若真正做到神气合一,水火既济,心火薰蒸肾水,又何来精撞阳关呢?以上诸法多系对中老年说法,以培补后天亏损而言。或问:阳气不撞阳关,则行于何处。答曰:若中老年人,后天较多,习气较重者,必循督任而行小周天,直至炼得先天较足时,方沿黄道而行。若青少年,先天较足,积习甚少,根基深厚者,且所行之法纯系致虚守静、清静自然之法,那么阳炁必从虚危穴循黄道上冲至脑,此时先天之气仍有后天成份,但仍可称之为“真铅”。设若黄道果通者,必任督亦相机而开,如说黄道通,而周天任督不通,决无可能,且恐有后患。另外:黄道大周天决无速成开通之理。

行者以前持心炼己,多系后天有为之法,识神用事,用损止、导忘诸法去掉杂念如逆水行舟,事多功少(因念头本多,又加上一个去念之念头,越添越乱,心本烦乱,又加一个修道之心,越添越烦)。而行者修炼至此,真铅产生,此真铅自然如水灭火般去制汞炼己,行者无需用止,忘诸法,自然能念头不起,真性显现,心中一片空灵宁静。正如朱熹先生所云:“昨夜江水春水生,艟艨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行者以前,静坐修炼,多不耐久,且心生烦燥,欲想久做,欲生燥火,欲不能坐,身体且感不适。今行者修炼至此,欲坐欲想坐,心神向往清静,且久坐之中,亦能保持中正自然,不生燥火,息亦不调自调,初步体证自然无为、致虚静极的大道玄旨奥义。

沿督任而行乃小周天,乃后天有为修炼之结果,乃丹道渐进之法,所生之阳气,后天居多,必用“子午卯酉”之诀,反复运转锻炼,方能产生先天真一之气,再沿黄道而行,此法多适于中老年人,身虚体弱者或根基浅薄者。

沿黄道而行乃大周天,乃顿悟之法,乃以致虚守静,无为而为修炼之结果,所生之气,先天居多。故历代丹道大家对此多密而不宣,如《参同契》曰:“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悟真篇》曰:“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抟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敲爻歌》谓:“玉炉之中文火烁,十二时中唯守一。此时黄道会阴阳,争得金丹不解生。”

或许君要问余,吾为何说您已真铅产生呢?此有一例证,经云:身不动,虎啸;虎啸者,精固;精阳自生,浑若天成,无关造作。此阳者,乃真铅。汤君在信中已言,现欲坐欲想坐,且能身体不动,沉重凝实,此不正是精固之景吗?以后静坐,君应顺其自然,能坐多久即坐多久,不可随意中断,此其一;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时刻保持心中空灵平静,晶莹洁清,清凉宁静;第三,自然收功后,需行退火之法,不可马上下坐行走,宜等待良久,至阳炁散漫周身,归于平常后,再下功行走。

此致

李守一草

注:今时气功界谓中黄有速通之法,快于任督小周天,故此编造出一些有为法子,千奇百怪,在身内玩各种花样,其实彼谓之“中黄”比之丹道任督小周天尚且远远不如。凡功夫进一上层,其法愈简,所谓中黄直透完全在于虚静无为之功,如此,所以先天居多,才有望直透中黄。若系有为法子,必非直透中黄,而是中脉,此有天壤之别,学者不可不辩。因为任督小周天系丹道之命功,夹有后天之功法,故所得炁,亦后天居多,故炁行任督。而大周天黄道纯系无为之法,以致虚静极为要,待形、识、念、觉四者皆静后,至寂无所寂之际,身心意三家相见混然为一,如是中黄直透矣!舍此法以外,决无它法可行,慎之!慎之!或问:“大周天功夫怎样修炼,先生可传授否?”答曰:“太和玄功中已揭示无余,若能形、识、念三者俱静,可谓小周天功夫,可得小周天之效;若形、识、念、觉四者俱静,浑化良久,混沦为一,可谓大周天中黄直透功夫,君悟否?如形识念觉四者尚缺其一未静,所得大周天必假,恐有后患,必再加大静可也。

第五节

李老师:

您好,来信仔细阅读,甚为感慨。

以前在小周天里打转,枉费许多推移力,今天方知大周天里自在行。感叹之余,唯嘱自己需多加努力。

以下再言功修,请君至此为我留意。坐,调身调心,约一刻钟,身体开始沉实,尤其下盘,沉实之中,觉无下肢存在,上身亦虚,念头开始随起随灭,约十分钟(决不越过一刻),下体空虚之中真铅产,依然沿着黄道运动(曾试过意引至督脉,不成功),向上行至脑。少顷,越来越多,以往均是在下身虚无穴中的一点产生,且有间隔时间(至来信前)。而今遍地开花,遍地产真铅,连绵不断,涌至脑中消失,其势不可阻止,其境真如长江水倒流,汹涌而至,同时身体如金刚般坚实不动,想动亦动不了,念头想起也起不了,此时呼吸也不知有无,也不知是粗是细。吾急查阅丹经及对照信中所言,不见有此描述,各丹经至此大周天均不明言,或言抽添火候,或言防危于昏沉散乱。可是我的体验是真铅产时,从少至多,直至汹涌,一段时间后(不知多少),又逐渐减弱,哪里需抽添?有何火候,念头尚不能起,如何会昏沉散乱?至此,我自认为修功时间短(正法行持),根基不厚,不应产生如此多的真铅,丹经言“一粒复一粒”,或暗示得来不易,产生些微尚难,何况连绵不断,其中感觉到真真正正的“无中生有”。故而产炁弱时,即刻收功,心中尚存惊惧,恐出差错,先请教老师后再作决定,此时收功较以前更长时间,皆因下肢凝重,须逐步从头做起,深呼吸,摇颈摇身,方可运动下肢。忘了一事,炁至头时,前额发胀,炁越多越胀,但决不是痛,收功后不胀,其它部位也不胀,其间意念不由自主停在头上,引至下丹田后又自行上升至脑。请君详言此景,以前您的功中是否有这种经历?是否是我出了差错?在此急候训示,切切,再拜。

此致

××君

××道兄:

您好,来信阅,依君所言,您功修确实又有所提升。据您信中所述,略析如下,供兄参阅。

古来丹经虽汗牛充栋,但其间多系伪书,具有切实证德且理论贯通圆融者并不多见。如有些丹经谓采药之时,须吸则有意,呼则无意,又有什么以意领气等,并加上诸般动作,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其实与实际情形并不相同,其实修炼又何其简易哉!只需行者“神气合一,清虚守中”“虚极静笃,大定真空”可也,其间采外药,采内药,什么开关展窍,天人合发等等,无不功到自成,不劳取舍,坐而至之,正如君所言:“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正似君信中所述:“哪里需抽添,有何火候,念头尚不到起,如何会昏沉散乱。”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在先天时,神即气,气即神,神气精就是一物,称之为先天,所谓先天三宝,原本就是一物,不过说法方便,而权自分为三个名称而已,此乃对中下根器者说法而言。若对上上根器者,不须言卦爻斤两,铅汞龙虎,只需一味大定真空可也。故此真铅产时,何来以意领气呢?因为人在虚极静笃时,气在神中,此时行者不知有气,只知有神,也即吾感觉身体虚无之时。待虚无氤氲蕴酿之后,必有炁动之时,也即在虚无之中真铅产矣。此时行者知炁动不知有神,实则神在炁先,实则炁中有神也。经云:静者为神,动者意。因此,此时之神可称之为真意,炁动亦意动,炁即是真意也。故君在信中数次言及:不知是炁,抑或为意。实则炁是意,是神亦是精也。此时才可真正算得上是意到气到,气到意到也。故凡炁所至之处,亦意所到之处,炁涌到脑,您之意也随之至脑,真意神气已合为一体,故哪有念头,何谈呼吸呢?其神既在炁中,自然不可用后天意识给其遏止。只有待此段工夫过后,神气分离,方有后天之神意。

当然,其间并非没有火候,若不明法度,功中产生恐惧,心中没有底,怕出偏,或强加后天意识,改变先天状态等等,必产生后患。但火候原是说理而言,在实际功修中只需明其理,心神泰然,即可谓得矣。万万望君勿要着于文字,只可神悟其意可也。

若以练功时段而论,未产生真炁之先乃氤氲蕴酿之时,其要点在于打醒精神,扫除杂念,使心神泰然集中,松而不懈。“神气合一,清虚守中”,此时可称为武火。为何称为武火?因为此时须打醒精神,防止心神散失,故曰:武火。其重点在于,用之不勤。继而真炁发动,由弱而剧称之为进阳火。阳者,为先天,阳又代表清阳之真炁,故此段功夫称之为进阳火。要点在于抟气致柔。在于“神气合一,勿忘勿助”神气越能合一(抟气),就越能产生真炁,切不参加后天知觉,唯保心一动不动如活死人一般,绝无丝毫后天火性(致柔)。否则,必产生严重后患,天堂地狱,一念之差,若心生恐惧,怕出偏,则不谓之致柔。先天而天弗违,若生意念,恐有大患,观兄信中所述,尤有恐惧之意,此不妥也。

待真炁转弱至无时,谓之退阴符。阴者为静,其需在于退。要诀在于:实腹虚心。要点在于:顺意自然,归于虚静。此段可称之为文火,切不可再发动生机,心神更不可有念,否则即是用神,不符文火之意。应该神、气皆归于虚。

之后,归于虚无混沌,不在用功,唯大休息一场,此段谓之止火。所谓止火,也就是要停止一切用火。如此,方可算得上是功程圆满。如若不然,冒然收功,四肢百骸中留有的微许动炁必对身体产生损伤作用。行者在此时,神经虽不能体察到此炁机,其实此真炁发动时之余波尤在运动。故此说止火之重要性。曾有同门行功,不知止火之妙,妄然下座,即招致全身浮肿之证。君宜切记,在真炁发动归于虚无时,至少要大静大坐30分钟,必待余波亦无时,方可完全收功。须知生尔处亦杀尔时,切盼!切盼!

以上火候,其实也只是:“神气合一,勿忘勿助,功无间断,一线到底”而已。

至如有些丹经称此段功夫须忌昏沉散乱,此乃阴浊太重之故,致神未全之故。凡完全闭眼行功者,比较易范此病。

最后,道兄须明白的是:此段功夫,起步高,效验大,乃先天顿悟之功,有贪天之功嫌疑。故宜常保善心,多多积德,在平常日用之际,须时刻以静为要,保得本体常明,待人接物,如明镜映物,方不辜负先天功夫。如若不然,贪天之动,岂无后患?

道兄此时正是黄中渐通理,以后开关展窍,真炁薰蒸四肢百骸而润泽达肌肤,驱散一身内外阴浊。那时将天人成一炁,鸿蒙一炁虚无中来。外界清阳,不劳取舍,坐而致之,自归身内,与身内真炁打成一片,三家相见,生龙活虎,结成内丹。倾刻之间,点化全身通体阴质,自然而为,正是三十六宫都是春也。那时才算得上是: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

道兄现在重中之重在于“神气合一,清虚守中”,完全可摒弃有为功法,全以虚极静笃为要。做到形、识、念、觉皆静之后,混融为一,寂无所寂,浑化良久,一切功夫,包括炼性、炼气、炼神等等皆可会而致之,如顺水行舟,自然而然。

此致

李守一

第六节

李老师:

您好,很久不曾去信了,实在抱歉,请代我向二师问好。

春节过后,功修确实搁下一段时间,近来勤行补过,且述今番情况:真铅行大周天后,至目前为止,未曾体会到呼啸而上而下,有些变化如下,无论行、坐(非盘坐)、卧,只要稍有意,甚至无意也可,发动真炁,立即便有气冲脑之景,甚至意守下丹田(亦无论行坐卧)也能发动真炁,因意念属后天,故平时不敢随便发动,甚至不敢意守下田,出现这些变化是否属正常?晚上行动,总是越坐越舒适,直至不愿起坐,每次总怕耽误睡眠,影响明天的工作,故往往用意后行深呼吸而起坐,这种矛盾如何解决?

君曾嘱吾心性修炼需下苦功,现在总觉自己一般不会有大的情绪波动,细心观察周围万事万物,全在数内,无非缘而已。即使自己,因果循环亦丝毫不差,故而往往以平淡之心对待,所谓“随缘”,功修之中,善恶慈悲俱舍,比如娶妻亦不喜,失大财亦不悲,所有一切不过如此。

另有一事,曾与江波兄通信,我曾言凡心即圣心,江波兄有不同见解(附上其来信,请下次寄回),请君为我俩作剖析,如何?今且言我的见解。我认为:江波兄信中所言之本心,不因悟而增,不因迷而减,故我无需去悟,依彼见解,需断欲念,放下欲念,方可见本心,那么,哪些是欲念?哪些是道念?欲念需断,道念则应住,如此一来加上后来之修道心,岂不是心有枷锁,无余涅槃者,身心俱得解脱,乃是智缘尽,亦无涅槃相,如去悟本心,则智缘未尽,有修道心,则有道法,有道法,仍不得涅槃,佛说:“……舍五众身及道法,是为常乐得涅槃”,功修之中,不管何心,均应舍弃,《华严经》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何况凡圣之不是:“见诸相非相,故不得见如来。”何况依我看来,世事一点也不繁杂,万事万物均井然有序,依其数而在生灭间,故我认为圣心即凡心,特请君或二师为我俩剖析,我才疏学浅,不知如何向江波兄解释,还请代我向他复信作一解释,好吗?

此致

××君

××道兄:

您好,来信悉,依信所述,兄此时功修非但不是出偏,而且是功夫精进之佳象,于平常行住坐卧日用之际,下田真炁发动,直冲至脑,乃丹田真阳壮旺,而自然上冲至脑,销铄泥丸宫之阴浊渣滓,使吾之真性更加清明壮大。兄上几次信中曾言及见性光如月之事,不知如何保守,日后将会自然而然,泥丸宫清明而真汞现前,明月长现。

弟在前信曾数次言及,神气二物在后天原是二物,在先天却是一物。故真炁发动,亦是意动,您此时下田真炁充足,实际亦是真意之火旺也,如此,先天真炁自然能吸引元神安于丹田。后天神识亦系元神而来,若您不顺其自然,使神归于丹田,则是逆先天而为。因为先、后二天神气皆乃脉络相连之一物,元气、元神发动,可以吸引后天神、气归于其中,而后神、气注于他处,自然亦可使先天散漫,此先后二天譬谷之应声,此动彼应,因此须顺其自然,使后天意识于先天生炁之处,顺其炁而行,但又不可用后天意识引导之。

关于凡、圣二心之说,吾以为二兄皆对。您乃究无上根源所言,江波只乃实际修炼所指。拙见以为,所谓圣心者,如一池塘之水;凡心者,乃水之波纹,江兄认为欲见本心,须除凡心。而除凡心须放欲念。所谓放下欲念,即水不起波。并不是人生一波,去止欲念凡心之波,而是放下欲念,其水自归于池塘水之本体。如此自然不起波澜而湛然常寂,本体清静。

而您所论,乃是无论水之波,或整个池塘水,不过都是水也,此论甚善其美,立意甚高。唯一不可解者是,尊兄认为所谓去欲念者乃又生一心而去之。譬水之波本多,又生修道之波,如何能本体清静?孰不知所谓去欲念者,乃循序渐进之道也。先以强制手段去其欲念,后以巧妙手段化解欲念,最后顺其自然而万念归一,一念不生。正如看戏,入迷者,浑然与戏成一体,并不知自己在看戏,亦不知何是戏,何是我,最后得意到极致,戏我俱失。如此又何来:“欲念需断,道念则应住,如此一来,加上后天之修道心,岂不是心有枷锁哉!”

此上拙见,仅供二兄参考,吾固于佛典所读甚少,且多又不求甚解,今承二兄之嘱,不得不勉为其难,大放厥词如上。言已致此,诚汗颜惶恐,其中不当,望兄千万千万不要见责。

此致

李守一

第七节

李老师:

您好,来信已详细拜读,十分感谢。

首先,还是功修情况,信中言及进火、采药、温养,确实与书上不同。今且先说进展情况:真铅沿黄道而行,现在的感受是,真意随真铅上下,即下丹田生起真铅,真意随之而上到脑,然后又随之而下到达下田,如此来回,也不需去凝神,不过,有一点不明,上是沿黄道而上,下时似从任脉而下,又不似,其范围较宽,应该不是一条管,而是一条带状或片状而下,位置亦靠内侧,但也达不到中间之中脉,并且,眼睛有时会自然睁开,然后自己闭合,期间无杂念,应是“视而不见”,不过,曾数次看见身前一点星光(不太大,如小指头大),凝住不动,一会有杂念方才消失,位置也不定,是否为精炁散失?故特去信请教。

信中尚言及“漏失”一事,按照伍冲虚真人标准,阳缩如童子,交而不泄,这种情况我也能达到,其感觉是交合时,气至阳关似乎就消失于此地,不见浊精流出,不过,我因十分厌恶这种行为,仅有数次而已,不成论断,但我觉得,纵然不泄,心神仍不自在,不清静,应属身不漏而心漏,故仍为有漏,请为我剖析。

还有,我和江波兄探讨圣心及凡心一事,承君解释,心有开悟,不过,我以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参考,去欲念过程中,似乎达到无欲无念,其实其中有极细微极短暂之念,极难觉察,如去贪念后,见美色好财,一心不动,似乎无欲无念,其实至少可将其念分五个阶段:生理学上即是条件反向,是我的理解,或许不对,卧轮禅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而六祖慧能认为其不见自性,示偈云:“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然后卧轮言下即悟,我资质浅薄,思之良久,觉得其意甚深,所以说圣心即是凡心。上次去信解释不清,这作补充说明,多谢君真心为我们剖析。

此致

××君

××道友:

您好,您3月30号来信,吾已详阅,久未回信,甚感内疚,不知现在功修如何?

现在,先就您所述内景,略析如下。供兄参考。

首先,内景现前,顺它自动、自运,自我切不作丝毫主张,亦不可动心起念。若有主张,或一动心,神定在炁中分出,遂神气有相应程度之分离。故此,只要做到不起念,做到虚极静笃,自然神归气中,自然也就是凝神。

真铅黄道而行,殆无疑义。见兄内景,弟以为兄功修未纯,火候未足,故真铅亦未纯而现此内景。中黄正道不能夹杂多少后天,而道兄之真铅中似仍有后天燥烈之性,神中亦有后天气质之性,故您以前内景,真铅产时,来势迅猛,故此,其始沿黄道而升,其继偏于任脉而下以退阴符,调节损却后天燥热之性,使之终究归于不燥不热,不冷不寒,亦不温之太和生机。所谓眼睛自然睁开亦同乎此理。

以上分析亦不知正确否?总之,兄不必管它,只可接炼下去可矣,以俟将来发展如何,再作定夺。若对肉体、心神无害,当照炼无妨,如有坏处,产生弊病,则停止用功,再相互探讨,寻出个中理由,找出个相应法子可矣。

再说星光内景,此乃性光初现无疑,道兄不可太在意。只须一味大定,虚静至极笃可矣。若有杂念,自然性体不纯而不明,自然神气相应程度分离,性光自然消失,所谓位置不定者,亦是实语,也是道兄静定工夫仍未达至大定,也是炁仍未纯之故,若静定工夫澄彻,自心一念不起(包含下意识,潜意识,明的暗的一些念头)宛如明镜,自然性光如中天宝月,关于此,诸派丹经多有阐述。

再说,男子不漏精之标准有三。其一,阳如童子,交而不泄;其二,功中阳生,其炁冲至阳关时,会如同灵物,自然倒转回来,或归元海,或沿督行,或沿中黄上升;其三,即使在不炼功之睡眠中,阳炁产生,时至神知,阳炁似有灵性,冲至阳关时亦倒回元海,或沿督而升还精补脑,或沿黄道而行,终归吾身。道兄所述,当是已成不漏之身也,君当再接再励。若说完全无漏则没有,关于此,君可参阅《丹道指南》中“修炼问题”第四十问。

关于卧轮禅师与慧能此段公案,吾自认于佛经所识不多,现粗论如下:望兄斧正。

六祖慧能曰:慧能无伎俩……菩提作么长。如有伎俩证明还有依凭,有所对待,仍未彻悟,没有忘法也。须知道本无知无识,无有分别,在道之全体言,欲念即道念,“百思想”亦是道,“百思想”亦有“不百思想”。若说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那么道岂不成为器物了。故慧能曰:不断百思想。此正乃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也。其问,并无执着、分别。“对境心数起”,此心者正是真意道心,应机而动,遂感而通,随心所欲,无为而无不为也。前无所忆,后无所思,干干净净,事来则应,事去则无。在道本无知无识,何来对待分别,若以仙家观点,既曰:先天必是一物,若有分别,则名后天。

卧轮之语,可见仍未彻悟。但是,并非说,卧轮之法不可行,而是说卧轮未彻悟。正如神秀当年一般。此有未彻悟与彻悟之别,然而,修炼之先,仍必须是以有为开始,最后,人法两忘,无可无不可也。此有阶段不同,须知彻悟乃建立在未彻悟之基础上,无为乃有作而来。

譬如道兄修炼,先从有法上读书悟理,有法上坐炼功,待炁生时,吾应机而动,又有何作为哉,顺其炁,可矣。由此可悟,以后更高层次当可契符其理,大道甚简,自然而然,绝非空谈,而是实在功夫。

再如,人产生饥饿时,必思吃饭,吃完饭后,饥饿亦忘,饭食亦忘,吾身亦忘,随心所欲,无可无不可,应机而为,是为彻悟。若吃饭后,饱虽饱矣,但仍有饭、饥、饱、我之分,此乃神秀、卧轮也。

总之,道本非言语之事,言语断道,故曰:得意忘言,得其饭,而物、我、饥饱俱忘矣,恍然若失也。

此致

李守一

注:关于此章,诸同好宜参阅《劝道修行立志篇》,关于随心所欲一段,想必对慧能与卧轮之别有所明悟。另外,原吾与师弟间来往信函,比此处发表者较为详细。因为,此次编撰于书,未经其同意;且每次来函,吾又未留完整底稿,只是今日为编缉故,而见师弟之信,信手答来,设若将来某兄有整理公开之意,当以某兄为准,特此说明。

又因为某兄的修炼悟真过程,从有为至无为,从有漏至无漏,从小周天至中黄直透,确有普遍之现实意义,广大同好多可依此为鉴,故吾特整理出来。为宏丹道之故,虽未经某兄同意,而编于是书,料想某兄亦不会为此事见怪。

【网络文字录入者按】:此篇出自内部参考资料《丹道指南》,著者谢怀宇、谢怀昭系道家文始派传人。此篇对各派丹道的修炼均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薦閱讀:

中华道藏03_1---3
卍新纂续藏经第 75 册 No. 1511 释迦如来应化录 中华佛典宝库
中华道藏15_1---4
有沒有千年世家?
中华道藏15_1---5

TAG:丹道 | 研究 | 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