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盤古伏羲陳摶

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曆紀》『。在太古的時候,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非常像一個雞蛋,在無際的黑暗雲霧中運行,萬賴無聲。就在那巨星的內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大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己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後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為大地,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每日加高一尺,地每日加厚一尺,盤古隨之也長得越來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相關文獻編輯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開天闢地的巨人神。根據三國·吳國·徐整著《三五曆紀》、《五運歷年紀》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的類似記載,描述了盤古開天闢地的經過。而南朝·蕭梁·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中則描述盤古死後身體化為天地萬物!附《三五曆紀》開天闢地原文: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歷史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盤古神話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明見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保存最原始、最完整、最古老的創世神話。其數量之壯觀,內容之豐富,類目之齊全可謂舉世獨步,無與匹倫。然而,一個時期以來,有關盤古神話的淵源,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學者認為,盤古之名最早見之於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中,先秦著作無盤古名號,並以「盤古入籍晚」為由,來否定盤古神話的原始性和民族性,提出不應把盤古神話列為中華民族的先民創世神話。這種說法雖然失之偏頗,卻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對此,我們必須作出應有的答。三國之前真的沒有盤古神話嗎?三國之前,不但有盤古神話存在,而且在民間已經廣泛流傳,也有文字記載,相當詳盡成熟,下面就此問題談幾點看法!春秋時期宋·黃休復《益洲學館記》所云:獻帝興平元年,高朕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其壁上圖上古盤古、李老等神及歷代帝王之像,樑上繪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來名臣……南宋人樓鑰《秘澗大全文集》卷72有《漢文翁講室畫像》題跋云:「余讀漢魏五書云:成都有漢文翁高朕石室壁間刻三皇五帝以來賢人畫像,太守張收筆也(漢獻帝時人)。近過劉氏家壁,遂獲其本。蓋自盤古氏以下至仲尼七十二弟子百一十三人,極盡精妙簡古,經千有餘歲,無絲髮剝壞,非神物護持,疇克爾邪……令人有振纓希古之想,真奇蹟也。」細讀兩文,所反映壁畫的內容約略一致, 盤古像(27張)明確地記載了壁畫上的圖像為盤古、李老、歷代帝王、賢臣和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畫像的作者為漢獻帝時蜀地太守張收(一說為西晉太康中益刺史)創作時間為漢獻帝興平元年。表面上看,兩段文字表述了同一事情,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如果,我們稍做深入的觀察,就會發現壁畫的創作年代很有考究和推敲的餘味,對石刻壁畫的作者,不能不產生懷疑了。從石刻壁畫的內容看,彙集了儒家、道家、政界的代表人物,也就是張揚各自的意識形態思想主張。這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在弘揚儒家道統、思想觀念的學館裡,這樣的安排很令人費解,如果說是為帝王歌德,何以沒有漢皇劉邦,如果說是為賢臣銘功,何以沒有漢相蕭何,身為漢朝太守的張收,不把漢代的開國皇帝與歷代名君並列,恐怕有點說不過去了。由此我們是否可以推定,石刻壁畫不應是漢代的作品,那麼,是秦代嗎?秦朝重法輕儒,坑了不少的讀書人,不可能會把一群他們認為搖唇鼓舌無事生非的腐儒刻像以祀之,更何況秦始皇自認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又怎會把他看不上眼的人圖之於壁呢?由此,我們也可以排除了石刻壁畫的創作年代為秦的設定。繼續上溯至戰國時期,孟軻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學說,並使之發揚光大,聲望和成就僅次於聖人孔子而被世人稱之為亞聖,這樣一位聲名顯赫的儒家代表人物,卻被排除在石刻畫像之外,本為儒家張目的石刻壁畫,這樣做於情不合,於理不通,使人頗覺意外的是聲望遠遠不及孟軻的孔門七十二弟子卻無一遺漏的被畫影圖形!怎樣的解釋才是較為合理和接近事實的呢?我們只能從壁畫的創作時間上尋求答案。那就是壁畫的創作年代應在春秋時期。此時,孟軻尚未出世,壁畫中無孟軻,就不難理解了,如此,石刻壁畫創作的年代,界定在春秋時期,比較恰當。壁畫創作的年代確定了,自然也否定了壁畫作者為漢獻帝時期的太守張收了。如果說到太守張收的創作活動,也只不過是在「更葺成都玉堂石室」時對原有石刻壁畫進行了一番描金塗彩而已,那麼壁畫的作者是誰呢?理應是孔門七十二弟子中的人物。解決了石刻壁畫的創作年代,我們可以了解到盤古在春秋時期已經受到人們的尊崇與敬奉,其形象被刻之於壁,位列三皇五帝之前,足見其影響之深之大,任何人無可比擬。盤古神話在這一時期,於民間廣泛流傳,已是不爭的事實!任昉《述異記》稱盤古氏有秦漢間俗說自然是指盤古神話於秦漢時在民間的傳承情況。那種以「盤古入籍晚」為由來否定盤古神話的原始性和民族性的說法,是不客觀的。盤古神話最早見之於徐整的《三五曆紀》中。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徐整的情況。徐整,三國吳人,做過地方小官,後因戰亂和對仕途的無望,棄官歸隱,過起了閑雲野鶴的道士生活,遍訪天下名山古觀。桐柏為當時的道教聖地,徐整慕名而來,傾倒於桐柏山的秀麗景色,並為桐柏濃厚的道家文化所折服,深入民間傳道布教,在與老百姓的接觸中,他了解到盤古創世神話,並被瑰麗奇幻的神話所吸引,把它記入《五運歷年記》中,他在書中寫到「盤古之君,龍首蛇身……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桐柏是淮河發源地,為天下四瀆之一,盤古死後,血為淮瀆之說,正是盤古神話在當時民間廣為流傳的真實見聞。其實,春秋已有盤古名號,並不稀奇。早在商周交替時代,已有盤古名號出現在典籍中。西周太公望作《六韜》時,已有盤古名號。據《路史·前紀一》記載,《六韜·大明》云:「召公對文王曰:……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凶。」召公,即周初的召公奭和太公望(即姜子牙)同保周文王。由此可見,商周之時,是有盤古在籍的書典,只是有人動了。故,召公才對文王建議,「不可動也」。2遠古文獻編輯有「活的化石」之稱的原始神話,不單純是人類童年社會先民憑原始思維創作的「口頭文學」,也具有原始先民向後世傳遞史料信息的意義。而古石初畫、初文古字則是原始神話的載體。往往一個古代石刻、一個原始符號,能充分地反映出原始先民的文化思維活動,為我們揭示早期人類文化思維活動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素材。在我國出土的銅器時代的一個方鼎上,有一個奇特别致的符號(見馬卉欣著《盤古學啟論》第11頁)。它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根據郭沫若等學者對甲骨文中「盤」字的正確認識和先存在於中國又在世界上多處出現的十字崇拜之十字的原始含意,可以認定,符號的兩邊是「盤」字的初文簡刻,中間之空心十字圖案,乃是十字崇拜的上神,是代表神祖的符號,這個符號應當念為「盤古」,有如中國文字中的單純詞尷尬、囹圄等一樣是不能分開使用的,只不過這個符號把盤古二字合而為一了。這種簡樸古拙的作法倒也符合萬物起始也簡的道理。此符號雖見之於銅器之上,但不可以說它就產生於銅器時代。其實,它在銅器時代之前就已經產生。由於生產力的限制,人們只能把這一神聖的符號記在心裡。而進入銅器時代之後,人們才有能力把它形之於銅器。在史前社會,既有盤古之名的記載,理應有盤古之事、盤古神話在史前社會的存在,已經不是問題了。還有一個更能說明問題的例證,那就是雲南滄源岩畫(見馬卉欣著《盤古學啟論》第12頁)。據專家考證,這幅岩畫為二萬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畫的內容是:一人頭上發出太陽之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手一木把,兩腿直立傲視一切。這種形象與盤古立於天地之間,用斧頭劈開混沌開天闢地的傳說正相契合。至於人首所呈現的太陽之狀,則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也是對盤古把溫暖送給人間的希望祈盼,對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盤古神話的原始因子。據此信息,盤古神話在二萬年前已經誕生。《藝文類聚》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繹史》卷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廣博物志》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述異記》卷上 (作者:南朝梁·任昉)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於盤古選自《歷代神仙通鑒》卷一盤古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混沌開矣。明·周遊《開闢衍繹》天地合閉……就象個大西瓜,合得團團圓圓的,包羅萬物在內,計一萬零八百年,凡一切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於其內,硬者如瓜子,軟者如瓜瓤,內有青黃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閉已久,若不得開,卻得一個盤古氏,左手執鑿,右手執斧,猶如剖瓜相似,闢為兩半。上半漸高為天,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祥雲;下半漸低為地.亦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石泥。硬者帶去上天,人觀之為星,地下為石,星石總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觀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無積處,流來人間,而注大海。明·周遊《開闢衍繹》附錄《乩仙天地判說》天人誕降大聖。曰渾敦氏,即盤古氏,初天皇氏也。龍首人身,神靈,一日九變,一萬八千歲為一甲子,荊湖南以十月十六日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卷八十三引《補衍開闢》)代(世)所謂盤古氏者,神靈,一日變,蓋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韜·大明》云:「召公對文曰:『天道凈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寧。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凶。』」今贛之會昌有盤古山,本盤固名。其湘鄉有盤古保,而雩都有盤古祠,盤固之謂也。按《地理坤鑒》云:「龍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廟祀。事具徐整《三五曆紀》及《丹壺記》。至唐袁天綱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暗,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殆亦神假者。《錄異記》成都之廟有盤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路史·前紀一》羅蘋注昔二氣未分,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復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系,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矚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嶽,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迴雲中,復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生剛須,剛鬚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並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當游厚地之問,仰吸天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游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當此之時,二氣絪縕,覆載氣息,陰陽調和,無熱無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並不復呼吸,宣氣合會相成自然飽滿。大道之興,莫過於此,結積堅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與天地相畢。3傳說編輯1.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盤古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其中又輕又清的東西慢慢上升並漸漸散開,變成藍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濁的東西慢慢的下降,變成了腳下的土地。盤古站在這天地之間非常高興。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隨著他的身體增長,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這樣又過了十萬八千年,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盤古的身體長得有90000里那麼長了。盤古憑藉著自己的神力終於把天地開闢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傳說,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2.另一路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精魂並沒有死,他的精魂附著於大地,成為歷史第一古神,並有盤古印傳世,成為中國古文化的源泉,伏羲,盤古天王,黃帝,元始天尊,元始天王,都有歷史根基,唯獨盤古少文;然盤古創世之功在歷史文獻重複出現,成為中國文化又一起源,大德莊重,源遠流長。另有一路文化起源,卻無歷史記載,女媧曾拜盤古為師,女媧因此莊重,成為又一路創世神。而女媧又曾輔佐西王母。3.根據《封神演義》中敘述,「盤古大神奉鴻鈞教主法旨,開天闢地」。也就是說盤古是鴻鈞老祖的徒弟。4.民間口傳古歌《黑暗傳》中說,先有「江沽」後有「盤古」,而且他們都是「混沌氏」,江沽不一定就是盤古的父親,但一定是盤古的長輩父輩。要知道,在遠古時期,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還有其它民間傳說:後來江沽變成了一個害人的東西,於是,盤古把江沽滅了……這種原始的說法更有可信度。4後代編輯相傳盤古開天之前,一片混荒,萬天混沌,萬物猶蒙沌!盤古想開天之後,怎麼辦呢?把自己的身體變成天地萬物。那自己沒有傳人怎麼辦?想把自己的本領和性格傳給自己的後人。他在把自己的身體全部變化成天地萬物後,剩下眼睛與頭髮。等眼睛化做日月星辰之後,他把自己的眼淚藏起來,還有自己的兩根頭髮也藏起來,等過了不知道數年,有億億億……年,當有熊國的國君少典從一個小山丘經過時候,不小心碰到了盤古的眼淚。天空長虹貫日,氣象萬千,祥瑞祥和,第一個存在的民族就是伏羲一族,所以伏羲稱為人祖,意思是人類始祖,人類始祖經過了若干年後,其中一個民族少典就有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軒轅黃帝,他與炎帝結盟。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國君--黃帝。5歌謠編輯有關盤古的神話,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民間也廣泛流傳。苗、瑤向來 盤古崇奉盤古(也有作瓠),把盤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壯、侗、仫佬等民族也盛傳盤古,把盤古看作開天闢地的人類始祖。「今南海有盤古氏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①。遠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有壯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帶,就有追葬盤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別是當時作為壯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東南)競立有盤古氏的廟宇。人們為之「祝祀」。可見盤古在古代壯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有一篇神話的大意是:最初天地渾沌象一個大雞蛋盤古就生存在中間,後來大雞蛋爆裂了,於是天地形成了。日月、江河、風雲、草木等等是盤古死後身軀分化而成的:「氣作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獄,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虻②。」這種說法,古籍文獻也有記載。如「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③。桂西一帶,今天還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盤古開天闢地歌》:盤古開天地,造山坡河流,劃州來住人,造海來蓄水。盤古開天地,分山地平原,開闢三岔路,四處有路通。盤古開天地,造日月星辰,因為有盤古,人才得光明④。這首歌中的盤古已被神化,具有超人的神奇力量,為人類開闢天地,並帶來光明。我們從古籍記載和口頭流傳,可看出壯族人們遠古神話在世流傳中演進的痕迹。——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註:①梁任昉:《述異記》。②徐整:《五運歷年記》、《絳史》卷一。③梁任昉:《述異記》。6元始天尊編輯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軀殼,一靈不昧,遊行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為元始天尊。《歷世神仙體道通鑒》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居天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秘道度仙:《隋書經籍志》稱元始天尊以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即授以秘道,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 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諸仙官」。道教關於元始天尊與盤古的演化過程:太上老君一共81化,老子是第十七化--老君生於天地之先,空洞之中。所謂空洞,便是真一之氣,此一氣生後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而生上三氣,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三氣相合,生無上,也就是虛皇天尊(元始天尊的真寂不動之身,「真靈位業圖」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便是此義) ,無上生後,又經過如上的歲數,生中三氣,每氣又各相去九十九萬億九十九萬歲,三氣相合,生玄老,也就是元始天尊。玄老生後,又經過如上的歲數,生下三氣,三合成德,生太上,也就是太上玉晨大道君。道君生後,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而生前三氣,每氣又各相去八十一萬億八十一萬歲,三氣相合,生太上老君。老君生後,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這五運的天地變化。這是第一化。第二化:空洞之中,又生太無,太無之內生玄元始三氣,三氣混沌,凝結變化,化生玄妙玉女,也就是無上元君。老君於是化作五色彈丸,流入玉女口中,積八十一年而生,不過此時,還是天地未分。老君生後,便分辟三氣,其中輕氣上升為天,重氣下沉為地。中氣化為水氣,化生萬物。第三化:太虛之氣往來亂射,經百億萬氣之後,其氣才慢慢的往來流行,又號彌羅萬梵之氣。又經過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億氣之後,結吉祥之氣,成一聖人,自號元始天王( 這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同時生五老(五行之主) ,立年號龍漢。又經如上氣數,化生太上道君,立年號赤明。同時生九老,分為九天。又經如上氣數,再生太上老君,立年號上皇,時生八公。老君又結陰陽二氣,分布天地,萬物才齊備。7相關物件編輯神兵傳說天地混沌之初,盤古由睡夢醒來,見天地昏暗,遂拿一巨大之斧劈開天與地,自此才有人類世界,此斧擁有分天開地,穿越太虛之力,威力僅次於軒轅劍,十大神器之一【出自遊戲《軒轅劍三外傳》非正統可考神話】大陸大陸是指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間形成的那一大片陸地。而這個名字是由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所提出的。現今地球有七塊大陸,更早的六億五千萬年前,相當於地質時代的埃迪卡拉紀(震旦紀)時,曾形成一次超大陸,這個大陸在一億年後開始分裂,在泥盆紀時,由於大陸間彼此的碰撞,約在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地球上的陸地又相連在一起,此時相當於地質時代的三疊紀,科學家將之稱為大陸大陸經過三個階段的分裂,形成現今大陸的分布情形。第一階段: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侏羅紀中葉。第二階段:由於今北美東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成活動,將北美推向西北方。第三階段:南美和北美的分離,形成墨西哥灣,南極和馬達加斯加邊界的火山活動,使西印度洋逐漸生成。由於板塊運動不斷地進行,地質學家預測大陸將會再度形成一個超大陸,這個超大陸被稱為終極!預測在二億五千萬年後形成。山泌陽盤古山,位於河南省泌陽縣南三十里。傳說此山就是當年的盤古開天闢地、繁衍人類、造化萬物的地方。山勢巍峨鋌拔,高聳入雲。山石嶙峋並立,林木蒼鬱,古廟幽靜,景色宜人,乳白色的雲霧飄蕩在山巒間,一層層薄紗覆蓋著一個個悠遠的神話傳說。更因有盤古廟及盤古廟會而聞名四方。在山周圍31.5平方公里內,還廣泛分布著與盤古有關的諸多人文歷史景觀,自古以來靈跡甚多。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第二種說法,在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境內有一盤古洞,洞內有一巨大的石鎖,和很多人工刁鑿的生活用具。據說在一張石床上有一鐘乳石柱,高有數米。專家推測,想這樣的大型鐘乳石柱,其形成時間約萬於年。那麼,這年代就可想而知了……第三種說法,在宜川縣的集義鎮和壽峰鄉之間,有座大山叫「盤古山」,雄踞群山,高聳挺拔,谷深林密,人跡稀少。東臨黃河,西接大嶺(梁山主峰),南是龍門,北近壺口。而且在集義鎮東2公里處有座盤古廟遺址,據當地人講此廟過去規模很大,也很古老,現僅存石窯洞一排,廟宇已蕩然無存。 當地有個公山母山的傳說,說集義南邊的山是公山,即盤古,北邊的山是母山,即盤古妹妹,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還沒有人的時候,他倆晚上婚配,白天就分開,這樣就繁衍下人類。後人為了紀念祖先,在兩山之間的川道里建起盤古廟。據壽峰院明代碑文記載:「西聳盤古真梵」。說「盤古寺」在壽峰院的西邊,可見盤古廟的存在更早。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陝北黃土高原、黃河中游,這裡確有古老的盤古山,這裡不但有盤古山,而且還有人祖山、人祖廟。在盤古山南不到100公里處的韓城市禹門口,發現的「禹門口洞穴遺址」,從實物證實在5至8萬年前,這裡有人類生存。在盤古山的西邊不到100公里處,發現的「黃龍人」化石,是屬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過渡型,距今3至5萬年。這兩處遺址足以說明由猿到人的演變事實,與盤古的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山峰盤古峰矗立在湘西德夯村西側,海拔700m,四周絕壁,是一座人跡罕至的古老原始的獨秀峰。遠遠望去, 只見翠峰浮沉於霧海之中,猶如蓬萊仙島,人稱為「大山之驕子」。令人想起遠古那個開天闢地的大力神,高入雲端的山峰的確象想像中的「盤古」那樣,有一種自然原始的力感,巍然屹立,險峻而又神秘。詩人黃先順贊曰:武陵矗立盤古峰,闢地開天美言同。千仞雄姿今相識,苗家旗語響九重。 古時相傳,盤古峰頂有沉香木,乃木中珍品,名揚四海。洞庭君山寺方丈和尚聞訊後,千里迢迢專程尋找 至盤古峰下,但因峰高入雲,且無路可攀緣,只好望而空嘆,拱手謁拜道:「此乃盤古峰也。」 今人在盤古峰上開鑿了一道石級天梯,但多奇險處。遊人可以沿著開鑿的「之」字形石級,穿密林、上天梯、進遂洞、轉石咀、出斜徑、過仙橋、在奇妙驚險之中達至峰巔。峰巔則雲霧蒸騰,古林幽深,山風寒氣逼 人。峰頂是一片原始次森林,面積40 多畝,下石上土,為球面圓台狀。圓台土丘上覆蓋著蔥蘢的古樹,幽幽 靜靜,千百年的古木奇干怪枝,藤蘿翳漫,自生自滅。據考察,峰頂有球核 虎皮楠、烏岡櫟、蚊母樹、海桐、紅炳木犀、川桂、黃祀、杜鵑、山礬、石斑 木、小紅栲青岡樹、欏木石楠、黃連木等等,森林遮林遮天蔽日,蔭深涼爽,空氣特別新鮮。遊人立於峰巔高處,可覽周圍百餘里綿綉河山。在峰頂觀日出也別具情趣,旭日從霧海峰波中噴薄而出,其壯觀景象不亞於在泰山極頂看日出。8廟編輯由來和發展1、《三五曆紀》記載: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開挖徙駭河時建立殿堂,紀念盤古。2、《元史·本紀·世族七》記: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會川縣「盤古王祠」祀之。3、明永樂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縣劉素再修,(二十年後倒塌)。弘治十四年知縣周忠,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塗泥而金鐵之,歷時四年而工成。4、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廟毀,故南遷河西,並有傳「盤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鐵鎖系之」之記。但是新建的盤古廟規模縮小了很多。5、中華民國五年盤古毀於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兩根鐵絲穿在腳後跟的筋骨之間,用一條鐵鏈再連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帶鐐),徙步去天津齋化。得津沽鉅賈寧世福等八家施捨,遂於民國八年重修,歷時十年。不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資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願便草草收工。1937年9月18日,幾名日軍佔領盤古殿頂,向百姓開槍,後進駐偽軍,建立據點。在1946年秋,青縣人民武裝攻克盤古據點,盤古整個盤古廟毀於一旦。可謂「建於戰亂,毀於戰亂。」6、1987年秋盤古人自發成立「盤古廟籌建委員會」。借村民一處,權作「盤古廟堂」。92年重修盤古墓,建了盤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建國後盤古廟的三大殿被拆除將木材用於了建設縣政府劇院。所剩房社成為新成立的盤古人民公社的辦公所在地。2008年在道路闊寬過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被毀前後事迹現代的盤古可以用一首詩簡單的描述:盤古深潭王家彥 青縣城人曲徑孤村古廟殘,下臨潭水擁湍瀾。濤驚不見黿鼉窟,崖峭那尋鴛鴦灘。漠漠斷碑橫草底,蒼蒼老樹入雲端。煙波日暮漁人去,明月一灣萬丈寒。現代中的盤古廟由一兩個村民看守著,當朝拜者步入萬有之祖「盤古」祠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盤古聖像。拜畢,方見神龕兩側的對聯,即上聯: 日(ri) 日日(zhao) 晶(jing) 日日日日(hua) 朝 天 地下聯: 月 (yue)朋(peng) 月月月(suo)月月月月(luo) 明 干 坤此聯為邑人戴紹惠老先輩所撰。其含義還要從盤古說起。相傳,盤古辟開混沌,為使宇宙光明永固,便置十日十月於太空,日為陽,月為陰,即是陰陽,也是夫妻。上聯的「朝」字即含此義,讓它們輪流值日,日出為晝,月出為夜,十日一輪。到了夏仲康時,十日並出,灼熱難當,草木枯焦,這時有窮國9在今山東德州以南)君「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解救了火熱中的黎民。這就是神話傳說中的「后羿射日」。天上喪夫的九個月亮,自然閉門不出,不再為容了。只剩下一個日,一個月。被毀之前被毀前的盤古廟,狀似北京故宮三大殿,石、磚、木結構,黃色琉璃瓦封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二十里外清晰可見。前殿為盤古殿亦稱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圍以漢白玉欄杆,佔地一田三分,台階十八級,為十八層地獄之說,殿高三丈六尺,象徵三百六十周天,飛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從廟的前後左右四方數,每天才椽二十八根。每根椽頭吊銅鈴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風搖鈴天動樂」之美譽。殿頂黃瓦有「光灑殿頂地生輝」之稱。四條斜脊置彩龍、鳳、獅子、河馬等動物,形神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懸挑,若雛燕臨空,似天宮瓊閣墜落凡塵,常呈騰反之勢。殿內,盤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為盤古萬八千歲之說),鐵質塗金,額角披葉(項葉十片為天干,腰圍十二片為地支)手托日月。龍眉虎目,皂白分明,隆準海口,大耳有輪,望之儼然,細瞻,既傳開拓者之神威,又現祥慈之淑氣。胸闊能容天地,乳豐潤育生靈,可謂形神盡善,妙絕塵寰。據《皇朝通志》載:康熙三十六年為盤古廟立御碑一座。上註:明鐵鑄塗金盤古像,為弘治年所造歷四百七十年,其形外表絲毫無損,內無半點銹跡。中殿,亦稱接引殿。青磚藍瓦,古樸莊重。殿內正面供奉:「釋迦牟尼」貼金泥塑像,兩側十八羅漢,神形妙趣橫生,壁繪玉宇瓊閣,若陰若現於雲霧之中。佛祖身後立一板牆,斷一殿為兩宮,後宮塑背南面北股坐蓮盆,普渡眾生的觀音菩薩,代替了鍊石補天的女媧,但同為女性,唯增玉女金童。後殿,亦稱:「三教殿」。青磚灰瓦,古樸典雅。殿內改禹為龍王,增孔子、老子,老君居中,左龍王,右孔聖。三殿中的配祭安排,融會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為一體,又反映了原始的純真。三教殿前,合歡樹兩株,干粗盈圍。花期朵朵朱櫻映日,新葉如蔥,晝展夜合。殿後懸鐘古槐枝繁葉茂。三大殿兩側為參天松柏,參差碑林佔據。禪房、經房、庫房亦在東側。盤古廟群體佔地一十八畝,圍紅牆,高九尺。山門對聯:(上) 開天闢地,位列三才而立已。(下) 育世長民,首出萬物以為君。山門照壁,高一丈八尺,彩瓷上繪製八仙過海的圖畫,栩栩如生。盤古廟會每年兩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兩次舉行,(始於三國魏)廟會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戲的、說書的、馬戲雜耍等助興。期間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賈遊客車馬舟楫雲集於此。重修藍圖盤古廟重修計劃和面臨的問題:無論過去如何輝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都只是一片廢墟和一座由單獨的房間組成的小廟。這很讓里人傷感和愧疚。重修盤古廟,為盤古再造金身的呼聲一直在民間傳響。值得高興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下,青縣人民政府通過了《以「精神投資」為先導,啟動青縣經濟騰飛》的重修盤古廟振興盤古文化的決議。主體工程佔地270畝,以九尺紅牆圍之。首為「盤古祠」(近代被毀前規格),次第「媧皇宮」、「禹王殿」、「靈宵殿」、「封神閣」、「道院」、「儒院」、「觀音殿」最後是「盤古文院」。並建立「茶香齋」、「妙語齋」、「潑墨亭」、「太始宮」。山門增加一對對聯:上聯: 大凡生靈皆有本,生之本乎,靈之本乎,合二為一。下聯: 萬有之源始於斯,天始於斯,地始於斯,一分為二。重修「盤古墓」再鑿「盤古潭」,築「四季陽春」之山,開「幽園信步」之地,興一年兩度的盤古廟會。田中角榮1940年秋,根據報告有個日本軍官到盤古廟燒香,活動在盤古廟附近的游擊隊接到要活捉的通知。於是展開了行動,一切都很順利,但是追到大廟時有一個叫田中的軍官找不到了,原來盤古鐵像是中空的,田中藏在了盤古的肚子中得以倖免。後來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向周總理提出要到河北青縣的盤古廟降香還願。此後在田中角榮去世後其女兒繼承田中遺願要重修盤古廟,在九十年代左右曾經出巨資給青縣政府要求重修盤古廟,但是青縣政府挪用了這筆錢,最後只在縣城修建了一個盤古市場(後更名青縣蔬菜批發市場),修盤古廟的事情被一直擱置了下來。向盤古村的老人提到此事時,盤古村的老人們會很高興的給你講,並推測在正式修盤古廟時田中角榮的後代一定還會出資相助。9碑記編輯明弘治諫議大夫左長史翰林檢討馬政撰文。盤古氏,人祖也。生於混沌之初,鴻蒙未判之先。穴居而野處,草衣而木食,污尊而抔飲。當此之時也,無三光五嶽之名,無三皇五帝之作,無三墳五典之書,列於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說也。盤古氏,生參三才而贊兩儀,子三皇而孫五帝,蓋自是而人極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著。故曰:一氣未分道在天地,兩儀既判,道在聖人,盤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畫,而有結繩,而有網罟人制,何者不自盤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 ,而有衣裳,而有律呂之音,何者不自盤古氏來耶。史弁 三皇,書冠五帝,古今上下知有三皇五帝,而不知有盤古氏,豈荒遠在所略耶!側聞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不有我祖,何開我人。豈可使古今上下知有我人而不知有我祖也!茫茫堪輿,俯仰無垠,知者蓋寡,誰其貌 之。青實故虛也,在邑南十有五里,邃 故跡可尋,第恐庄列之言涉於虛,史傳之紀淪於妄,夷考其實,有廟在里,有墓在溝,突兀如昔;自有國有家而即有也。皆青人之所見聞者,矧可繹思 。走童而謁,尚記陳容古貌,精爽逼人。土僧傳說:楊仆等建造,弘治戊申劉侯視篆,得陳景春氏作俑,而一新之,猶未備也。訖周侯下車,得孫克暉作倡而大新之。易小以大,易甓 以石,易塗泥而金鐵之,使萬古不易之基,一旦而改觀。祝之而雨,禱之而晴,報應如響,誰之績歟?謂可無記,以垂永久,昭後來也。記歟,敢從而銘之,銘曰;盤古有廟,青人瞻眺;盤古有像,青人仰望;盤古有溝,青人夷游;盤古有墓,青人慨慕;盤古有門,青人見聞;盤古有里,青人振起;盤古有名,青人勒銘。弘治十七年歲在甲子春正月丁丑立石。10文化源地編輯文化源地成立河南省桐柏縣被成為盤古文化的根源地。當地的「盤古廟會」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桐柏還啟動了「盤古創世神話傳說群」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2005年3月,桐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盤古文化之鄉」。2006年10月30日,桐柏舉辦了「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並將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定為祭祀盤古日。為此,中國民協、河南省民協與桐柏縣人民政府將於10月7日農曆九月初九在桐柏縣共同舉辦中國·桐柏盤古文化論壇暨中國淮河源民俗博物館掛牌儀式。文化源地標準一是圖騰標準。古籍中盤古神話說「盤古氏龍首……」顯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龍,認為祖先盤古就是龍的後代,所以,盤古子孫就以龍為圖騰標示,千古傳承。有關盤古和龍的傳說也很多。桐柏山盤古塑像的頭部有兩隻龍角,與「盤古氏龍首」之說如出一轍,而其它的盤古神話流傳區別是鳳圖騰,鳥、雞圖騰,與龍圖騰格格不入。具有龍圖騰特徵的桐柏盤古神話則比較正宗。二是地理標準。古籍中關於盤古神話的記載最早莫過於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處,為「盤古死後……血為淮瀆……」明顯將盤古與淮河發源地相聯繫。明代學者李夢陽撰文《大復山賦》時,將桐柏山水簾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脈稱為盤古,「昔盤古氏作茲焉,用宅……」清代學者貢愈淳作《桐柏山賦》曰:「盤古開天而首出……」明確指出桐柏山是陰陽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時盤古首出開天的地方。唐朝、宋朝編修的《元豐九域志》曰:「桐柏山,淮水所出。淮瀆廟,盤古廟。」縱觀千古典籍,遍查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的方誌,唯有桐柏山、淮河源、水簾洞的地理名詞與盤古神話密切關聯。同時,桐柏山盤古躺卧處還存有一座盤古廟,許多地方還保留著盤古山、盤古洞、盤古斧、盤古井等與盤古神話密切相關的實景地名。三是民俗標準。桐柏民間流傳著許多習俗,可以說是原始盤古神話的遺存。如神話傳說中,說人類之初是兩條魚變成了兩隻猿,這兩隻猿就是「陰陽之始」的盤古夫婦。盤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盤古抱二魚以示崇敬之說。後來,盤古抱魚之說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極圖。人們效仿祖先,就形成了民間掛太極圖之俗。桐柏民間在現代生活中還習慣在門頭上、窗戶上、院落影壁牆上掛太極圖,以示吉利,並有希冀祖先庇佑以辟邪之意。桐柏民俗中嫁女送竹竿、玩獅子吞小孩、玩青龍火龍救眾生等都包含著耐人尋味的盤古神話故事元素。四是敬祖標準。在神話流傳區,人們對神話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判斷神話產生根源地是與否的標準之一。在桐柏,人們對祖先盤古的崇敬程度達到了頂點。如桐柏民間傳說中正月初一是盤古的生日,這一天祖先盤古要回來過年,需要清靜,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進行鬧新春的遊藝活動的,直到正月初十以後才能開始,否則是犯了大忌的。另外,走遍全國盤古神話流傳區,民間稱盤古為王、為帝的多,唯有桐柏山居民稱盤古爺和盤古奶,這也反映了桐柏山居民敬祖之意的親切和深刻。五是活化石標準。到今天還掛在人們口頭上的神話,被專家稱為「活化石」。它的數量多少反映出當地人們對盤古神話的知曉度,這也是判斷盤古神話傳說根源地的依據之一。經過開展民間文學普查工作,桐柏縣搜集出上百種盤古神話。在桐柏的大街小巷、村村莊庄,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不論是幹部、工人還是農民,都能講上一段,說上幾句盤古神話,都是盤古開天闢地、捏泥造人、滾磨成親、造衣服、馴牛、降龍、治水、造酒、造農具等,以桐柏山為中心方圓幾百里的區域成為盤古神話「活化石」的豐富蘊藏地。這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就是盤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徵。11其他名稱編輯元代衛琪也指出:「高上大有玉清宮,比乃元始天王之都。諸經皆稱元始天尊,而大洞經獨稱元始天王,蓋尊之至。」(《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至》卷三)道經中言及元始天王:「元始天王票天自然之胤,結形未沌之霞,記體虛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際,時玄景未分,天光具遠,浩漫太虛積七千餘劫,天朗氣育,二暉纏絡玄雲,紫蓋映其首,六氣之電翼其真,夜主自明,神光燭室散形靈馥之煙,棲心霄霞之境。進登金闕,受號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雲笈七籤·元始天王紀》)「元始天王,元始者實為至道之高稱,萬道之根本也。龍漢劫中御大羅玄元寶台清華妙元之殿,授玉宸道君以清微妙玄之道。」(《清微齋法》卷上)「元始天王字混靈上精,則元始丈人之字,在清微天中,治玉清上宮,一切化生禹余天。」(《玉清上宮科太真文》)又「元始天王治於梵監天,元始天王所治兜術天」等。(《高上太霄琅書文帝章經》)。伏羲伏羲伏羲又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製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由於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龍的傳人」之說。有學者指出:「伏羲出生於蛇系氏族,並且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鹿皮,形右蛇之鱗身或花紋,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圖騰標誌。近年來,海內外越來越多的「龍的傳人」弘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伏羲氏是上古的一位睿智的,也是上古的「三皇」之一,他在我國古代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姓風氏,傳說中,他為人民作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他指導臣民製造工具,結網打魚,投矛狩獵,也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勞動主動獲取食物的新紀元。他帶領人們用獸皮縫製衣服,抵禦寒冷,而狩獵活動的展開又使得動物類食物日益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當時的人們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於動物類藥物的認識也從此開始了。他帶領人們圍著篝火跳舞,以驅寒取暖,強健身體。卻發現通過這種運動,可以祛除身上的一些病痛,這便是傳統體育活動及導引術的雛形。他還觀、察,通曉日月陰陽的道理,創始了,成為後世理論思想的主要文化根源之一。傳說中,伏羲氏始創了九針,多是石制的。在冶金術發明之後,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創造出來了金屬針,這也是對於中醫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大創舉。九針的形狀各不相同,有圓頭的,用來按壓止痛;有尖頭的,用來點刺或放血;還有帶刃的,用來切割等等。這是一套完備的外科用具,在原始社會中,就已經被用於醫療實踐當中,這是十分令人驚詫的。如此豐富的文化成就當然不能只憑一人之力完成,這些傳說代表了那一個歷史時期的發明創造。相對穩定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也是產生古代文化和醫學雛形的物質基礎。在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伏羲故里話伏羲》一文中載:「學者們根據、、《繼漢書·君國志》等史料上關於『伏羲生成紀』的記載,一致認為天水是以伏羲為代表的華夏先民誕生,繁衍和長期生活的主要地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詳地。」記載:「太白皋庖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剛觀象於天,俯則觀德於地,傍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結繩崑之政,於是始創嫁娶,以儷皮這禮,結綱罟以教佃漁,崑古曰宓羲氏。」相傳伏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帝王,建都陳國(今省-縣),在位一百十五年,因而伏羲被列為「三皇」(伏羲、神農、軒轅)之首,亦稱人皇。我國古代多以聖人為神,傳說優羲能緣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過,黃帝所歸。」「太白皋爰過」,即伏羲上下於建木之意。《淮南子·時則訓》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太白皋,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高誘註:「太白皋、伏羲氏,東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尊為東方天帝,這就是他的神職。伏羲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的具大貢獻是始畫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八卦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宇宙間的一個高級「信息庫」。早在十七世紀,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創立「中國學院」,研究八卦,並根據八卦的「兩儀,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地歐洲先進的計算機。八卦中包含的「二進法」,現在廣泛地應用於生物及電子學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歐洲科學家在談到八卦的易理被現代廣泛應用時,嘆為「至為可驚」。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正在研究和探討之中。伏羲演繹八卦的地方在今天水市南渭河南岸的「卦台山」。山勢突兀雄偉,景緻幽美。山上有伏羲廟,內有伏羲塑像。廟內存有五百年前明代製作的木質八卦盤,直徑三尺,厚三寸,紫紅色,上刻八卦,日月星辰天體,二十八宿星座,二十四節氣及六十四卦方點陣圖形。造型美觀,雕工精巧,系珍貴文物。現今古成紀有規模的伏羲廟有三處,即位於天水市區的伏羲廟,卦台山伏羲廟,秦安泰山廟的伏羲廟。尤以天水市的規模宏大,歷史悠久。據記載,它建於元至正七年(1342),佔地10270平方米,廟院內原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現存三十七株,四季長青,生機盎然。而今古成紀人民把相傳伏羲誕辰的農曆正月十六日和成道升天的農曆五月十三日作為伏羲廟祭祀的重大節日。由於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龍的傳人」之說。有學者指出:「伏羲出生於蛇系氏族,並且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鹿皮,形右蛇之鱗身或花紋,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圖騰標誌。近年來,海內外越來越多的「龍的傳人」弘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江澤民總書記來天水視察,為古成紀題下了「羲皇故里」的碑文。《太平御覽·詩含神霧》記載:在一個極樂的國土"華胥氏之國"中有位姑娘,一天,她來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就踩到這個巨大的腳印上,結果竟象有了什麼感應,便這樣懷了孕,不久生了一個兒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犧(即伏羲)。由於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澤中的"大跡"而受孕的結果,因此,先人們認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領。伏羲的歷史功績巨大,就醫藥方面來說,是伏羲創造了八卦和九針。《易傳》說:在遠古時代,是包犧氏統治天下,他經常仰頭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澤壑走向。又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近從己身取象,遠從器物取象,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創造八卦,用來通曉萬事萬物變化的性質,用來分類歸納萬事萬物的形狀。《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葯而制九針"。因此千餘年來被我國醫界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人類由他和女媧兄妹通婚而生。傳說他教民結網,漁獵畜牧,製造八卦等。太昊伏羲定都於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傳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八卦演生易經。為中國占卜之始。通過某指定媒介(如艾草龜紋)以求神意。近代之求籤或擲杯。實是易經之簡化版。伏羲的傳說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相傳,他的母親名叫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遊,在遊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六、創製古代曆法。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績還是創立八卦。在天水北道區渭南鄉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裡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說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颳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裡躍出一匹龍馬。說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了悟,於是他畫出了八卦。後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現在去卦台山,你還能看到這些地方。而且,龍馬洞里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至於八卦的功績,在於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以它為特徵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深受其影響,並從中得到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也是受了八卦的啟發。有這種可能:宓羲、、包犧、,亦稱犧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領,他們處於不同時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稱 ?「伏羲」(因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現代歷史學對伏羲傳說時代的歷史的看法編輯本段回目錄在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然而,自古及今,關於伏羲氏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問題爭訟不已;伏羲是人還是神?太昊和伏羲是一人還是兩人?這些問題一直湮漫不清。但是如果我們沿波溯源,理清太昊伏羲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的歷史過程,上述這些問題便會自然得到解決。一、古代典籍中的伏羲伏羲的名號,古籍中有許多寫法,除「伏羲」(《·人間世》)之外,還有「伏戲」(《莊子·大宗師》)、「伏犧」(《法言·問題》)、「包犧」(《易·繫辭下》)、「宓犧」(《漢書·古今人表》)、「炮犧」(《漢書·律曆志下》)「庖犧」(《水經注·渭水》)、「慮羲」(《管子·封禪》)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相對於黃帝等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戰國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論語》、《墨子》、《左傳》、《國語》、《孟子》等對伏羲未置一詞。既便是記載神話人物、古帝王甚多的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最早記載伏羲的是出於戰國中晚期的《莊子》,然莊子此公好古,「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伏羲,亦虛亦實,亦神亦人,大都是託名設譬,藉以形象說理,未可當作信史。《莊子》中關於伏羲的記載有5處,2處出於「內篇」,3處出於「外篇」。在「內篇」與「外篇」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有所不同。屬於「內篇」的《莊子·人間世》:「是萬物所化也,禹、舜應物之所紐也,伏羲、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莊子在這裡將伏羲列在禹、舜之後。《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地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這裡是說「道」體無形、功用無限,狶韋氏運用「道」來整頓天地,伏羲氏運用「道」來調和*****氣。此段人神相雜,星月並現,十分混亂,《莊子》的許多注家疑為後人添加。我認為指其為後人添加則未必,但起碼說明伏羲在這裡尚未從神話脫形為人祖。《莊子》「外篇」學術界歷來認為是戰國末或秦漢時期莊子後學所增益,不出於莊子之手,時代晚出。《莊子·胠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伏羲位列軒轅黃帝之後,神農之前。《莊子·繕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莊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竊,伏戲、黃帝不得友。」在這兩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頗近於後世所列。《莊子》一書之中,伏羲名號有三種寫法,或記為「伏羲」、或記為「伏犧」、「伏戲」,前後不統一;身份混亂,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禹、舜、黃帝之後,或在其前,地位漸次升高。這說明在莊子時期,伏羲尚在傳說時期、創造過程中,是一個不確定的、尚未定型的人物。《莊子》之後的典籍,如《管子》、《荀子》、《商君書》諸書所記伏羲,或為由移入,或為秦漢所摻。《易·繫辭》託名孔子所作,其實大部分為秦漢間人所撰.記載伏羲功業最著:「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這段話影響甚大,但敘述伏羲功業如此全面系統,當出於秦漢年間,不會早於《莊子》。《史記》從黃帝記起,不為伏羲作傳,所記伏羲有兩處,均系引前人所言。《太史公自序》:「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八卦』。」《封禪書》中借管仲言:「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慮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司馬遷治史嚴謹,由於當時對伏羲傳說語多讖誤,難以辨識,雖不否認,但記之存疑。東漢班固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從黃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漢書·律曆志》引劉歆言:「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帝為太昊。」(詳見下析)中首敘伏羲,次列炎、黃,以伏羲為歷史源頭,認為伏羲氏「繼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黃諸帝繼伏羲而王。《白虎通義》言:「三皇者何謂也,伏羲、女媧、神農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業:「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供庖廚」等。我們注意到,皇甫謐說:「女媧氏……承庖犧制度。……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他一方面把伏羲當作一個古帝,另一方面將《莊子》中提到的一些名稱統統納入伏羲名下,「皆襲庖犧之號」,其實是把伏羲當成一個時代,這樣,伏羲的赫赫功業,就未必是一人作創。其後和》均以伏羲為中華文化的,所謂「伏羲以降,因秦斯及,兩漢繼緒,三國並命,迄於晉宋,載筆備焉」。至唐開*****間,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至此,伏羲在歷史古代典籍中歷史化的過程全部完成。統上所述,在傳世文獻典籍中,關於伏羲的記載是在戰國中晚期以後從《莊子》開始出現並逐漸載入正史的。春秋以前典籍未見伏羲。戰國以至秦漢,時代越往後,關於伏羲的記載越詳細,伏羲功業越卓勛,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這說明,在傳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神到帝,對伏羲的記載從凌亂到系統的衍化過程。二、原始神話中作為創世神的伏羲追溯伏羲傳說的源頭,有兩條路徑,除了上述從古代傳世文獻中找尋其蹤影外,還有一條路徑,即神話學、民俗學的方法。近人對於伏羲最權威的考論是前輩學者聞一多所著,聞一多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龍圖騰;後半部採集了近 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伏羲是南方苗蠻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後半個多世紀中被廣泛徵引,已為不易之論。但近來亦有疑議者,林聲認為伏羲的傳說不是由古苗蠻民族的遺裔傳入的,南方少數民族中洪水後兄妹相婚的傳說起於東漢應劭所記載的盤古;伏羲與女媧也本不相干,兩者合譜歸宗成為「一家人」是在唐開*****之後[2]。常金倉認為聞一多是從抗戰時「中華各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的政治目的出發立論,以政治代學術,以西方圖騰說和人類學理論附會民間傳說,伏羲女媧創世立據不足[3]。二人均對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創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問。《論衡·談天》:「說易者曰:『*****氣未分,渾沌為一。」《說文》中釋「一」時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這個混沌之物即*****氣,*****氣未分的狀態即太極。《太一生水》之所謂的「太一」,《老子》之所謂的「道」,《周易》所謂的「太極」,均為宇宙初始時混沌無形的*****氣。《淮南子·天文》:「宇宙生*****氣。」《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萬物,謂之太一。」漢高誘註:「太一,*****神總萬物者。」這個總萬物的「*****神」,應該就是伏羲。考索於文字訓詁可知,伏羲即為「*****氣」,其字本義是「司氣」。《說文解字》釋「伏」為:「伏,司也,從人從犬。臣鉉等曰:司今作伺。」段註:「司者,臣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為俯伏。」「羲」,《說文解字》釋為:「羲,氣也。從兮,義聲」。「羲」的義項可從「兮」字求索,《說文解字》釋:「兮,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又釋「虧」為:「虧,於也,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兮」字的本義是氣息緩慢延長、越來越弱(故常作為語氣詞,用於語末表達語氣)。因而「羲」的字義本源就是「氣」,「羲」字讀音也像吹氣之聲,所以段玉裁從音訓上注「羲」為「謂氣之吹噓也。」至於伏羲又寫為「伏戲」、「伏犧」等,皆為「羲」字的演化。「太一」、「太極」形為「混沌」,宇宙起源於混沌。同樣,伏羲也源於「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氣。在上文所述所記載的創世神話中,伏羲即是生於混沌之中。而且所描述的宇宙創生過程與頗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鴻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世界開始於一團混沌之氣,後陰陽剖分,化生萬物。對照《楚帛書甲篇》,這裡的「二神」當指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為陰陽二神。從哲學角度上說,是陰陽兩儀;從神話角度上說,是伏羲、女媧二神。在漢墓壁畫、畫像磚石中,伏羲手捧太陽或日規,代表陽;女媧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陰。伏羲、結婚生育四子,才育有萬物,這是陰陽化育萬物的開始。在原始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創世之前的這個混沌體被形象地表述為葫蘆。從混沌到世界的創生過程,被形象化地敘述為葫蘆從中央剖開。亦即所謂天地剖判,陰陽分離,便有「綿綿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這是古文獻所見把人之由來,追溯到葫蘆瓜的最早一例。而後在民間神話中,葫蘆剖判的母題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蘆作為容器成為人類再生的象徵,並進而將葫蘆人格化為是盤古、伏羲。盤古神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吳人的《三五歷記》,此書已佚,《太平御覽》卷二引有其中一則文字:「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是一位創世大神。而對於盤古與伏羲的關係,前輩學者多有定論: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蘆(混沌)而出。1941年常任俠在一文中說:「伏羲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犧,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他並結合有「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之說而論斷:盤古氏夫妻當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類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媧在漢畫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與盤古龍首蛇身雷同,進一步證明盤古即伏羲氏。聞─多在第五部分「伏羲與葫蘆」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論證指出,盤瓠、伏羲乃一聲之轉,「明系出於同源」,伏羲與盤古都是葫蘆所生,或者說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伏羲由此而成為人類的始祖。從音訓上說,「混沌」與「葫蘆」是對音關係,「混沌」猶言「糊塗」,「糊塗」在俗言俚語中轉為「葫蘆」。《紅樓夢》第四回回目《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其意即為「」判斷「糊塗案」。而聞一多考論「葫蘆」即是「盤古(瓠)」,「盤瓠」、「伏羲」同聲之轉,故「盤古」又是「伏羲」。這樣,「混沌——葫蘆——盤瓠——盤古——伏羲」轉化演變的路徑則十分清楚。由上可知,伏羲的原型本是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觀念。隨著文明的演進,人們對歷史思考和探究越來越深入,這種思考和探究具體說就是對文明事實的一種根源性的說明。對世界起源的探究開始只是一種構想,它首先以神話的形式存在。神話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個必經的初期階段,它隨著人類思維的發展而消失在哲學和歷史之中。先是追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著想像一個創世之神,再把這個創世之神想像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產生即是這樣一個將神話傳說哲學化、觀念化,又將這一傳說和觀念歷史化的過程。四、太昊伏羲並稱及其在古史帝王系統中地位的確立我既已說伏羲是上古創世神,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那麼他又是如何進入歷史,被列入上古帝王世系,並被推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呢?這就要從伏羲與太昊的並稱和太昊的身份論起。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太昊與伏羲並無任何瓜葛。荀子當生於戰國之末,他在中提及「太昊」,在中又言「伏羲」,兩名共見一書,自非一人。太昊,古籍中或記為「太皞」,是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東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與華夏抗衡的部族,它與華夏的交往十分頻繁,並創造了燦爛的殷商文化。對此,學界已無疑義。東夷部族世居之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陳,太皞之虛也。」陳地在今河南淮陽,淮陽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後,其後裔屬地漸次東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頊,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夷各支才逐漸被魯、齊、越等國吞併,融入華夏。《後漢書·東夷列傳》:「並六國,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也就是說,這時東夷各支已不再以獨立的實體存在,成了華夏族的「編戶」,與華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華、夷的交融和合,東夷的祖先和首領太昊、少昊等也納入到華夏的古帝序列中。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將太昊與伏羲並稱為一體的,乃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劉歆與其父劉向俱為西漢學者,古文經學派的開創者。《世經》存錄於.在》中,劉歆從西漢末年的政治需要出發,突破傳統的以黃帝為歷代帝王之首的體系,以伏羲與太昊並稱,炎帝與神農並稱,列於黃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於戰國。戰國時陰陽家按照五行說以五帝配五方,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此之謂「五德終始說」。《史記·曆書》:「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消息之分,以顯諸侯。」自此以後,人們都以這種學說作為王朝建立的合法依據。按照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和《都如此推演王朝更替:黃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湯得金德,周文王得火德,秦得水德。但是這個推演順序到了漢代出現了問題:一是從鄒衍所構建的古史帝王世系看,所敘述的只有黃帝、夏禹、商湯和周朝四代。而其後直到西漢,人們的古史觀念已發生了很大改變,認為在黃帝之上還有伏羲氏、神農氏和炎帝等古聖帝王,三代以前「三皇」、「五帝」依次代立,《呂氏春秋·應同》和只敘述黃帝以來的四代,未能全部涵蓋,因而需向上推演,重新排序。二是鄒衍是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排列帝王世系的,五行相剋相勝,則在政權更替上傾向於革命。而劉歆所處的西漢末年,劉漢皇室政權危機,外戚王莽勢力強大,因而有「異姓受命」和同姓「更受命」的爭議,禪讓說一時興盛。劉歆與王莽關係至密,任王莽「國師」,是禪讓說的主要支持者。為了給王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劉歆提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從可知,劉歆排列的帝王世系如下:太昊伏羲氏為木德,炎帝神農氏為火德,黃帝軒轅氏為土德,少昊金天氏為金德,顓頊高陽氏為水德;帝嚳高辛氏為木德,帝堯陶唐氏為火德,帝舜有虞氏為土德,伯禹夏後氏為金德,成湯為水德;周武王為木德,漢朝為火德。劉歆在排定這個世系次序時,是先否定漢興之初依五行相勝說所定漢為土德的說法,確定漢為火德,那麼代之者應為土德,王莽自稱為虞舜苗裔,帝舜土德,故王莽宜為土德,這樣王莽代漢而立成為必然。那麼劉歆為什麼要將伏羲與太昊並稱呢?劉歆根據當時人們的古史觀念,將古帝的代序從黃帝向上推,認為最古的帝王應是伏羲。同時按照他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終始理論,帝王應從木德始。於是他從兩個方面找到依據,一是載「郯子來朝」,昭子問少皞氏鳥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劉歆據此而推:「言郯子據少昊受黃帝,黃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黃帝,上及太昊。」以太昊為古帝之首。二是從《易傳》中找到依據,《易傳》曰:「帝出乎震」,震為東方之卦,五行屬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為木,且太昊為東方之帝,「東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有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劉歆接著說:「炮犧氏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於《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繼天而立,神農、黃帝皆繼太昊伏羲而立。東漢班固的和荀悅的對創立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的過程均有記述,荀悅言:「及至劉向父子,乃推五行之運,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於漢,宜為火德。其序之也,以為稱『帝出乎震』,故太昊始乎震,為木德,號曰伏羲氏。」劉歆從其政治目的出發,將伏羲與太昊相附而並稱,推之於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後班固引之於《漢書》,後世史籍相繼采從此說。但是,劉歆此說並非是完全無據的妄說,今天來看,對劉歆的說法應有如下認識:首先,它是當時人們歷史意識的表現,隨著人們歷史意識的豐富,司馬遷從黃帝開始排定帝王世系已不足以反映當時人們所認識的上古帝王,因而需要再向上推溯,重新安排上古帝王世系。其次,如上所述,伏羲傳說本始於南方楚地,而太昊是東方夷族的先祖,隨著戰國、秦漢時民族血脈和文化大交流融匯,伏羲與太昊的傳說合流成為可能,僅以華夏先祖黃帝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已不能完全反映當時民族和合、文化融匯的實際情況,而以太昊伏羲為百王之祖,表現了當時民族統一、文化主脈已經形成。其三,劉歆排定的古帝王世系宣揚了「聖王同祖」的思想,將先王古帝同納於伏羲一系,有利於民族凝聚,文化一統。五、餘論在討論了伏羲在傳世文獻的記載、神話傳說中的遺存及其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過程後,我們看到,伏羲傳說經歷了一個從神話到歷史的演化過程。伏羲是人們意識中的產物,是先民對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構想的產物,最初的形態存在於原始的創世神話之中,而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隨著人們思維形式的發展和歷史意識的豐富,原始神話經歷了一個觀念化、哲學化和歷史化的過程。關於伏羲的傳說和想像也進入了原始哲學和歷史之中,於是人們將創世神話中的伏羲抽象為宇宙的本原和起始的概念,將作為創世神祗的伏羲想像為人類的祖先和帝王,伏羲因此而進入歷史領域,成為了歷史上的最早的帝王。至於伏羲最後成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確立在古史帝王世系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於劉歆一方面根據人們歷史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其政治需要,以其新五德終始說將伏羲附援於太昊,重新排定古史帝王世系的結果。認清了伏羲這個從無到有,從神到人,從、觀念到歷史的演化過程的實質和真相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關於伏羲氏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爭訟不已問題,其實都不一定是問題。對於上古傳說時代、、帝、、、、、等帝王,古史記載存在著許多混亂。上世紀二十年代「古史辨」學派提出許多疑問和考辨,隨著現代考古發現,我們對於上古史的一些問題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古代文明的探源和對古帝世系的研究又成為熱點,但由於研究理論和方法的缺陷,許多問題仍聚訟不止。例如伏羲的地望(或文化),則有西部仰韶文化說、西部馬家窯文化說、東部大汶口文化說、中原說、中原裴李崗文化說、長江流域說。炎帝()的地望有黃河上遊說、中原說、黃河下遊說,有長城以北紅山文化說,有長江中游湖南、湖北說;黃帝的地望有陝北說、渭水流域說、中原說、華北說、長城以北紅山文化說,也有黃河下遊說。甚至有人認為「黃帝和伏羲實際上是同一個人」,「黃帝作為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就是起於東夷的舜」,「就是中所記中國最早的君主——堯」。「炎帝就是」。因而有人針對上古傳說研究中的混亂情況說:「關於傳說時代的研究、關於『三皇五帝』的研究,也許人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和論證,然而所有的研究成果加在一起只是一個0或者是一個負數」。造成這種混亂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是,許多研究論證只是推測或是將古代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簡單比附,缺乏科學、歷史的方法。從我們對伏羲的討論可知,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及其世系,有些在歷史文獻中地位確立的過程較晚,是人們觀念中的產物,或者是為了某種政治需要附會的結果。我曾在《一文中談到,周代以前的文獻中沒有提到黃帝。《尚書》從堯寫起,整個一部《尚書》沒有出現「黃帝」字樣,中也未見「」。黃帝的名號源於「五方」觀念。從甲骨文看,殷人已有了五方的觀念,卜辭中就有東南西北四土受年的記載。「四土」加上「中商」就是「五方」。五方觀念大約在西周初年開始演化為「五方色」的觀念,以「五色」顯示「五方」。《逸周書·作洛》載:「周公……乃建大社於國中,其壝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釁以黃土。」周人起於黃土高原的陝地,以黃色為貴。沿襲殷人五方觀念,周人也將天下劃分為五方,並以五方色稱五方之帝。王權所在地洛陽為中土,中土為黃,則國稱「中國」,帝稱「黃帝」。《淮南子·天文》說:「中央土也,其帝黃帝」。黃帝在周代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理念有關,是周族加強對四方各族統治的需要,也就是說,黃帝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理念的形態化[10]。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的本身也是歷史性的。歷史事實是一回事,對歷史的記憶是一回事,對於歷史的表述又是一回事。史前時期,文明初開,歷史記載全憑口耳相傳,由於歷史意識本身的歷史性,先民們探究和傳誦歷史時,難免會因為歷史意識的局限和出於人為的目的而附會歷史,因而可能有虛構和想像的成份。對此,顧頡剛先生提出中國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的觀點,也就是說,古人對上古帝王及其世系的創造過程,是做加法,逐漸敷衍產生的。那麼我們在對古史帝系做研究時,則應採用做減法的方法,既不可把神話當成歷史,也不可僅憑史籍的記載而斷然結論,對歷史文獻,也應歷史地去看,參照考辨,去偽存真,溯其流,探其源,廓清歷史真相。陳摶繪製的《先天方圓圖》,依據「天圓地方」說,將太極陰陽兩儀落實到「天地」二字上,設想「天地」各有六十四象,象即物,認為宇宙萬物都不出「太極陰陽」這一基本範疇。因而在《太極陰陽說》中,提出了「動之則分為四象,靜之則總歸太極」的觀點。從陳摶《正易心法注》得知,所謂「先天八卦」,即是羲皇氏所畫的、無文字的陰陽八卦,以陰陽爻相間,充分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一動一靜之謂生;生變之謂易,生生之謂天,「天」即自然之理。故先天八卦,又叫自然八卦。自然八卦是古聖哲「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韓非子?大體),乃根據中華大地整體中有黃河長江兩條主動脈自成八字形,而紀之以「八」的產物。這一點,我已在《河圖洛書今探》中作了專題討論,此不多述。陳摶說:「 羲皇始畫八卦,重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人默觀其象而已。」先天八卦以卦爻之陰陽相間組成,把「意、言、象、數」之理,融合於「天地人」三元一統這個整體概念之中,比之於如同生物的重要器官,賴「陰陽運動、血氣流行」以生存,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以稱「先天」。先天八卦的卦位是根據中華天文地理實際確定的,而先天八卦的數序排列機理則是按陰陽卦爻相間,以體現一陰一陽之謂道和陰陽消長之理。八卦二十四爻,陰陽爻各十二。以陽為基的四卦,乾為首,為三純陽;以陰為基的四卦,坤為首,為三純陰。陰陽卦爻相間,連結一體,則體現出「陽減則陰增,陰減則陽增」,陰消陽長、陽消陰長,永遠在一體之中循環。八卦之分陰陽,以乾、坤、坎、離,水火為核心,是萬物始生之原動力。而其數序的排列,是按「陽為進數,陰為退數」之理的基本原則確定的:三陽爻名「乾」,為陽之首,而排列第一;二陽爻為基名「兌」,而排列第二;二陽爻之中夾入一陰爻名「離」,排列第三;一陽爻為基名「震」,而排第四。基於「陰為退數」,故從倒數而以一陰爻為基的「巽」卦排列第五;二陰爻之中夾入一陽爻名「坎」,排列第六;二陰爻為基名「艮」排列第七;三陰爻名「坤」而排第八。可知,先天八卦的排列數序是依據「陰陽」消長、進退之理,而成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充分展現了「八卦」分陰陽圖示的無窮妙義。「八卦」的排列順序體現了陰陽交感的連結性,但還不能說明對立統一的整體性。因此,古代先哲便以「太極」思想為基,將八卦所代表的物象分別配對,以明其理。以「乾坤」代表「天地」、以「坎離」帶來「水火」、以「巽震」代表「風雷」、以「艮兌」代表「山澤」。「乾為首、坤為腹,天地定位也;坎為耳、離為目,水火相逮也;艮為鼻、兌為口,山澤通氣也;巽為手、震為足,雷風相薄也。此羲皇八卦之應也。」(《正易心法·注》二十三章)這樣配對,不僅物象之理明白,而且自然數理昭然:乾一、坤八,合之為九;離三、坎六,合之為九;震四、巽五,合之為九;兌二、艮七,合之為九。以分別指代「天地定位、水火相逮、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數量關係和時間空間形式的基本模式。四組代表不同事物之數皆為「九」,是自然「九 」數出自先天八卦,明矣。無怪乎!古先哲認為:天高不過九重、地厚不過九層、國大不過九州、法繁不過九疇、數大不過九位。此八卦九數,是象數結合的原始思維模式者也,起於陳摶,是無可非疑的。《先天方圓圖》的排列,亦以「先天八卦」為序。圓圖六十四卦的配對結果,基數皆為「九九」。如:乾一一配坤八八,合為九九;夬二一配剝七八,合為九九;大壯四一配觀五八,合為九九;小畜五一配豫四八,合為九九;需六一配晉三八,合為九九;大畜七一配萃二八,合為九九;泰八一配否一八,合為九九。以此類推,乾宮八卦配坤宮八卦、兌宮八卦配艮宮八卦、離宮八卦配坎宮八卦、震宮八卦配巽宮八卦,陰陽配對之數為九,六十四卦陰陽配對之數皆為九九,體現出八卦陰陽相重之原理。方圖六十四卦,亦依八卦自然順序,依次相配,組成了四方、四隅、四層圖示。第一層二十八卦,以乾、坤、否、泰為四隅,名曰天地定位。由西北「乾」位至東南「 坤」位,則乾一一、兌二二、離三三、震四四、巽五五、坎六六、艮七七、坤八八,與圓圖相同,亦充分體現出八卦相重之理。如乾坤合九九、否泰亦合九九。第二層二十卦,以兌、艮、咸、損為四隅,名曰山澤通氣,亦艮兌合九九、咸損合九九。第三層十二卦,以坎、離、既濟、未濟為四隅,名曰水火相逮,而坎六六、離三三,合為九九;既濟六三、未濟三六,亦合九九。第四層四卦,震、巽、恆、益,名曰雷風相薄,謂「萬物出乎震、齊乎巽,」陰陽相薄者生也。其震巽數合九九,恆益數亦合九九。列表於後。從上看出,「先天八卦」體現「九」數,是以八卦的自然順序數據,陰陽相配的結果。而現代電子計算機所採用的二進位,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1646~1716)所創造並參考我國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之陰陽爻變化而完善的。他用陰爻「- -」代表「0」,用陽爻「—」代表「1」來進行排列。如八卦中「乾」卦為三陽爻,其數則為「111」、六十四卦中的「乾」卦為六陽爻,其數則為「111111」;八卦中的「坤」卦為三陰爻,其數則為「000」,六十四卦中的「坤」卦為六爻,其數則為「000000」;八卦中的「離」卦為兩陽夾一陰,其數則為「101」,六十四卦中的「離」卦為六爻,其數則為「101101」。余此類推。所謂「二進位」,即按陰陽卦爻的變化數字進位—逢陰爻則進「0」,逢陽爻則進「1」。陰陽卦爻變化有序,即是物象數理的變化有序。物象變化之循環往複、無窮無盡,正是二進位制的基本數理原理,此亦象數結合的體現。二進位制把六十四卦、384爻作為基本的信息。以陰陽二變設置,則容納著768種信息;或以陰陽六變設置,則容納著2304種信息。還可以陰陽再分,千千萬萬之數字都能以「先天圖」概之,而輸入電子計算機,運用於數學等科學領域。綜上說明,陳摶的《先天方圓圖》,是在簡易太極圖的基礎上,對「河圖洛書」、八卦九疇基本原理的發揮,是「易數同源」哲理的高度概括,是闡發「宇宙一氣論」整體觀的模示圖,也是描述古代物質世界陰陽消長形式的第一圖。有了她,北宋大儒邵雍,潛心研究先天易學歷經三十年,「冬不爐,夏不扇」,寫出了《皇極經世》,成為宇宙生成論的重要著作。有了她,北宋大儒周敦頤,率先寫出了《太極圖說》,成為宋代理學的開山者。有了她,南宋數學家秦九韶,提出了「數與道非二本」說,寫出了《數書九章》,所創立的「大衍求一術」和「正負開方術」,佔據了國際數學界的領先地位。有了她,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創立出「二進位」得以完善,成為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有了她,韓國和泰國國旗上的徽記,至今仍保留著太極八卦的痕迹。有了她,英國大科學家李約瑟,深有體會地作出了「八卦是東方科技史上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的結論。總之,陳摶開太極文化先河,親手繪製的《先天方圓圖》,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泯。陳摶傳說陳傳,別號扶搖子,是毫洲真源(今河南周口市鹿邑)人。他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人稱「啞孩兒」。一天,他在水邊遊戲,遇到一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毛女將陳傳抱到山中,餵了幾口瓊漿玉液(一說乳汁),陳傳從此心竅開爽,開口說話。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贈詩 一首:葯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陳摶本不會說話,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大吃一驚,忙問從哪聽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教,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陳摶好讀易經,手不釋卷。他一生修道,編寫了導養、還丹為主要內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並致力於導養之道。他近一部發展了道教修鍊之法,創作出《無極圖》等一系列圖式,以「順以生人」,「逆以還丹」的理論體系來探究生命的起源,尋找延年益壽之方,因此被後世道教徒尊奉為「陳摶老祖」。陳摶通曉了八卦大意,從此無書不看,飄飄然有出世之志。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他於是拋散家財隱居山中。後來夢見毛女傳授他鍊形歸氣、鍊氣歸神、煉神返虛的大法,便遵命奉行。士大夫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陳摶卻側身而卧,不予理會。眾人見他鼾聲如雷,都紛紛嘆息而去。後唐明宗皇帝聽說了他的高名,御筆親書派使者持詔征他出山。陳摶不違抗聖旨,只得來到洛陽歇見天子。見了天子,陳摶卻不拜,滿朝文戊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嘆說」高士是不用長禮來對待的。「就將他送到禮賢賓館,釋心照料。陳摶一無所用,早晚只在蒲團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駕幸禮賢賓館,有時恰好逢他睡卧,也不感驚動他,就回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個異人,對他愈加敬重,想讓他擔任要職,陳摶根本不答應。丞相馮道向明宗建議說:「眼下正值風雪交加之際,陳摶獨座蒲團,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帶上一壇佳釀,再選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明宗點頭稱是,從宮中選出妙齡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萬勿推辭。「陳摶欣然收下,開杯暢飲,對送來的美女,也不推辭。明宗見了龍顏大潤。第二天派馮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見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見陳摶蹤影。馮問「陳摶先生哪去了?」 美女說:「陳先生喝完酒倒頭便睡,五更時才醒,他說我們一夜辛苦,無物相贈,於是就提詩一首,讓我們回復天子,然後就飄然出門而去。」馮只好領三個美女回朝見駕。 明宗一看,那詩寫的是: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明宗讀了詩,嘆息不已,派人四處尋訪,毫無消息。陳摶離開京都,一直走到均洲武當山隱居下來。一天,有五位老叟來問他周易八卦大義,陳摶便傳授他們聽。因見他們顏面如玉,便求教導養之方。五位老叟把蟄伏法傳給了他。原來蟄伏法是模仿龜蛇一類動物入冬即蟄伏不食的方法,陳摶得了這種方法,就能辟穀了,有時一睡就幾個月不起。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天,五老對陳摶說:「我們是日月池中的五條龍,受先生講誨之益,願送先生一個好地方。「於是令陳傳閉上眼睛,將他夾在翼下,飛升而行。陳摶只覺得兩腳騰空,耳邊風聲呼呼,頃刻間腳跟著地,睜眼一看,不見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嶽華山的九石岩上,陳摶就此隱居下來。華山道士見他的住處沒有鍋爐,非常奇怪,暗地裡觀察,見他終日無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有一次,道士幾個月沒見著他,以為他搬到別處去了,來到柴房搬柴,卻見他睡在柴草底下。又有一次,有個樵夫在山下割草,見山凹里有一具屍骸,塵埃有一寸高。樵夫心中憐憫,準備挖個坑埋起來。拖起來時,卻認得陳摶先生,樵夫說:「好個陳傳先生,不知為什麼死在這裡?」只見陳摶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正睡的快活,為什麼把我攪醒了?」樵夫大笑不已。 華陰縣令王逵,親自來到華山求見陳摶。到了九石岩,見光光的一片石頭,絕無半間茅舍。就問他:「先生的住處到底在什麼地方?」陳摶大笑,隨口吟道:蓬山高處是吾宮,出即凌虛跨曉風。因此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王逵要為他伐木建庵,陳摶堅決推辭。後來這四句詩傳到周世宗耳里,知道陳摶是為高士,特地將他召來,問他國運長短。陳摶又吟出四句詩:好塊木頭,茂盛無賽。若要長久,添重寶蓋。世宗皇帝姓柴,名榮,木頭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長久」二字,以為是佳兆,卻不知趙太祖代周為帝,國號宋,「木」添蓋了一個「宋」字。宋朝享國長久,陳摶已經預先知道了。 世宗要將極品的爵位授給陳傳,陳傳不願意接受,堅決請求回山。陳橋兵變時,趙太祖披上黃袍,登上了帝位,先生正好乘驢到華陰縣,聽說了這件事,在驢背上拍掌大笑。有人問到「先生笑個什麼?」先生道:「你們這些百姓的福運來了!天下終於太平了。」有一天,陳摶在長安酒店飲酒,遇到趙匡胤兄弟和趙晉三人也在飲酒。陳摶見趙晉坐在二趙的上方,就一把將他拉到下席說:「你不過是紫壇的一個小星兒,如何敢佔在上位?」趙匡胤於是就問先生前程之事,陳傳道:「你們兄弟倆的星比他大的多!」趙匡胤因此非常自負,後來平定了天下,屢次派人迎取陳摶入朝,陳摶不肯,於是賜號「希夷先生」。後來宋太祖死了,太宗即位,念及酒店奇遇,又召陳傳相間,並說好不用他行臣子之禮。陳摶才隨使者進京。太宗向他求教修養之道,陳傳說:「天子是一國之王,如果白日升天,對百姓有什麼益處?如今君明臣良,勤勉政事,施惠給百姓,就會萬世流芳的。」太宗點頭稱是,對他越加敬重。不久,陳摶就向太宗告辭,說二十年後再來見聖顏,太宗知道留不住他,便由他而去。端拱五年,太宗皇帝在位二十年,還沒立下太子,心急如焚,思忖:「惟有陳傳最能預言人事禍福,只有請他來決斷這見事才好。」 正想到這裡,內侍報告說陳摶求見。太宗大驚,請他進宮,問道;「先生這次來有什麼指教?」 陳傳說:「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來為陛下判斷。」 太宗大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有預測的眼力,今天果然如此!我正為立太子一事而煩惱不堪,襄王元侃寬容慈愛,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還煩先生到襄府一看。」 陳摶領命,才到襄府門前就回來了。太宗問道:「先生為何沒有進去就回來了?」 陳摶說:「老夫已看過,襄府門前來回奔走的人都有將相之福,何必再見襄王呢?」太宗於是打定主意,即日宣召,立襄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真宗皇帝。陳摶在京都,有住了一個月,依然回到九石岩。這時穆伯長,种放等一百多人門人,都築室在華山之下,朝夕聽他講授《周易》。惟有五龍蟄法,陳傳並未曾傳授。一天,陳摶命門人在張超谷口的高岩上鑿一間石室。石室鑿好後,陳摶同門人一起前往觀看,只見雲煙如翠。陳摶心想:「這就是毛女所說的『將相入翠煙」了。說完,屈膝盤坐在地上,右手支頤,閉目而逝。門人於是製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屍體,並用幾丈長的鐵索瑣住,安放在石室內。門人剛一離開,那塊岩石自己崩塌,立刻變成了絕壁,只見五色祥雲,封住谷口,幾十天後才漸漸散去,後人於是把這個地方叫做希夷峽。宋徽宗宣和年間,道士徐知常游華山,見峽上有鐵索垂下,便攀緣而上,來到石室。見匣蓋砌側,打開一看,惟有仙骨一具,香氣逼人。徐知常整好石蓋,攀緣而下,並上奏微宗,微宗便派徐知常帶上御香一炷,欲取仙骨供養在宮廷。陳摶成就一、創繪「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一系列《易》圖,成為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在陳摶以前未見有「太極圖」,亦未形成太極文化形態及其理論體系。自陳摶創繪出「太極圖」、「先天方圓圖」、「八卦生變圖」等一系列《易》圖,並發表 《太極陰陽說》後,才出現了有宋代大儒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張載的《太和論》、邵雍的《皇極經世》,程顥、程頤、朱熹等的《易傳》,從而才有中華獨有的太極文化形態和一系列理論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學家的形成,推動了宋代歷史的進步。張載(1020——1077)字子厚,繼承陳摶的「宇宙一氣論」,提出了「太虛即氣論」,兩者契合,成為宋代唯物論的先源。不難看出,陳摶應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宋代理學的奠基人。二、著《易龍圖序》、傳河洛數理成為中國「龍圖」的第一人。「龍圖」又名「河圖」,是「龍馬始負圖」和「河龍圖發」傳說的簡稱,早在《尚書雇命》中有「河圖」記載,因未見圖,兩漢時期學者爭論不休,各說不一。有《河圖》20卷在隋煬帝(楊廣)時因戰亂燒毀而失傳。在五代後周時,陳摶著《龍圖序》,又名《易龍圖序》,從道家文化寶庫中傳出了《龍圖》的基本內容後,人們才知道「龍圖」是一個物象數理起源圖示,後來科學家認定「河圖為數學之母」,「數學為科學之母」,因而才知道《河圖》的重大作用。《易龍圖序》對南宋偉大數學家秦九韶的《數術九章》以啟迪作用。他在自序中數學基礎「自爰河圖洛書,八卦九疇」,即為明證。可見陳摶應是中國「龍圖」第一傳人。三、注釋《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學,為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參考。他的先天易學,是宋代新「易」學始祖。新就新在把「道儒佛」三家之學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補,融會貫通,形成中國古代完整的哲學體系。陳摶認為:周孔《易》學為儒家一家之言,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他在《正易心法注》中明確指出:「學易者,當於羲皇心地中馳騁,無於周孔語言下拘攣。」主張融合三家以治《易》、以治學、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在這一學術思想的指導下,大儒邵雍(陳摶的第三弟子)從事研究先天易學長達30年之久,「冬不爐,夏不扇」寫出了《皇極經世》巨著,至今仍是物理學、天文學、生態學、自然環境學等自然科學的重要參考工具書。四、著《指玄篇》、《觀空篇》、《胎息訣》和《陰真君還丹歌注》等,並親自實踐,成為天下睡仙第一人。陳摶十分推崇《無極圖》,並指導和完善道教內丹哲理,不僅使自己率先成為「天下睡功第一」,而且把秘而不傳的內丹學說公開化、社會化,推動了中華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功在千秋。陳摶擯棄外丹,注重內丹。他以「身口為爐」、「宮室為灶」、「腎為水」、「心為頭」、「肝為木」,使木生心火以煉腎水,達到「成塵得變」,結成人體內的無價「金丹」;其核心是「修心養腎」控制人的慾望,不讓野蠻的慾望泛濫,這是他內丹修鍊的目的,象這樣的強身延年的內丹修鍊法則,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五、著《龜鑒》、《心相篇》等,把中國古代相學引向唯物論的範疇。《龜鑒》明言:「有天者貴,有地者富,有人者壽」。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人不可貌相,只要「有天」,人在自然界,只要靠勞動和智慧去換取生活財富,「有地」,身處世間,以「道德仁義禮」等的中華民族美德來規範自己。「天地人」三者的協調一致,不妄想,不妄為,這就是人的全相、貴相、富相、壽相的重要標誌。他把自然物質的 「水火」認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學家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物質的觀點,維護了唯物的「天人相應論」。六、著《三峰寓言》、《高陽集》、《釣譚集》、《木岩集》、《詩評》等,博學多才,後世尊他為「儒師道祖。」陳摶與世不爭,不貪富貴,不求仕祿,不僅受到社會人士的普遍尊重,而且受到朝廷多次召見。(曾諫過多次治國之道,均得皇帝恩准。)唐僖宗賜他為「清虛處士」。周世宗賜他為「白雲先生」,宋太宗賜他為「希夷先生」。陳摶集「道德文章已繫於一身」,成為中華民族古代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代楷模。元代學者 虞集在《題陳希夷先生畫像贊》中評價他為「圖書之傳,百世之師」。七、書寫「福壽」二字,獨具特色,為後世所推崇。今安岳、大足、潼南、峨眉山、華山、山東蓬萊仙境等全國各地,皆保存了陳摶書寫的「福壽」二字石刻,此二字獨具特色,內含「田給予福、林付長壽」八字哲理,受到世人讚歎。其寓意是宣傳道家人與自然、注重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粗食布衣等哲學思想,為後人留下一筆寶貴財富。八、精通棋藝,立健腦益智之功。弈棋是中國一門增知強身的一項體育運動,古往今來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四川省邛崍縣的白鶴山點易洞對面有棋盤山仙人洞,是陳摶修鍊時常弈棋的地方;華山至今還保留一個「博台」俗稱「下棋亭」,傳說陳摶與趙匡胤以棋局贏華山,其遺迹在此。「自古華山不納糧」,就是講的這個傳說故事。2001年陳摶學術研究會會長楊啟富同筆者曾親臨華山考察,獲得不少陳摶學術方面的資料、照片,受益匪淺。陳摶遺迹山東青州雲門山有陳摶洞,傳言,摸摸陳摶的頭,吃穿都不愁。安徽渦陽縣城東北30公里石弓集西北隅,S202省道南側,有一小山,在山石西側一方石面上,有似人卧痕迹,長有數尺。傳說,陳摶在此鼾睡,一覺八百載,把青石壓成人形痕迹,故稱為陳摶卧跡。現在人形卧跡依然可見。湖北武當山凌虛崖有陳摶隱居處。陳摶遺譜話說距今千餘年前,正值中國歷史外的殘唐五代時期,那時的趙匡胤還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卒,整日里遊手好閒,還未成為大宋朝的皇帝。趙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謀雙備,棋藝進展得較快,等閑好手,均為他所敗,於是便有些驕傲起來,誇口說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常發出難逢敵手之感慨。有一次趙匡胤隨軍至陝西,過華山時聞聽山上有一道士,人稱陳摶老祖,象棋下得極好,遠近聞名。趙匡胤不覺技癢,登上華山去找老道下棋。陳傳老祖見他只不過是個軍卒,不願與之對弈。趙匡胤一聽急了,便說要以整座華山為賭---豈料棋至殘局時,他因操之過急而漏殺一子,反被陳摶老祖反敗為勝。趙匡胤 紅先負 陳摶(五代十國時期某月某日)1、兵七進一 卒7進1 2、馬八進七 馬8進73、馬二進三 馬2進3 4、相七進五 馬7進65、炮二進二 卒7進1 6、兵三進一 炮8平77、炮二平一 車9平8 8、車一平二 車8進99、馬三退二 馬6進8 10、炮八進二 炮7平811、兵三進一 馬8進6 12、炮一平四 馬6進713、炮四退三 車1進1 14、馬二進一 炮8進515、馬七進六 車1平7 16、炮八退三 馬7退917、相三進一 車7進3 18、仕四進五 炮8進219、相一進三 炮2進4 20、兵一進一 車7平421、馬六退七 炮2退5 22、炮八平七 炮8平923、車九平八 炮2平8 24、炮四平二 炮8進625、兵七進一 卒3進1 26、馬七進八 卒3進127、相五進三 炮8平7 28、炮二平三 車4平829、車八進二 車8進5 30、仕五退四 馬3進431、炮七進八 士4進5 32、馬八進九 車8平733、炮三平八 士5進4 34、炮七平九 馬4進535、車八進七 將5進1 36、馬九進八 車7平637、帥五進一 馬5進3 38、帥五進一 馬3進439、炮八平六 炮9平8 40、炮九退一 將5進141、馬八退七 將5退1 42、馬七進六 將5進143、馬六進四 將5退1 44、馬四退六 將5進145、車八平五 ......至此,黑只有士4退5,然後紅炮九退一,黑只能將5平6,紅車五平四抽車勝定。陳摶一算,不好!華山美夢豈不要落空?急中生智,想出一計,他故意說了幾句諷刺趙匡胤的話,想激怒趙,使其上當。果然,趙怒不可遏,出現失誤,功虧一簣。45、 ...... 士4退5 46、車五退一!......趙吃士失誤,應該炮九退一。46、 ...... 將5平4 47、馬六退八 車6退248、帥五退一 車6進1 49、炮六平四 馬4退3(黑勝)從此,陳摶便開始呼呼大睡,每當醒來便問:「現在誰是皇帝啊?」當回答不是趙匡胤時,便又倒下大睡。一等就是五十年,當趙匡胤成為皇帝後便把華山賜給了陳摶。而趙本人在下了這局棋後則吸取教訓,很少動怒。大概這也是下棋能修身養性之所在吧。喜睡歌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宇宙茫茫總是空 ,人生大抵皆如醉,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爭名爭利滿長安,到頭勞攘有何味?世人不識夢醒關,黃粱覺時真是愧。君不見,陳摶探得此中訣,鼎爐藥物枕上備。又不見,痴人說夢更認真,所以一生長憒憒。睡中真樂我獨領,日上三竿猶未醒。糊塗歌糊裡糊塗度年歲,糊塗醒來糊塗睡。糊塗不覺又天明,復向糊塗埋心肺。明明白白又糊塗,糊塗飲酒糊塗醉。世人難得不糊塗,獨我糊塗有真味。華山游華陰高處是吾宮,出即凌空跨曉風。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歸隱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授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辭歌女冰肌為骨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到來。處士不生巫峽夢,空勞雲雨下陽台。七絕昏昏黑黑睡中天,無寒無暑也無年。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摶一覺眠。嘆世詩二首(其一)千門萬戶鎖重開,星斗排空靜悄然。塵世是非方欲歇,六街禁鼓漏初傳。(其二)銀河斜轉夜將闌,枕上人心弄未閑。勘嘆世廛名利者,多應牽役魂夢間。《易龍圖序》①標點淺注劉聯群【原文】且夫龍馬始負圖2,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今存已合之位3,或疑之4,況更陳其未合之數耶。然則何以知之?答曰:於仲尼三陳九卦5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6,少有差,則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萬7,皆累累然如絲之縷也。且夫龍圖未合,則聖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8,聖人觀其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9。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10,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11,外包十五12,盡天三、天五、天九,並五十之用13。後形一六元位14,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15,茲所謂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16。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幾四象,地六不配17。在上則一不用,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後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氣之本18。天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19。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20。今略述其梗概焉。西蜀崇龕21陳摶序。【淺注】1 易龍圖序:原名《龍圖序》。宋淳熙國史院編修官呂祖謙(1137~1182),字伯恭,奉詔編纂《聖宋文海》時首先收入該書。因《續唐書》卷十九載:「《易龍圖》一卷,周處士陳摶撰。」故明代國史院編修楊升庵,字慎,在主編《全蜀藝文志》時,則定名《易龍圖序》,後被收入清康熙《安岳縣誌》。1988年2月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第41頁上肯定了獨存的《安岳縣誌》收藏的陳摶著作《易龍圖序》。2 龍馬始負圖:即傳說之「龍馬負圖」。《禮記?禮運》載《河出馬圖疏》說:「龍而形象馬,故云馬圖,是龍馬負圖而出。」而陳摶特贈一始字,名「龍馬始負圖」,簡稱「龍圖」,又叫「河圖」。最早「河圖」之名首見於《尚書?顧命》,是同「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八件國寶,同齊收藏在當時的朝廷里。由於戰亂佚失,後人未能看到圖形,故兩漢的學者就對「河圖」爭論不休,有多種說法。3 今存已合之位:意即最早的「龍圖」未與八卦數字結合,未定方位,今「龍圖」已與八卦數理結合、定了方位。4 疑之:疑通凝,猶定也,定形之意。5 仲尼三陳九卦:三陳即三陣,指「天地人」而言;九卦,按陳摶《正易心法注》云:「嘗審宣尼述九卦,以履為用九,謙用十五,復用二十四,皆『龍圖』大衍定數,則履在小畜上,為第九卦明矣。」《易繫辭傳》云:「履,德之基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仲尼、宣尼,皆指孔子。可知孔子撰《繫辭》重視第九卦履,是從「德基」著眼的。故《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6 的如貫珠:貫,穿也;珠,珍珠。謂天之垂象(布象):象徵、現象、形象、物象、氣象等等,就像珍珠似的穿連著,指宇宙萬物相互連接之意。7 盈萬:即千千萬萬,不可勝數。8 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認為龍圖是一種「天意」,龍圖未與象數結合之先,人們是憑肉眼去觀察事物的形象。9 仲尼默而形之:默者墨也,謂孔子作《易傳》,用墨跡來探討八卦原理和萬物的形象,「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兩句,木刻本作「伏羲合而仲尼點而形之」。今依《楊升庵全集》改正。10 五十五數:即天地自然之數:一三五七九奇數為陽,合二十五數叫「天數」;二四六八十偶數為陰,合三十數叫「地數」。天數地數之合為五十五數。11 中貫三五九:謂龍圖中貫穿了「天地人」三元、木火土金水「五行」五個物質基數及洛書九個基本要數。12 外包十五:指洛書九數的排列,無論從縱、橫、斜方位去看,其數皆等於十五,有包羅萬象之理在其中,所以言「外包十五」。13 並五十之用:五十數為大衍之數。陳摶在《正易心法注》中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掛一而不用。不用之義,學者徒知一為太極不動之數,而不知義實落處也。何則?一者,數之宗本也。」古人用五十根蓍草,先提出一根,用四十九根來演算預測事物之方法。14 後形一六元位:龍圖數理定位原則,以北方為「後形」,如指南針之方位,針尖指南為前,針柄在北為後。一為天數,六為地數,一六數定位北方,稱「元位」,元者始也,先定一六為北,次定二七為南,再定三七為東,次定四九為西,末定五十為中。龍圖(河圖)數理定位如此。15 顯二十四之為用:天數二十五,減去一的元位數,為二十四;地數三十減去六的元位數,亦為二十四。這樣,天數二十四演變為二十四節氣;地數二十四演變為八卦的二十四爻。可見這二十四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很明顯的,故言「顯二十四之為用」。16 皆明五之用: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說在萬事萬物中的應用。17 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幾四象,地六不配:十分,指十數理在龍圖中的分布;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六形,指易卦之六爻而言。陳摶《正易心法注》說:「初爻為地,上爻為天,二爻為北,五爻為南,四爻為西,三爻為東。天地四方,每卦之體,皆具此義。」知「六爻」代表「天地四方」。「地之象焉」,疑「地」字前脫一「天」字,此應作「天地之象焉」理解。六分而幾四象,幾,盡也。四象,指少陰、少陽、太陰、太陽。陳摶《正易心法注》說:「夫氣之數,起於一,偶於二,成於三,無以加矣,重之則為六也。然三少陽也,六太陰也;三春也,六夏也,此乾之數也,是為進數。其退亦六,三少陰也,六太陰也;三秋也,六冬也,此坤之數也,是為退數。」是知「六分而幾四象」者,即六爻之分,其數理盡包含在「四象」之進退數理之中。「地六不配 」,指地六的元位數不動之意。18 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氣之本:意即天的陽氣是萬物生長的宗始,地的陰形是萬物生長的根本。19 天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意即天為「天地人」三者的主幹,地為「天地人」三者的根基,人為「天地人」三者的作用。此闡明人是「天地人」三元之中最具關鍵作用者。20 龍圖之變,歧分萬途:此謂「龍圖」變生八卦,而研究八卦要著眼於「變」,以一變觀萬變,則可知事物的千變萬化之理。21 西蜀崇龕:唐玄宗李隆基以前名「隆龕」,因避皇帝之諱而改名「崇龕」。崇龕縣於宋乾德五年(967)廢縣為鎮,其地分劃入安居縣和安岳縣。崇龕廢縣以前,今安岳縣龍台鎮、姚市鎮等皆屬崇龕縣管轄。民國三年(1914)建潼南縣時,崇龕鎮又與安岳、遂寧、蓬溪三縣有分合。據專家考證,清初崇龕鎮被一場大火燒毀,現潼南縣會龍場瓦子堡即為舊崇龕鎮廢墟遺址。陳摶署「西蜀崇龕」,是謂籍貫名,當時陳摶故里屬崇龕縣龍台鎮所轄。陳摶先天《易》學的特點明楊升庵《全集》卷四十一《希夷易圖》引陳摶語云:「《易》學,意言象數四者不可闕一。其理具見於聖人之經,不煩文字解說,止有一圖,謂《先天方圓圖》也,以寓陰陽消長之說,與卦之『生變圖』,亦非創意所作,孔子《繫辭》述之明矣。」這大概即是陳摶「先天易學」名稱的來歷。陳摶「先天易學」以《老子》、《莊子》為指導思想,以《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正易心法注》為理論基礎,以《先天方圓圖》為中心模式,用六十四卦之物象數理來闡述「天地人」三元一統的整體關係。陳摶認為,「天地人」三者的關係,是由「人」來體現的,只有人的存在,才能體現出「天地」的存在。因此,《易龍圖序》指出:「天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闡明了「天」是三者的主幹,「地」是三者的根基,「人」是三者的運用。他的宇宙觀著眼於人,並以研究「人」為主要對象。故其《太極陰陽說》在論述宇宙生成模式時,則以人作比擬,明確地指出:「兩儀即太極也,太極即無極也。兩儀未判,鴻蒙未開,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氣交融,萬氣全具,故名太極,即吾身未生以前之面目。二儀者,人身呼吸之氣也;鴻蒙者,人身無想之會也;日月者,人身知覺之始也;山川者,人身運動之體也。故四者之用,運之則分為四象,靜之則總歸太極。」陳摶的宇宙一氣論,把「天地」自然當作大宇宙,人作為小宇宙。認為大宇宙與小宇宙是密切聯繫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而研究這層深刻而複雜的關係,必須以人為中心環節。中國道教作為人類社會一種宗教信仰,他們的追求目標,如求長生久視所創造的內丹學、拯救人類所推出的醫藥學等,無不是以「人」為研究對象。可以說,道教的文化宗旨,就是不斷對人類生命哲學的探索和實踐。道家的「天人之學」和方術、醫藥、詩文等學問,是多方面的,甚至是高深的,但參差不齊、各有特點。歷代高道,雖各有成就,但惟有陳摶「淹通三教」之學,乃道家中倡「三教合一」思想之佼佼者。「三教合一」的學術思想萌發於唐代,至宋代已很明朗,並得到統治者在政壇上的支持和運用。如南宋孝宗皇帝趙眘則公開宣稱「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陳摶由儒入道,既精通儒家經典及諸子百家之學,尤精通道家《老子》、《莊子》等重要典籍,亦精通佛家養生之學,因而創先天易學,自成一家,成為宋代新的《易》學先源。它之所以新,就新在把「道儒佛」三家之學融合在一起了。陳摶認為,傳統的周孔《易》學為儒學一家之言,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他明確指出:「學《易》者,當於羲皇心地中馳騁,無於周孔語言下拘攣。」主張融合三家以治《易》、以治學、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這就是陳摶先天《易》學的基本特點。陳摶先天《易》學開宋代象數之門陳摶說:「《易》者,象也。依物象以為訓,故六十四卦皆有取象。」是知《易》即象,「象數」即是「易數」,乃《易》學與數學之簡稱耳。在唐末五代大分裂時期,由於社會動亂,故象數學所以無傳。邵雍在一篇序文中講道:「乃漢唐以降,世衰道微,……斯數所以無傳。我宋藝祖,撫有區夏,摒棄浮偽,崇尚德化,圖南先生方以斯數。顯其推明爻象,皎如日星,指陳休咎,應若影響,其言至廣至大,其道至易至簡。」據此可知,宋代的象數學是陳摶傳授的。故元代學者胡一桂才肯定地指出:「宋一代之《易》學,希夷先天一圖開象數之門。」實可信矣。陳摶開宋代象數之門,其跡有二:一是推出《河圖》之旨,給後人留下有《易龍圖序》;二是親自為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作注,並繪製《先天方圓圖》,給後人奠定了象數學基礎。他主張「意言象數」四者貫一,與《易經》講《易》有四大功能—「 以言者尚其詞、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的精神相一致。他在《正易心法注》中論述道:「大抵物理,其盛衰之數相半。方其盛也既以此 數,及其衰也亦以此數。若一歲十二月,春夏為進數,秋冬為退數;晝夜十二時,自子為進數,自午為退數;人壽百歲,前五十為進數,後五十為退數;至甲為進數,乙為退數;子為進數,丑為退數。細推物理,無不然。」又雲「凡麗於氣者必圓,圓者徑一而圍三」;「凡麗於形者必方,方者徑一而圍四」。可知,把物象數理融合在一起,加以研究,為人們日常生活所用,正是陳摶先天《易》學象數學的著眼點。如提出圓物「徑一而圍三」、 方物「徑一而圍四」,已涉及到數學中三角幾何的基本原理方面。陳摶把事物盛衰、進退之數理,融合於《易》學哲理之中,把《易》的四大功能簡釋為「意言象數」,主張四者貫一,實為宋代《易》學創新之先導。由他創立的先天《易》學,對推動北宋《易》學與數學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至南宋,數學大家秦九韶則明顯地繼承了陳摶的「易」數學思想。秦氏在《數書九章》序中宣稱他的數學淵源是「爰自《河圖》《洛書》、八卦九疇」,即為明證。可見《易》學與數學,本出一源。故有認為「《河圖》為數學之母,數學為科學之母」,真至論也。於此則明,陳摶開宋代象數之門,其歷史作用大矣。陳摶先天《易》學是宋代理學的淵源何謂「理學」?《明史》纂修官之一的毛奇齡(1623~1716),字大可,號秋晴。在他的《辨聖學非道學文》中講道:「道學者,雖曰以道為學,實道家之學也。……身心順理,惟道之從,是名道學,又謂之理學。」又云:「逮至北宋,而陳摶以華山道士而號希夷,與种放、李溉輩張大其學,竟收道書《無極真經》及張角《九宮》,倡太極、河洛諸數作道學綱宗;而周敦頤、邵雍與程顥兄弟師之,遂篡道教於儒書之間。」據此,宋代盛行的理學,其根底即是道學,淵源於陳摶先天易學是很明顯的。然而這段歷史事實未被學術界肯定下來,延至今天,竟有數十萬言的理學專論未提及這層淵源關係,實屬遺憾!究其原因,我們認為當追溯到宋代學術「權威」朱熹頭上。早在明代,楊升庵就對朱熹提出過批評。他說:「朱子所以不明言者,非為康節直以希夷,恐後人議其流於神仙也。藏頭露尾,有何益哉?」朱熹不明言宋代理學淵源於陳摶這一點,是他死愛儒家正統面子的緣故。他對陳摶學術採取「藏頭露尾」態度,即從正面隱藏了宋代理學淵源之頭,只標榜宋代理學碩果之尾;而又從側面信奉陳摶及其學術,痕迹尚在:其一,「朱熹直丏史官洪邁,為陳摶特立一《名臣大傳》;而周、程諸子則又倡《道學總傳》於《宋史》中,使道學變作儒學,凡南宋儒人皆以得附希夷道學為幸。如朱氏《寄陸子靜書》云:『熹衰病益深,幸叨祠祿,遂為希夷直下孫,良以自慶,』又《答呂子約書》云:『熹再叨祠祿,遂為希夷法眷,冒忝之多,不勝慚懼。』是道學本道家學,兩漢始之,歷代因之,至華山而張大之。」可見,朱熹直接掩蓋著自己的「面子」,而借史官之名為陳摶立傳,即從正面不敢明言宋學淵源於陳摶學術,而從側面又「以得附希夷道學為幸」,其「藏頭露尾」態度昭然。其二,「朱熹集周、程、邵雍學說為一體,他與蔡元定共覓陳摶真傳:撰《參同契考異》,託名空洞道士鄒;而序《啟蒙》則曰『雲台真逸』;跋《道德經》則曰『雲檯子』,及其奉祠雲台也。」上述說明,朱熹是崇尚陳摶道學的。由於他顧及儒家正統的面子,所以不能從正面承認陳摶先天《易》學是宋代理學的淵源,而採取「藏頭露尾」的態度。他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未能反映歷史的真實,反而導致了後人抹殺和咒罵陳摶先天《易》學的傾向出現。如《康熙御纂周易折中》,在首篇排列歷代治《易》學者時,竟無陳摶的名字。這非為一般性的遺漏,實屬排斥和抹殺陳摶學術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不足為怪!這是朱熹學派未能如實反映陳摶的歷史功績所致。我們呼籲歷史界和學術界,應為陳摶正名,還他的歷史本來面貌為善!宋代理學的基本觀點是「氣理同一」、「心性同一」。故張載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能一之。」又說:「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認為宇宙就是太虛,太虛皆氣,形象皆氣,氣理為一,太極為一。這一觀點與陳摶「 坎離、日月,天地之中,氣也」、「一氣交融,萬氣全具」的觀點一脈相承。而周敦頤《太極圖說》則曰:「無極而太極」,「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可見,周子不僅繼承了陳摶「太極即無極」的學術思想,而且把陳摶宇宙一氣論推演開來,直接變作宋代理學的理論基礎,其淵源關係也就不言而喻了陳傳創繪「先天太極圖」考辨[摘要〕道教學者陳傳其易老相通、太極為一的宇宙本體論,使宇宙生成、萬物生化、道教煉養及生命超越理論緊密結合,使道教哲學宇宙生成論有了新的發展。肇始於陳傳的宋代象數學一方面以《周易》的卦艾象數為基礎,另一方面又超出卦艾象數之外,積極探索自然萬物的化生奧秘,形成一套注重圖說、講究心性的新的象數哲學體系。陳傳圓融三教,得《易》之遠旨,創意推明象數,使先天太極圖的傳出成為可能。陳傳的《太極圖》以清人胡渭《易圖明辯》卷三所載《天地自然之圖》最為古樸,且又出自蜀中,似為陳傳真跡。[I]698(圖1)《周易》經、傳的義理內容和卦交象的數理排列,解決了先秦以來道家對道無以具體描述的實際困難。卦氣說、納甲說、卦序排列、卦的取象等,對天道的演繹,是非常有效的理論形式,天道的內容、規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易》來表現。無者,太極未判之時,一點太虛靈氣,所謂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是也。」「兩儀即太極也,太極即無極也。兩儀未判,鴻檬未開,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氣交融,萬氣全具,故名太極,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兩儀者,人身呼吸之氣也;鴻檬者,人身無想之會也;日月者,人身知覺之始也;山川者,人身運動之體也。故四者之用,運之則分為四象,靜之則總歸太極。[219155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見氣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日易。易者,希微玄虛疑寂之稱也。乃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復變而為一也。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重濁者不為地,沖和氣者中為人,謂之易者,知陰陽之要本是有於是也。[3]2一」老子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二者在宇宙生成模式上基本一致,由此,易與道通。陳傳再傳弟子陳景元又曰:「《經》日:道生一。一者,道之子,謂太極也。太極即混元,亦太和純一之氣也;又無為也。,r [4]677明確表示一是太極,使老子抽象的一有了確切的內涵,至此,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模式轉化為易老結合的「自然生太極,天地生陰陽,陰陽生萬物」的宇宙生成模式。此後,道教內丹大體沿用陳拎這種易老相同、太極是一的宇宙論模式。宋末元初道士杜處逸雲:「萬物之先有天地,天地之先有太極,太極之先至虛至靜,有一未形者在此,其為天地之根也。」;陳傳易老相通,無極而太極,太極是一,使道教宇宙生成哲學和生命哲學有了創新發展,從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脫變得切實可行。一、「太極」內演變涵先天太極圖又稱古太極圖(或現在通俗的陰陽雙魚太極圖),它作為道教的一個重要標誌,其產生和演變大略如下。首先:有關「太極」這一範疇的演變大致可簡要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太極」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其《大宗師》雲:「夫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顯然,此時,「太極」只是作為對最大極限的一種描述,還沒有等同於「道」來作為世界本原。《周易?繫辭上傳》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說文》:「有」「又」聲。段注「又為更然之詞」。《穀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那麼,「易有太極」可解釋為,易又太極,則,太極是已生兩儀的變化之象,即太極就是陰陽已判之象。第二階段,以「太易」為始基,「太極」則指氣形質具而未分離的「混沌」狀態。由漢至唐,緯學盛行,「太易」之說被儒學(經學)、佛教和道教所接受,成為唐代流行的宇宙生化思想。《易緯?乾鑿度》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乾坤安從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謂之混沌。」《孝經?鉤命訣》:「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極。是為五運。形象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質有變,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五氣漸變,謂之五運。」佛教方面,唐澄觀在《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第十四》中,也提出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極的思想。道教方面,唐五代時期,在《崇文總目》「道書類」中出現「太易」系統內丹修鍊著作,如張處撰《參同契太易志圖》「論周天火候,有太易、太初、太素、太極、四象、五行等二十四篇圖」。由此,至唐,在四太五運思想盛行的易緯學中,太極也不是世界本原的概念。第三階段,宋以後,「太極」取代「太易」開始具有世界本原的意義。「先天圖中,環中也。」「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n [6]458「散之在理,則有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陰陽,一道也。太極,無極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泅蘊交感,變化不窮。形一受其生,神一發其智。情為出焉,萬緒起焉。」[7]690綜上可見,以「太極」命名的「陰陽雙魚太極圖」,可能不適合稱為太極圖,嚴格地來講,應該稱之為「兩儀圖」或者「陰陽儀圖」。易學家杭辛齋對此有一獨具洞見的批判:但既有黑白之分,具陰陽之用,已非太極之真相,不當稱之為太極圖,今北方俗乎此圖為陰陽魚兒,魚字實儀字之誤,稱之曰陰陽儀圖,或曰兩儀圖,斯名實相符矣……帷圖象既分黑白,是已生兩儀,分之為四,即成四象,分之為八,即成八卦,可謂之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圖,但流傳既久且遠,世俗已吾人不認此為太極圖者,所謂習非勝是,辨不勝辮,惟學者宜詳究其義,因名責實,而求得真諦,斯源頭不誤,自能清澈見底,不可以習見而忽之,反為流俗所誤也。[8]17-18杭辛齋的辨微契合內丹家的觀點,更符合陳傳「玩索孔子三陳九卦之義,得其遠旨」而做《易龍圖》的本意。作為道教學者的陳傳,雖然他對兩儀之後的天地給予象數式的展示,但他需要強調的則是隱藏在陰陽之二後面的「先天」之一。肇始於陳傳的宋代象數學一方面以《周易》的卦艾象數為基礎,另一方面又超出卦交象數之外,積極探索自然萬物的化生奧秘形成一套注重圖說、講究心性的新的象數哲學體系。陳拎學術思想體系中,圖書象數易學雖然被學者廣為關注,但他的圖書易學是為內丹思想服務的,陳傳推明象數的終極目的是希望從象數運用中,性命雙修,從而達到先天層次。而在道教金丹圖中,我們找到印證陳傳區分後天象數和先天圖易的例子。如陸西星《金丹大旨圖》中,真正屬於先天易圖的,是《先天無極之圖》(圖2)和《太極未分之圖》(圖3)。二、流傳至今的三種「太極圖」俗世流傳的《太極圖》有三種。目前,習非勝是,被世俗所熟悉的《太極圖》有三種。一是一個空心圓。如宋代林至《易禪傳》有圖,題為「法象第一」,注為:「太極者,萬化之本也」。道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陸西星《金丹大旨圖》外,陳致虛《金丹大要》記載《太極圖》亦是一空心圓(圖4)0二是周敦頤所做的《太極圖》。周敦頤(1017 -1073),字茂叔,作《通書》及《太極圖說》,發明太極之蘊。周敦頤《太極圖》得於道教,其淵源與《周易參同契》中「水火匡廓圖」「三五至精圖」,((上方大洞真元妙品經》所載「太極先天之圖」,以及陳傳所傳「無極圖」等都可能有關。[9]696明黃宗羲的《太極圖辨》詳敘其圖式,又述周敦頤顛倒取捨之而為《太極圖》:周子《太極圖》,創自河上公,乃方士修鍊之術也,實與老莊之長生久視,又屬旁門。老、庄以虛無為宗,無事為用。方士逆以成丹,多有造作,去致虛靜篤遠矣。周子更為《太極圖說》,窮其本而反於老、庄,可謂拾瓦礫而得精蘊。[ 10 ] 514 -515周子得此圖,而顛倒其序,更易其名,附於《大易》,以為儒者秘傳。蓋方士之訣,在逆而成丹,故從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順而生人,故從上而下。[ 10]515 -516又作《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注云: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10]497,498周敦頤在此把「無極」看成是超物質、超時空而存在的精神本體,即虛無的絕對觀念。由此周敦頤引出了儒家的「誠」的觀念。所謂「誠」就是純善至美的太極之理,也就是「無極」本體的代稱,在人性上是人類「純粹至善」的本性,是一種儒家先驗的道德標準。「誠」是從陽氣得來,是所謂「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是一切封建道德的根據。他認為人在萬物中最靈,故人能接受太極之理和五行之性,「聖人」可以模仿「太極」,建立「人極」,通過「主靜」和「無欲」達到「中正仁義」的至誠至善。三是至今大家所熟悉的陰陽雙魚太極圖(圖6)今本陰陽魚圖最早見於明初趙偽謙的《六書本義》,但最初不叫「太極圖」,而是稱為「天地自然河圖」。其後有文:又天地自然之圖……世傳蔡元定得於蜀之隱者,秘而不宣,雖朱子亦莫之見,今得之陳伯敷氏,當熟玩之。有太極函陰陽,陰陽函入八卦自然之妙,實萬世文字之本原,造化之樞紐也。嗚呼,神哉! 差不多同時,趙仲全《道學正宗》也公布了古太極圖。亦有附文:古太極圖。陽生於東,而盛於南。陰生於西,而盛於北。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而兩儀,而四象,而八卦,皆自然而然者也。胡渭《易圖明辨》中,記載上述情形,並收有「天地自然之圖」和「古太極圖」及明萬曆年間來知德《易經來注圖解》中的《先天畫卦圖》和(心易發微伏羲太極之圖》。胡渭解釋了為什麼叫古太極圖的原因:蓋其時既從《啟蒙》以五十五數為河圖,而滾溪又自有所為太極圖者,故不名河圖,曰太極圖,而加古以別之。[11]701三、「先天太極圖」的產生及傳出有關古易圖,最早見於《尚書》《易傳》。《尚書?顧命》雲:「越玉,陳寶。赤刀、大訓、弘碧,碗淡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鄭玄注:「器名之河圖,圖出於河水,帝王聖人所受」;《易傳?繫辭傳》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輿地以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iz]szz又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上說法雖然帶有神話傳說色彩,但遠古時代人們對生活經驗的一種簡單抽象總結應該是存在的。《尚書》記載,周初為了選建洛陽城址,就繪出了洛邑一帶的地圖,《管子》一書中已經有《地圖》篇名,論述地形、距離和城邑對軍事的作用。《易繫辭》雲:「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由簡到繁、由繁到簡,舉一反三,萬變守一,是易學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朱熹在《周易本義》指出: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無文字,只有圖畫,最宜深玩。[12]322易學義理派學者黃宗羲《象數論序》稱:魏伯陽之參同契,陳希夷之圖書,遠有端緒。[13]5一7,胡煦《周易函書約存》亦云:若先天古易,止有卦畫,河圖洛書只有圖象,則儒家亦不傳,是以漢魏晉唐宋初之儒不見圖書,羲易圖書不傳於儒流,而方伎家籍此竊造化乃秘寶之,宋興,異人挺生,希夷先生陳傳圖南從方伎家得此。當時有穆修种放游其門,故穆修得其古易,种放得其圖書。[14)77 .同時,圖書之學在傳承過程中也屢次遭受禁焚之厄運。因此,陳傳創意推明象數,只能通過「玩索孔子三陳九卦之義,得其遠旨。」他本著事實的態度,認為「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是十分慎重的。傳統文化中又已經給陳傳繪製先天圖提供了足夠的資料。《易繫辭》雲:「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五」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元素;「地數五」指風、熱、暑、濕、燥、寒六種氣候變化。《尚書?洪範》雲:「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按此劃分五行順序則為第一水,北方之行,許慎((說文》曰:水,准也,北方之行,象眾中有微陽之氣也;《管子?水地》雲:水者何也,萬物之本源也。又民之所急,莫急於水火。晉張華《博物志》卷l也說:河者,水之伯也,上應天漢。因此,五行中,水排第一;第二火,方位在南,其性炎上。《說文》:火,毀也。南方之行。《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火的作用化物。因此,古人把萬物生變歸結為水火的作用。陳傳即說:「人之生也,受氣於水,票形於火」;第三木,方位在東,其性主動,《說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也。東,動也,動者,發也,生也,變也。萬物姑動,生也,木性易動,非動不成物矣;第四金,方位在西,其性剛健,《說文》: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管子?地數》:山上有超石者,其下有鐵;上有鉛者,其下有銀;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銅金;第五土,方位居中,其性柔順,《說文》:土,地之吐萬物也。《黃帝內經》以人的脾胃居中為「土」。張華《博物志》中亦有「五方人民」一章:「東方少陽,日月所出,山谷清明,其人佼好。西方少陰,日月所人,其土竊案,其人鼻高、目深、面多毛。南方太陽,土下水淺,其人大口,決毗。北方太陰,土平廣深,其人廣面、縮頸。中央四析,風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東南西北加上中央稱為 「五方」。上述五行相生路線:自西向北,為金生水;出北向東,為水生木;經東向南,為木生火;由南向中,為火生土;又中復西,為土生金。如此循環往複,概括了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象數思維在中國傳統文化早已經存在。《易傳》:「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同時,太一九宮之數在後漢張衡以後就很流行。漢代易緯《乾鑿度》:「陽動而進,陰動而退。陽以七陰以八象。《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象變之數若一。陽動而動,變七之九;其氣之息也;陰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化形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楊玄《太玄?玄圖篇》:「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共守」;《大戴禮記?明堂篇》:「明堂者,古之有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學者指出,《河圖》《洛書》也可能與幽供、明堂一類的神聖建築有關。將空間神聖化的觀念和建築,不僅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古文明現象,而且最重要的是神聖建築多表現出來的「中」「宇宙中軸」之形而上觀念,代表著通向另外一個永恆、神聖、混沌的根源世界之「窗口」。同時,以神桿來作為溝通天地的神聖中心軸,也表現在殷商時期的四合院式宮廊、亞形墓穴建築中,也明顯地呈現在漢代鏡像、壺罐、墓穴壁畫等文物上的宇宙書、西王母等主題上。道教本身更為陳傳繪製先天太極圖提供了直接的資料。《周易參同契》:「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毅正軸」「坎離冠首,光耀垂敷」「三五與一,天地至精」「三物一家,都歸戊己」。「水火匡廓」即一陰一陽相互交參,用卦表示,即左離右坎,各含陰陽交;用於煉丹,則指水火交結成「聖胎」。「三五至精」,據毛奇齡的解釋:「中央土,一五也,天五生土也;左火與木共一五也,第二生火,天三生木也,二、三,五也;右水與金又共一五也,天一生水,地四生金,一、四,亦五也」「三五與一」在緯書中講萬物造化,本義指「道」或「氣」(一)、天地人(三)和五行(五)。魏伯陽借用來言煉丹功法,後世丹家藉此圖發明五行使歸於一元,成金丹大葯之旨。[101694五代後蜀彭曉作《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根據上述觀念做「明鏡圖」,用以指導後學明《參同契》之要。並且,《周易參同契》用黑表示陰,用白表示陽,「黑白相符,縱橫一寸」「陽神日魂,陰神月魄」「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朱熹注:「白謂汞,黑為鉛,金精言生於鉛,水基能生水也。白黑各一,而水為道樞」,並說「伯陽《參同契》,恐希夷之學有些自其源流』,。[15]118朱熹從思想內容上推測《無極圖》源自《參同契》。雲:「伯陽《參同契》,恐希夷之學有些自其源流」「邵子發明《先天圖》,圖傳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蓋方士技術用以修鍊,《參同契》所言是也」。[160」基於上,對於精通易學,淹通三教的陳傳,本《易》之本源,推演象數,做易龍圖,傳出先天太極圖應該是可能的事情。〔參考文獻][1〕胡渭.易圖明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易類38) [M].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陳傳玉診(卷5),道藏輯要(第21冊)[M].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3」陳傳.正易心法注(第40章),藏外道書(第5冊)[M].巴蜀書社影印本,1992一1994[4」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道藏(第13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本,1988.[5]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道藏(第12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本,1988.[6]邵雍.皇極經世書,道藏(第23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本,1988.[7]程顏,程頤.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8〕杭辛齋.易楔【A].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7冊)[C].台北:成文出版社,1998.[9]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卷2)[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10〕黃宗曦.鐮溪學案(下)[A].宋元學案(卷12)[M].中華書局點校本(第1冊).[11]胡渭.易圖明辯[M].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2]朱熹.周易本義〔M].天津市古籍書店,1986.[13]黃宗羲.周易象數論?自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15冊)[M].嚴靈峰,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4]胡煦.周易函書約存,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易類42)[M].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5]魏伯陽.周易參同契(黃端節附錄)。道藏(第加冊)[M],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本,1988.[16]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序文附朱子曰[M].欽定四庫全書.
推薦閱讀:

伏羲八卦次序
容建平 破解伏羲八卦1
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
五天帝中的西帝少昊為何在東方,而東帝伏羲卻在西北呢?

TAG:伏羲 | 盤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