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正見與中國文化的結構關係與復興道路

分享到: 佛教正見與中國文化的結構關係與復興道路

2012-01-17 22:00:11

明賢法師 原載於《北大禪學9》編者按:2010年夏,北京大學禪學社的一些同學有幸於北京某會場聆聽明賢法師題為「佛教正見與中國文化的結構關係與復興道路」的演講,法師分十四個小標題細緻闡釋,層層深入,聽者無不深受啟迪。在此刊載講座錄音整理稿,以饗讀者。 「佛教正見與中國文化的結構關係與復興道路」,這是我醞釀多年的話題;對目前佛教發展與文化發展的因緣來說,談這個話題也正是時候。有十四個小標題:《三教九流混元圖》與《虎溪三笑圖》 這兩幅畫涉及兩座中國佛教的祖庭。《三教九流混元圖》是唐代少林寺「聖教碑」背面的圖;廬山東林寺的《虎溪三笑圖》被列為國寶,曾一度流失海外,但現在通過各種資料也能看到。這兩幅畫拿到今天來探討其價值,是件至關重要的事。

三教九流混元圖

虎溪三笑圖

《三教九流混元圖》一直未受人們重視。畫的正面是布袋和尚,臉比較寬,身材比較胖,肚子也比較大,兩手這樣扶著。左邊是位頭戴儒冠的老者,從畫面來看是面對右邊的側臉像。右邊是一位道者,也是一個側臉像。這兩個像的面部正好處理在布袋和尚的臉上。三個人有兩個側面、一個正面,看起來合成了一個人。這在歷史上曾經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甚至有人將其作為一個稱為「三教歸一」的外道門派的傳承祖師圖。

這張圖表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人的本性。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人的本性包含了多少內容?包括了多少宗教,多少文化?為什麼說儒家和道家都能與佛家融合在一起?

明代嘉靖四十四年,有位文化名人對《三教九流混元圖》作了一篇圖贊:「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各有所施,一以貫之。」

由於唐代的聖教碑與這幅畫,這篇圖贊也有一定影響。它表達了一個觀念:佛教追求明心見性;道家追求長生不死,但並不是表面形式,而是對性命之學的長保、性命本質的清凈無為;儒家是明確了倫理關係。

這幅圖將佛、道、儒、墨、法各家的觀念,儘可能地融合歸一。從中國文化的佛教板塊而言,籠統地融合、歸一併不簡單:有的是可稱為「宗教」的文化,可用宗教的方法去歸納;有的似乎沒有那麼嚴謹。但從古而今,中國文化這種自然走向融合、和諧的趨勢還是很明顯。在這些文化潮流中,要關注的是:中國文化的最基本單位,或說基礎是什麼?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就社會倫理結構而言,中國文化採取儒家的思路最多,如「仁、義、禮、智、信」。尤其明成祖提出:「建國不以諸家之學,還是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綱常之道來治國。」

經過歷朝歷代,為何帝王最終還是選擇儒家?這裡有很深厚的原因,即中國文化的基本共性:不論是佛教的見性、道教的保命,還是儒家的明倫,根本上講,文化的根髓還是根植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最小單位中。

中國人以家庭為社會的最小單位,中國文化是以「家文化」為基礎,國家也是如此。「國家」為什麼帶個「家」字?治國如治家。文化可以傳承,人心可以集中,並且向下分散。從總體結構來說,自古以來,還是以「家國文化」為根本秩序向下傳承。所以,在諸子百家中,最著重「家國倫理」的儒家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包括政治的管理、人才的培訓和基本教育的實施。

這些最終形成一個基礎框架:要談避世,清靜無為,山林修道,這套理解是道家的;從世間倫理的基礎來說,是儒家;後來還有傳入中國的佛教。三足鼎立的中國傳統文化框架形成了。

這個框架是後來《三教九流混元圖》的思路根源。因為有文化背景在這裡,所以得到各方的推進與宣傳,這幅畫也就這樣形成了。像剛才所提的「三教歸一」等一些小修行教派,也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第二幅是描繪東林寺「虎溪三笑」的圖卷。主人翁有三位:中國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儒文化大家陶淵明,以及當時廬山名著一時的道家修行人陸修靜。

為什麼叫作「虎溪」三笑圖?據傳,東林寺門口有條小溪,慧遠大師在時,小溪附近常有老虎出沒。有時,老虎看到寺院里大德在講經說法,就蹲在小溪邊遠遠地傾聽法音。老虎非常傾慕慧遠大師的道德,大師到溪邊散步時,它常尾隨而行。後來,這條小溪就被起名為「虎溪」。東林寺的凈土宗白蓮社,一百二十多位高賢在其中修行,虎溪從旁流過,隔開世俗喧囂,讓他們得到清凈。虎溪成為了東林寺邊界的象徵。

慧遠大師雖與陶淵明、陸修靜往來很多,但他是一位深居簡出的人。在大師的傳記中記載:他三十年不出虎溪。陶淵明和陸修靜經常來找他,談一些修道之理。他們志在山野,他們絕少談當時的社會和政事。無論如何探討,大師都不出虎溪。有一次,他們聊完後,大師送陶淵明和陸修靜,談著談著,一腳踏到虎溪橋上了,陶淵明和陸修靜就提醒:「大師,虎溪了!」三人相視而笑。所以叫「虎溪三笑圖」。

這兩幅畫或隱或顯地表達了一些主張,即佛教正見與中國傳統文化結構的關係——「水漲船高」。這兩幅畫引出第二個小主題:一場辯論——論祈求的「求」

有張先生和李先生,去寺院進香。在路上,他們就開始討論:今天拜佛好還是不好?

張先生專門研究道教,精通風水八卦、陰陽五行。李先生是劉先生大學同學,他很不解:為什麼一位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居然如此痴迷這些?而且到最後,張先生放棄工作,潛心研究風水八卦。

李先生是做生意的。雖然他不太迷戀風水八卦,但只要涉及生意成敗的重大決策,心裡沒底,總要提前去找張先生算一算。等事情吉祥平安過去了,他又會覺得張先生太迷信。

他們討論到:有人去拜佛,後來出了車禍。李先生認為:「純屬意外,這與出門拜佛無關。」

張先生說:「這個日子不宜出門拜佛,就應該在家呆著。只要出門,就可能遇到不好的事。」

李先生不以為然:「拜佛怎麼還分吉凶之日呢?信仰佛法的人,那就『日日是好日』,佛拜得越多越好。」

張先生說:「你怎麼就不相信,有的日子去拜佛就是不好!不好的日子去拜佛就會招來凶煞。達摩祖師當年,還提出正月哪天拜佛好,哪天拜佛不好,二月哪天拜佛好……一年之中,每天都有吉凶。」

李先生問:「你的根據是哪來的?」

張先生回答:「我從《道藏》里翻出來的。」

「你知道《道藏》里這位達摩祖師是誰么?」

「不知道。」

「這是佛教中的達摩祖師!但佛教的《大藏經》里卻沒有這部論,也沒有這個時間表。這純粹是歷史上研究算術、風水的道士編進去的,是借達摩祖師之名宣揚其理論。」

兩人爭得不可開交。後來看到我,把我給也拉進了戰場。好不容易,我才以「高處高處平,低處低處平,算有算的對,不算有不算的對」為論宗,化解了這場論戰。張先生,就認定拜佛一定要選日子,包括做其他事兒,舉凡重大事件都得選。李先生則堅決不同意。

爭論的焦點問題,在於「祈求」。分析一下:他們的祈求有何不同?其實不是選不選日子的問題,而是他們祈求的目標——到底想求近的,還是遠的?

張先生祈求的是福,想遠離禍。「祈福免禍」,不一定是宗教性的態度,其所求的現實意義大於宗教意義。而呂先生,是比較明顯的宗教性態度,不是簡單的祈福免禍。

從長久和暫時的角度來看,張先生祈求的是臨時性地「祈福免禍」——脫離些麻煩,得到即時性的效應。李先生所祈求的是種永久性的擔當精神——我是個佛弟子,拜佛是天經地義的。即便這一天拜佛不好,我更要多拜。因為「不好」是果報,正要請求佛菩薩幫助我們消除這個業。佛法是我們依止的中心,為什麼在意日子的吉凶呢?

張先生的祈求「形而下」些,而呂先生的祈求更「形而上。」究竟哪種祈求更「有效」,很難說,也許某天按劉先生的掐算,真的沒什麼壞事發生。但好事是長久的好么?不一定。也許站到呂先生的角度,「好」也是臨時的——算不住一輩子永遠好。

菩提道是生生世世的事,需要我們長期去擔當。因為在這天會發生不好的事,連拜佛都放棄了,豈不是把一種長期的、有效的祈禱放棄了嗎?這不是「人無遠慮,而招來近憂」嗎?所以,「表面好」未必是好事。

從這場辯論,引出第三個小問題:「一個圈與一條線」的關係

佛教與道教,都以「道」作修為的焦點。佛教像是畫了一個圈;而從「道家」發展到「道教」的過程,更像是畫了一條豎線。

橫向比較佛教與其他幾大宗教,佛教教義的核心談「道」;伊斯蘭教、基督教的教義也有「向道」成分。伊斯蘭教將「義」納入教義核心,修道反顯得淡薄;基督教以「仁」為其教義核心。

就修行體系的嚴謹性而言,佛教更為突出,而且將「道」放在最圓心的位置。將「道」放在圓心,並非放棄「仁、義、信」等諸方面,而是將其作為外圍基礎。核心還是出離心到無二慧、菩提心。

從「道家」到「道教」的全過程,對「道」的理解與佛教不同。《道德經》云:「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仁、義、禮、智、信」,一個比一個形而下。因為失去了形而上的,所以得到形而下的。所以,有時形而下的倫理收穫未必是好的。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因為「道」廢掉了,「仁義」才產生;「智慧」出,就有偽裝、造作的事物。這是個背離「道」的過程。

「六親不和,有孝慈」——有人對父母親很孝,反向推知,他的家族裡有不好的東西啊!或者說他所處的生活環境、時代有著不好的事物。因為有「六親不和」的問題。「六親不和」,「孝慈」才被突顯。

這是道家智慧表達出的規律性的反推和總結。佛教以「仁、義、禮、智、信」作為外圍基礎,反向要求以「道」為核心,與道家相比,有很明顯的動態關係。

佛教為何只將「仁、義、禮」放在外圍?比如禪宗:雖然你認為「禮」很好,有約束很好,教化下一輩很好,可禪宗說:別把人教壞了。有教化就真的好嗎?雖然佛門的禮儀、規矩很好,但禪宗說:家無常禮,不需要。

佛教主張什麼?它要求將凝聚力放到「道」這一核心位置上,不將注意力向外擴散。向外圍擴散,追求的是末流;向核心聚攏,得到的是形而上的成果。

所以佛教不會將慈善當唯一的事業來做。佛教要修行。如果都去做慈善,誰去證果?已經得到幸福的眾生,誰去讓他們開悟?所以要分清輕重。

有人說:佛教現在擁有財富,為什麼不做慈善?這些財富不是佛教擁有的。現在寺廟、三寶物都是國有,佛教只有使用權。呈現一時繁榮,是因為大家需要旅遊,需要精神釋放。即使功德箱里有些費用,也要建到寺廟裡,回饋社會。回饋的是莊嚴,不是滿足大家的私慾。

佛教教義表現出一種明確的動態,是一種潛在的推勢。雖然是潛在,但在向道的方向推。佛教的教理結構是動態的——「向道」才是佛教的真精神。離道遠一分,就離佛教精神遠了一步。雖然也不批評你,但讓你知道靠近道一分才是更好的。

道家智慧比較靜態——放棄了儒家對於社會的點評。所以道家所表達的理想很有可能成為佛教之「道」的共同基礎,澄清了「道」下面的輪廓,是順乎於「道」的。

中國文化的「形而上學」指向的就是佛教的「道」。雖然「形而上學」沒有佛教表達地嚴謹,但大方向總在那。

如同對待日常事務的態度,「治大國如烹小鮮」,管理個人和參與別人的事務,總要以小心謹慎的態度去對待。這是中國文化形而上學輕描淡寫的方法。雖無重大點評,但理就放在那。你只要用心去選,一定能選出條路來。

這是道家文化給我們留下的自由空間,給我們保留下來一種特別好的自由態度。

「一個圈和一條線」的關係,很多人的理解有問題。尤其是八十年代後期,剛剛恢復宗教政策,大家對宗教並不能全面了解。實際首先進入現實生活的是養生、氣功。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2a44401010biq.html
推薦閱讀:

《金剛經》生活 - 經題
佛教中的計數單位,恆河沙,異路,無我,無邊,無量這些是怎麼排序的?
是佛性的境界排序嗎?

索達吉堪布:佛教的五眼
如何在念佛時觀想阿彌陀佛?有沒有具體的次第方法?
佛教七寶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 佛教 | 道路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