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腦卒中的診斷、治療及預防

本帖最後由 踏雪無痕 於 2014-5-31 17:15 編輯 腦卒中的診斷、治療及預防腦卒中診斷思路  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分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和腦梗死,其中腦梗死按病因分為大動脈、小血管和心源性腦梗死。  腦卒中診斷流程 完整流程為:①評估和診斷,通過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體檢得到病史和體征資料,並根據腦卒中量表評估疾病嚴重程度;②腦部與血管病變檢查;③實驗室及影像檢查;④診斷;⑤病因分型。具體診治流程見右圖。  院前卒中識別 全科醫生正確的院前識別至關重要。若患者突然出現以下癥狀應考慮卒中:①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無力或麻木;②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④雙眼向一側凝視;⑤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⑥眩暈伴嘔吐;⑦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或嘔吐;⑧意識障礙或抽搐。  缺血性腦卒中分型 依據TOAST分型,可將其分為5型,即大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LAA)(頸動脈閉塞或狹窄≥動脈橫斷面的50%)、心源性腦栓塞(CE)、小動脈閉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影像學檢查有與臨床癥狀相對應的最大直徑<1.5 cm的卒中病灶)、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其中LAA、CE及SAA是臨床常見類型,應引起重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和治療 診斷標準為: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③癥狀和體征持續>數小時;④排除非腦血管性腦部病變;⑤腦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排除腦出血和其他病變,有責任缺血病灶。①~④同時滿足為可能缺血性卒中,①~⑤同時滿足為肯定的缺血性腦卒中。  治療要點為溶栓、卒中單元、抗血小板、抗凝和神經保護。  缺血性腦卒中的預防  一級預防 包括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動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炎症和感染)。其重點在社區。  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可降低卒中再發危險並減輕殘疾程度。首次卒中後6個月內是卒中複發危險性最高的階段,故在卒中首發後有必要儘早開展二級預防。  目前,卒中二級預防現狀嚴峻,還有1/4卒中患者未用抗血小板葯。從患者角度來看,卒中患者未使用抗血小板、降壓、降糖及調節血脂葯的首因是醫生未建議給葯,故醫生在二級預防中起主導作用。  在腦卒中的多種危險因素中,高血壓、糖尿病和脂代謝異常為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因此,降壓、降脂(他汀類)和抗血小板藥物成為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的三大基石。  血壓管理 對於缺血性腦卒中和TIA,建議進行抗高血壓治療,以降低腦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複發風險。降壓目標一般為≤140/90 mmHg,理想目標為≤130/80 mmHg。降壓治療為預防腦卒中和TIA複發帶來的益處主要來自於減壓本身。建議選擇單葯或聯合用藥。  糖尿病 血糖控制的靶目標為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但血糖過低可能對高危2型糖尿病造成危害。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時的降壓目標為<130/80 mmHg,降壓藥建議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並聯合他汀以降低腦卒中風險。  脂代謝異常 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建議使用他汀藥物, LDL-C目標值為<2.59 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達到30%~40%。  伴多種危險因素(冠心病、糖尿病、吸煙和腦動脈硬化)者若LDL-C>2.07 mmol/L,應將LDL-C 降至2.07 mmol/L或使LDL-C 下降幅度>40%。  對於有顱內外大動脈易損斑塊或動脈源性栓塞證據者,建議的降脂目標亦為將LDL-C降至2.07 mmol/L或使LDL-C 下降幅度>40%。  他汀藥物治療前和治療中,應定期監測肝酶及肌酶變化。肝酶>3倍正常上限或肌酶>5倍正常上限時應停葯觀察,老年患者注意合理配伍並監測不良反應。關鍵字:腦卒中
推薦閱讀:

親身使用的治療牛皮癬的偏方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及治療體會
艾灸治療失眠的最佳方法
頸椎部矯正手法(2)|整脊治療|中國明盲整脊網
治療骨質疏鬆要「補」還要「阻」 

TAG:卒中 | 治療 | 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