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天皇努力了那麼久,安倍卻漫不經心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日本東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生
終於,經過不懈的努力,天皇終於可以提前讓自己退休了。
6月9日,日本國會參議院通過了《關於天皇生前退位的皇室典範特例法》。因為這部《特例法》於6月2日率先在國會眾議院獲得通過,所以此次在參議院的審議通過,不僅意味著該法案的正式成立,也意味著自1817年光格天皇「生前退位」以來,時隔200年再次有天皇「生前退位」,可以說具有極為特殊的歷史意義。
當天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充分感受到這一課題(即明仁天皇「生前退位」)事關國家基業、綿長的歷史以及未來……我認為平穩地確保皇位繼承十分重要。」
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不僅具有極為特殊的歷史意義,而且與普通日本人的生活也息息相關。
比如,每年的12月23日是明仁天皇的生日,這一天就成了日本人的公共休息日,接下來明仁天皇的長子德仁繼承皇位後,那麼每年的2月23日(即德仁的生日)就將成為公共休息日。
再比如,西曆的時間表達方式目前獲得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民眾的接受,但日本人很多時候依然喜歡採用傳統的年號表達方式(如結婚登記、子女出生等場合)。因此,在明仁天皇的「平成」結束後,日本政府若不能提前公布新年號的話,那麼也將會對日本社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明仁天皇退位後稱謂變化圖
從2016年8月8日明仁天皇罕見地通過電視向日本國民委婉地表達「生前退位」的意願,到今年6月9日《特例法》在日本國會通過成立,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安倍政權便將天皇「生前退位」這樣一個極為重要的公共議題解決,可以說非常倉促。但在筆者看來,這樣倉促的背後,既有社會民意的使然,也有修憲布局的考量。
從社會民意角度而言,日本輿論對天皇「生前退位」表示絕對支持,由此促使安倍政權必須優先處理該議題。
在去年8月8日明仁天皇發表完電視演說後,日本電視網(NNN)於當月21日發布了一項民調:94.3%的受訪者「支持」明仁天皇退位;77.0%的受訪者支持「修改」皇室制度,使天皇「生前退位」制度永久化。
要知道,天皇「生前退位」在日本是極少發生的,但當明仁天皇表達完這一意願後,立即獲得了日本民眾的理解與支持,這也就使得安倍晉三無法無視民意。所以,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就將天皇「生前退位」問題迅速解決,安倍政權的高效率既是民意壓力使然,也是對民眾訴求的一種交代。
如果說社會民意是推著安倍政權優先處理天皇「生前退位」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的話,那麼安倍個人的修憲夙願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今年的5月3日是《日本國憲法》實施70周年紀念日,安倍晉三在當天向修憲派民間團體論壇發去了長達9分鐘的視頻致辭,並強調「希望在2020年實施新憲法」,這可以說是首次為修憲設定了具體的時間表。
6月6日,自民黨憲法改正推進本部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提出了包括教育無償化、緊急事態下延長眾議院議員任期等4項具體的修憲內容,並確定了在年內製定出憲法修改案的日程表。
相比天皇退位這件事,安倍更在意的是修憲
從安倍首相的言論到自民黨黨內修憲會議的召開,表明了安倍政權的修憲議程已經悄然啟動。鑒於早在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時,安倍晉三就表達過修憲的夙願,所以在今時今日修憲條件較為理想的背景下,安倍必將利用一切精力來確保憲法修改的最終成功。
這樣一來,安倍首相不會將有限的時間過多地「浪費」在處理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問題上,通過高效解決明仁天皇的問題,以此為今後的修憲議程留下充足時間。
畢竟,今後若再爆發森友學園事件、加計學園事件等類似的涉及安倍晉三個人的醜聞事件的話,那麼安倍想要在2020年實施新憲法的夢想就更加難以實現了。
此次圍繞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立法討論,事實上為安倍政權提供了一個修訂日本皇室陳舊法案,進而確保皇室長久發展的絕佳機會,但安倍首相最終的做法則完全是基於右翼保守思維的短視舉動。
天皇雖然在日本社會中有著極高的威信,但自1945年日本戰敗至今,天皇的一切言行都必須在《日本國憲法》和《皇室典範》的框架內進行。
前者從宏觀角度確定了天皇在戰後日本的地位、權責等,比如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第1條)、天皇「並無關於國政的權能」(第4條)等。
後者則從微觀角度規定了皇室制度、繼承順序等,比如「只有男性皇嗣有皇統、皇位繼承權」(第1條)、「女性皇嗣只要嫁給皇族以外的男子,皆自動脫離皇籍」(第12條)等。現行的《皇室典範》是依據《日本國憲法》精神制定的,但時至今日這部法律中的很多規定卻越發制約了日本皇室的發展。
日本皇室也受到「少子化」影響
與日本社會的情況類似,日本皇室當前也面臨著「少子化」(即皇室成員人數不足,目前為18人,且女性成員有14人)、未來皇位繼承等問題。
特別是5月中旬,日本宮內廳宣布真子公主將要下嫁她的大學同學、「海王子」小室圭的消息後,一方面令整個日本社會倍感喜悅,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日本國民的憂慮。
畢竟根據《皇室典範》的規定,真子公主下嫁後將變為平民,不僅不再是皇室成員,而且也不必再履行皇室的任何公務。由於日本皇室年輕一代成員目前僅有真子公主、佳子公主、愛子公主以及悠仁親王,所以若另外兩位公主今後也下嫁平民的話,那麼日本皇室繁重的工作便都將落在悠仁親王一人身上。這對他而言顯然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因此,藉助於主流民意對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支持與關注,安倍首相完全應該進一步推進對《皇室典範》以及《日本國憲法》中涉及天皇的部分進行修改,進而確保日本皇室成員的穩定。
但是,縱觀這部僅有5條法規以及11條附則的《特例法》,安倍首相併未推動「生前退位」制度化,僅是限定於明仁天皇一人,而且在同樣頗受輿論關注的設立女性宮家、女性天皇等問題上,也依然維持了右翼保守的認知。
比如,安倍內閣官方長官菅義偉7日在接受國會質詢時表示,「關於皇位繼承,現在是男性繼承,希望繼續穩定執行下去。」這就表明了在當前日本皇室「少子化」的危機下,安倍政權依然堅持天皇必須是男性的保守觀點。
要知道,自2012年12月底再度擔任首相以來,安倍晉三積極提倡「女性經濟學」,強調女性在日本社會中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在設立女性天皇問題上的保守做法,至少令人看清了安倍晉三不僅採取雙重標準,而且依然是以右翼保守的思維來解決日本皇室面臨的問題。
最後,圍繞此次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問題,從制定《特例法》到最終實現立法,安倍政權的高效有值得肯定的部分。
但是,安倍晉三這樣匆忙的應對方式與在修改和平憲法上的步步為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畢竟諸如女性天皇、皇室少子化、修改《皇室典範》等涉及日本皇室長期穩定發展的問題仍然處於原地踏步階段,這不得不令人感到遺憾。
當然,對於安倍晉三個人而言,那些有關日本皇室的殘存課題似乎無關緊要,就算今後真的出現了什麼問題,他也早就從首相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這個「燙手的山芋」與他再無關係。
推薦閱讀:
※日本人為什麼老是說效忠(天皇),日本的古代天皇又是誰?
※如果沒有天皇李治,武媚娘能當上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嗎?
※霸業 | 甲午戰爭前後的明治天皇
※當日本天皇和麥克阿瑟上將站在一起時,沒人再相信天皇乃神明附體
※為什麼日本戰敗後沒有審判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