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記憶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鴉片戰爭以後被英國佔領,直到1997年回歸中國。而在一位西方記者的筆下:「香港原本並不存在,必須憑空將它創造出來」,並以「借來的地方,靠借來的時間而活」來形容香港。有一點是確信無疑的:香港是中國和英國相遇之地。1841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明確將香港島「永久」割讓給英國。此後,1860年的《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割讓;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租期九十九年,到1997年期滿為止。圖為1841年1月,英軍進犯大角、沙角炮台。首任行政官義律相信香港是英國在華商業、軍事和政治運作的完美基地。英國向中國銷售鴉片是「英國遍及全球的商貿鏈的重要一環」。從1845年到1941年,香港政府的財政收入很大部分是來自鴉片貿易。直到1941年,香港才禁止吸鴉片。圖為在香港吸食鴉片者。供圖|視覺中國香港在清朝時隸屬於廣東新安縣,居民多以種地為生。後來,隨著太平天國起義,陸續有富商和難民進入香港。香港從來都是華人為主的城市,但大多數華人地位不高,很多以服侍歐籍人為生。圖為華人轎夫抬著殖民者。在香港開埠初期,前來此地的華人大都來自低下階層,如勞工、工匠、娼妓、無業游民和私梟。圖為19世紀初香港的華人苦力。香港早期的歐籍人分為五類:殖民地官員、商人、專業人士、從事管工或低級職位者、傳教士。更早時,香港是歐洲罪犯、逃兵、魯莽冒險家和投機者的庇護所。香港的歐洲人趾高氣揚、對中國文化不感興趣、鄙視本地華人。他們有自己的娛樂,圖為1895年的香港跑馬場。在二戰以前,香港歐籍人和華人幾乎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政府執行種族隔離政策,最明顯的例子是太平山。香港島上的這個山區,除了為歐籍人當傭人、廚子、家僕和司機的華人外,其他華人一律不準居住。這樣的法例直到1946年才撤銷。圖為殖民地早期香港太平山的建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華人資產階級開始崛起,代表華商利益的各種會館陸續出現,但仍在各方面受到種族歧視。由於英國人在政治上佔主宰地位,華人則在經濟上舉足輕重,香港從一開始就發展為混合型社會。中式商店坐落在以英國皇室成員和官員命運的街道上。圖為1895年的皇后大道。香港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大量支持革命黨人的組織,本地華商也出資支持革命。辛亥革命時期,每天都有大量難民從中國湧入。這個殖民地自太平天國時代起,就是內地逃難百姓的庇護所。到了1914年,香港人口達到50萬。圖為辛亥革命期間的香港街頭。1920年代是香港政治最動蕩的歲月,中國的民族主義革命帶來了一個罷工和抵制運動盛行的年代,香港先後發生了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但對比大陸,香港仍然是穩定的,這也讓本地華人對香港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殖民地政府也更願意聽取華人意見。圖為省港大罷工情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官員曾幾次建議交還香港;香港社會仍然存在種族歧視,各族群繼續不相往來。然後,世界迎來了二戰。香港起初宣布中立,但卻成為大陸難民尤其是文化人的避難所,國共兩黨都從香港向大陸輸送物資。港府也為抗日做了大量準備,然而,香港還是在1941年底淪陷。從1941年12月8日日軍空襲香港到聖誕日香港淪陷,在港英軍抵抗了十幾天。此後,軍人俘虜和英籍平民都被囚禁。華人支持港府作戰,但港府卻從未想過號召華人保衛香港,英國戰爭部直到1941年10月才同意接受華人步兵入伍。圖為滙豐銀行的外籍人被押送離開香港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香港市容越來越帶有日本色彩,如「皇后大道」更名為「明治通」。1945年9月16日,中華民國、英國及日本代表於香港總督府聯合簽署香港的受降文件,正式代表了日本在香港的投降,香港重光。圖為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蔣介石政府本打算在戰後收復香港,有些英國官員也認為應在此時交還,但是,蔣介石沒有完全取得羅斯福的支持,最後丘吉爾誓死不交還香港。戰後,港府依賴華人重建香港,舊有的種族隔閡慢慢消除。圖為同盟國在香港中環和平紀念碑前舉行勝利紀念儀式,中國國民政府派軍隊參加。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月17日,解放軍在推至中港邊境就停止了。共產黨人向英國人保證他們不會收回香港,香港從此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繫的窗口,是向大陸提供外匯的中心,是輸入大陸無法生產的貨品的基地。圖為1949年,中港邊界的雙方保衛人員。但是,香港政府與新成立的新中國的關係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1951年底,香港九龍城東頭村大火,幾萬人失去家園。1952年,來自廣州的慰問團在尖沙嘴車站被殖民地警察阻止入境,引發迎接慰問團的香港民眾和警察發生暴力衝突,導致一名示威者被射殺,超過100人被捕。總的來說,香港的生存依賴中國的善意,有賴於它與中國政府尤其是廣東省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1963年底,周恩來批示興建東深供水工程,緩解香港用水困難。圖為1953年12月,香港九龍深水木屋區發生大火後,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廣州分會積極籌款、籌糧,發放給香港同胞。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從1946年代到1950年代中期,約有100萬人從內地來到香港;另一個數字是,從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有將近100萬名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史稱「大逃港」。圖為1949年11月,在邊界等待進入香港的內地難民。在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有大批內地人逃港。據寶安縣委文件記錄,1962年,在寶安縣百餘里長的公路上,外流群眾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如「大軍南下,來勢洶洶」。港府調集了數千名軍警驅趕。圖為1962年,香港警察將內地難民遣返。許多來自內地的難民居住在山邊木屋區,缺水缺電,隨時可能發生火災。1953年,九龍石硤尾發生大火後,香港政府開始推出公屋計劃。到了1960年代,超過30%的香港人口住在政府房屋。很多殖民地官員擔心提供太多福利,會引發更多難民赴港。1950年代,為應對逃港潮,港英政府正式成立邊境禁區。中港邊境封閉令香港華人萌生一種隔離感,香港政府決定在學校加強中國文化教育。1949年後的香港華人通過中國文化科目認識到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但這種身份與當代中國無關。圖為1950年代的香港小學生。到了1964年,全港有近50萬人住在山邊木屋或天台小屋。1966年4月,一個年輕華人為抗議天星小輪加價宣布絕食,第二天遭警察拘捕,引發全港青年騷動,1名青年被殺,1400名青年被捕。天星小輪暴動事件暴露出港人對社會和經濟狀況不滿。圖為1962年的天星碼頭。1967年暴動被普遍地認為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平民騷亂。暴動最初因勞資糾紛引發,隨後逐步升級為工人與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後來,本地的左派人士受文革激發,對香港政府進行攻擊。暴動歷時六個月,超過5000人被捕。圖為1967年香港中環,警察與暴動者。六七暴動後,香港人越來越視自己為一個特殊群體的成員,不同於在中國大陸的同胞;香港政府也開始實行更多的社會福利,並致力於塑造本地身份認同。1974年建立廉政公署是香港政府提升公信力建立身份認同的一項重要舉措。圖為廉署首任執行處處長彭定國(右)。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經濟極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香港未來的政治地位卻是未知數。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就香港前途問題與鄧小平進行會談。鄧小平明確提出香港的「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中英有關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歷時兩年。中國官方立場是:談判完全是中英兩國之間的事,香港人的聲音由中國人代表。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香港將成為享有高度自治權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人對《聯合聲明》反應不一,有人移居海外,也有人加入中國國籍。1990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人大代表注視表決結果。《基本法》是香港的小憲法。《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保證香港法律和司法制度不變,但全國人大常委會擁有《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1997年6月30日,香港迎來英國統治的最後一天。香港皇后像廣場,駐港英軍舉行降旗儀式。在英國殖民統治結束時,香港成為了重要的金融中心,擁有世界第七大外匯儲備,是世界第三大成衣出口地;香港與英國和中國內地的歷史關係,則使香港人自視為一群獨特的華人。在香港作為殖民地的最後一天,港督府舉行降旗儀式的尾聲,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接過港英旗幟。那天傍晚,在添馬艦告別儀式上,彭定康說:「這座偉大城市的故事,早在今晚之前的歲月已經開始,而今晚之後的成功歲月,也肯定會把這故事延續下去。」1997年7月1日凌晨零時,英國國旗降下,中國國旗升起。英國查爾斯王子向香港人承諾:「我們不會忘記大家,我們還會以最關切的眼光,注視你們走入不凡的歷史新紀元。」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宣布:這一天,「將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入史冊」。參考資料:《香港簡史》高馬可著
推薦閱讀:

香港雅思考試完整攻略!
如何定居香港
胡錦濤主席抵達香港
示威者包圍香港立法會與警爆衝突
香港「辱國議員」梁、游被捕 本周五將提堂|立法會|游蕙禎|香港

TAG:香港 | 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