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允炆為何被尊為「惠帝」,「惠」字有什麼含義?為何是「帝」不是「宗」?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朱允炆的惠帝稱號還是清朝乾隆帝追封的,明朝自始至終就沒有承認過他的皇帝身份,南明時代倒是給朱允炆上過廟號和謚號,這個就說來話長了,下面我來為大家一一解惑。

朱允炆為明朝第二位皇帝,其父懿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後,明太祖朱元璋將其封為皇太孫,洪武31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繼位,年號為建文,大家一般稱之為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以後,對於那些手握大權的藩王叔叔們極度不放心,如芒在背寢食不安,開始削藩,在這種情況下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由起靖難之役,經過三年苦戰,朱棣攻下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朱棣逆襲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後,畢竟不是按照合法手段登基的,就如同唐太宗修改起居注一般,抹去了朱允炆在位的4年時間,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將這四年時間加入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中,成為了洪武35年,朱允炆在位四年時間在明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稱之為「革除時代」,而他就是「革除君」,在近二百年後,明神宗萬曆帝時期才承認了朱允炆的建文年號存在,但也僅僅只是承認,並沒有恢復朱允炆的合法皇帝身份,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崇禎帝自殺殉國,明遂亡,同年,在獲悉帝都淪陷崇禎身死以後,南方明朝勢力推舉福王朱由崧為帝,是為南明政權弘光帝,朱由崧給朱允炆定廟號為「惠宗」,謚號「讓皇帝」,隨後弘光政權覆滅,南明餘下三帝陸續抵抗清軍39年後亡國,到了清朝乾隆帝時才最終一錘定音,封朱允炆「恭愍惠帝」,真正的恢復了他的皇帝身份,並寫入清朝編的明史之中。

朱允炆的皇帝身份恢復是個循環頓進的過程,剛開始明成祖朱棣逆襲成功後,將朱允炆的記載抹去,根本不承認有過這個皇帝,近二百年後,被明神宗萬曆帝承認了存在過,當然僅僅只是承認,而且頗有諷刺意義的是,朱允炆失蹤以後駙馬都尉梅殷給朱允炆上的廟號也是神宗,二百多年後,南明弘光政權給朱允炆上廟號「惠宗」,謚號「讓皇帝」,算是恢復了他的皇帝身份,可問題是南明政權本身不為正史承認,同時期的清朝因為統一中國所以才是正統所在,所以清朝乾隆帝時追封朱允炆為「恭愍惠帝」,簡稱明惠帝並記載入明史,被更多人認可,當然南明政權的追封也有人認可,所以朱允炆又稱明惠帝、建文帝、明惠宗、明讓帝。

謚號中「惠」的意思大概是: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也就是仁慈柔順之意,算是個中性的平謚,後來又有代表平庸無能之意,倒是挺適合朱允炆的…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推薦閱讀:

朱棣搶了朱允炆皇位,為啥沒殺朱允炆兒子?一個人救了他!
風助朱棣打敗侄子朱允炆 靖難之役源於分封太侈

TAG:含義 | 朱允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