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陪伴需要怎麼做?只要選對方法,兒童節每天都過!

今天是兒童節了,之前有點兒忐忑地問孩子想要什麼兒童節禮物,還是得到了那個每個媽媽心裡最想聽到的答案,「我想要媽媽陪!」當初選擇做全職媽媽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建立最穩定最安全的親子聯結。可是呢,真的走進了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家務佔去了媽媽大部分的時間,和耐心……選擇當全職媽媽不是為了跟家務較勁好不好?!#一起來玩萌芽科普群#之細嗅薔薇的萱草兒群的@小熊媽也陷入了這個怪圈,然而,她完美地解決了瑣碎家務與高質量陪伴的矛盾,是不是全職媽都可以學起來哦!

決定當全職媽媽的時候,我暢想的育兒生活是這樣的:

  • 給寶寶最高質量的陪伴,幫他建立史上最強的安全感。

  • 培養他的各種好習慣,專註、自理、樂觀……

  • 觀察他的特點,全面開發他的智力和潛力。

  • 我發自內心地認為,這些只有親媽才能做到。我要盡我所能,給他最好的!

    (大著肚子,幻想一個聰明、禮貌又能幹的小天使中……)

    然而......

    苟且苟且

    帶娃,免不了重複瑣碎工作。日復一日,我漸漸忘記了詩和遠方,天天糾纏著眼前的苟且:

  • 寶寶吃飯吃的好不好,這一頓吃了多少克青菜,還差多少克才達標……

  • 寶寶大便了沒有,便了幾次,稀還是干,有沒有玉米粒和金針菇……

  • 寶寶幾點鐘該喝奶、幾點鐘該吃水果、幾點鐘該洗澡……

  • 寶寶多高了、多重了,到生長曲線的百分之幾了,上揚了還是下降了……

  • 於是,不知不覺地,我的全職媽媽生活變成了這樣: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

    ——寶貝兒,媽媽要晾衣服,沒時間呢!

    「媽媽陪我玩樂高吧。」

    ——小熊,媽媽該做午飯了,你自己玩一會兒把!

    「媽媽你不要看手機啦。」

    ——小寶貝,媽媽這邊有點事,給我五分鐘好嗎?

    吃完飯該洗碗擦地了,收拾完了該給小熊洗澡了……每天從早忙到晚,哪有那麼多時間陪他!

    小熊天性乖巧,偶爾哭鬧抗議,大部分時候還是會默默合作。他的縱容,讓我一直以為自己還算是個稱職的好媽媽。

    直到……傳說中的T2,來了。

    不要不要

    大家都說,2歲左右是Terrible 2,是一段恐怖的時期。這個階段,寶寶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兩個字:「不要!」

    雖然之前早有心理準備,但剛開始面對他排山倒海般的「不要」時,我還是慌了。一開始,我用忽視來淡化處理,可沒過多久就被小熊識破。我又像以前一樣,跟他講道理,然並卵,他一口咬定,就是「不要」——

    不要出門!不要回家!

    不要穿衣服!不要脫衣服!

    不要你幫!不要自己弄!

    不要聽你的!不要不管我!

    我咧個去,你到底想要怎麼樣!

    我自認讀了不少經典育兒書,知道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跟他建立深層聯結的道理;T2小魔王的心理發育特點我也倒背如流:通過說「不」來確認「自我」,任何事情都希望「我」來掌控;但邏輯思維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夠、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讓他們在迫切要求獨立的同時、又感到無助。

    我知道,在聽到孩子說「不」的時候,正確的表情應該是:

    哇,歐巴好霸氣哦~~

    可是我又餓又困的時候、電話門鈴一起響的時候、鍋在火上菜在鍋里馬上就要燒焦了的時候……我能給出的回應卻只有:

    我也不想這樣啊!可是關鍵時刻,鏈子怎麼總是掉呢!

    「玩」是第一要務

    為了get到小熊的頻率,我努力想像自己還是個小小女孩的時候,每天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答案太明顯,當然是——「玩」。

    可是過了那麼多年只有讀書讀書的生活,我早就變成了一個無趣的人。不像有些媽媽天生是陪玩高手,一秒鐘就能設計出21種遊戲項目、親手製作33種適齡玩具,或者跟整個遊樂場的孩子瘋成一片——我是那種跟寶寶玩躲貓貓的時候,表情仍然無比僵硬的人。

    在翻爛了世界名著《遊戲力》之後,我決定照葫蘆畫瓢地嘗試一下。

    我找小時工來分擔家務、把所有不必要的事情往後推,每天安排幾個完整的時間段,全心全意地陪他玩。

    玩水玩沙踢球,搭積木講故事過家家……他想玩什麼,我們就玩什麼。通常,半小時自由自在地遊戲之後,小熊的滿足感和掌控感就能達到峰值。

    有些瑣事是不得不做的,沒關係,那就把它們全部變成遊戲。

    不要抹潤膚霜——我拍拍他的小臉:「哇,這裡有一個好鬆軟的蛋糕,我們在上面抹一點奶油吧!抹一抹,厚厚的,抹勻了,再放三顆草莓。一,二,三,好了!我來嘗一口吧,啊嗚,真好吃!「

    不要穿衣服——我教他做「yeah」的手勢,一邊穿過袖子一邊唱:「小兔子,鑽山洞,鑽呀鑽,出來啦!」

    不要洗澡——我假裝很賣力地追趕他,抓了好幾次都抓不到,然後一把把他抱住,他在我懷裡的時候常常已經笑得喘不過氣了。(擁抱和笑聲就像扣上安全帶的那一聲「click」一樣,能讓我確認已經成功和小熊建立了聯結。)

    做家務的時候,小熊總是「我來我來」,搶著幫倒忙。沒關係,家務也可以「玩」起來。

    我做包子的時候,他也一起和面、揉面,再加點胡蘿蔔汁或紫甘藍汁,又好看又好玩;

    我切菜的時候,他也拿塊小砧板,用塑料餐刀切煮熟了的土豆;

    吃完飯,桌子和地板給他擦;

    家裡的植物渴了,也是他負責澆水。

    當然,他擦的桌子,我還是要重擦一遍的。但是對小寶寶來說,擦桌子和拼樂高並沒有什麼區別,多玩幾次,自然就能擦好了。

    跟著小朋友學「玩」

    摸索著學「玩」的這段時間裡,我也走入過很多誤區。

    比如我會給小熊一個新玩具,他玩起來了我就趕緊溜走去做事,誰知他沒玩兩分鐘就又過來纏著我了;我以為他不喜歡那個玩具,就買了更多新玩具——當然沒用。

    比如有時候小熊自己玩的很投入,並不要我參與,我就在旁邊習慣性地看手機,卻害得他對手機著了迷。

    很幸運地是,我找到了一些好老師——帶小熊在外面玩的時候,我會特別留心地觀察,小孩和小孩是怎麼一起玩的,他們跟小熊是怎麼互動的,然後默默地模仿。看得多學得多了,自己好像也更能get到孩子們的笑點了。

    而我自己也意外地發現,不管對幾歲的孩子,還是幾十歲的孩子,遊戲都同樣具有治癒效果。學著小朋友們很幼稚很無聊地鬧一陣子之後,我居然腰不酸了、腿不痛了、煩躁焦慮統統byebye了。

    初見成效

    雖然陪玩技巧還是略顯生澀,但我明顯感覺到,自從把「玩」奉為第一要務之後,我跟小熊更親密了;我需要他配合的時候,他也更樂意合作了。

    上周一我們臨時決定要出遠門,我趕緊開始收拾東西。

    小熊拿著一本書來找我了:「媽媽給我講這個故事吧!」

    我脫口而出:「媽媽現在沒時間給你講故事,我要收拾東西。」

    「嗶嗶嗶!」大腦里響起了警報聲,提醒我又偏離小熊的頻率了。我迅速改口:「你看(給他看手錶),下午一點我們就要出發,只剩半個小時了,媽媽該趕緊收拾東西了。但是這個故事看起來真有趣!收拾東西之前,媽媽先給你講,但是只講這一本,好嗎?「

    小熊欣然同意。

    這件事如果放在以前,我就算同意給他講故事,也一定會很敷衍、很迅速地講完。但是現在,我自己都覺得這繪本真的很吸引人呢!

    我講得比平常更仔細、更手舞足蹈,一本薄薄的小書,十分鐘才講完。關上書說「The End」之前,我還在很緊張地想,如果小熊反悔,要講第二個故事,我該怎麼應對。沒想到,小熊非常滿意地把書放回書架,說:「你快去收拾東西吧!」

    終於,終於,我們家乖巧懂事的小天使又回來了。

    結語

    T2是坎,更是轉機。帶娃兩年,家長會不自覺地進入麻木懈怠期,寶寶們恐怕正是選擇了這個時間點,用大聲的抗議來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初心。

    我很慶幸,自己成功地接收到了小熊的信息。跟他一起玩著玩著,我更了解他了,也更了解自己了。

    於是,不知不覺地,我和小熊朝夕相伴的生活變成了這樣:

    「小熊,陪我出去逛逛吧!」

    ——我來換鞋!

    「小熊,我們一起來挖沙子吧!」

    ——我來拿鏟子!

    「小熊,你幫我洗菜吧!」

    ——媽媽,你自己洗,我去玩一會兒火車,過會兒再來陪你啊!

    ……

    於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再也沒有操心過小熊的吃喝拉撒:

    玩餓了,自然吃飯香。

    玩累了,自然睡得沉。

    於是,不知不覺地,我脫離了從前那種「小熊出了什麼問題,我來解決」的思維:

    一起玩,一起笑,過」對「的生活,自然就沒有什麼」錯「需要改正。

    眼前的苟且,我樂在其中;詩和遠方,我拉著寶寶的小手,一同眺望。


    推薦閱讀:

    古典占星和現代占星常用的流年預測方法
    漢字教學的十種方法 寫給對外漢語教師的你
    風水中常見凶煞的化解方法
    有什麼快速賺錢的偏門方法?
    怎麼吃最減肥?8個方法減脂成功一半

    TAG:兒童 | 方法 | 高質量 | 兒童節 | 陪伴 | 怎麼 | 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