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  張海音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與臨床技能長程課(一)

張海音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

與臨床技能長程課堂筆記(一)

記錄整理:安可心

本次聚焦的主題

1、精神分析起源,心智模型

2、心理成長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和衝突

成長中如果沒有完成相應的任務,長大後會以什麼方式呈現。

3、客體關係核心理論

雖然後面的自體心理學、主體間心理學等流行起來,但是客體關係還是最實用的,說來說去就是這幾種關係。

4、平行關係(現實親密關係,早年親子關係,咨訪關係)

技術的運用都脫離不了平行關係,這是精神分析可以落到實處的地方。

精神分析

個案一般分為三個等級:精神病類、人格障礙類、神經症類。知道屬於哪個等級,基本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和他們在咨訪關係中會有怎樣的模式。

精神分析希望人不要當傻瓜機,這不利於理解一個人的深度感受,我們要動態理解,什麼都搞成客觀化的標準就不好玩了。

諮詢中我們經常碰到一說遺傳的好像就不要弄了,不能排除一部分因素。同卵雙生一個出現一個沒出現,但不能解釋更多原因。生物、心理、社會在每個個案身上的權重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能忽略心理、社會因素在他生活康復中起到的作用。

來訪者很認真很努力,但主觀上想說說不出來,他說小時候真的沒受什麼創傷,並不是他不想說。我們小時候練就了許多武功,這是防禦方式,但會通過高度潛意識的象徵性的非言語信息傳遞出來,這是對心理諮詢師的考驗。身體姿勢就會告訴你很多,咨訪關係中什麼時候會有習慣性的非言語信息的防禦。我們要通過言語信息、非言語信息(潛意識)、自身激起的反應去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一個人察覺不到的痛苦才會體現為癥狀,癥狀是一種衝突的暫時的妥協物。

精神動力學不僅探索癥狀,而且希望理解潛在的情緒力量的意義和功能,癥狀背後的情緒意義是什麼?

癔症一定要找到誘發因素,很多時候攤開來說倒也算了,不說又存在的恐懼,這樣的張力更讓人難以忍受。有些發病的人出現癥狀後,會有繼發獲益,比如父母因此關係和諧了。

情感不是憑空的,一定是有指向的,誰、什麼時間讓我們有愛恨情仇。

不學精神分析還好,學出毛病來的也不少,大家都喜歡對號入座,對過一遍就記得牢了。到處都有一點平均就是一個普通人,怕就怕特別像某一點。我們學心理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自我否定,成長中雖然有一個環節是這樣,最終還是為了自我接納,接納自己的存在方式。

精神分析中長程的個人體驗還有做壞掉的,有人做了好幾年,周圍的人卻說他病得越來越重了,但我們並沒有一個標準化的尺度。我最羨慕這樣的人:別人覺得我病得很重,我活得很滋潤,讓別人去羨慕嫉妒吧,你們沒活到這個境界,這當然有部分自戀的成分啊。

當一個人比較釋然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他功能好的部分就能發展出來了,在我看來精神分析現在走向與人本主義、存在主義的融合,雖然流派間總是互掐。有些精神分析的做出來很像人本主義,人本主義的做出來倒像精神分析,但這主要還是跟個人風格有關。

家庭治療中一直提到一個「內在小孩」的概念,關鍵時候我們的言行受內在小孩的支配,對我們造成不利的影響我們要關注。但內在小孩並不總是帶給我們不利的影響,我們也可以與他共存。一個很成熟的人能允許自己有時候像小孩一樣,這是一個人最珍貴獨特的部分。我為什麼不可以做小孩?某些時候我走到這一部分,這反而是有自我的表現,我們創傷性的部分是我們切不斷的重要過去。

我們總是講成長,但成長不總是那麼好玩。人本性都是排斥不好的部分,但太過排斥反而會有更大困擾。說說容易,但怎麼去走進這個內在小孩,走進自己過去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問題。一個人要走進早年不願意觸碰的部分,有一個前提,是他獨特的部分被理解接受,他在潛意識中才敢於去觸碰。諮詢師的共情包容支持他去走回內在小孩的部分,我們起到的是一個拐杖的作用,這很艱難,主要還是靠他自己去走。

精神分析不要老是講高大上的成長,我們還強調退行,觸底才有可能反彈。退行就是走進內心不願意觸碰的部分,但這很不容易,因為人每天活著,來訪者到你這裡退行一個小時,出去還要應對現實環境紛紛擾擾的角色。這對自我功能的要求蠻高的,沒有這種功能,人很難掌控這種轉變,除了某種自戀特質很高的人,什麼場合該怎樣怎樣。演員也有這樣的能力,但有時候角色觸碰了他的創傷,比如張國榮,他就出不來了,跨不過去的一個點,遭遇到了也許也是機會,但跨不過去可能就只能認命。有一定的自戀,但是沒有病理性自戀,這個比較合適,否則很難在社會上取得成功。不同場合有不同面具,但過度要求轉換就會離自己的情感太遠,所以做人蠻難的,又要有一些彈性,又要不忘初心。自戀性人格障礙雖然在現實中很惹人討厭,但我們要理解這樣的人是太想克服自卑了。

所有流派的誕生都來源於實踐。弗洛伊德在治療病人中有許多疑問,一個人沒有腦神經、骨骼、肌肉的問題,怎麼會癱瘓?有時候又會好,這無法解釋。現在神經科學做研究,如何用現代科技呈現潛意識。早年的心理創傷會對大腦某些功能的結構有影響,可以用核磁共振去看,任何心理活動都有物質基礎。一個人的理論一定會受制於實踐,弗洛伊德年代他主要碰到的是神經症類型的人,他沒碰到過的案例可能他的理論就不適用。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不太能解釋邊緣、自戀等人格障礙類型,這就需要那些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等去解釋。

弗洛伊德的三個心智模型

第一種:阻遏效應——治療性宣洩模型

經典躺椅式的自由聯想一周見好幾次,人退行得會很厲害,今天痛苦了,反正明天還能見。但一周一次的不太可能掏得很深,否則一周其他的日子怎麼活?咨訪關係的頻度決定了探索的深度。

催眠是短期有效果,長期沒效果。一段時間後癥狀又出來了,或者變成其他癥狀,催眠做的好還是要靠咨訪關係。短期起效的是他特別想要解決痛苦,對你特別信任,好像癥狀短期內可以消失,但內行都知道這叫移情性康復,以後會以更強烈的方式反彈。你為何不能忍受一下子解決問題的焦慮,老是要出絕招?這可能是你的問題哦,是來訪者投射過來的他忍受不了的痛苦。

這個模型要求諮詢師對情緒點比較敏感,看到你共情理解,來訪者才有可能宣洩下去。這有點像人本主義,人本主義最主要就是鼓勵當事人宣洩。心理諮詢不是做偵探和法官,我們強調心理現實,我們並不一定要找出元兇,而是理解他回憶到的比如性虐待、性創傷對他有什麼影響。我們不可能改變發生的事,但人對過去的體驗會不一樣,認知可以改變,這是由足夠多的情緒體驗做基礎的,所以我們不會糾結於事實究竟是有還是沒有。

精神分析中我們要承受不確定,一下子解決不了,但張力非常大。來訪者要從情感中去承認發生了什麼,重新經歷痛苦的部分。該經受的時候沒有承受,以後才成為了問題。面對喪失,我們就要去體驗,當時不體驗,後面還會呈現。經歷過了就容易過去,哀傷輔導做的就是這件事。讓我們有機會去觸碰忍受不了的痛苦,這才容易成為歷史性的過去。我能說,說明我已經能夠承受了,可以談論了。

A:患者被與精神創傷或無法忍受的激情體驗相關情緒完全控制,創傷點固著停留在某個點—— B:創傷性體驗在意識層面被壓抑,因為它太痛苦了,無法被回憶。這些創傷的情感被阻斷並轉換成功能性軀體化癥狀—— C:患者感覺足夠安全,能夠去除壓抑,重新經歷創傷性事件。

第二種:地形學模型

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冰山理論。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的一個基本點。潛意識對人的精神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個理論最大的象徵意義是把人從「區別於動物」的神壇上打下來,不再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

對於創傷性經歷的重建是基於幻想和夢境而並非是事實,認識到存在潛意識層面。我們的心智無法區分幻想和現實,在潛意識層面,幻想經常被當作現實處理,這不是事實上的真實,而是心理上的真實。

理論有用沒用,要用來解釋生活中的日常現象,而不只是解釋某些病症。特定生活環境與他個人有關,與別人無關。每個人的點是不一樣的,他被激活、被觸發,別人不一定。

潛意識怎麼去理解,這個模型最好的途徑是夢,夢是經過包裝後的潛意識。夢遵循快樂原則,滿足本能願望。

這個模型的缺點是只描寫了心理過程、結構、功能等部分,但沒有談到臨床工作中的自我和他人間的人際關係。

第一個模型強調通道,第二個模型是潛意識世界有些什麼。

小時候嚴重被忽略就容易形成自我剝奪,自己管好自己,自行消化。沒有情感、不真實,需要諮詢師給予一個坐標去見證,他撐不起來的部分需要你來考慮,全部的責任都在你身上,實質是希望深度依賴來被滿足,一直希望被餵養。當然咨訪關係也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諮詢師後面會有無力感,最後用憤怒去防禦。

第三種;結構模型

本我——自我——超我

有衝突說明有結構,自戀是人的結構還沒形成。神經症也可以用這個模型去理解,抑鬱症更多。

《哀傷和抑鬱》這篇經典的弗洛伊德的文章屬於必讀,一個人如果不能恰當地體驗哀傷,就會變成抑鬱。

這三個模型不是無關,只是側重點不同。西方心理學的一個角度比較好,不求全,找到一個角度就是一個角度。中國人找不到就模糊,辯證統一,西方就很細化,重視人的內在人際關係。研究到最後人都是在跟自己玩。別人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是理想化某個人,你那麼在乎別人,其實是在乎自己,我們與自己理想中建構的人物和諧了,我們自己就和諧了。

經典精神分析講三人關係,客體關係是二人關係,自體心理學講一人關係。你內心再怎麼修,都要根據現實中跟人玩才能體現。我們需要一個現實抓手,需要一個人存在,誰跟我們折騰,某個角度也是我們的貴人,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某些部分;有時候我煩了,不需要人際關係,你一個人耐得住寂寞你就一個人,逃避到內心修鍊也是他的需要。這是一個螺旋式成長的過程,很難講哪種狀態更成長。

本我就是一個小孩子,要求及時滿足,遵循快樂原則。

超我認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並把他人的意見內化,有自我意識的反省、自我評估、自我觀察、自我批評、自我肯定的功能。

自我執行各種功能,做出現實決策,包括認知、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是自我的功能,但是它是在潛意識層面工作的,但這是自己意識不到的。在較深層面與象徵和心智化有關,部分自我功能是在潛意識水平工作的。

自我功能強大本質跟自我實現差不多,他極大限度地滿足了本能願望又沒被周圍滅掉,還得到了周圍的肯定,說明採用的防禦機制還是比較建設性的。所以說自我功能好不是壓抑本我,而是尋找更好的途徑呈現,快感得到滿足,又是周圍環境允許的。比如藝術、體育、工作成績的方式,他個人滿足,周圍也把這當作成就。

自我功能弱就是沒有任何控制,想發脾氣就發脾氣,當然有人會收拾你;還有人就是過分克制,太謹小慎微,不允許自己有享受,苦行僧式的生活。就在這兩個極端間搖擺。

有關內部世界、外部世界和移情

他為什麼老和領導有彆扭?吃虧了吃苦頭了,他也知道不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他跟權威的關係是有問題的。他其實是希望得到權威的認可,但他是用這種鬧彆扭的方式。他成長經歷中跟父母一方的互動應該就是這樣的。早年缺的東西以後怎麼都補不夠,關鍵自己要覺察到這一點。我們從外部世界的特徵幫助來訪者走入他的內心世界。

大家都知道認知中的「非黑即白」,精神分析的叫法是「分裂」,很多流派講的其實是同一件事。

有些人講話你會特別在意,他很像你內心中某個超我,傷也是傷在這個部分。父母也有指向孩子的倒過來的情結,比如看到孩子過上你想過過不到的人生,我們除了欣慰也會讓我們嫉妒。這會體現在咨訪關係中,來訪者有勇氣得病,你有勇氣嗎?我們有時候不敢於得病,他敢愛敢恨,敢於在真實中體驗,你自己倒未必敢走進自己這部分。你好像不錯,但可能只是平庸地苟且於當下,人家還有詩與遠方呢,活得壯烈,讓自己覺得這輩子白活了,下輩子重新投胎吧。

我們常說諮詢師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在來訪者身上印證,這不大可能。我們去印證自己的價值觀,這也正常,但不要過度。什麼都沒有,這一點都不真實。就像你不可能不對你的孩子寄託你未完成地理想,只要他是你的種。

過分強調獨立其實還是依賴,最理想的是既能夠享受依賴,想獨立的時候又沒人能管我。不沉湎於某個部分,一個人能承認自己有依賴的需要,其實是更強大的表現。依賴別人一定就會迷失自己嗎?這也就是說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提出來讓別人幫忙,什麼都靠自己是因為以前提出來的時候得不到。

有時候很難說投射,接招也很重要。標準答案不重要,折騰的過程才重要。移情無處不在,稱得上精神分析的,就是把工作重點放在「移情」「反移情」上面。

四種心智模型的臨床應用

1、驅力和情緒衝突理論

2、自我、本我、超我功能理論

3、自戀和自體心理學理論

4、客體關係理論

精神分析最喜歡那種處於神經症水平的,內心很衝突痛苦,但現實世界中社會功能還是可以的;他能承受痛苦,但還是能勝任家庭工作中的角色。社會功能都不行的,我們看到就是怕怕的,最好就吃點葯吧。沒有一定自我的層次,很難去忍受某些東西,更別說是反思了。

有些人我們說話要非常小心,你已經很注意了,他還是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

有些人講重話也沒關係讓你很抓狂,欠揍型,有受虐特質。這是因為有人罵比沒人關注好,這是他從小存在的方式。

諮詢中說無感可能都不是真實的,他要感到安全才會說,這是他的防禦方式,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面具,這也是自我功能的保護,要一步步來。

分裂這個詞的核心本質就是脫離現實,他不跟人玩,做白日夢,沒有現實的人際關係。好像工作也能做,但不跟人有團體的互動,沉浸在幻想的世界裡。分裂型和自戀型對環境有著膚淺的適應,什麼叫膚淺的適應?現在我們常講一個詞「假性自體」,其實是角色扮演類型的適應。他現實功能可能很好,從小練就的武功讓他能快速掌握功能,但情感沒有體驗,內在感到空虛,親密關係有問題,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需要,甚至還迴避親密關係。

有關象徵化和心智化

嚴重軀體化的個案,是從小沒有體驗過情緒的人。軀體化經常會見諸行動,一個人只能用身體的原始方式去表達,他無法用語言。小孩子摔一跤很痛,媽媽會去命名,用語言去反饋說明已經能夠承受。軀體化癥狀的人對自己的心智問題和衝突很難意識到,問他有什麼不開心,一開始還回答回答,問到後面他會不耐煩的,他只會問你這麼難受怎麼辦。葯也可以開的,因為有抑鬱焦慮癥狀,但很多葯他會吃出副作用來。他只體驗到軀體的部分,情感的部分就投射到你身上來了,讓你接過去承受。

聲稱自己正常或看起來表面正常的人,一部分是自戀的個案,還有是一些有自戀特質的:比如活得蠻悲壯的,苦大仇深,承擔很多責任,里里外外一把手,很難讓自己松下來享福。他熱心腸很願意幫別人,你會看到他有些心痛,怎麼不對自己好一點,總把自己搞得很苦,這跟心智化象徵化有關。哪一天他的好心你不領情他會崩潰,他會非常委屈。

象徵化:將不同程度的原始體驗轉化成心智信號,並且不斷將其組織化。這些「心智信號」可能是感覺狀態、幻想、夢、白日夢或是想法,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思想,能夠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中與自己對話交流並與他人分享。

心智化:涉及自體-客體的區分,是一種能夠從其他人角度來看待事物並概念化和總體上理解自己和對方心智狀態的能力。

象徵化和心智化是整個生活中構建內涵的過程。一個人既分得清自己又分得清周圍,出得去也回得進來,所謂心智成熟就是這樣。

到底是堅持真理,還是苟且偷生?在不能做符合專業標準的理想化設置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在與自己不好的感覺做鬥爭。

「人活得開心最重要」這句話是哄人的,你一定要達到某種程度才有資格講,就比如你首先要賺到過錢,才能不在乎,你先要有能力證明這一點。

為孩子的代諮詢中,可以先把父母作為來訪者,讓父母先軟下來,孩子也會間接軟下來,但我們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的職業尊嚴而軟不下。當一個人讓你非常不爽但你還是要和他相處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理解他身上到底發生過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雖然你可能還是同樣地被對待,但是理解之後看問題的角度會不同,就不那麼不爽了。先理解父母的苦衷,知道應該怎麼做為什麼做不到呢?肯定有TA成長經歷中的影響。TA會感到被理解了,而不是被要求在做所謂正確的事,估計這時候餐巾紙又是一籮筐。TA的不容易如果被看到被理解了,才有可能去理解反饋孩子。當你被領導要求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你會如何反應,TA也很想看到你怎麼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回應中的不卑不亢,既能體驗到這種感覺,又能做力所能及的努力,不用過分要面子來維護自尊。TA看到你既願意幫TA,又能做普通人,這是一種示範作用。TA之所以會這樣是太怕別人覺得TA不努力、做得不夠好。

很剛烈的孩子如果揚言要自殺一定要重視,不屬於隨便說說,可能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對老師的憤怒可能是對理想化父母的置換,能夠剪衣服、折騰父母等讓破壞性、攻擊性的東西出來,讓別人焦慮,他內在的張力就鬆了,就不會去搞自己了。

陪你山水一程

推薦閱讀:

08 「天人解與六氣解」系列筆記 六氣概念
高性能MySQL【筆記】超詳細(一)
【筆記】遁甲滴雲錄--聶芒種 撰
我們第一次接觸到的大型符號——連加號
讀《解深密經》筆記

TAG:技能 | 精神分析 | 精神 | 理論 | 筆記 | 關係 | 張海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