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心理學(3)

五、清凈的心理現象

(一)戒定慧三學

佛學所說的清凈,具有至真、至善、至美三合為一的含義。人們在轉依後,轉八識成四智,其心全面清凈而無雜染。未轉依前全屬雜染,預流、一來、不還及登地菩薩染凈相參。佛陀得大轉依,依其所證清凈真如,建立教法,即戒定慧三學。三學是由清凈法界平等流出,亦屬清凈,因而戒學之戒得名凈戒;定學之定得名凈定;慧學之慧得名凈慧。

佛陀根據信眾的具體生活條件,為優婆塞、優婆夷說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沙彌、沙彌尼制十戒;為比丘制二百五十戒,為比丘尼制三百四十八戒。這些戒都屬律儀戒。

律儀戒中有性罪和遮罪兩類,殺盜淫妄等本性是罪,必須戒止,名性罪戒;其餘為了防微杜漸遮免嫌疑所制定的戒,名遮罪戒。通常人所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叔嫂不通問,諸母不比肩」,即寓有防遮罪義。

若菩薩戒則不止此,因為它除律儀戒之外,還有攝善法、饒益有情的兩戒。《瑜伽菩薩戒》重戒有四,輕戒有三十三,其內容即包括三聚凈戒。三聚凈戒者,持一切凈戒無一凈戒不持,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此中前一屬律儀戒,次屬攝善法戒,再次屬饒益有情戒。

律儀戒能使人的言語、行動及思想意識正規化、合理化,遠離邪行、欲行的塵垢,故令身心清凈。攝善法戒是於一切法,行平等心,持平等見,不起高下優劣等分別,而悟入法空真如,遠離法執及其所引生的所知障,故令心得清凈。饒益有情戒,持之可以打破人與我的對立,而視人如己,攝眾生為一體,由斯能破除我我所執,入我空真如,而伏煩惱障,故令心得清凈。據此中所說諸義,可見戒學及依此學修持,皆具有一定的清凈義。

由戒生定,故次戒學而定學,定謂禪定,以靜慮為相,以止觀為內容,專註一境,令心寂靜輕安,於所觀義理,諦審思維,了了分明,是之謂定。佛教定學,大乘以小乘為基,出世道以世間禪為基。

世間禪九止、六觀、四禪、八定,次第欣羨上界,厭離下地,亦得一分清凈相應,故四禪有舍念清凈之名。出世離欲欣羨涅槃之樂,厭離世間之苦,依苦、集、滅、道四諦修習止觀。依色、受、想、行、識五蘊,觀人我了不可得,由斯得人我空真如,而令心解脫清凈。

修菩薩行者所修禪定,更為殊勝,如《攝大乘論》說有「光明、集福定王、賢守健行」等無量三摩地。如是諸定,總依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如,隨順離言法性、掃一切相而修止觀,破我法二執,而顯最極清凈,故「佛世尊為彼散地迦多衍那作如是說,散地比丘不依於地而修靜慮,不依於水,不依於火,不依於風,不依空處,不依識處,不依無所有處,不依非想非非想處,不依此世他世,不依日月光輪,不依見聞覺知,不依所求所得,不依意隨尋伺,不依一切而修靜慮。云何修習靜慮?比丘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散地比丘或有於地除遣地想,或有於水除遣水想,廣說乃至或於一切除一切想。如是而修靜慮。」(見《瑜伽真實品》引文)

此段佛語,意謂修習靜慮當依諸法離言自性,緣平等真如而修,真如是諸法實相,實相是無相之相,依無相之相的真如修靜慮,就是要除遣地想乃至除遣一切想,離一切想,遣一切相而入於清凈實相。

由定發慧,故次定學而有慧學。「慧」是別境心所之一,佛典對彼所下的定義是「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這是說,對於所觀事理分析思維得出肯定的結論,而有著決定不疑的見解,是之謂慧。

但是慧通世俗勝義,也就是有世出世間之分,佛學所講的慧,主要是勝義的、出世的無漏智慧。世俗一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文字語言為工具,對一些事理進行分析和推斷。這種智慧是有過失的、多謬誤的,而佛學中的慧學就是從無我角度出發,徹底澄清名言,於諸事理現觀實證、而又善巧地利用名言分別的無漏妙慧,這就是無分別智。

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三種。小乘的無分別智是對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反覆觀察,悟入和親證無我真理,斷由我引起的煩惱障。大乘所講慧學,是依於萬法唯識和緣起性空的真理,反覆思維觀察,悟入和親證我空和一切法空的勝義,也就是現觀二空所顯真如,因而大乘所講的無分別智無論是「加行」、「根本」或「後得」,都是以清凈為相,《攝大乘論》「增上慧學」頌云:「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種種極重惡,由唯信勝解。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解脫一切障,具成辦相應。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常行於世間,非世法所染。」此中初頌顯「加行無分別智」,諸大乘人依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觀人法二空,得如實智,是隨順根本無分別智的凈慧。

此種無分別智是嚴格信守佛說的教理所起的決定勝解,是「法隨信行」,故言「由唯信勝解」。次頌顯「根本無分別智」,此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觀智與所觀境如如相應,現現覺了,親證離言法性,正斷煩惱所知二障。後頌顯「後得無分別智」,此智依所親證二空真如離言法性,而方便善巧隨順世俗安立種種教法,為他人解說,令起信行,是雖有分別而無執著的無分別智,此與根本智同屬「法隨法行」,因為有了親證,就可以依自所證境建立種種妙法,證入臨濟所說「無位真人」那樣——「隨處作主,立處皆真」。

加行、根本、後得三無分別智,雖有隨信行和隨法行之異,但總以清凈無相的真如為所緣境,此境如太虛空,廓然無相,故依大乘慧學修學即可得無分別智,令心得徹底清凈。

(二)四智相應心品

佛經里常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義為無上正等正覺,證此菩提者,即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成了佛,其心理完全清凈而無少分雜染,因為到此地步,其心理結構已徹底有著由染而凈的變革。人們在未轉依前,八識心王居於主導地位,而慧僅僅是一般心所,性通三性,從屬於心王;既得轉依,慧性是善,由原來從屬的地位而上升到主導的地位,八識心王由原來主導的地位,下降為從屬於智的心品,以凈智為主的心理結構其內外全體無不清凈。

由於識的轉變有異,而凈智的體用有殊。直言之,就是由

阿賴耶識轉化為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由末那識轉化為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由意識轉化為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由前五識轉化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什麼是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呢?《成唯識論》云:「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相。」在有漏位,賴耶識持諸染種,變現一切染法及有漏色身。轉化為大圓鏡智心品,則持一切凈法種,變現種種凈法及圓滿報身,體常清凈圓明,如大圓鏡,光照十方塵剎。

什麼是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呢?《成唯識論》云:「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在有漏位,末那識起人我法我俱生二執,為意識生起的根門,轉為平等性智,則無俱生二執,於染凈諸法、人我自他平等觀察,恆興大悲,為登地菩薩現他受用身土進行饒益。同時亦為妙阿觀察智不共所依。

什麼是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呢?《成唯識論》云:「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礙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在有漏位,意識遍計熾盛,造作力強,能遍分別一切諸法,轉化為凈智心品,則表現為方便善巧的妙觀察智,於諸法自相共相,於有情根性差別,皆能如理如量進行觀察,而自在無礙。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說法斷疑,無不稱量。

什麼是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呢?《成唯識論》云:「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在有漏位,前五識但緣事境,不緣理性,及轉化為凈智,則帶相觀空,普於世間,隨類化導,施作佛事,而為成所作智。

與四智相應的心品有幾?應知四智各有清凈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法和各自凈識,共二十二法。在有漏位,與八識相應的心所共五十一法。轉依後,清凈四智盡善盡美,故不與二十六煩惱相應,四智純一無染,故不與不定心所相應。遍行心所遍與一切識一切智相應,缺一則識或智不生,故凈智必與之相應。

至於別境和善心所亦能與四智相應者,《成唯識論》釋之云:「常樂證知所觀境故,於所觀境恆印持故,於曾受境恆明記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於一切法常抉擇故,極凈信等常相應故,無染污故,無散動故。」以如是義,故凈智得與別境和善心所相應。其與各自凈識相應者,言轉識成智,不言舍識故;名心品者,簡異心所,染凈不濫故。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是大菩提,意即純清凈的心理現象。

六、觀心與識心

佛教心理學在方法上,特重「觀心」;因為「觀心」才能「識心」。心為諸法之本,萬化之源,而心亦是一法,亦以萬法為因緣而生住。識心則知一切法的實相和心的本性,由斯而得解脫,成就如前所說四智相應心品的大菩提,以故《心地觀經》作如是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故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怎樣觀心呢?觀心多術,而主要當從緣起的道理觀察,佛陀特立「痴觀緣起」的法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教理,皆依緣起義而建立。《楞伽經》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由觀自心執著,便導致心變現似外境相的緣起道理,是觀心的善巧方便。

人們的心通常向外逐物,而不反觀自心,因而不明了心及心所變現諸境,皆由內因緣生,如夢境,如幻相,有而非真,雖有實無,這就叫做「無明」。由「無明住地」引生一切煩惱和執著。本來一切法皆由心隨因緣勢力變現,自無定性,亦無定相,無有實體,不是什麼東西,也就是無實自性,而世俗不了,於一一幻相,施設種種名言,認為某事即某名,某名即某事,而兩者同一自性。

一般人依名取相,由無始來習慣勢力不自覺地、牢固地執著某名即是某事,而肯定其為實有。於外境如此,同時於己由色(物質)、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個體人依名取相,執為實有,是為我執。在我法二執與生俱來無時舍離的前提下,人們的見聞覺知始終在顛倒的錯覺之中。這種以執著為內容的錯覺有三特點:

①於雖有實無的影相境上,執為真實不虛,恆有不變,是「執幻為真」;

②依假立的名言,以取事相,結果只得假名,而愚者不覺其假,是「執假為實」;

③種種自性,種種差別,皆依假名而立,而強執諸法實有自性,是「執無為有」。

具此三種顛倒妄執,故是錯覺。

由於認識上有了錯覺,不期然而然地會使人們的種種造作陷於懵懂的盲動之中。這種盲動,亦具三特點:

①不順正理,倒行逆施,是為「妄作」;

②沒有抓住事物本質而依表面事相處理,隔靴搔癢,望山伐木,是為「唐勞」;

③有情自他以迷相接,以妄相與,共造染業,一同沉淪,是為「罪惡」。

具此三種謬誤特點,是為盲動。由於依名取相執我執法的錯覺時時熏習「本識」,便有「名言習氣」和「我執習氣」;由於種種帶有染污性盲動的不斷熏習本識,便有招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依正二報的「有支習氣」,本識受熏,這些習氣聚集於本識之中,而本識就成了異熟識。異熟識執持三種習氣,變異成熟,以名言、我執習氣為內在根據,以有支習氣為內在助力,便會隨此內因緣力變現帶有階段性的特定的生命體(根身)和特定的生活環境(器界)。由是因果酬引,展轉循環,而形成輪迴無窮的世間長流,這是順著心生煩惱雜染、業雜染和果雜染的觀心。

如是追本溯源,逆流而上的觀心,則認為要脫離生死輪迴的世間,就必須先無異熟識;要無異熟識,就必須沒有名言、我執、有支三種習氣;若欲無此三種習氣,就必須沒有執著性的錯覺和染污性的盲動,及此二者的熏習;若欲無此二者及其熏習,就必須斷除無明;若欲斷除無明,就必須全面而徹底地了本識心。

若欲能如是順逆觀心,則自能知境由心變,是心非境而境空;心亦相待而有,境無故識無而心亦空。由斯便通達諸法實相,悟入心的本性,而不起惑造業,截斷世間生死之流。以是義故,《分別瑜伽論》作如是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住無所得。」

那麼,觀心識心,住無所得,豈不是就導引人生進入消極無為、空虛寂滅的領域了么?不然,大謬不然。佛教的心理學認為觀心識心之後,必能贏得最極美滿、最極究竟而有最積極意義的碩果,也就是促使人生進入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領域。觀下節論述自知。

七、捨去染心、依止凈智與改造世界、升華人生

世間許多學術,無論是種種哲學或各門科學都寓有人類的最高理想——改造世界、升華人生。但是對世界和人生現象的觀察,只停頓在某些部分和外表上,其理論聯繫實踐就不能對世界進行深入改造,對人生也無多裨益。如果對世界和人生所有現象的探索能由表及裡而掌握其本質,由部分及全面而抓住其總體,這樣的理論聯繫實踐就能徹底地改造世界、升華人生,而實現人類最高的理想。

此中前者是一切世間學,後者是佛教科學的哲學,這種哲學的實質就是佛教的心理學。佛教的心理學主張捨去染心、依止凈智,就能從本質上徹底改造世界、升華人生。因為如前已說,現實世間一切現象都是雜染心理的具體表現,徹底改造了的世界和升華了的人生是清凈心理現象的外表形式。

那麼舍染心、依凈智所表現出的世界與人生又怎樣呢?根據佛學世界與人合一而以人為主的觀點,對佛典在這方面的論述,加以總結,而用現代通俗語言詮表,可以說舍染依凈有四種不可思議的優越性:

(1)生命體的不可思議優越性;

(2)生活的不可思議優越性;

(3)生活環境的不可思議優越性;

(4)智能的不可思議優越性。

這裡所說不可思議優越性,意謂人們現實的生活比較低級而狹隘,不能據此比擬和推想轉依後世界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情景,也就是說轉依即是成佛,成了佛的殊勝是不可以語言形容的。

所謂生命體的不可思議優越性,這是指佛身而言。佛有法、報、化三身。「法身」亦名「自性身」。

《成唯識論》云:「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報身」亦名「受用身」。《成唯識論》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至於「化身」,《成唯識論》云:「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如是三身,法身是本來清凈無為真實功德,以真如為體;報身是無漏有為真實功德,以凈智為體,而由大圓智品所現。法身是理,報身是事;法身是體,報身是相。理由事顯,事攬理成;體必有相,相必依體。故法報二身意義上自有區分,而具體佛身卻是法報渾然為一,是佛的真身。

佛的真身其殊勝相雖無量無邊,而准理可說有四:

(1)「真常」。法性本來自有,無始無終,真實不虛,常如不變,四智心品從無漏種生已,相續無間,窮未來際,與真如同屬圓成實性而為一佛身,故最極真常。

(2)「清凈」。凈智與真如一為無分別空,一為無分別慧,二俱遠離戲論,湛如虛空,合此二者而為身,故最極清凈。

(3)「莊嚴」。佛之真身,美妙至極,極樂國土阿彌陀佛「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彼化身莊嚴如此,何況法報渾一之真正佛身!

(4)「光明」。阿彌陀佛常放百千萬倍於娑婆日輪的佛光,遍照極樂大千世界,變化佛身的光明相如此殊勝,何況法報渾一的真正佛身?至於他受用身和無量變化身,全由真身佛的智力、願力和通力之所示現或變化,是真身佛的無窮妙用。

總觀佛三身的無邊殊勝相,說明了轉依成佛其生命體是最極偉大堅牢而雄健絕倫,這就是轉依成佛在生命體上不可思議的優越性。

所謂生活的不可思議優越性:諸佛的生活殊勝相主要體現於「大涅槃」的「常、樂、我、凈」。

報身名受用身,即以廣大法樂之涅槃妙境為所受用。涅槃以真如為體,真如是無始本有,妙湛圓寂,無生無滅,常住不變;佛以無漏妙智親證真如,以簡擇力滅所知障和續生惱煩障,永離分段和變異生死,其身常存,窮未來際,是之謂「常」。

法報渾一之真身常恆至極安和、無變異相、無生死相,故無「生、老、病、死」之苦;

有為無為功德具足,不須外求,得勝受用,故無「求不得苦」;

常與所攝受的諸大菩薩及天人等,歡聚道場,說法回答,故無「愛別離苦」;

諸佛恆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饒益有情,而諸有情亦常尊敬供養,至心歸命,故無「怨憎會苦」;

無漏五蘊安穩和順所成之身,遠離乖違,在根本上杜絕一切苦因,故無「無常五趣五蘊苦」。

無有眾苦,即得諸樂,而輕安適悅,自在解脫,是之謂「樂」。

一切諸法本無有我,眾生執我而實無我可得;諸佛破除我執而有攝眾生為一體之大我,且有常住不滅之身命,是之謂「我」。

世間有情執我執法虛妄熏習,諸識生時,便有種種似我似法雜染相現;諸佛凈智起用,遠離分別執著,故所見相純而無雜,凈而不染,是之謂「凈」。

如是常、樂、我、凈四相,佛學稱為「四德」。德者,得也,謂佛親自證得此殊勝妙境而受用無窮。至於無量他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佛大悲願力和智力之所示現或變現,具有最積極的利他作用而極度豐富了佛的生活內容。這種生活與諸大菩薩度化眾生所具十種自在相同,而其殊勝相更遠過之。

佛欲入趣某處現身教導眾生,欲往則往,欲來則來,欲暫留則暫留,欲久住則久住,壽之高下隨心,是為「命自在」。

佛現無量無邊變化身,無量化身即有無量化心,而其心皆具無邊妙用,不取不舍,無掛無礙,是為「心自在」。

佛之無量化身,所在之處,其生活資具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為「資具自在」。

諸佛如來願力無窮,隨其所願,皆得如理,皆得成就,是為「願自在」。

佛所作業,既超凡夫二乘,也超十地菩薩,其相純凈不染,其用不可思議,是為「業自在」。

佛入人天諸趣,或現八相成道而有受生相,或不現八相成道而無受生相,生與不生,隨心示現,是為「受生自在」。

佛於諸境,能以勝解力令其轉化,於地忍解為水火風等即得轉化為水或火或風,於水火風等隨勝解力的轉化亦然,是為「解自在」。

諸佛神通廣大,欲入某趣某處化度眾生,即便能入;於示現某種身相威儀,即便得現;於變現某種境事,即便能現;其身光明無量,任意隱顯、卷舒、轉化,任意往來山河無礙;於諸物境任意改轉,於諸世界任意使之震動或移置方位,於諸妖魔鬼蜮,皆能任意降服;諸如是等,是為「神力自在」。

佛於一切法,皆善觀其自相共相而無執著;化眾利他,凡所說法,無不方便善巧;所立種種法門,無不如理稱量,是為「法自在」。

佛的智慧無邊,「自然智」、「一切智」、「無礙智」悉皆具足,在化導眾生時顯示智力無滯無礙,於種種勝義諦理,即起根本智而予以現觀親證;於種種世俗諦理,即起後得智而予以悟入或詮說;有時圓照二諦顯示中道了義;諸如是等,是為「智自在」。

如是化身所具十種自在相,與其真身所受用的常、樂、我、凈涅槃相,皆超過言辯尋思境界,是為轉依成佛在生活上不可思議的優越性。

所謂生活環境的不可思議優越性:

此中優越首先是佛身所依的剎土莊嚴美麗,無以復加,阿彌陀佛所居極樂世界以金銀琉璃等七寶為地,以八功德水為池,金沙布地,寶樹寶網,巧妙安布,化身佛土如是莊嚴,何況佛真身所居世界?

其次,諸佛常與福慧高深的大菩薩眾,雲集道場,宣講問答,勝況異常,常與人天大眾歡聚於莊嚴法會之中,斷疑解惑,法喜無量,諸如是等,皆構成佛生活環境的最極優異,然佛於此環境,不取不舍,心無所住,而逍遙於清虛常寂的真性之中。如是真性,周圓無際,無處不在,無人不具,但凡夫執有我法覆令不顯,不能直接受用;諸佛破我法執,直接受用此周圓無際的真性,而此真性就成了佛生活環境的主要部分。

此段所說一系列的殊勝境相,是為轉依成佛在生活環境上不可思議的優越性。

所謂智能的不可思議優越性,此有兩方面

:一是如前已說,佛於一切法自相共相皆善觀察,說法斷疑皆極善巧,分析有情諸根勝劣而因機施教,這是佛智能一系列的表現。

二是佛有「五眼」、「六通」最極殊勝的特異功能,以說明其智能的至極優越。

佛與常人皆有「肉眼」,能見眼前種種形形色色的物象;

依殊勝定力發起「天眼」,於一切或遠或近,或粗或細,或有障或無障的種種色像,皆能明見;

有殊勝「慧眼」能現觀諸法勝義諦理;

有「法眼」能通達一切世俗諦理,並能安立種種微妙法門;

有「佛眼」能圓照真俗二諦,宜說中道了義。

這就是佛的「五眼」。

佛有「天眼智通」,於一切或遠或近,或粗或細,或有阻或無阻的一切色像,無不悉見;

有「天耳智通」,於一切或遠或近,或大或小,或有障或無障的聲音,無不悉聞;

有「他心智通」,於一切眾生內心所思所想,無不悉知;

有「宿命智通」,於諸有情過去未來所有生生世世的種種所作所受,無不悉曉;

有「神境智通」,於內身外器,任意轉化,摧伏魔怨,沒敢抗拒,放大光明,往來自在;

有「漏盡智通」,破我法執,斷所知障及續生煩惱障,永離生死,自在解脫。

如是六通及前五眼,除肉眼外,皆是佛最極殊勝的特異功能。此特異功能與上所說觀法說法的善巧妙用,皆是轉依成佛在智能上不可思議的優越性。

以上四種不可思議的優越性,充分說明捨去染心、依止凈智是徹底改造世界,升華人生,而實現人類最崇高的理想。

佛教的心理學既指出了人類最崇高的理想,並說明了實現的具體方法,大可為人們研究和應用。但是此門心理學也是一門科學的哲學,包羅萬有,內容極為豐富,筆者僅就管見,寫此不成熟之作,尚希讀者予以指正!

作者:唐仲容


推薦閱讀:

Rasch模型分析工具- Winsteps
「我的情緒像過山車」|躁鬱症究竟是什麼?
國人啊!缺乏正念的焦慮人群
缺這三樣你可能就是自卑的人
有一個不講道理的女同桌,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