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氏族譜(八)

十九、湖廣填四川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 在今天的四川漢族地區,如果你去訪問一些老人,問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會是同樣的回答:"我家祖輩是湖廣填四川遷進來的。如繼續問:「你是否知道為什麼你們的祖輩會有湖廣填四川的行動呢?」往往還是同樣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認為境內的漢族人的祖輩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從湖廣遷入的。而遷入的原因又是因為八大王即明末農民戰爭時張獻忠(張獻忠起義不久,即以八大王為稱)剿四川。這種說法的影響很廣很深。所謂「湖廣」,是指湖廣行省。元初時管轄今湖北、湖南、貴州、廣東、廣西、海南六省區和四川局部;元末時轄今湖南、貴州、廣西、海南四省區和湖北、四川、廣東三省局部;明朝時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唐代的巴蜀地區在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居於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經濟文化的發展仍在全國處於先進行列之中,特別是南宋時期,巴蜀地區的人口占整個南宋的23.2%,可是其財賦收入卻占整個南宋1/3,供應的軍糧也佔1/3,是南宋堅持抗戰的主要經濟基地,乃至有"蜀亡則宋亡"之嘆。四川歷史上歷經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滅蜀、巴之後,秦移民萬家入蜀,約四、五萬人;第二次是從西晉末年開始,全國性的北方人口南遷,在此期間,鄰近四川的陝西、甘肅移民大量從秦嶺進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發生了全國性的北民南遷,在這個時候,陝、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餘個省的移民入川,這次以湖北、湖南(當時行政區叫「湖廣省」,還轄廣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達100多萬,而今民間傳說的「湖廣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淚快要流盡的時候發生的大移民,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即指這次前後長達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戰爭前期到全國解放,有不少人逃難或「南下幹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葉的三峽大移民,有許多人落戶四川。那麼,為什麼會有「湖廣填四川」呢?(一)、長期的大規模戰爭在巴蜀軍民盡最大努力堅持了長期的抗金戰爭,終於取得了使金兵未能進入四川盆地的巨大勝利之後,又堅持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抗蒙戰爭。這場戰爭基本上是在盆地內部進行的。蒙古軍先後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擊傷而死於釣魚城下。長期的拉鋸戰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失。從整個四川地區來看,以至有「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銘》,見《道園學古錄》卷二〇)的記載。這些文字難免有某些渲染誇張的成分,但經濟極度殘破,人口急劇銳減則是無可懷疑的事實。因為在近50年的拉鋸戰中,除了戰火的破壞,還有長期戰事帶來的農業生產的凋殘而嚴重缺糧,「沃野千里,蕩然無民,離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疇不辟,堰務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種」(見上引吳昌裔疏),這是當時必然存在的現實。此外,宋朝官軍中也有不少軍隊在戰亂中趁火打劫,殘害百姓,或「剽掠於民財」,或「焚毀於仕族」,以至「騷動慘於敵禍,……故田裡有內敵甚於外敵之謠,此害非一日矣」(吳昌裔:《論救蜀四事疏》)。這些記載都出於當時的蜀人筆下,應當是可信的。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元代巴蜀地區的人口銳減到不足南宋時期的十分之一,具體數字見前《民族與人口》一章。面對宋元之際巴蜀地區如此嚴重的殘破局面,元代的統治者除了實行屯田用以保證軍糧的基本需求之外,沒有採取由官方出面組織移民的措施。沒有勞動力,生產就不可能恢復。所以,在元代的將近100年間,巴蜀的經濟一直未能得到較明顯的恢復。根據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一書的統計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賦稅收入,在全國10個非少數民族省區中居於倒數第三,僅佔全國歲入的0.96%。此外,據《元史·食貨志》的資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區之中,酒稅占倒數第三,醋稅占倒數第一,商稅占倒數第三。這種情況較之南宋時期占整個南宋王朝歲入大約三分之一的地位,簡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紅巾軍農民大起義的烈火四處燃燒,原來屬於徐壽輝部下的明玉珍率軍攻入巴蜀,以後在重慶自稱隴蜀王,再改元稱帝。明玉珍是湖廣隨州(今湖北隨縣)人,他的軍隊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區的農民。明玉珍不僅帶來十幾萬軍隊,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農民隨之進入人少地廣的巴蜀地區開墾務農。這應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的開始。如吳寬在《劉氏族譜序》中所說:「元季大亂,湖湘之人往往相攜入蜀」(見《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權只存在了兩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統一。明代初年,湖廣地區的移民繼續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萬,外地移民,特別是湖廣移民佔了這一時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緒《潼川府志》卷五所載明人王維賢《九賢祠記》所說:「元法,軍所至,但有發一矢相格者,必盡屠之。蜀人如余玠、楊立諸公堅守不下,故川中受禍獨慘。明初,中江縣開設,土著人戶業七八家,余皆自別省流來者。」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記錄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顧:「查川省孑遺,祖籍多系湖廣人氏。訪問鄉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難,亦必至有土無人,無奈遷外省人民填實地方。」(《明清史料丙編》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戶部題本》)所謂「湖廣填四川」這一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就是這樣開始,而在元末明初進入了第一個高潮。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連續進行的長期的移民運動。民間的有關傳說較之歷史的真實有明顯的擴大與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張獻忠剿四川」這一歷史事件也是發生過的,民間的傳說較之歷史事實有失誤,也有一些歪曲。參見袁庭棟:《張獻忠論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這些偏差或失誤排開,就可見到所謂"湖廣填四川"原來是連續進行了多年的人口與文化的大融合,對巴蜀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廣移民的後代.南宋時四川近一千萬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減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萬。1362年隨州明玉珍在重慶開創夏國,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軍滅夏後,繼續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聲,明末四川約有400萬人。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場大浩劫。在這個地域上,長期處於大規模的戰爭之中:1639年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後建立大西政權,地主武裝、清軍、南明軍一起攻向起義軍,次年十一月,張獻忠在西充陣亡,使川人死亡過半;1647至此1650年,明軍內部爭權奪利,戰火不斷;1650至1659年,張獻忠余部孫可望、劉文秀進入四川,在川北與清軍激戰;1660至1664年,清軍鎮壓義軍,搜捕明軍殘餘分子;1673至1680年清軍平西王吳三貴叛亂,攻入四川,其叛軍與清軍的「三藩之亂」歷時七年。這些戰爭持續達三十多年,地主殺起義農民,農民殺反動地主,滿人殺漢人,漢人殺滿人,「殺得雞犬不留」。(二)、瘟疫、災害接踵而至  在大規模的戰爭中,不斷地輪番拉鋸撕殺,屍橫遍地,瘟疫隨戰亂接踵而至,「大頭瘟」、「馬眼睛」、「馬蹄瘟」等瘟疫使許多人病死,「死者朽卧床塌,無人掩埋」,「人皆徙散,數百里無煙」。順治初年,大旱、大飢、大疫席捲四川,「人自相食,存者萬分之一」,「大荒,餓死者日無計數」。不僅如此,又遇虎災,「數年段絕人煙,虎豹生殖轉盛,晝夜群游……」,「川南死者十二、三……」;「……川北死者十一、二……」。(三)、人口銳減  康熙初年,由廣元入蜀的巡撫張德地寫道「沿途瞻望,舉目荊榛,一、二孑遺,鶉衣菜色」,「在川省鏡內行數十里……居民不過數十人,窮赤數人而已」,在順慶(今南充)、重慶看到「舟行數日,寂無人聲,僅存空山遠麓……」,它反映了當時四川「民無遺類,地盡拋荒」的慘景。據有關史料記載,經過「三藩之亂」,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稅戶僅9萬人;《營山縣誌》載: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糧花戶僅143戶,819人。四川真正是「土滿人稀」了。(四)、政府鼓勵  清王朝取得全國政權後,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生產,採取「安民、惠民、安幫定國」的思想,實行「招輯流移,各令復業」,「凡各處逃亡民人,……廣加招徠,編入甲保」,「永准為業」,「開墾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種,六年起科,荒地耕種,十年起科」,「零星地土聽民開墾,永免升科」,同時,官府給以耕牛、種子、口糧等幫助。  由於中央政府大力倡導、各個地方官員努力推行的招民墾荒、南方諸省的戰爭破壞,形成了移民的大氣候、大環境,從而形成前後分三個階段,持續達一百多年的「湖廣填四川」。  初期階段大體是順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順治十六年(1659),清軍攻克成都,並控制全川,大規模的戰爭結束,招民墾荒提上議事日程。從陝西臨近移民入蜀的墾荒者,遇到許多困難,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吳三貴之亂」,時達七年,他們多死於戰亂,致使這一時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康熙年間,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間盛傳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隊隊由官府把雙手反解在背上,捆著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時,由官差鬆開雙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稱為「解手」,走路習慣把手背在背上。  第二階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過去教訓,制定並完善了移民的有關政策,以「安民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續達一個多世紀。又據《營山縣誌》記載:雍正六年(1728),全縣民戶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間,縣內增加楚民17戶,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戶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見,營山是在1728年達到移民高潮。  第三階段是嘉慶元年(1796)至同治年間。  這—時期,清政府對移民採取不禁而止,聽其自然的態度,而這時四川白蓮教起義,戰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二十、譜序按陳之先本媯姓,出於胡滿,受武王之封於陳,以至虞帝之祀,因以國為姓,於本有光湯之後,移家頻川,世稱難弟難兄,自是頻川立陳氏益者,居滿為多,後十一代而生武帝,霸先,繼梁而有天下,義門一派,分居尤多,同居三千餘口,折姻三百多支,義門子孫遍天下。自後各望其地,各宗其譜,遠近親疏,則子孫也,國之制也,敬於天下收於譜中,家之訓也,近立於遠,富之於貧,始見好惡相同,憂樂相共,音問相遠,聲勢相倚,紀綱相扶,有無相濟,出入相友,會遇相揖,德業相勸,過失相規,貧來相資,水火盜賊相顧,婚姻死喪相助,強不欺弱,大不欺小,一家之中,上無愧於祖宗天地矣。同流異流。家之中,上無愧於祖宗,流不欲其異而欲其同,而學向之博也。其誰能比哉!敬洋柄祖子孫之矣。二十一、合修真良譜序古者賜姓受族,同源共流,以謚以官家乘各著,自漢晉後,姓志以郡,如濟源、渤海、隴西、河南皆自其族之始盛,近而可稽者,紀之巳不復原。賜姓受族之始,豈必如昭景,著戴甲氏著封乎,吾陳氏穎川裔也,漢太邱長文范先生,不言躬行,張讓之吊,保全善類,厥德雲厚宜其雲,仍之繁且盛矣!迨及江州千口,共爨庭元間言,百犬同槽尤為區感,天下尊為義門。此太邱厚德國之報,又所以垂箕裘,綿世澤於無己也。昔張公藝九世同居,宋主問之,僅書忍字百餘以對,夫一家中賢否攸殊,愛惡不一,從曰:能忍。安在寬而有制,和而不流協諸義,而協諸仁乎,我江州家法綱紀,整齊條理周密,仁義之實,義方之訓,上治下治,秩如藹如故,穎川流不息之後惟此為盛。分庄後,思洪公居果石,蓋在豫章鄂渚南北之交,至任遠公宅富川之上保,世其義者,不替甫十餘世,子姓蕃衍散居興邑,南北及武昌、大冶諸縣者,皆一本也。顧或相迂,而不相識,老死不相往來,雖曰族繁,固然而世次紊淆,情誼疏闊,數典忘祖,如義訓何爰糸宗族?因合錄貞、續良二譜而增修之,凡世次昭穆之序,服屬新疏之等,節烈孝友之徽,爵秩號各之列。廬舍道遷里之,遠近庄村遷徙之分合,墓田之山水方向,生丁之庚年月日,錯綜貫條一,展卷而瞭然,雖未敢上疑褒貶美刺之筆,削亦差可為家乘之實錄耳。總而計之,穎川其始盛也,江州其再盛也,上保其又盛也!合修者近在遠公以下十餘世,亦猶漢唐後之濟源、渤海、隴西、河南諸郡之為各姓紀也。若以不能紀遠資之夫何敢!乾隆五十一年歲在丙午孟冬月十四世孫泰朋謹識二十二、任遠公藏譜記(1403年)君子欲致愛敬而先人衍世澤於後代,舍譜其何以哉?特患前有作而後失傳,斯可悼耳!我生不辰適丁板蕩,至正壬辰,紅巾倡亂,天下糜沸,江州自李總管死,張文忠、胡紹遠起而相圖。已未而有龍麻線之亂,生靈塗炭。丙申而吳朝貴繼起,其慘尤甚,士民遷避無地,至燕巢林木。任遠承先世之餘緒,竊以生死雖未可卜,而譜牒斷不可失也。乃藏之虎谷石室中,逮戊申我太祖皇帝定鼎,命陵(定鼎金陵,)百姓皆還定安集,吾屬舍產完復,然同輩存亦無恙(幾)矣!急視藏譜(幸)免朽壤,此豈非祖宗之靈,有以陰(蔭)為呵護也哉!因會族人重加修葺直上繼行聲,實以下貽後世雲。任遠公,洪公十四世孫,(按任遠公系思洪公支下十四世裔孫)上保祖也。當元末危亂之際,生死呼吸乃藏家乘於石室中,卒保全以傳後。殆不殊經之脫秦火也!今之家世隆盛,枝葉繁衍者,往往忽視譜系,讀是記其,亦悚然而知所珍重也乎!癸未冬良顯譜另:任遠公藏譜後作虎谷譜其序《虎谷譜舊序》作於1385年二十三、 虎谷譜序前無所作後無所傳,傳絕則澤斬,澤斬則孝敬慈愛泯。君子欲治世澤於後代,原愛敬於先人,所以重譜牒也。吾宗自江州而永興,由嘉佑而今日義聲不絕以有譜存耳!我生不振適於板蕩,至正壬辰紅巾倡亂,天下糜沸,自江州李總管之死,民漫無主,張文忠、胡紹遠蠡起相圖,生靈塗炭,貧富多填溝壑。乙未而有龍麻線之悛,雞犬無遺燕巢林木。丙申吳朝貴繼起,殘暴尤甚,雖遷避無地,死生難知,而譜不可棄,乃藏之虎谷石洞。歲庚子陳友諒據九江,乃殲朝貴。戊申我朝鼎定金陵,吾屬倖存。暇視藏譜得免朽爛,此神明呵護之靈,祖宗延緒之慶也!舍完產復吾同輩存者,幾無因會恩霖宗屬而修之,匪直得繼先聲,實欲貽之後世耳。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秋果石十四世孫任遠紀二十四、陳氏世系(一)、世系序包東世系啟自虞幕,六代生舜,舜裔瘀父,仕周有功,文王以長女太姬妻其子為滿。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滅裔,追思元聖,封滿於陳,都宛丘,以國為姓。陳姓始先,公元前四七八年,楚滅陳國,陳裔衍居戶墉,下傳九代陳平,平十二代孫陳實為頻川發祥始祖,陳實二十九代孫陳環,避時亂居泉州仙游。子佰宣居廬山,易敷淺源奠基義門,公元八三二年,宣孫旺遷徒居為義門始祖,同居一十九代,人口三千九百二十二個共同生活。公元前一0六二年,奉指分析,思洪思澄受湖北省永興庄果石庄,洪祖十五代柄祖山西官任西蜀遷黔省下傳二代(老譜記載)。翰林陳璉祖。生上選、上進、上達祖有其名,居住板橋陳家壩,子孫發達,源遠流長到而今,後裔追根述修譜,孝義家風傳遷古,義門世第永傳承。有人作詩曰:人生姓氏由而來, 命理強求前生定。生在哪裡姓什麼, 根深葉茂看假真。水有源頭樹有根, 人無祖種身何來。萬水千山須隔遠, 人身有系脈有源。義門世系真和假, 人親骨肉永相連。如有脈系尋根祖, 從頭一二看分明。宗親同心謀發展, 上天柄祖笑盈盈。(二)、炎帝神農氏之系少典氏,娶有僑氏女。曰:安登生二子,長襲少曲氏。是為黃帝之祖。次為炎帝神農氏,生子十有三人。數世而有炎帝,生子三人,巨、佰陵、祝庸。(三)、軒轅氏黃帝之系太祖黃帝元妃西陵氏、生二子,昌意元器。次妃嫘氏,生二子,休、清。三妃彤魚氏生二子,揮、夷彭。四妃嫫母生二子,蒼林、禺陽。元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孫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人,祈、西、藤、箴、任、荀、厘、傳、儇、依及、青陽。夷彭為二妃也。十三人皆姓姬。(四)、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昌意之系昌意,姬姓,生三人,干荒、安季、悃。長子干荒生帝、顓頊是為高陽氏、顓頊元妃鄒屠氏生長子駱明、次子窮蟬,又生八凱、蒼舒佰益、桃演、大監、原江、庭堅、仙容、叔達。(五)、昌意姬姓長子干荒之系顓頊,高陽氏黃帝之裔昌意之孫。年歲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初國高陽故號高陽氏。都商丘(今河南杞縣西),崩於漢陽(今河南漢陽縣)弟橋極子帝嚳,高辛氏繼位。窮蟬、顓頊子行三,生子佰鯀、敬康(行二)大業契、帝堯契、后稷、敬康(行二)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鼓瞍、姓媯,其正妻握登氏。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又姓姚。舜母早死,繼母生象,舜生商均,均生仲華,仲華生太元,太元生叔容,叔容生隱冀、生端明、端明仁夏,官司至大司馬,生旭突、旭突生勾轎、勾較生禹納、禹納生耿冠、生德懿,德懿生咸享。仕裔為鎖妻,大司馬生子余念,余念生子仲,仲生於閼父,閼父名隧、閼父生滿。乃陳姓受姓始祖。(六)、胡公滿封陳於宛丘武王追思元聖公元二二二年,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大禹之後於杞。封帝舜之後滿於陳。配以太姬,都苑丘同奉帝舜祀、周成王九年(公元前提二0七年)滿卒,在位十五年。滿之子犀立,是為申公。陳滿軒轅黃帝裔,帝舜之後。流遠而流長矣。附帝胃宗流世系表(七)、苑丘世系武王追思元聖、得舜後裔滿,公元二三年封媯滿陳胡公姬女於陳,生犀、皋、羊。卒於成王九年。一 代 犀 蘇氏 繼滿胡公立,為申公。娶庄玉公主。娶蘇氏,生突,胞弟皋、羊。繼其位為相公。二 代 突 梁氏 為孝公,宋氏,生圍戎。三 代 圍戎 周氏,為慎公, 周氏生寧。四 代 寧 杞氏 為幽公 在位二十三年,杞氏生孝。五 代 孝 汪氏 魯氏 繼幽公立,為厘公。在位三十六年,生靈。六 代 靈 祁氏 楊氏 繼厘公立,為武公。在位十五年,生子說、燮。七 代 燮(xie) 曹氏 羅氏 繼兄夷公立,為平公,在位二三年,生子圍。八 代 圍 蔡氏 繼平公立,為文公。在位一0年,娶齊氏生子鮑,娶菜氏生子佗。九 代 鮑 吳氏 塗氏 繼文公立,為桓公,在位三十八年,生子兔、躍、林、杵臼。歷公名敬種,娶齊改田氏。十 代 杵臼 繼兄庄公立,為宣公。在位四十五年,生子御冠立款。十一代 款 鄭氏,繼宣公立,為穆公。在位十六年,生子朔。十二代 朔 趙氏 繼穆公立,為共公,在位十八年,生平國。十三代 平國唐氏 繼共公立,為靈公,在位十五年生子午。十四代 午 晉氏 繼靈公立,為成公,在位三0年,生四子:弱、招、黃、過。弱名哀公。十五代 弱 鄭少長姬 燮妾長少 繼成公立,為哀公,在位三十五年,娶鄭氏(長)生太子師,鄭少生偃嬖,長生群留,少生勝。十六代 師 楚間陣亂,發兵伐陳,留奔鄭,師生子吳。十七代 吳 周氏 晉氏 繼楚靈立,為平王,初為惠公,在位四年,生子柳。十八代 柳 魯氏 繼惠公立,生子越。十九代 越 衛氏 楚伐陳。二十一年簡公在位二十三年楚王復國,使殺閔公之子衍,避居陽武。二十代 衍 談氏 周敬王四十一年,衍生璉與嶼。敬仲之後奔齊改田姓。二一代 璉,程氏,周孝王六年,衍卒。璉嶼歸宗,璉生履輝。二二代 履輝,湯氏,生子周昌、周安,安王十三年周昌復齊,齊康公二十三年,齊康王卒,無子。二三代 周昌,汪氏,生裔。二四代 裔,丁氏,生佰承、仲丕。二五代 仲丕,范氏,秦皇五十六年,佰承、仲丕卒。承無子,丕生從善、從吉。從吉生泰居住於秦。二六代 從善,鄒氏,生子德紹。二七代 德紹,王氏,生子述。二八代 述,樊氏,生二子,長伯,以耕家為業。次子平,遊學,六齣奇計。(八)、陳平世系二九代 陳平,張氏,漢王封平漢丞相,牖侯,曲逆侯,前178年卒,謚獻侯,生子買。三十代買,字原仁,胡氏,襲爵戶牖侯,前176年卒,謚共(恭)侯,生子遠、子逸、子逸。子遠從衛青伐胡有功,漢武帝拜之驃騎將軍,守右北平。三一代 子遠,庄氏,生子澄。三二代 澄,胡氏,生子與京,宣布帝時拜員外郎。三三代 與京,生子考。三四代 考,與京之子,遷山陽瑕丘。生子湯。三五代 湯,字子公,余氏,西域副校尉,關內侯,前48年追謚破胡壯侯,生長子馮,次子勛。三六代 馮,湯之長子,前48年封破胡侯。勛,湯之次子,前48年封討狄侯。三七代 咸,夏氏,馮之長子晟,馮之次子,仕尚書令。三八代 會可,張氏,晟之子。三九代 珍,余氏,會可之子,司隸校尉,一作司農校尉,生子嗣。四十代 嗣,何氏,生子翔,字子麟。四一代 翔,金氏。生子實,漢恆帝時為太邱長,其居穎川。(九)、穎川世系四二代 陳實 李氏甘氏,(104-187),原作寔,字仲弓,(多作為當時陳姓名人(如陳翔)名義上的異地嗣子)。漢桓帝時為太丘長,娶荀氏。卒,海內赴吊者3萬餘人,謚文范先生。陳天嘉五年追封康樂侯,太建元年加封潁川郡。生子紀、政、諶。四三代 :紀,字元芳,漢拜太僕,為尚書令,又拜大鴻臚。長子佑,字景叔,魏司使;次子群。諶,字季芳,與父實、兄紀,齊德同行,並著高名,時號「三君",圖像百城,子談遷閩中。光,字實芳,子締,締子敏。四四代佑長子飛,遷廣州高平;次子朔,朔子允,遷徐州廣陵。三子洽,字仲芳,子唐。群,原作上君下羊結構,字長文,紀之子,魏司空,封潁陰侯。娶荀或之女。236年卒,謚靖侯。次子漾,字和伯,魏大司馬,列侯。忠,字孝先,諶之子,東漢青州刺史。四五代恰,生子唐;坦,生子堪;忠,長子閏,字文清,魏高原太守;次子軫;第三子坦,廷尉;第四子和。閏長子譚,字子亨,魏主簿。四六代堪,官至大位。譚長子授,遷東塘;次子豹;第三子雍,字希文,遷延平;第四子虎,遷竹場。豹長子琅,遷福場;次子始,遷瀨下;第三子遠,遷湖州;第四子績,遷龍康;第五子邁,晉福州兵馬節度使,遷莆田;第六子率,率子思遠,思遠子高。唐長子相,仕吳;唐次子直,遷揚州;相子升(聲)字德冀,仕吳。四七代 思遠,生子准四八代 准 唐於氏生子匡(字管基。亞太守文教四九代 匡 閔氏生子赤松(奎扈)五十代 赤松(奎扈), 生子康五一代 康 莫歐陽氏生子公弼五二代 公弼,生子鼎,晉尚書郎。五三代 陳鼎,劉高氏生子安,步兵校尉。五四代 安,上官氏,生子高。五五代 高,湛氏生子泳,淮安令。五六代 泳,沈馮氏生了猛,淮安令。五七代 猛,馬胡氏,生子道臣。五八代 道臣,於、陸氏,生子文贊五九代 文贊,蔣、魏氏,生子霸先、談先、休先。六十代談先(道談),梁東宮直閣將軍,一作東宮學士。陳武帝時追謚始興昭王。武帝霸先(503-559),字興國,557年建立陳朝,號高祖。休先,梁文德主帥。陳武帝時追謚南康忠壯王。六一代文帝蒨(527-566),一作茜,字子華,談先長子,陳朝第二位皇帝,號世祖。宣帝頊(530-582),字紹世,小字帥利,談先次子,陳朝第四位皇帝,號高宗。武帝之子:孝懷太子克,豫章獻王立,長沙思王權,第六子衡陽獻王昌。曇朗,南康愍王,休先之子。曇朗生方泰(襲南康王)、方慶(封臨汝侯,唐初詩人陳子昂之曾祖)、方華、方曠。六二代廢帝伯宗(549-570),文帝長子,陳朝第三位皇帝,568年貶為臨海王。生太子至澤、次子奇兒。文帝共13男,其中2子早卒,另10子封王。後主叔寶(553-604),字元秀,小字黃奴,宣帝長子,陳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七年,589年陳朝滅亡。卒,隋封長城縣公。生22男,太子深,10子封王,11子因年少未封。叔明,宜都王,宣帝第六子(宣帝第二子叔陵,因謀逆被除。史稱叔明為第五子)字子昭,母何淑儀,同母弟叔堅。太建五年封王。禎明間,匿閩仙游縣。陳亡入長安,隋大業中,為鴻臚少卿。江州義門陳氏先祖。宣帝共42男,其中30子封王,8子因年少未封,3子早卒。六三代 志高(叔明之子),陶、王氏生子才。六四代 才,郝氏,生子蘊玉、蘊圭、蘊璋、蘊玉,玉生立,立生褒。六五代 蘊圭, 許、汪氏,生子兼。六六代 兼,駱氏,生當、萇、京、歸、齊五子。唐高宗進士。六七代 京,楊氏,生子褒,袞。京名為進士、賢院學生士。六八代 褒,冷氏,生子灌,褒為鹽官令。六九代 灌,孫、馬氏,生子鈺、鏞、銓。七十代 鈺,生子環。七一代 環,謝氏,生六子:佰琪、佰洪、佰淵、佰浩、伯玉、佰宣,環為鹽海令。(十)、義門世系七二代 佰宣,洪氏,生子檀,移官南康暇廬山。七三代 檀,張氏,生子旺、曉、晁。七四代 旺,孫氏,生子機、棋。七五代 機,王氏,生子感。七六代 感,鄭氏,生子蘭。七七代 蘭,李氏,生子青。七八代 青,劉氏,生六子:伉、仲、侍、俯、偉、伸。七九代 仲,蔡氏,生三子:崇、諧、式。八十代 崇,朱、洪氏,生六子:兗、稅、枋、輝、耀、曄。八一代 兗,六子:肪、叢、諗、錫、文、衍。八二代 錫,生子恭。八三代 恭,生子宗俞、宗臣。八四代 宗俞,生子升、進、暹。宗臣,生子及、登。八五代 暹,生子思澄。進,生子思淵。及,生子思洪。八六代 思洪,字深成,與從兄思澄代宗俞宗臣分果石庄,娶氏生宣、定、寶、宥。八七代 宣,字文俊,娶彭氏,生滿、增、餘三子。定,周氏,生太嗣。八八代 滿,二子:仁吉、仁拱。太嗣,一子諒。八九代 仁吉,字德樣,尹氏,生士通、士聲、士仁。諒生理。九十代 士通,字修濟,張氏,生世奇。理,元朝德安府知府,生山。九一代 世奇,以下子孫繁衍,各宗其宗,故未查錄。山,宣德年間戶部尚書,生循。九二代 循,系六順年間兵部侍郎,拜相三月卒,生廿三代陳明德。九三代 明德,生子景中。九四代 景中,由進士任山東巡碘,生子麟偉。九五代 麟偉,二子,文舉任貴州府太守,生江、坦。九六代 江,二子:受一、受三。坦,二子:受二、受四。九七代 受一,一子汝義九八代 汝義,三子,生懋相、懋宦、懋官。九九代 懋相,四子,生憲瑛、憲莫、憲玫、憲珩。懋宦,生憲昭、憲珂、憲貴、憲略。懋官,生大策、大猷。一00代 憲瑛三子,克潤、明新、維新。憲莫,一子,以勤。憲珩,一子陳柄 張氏,官任四川,遷黔板橋陳家壩大面坡觀音閣。憲玫,生子萬賢,赤水。有的又把陳氏世系劃分為:虞舜世系、陳國世系、田齊世系、陳平世系、穎川世系、陳朝世系、義門世系,在前文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推薦閱讀:

古宋白氏族譜2
吳氏族譜(十三)
宗族文化詳解:第二期
《大邨汪氏族譜家訓》

TAG:族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