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方氏:中國文化世家的絕唱
2011-07-30 17:27:51|分類: 博視天下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陶善才 方寧勝 張 勇
當代台灣著名學者高陽說:「桐城方氏為海內有名的世家,中國第一等的詩禮之家。」桐城方氏以桂林方氏與魯谼方氏最為興盛,兩方差不多都是宋元之交自徽州遷桐,不過一是來自休寧,一是來自婺源。兩方遷桐後都門庭興旺、碩輔輩出、名哲繼踵,蔚然為鉅族。桐城桂林方氏還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學派」,引領了主導有清一代文壇兩百多年的「桐城派」。桐城魯谼方氏則發微於明,崛起於清,影響於當代。近代以來,許多學者在研究桐城方氏現象時,都無不讚賞有加。梁實秋則不無誇張地說:「桐城方氏,其門望之隆也許是僅次於曲阜孔氏。」黃苗子在贈方鴻壽詞中也有「話到桐城必數方」之句。《影響百年中國的文化世家》一書,辟有一章重點介紹魯谼方氏,其標題就是「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兩方雖都是桐城方氏,然而今人多不易區分,籠統地稱譽為首屈一指的文化世家。本文作者長期搜集鄉邦文獻、關注桐城方氏評論,今就桐城方氏文化脈系作一梳理,以饗讀者。
一、有鳳來儀、雷驚石破
歷史學家湯綱認為,「城鎮的功能除了貿遷場所之外,城鎮也是許多望族士大夫的出生地、棲身處或原籍」。明清時期的桐城一向是人文薈萃之地,而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縣城,由於是七省通衢、江淮大邑,也是鉅家望族集中的地方,其中張、姚、馬、左、方等鉅族尤為顯赫。這些鉅族多從江南等地外遷而來,有的首遷之地在縣城,如桂林方氏的首遷之地即縣城鳳儀里(又稱鳳儀坊);有的雖然首遷之地在鄉野,如麻溪姚氏、宰相張氏、魯谼方氏、麻溪吳氏、龍眠孫氏等,但隨後都相繼遷入縣城;而桐城左氏則由江南涇縣首遷潛山,次遷橫埠,後也遷入縣城。這些鉅族遷入縣城後,都人文蔚起、門祚綿長,成為鉅族。他們在縣城不僅構有華堂大屋、游宴園林,還熱衷於開辦私學、興建書院,尤其在築城牆、架橋樑、繕文廟、助里民方面作出了許多貢獻,促進了縣城的經濟文化繁榮。他們興旺發跡之後,又以巨資在本縣鄉下擇買田地、山場、水面,建構別業,以備閑時耕讀,變世時則隱而居之,有時也作為卜葬之地。
然則,桂林方氏到底何時遷桐?現已經無確實可考。其十二世祖方大鎮在《祠堂續紀》里說:「我方籍於桐二百餘年。」方大鎮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往上倒推二百餘年,則大約是在元末。而據方學漸所編《家譜》,則稱始遷桐為元初,籍於桐已經三百餘年。清末學者馬其昶著《桐城耆舊傳》取折衷說法:「方氏宋元間徙桐城。」蘇惇元輯《方苞年譜》也持此說:「始祖號德益於宋元之際,由休寧遷桐城縣鳳儀坊。」德益公率全家遷桐後,因所居之地為鳳儀坊,方家也由此被稱為「鳳儀方」。據桐城縣誌記載:當時縣學宮(即今桐城文廟)門前狹窄不利通行,方德益讓出居地一半,使得文廟門前道路更加寬敞;他還捐資在龍眠河上修建了桐溪橋(即今紫來橋)。宋元間,胡騎南侵,鐵馬金戈,一時間江北人家多避兵南遷,方德益何以舍江南之安、冒鋒鏑北上?原來,宋端平三年(1236),蒙元兵犯淮西,安慶府被迫南遷入長江絕島太子磯辦公,後又移楊槎洲。桐城縣治也隨之遷治江南烏沙李陽河。當時的烏沙沒有現在的大圩,江面寬廣,水天相接,地勢較高的洲在建制上屬桐城縣。為避蒙古鐵騎,桐城縣治遷入李陽河是不難理解的。縣治何時回遷?惜於史無資料。一般認為,在元初遷回似合乎邏輯。安慶府1260年遷至桐城境內盛唐灣宜城渡,作為屬縣的桐城縣治當在此前後歸建。1277年元在安慶設路,桐城縣治最遲在1277年已不在江南。當桐城縣治遷出烏沙李陽河時,方德益很有可能是隨之北遷,至於他是縣衙中文職人員,還是迫於王命北遷的富戶就不得而知了。元延祐元年(1314),桐城在紫來橋東建文廟,當時方德益讓出居地一半,拓寬通向文廟的街衢。據此至少可以肯定,方德益遷桐是在公元1314年之前,且極可能是隨桐城縣治一道北遷,這個時間不會早於1236年,也不會遲於1314年。何況方德益第五世孫方法,生於洪武元年(1368),通常三十年為一代,古人生育年齡小,如以二十五年為一代,上溯四代為一百年,終元一朝計九十六年,因此方德益是宋末元初遷桐城無疑。
方德益舉全家定居桐城後,散枝開葉、人丁興旺,其後裔先後任元朝地方主簿、巡檢、宣撫等職,雖然官位較低,卻為後來的人才崛起作了很好的鋪墊。入明後,及至五世孫方法,於建文朝由縣學生舉於鄉,授四川按察司斷事,因號「斷事公」。方法剛正廉直,執法不撓。靖難兵取南京,天下諸藩皆有賀表,惟有方法效期門師方孝孺,不肯署名參賀。不久朝廷詔逮諸藩不服者,方法即被逮捕。船至望江,望家鄉龍眠故山,方法對守者曰:「此吾父母邦也,幸寬我械,容治酒北向而拜,以盡人子之思。」守者許之,於是,衣冠立船首拜,拜畢躍入長江而死。其妻鄭氏苦節四十年,合葬於桐城龍眠山。女兒方川貞生於四川官舍,因以命名。據《桐城耆舊傳》載:斷事公死難後,鄭氏歸里,以女許盛氏,受彩禮。「比徵,女笄有日矣。盛氏子病疫,女請臨喪」。「自是貞女與母同寢處二十餘年。舅姑喪,服衰母室。孺人歿後,貞女遂獨居一室。卒年六十八」。方法殉義沉江及其妻女苦節自守的事迹,成為方氏後裔共同引以為榮、富有感召力的一筆精神遺產,他們認同先祖篤守節義、忠貞、孝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在這種精神力量感召下,桐城縣風儀里方家到了第六代,終於「雷聲驚石破」(方以智詩句),蔚然為鉅族了。
二、龍眠鍾氣、代起人豪
在桐城城北,龍眠山口的外方,求雨頂的對面,有一座小小的山巒,宛如一彎新月卧在長渠北岸,這就是月山。又因上有方氏祖墳,所以常稱方家月山。山雖小,名氣卻很大,因為它作為桐城縣明清兩代族旺丁繁的大姓「桂林方」的發祥地,而留名於史傳之中。據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載,斷事公方法長子方懋,字自勉,與里人金騰高、史仲宏結為莫逆之交。史會看風水,他相中月山這塊「吉壤」,既不敢私有,也不肯明珠暗投,便先後來到金、方二家察看其子孫德行好壞。到金家,只見人聲喧嚷,孩子們有的在猜拳行令,有的在吆五喝六地賭博,便搖頭默退。而到了方家,只聽東邊紡績聲,西邊讀書聲。兩家氣氛迥異,便興奮地告訴自勉說:「將來你的子孫必定富貴」,於是便把月山這塊「寶地」指給他,並說這是上天的意旨,誰也不能違背,於是月山就成了方家祖墳山。本文無意於宣揚風水迷信,不過方自勉的後嗣興盛、名賢繼踵也是事實,這主要是因方自勉「訓諸子厲學」,家教得法,子孫勤懇和刻苦學習,並且使良好的家風世代相傳所致。
當時方自勉所居房屋宏麗壯觀,甲於全縣,並襲其先父方法官職名,稱「斷事坊」。方自勉有五個兒子,五子皆賢,時人有「五龍」之譽。因為老三方佑成進士,老五方瓘中舉人,於是吏科給事中王瑞在「斷事坊」大門樓上題寫「桂林」二字。古稱科舉及第為「蟾宮折桂」。這「桂林」二字既是讚辭,也是祝福,就是祝願方家今後「蟾宮折桂者,比立如林」。因此「桂林」二字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該族的光榮標誌,大概這就是「桂林方」的來歷吧。也就是從方自勉這一代開始,方家開始分房:長子方琳為中一房,次子方玘為中二房,三子方佑為中三房,四子瑜為中四房,五子瓘為中六房,懋弟方恕的長子瑤為中五房,次子玠為中七房。其後,方家子孫開枝散葉,人才興旺,門庭日盛,門祚綿延五百餘年,堪稱首屈一指的文化世家。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季,桐城桂林方氏成進士者二十五人,中舉者更多,而太、府、縣學生(秀才)則難以計數。
這裡以桐城桂林方氏中一房為例:方琳之子方印為明朝成化舉人,授天台令,彝秉直方、愛民如子、疾惡如仇,深受縣民擁戴,死時囊橐空空,依靠吏民助棺,才能入斂。更值得稱道的是他的曾孫方學漸。學漸字達卿,號本庵,生於嘉靖後期,先後以里中宿儒何省齋和縣教諭漢陽人張緒為師。何、張二人都崇奉理學,所以學漸自然也以性善之學為宗。他終生不試,後與鄒守益、呂坤、馮從吾、顧憲成、高攀龍等名士交遊。高攀龍曾把他和顧憲成並稱,享有崇高的聲望,以布衣身份主壇席者長達二十餘年,在重功名的科舉時代,這是極為罕見的。死後,學者私謚「明善先生」。清初文華殿大學士、著名文學家張英說:「先生以布衣振風教,食其澤者累世。」清代著名學者朱彝尊說:「方氏門才之盛,甲於皖江,明善先生實浚其源。東南學者,推為幟志焉。」
明善先生學術活動影響很深、很遠,這是因為:第一、他於縣城龍眠河畔構建桐川會館,館「負城臨流,據一方之勝」(焦竑《桐川會館記》),從此縣人有了專供講習、研討學問的地方;第二、從他開始,縣中讀書人紛紛集會、結社,開始了講學之風,這對推動全縣的封建文化教育,無疑起了促進作用;第三、他一生從事教育,以理學為其教育內容,門下弟子多達千人,使大多數讀書人都自覺不自覺地繼承了程、朱衣缽,直至清末的一些文人也未能脫其窠臼。為什麼桐城文人多為封建正統文人?為什麼桐城過去封建倫理觀念特別濃厚?大約這是一個歷史淵源吧。更重要的是,方學漸還是「桐城方氏學派」的創始人,他寫了不少闡明性善之旨的書,如《心學宗》、《性善繹》等,還有解經著作多種。
明善先生長子方大鎮是萬曆前期進士,官河南巡撫,累遷大理寺少卿。他在方氏學術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上,他要弘揚乃父的性善之學,特地在明善祠旁建一個「荷薪」館(「荷薪」之典出自《左傳·昭公七年》,其義是藉以表示決心繼承父親的道德學問);對下,他悉心培養了巡撫方孔炤和才女方維儀兄妹。方維儀是大鎮仲女,孀居六十六年,不惜犧牲自己的終身幸福,來實踐祖父輩所宣揚的道德主張,可謂慘矣!可貴的是在其嫂吳氏早年亡故後,她以非凡的才力,接下了娘家持家教子的重擔,方以智及其弟妹皆受養於她。方以智,這位百科全書式的曠世奇才的成長,是與其仲姑嘔心瀝血的培育分不開的。他的道德和學術成就遠勝於他的先人,也不愧為後世大師。方以智後嗣中,成就最大者為次子方中通,其後,或為官或為文,就少有超過先輩的了。
明善先生次子方大鉉亦為萬曆進士,累官至戶部主事,與其兄方大鎮被裡人合稱為「鳳儀坊雙鳳」,居家時分別於城北陋巷和龍眠碾玉峽構築「搴蘭館」,表達了一種雅潔向上的精神追求。大欽子方文善詩,明亡後隱居山野,以詩紀行和反映社會現實,創造了獨特的「塗山體」。方大鎮子方孔炤,萬曆進士,宦海沉浮,歷任兵部主事、僉都御史、湖廣巡撫。方孔炤子方以智,崇禎進士,官翰林院檢討、永曆朝禮部侍郎、東閣大學士。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明末桐城名媛詩社的領袖人物方維儀,她的身邊聚集了方姓、吳姓大家閨秀,她們詩文秀潔、才調絕人,不僅《明史·藝文志》有載,而且被清以來許多「詩話」所稱道,《歷代婦女著作考》、《安徽才媛紀略》等都有專述。清人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贊云:「龍眠閨閣多才,方、吳二門稱盛。」此外,中一房還有進士方建鍾官吏部考功司主事;方錫慶累官太倉、松江、鳳翔、臨江知府;方正璦官內閣中書、工部郎中;進士方履中授翰林院編修,先後任兩准鹽運使、四川提學使、安徽礦務總理。
再以桐城桂林方氏中六房為例:方大美是中六房發祥的奠基人物。大美字思濟,方德益第十二世孫。他勤奮治學,飽覽經書,科場得意,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授湖廣常德府推官,後擢御史、巡按江西,再巡河南、順天,旋遷大仆寺少卿。仕途一路春風。方大美有五子一女。其中,方應乾、方體乾、方承乾是恩貢生,方象乾是貢生,官居海防同知、方州按察司副使。方拱乾是進士,官少詹事、宏文院侍講學士。雖然方大美後代經歷了兩次流放的打擊,但是依然輝煌燦爛。僅方拱乾就有二十二孫,個個是人才,一門讀書人。方大美後代中進士及第者十一人。進士方孝標(玄成)官東宮侍讀學士。進士方亨咸官監察御史。進士方世俊官貴州、湖南巡撫。進士方保陞官翰林院庶吉士。方登嶧官工部主事。進士方式濟官內閣中書。方苞是桐城文派鼻祖,名揚天下,官至禮部侍郎。方觀承、觀承子進士方維甸、從子進士方受疇先後官直隸總督,享「一門三總督」的榮耀。馬其昶先生不禁驚嘆:「一門之內,三秉節鉞,何其盛也!」方維甸之子、進士方傳穆官翰林院編修、沅州知府。方傳植官濮州知府。方傳穟官福建、台灣知府。進士方奎炯官四川打箭爐同知。進士方鑄官戶部郎中。其中,方登嶧是中一房十三世方兆及的嗣子。還有不少人在兩朝擔任要職,於此不再贅敘。
方氏後裔秉承家學淵源,將刻苦讀書、鑽研學問當成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膏油繼晷,兀兀窮年,任何情況下都不放鬆。如方式濟受《南山集》案累,流放黑龍江,在嚴寒絕域治學不綴。戍余,詳細記述邊陲山川、民族分布、物產資源和歷史沿革等,寫成清代名志《龍沙紀略》,入《四庫全書》。方苞五歲即能背誦「五經」,一生嗜學如命。因《南山集》案,被定為死刑。在刑部獄,他苦讀《禮記集說》。同系者厭之,投書於地,說:「性命須臾矣!」他答:「朝聞道,夕死可也。」在獄兩年,著《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而方氏中那些沒有及第的讀書人,也像明善先生一樣,開館收徒,親授子弟,闡發經史,振起文運。方學漸族弟方學華工制義(八股文),「授徒不計贄,講解不輟,人爭師之」。他們擔起了傳承理學的重任,促進了方氏家學和桐城文化教育的發展。此外,桐城桂林方氏其他各房也是人才輩出。中三房方佑,天順元年進士,授監察御史,為忌者所劾,出知攸縣,官終廣西桂林知府,託疾歸。他工詩,著《省庵集》。中四房方向,成化十七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弘治中疏劾大學士劉吉、徐溥以及尚書周進士等依附固寵、巧圖進用、曲意逢迎,竟因此而下獄,謫官雲南多羅驛丞,後擢知湖廣安陸州,官終瓊州知府,著有《素亭集》。方向的從子方克,嘉靖五年進士,先後知貴溪、桐鄉二縣,擢南京四川道御史。曾疏劾中貴人邱得專恣不法。後一度歸鄉,再起為泉州知府,遷陝西苑馬寺少卿,致仕歸,居仙龍湖上,著《西川文集》。方向的曾孫方大任,萬曆四十四年進士,除北直隸元城令,擢拜御史,忤魏忠賢,被免職,崇禎初復官,累遷至左副都御史、順天巡撫,他學殖賅博,工力深厚,生有吟癖,未嘗一日廢,著《霞起樓集》十卷。
三、群星麗天、巨峰鼎立
桐城桂林方氏以古文立世,文風綿長。從方門不僅走出許多名臣大吏,而且走出了研究易學、理學、文學、詩詞、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學者方陣,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桐城方氏學派」,鑄就了燦若星河的學者群體。方法、方懋、方琳、方佑、方瓘、方印、方向、方若思、方克等皆精通易經之學,古文學造詣極深,各有詩詞存世。方學漸是文學家、理學家和教育家,皓首窮經,潛心鑽研性善之學,屬於「王(陽明)學左派」。撰有《易蠡》、《心學宗》、《桐彝》、《性善繹》、《孝經繹》、《庸言》等十餘部學術著作。方大鎮、方大鉉是理學大儒,詩文名家,精通周易象數之學。方大鎮有《〈易〉意》、《〈詩〉意》、《〈禮〉說》、《寧澹居詩集》等數十種著作。方大鉉有詩文集《搴蘭館集》、《聽峽齋草》等十多種著作。方大美、方大任、方大瑋、方大普等精通理學、易學,文學底蘊深厚,各有詩文集行世。方孔炤自幼聰慧,熟讀經史,是古文大家、理學家,有《〈周易〉時論》、《〈尚書〉世論》、《〈詩經〉永論》、《〈春秋〉竊論》等三十多種著作。方若洙、方里、方孔一、方應乾、方象乾、方其義、方授、方育盛、方膏茂、方章鉞、方畿、方中發、方兆汲、方幟、方仲舒、方騄、方世庄、方世俊、方城、方傳穆、方傳理等,都是古文學家、詩人,各有多部詩文集問世。方拱乾、方孝標、方登嶧、方式濟、方觀承、方維甸一家六代,都是蜚聲大江南北的文學家、詩人。方拱乾「平生酷好為詩」,流放「凡一千日,得詩九百五十一首」,結成《何陋居集》,是黑龍江省第一部詩集。方觀承還是著名的水利專家、農學家,詩書卜畫俱工。方亨咸既是文學家、詩人,又是著名畫家,有多幅山水畫存藏故宮博物院。方文詩名遠播,「聲振天下」,堪稱詩壇翹楚,有《嵞山詩文集》五十卷、《說文條貫》十八卷,僅《龍眠風雅》就收錄他的詩二百三十首。其獨創的「嵞山體」在詩詞學界有重要影響。他的從曾孫方世舉、方貞觀學行兼優,酷愛詩詞,著述豐碩,被薦博學宏詞科皆不就。他們三人被稱為「皖江三詩家」。方維儀、方孟式、方維則等閨中女詩人結會「清芬閣」,吟詩填詞,唱酬往還,分別有《清芬閣集》、《紉蘭閣集》、《撫松閣集》入《明史·藝文志》。方維儀還搜集古今名媛詩作,編成《宮閨詩史》,撰詩論《靜志居詩話》,時人稱為「今之大家」。方子耀、方若徽都是清代有名的女詩人,工詩畫篆刻,分別著有《寒香閣訓子說》、《閑雲閣詩鈔》。方中德是史學家和理學家,有歷史巨著《古事比》五十二卷及《性理指南》、《易爻擬論》等數十種。方中通學富五車,是天文學家、清初新派歷算「疇人」,師事德國學者湯若望;又是數學巨擘,窮十年之功,撰數學巨著《數度衍》,成為我國論對數第一人。他對哲學、經學造詣深湛,撰有《心學宗續編》、《音韻切衍》、《篆隸辨從》等數十種著作。方中履是著名學者,博學多才,經史、禮樂、法度、曆象、演算法、聲韻、醫藥無所不精,著有《古今釋疑》十八卷和《汗青閣詩集》、《汗青閣文集》等。方戡、方舟是時文大家。方正珠是著名數學家,著《乘除新法》,被學人奉為圭臬。方履中是古文學家、實業家。方正瓀、方正璆、方正璦、方正琫、方正玢、方正琇、方觀鯉、方元醴、方元一、方元薦、方元禮、方道章、方張盤、方張登、方奎炯、方宮聲、方昌翰等,都是工文、精詩、通史、酷愛自然科學的學者,知名於時,各有著作面世。更輝煌的是,桐城方氏還崛起了三位文化巨人,成為方氏學術上鼎立的三座巨峰。
第一位文化巨人是中一房十四世方以智。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龍眠愚者等,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十月二十六日(1611年11月30日)生於明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鳳儀里廷尉第,卒於清康熙十年辛亥十月七日(1671年11月8日)。少年隨父宦遊,天啟二年十二歲時,才華橫溢的母親吳令儀不幸逝世,與弟妹歸養於仲姑方維儀,維儀撫之如己出。天啟五年十五歲時,師事白瑜,通劍術,群經、子史略能背誦。天啟七年十七歲時,師事王宣,自此終生受其影響甚深。後流寓南京,崇禎十二年成進士,授翰林院檢討,為復社成員,有「明季四公子」之稱。明亡後為僧,法名弘智。《清史稿》評曰:方以智「生有異秉,博涉多通,自天文、輿地、禮樂、律數、聲音、文字、書畫、醫藥、技勇之屬,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他將知識分為三類:「考測天地之家,象數、律歷、音聲、醫藥之說皆質之通者也,皆物理也。專方治教,則實宰理也。專言通幾,則所以為物之至理也。」這種科學分類,在我國是第一次。他強調「質測」(實驗科學)的知識,主張「寓通幾(哲學)於質測」,哲學寓於科學,科學以哲學作指導。他接受了明末西方傳來的科學知識,但反對同時傳入的基督教神學,批判西學「詳於質測而拙於言通幾」。他認為「一切物皆氣(物質)所為也,空皆氣所實也」。反對「離氣以言理」、「離氣以言道」的宋明理學,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宙在宇中,宇在宙中,整個宇宙都是物質的。他在《東西均》中提出「合二而一」的合理命題。他發現「光不走直線」,「光肥影瘦」。其立論與二百多年後愛因斯坦的「光線在引力場中發生彎曲」的論斷有相通之處。方以智一生著作有一百多種,包括《通雅》、《物理小識》等,合計四百萬言之多,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數十種,內容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包。方以智是明清之際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
第二位文化巨人是方氏中六房後裔方苞。方苞(1668—1749),字鳳九,一字靈皋,老年自號望溪。其高祖方大美,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曾任太僕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貢生,曾任按察司使,充岑西左江兵備道,明末,因避亂寓居江寧(今南京)。祖父方幟,曾任蕪湖訓導,後調任興化縣教諭。父仲舒,國子監生,家境日落,後入贅江蘇六合縣留稼村吳勉家,方苞即出生於這裡。方苞自幼聰明,四歲能作對聯,五歲能背誦經文章句,六歲隨家由六合遷到江寧舊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十六歲隨父回安徽桐城參加科舉考試。二十四歲至京城,入國子監,以文會友,名聲大振,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學士李光地稱讚方苞文章是「韓歐復出,北宋後無此作也」。方苞三十二歲考取江南鄉試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取進士第四名。時母病回鄉,未應殿試。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案發,方苞因給《南山集》作序,被株連下江寧縣監獄。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獄,定為死刑。在獄中兩年,仍堅持著作,著成《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極力營救,始得康熙皇帝親筆批示「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遂免死出獄,以平民身份入南書房作皇帝的文學侍從,後來又移到養蒙齋編修《樂律》。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書總裁。雍正九年(1731)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遷翰林院侍講學士。雍正十一年,提升為內閣學士,任禮部侍郎,充任《一統志》總裁。雍正十三年,充任《皇清文穎》副總裁。清乾隆元年(1736),再入南書房,充任《三禮書》副總裁。乾隆四年,被譴革職,仍留三禮館修書。乾隆七年,因病告老還鄉,乾隆帝賜翰林院侍講銜。從此,他在家閉門謝客著書,乾隆十四年病逝。年八十二歲,葬於江蘇六合。方苞繼明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以儒家經典為基礎,尊奉程朱理學,並首創「義法」說,倡「道」「文」統一。在《史記評語》里說:「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以義為經,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論文提倡「義法」,「義」即文章的內容;「法」文章的寫作技藝,即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於內容,兩者相統一。從「義法」說出發,他要求文章結構條理要講究「篇法」,以「雅潔」為尚,反對俚俗和繁蕪,要「明於體要」,「於義以求法」,「虛實詳略」,「或逆或順,或前或後」,言之有序,有條不紊,創造語言清正雅正、嚴謹樸質的文體。這為桐城派散文理論奠定了基礎。後來桐城派文章的理論,即以方苞所提倡的「義法」為綱領,繼續發展完善,於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壇的桐城派,影響深遠,至今仍為全國學術界重視,方苞也因此被稱為桐城派的鼻祖。桐城派統治有清一代文壇二百餘年,當時可謂「家家桐城、人人望溪」,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第三位文化巨人是中三房後裔方東美。方東美(1899—1977),名珣,字德懷,後改字東美,曾用筆名方東英。1899年2月生於安徽桐城,世代書香。三歲始讀《詩經》,在儒家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十四歲進入桐城中學,與後來在美學、文學批評方面卓然成家的朱光潛先生同學。1917年就讀南京金陵大學文科哲學系,1918年與王光祈、曾慕韓、陳愚生等人發起少年中國學會,欲「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1921年赴美國留學,留美期間喜好實用主義哲學,後來深為柏拉圖吸引,熱愛希臘哲學。回國後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名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於大陸更名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復校)哲學系主任。1948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晚年致力於建立「新儒學」體系,被推崇為新儒學的哲學起源。1965年出席由美國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四屆東西哲學家會議,宣讀的論文得到各國學者極高評價。大會的發起人、夏威夷大學哲學系主任查理摩爾教授說:「我今天才知道誰真正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英國牛津大學中國明代思想史研究專家麥克慕蘭教授說:「真未想到一位東方人,以英文著述,向西方介紹中國哲學思想,其英文之造詣如此優美典雅,求之於當世之英美學者亦不多見。」方東美在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的一生中,始終以開放的胸懷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思想流派,潛心鑽研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學、宋明理學,并力圖貫穿古今、統攝諸家。他以寬廣的視角審視世界哲學的發展,深入中西哲學的殿堂,融匯百家,又最終回歸於中國文化本位。他十分注重吸納中國古代的生活哲學思想,以《易經》為緯,圓融佛儒道,會通中西哲學與文化,建構了他的宏大精深的哲學體系,從而為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現代轉折指點了一條全新路徑,創造了一個富有特色的哲學系統,因此被稱為新儒學「一代大哲」。同時,方東美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撰有《堅白精舍詩集》,存詩一千餘首,享有「東方詩哲」之美譽。在方東美先生的學術世界中,詩意的敘述與邏輯的體系,形上的理境與形下的燦爛,華美的文采與宏闊的構思,完美地統一在他的四百萬言著作之中。
四、詩書傳家、大壑幽深
與桂林方氏「折桂如林」的盛況相比,魯谼方氏興起較遲,門第寒微,被人目為「小方」,因其始祖宋末由徽州婺源走獵入桐城,定居於距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的魯谼山(谼者,大壑也),世代以打獵為生,又稱「獵戶方」。傳至族人方孟晙,始棄獵從文,築舍讀書,後世方轉而向學。孟晙長子方澤清雍正、乾隆間以優貢生入都為八旗官學教習,任滿以知縣用,不就,以文學名於當時,與同邑姚范、劉大櫆、葉酉等號為「龍眠十子」,又與周振采、沈德潛等並稱「江左七子」,姚鼐嘗從受業。著有《待廬集》等。自此,魯谼方氏文脈大開,薪火相傳,墨香不絕,幾有超越桂林方氏之勢。
方澤孫績,乾隆諸生,師劉大櫆、姚鼐,鼐子景衡又從受業,為文高古雄邁,著《經史劄記》十二卷、《鶴鳴集》六卷等。績子東樹(1772—1851),字植之,嘉慶諸生,博覽經史,著述宏富,曾纂《桐城魯谼方氏族譜》二十三卷,有《儀衛軒全集》行世,為「姚門四傑」之一,是魯谼方氏中第一個享有全國聲譽的人物,其《漢學商兌》、《昭昧詹言》為桐城派在政治思想和文學理論方面的代表作。東樹子聞,承父祖餘緒,學有根柢,負有詩名,著有《抱獨山人詩集》二卷。聞子淵如、龍光,嚴於詩律,不廢吟詠,均有詩作傳世。
近百年來活躍於學界文林的魯谼方氏學人皆為方東樹族弟宗誠的後裔。宗誠(1818—1887),字存之,號柏堂,道光縣學生。高祖孟晙,曾祖源,祖父護,父松,世有行誼,號為清門。自宗誠始由魯谼遷居縣城西北郊古塘。宗誠少而好學,師事方東樹,治經學兼治古文,同治間入曾國藩幕,曾國藩移督直隸,薦宗誠為棗強縣令,政聲頗著,後加五品卿銜,著有《柏堂集》九十二卷。錢泰吉謂其「議論開拓而能謹嚴,敘事詳贍而能簡潔」,為近代桐城派名家。宗誠子守彝(1845—1924),曾任太常博士,喜網羅舊聞,好為詩文,詩作頗受吳汝綸、徐宗亮稱許,著有《網舊聞齋調刁集》二十卷;守敦(1865—1939),青年時不應科舉,嘗從吳汝綸東渡日本考察學制,助其創辦桐城中學堂,熱心教育,精於書法,長於詩文,有《凌寒吟稿》、《凌寒文稿》行世。他們二人是桐城派由衰而亡的見證者。
守彝有子孝朗、孝深、孝沖、孝遠、孝寬;守敦有四子五女,子為孝旭、孝徹、孝岳、孝博,女為孝姞、令孺、令完等,皆術有專攻,學有所成,較有名望者有:孝旭(1887—1953),名時晉,曾留學日本東京弘文學院研修文史,與周作人同學。後任教於各中學,建國後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孝徹(?—1935),名時亮,工詩,取法謝靈運、杜甫、韓愈三家,詩作富有情感,有《解虛軒遺詩》一卷附雜文一卷存世。孝岳(1897—1973),名時喬,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後任北京大學預科國文講師,上海印書館編輯,曾赴日本東京大學進修兩年,回國後輾轉各大學任教,建國後一直任中山大學教授,畢生從事文學、經學、佛學研究,漢語音韻學造詣尤深,是我國現代著名音韻學家。孝博(1908—1984),名竑,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後改任中文系講師、副教授,建國後在甘肅省蘭州大學等校任教,著有《墨經中的數學和物理學》、《文字學綱要》等。令孺(1897—1976),因排行第九,人稱「九姑」,1923年赴美留學,為桐城女子留學第一人,回國後在青島大學、復旦大學任教,為新月派詩人、散文家,建國後任浙江省文聯主席。令完(1910—1981),早年畢業於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後在中小學任教。1960年前後,兩次奉派到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和波蘭華沙大學教授漢語言文學。幼承家學,長於吟詠。
守彝、守敦孫、曾孫輩中,亦不乏才華出眾、較有影響者。守彝之子孝沖,生有八子,三子琦德、四子珂德(後改名方章)抗戰前分別從清華大學英文系、社會系畢業,與蔣南翔同為「一二·九」運動中清華大學中共地下組織的重要成員。琦德「文革」前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秘書長;珂德在新中國成立後任昆明師範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五子璞德,改名楊永直,抗戰時由復旦大學赴延安,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六子和壁,改名何均,抗戰期間由重慶大學赴延安,曾任朱德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某組組長,與毛澤東秘書田家英關係甚密,田家英蒙冤自殺前最後晤談者即為何均。「文革」後調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工作。七子琯德,抗戰期間畢業於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解放後任職北京人藝,為著名話劇演員、導演。守敦長孫、孝旭之子瑋德(1908—1935),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外國文學系,從事新詩創作,受到聞一多、徐志摩的賞識,與陳夢家並稱為新月派後期「雙子星座」,著有《瑋德詩文集》。孝岳子管,學名珪德,字重禹,筆名舒蕪,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方言(1923—1992),原名方祚德,高級編輯,曾任新華社總社新聞部副主任,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指導教師,著有《新聞初探》等;方復,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名建築設計師,曾主持北京政協禮堂的設計和中南海居仁堂等古建築的修復工作。余者方敏、方新(筠德)、方徨(祁德)等亦各有所成。曾孫輩中著名者有:方純(鐵生),重堅長子,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北京軍事學院教研室主任、炮兵學院副院長,1955年授大校軍銜,現為國防大學副軍級離休幹部。方子哥,琯德子,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曾獲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此外,魯谼方氏還通過婚姻關係結成了一個龐大的文學方陣。孝岳娶桐城派殿軍馬其昶第五女馬君宛為妻,馬氏同父異母姐姐嫁與桐城相府張氏,生女張菁子,即當代蜚聲台灣文學界,與瓊瑤齊名的著名作家張漱涵;馬其昶長孫馬茂元,自幼與方氏子弟一起讀書、生活,畢業於無錫國學專科學校,後為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卷》副主編,以楚辭、唐詩研究馳譽學界。孝徹妻夏純(字漱蘭),系國民黨政要陳誠的表姐,著名畫家和社會活動家。其父夏嶼(字次崖),原任桐城中學體育教員,與守敦友善,後因參加倒袁鬥爭被暗殺,被國民政府追認為「上將軍」。守敦長女孝姞能詩善畫,嫁與同邑名門之後姚農卿。農卿清末留學英國七年,專攻採礦專業,歸國後無用武之地,遂轉教古典文學,抗戰勝利後任中國大學中文系主任,建國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守敦另一女嫁懷寧鄧石如之後、名醫鄧初。鄧初清末赴日本學醫,是中國西醫界的老前輩,與郁達夫、陳獨秀等現代名士相交甚篤,其兄為著名美學家鄧以蜇教授,其侄即為「兩彈元勛」鄧稼先。守彝的一個女兒嫁江蘇常熟宗氏,生子宗白華,是與朱光潛齊名的現代中國美學宗師。守彝孫重申之女瑤華,嫁上海人包敬第,生女包柏漪,後舉家由台灣移居美國,成為美國公民。包柏漪嫁給曾任駐華大使、助理國務卿的美國外交官洛德為妻,隨夫駐華期間積極推動中美友好關係,與中國文學界人士交往密切,是美國有名的小說家,每對人言輒依母籍自稱桐城人。
明末清初學者潘江在《懷方爾止·爾留》詩中寫道:「龍眼巨室推桂林,文章節義世所欽。國初沉淵有斷事,節義寥寥直到今。」總之,桐城方氏自宋元之際遷桐以來,忠孝賢傑,迭起代興,族望峻大,累葉敦儒,門祚綿延五百餘年而未艾。誠如錢理群所說:「桐城方氏是繼曲阜孔氏以後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家族。可以說,桐城方氏家族是中國文化世家的一個絕唱,在未來社會是不可能出現的了。」與桐城方氏一樣,城內還有張、姚、馬、左等著姓望族,合稱「桐城五大家族」,多以務農耕讀起家而至於科第綿延,簪纓不絕,並由此形成非常深的世家觀念。這些望族還以婚姻關係相串聯,環環相扣,盤根錯節,從五大家族中任取一人為中心,都可以畫出一個串聯五家的網路。當然,桐城方氏和桐城其他一些望族一樣,瓜瓞雖茂,但也並非只蝸居在桐城一隅。特別是明末遭亂後,桐城城中望族紛紛移徙金陵,儘管後來又紛紛回歸桐城,但也有的從此寓居他鄉。而寓居他鄉的客子,重宗意識都很強,仍為桐城的文明薪火蓄勢增威,他們的璀璨光芒繼續照亮著故園桐城的星空。如方苞自曾祖方象乾時代就舉家遷居金陵,他本人也出生於六合,但他始終籍於桐城,以「龍眠方苞」自稱,並在金陵建桐城方氏支祠。如今桐城方氏後裔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在各行各業繼續做出貢獻,但他們大多不忘根在桐城、根在鳳儀里,寓居在外年代已久的方氏後裔回桐城尋宗不斷,他們仍努力從家族的歷史和祖先的輝煌中汲取精神力量。
(轉自《書屋》2011年第七期)
評論這張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閱讀(10)| 評論(0)| 引用 (0) |舉報
推薦閱讀:
※中國占星七政四餘星曜吉凶變化
※26歲女首富的發跡史,也是中國最年輕女首富!
※感觸中國傳統文化之十八?霸王別姬
※中國最慘的皇帝,死前身邊只有一個夜壺
※盤點那些已經加入美國國籍的中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