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人物】古典太極拳論之—陳王廷傳

陳王廷傳

太極拳,相信我們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吧,對於陳氏太極拳,很多拳友愛好者也可以耍個完整套路出來。但是,對於陳氏太極拳的創始人陳王廷,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陳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孫。自陳王廷起,陳家溝陳氏世代傳習太極拳,經五傳至十四世陳長興(一七七一至一八五三年)這一代,陳氏已僅專精於太極拳第一路和炮捶一路,亦即流傳至本日的陳氏太極拳一路和第二路。陳王廷是明代很受重用的武將,他擅長技擊,在明皇朝滅亡以後,隱居在家,以打拳弄武教授兒孫們,作為晚年的消遣。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個姿勢編成拳套,作為練習士兵的內容。陳式太極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武術作用及獨特的演練風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興趣者。其它套路還包括器械和對練等等。

陳氏太極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別。追本溯源,陳王廷對編創太極拳是由傑出貢獻的。新架尤其凸起纏絲螺旋的動作。古樸而無花架勢。二路拳,亦稱炮捶,以剛為主。練拳時,汗流而不氣喘,柔化剛勁的爆發氣力是結合了導引、吐納術;環繞糾纏運轉的纏絲勁練好處法則是運用了經絡學說;虛實、剛柔相濟,則是採取了陰陽學說。

太極拳中的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的方法,更是陳王廷的首創,以沾連粘隨,不丟不頂,柔中寓剛,成為太極拳獨特的武術方法,不用護具設備,也可以訓練徒手搏擊的技巧。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彈抖就能更好地施展出來。

陳氏太極拳老架,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在祖傳的拳架中所總結與編排的。

陳式太極劍其實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陳式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原理,對陳式太極劍也同樣試用。因此也有人稱一路拳為基礎拳,練功拳。故而,外人不得窺其貌,更難知其髓。

根據技擊史家唐豪考證,陳家溝拳術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約1600-1680),此後代代相傳。一路拳以柔為主。主要訓練並建立起陳氏太極拳的功底。

陳式太極拳此套路除去勁發於外的動作,把勁路涵於套路當中,蓄而待發。唐豪進一步推斷,「陳家溝拳術」漸次衍變為當今之「陳氏太極拳」。

陳式太極劍的的傳統套路共五十八個動作,劍法多樣,有劈、刺、撩、掛;點、崩、雲、架;穿、提、掃、抹;帶、斬、截、托等。陳王廷文武兼備,依據家傳拳械,博採諸家拳法之精髓,結合中醫經絡學和導引吐納術,以中華傳統陰陽學說為理論依據,創編了技擊、傳統文化、醫學三者相融合的流傳至今的「陳氏太極拳」。

陳王廷是繼戚繼光以後廣州市陳氏太極拳館收拾整頓民間技擊的傑出人物,他和戚繼光同樣是身為武將,都要研究武功,又有實戰經驗,接觸有武功的人有多,所以有利於搏采眾長,加以繼續和立異。

他的保健醫療作用,已為泛博群眾所熟悉,並已引起國際體育、醫學界廣州太極的正視。可以說,陳王廷不僅是陳式太極拳的創始人,而且是我國太極拳運動的開山祖。小架為陳氏十四世陳有本所創。

現在,太極拳運動已在海內普及,成為擁有最泛博群眾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陳發科所編之套路流傳之後,此套路逐稱為小架。他以戚繼光的《拳經》為底本,創編了十三勢、長拳、炮捶等拳路,後來與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的理論相結合,演化本錢日之太極拳。陳王廷從中吸取了二十九勢,創編成太極拳套路十三勢五路、炮捶拳一路。

陳王廷造拳的創造性成就,是在太極拳結合了導引、吐納術,並運用了經絡、陰陽學說。老架以纏絲為軸心,貫串於整個套路。《拳經》三十二勢的起勢都叫「懶扎衣」,而陳王廷創編的這七套拳路的起勢,也稱為「懶扎衣」。一直到陳長興(1771-1853)傳拳與河北廣平府(今邯鄲永年)楊露禪(1799-1872)後,「陳家溝拳術」才被眾人所見。所謂「懶扎衣」是指臨敵時隨意撩衣應戰,表示武藝高強,不慌不忙地意識。

這是我國技擊史上具有時代意義的創造性成就。陳氏太極拳新架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七世陳發科由老架編排而成,經其子陳照奎定型為新架。其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間,以身帶劍,靈活多變;運動路線纏綿曲折,風格別緻,有很高的強身健身價值。整套拳打起來溫文爾雅,有儒者之風範。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學習二路拳。


推薦閱讀:

楊氏太極拳動作歌訣 85式
楊氏太極拳勁意引導心法
[推手技巧]太極拳推手的基本要點[一]
論陳式太極拳陰陽、剛柔的養生與實戰意義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 教你打好陳式太極拳基本功(2)

TAG:人物 | 太極拳 | 古典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