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手冊(一)佛教在印度
這本手冊共12章,按四大部分劃分,其中佛教在印度的創立、傳播及其基本教義為第一部分;我國漢、藏、巴三大語系佛教各宗及其派系淵源為第二部分;佛教常識、佛事儀規、叢林組織等為第三部分;全國重點寺院、佛教勝跡、石窟造像、中國佛教協會歷屆會議、佛教院校、港台佛教以及和各國佛教的友好交往等為第四部分;宗教政策和有關文件如憲法、刑法中有關宗教政策的條款及有關文件、講話等作為本書的附錄,供讀者檢索參考。本書是中國佛教協會1988年編寫計劃之一,趙朴初會長題寫書名,本刊將按章節連載,大致15期左右,歡迎學習。
目錄
第一章佛教在印度第一節佛教的創立與定義第二節二乘佛教的定義和分類一、小乘佛教二、大乘佛教三、小乘與大乘的差異第三節三期佛教的分類一、原始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大乘佛教第四節經律論的結集一、阿含經的成立二、律藏的成立三、論藏的成立第五節九分教與十二分教(十二部經)第一章佛教在印度第一節佛教的創立與定義第二節二乘佛教的定義和分類一、小乘佛教二、大乘佛教三、小乘與大乘的差異第三節三期佛教的分類一、原始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大乘佛教第四節經律論的結集一、阿含經的成立二、律藏的成立三、論藏的成立第五節九分教與十二分教(十二部經)一、九分教二、十二分教第二章佛教的基本教理第三章佛教的傳播第四章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第五章怎樣辨別佛、菩薩像第六章叢林的組織和常識第七章佛教勝跡第八章漢族地區佛教國家重點寺院簡介第九章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佛教寺院、石窟和佛塔簡介第十章佛教組織第十一章港台佛教簡況第十二章我國與世界各國佛教關係附錄
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
第一節 佛教的創立與定義 佛教創始於釋迦牟尼,以合乎理智的教說,示導人類轉迷開悟,其目的在於實現凈化社會的理想,以超越階級、種族為特色。其名稱,近世以來,凡教義、教團、實踐方面,都以佛教通稱。古代以教法為中心的,自稱佛法、大法,聖教、釋教、大教、佛道,以教團為中心的,自稱或他稱為釋氏,他稱為釋家、浮屠氏。其後以教法為中心的又稱佛道、佛法,正法,或如來的教說、世尊的教說、勝者的教說等稱。又以經典中常記載佛陀具有「十力」,故又稱佛教為「十力教」。 公元前5世紀左右,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位於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王子悉達多喬達摩於印度恆河中游流域宣揚苦、無常、無我、緣起、解脫等教法,並強調無論任何階級均可信奉其教說。釋尊入滅後,其遺法由弟子加以結集而傳持,但百年後,傳持者之間興起若干意見的諍論。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皈依佛教,將佛教傳入全印與其鄰國,而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其後300年間,印度、錫蘭興起說一切有部、大眾部、犢子部,錫蘭上座部等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均一一傳來西域和我國。 公元1世紀至7世紀,大乘佛教急劇發展,教化地區亦隨之擴張。部派佛教在印度分出經量部等,大乘則分中觀、瑜伽兩大學派。此後至1 3世紀,印度密教由成立而興盛。14世紀以後,由於西方傳入回教,而印度佛教情勢丕變。
第二節 二乘佛教的定義和分類 所謂佛教就是「佛的教法」或「佛陀所說的宗教」。換句話說,佛教就是以佛陀釋尊為開祖而尊崇信奉的宗教。 關於佛教的分類有下列三項標準;也就是1分為二乘或者是三乘,2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3分為南方佛教和北方佛教。除此之外,也有分為顯教、.密教以及自力教、他力教的。 所謂二乘,就是指小乘與大乘,也可稱為聲聞乘、菩薩乘。此中小乘就是聲聞乘,大乘就是菩薩乘。所以「小乘與大乘」或「聲聞乘與菩薩乘」意義是相同的。 一、小乘佛教 由於這種教法是僅以自己的完成與救濟為理想的自力教,所以稱為小乘。另外又稱為聲聞乘,這是因為小乘佛教著重在聞佛之教始得開悟的緣故。所謂聲聞是指弟子。以十大弟子為首的釋尊的弟子們,都稱為聲聞。 二、大乘佛教 這是不僅期求自我的完成與救濟,而且也廣泛地救助他人的自覺覺他的教法。不像小乘佛教那樣只求自利,而是兼顧自利與利他,這種教法就是大乘佛教。它的理想就是最後能成為自覺覺他的佛陀,所以大乘又稱為菩薩乘或者是佛乘。 三、小乘與大乘的差異 原始佛教產生之後,在佛滅百年後形成的部派佛教,逐漸地形式化和形骸化,由於消失了佛教本來的宗教立場,因此在佛滅後400年左右,出現了倡導回歸釋尊真精神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以小乘與聲聞乘的名稱來蔑視部派佛教,其本身的立場以傳承佛教的真精神自命。因此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佛教的特徵有其差異,這一差異的比較請參照下表:(此處有一表格)
聲聞乘的根本教法,是以自我完善為目標的四諦八正道。證得四諦八正道,則可完成自我的人格,同時也才可能為其他眾生效力。證得聲聞最高悟境的阿羅漢,並不必然是只顧自利的獨善者,也可能從事教化救濟世人的工作。阿羅漢一詞也可以譯成應供,是指有資格接受他人的供養與尊敬的人。由於阿羅漢教化世人,給世人以福德利益,也當然有承受世人尊敬供養的資格。從這點看,阿羅漢決不是與世間完全無關係的獨善者。說聲聞只求自利,這是大乘佛教不恰當的非難。在大乘佛教運動興起的時候,部派佛教(小乘)已經形骸化,已經喪失指導教化世人的宗教性,上述大乘佛教的非難,大概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吧!如果只是為了自我人格的完成,則四諦八正道的教法已經足夠。然面。大乘佛教對這點並不滿足。所以菩薩的修行法,並不採用八正道,而以六波羅蜜為獨特的修行法。由於八正道只包含完成自我的德目,在自他方面並未具足,所以大乘菩薩的修行法,就加上布施;忍辱等有社會意義的德目。這是比較恰當的。 在六波羅蜜的修行法里,布施排在第一位。社會上所有的人相互扶助、實踐布施慈善的善行,大乘佛教以為是非常必要的。大乘佛教之所以是救濟多數人的交通工具,部派佛教之所以是少數人的小型交通工具,其原因即在於此。
第三節 三期佛教的分類 依據佛教教理展開的時代來區分,可以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種。這主要是對印度本土佛教的考察。 一、原始佛教
這是指從釋尊在世時代開始,到佛滅後百年左右為止的初期佛教而言。在這期間,佛教教團不曾分裂,沒有分派,全部都像最初的形態一樣。和合一體。這個初期佛教又可以分成二種,前半期是根本佛教,後半期是狹義的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是最純粹、最根本的釋尊教法,這是指從釋尊在世時一直到佛滅30年左右的佛教而言。 二、部派佛教
佛滅後百餘年,佛教教團裡面,對於戒律與教理的解釋產生異說,保守派與革新派之間,意見逐漸對立。革新派稱為大眾部,保守派稱為上座部而保持傳統的形式。相傳這個最初的對立分裂,是在佛滅後百年左右發生的。最初的分裂發生之後,教團內部又有某些意見相互衝突,加上佛教逐漸地在印度各地方普及發展,各地方相互之間教團的聯絡與關係中斷,各地方的教團逐漸獨立,於是根本二部派(即大眾部、上座部)又逐漸分裂,二三百年之後,終於成立了所謂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就像這樣,這些已分裂之各部派的佛教,就叫做部派佛教。 所謂部派佛教時代,是指原始佛教時代以後,各部派成立,完成,一直到大乘佛教興起的這一期間,亦即公元前兩三百年間。為了對部派佛教的簡單敘述,特將巴利佛教所傳和說一切有部(異部宗輪論)分別列表如下:(此處有表格)
三、大乘佛教 由於部派佛教的形式化與學問化,使佛教原有的宗教活動懈怠下來。大乘佛教就是從事恢復佛教本來面目的一種運動,這是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所興起的新佛教。這一新佛教輕蔑排斥舊有的部派佛教,而稱其為小乘,聲聞乘。並製作了與部派不同的獨特聖典,而冠以佛說之名。這些就是大乘經典。這些經典所說的比起部派佛教所傳的聖典,更能發揮釋尊的真精神。對於他們所樹立的這種信念,客觀地看,推動了佛教的發展。
第四節 經律論的結集
一、阿含經的成立 在第一次結集中,結集了「法與律」,法就是經典,逐漸地被整理完成。最初這個法並沒有五部與四阿含的分類組織,而是在傳承期間才被分類整理的,這就是阿含經四種或五種的分類。但直到現在,我們仍不十分清楚這個分類是何時確定的,大概在佛教分裂為部派以前,也就是在原始佛教時大體上就已經有了分類吧。因為在各個部派中,阿含經分為五種或四種的說法,已經都在流傳了。二、律藏的成立 律,是在第一次結集中結集出來的。到後來逐漸的被整理組織,而成為今天所傳的各部派的律藏。律藏的組織大體可分為止持戒(禁止事項)與作持戒(遵守事項)兩種。止持戒指的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這些戒條的數目依部派的不同而有差異,將這些戒條分類整理出來的大綱,於各部派都是共通的。在律藏中對戒條也有加以分別解說注釋的文字,這就是經分別。 作持戒包含的是出家教團的生活規定,如出家受戒、布薩、雨季安居、自恣,及其他關於衣食住等問題的規定。並且包含有對這些規定的注釋說明,這叫做犍度部。除了上述這兩部分外,後世加上的附錄稱為附錄。三、論藏的成立 像這樣,在第一次結集以後,對經和律都做了分類整理,並將難解的語句下定義加以說明。對教理的修行法也加以體系化,對律的戒條與作法規定也有所說明,並加以體系組織化。像這樣對經(法)與律的種種研究稱為對法(阿毗達磨)和對律(阿毗毗奈耶)。對於律的研究,是加在律的最後做為附錄,但在經的研究方面,由於阿毗達磨的敘述與表現方式和經典不同,所以不能加在阿含經中。但是他的初期階段的注釋與綜合,在阿含經里還是可以看到的。 可是在阿毗達磨的研究逐漸發達以後,不久就產生了無法納入經典的不同的文學形式,這種獨立的文獻就被稱為阿毗達磨論書。將這個集錄起來就稱為論藏,這就是論藏的成立。論藏的成立,被認為是原始佛教時代已經過去,而開始進入部派佛教時代。在這時經藏與律藏已經成立了,於是各部派做為原則的經律論三藏都保持傳承了下來。 三藏中,經藏與律藏方面,部派間共通和類似的部分很多,論藏方面雖然多少有類似之處,但不同的地方則相當多。在三藏中經藏與律藏的源泉是釋尊的說法與施設,經過第一結集在原始佛教時代流傳,這是當時所有佛教所共通的。而論藏的研究則是從原始佛教時代才開始,其成立與結集,是部派時代各部派的個別事情。實際上,部派的特徵可以說就是論藏。
第五節 九分教與十二分教(十二部經)
這是佛陀說法的經典,依照所說內容與表現形式,又可區分為九種與十二種。在佛教史上,並非所有的經典都被具體的整理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但從形式上來看佛陀教法的時候,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中,是常將其分為九種或十二種的。這樣的分類有些是依據經典的表現形式,有些是依據教說的內容,兩種是混合在一起的。同樣的一個經典,可以從內容或形式兩方面分別來稱呼一個經的名稱,這種分類是缺乏嚴密性的。另外,十二分教所分類的教法,依照時代,部派與學派的不同,其範圍也並不確定。如原始佛教時代,經律論三藏中,只有經可以稱為法,這個經可分為九種或十二種。可是到了部派佛教時代,不再只是經,進而把律也加入其中,後來甚至連論也包含在內。到了大乘佛教時代,不只是小乘三藏,連大乘的經與論也包括在裡面。關於十二分教與九分教的項目與列舉順序,由於部派與文獻的不同,也有相當的差異。下面所列舉的是較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一、九分教 1、修多羅,2、伽陀,3、本事,4、本生,5、未曾有,6、因緣,7、譬喻(阿波陀那),8、祗夜,9、優婆提舍(議論),與巴利九分教的項目有出入。這裡沒有巴利系統的3、受記、5、優陀那、9、毗陀羅(毗佛略)三者,而代之以因緣、譬喻與議論。 二、十二分教 在部派學派與小乘大乘之中,其項目雖然完全一樣,但列舉的順序各有異同。說一切有部以承受說一切有部的瑜伽行派的十二分教,其順序如下: 1、契經(修多羅),2、應頌(祗夜),3、記別(毗伽羅那、受記),4、諷頌(伽陀、偈),5、自說(優陀那),6、因緣(尼陀那),7、譬喻(阿波陀那),8、本事(伊帝目多伽),9、本生(閣多伽),10、方廣(毗佛略),11,未曾有法(阿浮陀達摩),12、議論(優波提舍)。 以下十二個項目依照上列順序做一簡單說明。1、契 經(修多羅、經,線經) 廣義來說,契經是指十二分教全體的十二部經而言。另外,所有的漢譯佛典,如一切經或大藏經都以「經」來稱呼它。這是最廣義的經。但是也有指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全體而言,這裡的經,只是指用「經」那種文學形式所表現的經典。2、祗 夜(應頌、重頌) 其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里是指用韻文來重複散文所敘述的東西。也就是說散文與韻文(偈)兼而有之的佛的說法形式。所謂應頌是「對應著散文的頌(韻文)」,所謂重頌則是「重複散文內容所說的頌」。3、記 別(毗佃羅那、記說、記別、受記、懸記) 這一項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用法上,內容多少有些變化。其本意是「問答體的解說文章」,後來又進一步解為「對簡單的東西做詳細解說」的意思。這個意思用記說或記別來代表比較妥當。在大乘佛教,則不只是前述這樣的文章形式,而且還指佛對弟子們未來命運的一種預言。也就是「成佛的預言」才稱為受記或授記,在這裡要把握的是其內容的性格。簡言之,這個項目最初的意思就是「記說」而已,後來就成受記(授記)。也可以把記別(記別)看做是兩者之間的意思。4、諷 頌(伽陀、偈) 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都是其中一例。5、自 說(優陀那、無問自說、感興語) 遇到某種令人感動的事件時,自然由衷而發的言論叫做自說。佛弟子們也可能有自說的情況發生。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主要是指佛的自說。佛陀通常都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自說是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自說原本就不是文章形式,本是指「自說教化」的意思,在形式上散文韻文都有。6、因 緣(尼陀那) 這是指說法時在某種因緣條件下,說出那種序文式的故事。這就是1經典一般所說的因緣、2有一些偈所說的因緣故事、3制定戒律戒條的因緣。在巴利文的九分教中並不包含因緣,如本生故事的序章中載有釋尊從過去世修行直至今生成道的種種因緣故事,這也可稱為因緣。但這不是佛說的,而是後世注釋書的一部分。7、譬喻(阿婆陀那、阿婆陀那)這個項目也是依時代或部派的不同,而在意義內容上有所變化。其本意是「英雄行為的故事」,與因果業報說有關係。某些人在現世有傑出的表現,在過去世也曾有過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連串起來的故事就是譬喻。這是由因果業報而來的教訓式故事,所以也可稱為「訓誡式故事」。8,本 事(伊帝目多伽、如是語) 釋尊在菩薩時代的過去世故事稱為本生,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都有本生這樣的體裁。而本生以外的,佛弟子等過去世的故事,就是本事。可是實際上這也相當於十二分教中的譬喻。也就是說沒有包含本生與譬喻的「過去世故事」。是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或轉輪王的故事的意思。
9、本 生(閹多伽) 這是佛陀前生的故事。佛陀在菩薩時代曾做過沙彌、婆羅門、國王、大臣、商人等人類。另外還做過神以及種種動物,在這些不同的角色中,他所做的波羅蜜善行故事就是本生。巴利小部經中約包括有550個故事的本生經流傳下來。小部經另外還包括有三四個故事的行藏經,這也是一種本生。10、方 廣(毗佛略、毗陀羅、有明) 方廣,首先就是為了得到知識上的滿足而詢問,以及為了針對這個詢問所作的解答。這種問答體的經典就是方廣。11、來曾有法(阿佛陀達磨) 這是指佛所說那一類希有,未曾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所謂「未曾有」是指1與世間一般情形不同的那種佛教第一義的事, 2指神通奇蹟那一類不可思議的事、 3指自然界一些奇妙壯觀的變異。這幾類都包括在未曾有法裡面。12、議 論(優波提舍,論義) 這是指與略說不同的廣說,是一種詳細注釋的說法。並不一定是佛所說的。後世阿毗達摩論書也可以包含在論議中。所謂注釋,是在原始經典中與「略說」不同的「分別」,這個意思下的分別經在阿含經中隨處可見。另外與總說(法說)不同的義說(義釋)也有注釋的意思。所謂論議,具體而言是指阿毗達磨論書,而義釋也是阿毗達磨的前驅。
待續
推薦閱讀:
※印度烏蒂植物園
※使用體驗差、用戶習慣尚未養成……,印度移動支付任重道遠
※在印華商率先發聲:讓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
※印度農業科技創投的2017與2018
※如何看待CCTV4中出現的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