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政策可以休矣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口也是如此。作為地球的主宰,人既消耗資源,同時也創造財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人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總體上,人多要略好於人少,因為人多可以變少,人少卻無法短期內變多。實際上,「人多」正是中華民族履歷磨難而不亡的根本原因,同樣,「人少」也是德日二戰失敗的重要原因。
中國是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較少的國家如一直像幾十年前那樣毫無節制隨便生育甚至鼓勵生育顯然是不行的。因此,中國階段性的實行計劃生育是迫不得已和不可避免的選擇,除非我們這個民族具有根據人口規模的需要而開疆擴土的非凡勇氣和足夠能力。就像土地革命那樣。
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計劃生育政策,無疑具有很積極的意義:不僅極大減緩了人口過快增長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而且是近三十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客觀上也極大地促進了男女平等。值得一提的是幾十年的計劃生育很大程度地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生育觀念:現在即便全面放開,很多人也不會多生。
但是,從無節制的生育到只生一個,顯然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據統計,目前中國城市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育齡期間生育子女數)已低達1.04%,上海,北京的總和生育率已低達0.7%左右。過低的生育率帶來了很多家庭,社會和人倫方面的問題。很多負面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一,中國正快速進入老齡社會。中國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這大大降低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我們知道: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直線上升,全國各地到處鬧工慌,迫使很多企業向像落後的國家轉移。但是,成功的案例並不多。原因是我們的內功並未練好:以目前很多中國企業的產業水平,技術水平,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國際影響力以及跨國經營的經驗,「走出去」的條件並未完全具備。所以「走出去」的企業很多都處境尷尬,騎虎難下。
二,年輕人的比重越來越低,老年人的比重越來越高,導致繳納養老保險金的人越來越少,領取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直接導致社保基金入不敷出,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人們普遍認識到:未來的養老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直接促成了城市「啃老族」的形成:一方面「獨生子女」吃苦耐勞精神降低,另一方面,家家一個孩子,一般的家庭都有能力供養。而且,父母的積蓄不用在孩子身上,也別無它用。因此,很多城市青年缺乏出去工作和創業的迫切感和危機感。
四,持久的獨生子女政策將使未來出現「四,二,一」的倒金字塔的人口結構。現在一個老人生病,一般都是幾個子女輪番伺候,尚顯力不從心。將來一個孩子頭頂2-6個老人可怎麼辦?有人說可以送養老院,但事實上不太可行。費用是個問題,建養老院需要大量土地也是個問題。重要的是如果都是獨生子女,誰還干伺候人的活(服務員)?
五,增加了子女教育的難度:現在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已成了天大問題,家家只有一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全部寄託。因此,家長們都千方百計保證孩子優秀,因此,孩子沒完沒了的上各種輔導班,因此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和考試越來越看重。此外,孩子一旦不聽話,作家長的實際上只能順其自然,因為沒有別的選擇。
六,加重了很多不幸家庭的不幸:在中國,因各種原因「失獨」家庭也很多,據說多達幾百萬戶。雖然政策允許再生,但很多出於年齡,健康和生育能力喪失等原因,多數享受不到這一政策,造成這種「不幸」一旦發生就無法彌補。成為很多父母一生都過不去的「坎」,很多家庭幸福從此歸零。以前聽過這樣一件事:有位計生幹部以前工作非常認真努力,後不幸「失獨」,從此,認識和態度大變。這種事讓我們噓噓不已。
有些問題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
首先,如果現行獨生子女政策一直不變,那麼一旦發生對外戰爭,我們將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一方面兵員減少,另一方面,獨生子女的勇敢精神,犧牲精神,冒險精神,吃苦耐勞精神都會大打折扣。再一方面,一旦戰爭爆發,有多少人願意把唯一的孩子送上戰場?這就是為什麼這幾年南海局勢,中日局勢稍有風吹草動徵兵難度就立刻加大的原因。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總是批評我們這個,批評那個,就是很少批評我們計劃生育的原因:站在他們的立場,我們一個不生才好。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們幹了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說的嚴重點,我們是在民族自殘。
其次,如果現行獨生子女政策一直不變,我們的後代將沒有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弟弟弟妹,妹妹妹夫,沒有叔叔嬸嬸,大爺大娘,姑姑姑父,舅舅舅母,姨媽姨夫,也沒有當個堂哥堂姐,堂弟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更不要說什麼妯娌,連襟,叔公之類的。他們只能從書中或外國影視中看到這些名詞,但他們可能不明就裡。可以想見:我們的後人遇到事將會多麼的孤獨無助,我們的社會將會變成缺乏人倫的社會。
第三,假如150年前實行獨生子女,很多我們耳熟能詳,對世界,國家和民族發揮過巨大作用的偉人們就不復存在,歷史可能就會改寫。比如馬克思在家行三,列寧有哥有姐,孫中山老二,蔡鍔老二。不是老大的偉人還有很多,比如朱德,鄧小平,林彪,粟裕,袁隆平。我們很難想像出:沒有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沒有列寧的十月革命,沒有孫中山的辛亥革命,沒有蔡鍔的討袁護國戰爭,沒有林彪的遼瀋戰役,沒有粟裕的淮海戰役力,沒有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沒有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會是什麼樣?
最具戲劇性的是當年力主計劃生育的人口學家馬寅初在家行五。而他同時有兩位妻子,七位子女。假如,馬寅初被「計劃」掉,該會怎樣?
第四,獨生子女政策客觀上催生了另一個不公平:計劃生育幾十年,給人的感覺是「老實人」吃了虧。少數民族因民族政策政策基本不受影響,富人們有錢能交得起罰款,能移民,有門路拿到外國身份或到國外生也基本不受制約。甚至有些不富裕的人比如自由職業者,無業游民,老少邊窮地區的居民可以通過打游擊的方式而實現多生。真正能被約束的是教師,醫生,軍人,機關幹部及工作人員,國企的幹部職工。而這些人恰恰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一方面,中國人民為計劃生育付出了犧牲,另一方面,很多旅居中國的外國人卻可以不受任何約束的生育。比如:浙江有10多萬中東人,他們有的生7,8胎。北京,上海,天津有70多萬韓國人,雲南有幾十萬越南人。這些外國人不受中國計劃生育的節制,卻在無償享用我們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糧食,交通資源,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而且好像外國人參加中國的高考題很簡單,錄取分數線也很低。也就是說,我們一部分計劃生育的成果被好多外國人享用了。
第五,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會導致民族性格的軟化。解決人口和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矛盾共有三個辦法:一是減少人口,二是擴大疆土,三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西方國家最初一般都是採用第二個辦法。現在多轉而採用第三個辦法。但當初採用第二個辦法有的很成功,取得了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有的沒有成功,比如英國(因殖民地獨立喪失了很多),德國,日本,以色列,但他們從第二種辦法轉向第三種辦法非常成功,這幾個國家資源利用效率都特別高。所以,從某種程度講,有些民族的優秀也是逼出來的。世界上沒有跳出第二種辦法的好像只有俄羅斯。採用第一個辦法的大概只有中國和越南,但越南可以生二胎。
可怕的是一旦成為慣性,就會缺乏採用其他辦法的動力。就會固化,軟化我們的民族性格。就像一個企業遇到困難,有的企業總是優先考慮擴展業務。而有的企業則是習慣性的優先考慮裁員。
而且,從理論上講,地球是地球人的地球。現在,有很多國家人口多少,卻佔據很大的國土,比如俄羅斯1億多人,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加拿大3000多萬,國土面積近1000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2000萬人,國土面積700多萬平方公里。這跟過去的地主有很多地,而同時多數僱農沒有地一樣,是不公平的。何況,地主的地多數都是通過公平交易買來的,而上述國家的地基本上武力佔據的,並非受之於天。疆域多寡,寧有種乎?既然我們可以在一國之內「平均地權」,「打土豪分田地」。就不能將「土改」推而廣之?更何況歷史上我們有過很大的疆土,很多國家的土地本來是我們的。當然,現在和平是世界的主流,大動干戈不合時宜,而且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我們的實力要足夠強,另一方面,全世界人口密度大的國家(比如孟加拉國,日本,印度,英國,德國,以色列,越南,印尼,巴基斯坦等)要形成共識並建立廣泛的聯盟。但起碼現在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在思想上有所準備。
因此,建議中國仍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但儘快放開二胎,時機成熟實行三胎計劃生育。中短期內,學習英國,德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重點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解決人口多,資源少的矛盾。未來,或許「全世界地少人多者」可以聯合起來,或許沒有國界,可自由移民的世界大同有一天能夠實現。
推薦閱讀:
※一圖看懂上海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相關政策,附專家答疑
※2017年日本簽證最新政策
※2017年醫師分階段考試政策解讀
※富豪也沒轍:9個國家及地區收緊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