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分享: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 天父花園 基督徒閱讀

內容來自教會雜誌,特别致謝!編按:每次讀到牧者們的見證,心中便很受震動,因為所見證的,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而他們所走過的路,也極有借鑒的意義。因此,我們開闢了「教牧分享」這一專欄,冀望有更多的牧者能在此分享自己所走的「天路歷程」,以及在牧會中的感受和思考,使得弟兄們可以彼此激勵、安慰、勸誡、教導。更深弟兄在這篇文章中,回顧反思了自己事奉十年所走的道路,是怎樣從一個逃避聖職、不甘心事奉、熱衷於某種泛文化使命的公眾關懷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被唿召成為教會的傳道人。他因為「對於福音的關注焦點清晰了」,而「對教會的邊界也清晰了」,並認識到「教會在神的心意中有如此永恆而且超越的地位」,是「絕對區分於世界的神的國度,雖在地但有屬天的根源,是基督救恩的產物」。因此,他改變了原來看重文化使命而輕視聖職的觀念,回應了神對他的唿召,願意奉獻自己全時間在教會事奉。他說,是主帶領他這樣一個曾經以基督教事工的名義愛世界的人,面對了主輕聲的詢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一、不甘心的事奉(2002-2008年)開始講道我於1998年聽見福音。1999年確信耶穌基督已經從死里復活而重生得救。1999年10月30日夜入北京,住在郊區的一個廠房裡,約三個月後開始在三自教會聚會。大約在2000年,家庭教會的一個阿姨把我帶到一個七八個人的小教會聚會,當時聚會的幾位弟兄姊妹現在基本上都是傳道人了。約在2002年夏秋,有兩位從山西來的農村傳道人陳叔叔和敘阿姨在平房裡開始一個查經小組,這裡也有禱告會。他們邀請我一起帶查經。2003年非典期間,因為疫情嚴重,叔叔阿姨離開北京回家。這時候,我們在一位姊妹的理髮店裡開始了每天的晨禱,第一天晨禱共有三個人。非典期間,我們每天堅持晨禱,並建立了主日崇拜,講約翰福音。那裡是打工族聚集區,對面是很髒的廁所和垃圾堆。到了那年秋天,聚會人數增多,一個教會就這樣冒險開始了。約在2002年左右,我有機會在一位弟兄家裡看到唐崇榮牧師的希伯來書講座,使我靈里非常火熱,願意為主燃燒。但當時我對於耶穌基督為我流血這件事,一直沒有確據。從2001年初,我開始尋求一個基於真理的確據。整整兩年後的2003年7月13日,因為神的憐憫,我認識到神的律法從天上定我的罪,父神對於我的罪的極其恐怖的烈怒,由道成肉身的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所擔當,他為我死,使我罪得赦免。那一次,在公交車上,當我真的認識耶穌的血時,有一節經文臨到我:「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羅6:5)彷彿羅馬書因為這節經文就向我開啟。這前後的一段時間,我參考加爾文的《羅馬書注釋》,認真研讀過羅馬書的5-8章,因此有數年在教會中傳講羅馬書。那次在公交車上,我向神禱告說:「主啊!請你給我打開傳道的門,讓我到你要我去的地方傳講耶穌基督的寶血。」此後,我最多的時候同時在四個聚會點或者查經班事奉。那時候沒有教會觀,哪裡有需要就去那裡。最多的一次,一個主日我同時在三個教會講道,而且講的都是不一樣的內容。那是憑著一腔熱情蠻幹,就是這樣。2003年,我同時參與海淀一個以知識分子為主的教會的服事,也在前面提到的那個草創的聚會點傳道。按照我天然的想法,我更願意去海淀,因為那裡都是年輕人。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回到郊區來,在一群貧窮、以老阿姨為主的群體中事奉。此後我就專心委身這一間教會,並且推掉了其他的事奉。雖然知識分子群體對我更有吸引力,我也時常想投身他們當中事奉,但是神用這群老年的弟兄姊妹保守我,使我在非常不成熟的時候沒有到處亂跑,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極不完全傷害更多的人,更沒有融入主流有名望的牧者群體中。逃避事奉的重擔2003至2005年,我的生命在情感方面經歷神更深的磨練。這個過程是我更深認識自己的全然敗壞、經歷在死和復活上與耶穌聯合的過程,就是把福音在自己的生命中實在地走一遍。我從這一過程認識到,福音教義首先是外在於我們,要被我們認識的;福音教義也是內在於我們,可以被我們經歷的。我在這段時間的事奉中,非常疲憊。一方面是自己在試煉之中,另一方面是因為教會相當長的時間只有我一個傳道人,又是帶職事奉,所以時常覺得疲憊不堪。這種疲憊不僅是因為事奉的壓力,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不甘心事奉。越不甘心時,人越容易疲憊。我對事奉不甘心,有一個原因是自己的生命中輕看聖職。我開始服事這群老年人的時候,也是一個著名的出版公司的編輯,此公司以出版知識分子讀物為主,因此我閱讀了不少具有啟蒙思潮及自由精神的著作。在我較深受到人文主義影響的思想里,覺得專職的聖職人員不是正道。強烈的公共關懷,導致我有一種公共情結,覺得非專職傳道人更容易為人接受,更能夠向公共社會作見證。這樣的論調在當時的教會界內並不鮮見。其實,這是一種隱藏的愛世界,至少是試圖討好世界的方式。神很奇妙。當我不甘心時,他把我摁在事奉的崗位上,沒法逃避,因為責任已經交付我了。雖然有很多次想逃避,但是每當感到神的家沒有人事奉時,不論自己多麼疲憊,出於對主的敬畏,都不敢輕易扔下教會。記得2005年前後我曾經想把教會交給另外一個家庭教會來治理,這事沒有成就。我也曾經想讓神學院畢業的一位弟兄成為我們的專職傳道人,但是他只是暫居此地,對這個教會沒有負擔。有一次我在講台上說:「我不是你們的牧者,將來神會興起其他人來牧養你們。」這位弟兄在聚會後悄悄提醒我:「你就是這個教會的牧者,你不能在講台上這樣說。」從此以後,我雖然不甘心,但是確實不敢這麼說了。2008年,北京的教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心中難免有恐懼。與此同時教會恢復了每一日的晨禱,我靠著幾個月的禱告勝過恐懼。這個被恢復的禱告會,堅持到今天,雖然人少,但一直在堅持。同年,有非常成熟的牧者的M教會邀請我們一起開退修會,不少弟兄姊妹經歷屬靈的復興。這以後我們教會開始預備成立小組,有一批小組長興起。但是,直到此時,我自己並沒有帶領小組的經驗。2005年夏至2008年冬,我在機構事奉與教會事奉之間掙扎。相當強的公共關切影響我委身聖職。然而,我對於上神學院讀書有非常深的渴慕。有兩三年的時間,我每天早晨在教會裡跪下來,首先求主為我預備三四年讀書的機會,這個禱告後來蒙主應允。二、生命的大轉向(2009-2012年)學習讀聖經2009年,是我生命的大轉折,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我做了一個講座「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當代知識分子的信仰關切和公共關切」,雖然我還試圖在信仰關切與公共關切之間作某種平衡,但是這個講座標誌著我開始徹底脫離泛文化使命取向,開始一個生命的大轉向——從注重學術歸向以聖經為主,追求靈性與神學的平衡,離開世俗傳統歸入屬靈傳統,以教會為安身立命之所,看重她超過世上的一切機構,以及只誇基督十架。記得有一次我和M教會的主任牧者分享自己是多麼渴望讀基督教與法律等方面的學術書。這位牧者問我:「你為什麼那麼渴望讀學術書,為什麼不多讀聖經呢?」這一句話把我點醒。說起來慚愧,雖然我傳道已經五六年了,但這時候還沒有養成規律的讀經習慣。那時候我開始參加M教會的聖經學校,每個月用一個整天學習聖經概論及不同的書卷,每天要讀五章聖經,一年把聖經讀一遍,因此建立了比較規範的讀經習慣。這個聖經學校有時聽到下午時我就會犯困,但是聽著聽著,我發現自己的生命有一個非常大的轉變,那就是我關注的焦點由基督教人文學術轉向聖經本身。這個轉變是後來我生命一切轉變的根基。上神學院2009年初,由於教會中小組長不同的生命情形和我自己的軟弱,我在事奉上遭遇一些艱難。春節時我在外地有一周時間較深地禱告,每天早晨起來,一直禱告到接近中午。我記得當時自己肩頭背負機構和牧會兩邊的重擔,非常沉重,就對神說:「我非常渴望受裝備,但是我在公司上有這麼大的重擔,在教會中又有這麼大的重擔。」當時我靈里得到一個清楚的感動:「公司也可以放下來,教會也可以放下來,你上山到我這裡來。」而且這心裏面的感動非常清楚,就是去某神學院讀書。我回來以後,一報考這個神學院,果然被錄取了。考慮到我特殊的情況,學校允許我做一個走讀生。據悉,我是這個學校最後一個走讀生。在神學院的開學典禮上。我看到這個神學院的歷史,特別是為主奉獻生命的前輩師長的見證,一直流淚。開學典禮上有師生對話的環節,我問一位老師:「學術研究與教會事奉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位老師的回答讓我銘記在心:「好的學術研究都是為了教會,是教會事奉把我救活了,我現在沒有牧養教會,就覺得自己沒有力量。」這個回答解決了我多年的一塊心病,就是覺得教會事奉是非常費時間的,教會事奉使我沒有時間做學術研究。而老師的回答,使我進一步確定了教會事奉的重要性。那一次開學典禮後,我開始認真思考是否應該專心做傳道人。當時在神學院的小樓上,面對黎明或者黃昏的天空,我天天默想約翰福音21:15,主耶穌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我們不能專心投身牧養群羊,是因為我們愛「這些」比愛主更深。現在回想起來,五年的神學院學習,因為是走讀生,業餘還有很多服事,所以是同學中學習最落後的;但是總結起來,我在認識和服事上有幾個重大的轉變。1聖經據說我的同學們畢業時總結在神學院學習成果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學會讀聖經了,並且開始認識福音了。在這個神學院,我從師長那裡學到的,首先是對於聖經高度的敬重,這種敬重體現在他們對於聖經深入的研究,對於聖經文本的細緻分析。因為在課堂上習慣了老師打開一段經文時所經歷的驚奇,所以直到現在,面對一段經文時,我有一種屏息靜氣的習慣。作為這種訓練的成果,我盼望能夠成為簡樸傳講聖經的人。從去年開始,我每天認真寫靈修筆記,已經寫完了五卷多。期待這些內容整理後可以成為將來在教會講解聖經概論的基礎。2福音五年學習的另一個成果,就是讓福音成為所有聖經解釋的規範。如果現在讓我陳述福音是什麼,那麼我願意用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語作為總結:福音就是拿撒勒人耶穌是神的兒子,以及他為我們罪人死,又從死里復活。2012年,在講解約翰福音3:1-16節的過程中,我第一次深深體會:把講道時的焦點放在耶穌位格的奧秘以及他所成就的工作上,是講道中最大的榮耀。我難以忘記,系統神學的老師在課堂上說:父、子、聖靈有救贖之約;這一切展開為以基督為中心的救贖歷史,就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死里復活;救贖歷史應用在我們身上就是我們的救恩次序——唿召、悔改、信心、稱義、成聖、兒子的名分和得榮耀。他說,教會的榮耀在於傳講救贖歷史,它自然會在信徒身上成就救恩次序。這樣,以基督為中心解經的焦點,建立在對聖經文本的高度敬重和細緻研究的基礎上,關注神的兒子屬天的身份,他如何道成肉身,他神人二性一個位格的奧秘,他的順服和他的義,他替罪的死和苦難,他的埋葬和他的復活,以及他的升高和再來。當這一切以救贖歷史的方式展開,我們又因盟約被帶入其中時,展現為對於我們無窮的豐盛。因為「神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西2:2-3)3教會觀當一個人對於福音的關注焦點清晰時,他的內心會自然生出對於非福音的解釋聖經進路和非福音關注的排斥。我相信,教會的清晰邊界,來自於對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的核心關注,因為對於基督位格及工作的關注,使我們以「在基督里」斷然區分福音和非福音。同樣,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因此我們也會以「在基督里」斷然區分那屬於基督身體的,和不屬於基督身體的。只有那屬於顯明基督在教會中臨在的道和聖靈的,以及因為這道和聖靈而被召集的基督身體的,才是屬於基督的身體——教會的。由此,福音的外在果效,泛基督教的價值觀、理念以及某種受基督教影響的制度設計,不在這個福音的核心關切之中,也不是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應該投入的工作。而原來我個人遲遲不願全職奉獻的原因,就是有這樣一種泛基督教的關切,而且這個關切超過了對於福音本身的關切。有時候,看到一些有相當規模的教會,帶領者卻安心於帶職事奉,以至於教會有一些潛在的危機。我想這裡可能需要首先評估的不是帶職或者全職的方式,而是福音關切,以及與此相伴隨的教會觀。約在2009年,我開始講解以弗所書,使我認識到教會屬天的根源,教會的使命的偉大,因此對於教會的看法漸漸產生改變。以弗所書3:9-11是這樣說的:「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里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里所定的旨意。」如果教會在神的心意中有如此永恆而且超越的地位,難道她不值得我們為之獻上?讀神學,對我最大的改變之一是教會觀的改變。我原來的教會觀基本上是受家庭教會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關注生命建造和祈禱操練的生命共同體;後來也受到唐崇榮牧師的影響,以十字架為中心的講道為重點;此外還受凱波爾新加爾文主義的影響,覺得教會是神主權之下的眾區域之一。因此,教會之外公共領域的文化使命對我有強烈的吸引力,而教會本身的建造卻不是我最深的負擔。其根源是我對於教會的神聖與榮耀缺乏深入的認識。這樣,我就安心於作為一個帶職的事奉人員,又兼著基督教機構事工的責任,願意在觀念領域裡遊走,不願意實打實地全身心投入教會牧養中。這種教會觀,在我讀神學之前已經開始改變。讀神學後,系統神學的教會論課程,使我對於教會的永恆根源有了更深的認識:父神因為救贖之約差遣他的兒子為罪人釘十字架從死里復活,教會是父神因為基督釘十字架成全了工作之約,而獎賞給基督的一群子民。老師說:「我以前牧會非常痛苦,如果今天神再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牧養他的一個信徒,說這是我的教會,我將會非常榮幸。」「但是我大概已經沒有機會了」,他說。這位老師區分了改教傳統的兩國論教會論和新加爾文主義的主權區域的教會論,使我明白一個更傳統而合乎聖經的教會論,就是教會是絕對區分於世界的神的國度,教會在地但有屬天的根源,是基督救恩的產物。我相信由這個教會論會產生出對於福音的關切(教會的榮耀在於關心三一神在救贖歷史中的工作),以及對於教會神聖性的認識,並且由這樣的教會論,會帶出對於聖職的神聖關切。就是高派的福音觀產生出高派的教會論,產生出高派的聖職觀。由此,我放下原來看重文化使命而輕視聖職的看法,並且願意奉獻事奉神。此外,門訓課程的參考書《喚醒平信徒》也使我對於教會的觀點產生改變,那就是教會是神國度此刻在地上的彰顯,教會還不完全,還在通往永恆的道路上。我想:教會既然是如此榮耀,那麼在這地上,最值得我事奉的一個共同體,就是教會。俯仰之間,夕陽的餘光正灑在花園裡高大松樹梢的布谷鳥身上,而我彷彿望見的卻是那永恆的曦光。此前我對於牧養群羊有一種不甘心,這些教導,使我對於牧養主的羊,有一種越來越深的甘心。2009年夏天,我們教會與M教會聯合舉辦第二次退修會。當時是我帶領禱告會,禱告會上,我宣告阿摩司書中的話:「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摩 9:11)我靈里有一個感動,就是神要做重建教會的工作。4牧職清教徒相信:「一個牧師就是一個教會」,如果說福音觀決定了教會觀的話,那麼教會觀會決定聖職觀,或者牧職觀。我們傳統家庭教會裡,有背十字架的前輩的生命形象,但是缺少成熟的牧職典範。因此,我們自然缺少對於牧職的成熟看法。如今我對於牧職的基本定位就是:「牧職是施行福音的器皿」,牧者的存在是為了用福音服事群羊,而且牧者合乎福音行動時,聖靈的工作一定伴隨,果效一定會顯明在我們所服事的人身上。2009年,一位主內前輩去世,我去外地出席他的追思禮拜。在路上,一節經文非常感動我: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5:1-4)在這幾年的事奉中,我多次經歷人際關係上的艱難,這是神在拆毀我的驕傲,或者是磨練我讓我學功課。神也有幾次讓我看到基督耶穌如何降卑舍己,因此他也要求我們事奉主的人效法主耶穌的降卑——被弟兄姊妹批評而挫折時,看到基督的虛己,存心順服;在情感中經歷試煉時,看到基督在約中對於自己這個罪人的委身,他在約中的忠誠;在同工關係的極深挫敗中,看見基督地上的苦難,連於他天上的和將來的榮耀,而且這榮耀僅以今世的降卑、困苦顯明。每一次的生命突破,都伴隨著拆毀、悔改和對於基督的位格及工作的認識,因此,我們的生命真的是要作基督受苦見證的。一個擔任牧職的人,除了知識上被以福音為中心的解經規範,還需要在生命中不斷經歷與基督的死和復活更深的聯合。2011年,在太平山上,我因為牧會中的難處極其掙扎。特別是在面對批評時,多年來事奉的辛勞成為我不得釋放的原因。這時候主的話非常清楚地臨到我:「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弗5:25)在主的光中,我看到自己的舍己也可能成為自己因行為稱義的資本,這和基督的舍己相比是多麼地微不足道。因此,我得到釋放,主也把一種愛放在我的心裡,那時候似乎一個個弟兄姊妹的面容被主擺在我的面前,那是主託付我去牧養的。原來我會覺得牧養教會要關注一個個的人,太費時間了;現在我會覺得,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值得我為他們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5門徒訓練還是在2010年聖誕時,我聽一位弟兄講見證,感受到原來我以為已經知道的簡樸福音——就是在悔改中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活——對於我這個老信徒是如此充滿了大能。因此,我獲得一個事奉的異象,就是教會的盼望在於展現「簡樸古舊」的福音。作為傳道人,我們的職分是神在教會中施行福音的器皿。當我們帶著福音的關切進入禾場、進入人群時,神一定會祝福我們的事奉,與我們同在。這一時期我對於自己的事奉觀有一系列反思:我作為傳道人,需要對自己所牧養的羊負責,需要以福音具體地牧養他們。這樣一個以福音為核心、關注牧養的異象是我目前事奉的主要信念。這個信念具體落實為門徒訓練。門徒訓練的根本,來自對於福音的認識,對於教會的認識,這一切決定了對於牧會本質的認識,那就是門徒之道。門徒訓練的課程,使我對於成為主耶穌的門徒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觀念,也對於傳道人應該訓練主的門徒-這樣的使命有了較清楚的認識。有一位資深的牧者說:「在有一定年日的教會中播撒門訓的種子,如同在鹽鹼地上種樹一樣,如果不竭盡全力,所種下的樹苗多半會枯萎。」我以這個眼光來看待自己服事多年的教會,真是一片青黃不接。我因此禱告很久,恐懼戰兢地用最簡單的福音教材開始鬆土。如此前後預備近兩年後,恐懼戰兢地開始了門訓事工。三年後,參加第一屆門訓班的同工們有了共同的福音關注,現在開始起來擔當講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服事方向,專心牧養團契。雖然經歷過許多失敗和不成熟,但是我看到一株幼苗種下去,而且存活了。6小結2009-2012年,是我真正蒙召的時期。總結起來,神在以下幾個方面唿召我:1)使我的生命發生了一個從人文主義轉向以福音為本的歸正。2)唿召我上神學院,關注聖經和福音。3)產生教會觀的改變,更愛主的教會。4)對於聖職的看法改變,知道牧職的神聖使命是為了施行福音。5)對於牧養的看法改變,對於主的羊如何被建造成為基督的門徒有期待。三、結語回想以往的經歷,真是覺得驚奇,我這樣一個如此驕傲和愛世界,因而逃避聖職的人,怎麼會被神唿召來傳道呢?正如經上所記的:「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9:16)「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提前1:12-13)「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提前 1:17)當年彼得和約翰在提比哩亞海邊下網,在黎明的曙色中,當他們往上拉網時,約翰發現今天的網非同尋常地重,他就對彼得說:「是主!」今天我也似乎感受到不尋常的分量,我相信是主帶領這樣一個曾經以基督教事工的名義愛世界的人,面對了他輕聲的詢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原稿寫於2012年12月18-19日修訂於2015年7月3日,課後
推薦閱讀:

百花園(1083)——金毛菊
想要打造一個漂亮的陽台小花園,你怎能少了這5大神器呢?
「美麗泰達」微展覽 | 驚艷!想不到的低碳花園創意!(二)
心靈花園
春分日,你的花園也在醒來

TAG:閱讀 | 分享 | 基督 | 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