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經

主頁 儒家 道家 佛經 百家 兵法 中醫 南懷瑾 正史 毛澤東 共和人物 共和歷史 民國 抗日
清朝帝王 清朝歷史 清朝人物 明朝 元朝 宋朝 五代十國 唐朝 隋朝 南北朝 晉朝 三國 秦漢
春秋戰國 周朝以前 WebPage Oracle C語言 Java 算命 民歌 論壇
佛經

禪宗
作者/譯者 書名 介紹
大珠慧海 頓悟入道要門論 這是把小雅引入佛經的第一本書,通俗易懂。
慧能 六祖壇經 記載禪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傳宗的事迹和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其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即所謂「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鳩摩羅什 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又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名是指按照此經修持能成就金剛不壞之本質,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達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眾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薩,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都要經過金剛經的真修實證,開悟而後成就。
鳩摩羅什 維摩經 又稱《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經》、《凈名經》、《不可思議解脫經》,凡3卷14品,後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14冊,本書所論即主要依據此本。旨在於宣傳大乘般若空觀,批評小乘的片面性,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月溪禪師謂「此經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與禪宗祖師所發揮者最為吻合。六祖《壇經》所示道理,與此經共通之處甚多,歷代祖師亦多引此經言句以接後學」。
佛經 楞伽經 全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是大乘佛法中綜合了『虛妄唯識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經典,亦即說明唯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傳說由禪宗祖師達摩傳授於二祖慧可。梵文原典的大約是一位英國外交官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偶然中所發現。
佛經 圓覺經 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
華嚴宗
作者/譯者 書名 介紹
佛經 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在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品菩薩宣說無盡法界(宇宙)的狀況,所以華嚴經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天台宗
作者/譯者 書名 介紹
佛經 法華經 全稱是《妙法蓮華經》。此經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等內容,為天台宗等據以立說的主要典籍。全經主要思想為空無相的空性說和《般若經》相攝,究竟處的歸宿目標與《涅槃經》溝通,指歸凈土,宣揚濟世,兼說陀羅尼咒密護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於會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實。
佛經 大智度論 後秦弘始四年(402年)於長安逍遙園,西明寺創譯,至弘始七年(405年)訖。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以為九州人氏喜簡,僅全譯論之初品,余皆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乃成百卷。大智度論主講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論證。
佛經 大般涅槃經 (缺)
佛經 大般若經 (缺)
凈土宗
作者/譯者 書名 介紹
佛經 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凈土法門的綱領,《阿彌陀經》的綱領就是「信、願、行」。「行、願、行」也就是凈土法門的綱領,所以一部《阿彌陀經》就將凈土法門的綱領性的內容都包括完了。我們都知道,凈土法門是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阿!是佛陀大悲願力給我們留下的這個對症的特效藥,要讓末法眾生都能夠往生凈土,都能夠成佛。
康僧鎧 觀無量壽佛經 頻婆娑羅王遭逢家變,為逆子阿闍世所幽禁。其夫人韋提希澡浴頻婆娑羅王,並奉食酥蜜和麥與蒲萄漿。頻婆娑羅大王得食體力漸復,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釋迦牟尼佛,求大目犍連授八戒。世尊除遣大目犍連尊者外,亦遣富樓那尊者,為王說法。
支婁迦 大乘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諸大願(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願),建立彌陀凈土接引十方世界眾生,以及彌陀凈土的大概樣貌。
佛經 楞嚴經 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
其它
作者/譯者 書名 介紹
實叉難陀 地藏經 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中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誓願,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修行過程中有代表性的事迹,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
耶舍共竺 長阿含經 阿含經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書籍,內容記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傳教活動言行。述及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凈、輪迴、善惡報應等論點。世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漢明帝時,譯有《四十二章經》,內容是阿含中節譯而成。
佛經 藥師經 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是一個在末法時期特別能為修持者帶來無邊利益的一個法門;文殊菩薩在二千多年前,為了末法時期的苦難眾生之利益而向世尊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求請,佛陀就開示了藥師七佛的法門,並言明於末法期間,眾生若能依止藥師七佛,便能智根具足,最終證得佛法之心髓,同時亦能得到世間之種種利益。
鳩摩羅什 佛遺教經 是佛臨終顧命的遺囑。此經是佛將入涅槃時,垂示囑咐弟子之教誡,也就是囑咐現在你、我、他及未來的諸弟子們,告訴我們怎樣依教奉行方堪稱佛子。為人子女者,應當遵守父母的遺訓,不違慈尊,俾能顯揚家業。為佛弟子者,應當依佛的遺囑奉行,承繼如來家業,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它是佛經般若部門的心要、心髓,或者說是核心。譯為,我們用般若這個究竟圓滿的智慧,才能夠離開生死,證得大涅盤的彼岸。
佛經 佛說出家緣經 全一卷。東漢安世高譯。又作出家因緣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旨在說明毀犯五戒之罪報,即:(一)殺生,若犯此罪,則有恆常痛苦、怨怨不息、思慮多惡、見者怖懼等十惡報。(二)偷盜,若犯此罪,則有恆為眾疑、親友惡逆等十惡報。(三)邪淫,若犯此罪,則有室家不和、危敗軀身等十惡報。(四)妄語,若犯此罪,則有為人輕毀不起恭肅、雖言有實人不奉用等十惡報。(五)飲酒,若犯此罪,則有散盡財賄、惡名遐邇等三十五惡報。
佛經 無量義經 梵名Amitarthasutra,全一卷,分三品,由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傳入中國,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乃佛陀住世後期所說,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無相之本性。此經內容又多以《法華經》為中心,因此也是《法華經》之開經。
佛經 佛說老女人經 佛對老女人講因緣法。
佛經 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由42段短小的佛經組成,故名。內容主要闡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認為人的生命非常短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無常變遷,因此要抓緊修道,爭取解脫。經中特彆強調要拋棄各種愛欲,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阿羅漢道。
佛經 行法經 全稱《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孔子 | 孟子 | 金剛經 | 六祖壇經 | 孫子兵法 | 道德經 | 百家姓 | 論語 | 詩經 | 春秋 | 老子 | 莊子 | 周易 | 墨子 | 三十六計

推薦閱讀:

學佛的真相(十一)佛法中關於不同意見的看法
讀佛經20年開解證悟佛之見
佛經中對「占卜擇日」如何看待?
佛教十部必讀經典佛經,你都讀過幾部?
白話《六祖壇經》第四 定慧品 | 佛經

TAG: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