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汪洋恣肆 激昂慷慨 奇特變幻 雄健奔放——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賞析

汪洋恣肆激昂慷慨奇特變幻雄健奔放——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賞析

這首詩與《將進酒》抒發的情緒相近。它是天寶十三年李白游宣城時作。天寶十一年,詩人北游鄴郡、邯鄲、廣平,併到達安祿山統治下的幽州,親眼見到安祿山的驕橫跋扈以及為發動叛亂積極備戰的情景。顧念國家命運,詩人心中無限憂慮。正在這時,於宣城擔任長史的本家兄弟李昭,邀請李白南遊。李白於天寶十二年初秋到達了宣城。詩人在宣城的生活,表面上雖然顯得悠閑,但鬱積在內心深處的痛苦,卻時時襲上心頭。他想到自己被玄宗「賜金放還」,仕途失意,報國無門,一種懷才不遇、憤恨不平之情油然而生。正當此時,他的叔父李雲去往江南,路過宣州。詩人於是借在謝脁樓餞別李雲之機,盡情地發泄胸中的苦悶。

「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謝脁樓是南朝著名詩人謝脁做宣城太守時所建,也稱謝公樓,或北樓。「校書叔雲」指李白叔父秘書省校書郎李雲。不過這首詩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是陪李白的叔父監察御史李華登樓抒懷之作。從詩的內容看,後一題更為切合,詩中並無餞別之意,只是放歌抒懷。

詩的一開始,作者就將積鬱在心中的苦悶盡情傾瀉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昨日之日已經棄我而去,不可挽留。這感情奔放的詩句里,不知含有多少珍時惜逝之意和年華虛度之慨。詩人從天寶三年被排擠出長安,至此已經十載,十年三千六百日,每一日都是作為「昨日之日」在浮游中無謂地打發掉的。那麼「今日之日」又如何呢?情況仍然沒有變化,還將會像「昨日之日」一樣被無謂地送掉,所以煩憂亂心。這四句詩使用對稱句,「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對照鮮明,給人感受十分強烈。對稱句而用兩個四、七句式,整齊中有參差,所以活脫奔騰,而不死板拘滯。接下去寫遠眺所感。雖然因年華無謂流逝而心煩意亂,然而今天在謝脁樓上,縱目遠觀,只見「長風萬里送秋雁」,雁群排著整齊的行列,乘著颯颯秋風,飛越萬里青空,多麼清明開闊的境界,郁懷不禁為之一層,確實「對此可以酣高樓」了,把酒開懷,將亂心的煩憂暫且推開。情緒由憂鬱陡然轉為開朗。因為是登謝脁樓,由樓而及人,想到文學的事業:「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蓬萊」是海中仙山名,傳說仙家典籍都藏在這裡。漢代藏書處東觀,被東漢學者稱為「道家蓬萊山」,所以「蓬萊文章」即指漢代文章。「建安骨」指漢末建安時期,「三曹」、「七子」等有風骨的作品。「小謝」即謝脁,對「大謝」謝靈運而言。謝脁的詩以清麗見長,所以說「清發」。這兩句既表現了詩人對文學歷史的品評,又巧妙關合李華和詩人自己。李華是散文家,唐代古文運動前驅者之一,所以用蓬萊文章誇讚其文章成就。李白自己是詩人,又一向傾倒謝脁,如曾經說:「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玄暉是謝脁的字。所以以謝脁自許。詩人也許想到叔侄二人就是優秀文學傳統的繼承者與發揚者吧,不禁逸興勃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逸興」指飛騰的興緻。「壯思」猶如說壯懷,高遠的志趣。「覽」同「攬」,持取的意思。胸滿逸興,壯思飛騰,高情遠意竟使詩人發生天真的狂想,要登上青天將月亮摘下來。這兩句由開朗又轉為昂奮了。然而詩人畢竟志在濟世,不滿足以文學終其一生,所以不能不從昂揚逸興中又回到報國無路的殘酷現實中來,深深的愁緒又襲上心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愁懷是如此深重,借酒澆愁,而愁緒更深。前一句抽刀斷水的比喻,不僅用以表現消不除的愁懷十分貼切,而且意象上還能顯示出作者情緒激昂的色彩。所以轉成詩末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散發」猶如說脫冠,指隱居不仕。詩情由昂奮又變為憂憤決絕。全詩一任感情的奔騰,完全以情緒為轉移,變化莫測,自成波瀾。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儘管充滿著詩人的無限愁苦,流露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消極出世情緒,但這是憤激所發出的反抗呼聲,是對世道不公的控訴。這對認識當時現實黑暗一面有一定的意義。同時,詩中也包含著李白樂觀奮發的一面。「欲上青天覽明月」,不僅表現了詩人橫溢的才情,而且也展示出詩人高尚的理想,廣闊的胸懷。正因如此,它給詩篇增添了一種豪爽之氣、一股蓬勃向上的激情。

這首詩的表現技巧頗為高明。詩人熟練地運用這些技巧,將其思想感情表達得極為充分,並收到巨大的藝術效果。

(一)結構奇特。

詩的開端,起得突兀:「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這猶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詩人一方面痛惜開元盛世的「昨日」一去不返,痛惜自己壯志未遂。另一方面又抒發自己「今日」徒有才華。報國無路的苦悶心情。但接下去,不寫「煩憂」,卻寫「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詩人想到煩憂雖多,也無濟於事,不如面對秋景,在餞別宴會上開懷暢飲。可是,在敷衍題目,稱讚李雲文章傑出,有建安風骨的時候,詩人又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他自己才華橫溢,而且「欲上青天覽明月」,想馳騁才華,干一番事業,然而奸佞當道、報國無門。於是憂從中來、愁緒泛起,「舉杯澆愁」,猶如「抽刀斷水」,無濟於事,詩人萬般無奈,只能以「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消極態度來進行解脫了。表面看來,此詩結構騰挪跌宕,上下詩句之間似乎沒有內在的邏輯關係,內容好像難以捉摸,但仔細體味,這些詩句完全是由詩人強烈的感情貫串起來的。我們看這「感情流」:憂鬱、苦悶——開朗——逸興勃起——壯思飛騰——愁上加愁——憤激而起。這種跳躍式的結構,正是詩人思想感情急劇變化與大幅度跳躍的藝術表現,只是詩人將其變化與跳躍之間的過程及聯繫省略掉了。

李白的詩歌常常是捕捉一些表面上看來互相沒有邏輯聯繫的意象,並把這些表面看來沒有聯繫的意象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詩歌。意象間的跳躍,恰恰形成結構的跌宕起伏。短短十二句詩,感情幾次跳躍,若斷若續又一氣呵成,痛快淋漓地抒發了胸中的憂憤。這種奇特結構,好似風雨爭飛,魚龍百變,實在是怪偉奇絕。

(二)想像奇妙。

詩人運用大膽而豐富的想像,賦予自然現象以生命和感情。時間,本來是一種沒有知覺、沒有感情的自然現象,然而詩人卻將它人格化了。值得想念的「昨日」,儘管我想挽留它,但它卻棄我而去;多愁的「今日」卻不斷擾亂我的心緒。詩人將兩種時間寫得那麼富有意識、富有感情,使這首詩起始就顯示出奔放奇特的色彩以及詩人對往昔與當今所抱的愛憎分明的感情。

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除了運用擬人化手法外,他還藉助幻想境界中詩人的自我形象來表現。「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登上青天摘取明月的奇思遐想,不僅表現了詩人高遠的興緻,豪壯的情思,而且也體現了詩人想像的奇妙。

(三)語言雄健奔放。

詩人選用散文化的句式入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這種長短錯落、豪放雄健的詩句,表情達意,揮灑自如,吟誦之際,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最能表現詩人激烈奔放的感情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詩人在語言方面還善於運用比喻。由於比喻用得巧妙,使詩中所要表現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更加具體生動。詩人的逸興、壯思,本來是一種很抽象、且不易說清的情感形態,但詩人用「欲上青天覽明月」,加以補充說明,形象比喻,就使這種興緻、情思變得具體生動,易於理解。「抽刀斷水」這比喻多麼奇特,多麼貼切!「斷水水更流」「消愁愁更愁」,音調多麼流暢,節奏多麼鮮明!我們從這音調和節奏上,可以聯想起不盡的流水,不盡的憂愁。

總而言之,詩人以汪洋恣肆的氣勢,激昂慷慨的感情,奇特變幻的結構,雄健奔放的語言,鑄就了這首傑出的詩篇。它令人感奮、令人嘆息,又使人在吟誦與思索之際,獲得美的藝術享受。

推薦閱讀:

古今詩人是怎麼描寫詩中之仙李白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歷史上被稱為小李白是哪一位詩人
綜合來看,李白和杜甫誰在歷史上影響和成就更高?
李白古詩眾家集評『 10 』
是什麼讓李白成為「詩仙」?

TAG:李白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