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1)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一

  【1】修學佛法只有四個字叫做破妄顯真!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今天是我們唯識學第一次的上課,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我們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樣的,佛法概要是整個修學的次第,那麼唯識學主要是針對我們凡夫的內心的一種活動狀態,做一個比較深入的探討。我們在講唯識之前,我們先把唯識學在整個佛法當中的一個定位,它的一個重要性,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蕅益大師把佛法的修學的目的以四個字來做一個總結,就是我們修學佛法只有四個字叫做破妄顯真。不管你修什麼法門,你的目的只有一個,破除虛妄開顯真實!

  什麼是虛妄呢?

  簡單的講就是我們的生死輪迴。

  為什麼生死輪迴是虛妄呢?

  因為它無所得,我們每一次的生命,不管你多麼的努力,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你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無所得。就好像你做夢,即便你在夢中你是一個轉輪聖王,但是你這第一個夢結束以後到另外一個夢的時候,你不可能把第一個夢的東西帶到第二個夢去,不可能!你所有的夢唯識學概要境只能夠在第一個夢受用,所以我們生生世世在裡面輪迴,其實我們也曾經努力做過很多事情,但是為什麼我們到現在還是無所得呢?道理很簡單,因為輪迴是虛妄的,它的本質是虛妄的,你就不可能創造一個永恆的東西出來,所有的東西都是生滅的。所以假設我們不擺脫輪迴,我們就永遠是一個乞丐,佛陀說的,你永遠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乞丐,所以消除輪迴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虛妄,這第一個。

  第二個從積極的角度呢,開顯真實,我們應該要成就諸佛的波羅蜜,種種的功德莊嚴,讓我們來生能夠生生世世的受用種種的依報正報的莊嚴,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分成兩塊:破除虛妄,開顯真實!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之下呢,佛陀的教法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它的思想是業感緣起,它認為所有的輪迴是由業力創造出來的,所以你看小乘佛法的目的,他所有的持戒修定修無常無我的觀慧啊,都是在斷有漏的業力,就斷這個輪迴。但是業感緣起它有缺點,因為它從業力來解釋人生,它會陷入一種對立,因為善業它就不是罪業,因為有漏業它就不是無漏業,所以業感緣起所創造的人生觀是一個對立的。所以當小乘的佛法把輪迴消失了以後呢,它也不可能創造真實了,他進入了偏空涅槃,所以小乘佛法它只能夠破除虛妄,不能夠開顯真實,這個是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佛陀講完小乘以後接著講大乘。

  那麼大乘佛法它不用業力來解釋人生,它從內心,從心,一切唯心造!因為心態它不是對立的,因為它也可以起善念,也可以起惡念,所以它是一個平衡中道的思想,相對於業感緣起,這個內心的緣起比較圓滿。但是從內心的緣起當中,大乘佛法又分成兩塊:一個是圓頓的法門;一個是次第的法門。如果你看的經典是屬於高端的,比方說《楞嚴經》,比方說《華嚴經》,比方說《法華經》,這種經典它的一個生命的立足點都是從清凈心出發,真如緣起,你要能夠直下承當你一念心性本來清凈,你才有資格去修《法華經》,修《華嚴經》,去從空出假,去修六波羅蜜,去莊嚴你一念心性的。

  所以圓頓法門它的好處呢,就是它在成就那種真實的功德這一塊是非常直接了當,但是它破除虛妄相對不足,如果你去讀《法華經》、《華嚴經》,佛陀很少提到斷輪迴這一塊,他認為說你應該準備好,因為你到了法華會上、到了華嚴會上,他假設你已經安住真如了,所以圓頓止觀它的優點是很快讓一個人能夠成就,隨順諸佛的功德莊嚴,但它的缺點呢,對於斷除輪迴這一塊,破妄這一塊相對薄弱,所以大乘的圓頓法門它偏重在開顯真實,只有唯識學它是跨越了破除虛妄,它也兼帶了開顯真實,因為為什麼?因為它的一切唯心造,它那個心從阿賴耶識出發,染凈的和合體,它沒有像圓頓止觀這麼理想化,以清凈心做基礎,它是很務實的從凡夫的心做出發,以阿賴耶識。

  那麼阿賴耶識呢它就是說你一個人,你可能變成一個好人,你也可能變成一個壞人,所以它很務實的從凡夫的心來開顯你的菩提道,所以唯識學它的一個阿賴耶識的緣起,它能夠往下兼帶了小乘的業感緣起,它能夠破除虛妄,往上它也可以通達大乘的圓頓止觀,正念真如,開顯真實,所以唯識學它可以說是整個大小乘教法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樑,你把唯識學學好了,所有的佛法你就容易融會貫通,它往下通達業感緣起,往上通達真如緣起,那麼作為它呢就是一個阿賴耶緣起,所以唯識學在整個大乘這一塊,它扮演一個重要的橋樑的角色,所以我們的確有需要花一點時間來跟大家談一談,我們如何從一個凡夫的心,而轉變成一種聖人的心。好,那麼這是我們開這個唯識學課程的主要目的。

  【2】我們這次唯識課程的五個重點!

  請大家打開講義,我們前面是目錄,把它翻過去,我們直接看到本文

  的第一頁《唯識學概要》:將述此義,大科分五:

  甲一、法脈源流。

  我們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唯識學的一個緣起跟它的發展,這地方包括了印度的唯識的傳承,也包括中國唯識的傳承,把這兩個傳承跟大家介紹一下。

  甲二,我們看主要教義。

  那麼唯識學它是從一個凡夫的內心來開顯緣起,那麼它談到這個輪迴的問題,輪迴是怎麼生起的,它是怎麼相續的,它是應該怎麼去改變它,我們把整個唯識的教義做一個綱要的解釋。

  第三個我們談談唯識的修行方法。

  那麼修行方法我們分成兩塊,第一個唯識學它的本科當然就是聖道門,破妄顯真。那麼唯識學跟凈土宗的一個結合,我們怎麼透過唯識學來憶佛念佛,從一種心態的調整而產生一種生命的改變。其實唯識學跟凈土宗有密切關係,唯識學它的特點就是幫助你了解自己,一個學佛人你不了解自己,你就很難進步了,因為你不知道你的盲點在哪裡,你就不知道所有的法門這麼多,到底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葯。佛法最難的地方就是取捨問題。

  佛陀滅度以後呢,留了很多很多的法門,法門無量但是人生短暫,一個成功的人就是他能夠很快的找到他需要什麼,因為聖人已經不在,醫生已經不在,留下了很多葯,所以你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了解你自己,你需要什麼法門,你怎麼能夠在短暫的生命當中找到你需要的法門,很快的做一些改變,所以了解自己變得很重要了,所以凈土宗就是你不能夠帶著盲點來念佛,如果你心中有地雷,它臨命終中一定會爆炸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盲點你才有辦法調伏自己,所以我們也談一談唯識跟凈土宗的一個相互關係,這一點我們在修行方法上分成兩塊:我們會談從唯識的本科如何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栽培出世的善根,乃至於唯識學它用在憶佛念佛,怎麼樣產生一種往生的信願,這兩塊我們都會談到。

  談到修行方法,那麼接下來我們談談果地功德,從唯識的角度,從凡夫到成佛,它由淺入深有五個重要的次第,果地的修學的次第、功德,第五科我們做一個總結,那麼學唯識最重要就是說,唯識的相宗怎麼樣跟圓頓的性宗做一個結合,性相圓融這一塊,我們從阿賴耶識的緣起,怎麼樣能夠跟真如緣起來做一個銜接,我們說過唯識學往下通達小乘的業感緣起,往上通達真如緣起,那麼它跟真如緣起之間要怎麼去融通,性相圓融這一塊我們到了最後會跟大家做一個說明。

  好,那麼這個是我們這次唯識課程的五個重點。

  【3】大乘唯識的緣起——唯識的根本傳承

  我們先看第一個重點。那麼法脈源流這當中有三段:

  第一個說明法門緣起;

  第二個諸師傳承;

  第三個所依經論。

  那麼我們先談談大乘唯識的一個緣起,這緣起分兩段:

  第一個先談印度本宗的緣起,再談第二、中國本宗的緣起。我們先看印度的本宗緣起,這以下有六大段,我們先看第一大段,請合掌:釋迦牟尼佛,悲愍眾生,從本垂跡,應世說法凡四十九年,於《解深密經》等諸大乘經中,廣述法相唯識之妙義。

  那麼當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說法,才有祖師的傳承,我們先談談佛陀。

  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大般涅槃的根本,這個「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麼「跡」就是佛陀那個大悲願力跟眾生的因緣成熟以後,他來到世間的這種八相成道的一期應化的示現,佛陀示現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於出家、轉法輪、入涅槃,這個四十九年當中,他在《解深密經》等諸大乘經中廣述法相唯識的妙義,我們看佛陀的緣起,緣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們不談,大乘的緣起有兩塊:

  一個講三界唯心,一個講萬法唯識。佛陀的整個緣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麼以這個一念心性,當你是覺悟的時候,你依止一念心性修六波羅蜜,這個叫作清凈法的緣起,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說《法華經》,比方說《華嚴經》,所以你看我們讀《法華經》《華嚴經》、,我們只能夠做一件事情,就是隨喜讚歎!我們看到佛陀的富貴,我們看到佛陀的莊嚴,但是我們一個都沒有,但是你還是要學,因為你必須要為未來鋪路,你不可能永遠處在凡夫的階段,你現在不學你就永遠沒有希望,所以《法華經》跟《華嚴經》對我們來說叫作栽培善根,為以後鋪路,因為它是一個清凈法的緣起。那麼廣泛的說明諸佛的波羅蜜功德莊嚴,這個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本開展出來的緣起法,讓我們知道說我們未來會怎麼樣,這是第一個緣起法。

  第二個就是我們唯識學叫作萬法唯識,這個識就帶有感情,就是這個一念心性當它是一種迷惑的狀態的時候,它往下墮落就變成萬法唯識了,唯識學是很務實的讓我們面對自己:

  你現在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你會輪迴?

  為什麼輪迴會相續?

  為什麼我們死了以後,我們來生又會得一個果報?

  為什麼聖人死了以後他能夠入無生,而我們一定要有生?

  這個輪迴的力量是怎麼來的?

  到底我們啟動了哪一個開關,把輪迴的力量給開啟出來?

  到底我們的內心世界哪裡出了差錯?

  所以萬法唯識是一個雜染緣起,讓我們很冷靜的面對自己。清凈的緣起是讓我們面對佛陀,雜染緣起是讓我們面對自己,這兩個都需要面對:

  一個是未來的你,一個是現在的你。

  所以我們讀《法華經》《華嚴經》、,是看到未來的我,未來我們有一天會變這樣子;你學唯識學是看到了現在的你,這兩個不太一樣。那這兩個都很重要,所以唯識學是探討現在的你,《法華經》《華嚴經》是探討、未來的你。

  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凈法的緣起,探討諸佛的功德莊嚴,萬法唯識是講到凡夫的輪迴的雜染緣起。所以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後,他講到兩種緣起當中的一個雜染緣起,就是《解深密經》所開展出來的唯識學。

  好,這是我們整個唯識的根本傳承,是佛陀的出世。

  【4】大乘唯識的緣起——印度本宗的緣起

  那麼佛陀滅度以後就必須由祖師來傳法脈了,這以下講到印度的五位的重要祖師,我們看佛滅度以後第一個祖師,彌勒菩薩,請合掌:佛滅後九百年頃,彌勒菩薩應無著菩薩之請,於中天竺阿踰闍國講堂,說《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等,弘通此法相唯識法門,其中以《瑜,伽師地論》為本宗之正所依。

  那麼我們都知道,你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印度的佛教史,佛陀滅度以後,大乘佛教是慢慢的衰微了,小乘佛教興盛了,因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眾生的根機很難承擔大乘佛法,我們一個人既要破妄又要顯真,很多人做不到,那麼第一個根機的贏弱。

  第二個國王的大力的推廣,因為很多大國王都信奉小乘法,所以使令小乘的部派佛教非常興盛,所以當時的一個重要的一個祖師無著菩薩,他本來是信奉外道婆羅門的。後來他學佛以後,他也在小乘的部派出家了,出家以後,他是學小乘的無常觀,那麼無常觀是可以契入空性的,小乘的空觀是從無常下手,看到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樣,你前天跟昨天也不一樣,所以看身心世界的變化,我們知道合理的推論,總有一天,我們的生命會消失掉,我們的生命會從無到有,也會從有到無,所以無常觀它這個發明空性是比較狹隘的,因為他能夠證得我空,他不能證得法空,所以無著菩薩修小乘的無常觀以後,他覺得有所不足,他想要了解大乘的無生觀,本來清凈,不必透過物質的變化。但是他那個時候找不到人請教大乘的無生觀的思想,所以他就以禪定力,用他的四禪的力量飛到了兜率天,請彌勒菩薩來到中印度,在晚上的時候來到中印度這個阿踰闍國講堂,講《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等,講唯識的法門,那麼這當中主要就是《瑜伽、師地論》。

  所以這樣講的話,彌勒菩薩是初祖,因為他應無著菩薩的祈請,那麼下來講這個《瑜伽師地論》,就把這個大乘的阿賴耶緣起這個法門就在這個世間重新的啟動起來,這個是初祖,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來到人間說法。我們看二祖,無著菩薩:

  無著菩薩承彌勒菩薩之說,造《對法論》《顯揚聖教論》等,廣傳此、宗。

  那麼當然彌勒菩薩他的本來的生命是在兜率天,他是個天人,所以他不可能長時間在人世間住世,所以他說法以後就回去了,那麼他的法就交給了無著菩薩來傳承,無著菩薩聽完《瑜伽師地論》以後,他作了這個《對法論》《顯揚聖教論》、,還有一個重要的論《攝大乘論》,這個可以說是無著菩薩的代表作,請大家把它補上去,《攝大乘論》。那麼當然無著菩薩對這個唯識的一個興起,功不可沒,這是二祖。

  我們看三祖:天親菩薩。那麼這個祖師很重要,對整個唯識的一個發揚光大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看三祖,天親菩薩:

  次世親菩薩,造《五蘊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及《唯識二十論》等盛施論釋,其中以《唯識三十論》,集唯識教義之大成。

  那麼天親菩薩跟無著菩薩,兩個是兄弟,親兄弟,無著菩薩先出家,出家以後他後來回小向大了,但是天親菩薩他出家以後,他跟無著菩薩的一個不同在哪裡呢?

  因為無著菩薩他是一個偏重自修的,在山中自修的一個比丘,但是天親菩薩他有很高的領導能力,他在當時的部派佛教有很崇高的地位,可以說是當時部派佛教一個領導者,也得到當時國王的封賞,所以他那個時候在小乘的部派是非常有重要地位。他在小乘的論裡面作了五百部的論來詮釋小乘法,當然這當中他也跟一些大乘的論師有一些辯論,所以或多或少對大乘佛法是有所不敬的,不恭敬的,那麼這個時候無著菩薩就想度化他,因為無著菩薩這個時候回小向大了,他怎麼度化他呢?叫「託病弘道」。他說我今病重,汝可急來。

  派一個侍者跟天親菩薩說我現在病得很嚴重,如果你想見我一面的話,你趕緊過來。那麼天親菩薩就趕緊來見他哥哥無著菩薩,見的時候,在藏經上說,無著菩薩是坐在椅子上是示現病相,然後天親菩薩說你為什麼生病呢?無著菩薩說,我今重病因汝而生,說我的病是因為你引生,因為你不信大乘,恒生毀謗,依此罪業,必墮惡趣,我今愁苦,命將不全。說我的生病,我是為了擔心你而生病的,因為你造了很多小乘的論點,毀謗大乘佛法,那麼依此罪業必墮惡趣,所以我今愁苦而引起了重病,那麼天親菩薩這個時候就問無著菩薩說:那這個大乘佛法有什麼好呢?無著菩薩就講大乘的無生觀,空性的道理從無常契入,它最後的結果是一種對立的空性,因為它從事相的變化,安立了空,既然事相的東西就對立了,所以它這個空裡面很難容受妙有。

  大乘的空性不從事相,它從理性上直接觀本來無生,本來清凈,所以它能夠容受一切的緣起法。

  所以小乘的無常觀跟大乘的無生觀是不一樣,所以天親菩薩聽完這個無生觀的空性以後,他大開圓解,非常歡喜,當然他也心生慚愧,他就跟無著菩薩說,我過去毀謗大乘佛法,我應該要割舌謝罪,無著菩薩說,你割舌也不能謝罪,你應該要弘揚大乘法,結果天親菩薩他老人家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論,叫千部論主。你看很多的《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乃至於凈土宗的《往生論》,都有天親菩薩的著作,所以天親菩薩在唯識這一塊,造了《五蘊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跟《唯識二十論》、等盛施論釋,廣泛的來解釋唯識學,其中以《唯識三十論》集唯識的教義之大成,這最有代表作的就是《唯識三十頌》。

  好,我們看下一個,四祖,就是護法論師:

  佛滅後千一百年頃,護法、難陀、安慧等論師,各造釋論,其中以護法之論釋為一宗之正義。

  那麼我們知道天親菩薩他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論,這當中對唯識學最重要的就是《三十頌》,因為唯識學,很多的經論都是比較片段的,它這個地方,印度佛教我們說過,佛滅度以後,小乘佛教興盛,大乘佛教衰微,所以大乘佛教在當時的環境很多的論點都是為了要跟小乘辯論,要破邪顯正而安立的,為了跟小乘的空觀作簡別,為什麼無生觀比無常觀好?為了跟緣起作簡別而安立一個論,所以在唯識的教義當中很難得有一部論是完整性的,從修行的發心、正見、修行、證果,一個很完整的一個道次第很少,大部分都是為了某一個主題,跟小乘佛法辯論,就安立一個論,所以《唯識三十頌》,它就不一樣了,它是一個全盤性的一個介紹,你如果要對唯識學的教義有完整的認識,《唯識三十頌》是必讀的,還有一部《攝大乘論》也是必讀的,那麼因為《唯識三十頌》在整個唯識學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天親菩薩往生以後,當時的印度的唯識學的十大論師,護法、難陀、安慧等十大論師,他們就前後的為《三十頌》作註解,那麼後人是認為說,護法論師是最能夠合乎天親菩薩的本意,所以就以護法論師當做整個唯識的傳承叫四祖。

  好,我們看最後一個五祖戒賢論師:

  護法論師門人戒賢論師,窮瑜伽唯識,因明、聲明等之蘊奧,繼護法論師於那爛陀寺,顯揚法相唯識之宗義,總上五師乃印度本宗之師承也。好,我們看另一位祖師就是護法論師的徒弟戒賢論師。戒賢論師是誰呢?就是玄奘大師到印度去請法的,他所依止的親教師,戒賢論師,他對這個《瑜伽師地論》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窮瑜伽唯識、因明學、聲明學等蘊奧,那麼在那爛陀寺,顯揚法相唯識的宗義,總上五師是印度本宗之師承。

  這五位祖師,比較的重要的是兩個,一個是無著菩薩,一個是天親菩薩,你大概學唯識學,經常碰到的祖師,你要嘛就是無著菩薩的著作,要嘛就是天親菩薩的著作。一般我個人的學習心得,無著菩薩對實修比較重視,他的事修講得廣泛,如果你要知道六度法門,怎麼修六度,你布施用什麼心態修是最好的,你布施,什麼樣的布施能夠創造最大的功德,你要學學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他把每一個法門的心態講得非常清楚,什麼心態是最接近圓滿法界的,什麼心態你這樣的布施是帶有過失的布施,應該避免的。所以如果你要對這個事修有信心的,有一點了解的,要學無著菩薩的法相唯識。

  但是理觀這一塊呢,天親菩薩講得好,理觀這一塊,怎麼修空觀,怎麼修無分別智,天親菩薩講得好,所以這兩個兄弟各有特色,就是他的《三十頌》,天親菩薩的《三十頌》,所以你如果能夠把理觀事修兩個都具足,你《三十頌》《攝大乘論》都必須研究。那麼這個是印度的傳承。

  【5】大乘唯識的緣起——中國本宗的緣起

  我們看看中國本宗的緣起傳承,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師:

  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幼年出家,初學律典,後習俱舍,成實等論,因嘆眾師所論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玄奘大師,去印度參學的一個因緣,他為什麼去印度參學呢?他不是為了好玩,他是真的產生了障礙,產生疑惑,說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師,他出家以後,先學比丘戒,後來學了小乘法,俱舍,成實等論,那麼當然他後來也學了大乘法。他學了法華涅槃,但是他學大乘法的時候,出了一點障礙了,因嘆諸師所論不一,那麼祖師的一些論點,有一些矛盾,那麼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隱顯有異,莫可適從。我們說明一下,他當時的盲點在哪裡?

  在藏經上說,玄奘大師他當時學大乘法的時候,現常跟當常這兩個觀念產生了矛盾,就是這個清凈心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現常,你現在就清凈,比方說《楞嚴經》《楞嚴經》的思想就,是這樣子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認為虛妄的本來就沒有,你只要直下承擔就夠了,妄想本來就覓之了不可得,所以你當下清凈,這個是經典上,佛陀有宣說的。《金剛經》《楞嚴經》都講當下清凈,但是有的經典說,你現在不清凈,但是你未來會清凈,是當來清凈,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是現在就清凈呢,還是以後會慢慢清凈,這兩個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說。

  所以這個時候,玄奘大師,其實這等於就是性相二宗的差別,圓頓止觀當然講的是直下清凈嘛,那麼唯識學是講慢慢清凈,所以他對這個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游天竺,去找這個最原始的經論,看看佛陀當初是怎麼說的,所以依止這樣的一個疑惑,就到印度去了。這個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學習的一個緣起。

  接著我們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後,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看第二段:師於貞觀三年西行,歷經艱難,越過新疆進入印度,於那爛陀寺戒賢論師門下,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俱舍論,及因明學等凡經五年,其後遍游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麼玄奘大師是在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經歷了這個帕米爾高原這個大沙漠,越過新疆,最後進入印度,到了印度以後,他主要的學習的地方在那爛陀寺,跟戒賢論師主要的是學《瑜伽師地論》,還有《顯揚聖教論》等等唯識的教義,當然也兼學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論典,那麼他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這五年對玄奘大師的唯識的基礎是非常關鍵的,他這個時候打下了唯識的基礎,對於整個賴耶緣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礎。

  那麼五年以後他就離開那爛陀寺到處參學,他有十二年的參學,就遍游整個印度,也拜訪很多的大善知識,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實我們看玄奘大師,就中國的傳承,你如果看唯識學,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論師的,早期的我們很難看到性相圓融的這個痕迹,很難,一般唯識學的,講賴耶緣起的避談真如,不談真如,講真如緣起的也不談阿賴耶,這兩個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時候是區分的很清楚,當然佛陀在世的時候的經典是講得很圓融,但是佛滅度以後的祖師,這個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國的唯識傳承,到了玄奘大師,就有那麼一點性相圓融的味道,這阿賴耶識裡面帶有真如的影子,真如當中也帶有阿賴耶識的影子,中國祖師尤其是到明末的時候,就有性相圓融的味道,就是理觀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據阿賴耶識的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據唯識學,但是你生命的一個目標的理觀的安住點以真如為住,以這個真如為理觀。

  那麼這種思想某種程度受了玄奘大師的影響,因為他那個時候,親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種程度他也把它融會貫通,好,我們看第三段,那麼玄奘大師在印度學完以後,他回國以後,做了些什麼事,看第三段:

  其後歸國,為太宗及高宗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於長安建譯經院,詔譯經論,凡十九年,翻譯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為本宗東土初祖。

  那麼這個玄奘大師在印度總共參學了十七年,回來以後得到當時皇帝太宗跟下一個皇帝高宗的重視,賜號三藏法師,那麼玄奘大師他回來以後,幾乎唐太宗跟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經常在一起,唐太宗對他非常尊重,什麼事都請教他,因為他博學多聞,甚至於唐太宗希望他還俗,你還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麼玄奘大師說,他說這個魚它從小在水裡面游慣了,跑到陸地不習慣,就像馬一樣,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錯,丟到海裡面去,它也不習慣,那麼玄奘大師說什麼呢?

  他說我從小出家,我對佛法的教義,我是通達的,但是跑到世間這一塊呢,我就沒辦法施展開來,所以說願守戒緇門,這個緇門就是出家眾,出家穿的衣服叫緇,緇門,所以我希望在出家眾裡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揚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請,唐太宗只好順從他的弘法志向,在長安蓋了一個譯經院。

  當時召集了五百個很有名的法師,經過十道手續從翻譯到校對到潤飾十道手續,經過十九年的時間,翻譯了七十五部的論典,七十五部的經論,那麼這當中當然以唯識為主,所以就被尊為唯識宗的中國的初祖,當然玄奘大師在翻譯當中唯識這塊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識論》《成唯識論》就是,解釋《唯識三十頌》。好,我們看玄奘大師以後的傳承:

  玄師弟子窺基法師,從師學法相唯識之玄義,盡得其傳,著有《成唯識論述記》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緣起也。

  那麼玄奘大師之後就有窺基大師,那麼他做了《成唯識論述記》,等於是解釋《成唯識論》,因為《成唯識論》其實不是玄奘大師作的,它是護法等十大論師作的,但是玄奘大師把它集合起來,把它做一個匯總,那麼窺基大師再把《成唯識論》加以解釋,叫《成唯識論述記》。

  那麼這個是整個中國本宗的緣起。

  好,我們把這個諸師傳承,簡單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滅度以後的祖師,就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護法論師跟戒賢論師,那麼中國就是玄奘大師、窺基大師、慧沼法師、智周法師。那麼本宗唐時宗風大盛,晚唐以後漸衰,至明末四大師,復加提倡。中國佛教,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畏繁樂簡,討厭繁瑣的喜歡簡單的,最好是有一個法門能夠總持的,所以中國佛教一般來說,喜歡圓融而不喜歡次第,這一點是跟藏傳佛教最大的差別。

  所以藏傳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麼修皈依,怎麼懺悔,它有一個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視唯識的人,他才能夠看清楚次第,因為你這個唯識學,你不學,你直接正念真如,因為真如它沒有什麼次第,它要你直下承當就夠了。

  所以說玄奘大師的唯識學,唐朝以後到了宋朝以後,全部都比較不興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師,尤其是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師很強調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理觀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礙理觀。

  蕅益大師舉個例子,他說畫龍點睛,你不能夠說只要點睛,這個龍沒有畫出來,你眼睛要點在哪裡?

  中國唐朝以後,深受禪宗的影響,直接,直指人心,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辦,但是從清凈心的角度,我們的確有如夢如幻的煩惱,有如夢如幻的業力,有如夢如幻的生死要了,你還是要懺悔,皈依,發願,從事修當中來慢慢調伏。所以,這個最好你能夠把真如的理觀跟唯識的事修結合起來,會比較好一點。

  這個是到了後來,憨山大師,蕅益大師所強調的理觀事修,理事圓融。

  【6】唯識學所依的經論

  好,我們簡單的把這個所依經論念一遍,所依的經論,總共有兩種:

  第一個是六經十一論;

  第二個是一本十支。

  我們看看六經,先看六經的地方:

  六經: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

  二《解深密經》

  三《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四《阿毘達磨經》

  五《楞伽經》

  六《厚嚴經》

  當然這六經當中,主要的就是《解深密經》。

  看十一論:

  一《瑜伽師地論》

  二《顯揚聖教論》

  三《大乘莊嚴論》

  四《集量論》

  五《攝大乘論》

  六《十地經論》

  七《分別瑜伽論》

  八《辯中邊論》

  九《二十唯識論》

  十《觀所緣緣論》

  十一《阿毘達磨雜集論》

  那麼經當然是佛說的,那祖師的論典當中,唯識主要有《瑜伽師地論》跟《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是比較廣一點,它有一百卷,所以我們如,果時間不夠的人,可以直接看《攝大乘論》也可以,它也可以說是一個小本的《瑜伽師地論》,濃縮版的《瑜伽師地論》。

  好,我們看一本十支:

  一本《瑜伽師地論》

  十支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大乘百法明門論》

  二《大乘五蘊論》

  三《顯揚聖教論》

  四《攝大乘論》

  五《阿毘達磨雜集論》

  六《辯中邊論》

  七《二十唯識論》

  八《三十唯識論》

  九《大乘莊嚴論》

  十《分別瑜伽論》

  那麼一本當然是《瑜伽師地論》,那在十支當中有幾個重要的,《百法明門論》重要,《攝大乘論》重要,《三十唯識論》重要,一般來說唯識的基本功有三個課程,基本功,《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第三個《唯識三十頌》,這基本功。

  當然如果你把我們這個唯識學概要的課程學完以後再去學會更好,因為我們這個課程,是把整個唯識的整個綱要先描繪出來,那麼《百法明門論》它的重點在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這個善噁心所的活動;《八識規矩頌》,它強調八識心王的活動和它的相互關係;《三十頌》就是整個唯識學的一個實際修觀的方法,修這個無分別智的方法,那麼三個基本功,如果你要增上,當然就《攝大乘論》了,怎麼把它落實到修行上,落實到六度上,就是《攝大乘論》了。

  好,那麼我們這堂課,簡單的介紹一下唯識的一些師承。我們休息十分鐘,我們下一堂課就開始講它的教義。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卷二

  【7】大乘佛法分成兩個重點,一個談空性一個談緣起!

  天親菩薩其實就是世親菩薩,翻譯不同這兩個是同一個人,但是我們有些人習慣講天親,有些人習慣講世親,都可以。那麼我們前面介紹的是整個唯識的一些師承,現在我們來談一談唯識的一些基本的觀念。

  那麼基本上當我們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分成兩塊,兩個重點,一個談空性的,一個談緣起的,大乘佛法只有兩塊而已。

  談空性的是什麼呢?比方說最有代表性的《金剛經》,佛陀從頭到尾全部教我們離一切相,說人生,它也不是色,也不是受,也不是想,也不是行,也不是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從頭否定到底,因為空性的目的,它是要你把生命歸零,回到你的生命的原點,回到原點很重要,你才有辦法重新出發。所以談空性的這一塊,大同小異了,不管它是從哪一個契入,反正它的目的就讓你離一切相。

  但談空性這一塊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在談緣起這一塊,相當的複雜,因為緣起甚深,那麼佛法談緣起這一塊呢,又分成兩個重點:一個講雜染緣起,一個是講清凈緣起。清凈緣起它的根源,是從真如出發,凡是你要讀高端的經論,比較尖端的經論,比方說《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都要有一個前題,都有一個前題你才有資格去學的,就是你相信你打妄想的心中,有一個清凈心存在,如果你不相信,你《法華經》白學了,因為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就是說,你不承認有真如,就沒有真如緣起了,簡單的講,你要讀《法華經》《華嚴經》,有八個字很重要: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要相信妄想是虛妄的,你相信你的清凈心是本來具足的,你這一點信心你才有資格去學《法華經》《華嚴經》,因為它是從真如開展出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我們叫做清凈法緣起。

  第二個講雜染緣起。就是從一種凡夫的心,染凈和合的心,我們也可能造善,也可能造惡,充滿了不確定的心,開始去怎麼去修行,這個是我們唯識學說的,就是賴耶緣起,所以賴耶緣起沒什麼條件。那麼當然這兩個都很重要,一個是了解自己,一個是了解佛陀,這兩個都很重要。

  【8】唯識的義理,把凡夫的心分成幾個類別呢?

  那麼我們來看賴耶緣起,它主要的教義,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個總標述義;第二個別明八識;第三個總結,結示法要。

  總標它的義理又分成三段:第一個心識的分類;第二個修學內涵;第三個性相圓融。我們先看看心識的分類:

  唯識學認為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有幾種差別相,先做一個分類,我們有一個問答,先看問:問: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那麼在唯識的這個正確的義理當中,到底把凡夫的心分成幾個類別呢?這個問我們看他的回答:

  答: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如《唯識論》雲,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粗相故。

  那麼在大乘的唯識的經論當中呢,一般這個通就是一般的分別,是把凡夫的心分成八種,由淺而深八種,八種呢,就是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叫前六識,這個前六識呢,是攀緣外境的,那麼第七的末那跟第八呢,它們都不攀緣外境,這攀緣向內攀緣,攀緣自我,第七的末那第八的阿賴耶識,總共分成這八個識,這八個識呢在《成唯識論》當中,把它分成三類,它說這個心識所變現的相狀有無量種,就是我們的心裏面有業力嘛,這個心的業力有各式各樣業力變現出來的外境,外在的因緣那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你看你找不到兩個人完全一樣的,沒有兩個人的生命是完全一樣的,就算你是雙胞胎也不完全一樣,因為你的業力不一樣。你過去生,你拜一百拜,他拜九十九拜,就不一樣了,是吧?

  不可能兩個因地完全一樣,所以得果報不可能兩個完全一樣。所以從一種所變現的外境,那每個人千差萬別,但是能變現的心,原則上,我們的心態有八種,可以歸納的。

  這八種呢,一般我們是把它按照它的性質,簡單的分成三類,這三類很重要喔,這個是天親菩薩的智慧。天親菩薩把八識在三十頌裡面,分成三類,你一定要把它分成三類,你才容易了解:第一個異熟,第二個思量,第三個了境。

  那麼異熟是什麼呢?

  那是第八識多異熟性故。這個多是什麼意思呢?多分,第八識的功能很多,它也可以說是含藏,也可以說是異熟,也可以說是阿賴耶我愛執藏,它有三種功能。但是為什麼天親菩薩給它一個異熟呢?因為它最主要的功能,最能代表它的,最多分的就是異熟為主。

  異熟簡單來講就是因果,就是果報的意思,為什麼叫異熟我們待會再解釋,就是它是一個果報識,你所有生命的果報,都是由它變現出來的,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你的生命體,它是我們生命的大倉庫,這多異熟性故。第二個思量。

  當我們的生命出現的時候,你出現一個果報,你可能是一個男人,也可能是一個女人,那麼你一出生的時候,你的內心世界,就會有一種自我的概念,那個自我概念是誰呢?

  就是思量,我愛執。

  你很自然會有一種自我概念,我可以去造業,那麼最後也是有一個我來得果報,這種自我概念就是思量,恆審思量,它能夠對它這個生命體,產生很深入很相續的觀察,而產生一種自我概念。

  第三個是了境。

  這個了境呢,依止這個自我,去了解一切的外境,去受用一切的外境。那麼去了解外境是誰呢?是前六識,當然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去廣泛的攀緣,就是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所以它就分成三個:一個是負責變現果報,一個是在果報裡面產生自我概念,第三個是去了解外境,有三種異熟、思量、了境。

  【9】什麼是真如呢?

  好,那麼這個概念有了以後呢,我們來看看這個左邊這個講表,這個講表非常重要,你這個講表要全部弄通了,你整個唯識學的概念就建立起來了。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右邊有一個白白的圓圈,這個請大家在上面寫真如兩個字,這個是真如,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這個真如我們解釋一下。翻到講義的第十面,第十面右上角有一個性,這是真如佛性,真如佛性往左邊跑一念不覺,就是眾生的情識,就是八識了。真如它有兩個方向,當它覺悟的時候,往上走的時候,那叫作功德莊嚴,真如當它是一種覺悟的時候,當我們是稱性起修,從空出假的時候,那這叫功德莊嚴,它是往上;真如當它墮入了一種迷惑墮落的時候,那就變成八識,那我們這個課程呢,我們不談真如覺悟的時候,是講真如已經墮落了,真如一念不覺以後的我們凡夫的世界了,所以真如如果它往上的話呢,就是往右邊一跑的時候,那就《法華經》《華嚴經》的境界了,那麼真如往左邊跑,就是我們的八識的內涵。

  那我們談談什麼是真如呢?

  它的體性,經典上給它兩句話,叫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清凈這兩個字很重要喔,不管我們無量劫來,打了多少的妄想,但是我們的心,還是清凈,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這個清凈的重點就在這兩個字,叫本然,這兩個字太重要了!就是說它這個清凈,它不是你修來的,它是你本來就清凈,修來的清凈是對立的,因為你這個清凈你就不是雜染,你看一張白紙,它的清凈是一種對立性的清凈,你用墨汁去潑它它就黑了嘛,但是虛空的清凈呢,它是圓融性的,虛空也可以容納白色,也可以容納黑色,所以虛空的清凈是圓融性的,因為它離一切相,所以清凈的意思就是說,它不是雜染,它也不是雜染相也不是清凈相,它是離一切相這叫清凈,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所以它容納一切的善惡,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因為它離一切相,以它無住的緣故,所以它周遍法界,這是它的體性。

  它的作用呢,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的作用有兩塊:第一個寂靜,因為我們的心本來是無所得,你不可能抓住任何東西,你看我們追求物質,總有一天你會厭煩,為什麼?因為你已違背你的本性,我們的本性是沒有相狀的,你一定要追求相狀,你最終的結果,就是跟本性抵觸了,因為你本性是寂靜的,它無所得,你只有放下,你才能夠合乎你的本性,而不是去追求,所以它的本性的第一個特點,它是寂靜的,它無所得。

  第二個呢,它是有照了性的,它是有願望的,它是有作用的。所以三世諸佛就是因為證得本性,他才能夠一方面安住空性,一方面能夠從空出假,到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這是它有寂跟照兩種功能,這兩種功能就依止在這個清凈本然的一個體性上,這個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就像水一樣,我們本來具足的,那麼這是第一塊,真如。

  【10】什麼是第八識——異熟?

  我們先談談我們還沒有一念不覺之前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如,但是我們當然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我們現在是一念不覺以後呢,我們回到講義第九面,已經變成了八識了,所以從真如一念不覺墮落以後,我們必須要務實的去了解自己了。

  那麼我們怎麼了解自己呢?首先我們把我們的心識分成三大塊:第一個第八識,異熟;第二個第七識,思量;第三個是前六識。

  前六識的了別就是這個第九頁的講表,左邊第八識第七識跟前六識,那麼這個就是我們整個八識的活動狀態。好,我們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個八識的一個功能。請大家翻到講義第十面來,首先我們了解八識,先看我們最深沉的最根本的,第八識叫異熟,第八識它有兩個功能,一個叫含藏,這個藏就是收藏,像倉庫一樣可以收藏一切的東西;第二個叫異熟。

  含藏是約著因地來說的,第八識能夠收藏我們無量劫來所造的善惡業力的種子,我們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生滅變化的,比方說你昨天已經消失了對不對,但是你昨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消失,你所走過的痕迹第八識全部記錄下來了,行為消失了,但是你的功能,你昨天所做的任何事情,你所講的任何話,全部被記錄下來了,一個都跑不掉,第八識就有這個本事,它不是僅僅把你昨天記錄得好好的,它把你無量劫的生命的每一個時間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全部記錄下來,所以它含藏你無量劫來的過去所造的任何的功能,所想的也包括在裡面,身口意三業,但是一般來說我們講業,從唯識的角度要付諸行動才算業,沒有付諸行動的,這個業不能成形,唯識的定義是身口意三業,要付出行動,要付諸口業跟身業,唯識才認為這個業是完整的。起心動念這個業在唯識學的定義它是不完整的業,這個我們後面會說業的形成,當然從《楞嚴經》從比較高端的這個經典裡面,有些是把起心動念就安立做業,唯識學是不同意的,唯識學是付諸行動才有業。

  那麼總而言之你過去生所有的身口意的活動,第八識全部保存下來,所以它第一個功能是含藏,但是它不是含藏而已,它會把它釋放出來,這才可怕,它會把這個功能把它成熟,再釋放出來叫異熟,就像說土地,你看你在土地裡面播下一個蔬菜的種子,這個土地它可以把這個種子把它含藏起來,然後用它的礦物質去滋潤這個種子,讓它慢慢的發芽,產生枝葉花果對不對,這個土地是不是有成熟種子的功能?你本來是個種子,怎麼會變成蔬菜呢?因為有土地嘛對不對?所以土地是不是有成熟蔬菜、成熟水果的功能對不對?阿賴耶識就是這樣子,我明明給你的是一個業力的種子,你怎麼變現出一個人出來,變現一個果報,因為阿賴耶識有本事把你的種子轉換成果報。

  就像這個電飯鍋,諸位你看我們早上煮粥,你說我昨天晚上放的是米,早上起來為什麼變成粥呢?因為這個電飯鍋把它成熟了,它有本事把它成熟。阿賴耶識也是這樣子,給你的是一個業力種子,怎麼你把它變成果報呢?因為它有成熟的功能,所以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熟變成果報,這兩個功能一定要記住:一個含藏一個異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業,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來,多多益善;第二個等到你業力累積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它就把它變現出來。

  當你是善業起現行的時候,第八識把它變成一種快樂的果報;當你的罪業起現行的時候,它就變成一種痛苦的果報,它會把它變成果報,這是第八識的兩大功能,含藏種子、變現果報。

  好,我們來看看變現果報,是怎麼變現的,這個熟為什麼加一個異呢?因為它因地的種子,轉換成果報的時候,有三種變化,這個異叫差異,第一個時間上產生變化了。諸位如果你今生活得很快樂,你知道你該感謝誰嗎?

  對!

  跟你沒關係喔,跟今生的你沒關係,你要感謝前生的你,不是你今生有本事,是前生的你有本事,因為它因地造業的時候到得果報,它是隔代受報的,它時間上有差異——異時而熟。你今生所造的業,絕大部分都是來生才能得果報,因為它要經過成熟。你看你種稻米,你春天種下去,你什麼時候開始成熟呢?秋天才收割。所以你如果說我今生很努力的修善我還是如此的痛苦貧窮,你不要怕,你今生的善業來生即將出現,因為你要給阿賴耶識一點時間,它必須要成熟,它要慢慢的煮才能夠成熟,你的業還沒有成熟。

  所以異時而熟就是說阿賴耶識把因地轉成果報的時候,它因地造業的時間跟得果報的時間,它有時間差的,可能差一代也可能差兩代也可能差三代,所以它是異時。

  第二個異類。

  這個類就是它的性質改變了,因為因通三性果為無記,你看你造業的時候,因地造業的時候,有善惡無記對不對?果報沒有善惡,果報全部是無記的,沒有善惡。那我問大家,痛苦的果報是善是惡?

  它沒有善惡,它只論苦樂,果報,你不能夠說痛苦是一種罪業,那麼這樣子的話,痛苦是一個罪業,這個罪業又招感一個痛苦,那就糟了,罪業是有招感性的,那這樣你一個人造了罪業得到痛苦的果報,這個痛苦的果報又變成罪業,那叫一因多果了。一個人痛苦他可能自甘墮落,一個人痛苦他可能奮發向上,所以痛苦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看你是怎麼面對它,所以果報全部是無記。

  諸位,果報只論苦樂,就是可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如此而已。到底你在快樂當中你會向善還是向惡,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這個果報都沒有善惡,所以它造業的時候是有善惡,但變成果報的時候,變成沒有善惡性了,所以它的性質怎麼樣?改變了,異類而熟。

  第三個變異。

  它的數目產生變化了。你今生布施三寶一百塊,你來生一定得到一百塊的果報嗎?不一定!對!這跟你的心態有關。你是一種非常歡喜心,非常的意樂來布施還是很勉強的布施,這個會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你這個業種子種下去,到底這個最後的水果會開得多大,數量有多少,這個未來充滿了變數,會受你的第七識跟第六意識的激發的影響,後天的影響很重要。所以你造業的時候跟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數量產生很大的變化了,這跟你的心理素質有關係,你是不是發菩提心,還是以這個自私的心,都有關係。所以呢,因為你因地到果報成熟的時候有三種差異:異時、異類、變異,所以我們在成熟前面加一個異,來解釋它的因到果有很大的差異,有三種差異。其實這個異熟簡單講就是果報的意思,它是一個果報,它負責變現果報。

  這是第八識,第一個收藏業力,第二個變現果報兩種功能。

  【11】什麼是第七識——思量和第六識——了別?

  好我們看第二個第七識。

  當我們一個生命出現的時候不管你是一個螞蟻或者是人或者貴為天人,這個果報出現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自我來操作它,對不對?這個自我是誰呢?就是第七意識的思量!

  思量,它跟第六意識的想像有什麼差別?它有三種特點:第一個它專一,第二個相續,第三個堅固。

  它對於這個自我的概念是非常專一的,它對什麼都沒有興趣,第七意識只有對自我有興趣而已。

  所以第七意識它不造業,它也不起善惡,它的思想活動是很專一的,而且很相續的,不管你白天黑夜,你看諸位你們看看你們做夢的時候,你們夢到很多的相狀,你可能夢到你是個國王或者你是一個乞丐,我問你,你在夢中的時候,你夢到那個相狀,你有沒有一種自我的概念?還是有嘛,對不對?可見得我們的第七意識晚上都沒有休息,第六意識可能完全休息了,第七意識還在活動,所以第七意識的活動是相續的,它從來沒有停止的,我們這種自我概念沒有停止的,就算你昏迷了,完全進入一種無知覺的狀態,第六意識完全休息了,你自我概念還是在,除了你變成聖人以外。所以第七意識的可怕來自於它相續。

  第三個特別的堅固。

  所以它最後的結果產生兩個,對外產生法執,對內產生我執,這個是第七意識。所以第七意識它沒有善惡,它沒有善惡概念,它也不造業,它只做一件事情——思量,產生一種我法二執。

  我們再看第三個前六識。

  這個是很粗淺的叫了別,明了跟分別,明了是指前五識。前五識它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像你眼睛看到一個歡喜的東西,你產生一種樂受,你耳朵聽到不歡喜的聲音,產生痛苦的感受,對不對?前五識的感受完全受業力的主導,如果你前生善業強,你今生從小到大,你得到的感受,快樂的感受多一點,痛苦的感受少一點;如果你前生罪業造得多,你從小到大,今生痛苦的感受多一點,快樂的感受少一點。所以前五識完全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它也不論善惡,沒有好壞。

  真正好壞的在第六意識,你的想像,你做的是一種正確的想像,跟錯誤的想像,如理思惟跟不如理思惟。所以一個人的善惡是從第六意識開始區別,就是你接受這個感受以後,你是怎麼想的?當你在痛苦的時候,你是怎麼想?你可以選擇怨天尤人,你也可以產生自我慚愧,所以這個第六意識,它接受到前五識的感受的刺激的時候,它產生想像,最後想完以後落入了一種第七識的執著,最後藏到第八識變成種子。

  【12】從第六意識下手目標是改變第七識!

  但是,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六識,異熟、思量、了境,你們猜猜看哪一個最重要?主導性最強是誰?

  第六意識。

  還有呢?

  對!

  第七意識最重要!

  我說明一下,雖然第六意識管善惡,對不對,但第六意識有個問題,第六意識是生滅的,第六意識如果沒有跟第七意識的執著在一起,第六意識做不出很大的善惡,做不出來。你看我們一天打很多妄想,我們百分之九十的妄想都沒有付諸行動,對不對?我們也曾經想要做壞事,但是你有去做壞事嗎?沒有,因為你沒那個膽量,那個膽量是誰?也就第七意識,第七意識會給你膽量——思量。所以凡是沒有帶執著的妄想,這個我們都不要太在乎,真正障礙往生的,都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這個要注意喔,第七意識很可怕的,第七意識它夾在第八跟前六中間,它向內主導第八意識,它主導你的業力,第八意識是管業力的,向內主導第八識,向外主導你的思考模式,主導你的第六意識,這個是我們凡夫的執著。

  這個執著有二說,當它是好的執著我們叫做堅持,願力,這是好的東西哦,我一定要去拜八十八佛,我每天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把功課做完,這是不是執著?是!但是我們不給他叫執著,我們叫對佛法有堅持,其實這是第七意識了。所以執著用到好的地方呢,叫做堅持,叫做發願,但是他起顛倒的時候,我們就叫執著了,這第七意識很重要了,第七意識是產生一種強大的業力,完全靠第七意識——恆審思量。

  如果你有志要往生的話,你要注意第七意識,你不要去注意妄想,我們大部分的妄想,你一天打的妄想,百分之八九十的妄想對你往生都不產生障礙,因為他打完就忘,他沒有根,他只是一時的惡念。但是你讓惡念產生根你就要注意了,就是當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二個結合在一起,跟你的執著,我一定要怎麼樣的時候,這個惡念是有根的惡念,一定障礙往生!很多人修行根本找不到重點,你還在對治妄想,其實妄想不障礙你往生,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它有二個特點: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見是功德,深生好樂!第一個經常性的思想,你這個念頭經常打,而且你打這個妄想的時候是深生好樂,內心堅固,不可動搖,這個念頭一定會影響你來生的生命。所以真正在影響我們的是第七意識的思量。當然問題在哪裡,第七意識它沒辦法改變,它是多生多劫養成的習慣,一種性格傾向。

  但是第七意識有一個缺點,他沒有自我調整的能力,所以他必須要靠第六意識來調整他,所以我們修行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但是我們的目標呢是改變第七意識!

  我再講一次,我們修行的因地靠第六意識的思惟觀照,但是我們的目標是改變第七意識的執著,把它對不好的執著改成對好的執著,叫做發願。所以我們整個八識大家很清楚了,我們分成三塊:第一個管的是業力,第八識什麼事都不做的,他不造善也不造惡,他只是保存業力釋放果報,第八識就管業力,管因果這一塊的;第二個管的是執著;第三個管的是你的思考模式,三塊,這個很重要。

  有沒有問題,這三個有沒有問題?你只要把這三個弄清楚了,今天的課就差不多了,可以了。

  【13】透過唯識,你才能夠務實的了解自己!

  請說!

  學員問……

  師父答:前五識沒什麼作用,前五識就是享受快樂跟受用痛苦,感受是沒有什麼作用的,關鍵在第六意識——你的思考模式,就是我們沒辦法去主導人生對不對?但是你可以去解讀人生,面對人生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因為你今生的生命,是前生的業成熟變現出來的,我們不能夠去選擇人生,你說你能夠去選擇你的父母嗎?沒辦法!你可以選擇你的子女嗎?沒辦法!

  那人生有什麼是我可以主導呢?你可以主導的是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你去解讀它,這個就是你的智慧水平,第六意識了,關鍵在這裡。唯識學你要稍微想一下,要動腦筋了。我們以前可能讀了凈土學,讀了一些比較高端的經論,都是了解佛陀,對不對?所以你學得很輕鬆對不對?但是這個課程不輕鬆,了解自己是最不輕鬆的,但諸位其實你不了解你自己,你永遠不可能改變自己的,真的!你不能夠在佛法修觀,永遠只觀現前一念心性,含糊籠統,現前一念心性是一種整合性的,你要把它區分出來,從心性再觀進去,八種功能,八種功能找到它的盲點在於執著,每一個人都有盲點,有些人執著財,有些人執著的是財色名食睡,各有各的執著,而造成你今天生命有很多不同的傾向。為什麼你今天遇到事情你會選擇這樣做,他會選擇那樣做?那就是你不同的執著嘛,過去生留下的盲點太多。

  所以這堂課你必須要怎麼樣呢?了解自己,當然,佛法是講平衡,如果你《唯識學》學完以後,你看到你的八識,你覺得很有挫折感,那你趕快去學《金剛經》,把《金剛經》讀一讀,何期自性本來清凈!平衡一下,你平衡一下,因為這個東西本來是虛妄的嘛,但是你一天到晚讀《金剛經》,本來清凈,你產生高慢了,你說我好像什麼毛病都沒有,請你讀讀唯識,你就知道你很多的毛病。所以佛法裡面有鼓勵性的佛法,有務實性的佛法,你兩個都很重要,有些人專挑鼓勵性的佛法學習,他從來不面對自己,這裡以後會有問題!

  你的盲點病根,你今生會輪迴你一定有問題,是不是?你病根不拔掉它永遠在,它不會自動消失掉!諸法因緣生,你沒有創造一個讓它消失的因緣,不可能消失掉,你帶著病根來念佛,所有的佛法都被你染污,所有的佛號全部變成有漏,帶有病根的佛號,每個佛號都帶有業力,不是佛號有問題,是你的心態有問題。

  因為你的佛號是從你的心釋放出來,所以唯識學雖然複雜,但是這是我們必經的過程,你只有透過唯識,你才能夠務實的了解自己,找到你的盲點,然後勇敢的面對它,用佛法的葯去跟自己溝通改變自己。

  【14】你不處理過去,你就沒有一個好的未來!

  我們這個課程有二十一堂課,我只有一個要求,我不敢要求你回去再去複習,我不敢這樣要求,但是我希望你不缺席,每堂課都很重要,你如果缺席一堂課,你可能會趕不上我們的進度,因為他唯識學是層層節節相扣的,你一堂課沒有聽,你下次來就跟不上,如果你把我二十一堂課聽完,然後你每一堂都有到,然後不要打瞌睡,上課可以打妄想但不可以打瞌睡,那麼我相信你對唯識學,會有基本認識,應該會有基本認識,你大概對你自己過去做了些什麼事,你過去對什麼事特別執著,你就基本上了解了。

  其實唯識學是帶你回到過去,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事,變成現在的你。凈土宗是談未來,凈土宗是講你未來要去哪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不處理過去,你就沒有一個好的未來,因為你不能成功從過去跳脫出來,你根本談不上未來,永遠被過去抓住。所以唯識學是成功的帶你進入到內心世界,看看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留下些什麼痕迹。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我們對過去只有概括承受,但是你可以重新的去調整它,我們可以開創未來,但是開創未來的前提,你要先了解過去,一個人不了解過去,你沒有資格談開創未來,你永遠活在過去,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你昨天跟今天一樣,今天跟明天一樣,你怎麼開創未來?

  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帶你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知道了以後,你才有資格說我將往哪裡而去,未來你才可以做主,當然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我說過,如果你覺得學完唯識以後,覺得自己非常不堪,有重大的挫折感,當然回去好好拜懺,另外你可以讀讀《金剛經》,讀讀《法華經》讀讀《華嚴經》,看看未來的你充滿了希望,所以你平衡一下,這個性相二宗,可以平衡一下。

  那麼我們第一堂課,先簡單的把這個綱要,跟大家介紹,我們明天會把這個表,再複習一下,那麼我們今天講一個綱要,明天開始就慢慢把它展開,什麼叫異熟什麼叫思量什麼叫了境,開始細說,我希望大家把唯識學,你把這個教理用來觀察自己,你很快可以了解自己,你不要把它當做一個教法,就是當做一個了解自己的一種法門,你往內心去找答案,你這個課程會非常受益。

  我們今天先上到這,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卷三

  【15】什麼是清凈的緣起?什麼是雜染的緣起?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面。

  第九面,它談到了我們眾生的兩種緣起。那麼佛陀在大乘經典把我們生命的緣起分成兩大塊,一個是屬於一種清凈的緣起,一種是屬於雜染的緣起。那麼這兩種緣起的根本是不太一樣的。清凈的緣起,它的根本是依著真如。那麼真如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凈,第二個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麼在一念的清凈的心中,具足無量的性功德,這個就是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所謂的真如佛性。

  那麼真如佛性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呢,我們主要的重點在於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只要去憶念它,你只要去肯定它,你只要相信它就好。所以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不管你妄想有多重,不管你業障有多深,你永遠要相信一件事情,就是你的清凈的本性,永遠沒有受到染污,我們隨時可以重新開始,只要我們把心帶回家,我們的生命可以重新來過,因為這一切的雜染法都是虛妄的,它不可能染污你的心性。

  所以說從大乘的角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種真實的憶念,就是你要深深的相信這件事情,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當我們開始憶念真如的時候,當我們的心跟真如開始感應道交的時候,在《大乘起信論》說,我們已經在啟動真如的加持力,叫做真如內熏。我們已經跟我們的家搭上線了,雖然我今天還不能回家,起碼是怎麼樣?我開始在順從我的真如本性。所以剛開始你要怎麼樣?正念真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比方說《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都談到這種概念,我們對於我們的本來面目,要充滿了信仰。雖然我們看不到它,但是我們深深相信佛陀的教法是對的,這是第一個正念真如。

  第二個我們必須要務實的面對我們的生命,就是雜染緣起。我們一方面遙望我們的真如,一方面我們要面對我們的現實。什麼叫現實呢?就是阿賴耶識,我們必須要面對我們生命中一個非常大的倉庫,它把我們無量劫來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把我們所打的任何一個妄想,通通如實的記錄下來。所以身為一個現在的生命,我們必須要面對我們過去的生命,這是你不可逃避的。

  當我們想要開創未來,當我們要想往生凈土的時候,你一個人想要開創未來,你就必須要務實的面對你的過去。因為過去它不會放過你,它在你的阿賴耶識當中,它不斷的會釋放一種生死的力量來牽動你。所以我們怎麼去擺脫過去,我們如何從過去的業力跟妄想中跳脫出來,所謂調伏它,帶業往生,這個是一個重點。

  當然你想調伏它,首先你必須先了解它,它的問題在哪裡?我們今天要去討伐一個盜賊,你今天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集聚了很多的軍隊,但是你不知道盜賊在哪裡,你在曠野裡面跑來跑去,浪費時間。你每天拜佛念佛,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盲點在哪裡,你只有事修沒有理觀嘛!所以你每一個佛號都充滿了生死業力,你創造不出一個乾淨的佛號,你創造不出一個純粹願力的佛號,因為你心中有業力,所以你的佛號也就有業力了。所以為什麼我們凈土宗的人要信願持名,信願就是一種理觀嘛!你必須要把業力轉成願力,這個佛號才能夠通往凈土。所以當我們一方面憶念真如,我們給自己一個未來的希望,告訴我們,我們總有一天可以跟佛陀一樣,因為我們的本性沒有失掉;我們一方面遙望我們的未來,我們充滿了信心,但是一方面我們必須要面對現在,好好的調伏對治,這是佛法的兩大思想。第一個給未來希望,但是你現在必須要努力。

  【16】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就必須先了解它!

  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調伏我們的妄想,必須先了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看這個講表,我們現在的生命有一個很大的根本,叫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它有兩種功能,一個叫做異熟,一個叫含藏。

  第一個當你出生的時候,它主要的功能是異熟,它開始釋放一種果報,或者說變現一個果報。所以當第八識是從上而下的時候,它是在變現果報。它變現果報有兩塊,第一個向內形成一種思想,第二個向外形成一種業力。不管你今生福報多大,你只要在三界投胎,你的生命一定有兩種力量來牽動你:第一個內有顛倒妄想,外有生死業力。那麼這個生死業力,它所變現是哪一塊呢?就是最下面的根身,根塵,六根。你一定會有一個正報的根身,可能是一個男眾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女眾的根身,可能是一個健康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多病的根身,這些都是你的業力變現的。那麼這個根身,它一定有一個依止的環境——六塵,有一個依報的環境。你有一個房子住,你有你受用的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依報的環境。

  所以這個正報的根身,依報的環境呢,這個都沒有對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都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那麼當然這個根身,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小時候,多分來說還是受業力的主導,因為你思想沒有成熟。

  但慢慢長大了以後,你的思想開始活動了。所以當你在承受因地的時候,它這個表是由下往上,我再講一次,阿賴耶識在變現果報的時候,是由上往下變現,但是當我們思想開始活動的時候,開始在造業了,因為你不可能只是受用果報,你受用果報,這個果報體會去刺激你的思想,開始產生思想活動,也就是你開始造業了。

  那麼我們第一個業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感受,業力對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感受。當外在的業力要進入你的生命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它很重要的橋樑就是用感受來刺激你,就是快樂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那麼我們第六意識的思想,是經不起感受刺激的,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止觀的訓練,他被感受刺激,他一定有所反應。第六意識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痛苦,我為什麼會快樂,它一定會去找一個人來負責,一定要找答案。當然沒有經過佛法因緣觀的人,他的思想全部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就在盲目當中去找答案。

  為什麼我會這樣貧窮呢?有些人有錢但是他多病,為什麼我會病痛呢?為什麼我的身相如此醜陋呢等等,那麼我們會把所有的痛苦,開始做一種錯誤的解讀,產生錯誤的妄想。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感受刺激你的。那麼這個妄想打久了以後,習久成性就變成一種執著,一種習慣性的等流性的思考,就變成一種思量,一種執取。

  諸位,當第六意識的妄想,已經形成你的性格,當第六意識的妄想,已經形成一種執著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就形成。所以當業力刺激你的時候,如果你只是打打妄想就算了,那還沒事。但是當你妄想以後,形成一種性格,形成一種執取,形成一種第七意識的一種我法二執的顛倒,這個時候就開始回存到第八識,形成另外一種業力了。

  【17】輪迴的因素是什麼?相續是什麼?怎麼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一個輪迴的因素是什麼?第二個輪迴的相續是什麼?第三個輪迴是怎麼轉變的?第一個我們先談談輪迴的因素。

  一個人會輪迴有兩個因素,外在的因素就是你的生死業力。所以我們一個人不要輕忽你的業力,我們在講佛法概要的時候說過: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帶業往生。你不能把罪業的力量弄得很強大,諸位知道吧,尤其是罪業,你一定要是怎麼樣呢?令我臨終無障礙。你要是發生車禍橫死,你很難保持正念的。所以我們一開始要怎麼樣?多懺悔,多修懺。

  所以你第一個,你要好好的處理你的業力,把你的罪業想辦法降到最低,把你的善業的整個比例慢慢的拉高。因為你善業會讓你身心安穩,罪業會讓你身心躁動,你不容易保持正念。因為我剛剛講過,業力會透過感受刺激你,所以輪迴的第一個因素,你要善加處理你的業力,所謂的斷惡修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你要處理你的顛倒妄想,帶有執著的妄想,這兩塊。那麼這兩個因素,當它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變成一種輪迴的力量。外有業力,內有顛倒妄想,所以業力跟顛倒妄想一結合的時候,你就跑不掉了。如果你只有業力沒有妄想,沒事,你看很多的修行者,他成就以後證得我空以後呢,他雖然有生死業力,阿羅漢很多人業力都沒有處理,但他證得我空觀,他可以入這個所謂的滅盡定,入偏空的三昧,他照樣沒有輪迴。

  所以只有業力沒有妄想不會輪迴,只有妄想沒有業力也不會輪迴。但是當妄想跟業力結合的時候,你來生一定要得果報。

  所以說輪迴的相續,就是因為業力跟你的顛倒妄想結合在一起,這是第二個。

  那怎麼辦呢?我們怎麼去從輪迴中跳脫出來呢?

  說實在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業懺乾淨,這是事實。我們不可能把無量劫來所造的業,在你短暫的幾十年的生命當中,把它處理乾淨,這是不現實的。所以處理業力,我們只能當助行,就是讓業力的勢力降低而已。我們不可能修到業盡情空,不可能,我們頂多是帶業往生。

  所以諸位要知道,業力你不可能清除乾淨,但是你要想辦法讓它的勢力降低!這就是為什麼要懺悔,雖然它懺不幹凈,但是你必須把它懺成不增長業,讓它的勢力相對薄弱,讓它的勢力在你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處理業力不是我們的重點,從凈土宗的角度不是我們的重點。凈土宗在處理你的思想就是正念,你要培養一個正念。因為你臨終是隨念往生,所以懺悔業障只能當助行。那麼隨念往生,這個地方就變成兩個問題,你的念頭裡面要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怎麼樣呢?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這兩種的修學。第一個把對娑婆世界的愛取,這種執著破壞掉;第二個把往生的願力堅固的生起來。

  【18】凈土宗的正行在於改造你的思想!

  凈土宗的正行在於改造你的思想。

  唐朝有一個百丈禪師,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講《金剛經》。在講《金剛經》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家每一天都很準時來聽。等到這個百丈禪師,講到最後一堂課的時候,這個老人家很感動,圓滿了,就跟這個百丈禪師頂禮感謝。他說我以前,也是在百丈山的一個老修行,我領著一群弟子修行,我當時也是有一點心得,有一點禪定的,但是我的弟子問我說,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說這個修行人你有禪定,因果還能夠障礙你嗎?他說,我當時就說不落因果。那麼他講這句話,就有兩個問題了:第一個,這個思想是錯誤的;第二個,你這個錯誤的思想,還宣說給別人聽,這是一種業力,造口業了。所以他業力跟妄想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就使令他墮落到狐狸的這個色身五百世。

  那麼如是的輾轉,最後一世,他得度的因緣成熟了,遇到百丈禪師說法,他出來聽了以後,他把他的心中的結解開了。百丈禪師說,你不能說不落因果,你要說不昧因果!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是逃不開因果的。

  所以你看我們往生凈土,我們也沒有說擺脫因果,就叫帶業往生。業是可以帶走,帶到哪裡去呢?帶到凈土再來處理,你不要去刺激它,對不對?你有這個地雷,你可以不去碰它。

  那麼這個修行者他聽完以後就心開意解了,後來他就說我在你後山的山洞裡面,請你老人家明天來幫我收屍。所以百丈禪師帶著弟子去的時候,果然在後山的山洞,找到一個很大的野狐狸把它埋葬。

  這個典故在禪宗是很有名的叫野狐禪的公案。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為什麼能夠從狐狸的輪迴當中,跳脫出來?他憑什麼擺脫輪迴呢?因為他改變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是輪迴的開關。

  諸位,你今天會投胎,除了你有生死業力以外,你對三界的果報,或者對人或者對事或者對財物,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執著。你執著愈重,你輪迴就愈難出去。

  所以這個第七意識,諸位要知道,它是整個生死輪迴的一個很重要的開關,就是一種執取、愛取。想要往生的人一定要注意第七意識,你一定要把對娑婆世界的執著降到最低,要淡薄,你才有辦法帶業往生的。因為第七意識的執著,它對業力是有主導性的,它會主導這個業,會激發業力,讓業力活躍起來。所以我們一方面懺悔業障,讓自己的生死業力降低,一方面更重要是怎麼樣?調伏愛取!你的愛取勢力薄弱了,它就不容易去激發生死業力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整個第八識,它講輪迴的力量就兩個重點:一個是外有業力,第二個內有顛倒妄想。

  這個就是我們唯識學所要認清楚的輪迴的真相跟處理的方法。

  【19】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

  好,那麼這是我們上一堂課講的重點,我們把它做一個複習,現在我們來看看丙二。

  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我們顛倒妄想呢?在唯識學的一個方法指標是什麼呢?

  我們先看它的修學內涵,總共有兩段,我們先把第一段念一遍,請合掌:

  唯識教海,深廣無涯,欲達其中妙義,須明宗趣所在。宗趣若明,則提綱挈領,所謂妙理易彰,觀行得成。迷執能破,真性可證。否則分別名相,入海算沙,茫茫大海不知所歸。所謂依文解義,有教無觀,難得佛法真實利益矣。

  那麼唯識學,當然它主要是講眾生輪迴的問題。那麼眾生的輪迴的問題,本來就很複雜。每一個人有個人的業力,每一個人各有各打的妄想,所以也就讓唯識學變得很複雜。諸位,不是唯識學很複雜,因為它要詮釋眾生的輪迴,眾生本來問題就很複雜,所以佛陀不得不講得很廣。所以唯識學的這個教法,是體系非常龐大,深廣無涯。佛陀為了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生命,不得已把一念心性,本來是一個心,開展出八個心識的活動,他是不得已的。因為不這樣開展,你不知道你問題出在哪裡。

  那麼這個八個識的每一個功能,已經夠複雜了,然後八個識再相互的作用就更複雜了。前五識刺激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再去刺激第七意識,然後第七意識再執著第八識,弄得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層層相扣,就形成輪迴的力量。

  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概念,就是它的宗趣所在?宗就是講它因地的修行,你要從哪裡下手,就八個識,到底先改變哪一個,它的關鍵點在哪裡?第一個它的因地,第二個趣,趣向,它的目標是什麼?你最後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所以我們在研究唯識學要知道兩個重點:第一個因地從哪裡下手?第二個結果從哪裡判斷?

  我簡單的給大家透個消息,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用第六意識改變第七意識。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成敗,不是說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一天拜兩百拜,所以你往生的希望就輸給他,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是事修而已。成敗在第七意識,你對三界的執著比他淡,你往生的希望就比他高,他完全用第七意識。唯識學的成敗得失,它的判斷標準,完全看第七意識——恆審思量。因為它是輪迴的根本,它沒有改變,從唯識的角度,你就沒有改變了,你一天拜一千拜,拜了三十年,但是三十年前的你,跟現在的你的思想完全沒有改變,你過去貪什麼,你現在還貪什麼,從唯識的角度,你沒有改變,你完全沒有改變,你只是增加善業如此而已。從輪迴的角度,你沒有好好掌握輪迴的開關,你做的都是枝末的問題。往生與否跟這個佛號的多少,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你這個唯識學首先要知道說,你的判斷標準在哪裡?你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我三年後有進步,我三年前看到一個事情,高興的時候會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三年後感覺上淡薄很多了,恭喜你了,你的生死業力輕薄了!因為關閉輪迴的開關,你已經開始啟動了。

  所以唯識學判斷輪迴,完全從第七意識判斷。但是第七意識,它沒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因為它沒有名言,它沒有思考能力,所以它沒有能力改造自己。所以下手從第六意識下手,用第六意識去學習經論,如理思惟,用道理跟第七意識溝通,用道理來化解第七意識的執取。所以整個唯識學的宗,就是第六意識的止觀,它的趣,就是破壞第七意識的執取。這個你最好先了解一下,那麼你宗趣的因果清楚了,你整個唯識的教法的綱領就掌握了。所以你就能夠從當中,能夠修觀,能夠破執,乃至於慢慢的把心帶回家,悟入我們的真實本性。否則你只是分別唯識的複雜的名相,結果入海算沙,向外攀緣,不知道它的會歸處,那麼這樣子就很難得到唯識的利益了。所以我們先把它的這個宗趣先掌握。

  【20】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

  那麼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一段:此中謹恭錄《成唯識論》卷首之造論因緣,以明唯識教學之宗趣,論云: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謬解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二執,二障俱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好,我們來看看。那麼第六意識要修觀,斷第七意識,那第六意識應該怎麼修觀呢?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面,我們解釋一下。

  《成唯識論》是整個唯識一個很重要的論典,這個是玄奘大師把這十大論師的這個著作彙集起來。那麼他這個在造論之前,玄奘大師有一段開示說,整個唯識的教理是讓我們對於二空,對我空法空的真理,有錯誤理解的而生起正確的理解。

  要改變一個東西,永遠是以智慧做根本,你要先了解它,你不了解它,你就不可能改變它。那麼二空的錯解,在古人的解釋是兩個錯解:第一個是凡夫的錯解,第二個是二乘人的錯解。凡夫對二空是完全不了解,他完全向外攀緣嘛,所以他那個自我意識非常強,他認為每一件事情都是真的。

  我們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你這輩子就完全跟著業力走,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業力要讓你高興,你一定要高興,業力讓你痛苦,你一定會痛苦。你是完全的被動,人生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你: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如果你福報大,你今生只是來把過去的福報享受完就算了,就這樣子而已,其它什麼事都做不了,因為你根本就是活在自我意識,你認為這是外面的事情,你不認為這就是業力變現的,你認為這些都是真的。

  所以呢,凡夫對空性的理解是錯謬的。但是二乘人對二乘也錯謬,他了解的太過。他是滅色取空,把空性的理解太超過了,偏空了,完全忽略了真空的緣起,他把人生全盤的否定,這個也太過悲觀了。人生應該是有所放下,有所追求的中道思想。所以二乘人對空性過度的解讀,把人生全盤的否定,那麼這樣子也是錯解。

  所以這個二空有錯解是兩種人。那怎麼辦呢?所以唯識學的教理就扮演重要角色了,它就是開顯一個比較中道的空性。

  那麼你能夠對空性有正確的理解以後,就能夠斷除我法二執,證得二空的真如。這個我執它的重點是障礙你的解脫;這個法執呢,障礙你的智慧,障礙菩提。我們這樣講好了,我們的生命有四個重點,染、凈、小、大四個重點。我執,我執重的人,就影響到染污,你的煩惱就重了。一個人自我意識重,你就容易起煩惱。你的貪愛、瞋恚相對重,所以我們要對治執著,就是重點在自我意識了。你注意一下,比方說你喜歡喝咖啡,你喜歡喝咖啡這件事情亂不了,不障礙往生,因為它只是第六意識的反應。

  因為第六意識它是一時的,第六意識它沒辦法相續。但是你一定要喝咖啡,欸,障礙往生。因為你已經提升到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執取,那麼你一定要喝咖啡,你去觀察,一定有一個自我一定要喝咖啡,一定有一個自我意識在裡面活動。所以佛法的智慧就是說問題要抓它的病根,當然很多人就是我一定要喝咖啡,那怎麼辦呢?有些人就說那我就不喝了,我乾脆去吃口香糖好了。那麼你就是把喝咖啡的能量,轉到嚼口香糖去了。但是你這個問題沒有解決,結果你還是很想喝咖啡,結果晚上做夢都夢到你喝咖啡,對不對?因為你這個慾望沒有滿足,你是用壓抑式的,結果它反彈更厲害。

  所以這個世間人是一種目標的轉移來解決問題。大智慧的佛陀說不要,你把那個自我拿掉,誰在喝咖啡?喝咖啡是誰?你喝咖啡的是誰在喝咖啡?其實是三種作用:第一個感受。因為你過去跟咖啡有一種美好的業力,所以你產生一種甜美的感受。其實你喝咖啡,你不是真正要咖啡,你要的是那種感受。它曾經給你一個美好的感受,你想找回你過去甜美的感受。所以你再一次通過咖啡去刺激你的感受,你要的是那種感覺,那種感覺就刺激你的妄想,哇,這個咖啡很好!結果你把它的美好膨脹了,加上你的名言把它讚美,它的好是你把它讚美的。世間上沒有好壞嘛,因為有些人覺得咖啡很苦嘛,是不是?所以你安立很好的名言,欸,這咖啡不錯喔!這是哪裡生產的?你打妄想,打妄想打久了以後又加強它的執著。所以你其實你整個過程當中,就是一種感受、想像、執著,根本沒有一個自我。你要的是那種感覺跟妄想而已,你是要靠咖啡來刺激你的感覺跟妄想。

  所以你觀察無我的時候,原來整個過程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所以你就把這個我把那個執取慢慢淡薄了。那麼這個我執,影響到染凈、煩惱的輕薄。但是這個法執呢,這個所知障影響到你的格局的大小。有些人做事情,一個人要有原則,但是不能夠太有原則。因為你這原則抓住的時候,你就不能夠看因緣辦事。有些因緣,在不同因緣當中,它會做一些善巧。所以法,應該有一點堅持,但是不能夠執著。所以法執就影響到你的格局大小,障礙你的所知的這個境界了,障礙你的功德的圓滿。

  所以這個我執引生煩惱障,法執引生所知障。因為你法執越重,你的智慧就不圓滿了,就有所欠缺了。所以我們必須修這個我空觀、法空觀,斷煩惱障,證得真解脫,斷所知障,成就大智慧。所以說在整個唯識的思想當中,助行就是處理業力。

  凈土宗也是這個概念,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把生死業力降低,它的正行,修我空觀、法空觀,調伏你心中的執取,尤其是我空觀,在凈土宗,法執還不障礙往生。所以你法執這一塊,你可以到凈土再來處理都可以,但是我執你今生一定要處理。

  【21】唯識的我空觀怎麼處理?

  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唯識的我空觀怎麼處理?

  這個我執的情況有兩種,當然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第一個是即蘊即我,一個是離蘊即我。

  即蘊就是就著五蘊,把五蘊當自我。比方說有些人是執著色身為我,可是你色身病痛了,我們認為說,那是我病痛。那麼我們的感受受到了障礙,我們就說,我受傷了。或者我的妄想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也就說我們很痛苦了等等。

  那麼我們剛開始,會把色受想行識執為我,但這個五蘊即我,這是凡夫。所以在《中觀論》裡面說,若我是五蘊,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蘊,則非五蘊相。就是說假設你把五蘊執我,但這個我的特點是什麼呢?它是常一主宰,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但是事實上我們的色身是變化的嘛!你看你小時候的色身跟長大的色身,跟老的色身不一樣嘛,會老病死!

  所以色蘊是生滅的,感受也是變化的,想像也是變化的,執取也是變化的,第八識的識也是變化的,所以五蘊的當體是我是不合理的,因為五蘊是會老病死的,所以若我即五蘊,我即為生滅,那這個我就生滅了。那麼既然它生滅,它就不合乎常一主宰的特性。

  所以凡夫的我執,我們透過無常觀就可以破壞了。因為我們的生命,其實就是一種感受,想像,執著,這三個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那麼外道呢,他是離蘊即我,若我異五蘊。外道他有禪定,他很快的看到我們的身心世界是變化的,他怎麼樣呢?他認為五蘊不是我,但是離開五蘊,有一個我住在五蘊裡面。若我異,就是差異,我不是五蘊,但是那個我呢,我入了禪定以後,有一個明了寂靜的我,住在我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去掌控我的五蘊。那佛陀就說了,若我異五蘊,即非五蘊相,那麼這個我是離開五蘊單獨存在,那請你說出它的相貌是什麼?外道講不出來。

  因為我們的生命只有色受想行識五個元素,沒有第六個因素,你隨便講一個,一定可以歸納成這五蘊裡面,所以外道他講不出,五蘊另外一個東西出來,所以這個是你自己捏造出來。所以說離蘊有我,這個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你一個人,諸位我們一個凈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觀想,色畢竟空,無我無我所;受畢竟空,無我無我所;想畢竟空,無我無我所;行蘊畢竟空,無我無我所;識蘊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你的生命其實你都是在跟著業力去創造感受,生起想像,然後帶動執取如此而已。你把五蘊裡面的執著,每天把它清乾淨,不要讓它打結,你的生死業力,它就不容易累積。

  我們的執著為什麼這樣重,因為是累積而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每一天執著一點,每天執著一點,每天執著。你說一個人他特別喜歡一個東西,他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因為這個東西它給他一些人生美好的經驗。他可能小時候吃過一個什麼東西,這個東西給他一個很好的感受,他永遠對這個東西產生懷念,產生執著,揮之不去。然後他一而再,再而三去接觸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又給他很好的感受,所以造成一種堅固的執取,化解它,就是把那個我拿掉。

  其實你只是一種心理的作用,你不能主宰任何東西,我們只要把生命的主宰權放棄了,輪迴就拿你沒辦法。我們人最大的麻煩就是強做主宰,就弄得自己很被動。就是說你明明不能主導這個世界,但是你一定要主導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本來是生滅變化的這個五蘊的元素當中,捏造一個自我意識,然後去主宰五蘊,結果觸動了生死輪迴,這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就是說雖然我沒有很多的生死業力,但是只有業力不能構成輪迴的因素,一定要有一個自我的概念,去激發這個業力,然後我們剛好又捏造一個自我概念,就把那個生死業力變成有力量的這個業力了。本來這個業力它是死的東西,但是你把自我放進去以後,這個業力就活動起來了,就變成輪迴了。

  我說過處理生死業力不現實的,因為你沒辦法處理,但是處理自我意識這是最快的方法,我們處理問題最好能夠抓進它的核心,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在那個地方嘗試。外道就是掌握不住重點,他就持戒修禪定,他會執著用禪定把它壓下去,根本沒有用,所以說我們先掌握到了真宗旨。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看這個講義的第十二面,整個唯識學的宗旨,在於強調萬法唯識。其實一切法都是你的心識的活動,主要三個主角,感受、想像、執取,就是這三種,你的人生只有這三個東西在活動而已。當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感受刺激你,第二個妄想引導你,第三個形成一種執取,當執著以後再存到第八識去,就是一切法都是你的心識在活動,根本沒有一個自我。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悟到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調伏煩惱障所知障,成就了真解脫跟大菩提,這個是整個唯識的修學宗旨。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卷四

  【22】如何把彌陀的功德轉化成你的功德呢?

  請打開講義第十三面。

  那麼我們凈土宗的修學,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也就是說我們臨命終呢,是仰仗彌陀本願的攝受而往生的。但關鍵是我們怎麼去跟彌陀感應道交?就是說彌陀的本願功德它是已經存在的,但是你必須把它啟動起來,套一句蕅益大師的專業名詞,叫轉他成自。

  你如何把彌陀的功德轉化成你的功德呢?那麼轉他成自的重點有兩個,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第一個提起佛號,第二個順從本願。

  所以這個地方就牽涉到你念佛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數量的問題,第二個是本質的問題。

  從凈土宗的角度,佛號多多益善,因為那個佛號,它是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莊嚴。所以佛號進入到我們心中,的確會產生一種熏習的力量,不思議心、不思議變,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號真的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加持力,的確會讓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但是你要往生,那就不是提起佛號而已啊!那就是一個思想的問題,你必須要順從本願!

  我們以前都是怎麼樣呢?順從娑婆世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一次一次的輪迴,為什麼我們死了以後,正常人來生一定要在三界得果報,你跑不掉的,你哪兒都去不了,涅槃你也去不了,凈土你也去不了。正常人死了以後,一定要在三界再得一個果報,因為你對娑婆世界太順從,問題就在這兒。

  所以我們必須要調整我們的心態,要把順從娑婆式的心態,調整為順從彌陀的功德。但是我們從一種雜染的緣起,要轉換成清凈的緣起,這個中間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是什麼?

  空性的智慧!

  說實在的你沒有空性,你不可能直接從雜染的順從轉成清凈的順從,你轉不過來的,一定是先把它歸零,再重新開始。一個人不修空性,我不相信你能夠把厭離娑婆直接轉成欣求極樂,很難的。你不把過去的空掉,你不可能重新開始嘛!你帶著雜染的緣起去念佛,所有的佛號都雜染。所以空正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你的人生重新開始,讓你的生命重新歸零。所以念佛的本質,就是你的心理的素質,你的智慧的水平的觀照。其實念佛的本質,比念佛的數目更重要,因為你的心態你順從娑婆世界,沒有順從本願,你所念的佛號全部夾雜生死業力,沒有一句佛號是順從本願的。

  諸位你平常創造的都是生死業力的佛號,你臨終的時候,怎麼可能出現往生願力的佛號呢?那個佛號從哪裡來?因為你沒有這種心理準備嘛!所以改變你,提升你佛號的本質,就變得很重要了,你不能只是創造佛號。創造佛號誰都會創造,一句佛號念誦聽,你自己創造一個音聲你聽得到,這個就是一句佛號。關鍵是它可不可以往生?不一定。我相信它是一個很殊勝的資糧,但是,是不是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那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們為什麼所有的事修都要理觀?就是你的心理素質不提升,所有的佛號就不可能提升,因為它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不是佛號有問題,是你的心有問題。所以蕅益大師在講凈土法門的時候,他開宗明義,是心作佛,所以才有可能是心是佛。你的心態不隨順佛陀,你創造不出跟佛陀相應的佛號,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了佛號的狀態。我們不可能達到佛陀的境界,但是你起碼順從嘛,你至少你是跟佛陀同一個道路嘛,你不能抗拒佛陀嘛,你不能背道而馳。我達不到佛陀的境界,但至少我順從。所以這個從一個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而轉化成對極樂世界的欣求,空性的智慧,先把它重新歸零,再重新出發,所以這個空性的智慧,就扮演重要角色。

  【23】性相如何圓融呢?

  那麼這樣空性的智慧跟凈土的事修的佛號到底應該怎麼融通呢?這個我們就要談一談了,就是這個性相圓融的問題了。很多人強調空性,結果就偏空了;有些人一路念佛,忽略了空性,結果沒辦法調整自己的心態。那麼理觀事修之間的平衡,值得我們談一談。

  好,我們看這段的憨山大師的開示:

  夫相宗百法者,正的示萬法唯識之旨也,以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以此識有覺不覺義,其覺義者乃一心真如,為一切眾生正因佛性,其不覺義者,乃根本無明,迷此一心而成識體。

  好,那麼這個地方講到這個性宗的這個不生滅跟相宗的生滅這兩個怎麼調和?

  我們看第一段相宗的唯識的重點在萬法唯識,它從生滅因緣來開展人生,它務實的面對輪迴的問題。當然性宗講萬法唯心,這個心就是比較清凈的,不帶雜染的。但是唯識學呢,它是從萬法唯識,一切萬法,都是我們凡夫的情識所變現的,當然這個情識主要是受想行三個作用。那麼以不生滅心跟生滅的因緣和合,成阿賴耶識。

  唯識學它認為輪迴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怎麼樣?變現果報。這個果報又刺激你的內心,你又造業,造業以後呢,它又要儲存業力。

  所以阿賴耶識,第一它成熟以後呢,它就變現果報。它這個業還沒有成熟呢,它就收集業力,等到業力一直到成熟又變現果報,所以它兩個功能。那麼阿賴耶識,它作為一個生命的大倉庫,它有兩個特質,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這樣講好了,阿賴耶識的本體是不生滅的。諸位,你們知道阿賴耶識怎麼來嗎?我們上次講過,它是從真如一念不覺而來,它是本來面目以後,一念不覺變成阿賴耶識,所以它的本體是不生滅的,但是它的作用是生滅的,因果嘛,因緣果報就是生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天台宗它講出一個真如的概念很清楚。它說我們的阿賴耶識有沒有真如?當然有嘛!它有不生滅性;佛陀有沒有真如?當然有嘛!那麼我們怎麼區分我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裡呢?智者大師講得好,他說啊,我們的真如叫在纏真如,就是一念的清凈心當中呢,被兩個東西纏繞了:一個生死業力,一個顛倒妄想。但是呢,真如的本質沒變,它還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只是我們呢,不想迴光返照,去把這個功德開顯出來而已,我們選擇向外攀緣。所以我們凡夫的真如叫作在纏真如,佛陀的真如叫出纏真如,自在,他沒有生死業力,沒有顛倒妄想的干擾,所以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我們這種真如是不自在,但是不自在,他的本性真如沒有失掉,它還是真如,只是在纏真如。所以阿賴耶識就叫在纏真如,它的本質是不生滅的,但是它被無量無邊的業力,無量無邊的妄想包住了,所以變成阿賴耶識了。

  那麼這阿賴耶識有覺跟不覺兩種選擇。當我們選擇覺悟,就是迴光返照,修我空觀法空觀的時候,把這種纏繞的業力跟妄想,慢慢的把它降低,我們就趨向於清凈的一心真如,這是我們一切的佛性;當我們選擇向外攀緣跟著感覺走,那麼我們的生命,就離真如越走越遠了,就走上了根本無明,這個就是成就一個凡夫的識體了。所以你攀緣心越重的人,大概你離家就越離越遠。

  那麼這個地方跟性相圓融,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解釋一下。

  當然性宗強調不生滅心,那麼相宗是強調一種調伏對治,它從因緣上調伏對治,它強調生滅的因緣。這個生滅跟不生滅,自古以來就有很高的爭執。那麼最高的分界線就是在六祖大師的那一塊,產生很大的分界線。

  我們都知道六祖大師得法的因緣,就五祖他年紀大了,他希望他的弟子,把多年的修學心得寫出一個偈頌,看哪一個偈頌比較合乎佛陀的真實義,就把這個法傳給他。他傳法不傳人,依法不依人,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徒弟,只要你的法接近佛陀,你就有資格做領導者。

  那麼當然後來兩個人提出了他的心得,第一個就是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的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大家都知道誰得法了嘛!對不對?那麼為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法?因為他把真如的根本,不生滅性詮釋出來。所以從這個偈頌以後,中國佛教就重視不生滅而忽略了生滅的因緣。所以後世的祖師們,就為神秀大師喊冤啊,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句話沒錯嘛!難道你不需要事修嗎?你每天拜佛,也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呀。

  那應該怎麼辦呢?所以你看那個《金剛經》有一個偈頌,有一個祖師註解得很好。《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為《金剛經》強調不生滅性,所以只要生滅的,全部打入第二義諦,猶是階下漢。只要你能夠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這個人就沒有悟入佛道,對不對?這句話是合理的。

  後來祖師註解說,若離色見我,離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句話也對啊!你拜佛是不是要借一個佛像呢?你可以對牆壁拜佛嗎?哪一個人家裡面是對牆壁拜佛的?借相修心嘛!對不對?你念佛難道你不出聲嗎?音聲,對不對?所以那這樣講的話,佛法不是矛盾嗎?一下子又要見色,一下子離色,它是這樣子的,站在不生滅的角度來修生滅,這個是最圓融的。站在不生滅的角度,就是站在本來清凈的角度,來處理你這些複雜的輪迴問題。

  理觀用性宗,事修用唯識,它是這樣子,佛陀是教我們這樣設計的。理觀的時候,你把自己想成佛陀;你拜懺的時候,把自己想成凡夫。這樣你們能夠理解嗎?

  有一個密宗的上師,他一個得力的弟子,跟這個上師學了幾年以後,他說:師父你這整個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理觀的智慧我全部都學會了,那你有更高的東西嗎?上師說:沒有了,佛陀傳到祖師,祖師傳給我,我也如是傳給你,如是我聞,那麼我如是的宣說,你現在所覺悟的道理,就是佛陀的真實義了,沒有其他的。這弟子就要告假了,跟上師告假,要出門的時候,上師說,回來,還一個法沒有傳給你,把衣服打開,啪!他那個大禮拜,拜得整個皮膚都變成厚厚的繭!他說:我的這個拜懺的事修的功夫要傳給你,理觀不礙事修,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還是要乖乖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所以你不能偏理,不能執理廢事,你也不能執事昧理,所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

  那麼你說,我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你有如夢如幻的罪業要懺除,你有如夢如幻的執著要出離,所以你必須要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理觀是一種理想化的觀照,你必須要這樣觀照對你有好處,你把自己觀想成佛陀,你才有辦法產生大的突破。所以理觀要圓融,事修要務實。

  等到你拜懺的時候,你就要觀想我真的是業障凡夫了,我需要乖乖的拜八十八佛,我需要佛力的加持。所以我希望大家這個理觀跟事修,你要達到一個平衡點。你入理觀的時候,你的心是本來清凈,本來具足,你的心有無量的圓滿的功德,只要你願意迴光返照,只要你願意重新開始,你就可以跟佛陀完全一樣。但是你從理觀出來的時候,該念佛念佛,該持戒持戒,該拜懺拜懺,這個就叫性相圓融。

  所以你唯識學最好能夠跟《楞嚴經》《法華經》的配合。就是理觀我們採取《楞嚴經》《法華經》的理觀,但是事修我們好好的用第六意識的修觀來懺悔業障,向外懺悔業障,靠第六意識的修觀,向內調整第七意識,事修根據唯識,這個是一個性相圓融的一個方法。

  【24】八識的個別體性——什麼是第八識?

  好,我們看下一段。那麼到這裡,我們整個唯識的總說都已經說明了,我們接下來各別各別的解釋,八識的個別體性。

  那麼我們整個輪迴的力量,除了外在的生死業力以外,其實都是第八識在那個地方錯誤的作用造成的。我們的思想,這個八識的作用產生嚴重的盲點,所以我們了解這個前八識,就變得很重要了。這個八識,那麼我們一般了解八識,分成三類:一個是明第八識,一個是明第七意識,第三個明前六識。首先我們看第八識,第八識先解釋它的名稱,再解釋它的義理,最後做一個總結。好,我們先把它的名稱念一遍:第八識——藏:一、自相——阿賴耶識;二、因相——一切種識;三、果相——異熟識。

  好,那麼第八識其實它的正常的功能,它有三種功能:兩種是正常,一個是不正常。它的正常功能,一個是因相,一個是果相,我們解釋因相。因相,就是第八識,它有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當我們一次的生命結束以後,我們的生命消失了,但是有些東西沒有消失,就是你所做的一切的行為,你創造出的任何的思想,都被記錄下來了,這個東西沒有消失掉。所以我們每一期的生命,或多或少在阿賴耶識都留下一些痕迹,留下一些功能,或多或少。你生命長一點,你留下的功能多一點,你在這一期生命時間很短,留下的功能少一點。

  那麼第八識,它本身能夠把因地的善惡業,把它形成種子保存下來。

  第二個當這個種子成熟以後,它有變現果報的功能,它成熟,為什麼成熟的這個熟加一個異呢?因為它成熟的過程有差異,時間的差異、本質的差異、數量的差異。所以當這個因地的種子,第八識成熟以後,它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本質、不同的數目,把它變現成果報,叫做異熟。那麼這兩種功能都是正常的喔,正常的,這個無可厚非的。但是不正常的就在自相——阿賴耶識。

  第七意識它這個執著,它執著第八識為我,它把第八識所有的業力,創造一個自我意識來掌控這個業力,所以這個問題就在這裡了,阿賴耶識,一種自我意識,自我的相狀,這個是第七意識造成的。我們對所有人事的執著,你慢慢的觀察,一定有一個自我意識在那邊活動,一定有的。如果你沒有自我意識那個主宰性,你不想主宰它,你不可能執著它的。任何一個執著,你都想主宰,一定有一個自我的概念,這個叫做阿賴耶。

  好,我們把這個第八識的功能,以一個偈頌把它描繪出來,請合掌: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那麼這個偈頌,它先講譬喻再講合法。首先它用一個大海,大海本來是平靜的,相對平靜,但是它為什麼起風浪呢?因為遇到猛風的吹動。這個風往東邊吹,就創造一個往東邊的風浪,這個風往西邊吹,就創造一個西邊的風浪。所以就使令這個平靜的大海,產生一個廣大的波浪,而鼓動了一個溟壑。溟壑,一個黑暗的一個深淵,一個很深的大海因為有這個風一吹,就創造很大的波浪,而這個波浪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沒有斷絕的時候。一個前面的波浪結束了,馬上創造下一個波浪。那麼這個譬喻是譬喻什麼呢?說藏識海常住,我們的阿賴耶識就跟大海一樣,它含藏無量無邊的善惡業力,它恆常相續的在那個地方停著,那你來生到底是哪一個得果報呢?就臨終的時候的業力來刺激你,境界風所動,就創造了種種的前七識的心識的活動,那麼這個騰躍而轉生。

  這個境界風所吹,有兩說,約平常,我們的內心活動,正常人的心態完全受外境的影響,心隨境轉。當然外境要刺激你,它要透過一個東西,我們剛剛說過透過什麼?對,感受。對,它會先給你一個感受,讓你產生歡喜跟討厭。所以我們對於感受的抗拒,就變得很重要了。

  所以第六意識,真正修觀的人他要注意兩項:第一個向外抗拒感受,第二個向內對治執著。這第六意識它做兩件事情。所以我們的心識的主要活動呢,第一個受到外境的刺激,平常是外境,臨終的時候就中陰身,你臨終的時候,你該去哪裡的時候,你看為什麼《楞嚴經》說,為什麼他會到地獄的火去呢?哪一個人會喜歡地獄的火呢,產生愛取?我怎麼可能臨終的時候出現地獄火,產生愛取呢?不是的。它是這樣,你注該要到地獄的火去,你臨終的時候,你的中陰身全身產生冰冷,冷得特別厲害,蓋棉被都沒有用,然後你臨終的時候,看到溫暖的火,你就撲過去,結果變成地獄的火,是這樣子的。那麼臨終的時候,那個境界那個所緣境,那個溫暖的火是怎麼來呢?就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

  所以臨終的時候,就中陰身對你的牽動,就只有境界風所吹,平常就是你人事的境界。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說,我們人生的輪迴,來自於有業力刺激你的思想,由思想又創造業力,然後這個業力又刺激思想,業力跟思想的交互作用,使令我們的生命就生生世世的輪迴下去了,騰躍而轉生。那麼當然它的業力跟思想的轉換點,就靠第八識的保存跟第八識的變現。第八識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換站。好,這個是第八識的一個因跟果兩種相貌。

  【25】八識的個別體性——第八識的義理(一)

  我們看它的義理,義理當中,第八識它有兩種功能,第一個是凡夫的第八識,有漏的第八識,第二個是聖人的第八識。我們先看凡夫的第八識,看第一個: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那麼凡夫的第八識呢,首先我們看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三藏」,這個三藏我們前面說過,它有自相、因相、果相,它三種功能,總而言之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是廣大無邊的,你有本事輪迴下去,它就有本事繼續把你的功能保存下去,它就有本事把你的果報一次一次的變現出來,它不會停止的,只要你有本事輪迴,它就有本事陪著你。

  所以淵深七浪境為風,它不斷的創造你的前七識的活動。當你是一個人的時候呢,它就變現一個人的前七識;當你是一個天人的時候,它變成天人;那你如果是一個螞蟻,它就變成一個螞蟻的受想行識。這個是講到第八識的一個體性,它不會停止的,除非你做改變。第二個它的作用有兩個,受熏持種,這是第一個,它因地受熏持種。第二個根身器,它的果報。

  我們看受熏。這個受熏,第八識受前七識的熏習,尤其是第六第七是非常厲害的。什麼叫受熏?就是說兩個不同的東西,但是你把它放在一起,某甲跟某乙,它們會互相的產生熏習,某甲的功能會跑到某乙,某乙的功能會跑到某甲。比方說你拿一個手帕放在佛堂,佛堂有這個沉香嘛,對不對?那麼沉香跟手帕是兩個東西吧,但是這個手帕它會受熏,它會受到這個沉香的熏習,這個手帕變成有沉香的味道,第八識也是這樣子。

  第八識本身不造業,那它為什麼有業力呢?因為它老是跟第六第七在一起嘛,第六、第七老是造業嘛!結果造業的時候,它業力起現行的時候,它呢,諸位都知道業力是生滅的嘛。你剛剛拜了一部八十八佛,現在呢,現在沒了嘛,那每一個動作都沒有了,但是你在拜佛的過程當中,那個剎那剎那生滅的身口意的活動,它熏習第八識形成一個叫種子,一種善的無漏的善根種子,這叫熏習、受熏。受熏以後呢,它成為這個種子,它又把這個種子牢牢的抓住,持種。

  比方說孟子,當然孟子有成就,我們相信他過去有善根,但是你不能忽略這個熏習的重要,你看孟子他剛開始,他媽媽住在墳墓旁邊的時候,孟子從小看到有人在做祭祀,敲鑼打鼓,他就學祭祀。他媽媽一看不對,這樣後續下去的熏習不好,把他搬到菜市場旁邊。孟子看到有人在買賣,就開始學買賣,他媽媽覺得這個熏習也不好,就把他搬到學校旁邊,就看到很多人讀書,他也跟人家讀書,結果變成孟子。所以你說後天的熏習也很重要,受熏持種嘛,第八識本來沒有意見嘛。所以這個佛號,說實在多多益善。因為你的佛號進入到你的心中,它會產生熏習。但是你怎麼引導佛號,就是善根的問題了!所以第八識本身它沒有造業的功能,但是它有本事把第六第七造的業,把它收集過來,把它保存起來,叫做受熏持種,它就有這個本事。它接受前七識的善惡的行為的熏習,而成就一種種子,然後呢,它牢牢的把它保存下來,一直到它成熟的時候就變成根身器。時間到的時候,能量存到一個程度,變成了正報的根身跟依報的器世間。如果你是善業起現行,就變成一個人的根身器界;如果你是罪業起現行,就變成一個三惡道的根身器界。

  那麼第八識在生命當中呢,去後來先作主公。來的時候它最先來,所以母胎最先入胎的是第八識。小孩子在母親的身體裡面,他沒有感受也沒有執著,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個心識。一個心識他就住在那個父精母血那個色法裡面,叫做名色,它最先到。那麼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呢,它最後離開。所以你看你生命結束的時候,前五識開始破壞,你開始沒有感覺了,別人跟你講話你也聽不到了,前五識慢慢的往內收,前五識就消失了,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你的意識也沒有了,第七意識的執著也沒有了,這個時候臨終的時候,到最後的時候完全回歸到一個第八識,沒有感覺,沒有好壞的第八識,然後第八識一離開,佛法就定義這個人死亡了。所以第八識是最後離開,它最早來到人世間,最晚離開,「去後」它是來先作主公,作主公不是說它可以作主了,是它裡面阿賴耶識的業力作主。其實說你來生要去哪裡,你也做不了主,是第八識裡面的業力會引導它去得果報。那麼這個說明我們整個第八識的體性跟作用有漏的情況。

  【26】八識的個別體性——第八識的義理(二)

  我們再看看無漏的情況: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八識的轉變從這個偈頌,這個是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它是兩個角度,第一個不動地,八地,到了八地以後,破壞了阿賴耶識的功能,這個自我意識的功能破壞了。所以阿賴耶識到了這個第八地以後,它沒有阿賴耶識的功能了。所以這個第八識不能在三界得果報,因為它沒有自我意識。它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業力,我們知道,業力要自我意識的愛取去激發它。所以他八地菩薩,他的我執被我空的智慧破壞了,所以八地菩薩沒有生死輪迴了。他那個生死的業力,就永遠進入睡眠狀態了,沒有人可以激發它了,它不可能再變成枝葉花果了,這個種子就是枯萎了,這個是第一個,到了八地菩薩。

  那麼因緣果報完全消失呢,金剛道後,金剛道是什麼時候呢?就是等覺菩薩最後要成佛,最後一個念頭叫做入金剛的道心,然後從金剛道心裏面修我空觀、法空觀,把第八識的異熟的因果也破壞了。所以世間上只有一個人是不落因果的,是佛陀。聖人都還有因果,比方說目犍連尊者,諸位知道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嘛,對不對?他死亡的這個公案是說,執杖外道有一天開會,外道開會說這個佛陀一出世以後,把我們這些信徒的供養都搶走了。這個罪魁禍首是誰呢?是目犍連尊者。因為他神通太厲害了,他跟人家講說他的前因後果,那每一個人都相信了,所以我們今天要把佛陀打敗,必須把目犍連尊者給殺死,這個開會大家都同意了。所以這個五百個執杖外道,決定以後呢,就拿了棍棒,來到了這個目犍連尊者的寮房。早上到的時候,目犍連尊者,當然他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他以神通力呀,從門縫裡面就飛到虛空就跑走了。執杖外道找不到人就下山了,下山以後目犍連尊者又回來了。到中午的時候,執杖外道又來了,目犍連尊者又用神通力又跑走了。到黃昏的時候又來,目犍連尊者知道他的業報成熟,他沒有必要再逃避了,所以他就沒有走,結果他的色身被打成肉醬,連骨頭都被打碎了。打碎以後呢,當然目犍連尊者是不可思議的神通,執杖外道離開以後,他用神通力把他色身恢復原狀,跟佛陀頂禮以後才入涅槃。入涅槃以後呢,這個事情就傳開來。這個當時的阿奢世國王非常生氣,就調查是誰做的,是執杖外道,阿奢世王就把這個執杖外道,五百個執杖外道全部抓來,用火全部燒死。燒死以後當然這個弟子們為了目犍連尊者很悲傷了。

  有人就問佛陀說啊,目犍連尊者修行這樣好,他被執杖外道殺死,這兩個不稱合,這他的死跟他的修道的道力不稱合,佛陀說,的確從表相來看,目犍連尊者的死,跟他的這種聖人的境界是不稱合,但從因果的角度是稱合的,從第八識異熟識的角度是稱合的。就是說從第六意識的角度,目犍連尊者第六第七識修得很乾凈,對不對?但他第八識還沒有乾淨嘛!就是說你看他的第六意識,清凈莊嚴;你看他的第七意識也還不錯,至少他的我空、他的我執也沒有了,第七意識也相對乾淨。但是問題他的第八識的異熟識,沒有消滅。佛陀說目犍連尊者以前,他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他對他父母親本來很孝順,後來長大以後結婚了,娶了一個太太,他就帶他太太兩個孝順他的年老的父母。結果他去工作的時候,他老婆跟他父母關係沒有處好。沒有處好呢,他老婆回來就經常抱怨她的公公婆婆怎麼怎麼地。那目犍連尊者聽久了以後,當然他剛開始不相信,聽久了以後也受到影響就懷恨在心。所以兩個人就計謀利用晚上,把他年老的爸爸媽媽送到森林裡面去,假裝強盜就用亂棒把他父母打死。打死以後這個年輕人,就目犍連尊者的前身,直墮地獄去了。佛陀說入火燒地獄,火燒地獄經過幾劫以後出來,受這種余報,被木杖打死的余報。

  所以金剛道後異熟空,就是說即便你是聖人,你還沒有成佛之前,你就脫不了因果。所以大修行人還是落因果,只有一個人不落因果——佛陀。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任何的果報對他來說,全部是大般涅槃。即便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人世間,他還有一些余報。你看他吃馬麥,你看《楞嚴經》怎麼解釋馬麥,入此人口成甘露味。那個外面的馬麥,阿羅漢吃馬麥變成真的是馬麥,但是這個馬麥跟佛陀的舌頭一接觸以後變成甘露味。佛陀沒有因果,佛陀是金剛道後異熟空,他的生命完全是萬德莊嚴。所以說第八識的轉變,第一個了分段生死,八地;第二個,因緣果報全部結束,就是成佛,金剛道後異熟空。

  那麼異熟空以後,後面是怎麼回事呢?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這個時候他有兩個功能,第一個是無垢的,無垢是指他的破妄,最後的結果是清凈的。那麼他的生善,他種種的波羅蜜呢,就變成大圓鏡智了,四智菩提,無量的波羅蜜,無量的功德妙用。

  你看佛陀有一個公案,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大圓鏡智了。佛陀有一次,提婆達多不是害佛陀嗎?他把這個象灌醉,灌醉以後用那個鞭子打這個象,醉象就往佛陀的方向衝過來。阿羅漢看到醉象以後,趕快用神通力飛到虛空去了;佛陀的大圓鏡智跟象接觸的時候,他自然生起慈心三昧。他的手就舉起來,舉起來以後這個手出現五個獅子頭。這個象它喝醉了酒,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看到獅子以後趕快趴在地上不敢動。那麼是什麼力量讓佛陀能夠產生這樣強大的轉化力量呢?大圓鏡智!所以阿羅漢遇到因果的時候,他只能夠保護自己,他不能夠轉化外境。因為他因地的時候,他因地的時候只修我空觀,所以他沒有修法空觀,他於法不得自在。阿羅漢只能夠了生死,但是他不能夠說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他不能轉變外境,不可以。所以佛陀是內外都自在,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佛陀一念的清凈莊嚴的慈悲心,經常白天晚上觀照十方眾生,看哪一個眾生因緣成熟了沒有,那麼來度化眾生,這個是第八識的妙用。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第八識。我們留一點時間,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第八識。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時候,從第八識出發。就是我們一個生命,換成另外一個生命的時候,它扮演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轉換點,去後來先作主公。

  那麼它平常當然兩個功能:因地含藏種子,果地變現果報。這樣講好了,就是說有一個人他每天做買賣,他出去以後回來呢,或多或少都會換一些東西回來,有些東西是對身體有害的,有些是對身體有益的。那麼這個第六意識做買賣回來以後,他就往倉庫裡面一丟。倉庫就有很多東西,有好有壞的,但是他也不想處理,反正他心只是想向外攀緣。等到這個人有一天學佛了,他知道這個倉庫該整理的時候了,該面對它了。那麼他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把不好的東西慢慢的減少,把好的東西慢慢增加,就是先處理業力這一塊。但是徹底的呢,必須把這個倉庫拆掉,破壞阿賴耶識,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把阿賴耶識破壞掉,把它轉成真如,這徹底。我們剛開始先求斷惡修善,然後再最後進入到轉凡成聖,這個就是第八識。好,大家對第八識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可以提出來。

  第八識本身不造業哦,它本身不造業,它本身也沒有好壞,第八識本身沒有好壞,它非善非惡,但是它會記錄善惡,它會把善惡保存起來,它本身是非善非惡,它完全沒有意見。所以你在造善的時候,它也不勸你,它也不阻撓你,它就在旁邊候著,它就把你造的業全部收集起來,它是一個非善非惡的識體。

  【27】我們如何去改變我們的第八識?

  請說。

  師父慈悲,阿彌陀佛!師父剛講到第八識,最究竟的方法就是把倉庫拆掉,那這個拆的時候,下手處是在它起現行的時候才有得拆,才用智慧觀照去拆,是不是?

  第八識其實它經常起現行,它沒有休息的時候。八識裡面有兩個識是不休息的,一個第七,一個第八,叫恆常心所,它白天晚上不休息的。前六識會休息,你睡覺的時候前六識,你不做夢的時候前六識是全面休息,第七第八識它沒有休息。但是你拆第八識,你要改變第八識,要從第七意識下手。因為第七意識的我執深深的主導第八識。

  所以我們在研究唯識的時候,你除了研究它當體的功能,你還要注意它之間的互動,它們之間會互動的。第八第七密切互動,第七第六也密切互動,第六前五也密切互動,它會顯現一種互動關係。所以你要破壞第八識,要從第七意識下手,因為它的我愛執是第七意識引起的,它本來是變成因果嘛,對不對?那麼因果裡面有一個我,我去造業,我去得果報,那個我的概念是第七意識給它的。所以第七意識一轉,第八識就跟著轉,所以六七因中轉嘛,對不對?五八果中圓。在因地裡面要改變的只有第六第七,六七嘛,五八是配合的,你六七轉,五八就跟著轉,感受也跟著轉,第八識也跟著轉。

  所以你因地的時候,注意第六第七就好了。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我們凈土宗的人,我們今生不可能破壞第八識,這是一個現實,但是你最好把第八識的勢力,降到最低,你必須把你的清凈心,所攝受的信願的力量加強,你臨終不能讓第八識來主導你,你要第八識來主導你,你就完了,你就隨業你就流轉了。所以我們臨終的時候,要在第八識沒有啟動之前,你還沒有死亡之前,你的正念就要提起來。

  所以隨念往生沒有經過死亡,沒有經過第八識。一旦第八識開始活動,你就完了。第八識的勢力不是你可以控制的,所以凈土宗是要在第八識還沒有活動之前先下手,你趕快提起正念跟彌陀感應道交,靠第六意識隨念到凈土去。一旦你的第六意識進入悶絕,第六意識開始不活動的時候,由第八識主導的時候,你就不可能往生了。一個人臨終只要進入昏睡狀態,你就百分之百不可能往生。因為你根本隨念往生那個第六意識的正念失掉了,完全第八識主導的時候,你不可能往生了。第八識它是一個有漏業力的根本,所以你必須在第六意識清楚的時候,就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第八識還沒有出手之前,你就要先下手,完成感應道交。一旦第八識開始活動,你就沒機會了。

  沒有問題就是全部懂了。當然第八識,我們知道有這麼回事,因為我們修行也不能從第八識下手,因為它是被動的,它只是一個倉庫,其實它很無辜,它只是一個因果的一個攝持者跟變現者,那麼真正主導它的當然是第七意識,當然第七意識也受第六意識的影響。

  好,那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卷五

  【28】這個是你學唯識最重要的功課!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我們講到丁三,結示。那麼這一段是把第八識的相貌,做一個總結。

  基本上,我們凡夫對人生的因緣的觀察,跟佛法所謂的因緣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凡夫用自己的妄想執著觀察人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片段的人生。因為我們只看到今生的因緣,今生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佛教的因緣觀,它是一個整體的因緣觀,它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一種無量的相續的因緣。也就是說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有關係,現在的你跟未來的你也有關係,其實過去也包含了現在,現在也包含了未來,它是不可分開的。

  所以佛陀很喜歡用水流的思想,來解讀我們的人生。就是說這個水流是從過去而流到現在,你現在的水干不幹凈,跟你的上游的過去的水是有關係的,你來生的水流會變成什麼樣的相貌,跟你今生的水流也有關係。所以這個水流思想就建立一種前後關係的互含互攝。那麼這當中呢,阿賴耶識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就是當我們的生命從一個生命體結束以後轉換成另外一個生命的時候呢,阿賴耶識扮演一個成功的橋樑,就是生命的相續,完全靠阿賴耶識來做一個溝通的橋樑。

  所以阿賴耶識它管著我們生命的兩個相貌,一個是果相,一個是因相,就決定了你今生當中的內外的因緣。

  當我們在三界得一個果報,你要面對兩種因緣,只要你還是凡夫你就跑不掉,面對兩個因緣:第一個是外在的因緣,外在的因緣就是阿賴耶識會把它的當中的成熟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變成你一期的生命的果報。

  所以外因緣就是阿賴耶識的果相,只要跟你生命的結果有關係的,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

  比方說你會投生在什麼家庭,你會跟誰結婚,那麼誰會做你的小孩,你今生有多大的成就等等,這一部分都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過去的業成熟了變現出來的,這個就是所謂的外因緣。那麼當然阿賴耶識它也變現一個內因緣,就是你前七識的活動,你的思想。

  什麼叫做思想呢?就是跟你生命的過程有關係的,你怎麼去面對你的生命,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酸甜苦辣,但是你的處理的方式有所不同。所以你的思想活動呢,這些所謂的前七識的活動,它也是第八識的種子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留下的等流習氣。那麼當然,我們在面對生命的結果,跟生命的過程,我們就面臨了選擇。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是有限的,你很難兩個都兼顧,除非你是法身菩薩,能夠無住生心。

  那麼第一個選擇,你把生命全部投入到外因緣,你追求今生的成就。那麼你追求今生的成就,你肯定是內心空虛的,因為你沒有時間照顧你的心地法門。而且外在的果報你一接觸以後,你一旦攀緣,那後果不堪設想,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你會陷入阿賴耶識這種廣大的大海深淵當中,你一定會跟業力牽扯不清,因為這個過去的業力,你一旦攀緣它,就像《楞嚴經》說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業力越攪越複雜了,所以你今生可能就完全就報銷了。

  那麼第二種人呢,就是把今生隨緣認命,把它放下,他專心的去經營內心的思想,他把重點放在開創未來。其實你今生的結果,你能夠改變的很有限,非常有限。當然可以做微調,但是非常有限,就是你的努力跟你的結果不成比例,你花費很大的精神改變很少,但是死亡到來的時候全部破壞了,白忙一場。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慢慢放棄今生的結果,開始把心帶回家,好好的經營你的內在的思想活動,因為它開始在累積一個新的因地,它開始在創造你的未來。

  那麼當你把心往內觀照的時候,你面對你的思想,你要面對三個重點:第一個,前五識會給你各種的感受,苦樂憂喜舍,酸甜苦辣,各種感受都有;當然第二個,第六意識的明了分別,還有第七意識的執著。當然從凈土宗的角度,最重要的就是第六意識了,因為你必須要做好臨終正念的準備,臨終正念是要準備的。很多人以為說,我到臨終自然就有正念。

  諸法因緣生,沒有說自然生的,如果是,那你不是外道了嘛!所以我們必須在死亡之前,把臨終的正念準備好。但是不幸的是第六意識,它可不輕鬆哦,內憂外患。我們馬上會講到前七識的活動,第六意識向外受到你感受的刺激,你今生的善惡業力,會透過感受來刺激你,讓你心動,向內它受到第七意識執著的干擾,你有很多的盲點會誤導第六意識。

  所以第六意識是內憂外患,所以你必須要做兩個工作:外調感受,內治執著,你才有辦法把正念栽培起來的。所以其實你的內心世界,你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在你達到臨終正念之前,你根本沒有太多精神體力,去攀緣外境。說實在的,如果你好好的看你內心的世界,你有很多問題要處理的,你有很多功課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從臨終的正念的角度,我們既然今生的果報,跟來生的凈土不能兼得,所以古人告訴我們,你要放下,放棄今生!因為你別無選擇,你沒有比別人兩倍的時間,所以你的精神體力,只有足夠做一件事情,就是把臨終的正念準備好。所以我們在唯識學當中,我們會看看第六意識,它是多麼的困難,它必須要面對過去的感受,還要面對你過去的盲點。所以它怎麼去向外抗拒感受、向內對治執著、然後建立起一套它的憶佛念佛的正念,這個是你學唯識最重要的功課了。

  你不是只有萬緣放下就可以了。萬緣放下叫基本功,那是基礎而已,只要是你這個基礎沒有,你就甭談了。但是你萬緣放下以後,你還要栽培你的心地法門,你要修一些止觀,要發願。所以我們這輩子都離不開第八識了,因為第八識它的相貌就說了,去後來先作主公,來的時候它最先到,走的時候它最後離開,所以第八識的內外因緣,就構成我們生命的現象,因為你不同的選擇,你就有不同的來生的相貌,所以人生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那麼,第八識的這種因果的錯綜複雜,它到底我們用什麼樣的相貌,來做一個總結呢?我們看這個問答,我們先看:

  問:阿賴耶識,為斷?為常?

  就是阿賴耶識它一方面,在因地上受熏持種,一方面在果上變現一期的根身世界,那麼它在因果當中的互動呢,它到底是斷滅的還是常住的呢?好,我們把它念一遍,看回答的地方,請合掌:

  答: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

  好,我們看阿賴耶識它管控著我們的因果,那麼它有兩個相貌:第一個「恆」,第二個「轉」。

  那麼阿賴耶識它有一個恆常相續的功能,因為它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我們解釋它的一類相續:

  第六意識的功能是變化的,它有的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有時候無記。第八識的性質,是永遠保持無記,它不起善念也不起惡念的。第六意識在造善造惡,它完全沒有意見,它也不干擾你,它也不隨喜你,它就在旁邊候著,收集你所造的任何的業力,把它收集起來。所以第八識,在前六識造業的時候,它不參與的,因為它沒有善惡的概念。

  諸位,它為什麼能夠受熏呢?它就不能有善惡,它要有善惡,它就不能受熏了,它必須保持無記,它沒有善惡的體性,它才能夠受善惡的熏習,所以它永遠保持無記,而且是恆常相續。我們的有漏生命沒有結束之前,阿賴耶識的功能是不會停止的,它這個大倉庫永遠不停止的。

  那麼它的相續呢從兩方面來看,第一個果報的相續,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是整個三界果報的根本。就是你一定要靠阿賴耶識來變現果報,而且靠它來執受,讓果報不失不亡。第二個在因地上的相續,性堅持種,令不失故,它不斷的接受你的熏習,不斷的在產生善惡功能的變化。這個阿賴耶識的因果相續,這一點在《八識規矩頌》,玄奘大師有比較深入的發揮。玄奘大師說,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說佛陀在小乘的經論當中的,沒有明顯講第八識,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執著重,佛陀講第八識,他就執著有一個自我,他很難保持真空妙有的中道。所以,既然佛陀在經論裡面沒有講到第八識,所以幾乎所有小乘的學者,都認為只有前六識,所以就造成了大乘的論師跟小乘的學者的辯論。

  大乘論師說:如果沒有第八識,那麼這樣子就有問題了。有兩種過患:第一個果報的相續出了狀況。大乘論師說,你一個人睡覺,進入到無夢的狀態,你第六意識全部休息了,如果你的果報是第六意識來執受,那麼第六意識這個時候產生斷滅,那麼你怎麼醒過來呢?如果沒有第八意識的相續執受,你第六意識停止活動了,那麼你第六意識以外沒有心識了,這個時候,你怎麼從睡夢當中醒過來,能夠喚醒你生命相續的是誰呢?肯定離了第六意識的生滅,還有一個相續的第八識。所以沒有第八識,你沒辦法解釋,當你第六意識停止活動的時候,你的生命如何再一次的復活,這第一個果報能不能相續。

  第二個,如果沒有第八識,你全身死掉的時候,你那個死亡以後,你的第六意識是全盤的進入悶絕,第六意識全部停止活動了,那你怎麼把前一生的業,把它輸送到這一生呢?因為第六意識停止了,所以必須有第八識做橋樑,有一個不受死亡限制的第八識,它相續的從過去生貫串到今生。所以因為第八識它從來沒有休息,不管你睡覺也好,不管你死亡也好,它經常白天晚上的活動,才使令我們因果不失不亡,這個是它的相續的一種功能,它能夠貫穿你的前世到今生。

  【30】阿賴耶識,為斷?為常?(二)

  我們再看它的轉。那麼這種相續的情況呢,但是它又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它會變化,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個它果報會變化,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就是說,因就是第八識的業力,在釋放能量的時候,它的善業起現行的時候,會讓你快樂,當它的罪業起現行的時候,會讓你痛苦。但是它在釋放業果的時候呢,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叫頓生頓滅。我們感覺到我們現在好像是相續的,其實你的果報是怎麼樣呢?是突然間有,突然間沒有,突然間全部有,又突然間全部沒有,就像這個燈光一樣,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因為第八識的種子,在釋放果報就是這樣子,它是一個一個釋放,所以你果報呢,是突然間全部消失掉,突然間全部又出現。那因為它的相續情況太緊密了,所以你感覺你的人生是沒有變化的。其實你的人生啊,就像燈光一樣,突然間全部有,突然間全部沒有,突然間全部有,突然間全部沒有,所以我們的果報是變化的。

  第二,因地也變化。比方說你剛剛去念了一百聲佛號,當然你的身口意的造作,是生滅生滅的,所以你現在這個佛號已經怎麼樣?消失了,但是你的生命產生變化了,因為你阿賴耶識已經熏習了一百聲佛號的功能,現在的你跟昨天的你不一樣了。因為你今生又增加很多的善惡的功能。所以,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也不一樣了,受熏、持種。所以我們今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走的時候,要比來的時候要更好,這基本要求了。往生極樂世界那是當然更好,你不能夠今生只是來損福報啊,把所有的善業全部花光,然後你來生就完了。所以第八識它也是怎麼樣呢?它在因地上受熏持種,它也不斷的在變化,沒有一個時刻阿賴耶識是停止的。

  所以我們這樣做一個總結了。我們怎麼樣去了解阿賴耶識呢?它管著我們的因果,那麼你了解了第八識,你就了解了你生命的相貌。我們做一個總結,來看第十六面: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

  那麼,恆表示第八識它是不斷滅的,你的生命永遠不會停止,除非你能夠往生凈土;第二個轉,表示它是變化的,因為你不斷的在起心動念,不斷的在創造一個因地,就像水流一樣,它相續而變化,變化而相續。因果的法則是本來如此,並不是誰創造出來的。所以當我們想要了解我們在三界裡面我們一次一次的投胎,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可以把相續跟變化,這兩個東西把它結合在一起,你就清楚了。

  過去有一個美國的作家,他寫了一本書叫《前世今生》,這有些人看過,這裡面講一件事。他說有一個美國的女眾,她叫凱薩琳,她從小有這個恐水症,她一喝水就怕。那這個事就很嚴重了,因為水是我們經常的日用品嘛。所以,她沒辦法就找一個催眠師來催眠,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看到水就怕呢?那麼他就把她過去生的幾生都催出來了:她有兩生跟水都有關係的。第一個她曾經有一生,是在水中溺斃的,就是掉到河裡淹死的;第二個她曾經有一生呢,喝到水裡面感染病毒的水,就得到一種類似麻瘋病的病,死掉了。那麼這兩種死亡的時候,都非常痛苦,對水留下一個極惡的印象。就這個受熏、持種,她跟水接觸的時候,這個水給她的影像太差了。

  所以到了今生的時候呢,她那個種子,貫穿死亡,由第八識攝持,到了今生她遇到水的時候,她過去的種子,變現出來的思考模式,使她對水產生恐懼了。那當然她找出了病根,就有辦法對治了。修無常觀,修無我觀,這都是過去的影像,你只要放下,重新面對未來。所以我們的確繼承了前生的一些概念,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確有不同的思考模式。

  所以我們從唯識的恆轉如暴流,古德下一個定義說,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爽。無常,所以我們的人生是空性的,佛陀講諸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對的,因為人生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實體,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變化當中,它又不斷的相續,因果絲毫不爽,它又念念念念的累積一種善惡的能量,等到適當的因緣把它變現出來。這個無常跟相續,這兩個是我們生命的現象,但在操作上,佛陀是這樣的操作的,就是說,當你要破妄斷惡的時候,你多用無常這一塊,從無常的角度切入,把你心中的邪惡的這一塊,破壞的時候啊,你要從無常切入;當你要發願,發菩提心積集資糧的時候,你要從生命的相續這一塊切入,你要觀察你生命相續這一塊。這個思考模式大家懂嗎?用無常觀來破妄,用相續常住觀來生善。反正無常跟相續,這兩個都是生命的兩種相貌。好,我們把這個阿賴耶識的這個因果的相貌,解釋完了。

  【31】八識的個別體性——什麼是第七識?

  我們看下一科,丙二、明第七識。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那麼現在開始的前七轉識,跟你的因地的造業有關係了,開始講到你的心地法門了。那麼,第七意識,有三種的相貌:第一個釋名,第二個述義,第三個結示。

  我們先解釋第七意識的名稱。好,我們先把它念一遍:第七識——意——恆審思量。

  好,把這個偈頌也念一下好了:

  初異熟能變識之後,應辨思量能變識相,是識聖教別名末那,恆審思量勝余識故。

  那麼前面的第八識呢,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異熟,第七意識叫做意,意,就是恆審思量。恆就是它恆常的相續,那麼這一點跟第八識是相似的。在八識當中呢,有兩個識是從來不休息的,一個是第八,一個是第七,這兩個識不管白天晚上,從來不休息的,恆常相續的。

  第二個它是審,它能夠很深入專一的去觀察事物。所以它是恆思量跟審思量。恆跟審有兩種差別:有一種叫恆而不審,比方說第八識,第八識恆常活動,但第八識它沒有觀察能力,它不能夠對一件事物做很深入的觀察,所以它恆而不審;那麼有一種情況叫審而不恆,比方說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也可以做很深入的觀察,但是第六意識它沒有什麼定性,今天攀緣這,明天攀緣那,就像猴子抓樹枝一樣,它不像第七意識那麼專一。第七意識就是專門鎖定第八識,把它執著為自我,那麼第六意識攀緣境很廣,它是變來變去,所以它審而不恆。所以同時具足恆跟審的,只有第七意識。

  我們看《成唯識論》的說明說,前面的第八異熟能變叫初能變,就是我們生命最初的開始,由第八識來主導我們的因果。那麼因果出現以後,當我們的內因緣的思想,接觸外因緣的時候,這個內外因緣的碰撞,就出現第二能變,乃至於第三能變,第二能變就是思量能變,那麼它的名字叫做末那,就是染污意,在凡夫叫染污,因為它恆審思量的功能,是超過其它的七識的,雖然八識也有恆審,但是都不明顯,只有第七意識最為明顯。那麼我們來看第七意識,它這一個恆審思量的功能,對我們到底產生了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32】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我們看它的述義,先看凡夫的第七意識,再看聖人的第七意識。先看染污的這一塊: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

  第七識的恆審思量,它是非常專一的,它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它的所緣境都不變的,它專心鎖定第八識的果報。就是說當你第八識變成一個螞蟻,第七意識就把螞蟻執著為我;當你第八識變成一個女人,它就以這個女人為我;當這個第八識變成一個男人,它就以男人為我。所以《唯識三十頌》,給它一個名稱叫做隨所生所系。當第八識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生命體的時候,第七識就住在上面。所以第七識它不緣過去,它不管你過去怎麼樣的,它也不管你未來,所以第七意識對未來也沒有興趣。

  所以你看我們為什麼老是會執著現在,因為第七意識對未來沒有興趣。你再好的東西誘惑第七意識,它都完全沒有興趣。第七意識只對現在的你有興趣,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把今生看得很重,因為深受第七意識的影響,它不緣過去,也不緣未來,它非常務實的只執著你今生的生命體。然後執著這個生命體呢,我們知道第八識的生命體是不斷變化的,是沒有一個真實自我的,結果第七意識可好了,它就在第八識的生命的頓生頓滅當中呢,捏造一個我相出來,這是第七意識捏造出來的。

  我現在心情很快樂,我去造業由我去得這個果報。所以這個我的概念完全是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捏造一個自我的相狀出來。因為第八識我們前面說過,第八識像水流一樣嘛,它是空心的,所以因為第七意識的執我,就使令有情眾生進入一種昏眛的顛倒狀態,這個人再也看不清楚真相了。因為你只在乎你自己了,從今以後你只在乎你自己了。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

  所以蒙蔽的後果,就產生很多的障礙了: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它有四種根本煩惱,跟隨自我相狀而生起,第一個我痴。因為你就產生愚痴了,由這個我痴就創造出三種:我見,一種自我的知見就很重了。你看我們照相的時候,我們看相片第一個會看誰?會看自己,對不對,因為有第七意識嘛,是吧,第七意識是我見嘛,你認為這個地球是繞你轉的,全世界都以你為中心了。所以就讓我們的心胸很狹隘。

  那麼我見以後產生我愛,你會莫名其妙的要保護自己,你會愛著自己超過愛別人;然後我慢,你本來也沒什麼本事,但是你會認為你自己不得了,高慢。

  所以就變成了這四種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然後再開展出八大煩惱,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舉、散亂、跟不正知。那麼這種煩惱的活動呢,就使令六轉呼為染凈依,就使令前六識呢,受它的染凈的影響。當第七意識的我執沒有破壞之前,它是染污位,前六識全部是染污,當第七意識清凈了,轉成空性的時候,前六識全部是清凈。也就是說,它會很牢牢的控制第六意識的一個方向。當它是染污的時候,第六意識必須跟它染污,當它是清凈的時候,第六意識才可能跟它清凈。

  諸位,本來造業是誰負責的?是第六意識負責,對不對?第六意識才有思考能力嘛,但是第六意識負責造業,但這個業的方向往哪裡跑,第六意識沒辦法作主,因為第六意識它是以第七意識為根的。所以它決定了第六意識的業,是往哪一個方向走。

  舉個例子,在清朝,有一個姓王的居士,這個人年輕就得了秀才,很聰明的一個人。後來他去城市考這個功名,他十六歲的時候,這個一次考試當中,考完試的時候就生病了。生病以後,他就寫了一封家書回去,跟他父親說,說孩兒不孝啊,讓你白髮人送黑髮人,我的生命已經不久於世了。他說我前生是一個鏡山寺的老和尚,他說我修習幾十年,當老和尚,諸位看老和尚,就是退休的那些清眾,就拿著念珠,到處經行,到處念佛,是吧?但是他念佛的時候,突然間跑到大殿前面的時候,看到兩件事:第一個,看到這些少年登科的,特別的歡喜。少年考上狀元,敲鑼打鼓,到寺廟去還願的時候啊,他心生羨慕,這第一個;第二個,對這個榮華富貴的那些貴夫人,帶著那些丫鬟去寺廟拜拜的時候,他也心生羨慕。他的第七意識創造了兩個活動:執著名聲,執著富貴。所以他才有今生這些所謂的,他為了要償還這個功名,這個少年登科,所以他今生很聰明,他說我還要在三界再得一次果報,就是我要投生到另外一個富貴家。他都寫得很清楚,在那個《凈土三要述義》裡面,就講到這個公案。

  那麼那個作者就說了,說念佛一生,修學數十年,換來兩生如夢如幻的富貴跟功名。他的意思值得警惕呀,阿彌陀佛的聖號是無量光無量壽,是阿彌陀佛長遠劫來的發願,積功累德,才好不容易把這個功德莊嚴的名號給創造出來,但是怎麼進入我們的心中的時候,變成有漏福報了呢?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第七意識把這個佛號搞壞了。就是說,你要不小心第七意識,它會壞你的事。所以你好不容易在第八識累積很多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結果這個名號沒有往凈土去,跑到三界得果報了。

  所以你現在不是說把佛號念好就好,你不是管好第六意識,注意第六意識背後那個老闆——第七意識啊,它是老闆,六轉呼為染凈依,前六識全都聽它的唄。它清凈,你第六意識才有辦法清凈;它染污你第六意識甭想清凈。所以第六意識的其中—個功課,就是調伏第七意識啊,轉識成智,這是重點!因為它是根源,它是第六意識的根唄。

  所以,第六意識它不是只有修善,你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你一直修善業,你不一定變成波羅蜜到彼岸,得第七意識說了算。所以當然,如果你跟了生死沒有關係,你如果今生只是求增上生,來生活得更好就好了,那你可以暫時不管第七意識。諸位,你只要今生想要離開三界,今生哦,包括凈土法門也是一樣,你想要臨終正念,要順從本願,你一定要對治第七意識,你別無選擇,因為第六第七兩個是湊在一起的,臨終它一定會引導第六意識的善惡去得果報,在三界得果報,除非你用空觀跟願力,第七意識是天不怕地不怕,它只怕兩個東西:一個空正見,一個菩提心;一個觀照力,一個誓願力。第七意識修禪定沒有用啊!我們會講到,禪定根本就沒有用啊,它根本就不怕禪定,持戒也沒有用,只有般若的智慧跟發願,這兩個可以改變它。所以第七意識它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盲點。

  【33】第七意識改變的方式是什麼?

  好,我們看第七意識改變的方式是什麼?我們看它的清凈轉變的一個過程,請合掌: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意識的轉變有三個過程:第一個極喜,極喜就是這個初地,初歡喜地。就是這個菩薩,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位的時候,他不斷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在事修裡面把罪業降到最低,在理觀方面呢,修我空觀法空觀,突然間一念的相應,啪,心中的光明出現了,他的空性的智慧現前,這個時候初心入了歡喜地,這個時候心生大歡喜啊!因為他長久以來被自我意識,被這個魔王掌控啊,現在終於擺脫它了,所以他終於能夠自由自在了。所以,我們生命最初的擺脫自我概念,是在初歡喜地的時候。

  為什麼用歡喜地呢?因為佛陀說這個人終於擺脫自我的這個掌控了。那麼這個時候,他證得的是二空平等的道理,他沒有自我的對立,他不再認為自己很重要,他認為自己跟一切眾生,都是一個因緣所生的水泡,你也是一個水泡,我也是一個水泡,那麼這個水泡之間相互的作用,如此而已!那麼這是第七意識的第一次的轉變在初地。

  第二個八地,無功用行我恆摧,我們解釋一下。我法二執有分別的跟俱生的,分別的我法二執,就是第六意識要分別,它才會產生一個自我概念,所以第六意識它要是不分別,它就沒有。比方你睡覺的時候,第六意識不分別,這個分別的我法二執就不活動,但是俱生的,不管你分不分別,你這種自我概念都是有的,它是比較微細的。

  比方說在小乘的《阿含經》講一個譬喻說,說一個人看到一隻老虎,你第六意識還沒活動的時侯,你自然有一種怕的感覺,這個是俱生的煩惱,等到你開始想一想的時候,你更怕了,那是分別起的。所以第六意識沒有活動之前,就有自我的概念,那是俱生的。那麼初地的菩薩呢,他成功的斷除了分別我執跟分別法執,了分段生死。到了八地的時候,把俱生我執也破壞了,因為到了八地的時候,他的那個我空觀的智慧更深了,更有力量了,把俱生的我執,這個我恆摧,把俱生我執也破壞了,那麼就剩下俱生的法執了。所以八地到成佛,完全是在對治法執了,就是他的心量慢慢的擴大了。

  所以八地菩薩以後呢,他就不起煩惱了。因為我執管的是煩惱這一塊,所以如來現起他受用,到了成佛的時候呢,他的俱生法執也消滅了,現起了他受用。他受用就是報身,攝受十地菩薩現出報身。所以當第七意識轉識成智,把這個第七意識,轉成平等性智的時候呢,平等性智是現報身來攝受十地菩薩。

  我們凈土宗的人,你可以先把法執這一塊放一放。你說我這個人法執很重,我心量不夠大,不障礙往生,這個品位可能低一點,有可能。你保守一點,對法執著一點,沒有那麼圓融,這個無所謂,但是我執一定要注意,因為它滋潤三界的生死,它會錯誤的引導你所有的佛號,到三界得果報,尤其是分別我執。

  好,我們先休息,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空海法師開示(二十九)
大安法師:以何心稱念觀音菩薩可得感應
證言法師禪語
凈空法師:世尊勸導我們發願求生凈土()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七

TAG:唯識 | 法師 | 唯識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