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騎兵發展簡史
騎兵
騎在馬上的兵。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嘖嘖,這個問題現在回答起來一般都比較籠統,因為實在是太久遠了。反正最早騎在馬上去打仗的肯定不是漢人。按常理分析,能想到利用馬作為工具人們,首先其生活地域一定也適宜大量馬的生存——山地草原、水草條件較好的戈壁或荒漠等。其次必須經常和它打交道,以至最終能慢慢馴化它們。鑒於以上兩點,中西亞的游牧民族的可能性最大。馬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遠遠重要於農耕文化的中原。相應的馬文化領先於中原也是正常的。早在周穆王時代(前976——922)就有西王母給穆王送馬的記載。可見在當時馬已經被認為是重要資源了。
往後翻幾頁,在300多年後的春秋時期。我們看到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破屠何而騎寇始服"的文字記載,通過這幾個字,我們了解到當時屠何等寇已經是騎寇了。就是說當時北方游牧部落對齊等諸侯國的騷擾已經是騎著馬來的了。"屠何"何許人?就是東胡。也可以算蒙古人的祖先之一罷?鮮卑還是蒙古?這好象是一筆糊塗帳。後來隋唐時期很顯赫的"獨孤氏",就是"屠各氏"的後裔。現在,返過頭看看,農耕的中原文化這個時候騎兵的發展如何?我們從幾乎同時期的秦穆公以"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於晉,立為晉君"的記載來看,中原這個時候也有騎著馬的兵了。考慮到"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作用類似於今天的儀仗隊或護衛隊。稱之為騎兵不為過。此時是否用於實戰尚不得之,用於實戰的例證還要再過近300年。不過按當時所崇尚的禮制來看,交戰還是以雙方約定時間找塊場地,列陣車戰為主,一般一天半天就結束了。所以估計即便有騎兵,作用也不大。況且由於交戰要使用大量戰車,自然所選育的馬匹也主要是挽具型的,以力量見長。不適宜用於騎戰。不過由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出騎兵在中原地區的發展之初,是北方領先於南方。這和游牧部落有很大關係。人家北狄也好,屠何也好,來了就打,贏了便搶;打不過就跑。【可笑中原這幫迂人還振振有辭,連呼蠻夷!】而以秦、晉、齊為代表的北方諸侯國在頻繁應付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襲中,慢慢體會到了騎兵的機動是戰車的笨重所無法企及的。於是著手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不過遲至戰國早期,從出土的騎馬俑是裸騎這點上看,當時馬具還沒有出現。因此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這一時期騎兵的作用不大——連坐穩都成問題,何談騎射?而游牧族有所不同,馬背上長大的,"兒能騎羊,引弓射鼠鳥","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較之農耕為業的漢人自然要嫻熟許多。
再往後翻幾頁,進入戰國時期,這裡出現了一位對中原騎兵發展貢獻甚大的人物。沒錯,就是"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前325——229)。趙國在趙武靈王時的疆域大至上包括今陝西的東北部,山西北部和太行山的東南山麓。向東有齊強鄰逼境,西則有秦虎視眈眈,北有東胡、林胡、樓煩屢屢騷擾,趁火打劫。可謂四面受敵。"是亡社稷,奈何?"趙武靈王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著手進行軍事改革,一方面訓練水兵以解"無舟楫之用"之窘境以御秦,另一方面就是在北部邊 疆地區廣募善騎射之民組建騎兵部隊以解"無騎射之備"用以抗胡。鑒於同三胡之間多年交戰的體會。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7年頒布胡服令,改漢族傳統寬袍大袖 的衣服為胡人式的緊身服裝,以方便於進行騎射。號令國人學習胡人騎兵的訓練方法和裝備。【再一次證實胡人在騎兵發展史上的重要性】。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引進了胡馬來改良中原農業區因長期耕作而退化的馬匹品種。【我發現凡是和西域交往較密切的朝代其騎兵均較為彪悍。取得的勝跡也較多,和馬匹改良不無關係】 同時改良了騎兵的武器,學習胡人配備弓矢和短劍(非刀)。遠距離衝殺時引弓射敵,近距離格鬥則採用短劍。但限於馬具的制約,格鬥戰可能還很少。類似"大戰若干回合"那樣的話還要等很多年後才可以說。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的騎兵逐漸強大,同時使掌握騎射技術的軍隊由原來的游牧民族 逐步擴大到中原各國。騎兵憑藉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地位逐步得以提高,成為當時中原軍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這一階段出現了許多成功運用騎兵配合步兵、車兵作戰的成功戰例。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秦騎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40萬軍民皆降於秦。秦將白 起認為"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而一舉坑殺40餘萬降兵。公元前244年,趙將李牧用1.3萬騎兵配合步車兵20餘萬,採用誘敵深入,兩翼包抄戰法,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又乘勝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一舉定邊十餘載。可惜一代名將後來非戰死沙場,而斃命於自家人手。
騎兵這時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隻獨立兵種,主要武器裝備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馬匹身上有了專用的防護馬甲(皮甲),裝備了簡單的鞍韉。並且從遴選騎手到考 核戰馬都有一套嚴格規定和標準,比如戰馬要求身高不低於1.33米等。但從秦兵馬俑坑的發掘中我們得知,騎兵和戰車相比暫時還屈於從屬地位。
因為其一,作為一個新興兵種,騎兵此時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其二、戰車本身,包括陣法也是在變革求新,與時俱進中。不過在其後的發展歷程中騎兵將笨重的戰車遠遠地拋在 了身後。
進入兩漢時代,是中原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
漢代武備製造
漢代的武器生產直接控制在國家手中。漢朝為保證軍隊有充足的武器供應,一方面設置管理武器製造業的專職官員,太僕屬下的「考工令」,專門負責兵器生產。另一方面設立規模很大的「武庫」。有考工令負責督造的各種武器,都送到武庫來儲藏,並從這裡分配到有關單位。(武庫每座庫房長100~200米,牆厚達4~8米,兵器分類存放)武帝開始,冶鐵業歸政府經營,在全國各地設立四十幾處鐵官,不但推廣了鐵器的使用,也促進了冶鐵技術的發展,西漢達到「百鍊剛」水平。
東漢重裝騎兵
漢代兵器
漢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裝備部隊的兵器,遠射主要是弩和弓,格鬥有戟、矛、刀、劍,
十八兵器
防具是鎧甲和盾牌。還有種叫鉤攘(為金屬旁的)。弓箭,騎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漢軍中普遍裝備的是複合弓。另外,漢代的遠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還要廣泛,有手張弩(擘張)和腳踏弩(蹶張)之分,騎兵只能使用手張弩。和強弩被視為漢軍最精良裝備的還有長戟,漢代最主要的格鬥長柄兵器,騎步都離不開它。而與長戟同樣重要的,還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經是鋼鐵製品了。短柄兵器 是刀和劍,出土的鋼劍中有的可長達124CM,刀是漢代開始興起的,戰國時期還未出現,漢初時鐵劍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現後,就逐漸的把劍排擠出去了,成為廣泛使用的兵器。
漢代防具
漢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鎧甲和盾牌。盾牌有木製、皮製和鐵制,常見的樣式為底緣齊平,上端由兩重弧線組成葫蘆形,中脊隆起的形狀,大約相當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 ,後來在鐵盾上再安裝上上下兩個利鉤,就成了一種新型兵器--鉤攘,可攻可守。漢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鐵鎧 ,它逐漸完善並排擠了傳統的皮甲,由甲片鑲嵌而成,而當時所使用的鎧甲片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型長條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寬4.4CM),也稱甲札,其高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短;第二類甲片比第一類小得多,形狀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寬2.7~3.4CM,重10克),一般下緣較為平直,上緣兩角成圓弧狀;第三類,體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寬不到2.5CM,這種甲片的另一種樣子是作成槐葉或柳葉形狀。用上面三種甲片可編成兩類鎧甲,就是由大型長條甲札編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編成的魚鱗甲 ,另外札甲中又有無披膊和披膊之分,騎兵大多使用無披膊的。皮甲成為鐵甲的配角,但仍作為重要的輔助性防具。
漢代騎兵作戰
漢軍著名將領霍去病和衛青,這兩位中國古代軍事家將中國騎兵的作戰威力發揮到了最大。在漢武帝劉徹的領導下,漢朝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精銳騎兵軍團,由霍去病和衛青率領多次出擊匈奴,先後進行三次騎兵大會戰,均取得全勝!斬殺、俘虜、收降匈奴人超過30萬。占匈奴人口的三之一,雄踞漠北百年的匈奴帝國全線崩潰,最後在東漢的持續打擊下不得不得西遷。
漠北會戰是漢軍騎兵作戰中規模最大的,衛青東路軍遭遇匈奴單于,在劣勢情況下反而取得大勝。而西路軍霍去病一直追殺匈奴人到瀚海(今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進軍萬里,無人可擋、匈奴畏之如天神。這也是中國軍隊向北進軍的最北點。中華帝國的軍威,此時進入全盛時代!
漢軍騎兵作戰的成功得益於文景之治積累的巨大財富和漢武帝馬政的實施。而漢代的中國政府除了積累了大量錢糧足以支持騎兵作戰的巨大消耗外,還儲備了七十萬匹戰馬。所以漢軍可以輕而易舉的組建起大規模的騎兵軍團。漢代發達的冶煉業也為漢軍提供了精良的兵器,據說漢軍近戰在與匈奴人近戰的時候可以一敵五,在裝備相等的情況下仍可以一敵三。
強大的國力支撐,天才的將領,氣吞萬里如虎的君主,加上強大的物質、裝備支持,漢軍騎兵當之無愧的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
在這裡,又是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起到了關鍵誘因。匈奴是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漢初已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在打敗了東胡,臣服了丁零,趕走了大月氏之後勢力日漸強盛。而在南面,則經常以騎兵襲擾漢朝邊境,"雖烏合獸聚,猝發而不能制",嚴重威脅著漢朝統治政權。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0年親率32萬大軍攻打匈奴,結果反被匈奴40萬軍隊圍困在白登山達7日之久。後劉邦為騰出精力對 付內部割據勢力,對匈奴採取了"和親"策略。以後的幾代皇帝,在對付匈奴也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權尚不鞏固,國力亟待恢復。直至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後,此時漢朝劉氏統治地位已經得到進一步鞏固,國力也有所恢復。同時和西域的交往也愈加密切,大量諸如大苑漢血等駿馬良睼被交換到內地。戰馬的品種得以改良,看看出土的兩漢雕塑,就知道這時馬的神駿已非先秦之肥壯所可比。最主要的是,漢朝已經確立了一整套"官馬"制度,鼓勵養馬的政策加上馬政機構的普及使的長距離大規模的運動作戰在後勤上得以保證。因此對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戰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元朔六年 (前123),霍去病隨大將軍衛青參加漠南之戰,以票姚校尉率800輕騎遠離大軍數百里尋殲匈奴,斬獲2000餘人。元狩四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 五萬騎從襄郡和代郡出擊,深入匈奴腹地,輾轉兩千餘里,大破敵軍計10萬餘。充分展示了漢騎兵高度機動的戰鬥能力。然限於當時的通訊條件,各騎兵部隊之間基本是獨立作戰的。從公元前133至前119年,漢軍通過數十年對匈奴的作戰,騎兵得到迅速壯大,從而成為軍隊作戰的關鍵力量。
此時的漢軍騎兵,分輕騎和重騎。輕騎無甲,弓射,以機動見長;重騎被甲,持刀劍戟戈近戰。【西楚霸王的兵刃便是戟,馬是烏騅】不過隨著西漢煉鐵技術的提高,更適於劈 砍的環首刀逐漸替代了短劍等穿刺兵刃而作為騎兵武器得以普及,刀和馬的結合使其作為一種武器的地位不斷提高。除少量仍為青銅製造外,絕大多數均為鐵制。相應地,甲具也在進化,這時的騎士所穿護身甲已由皮甲演化到鐵制鎧甲片,防護範圍在原來僅保護胸、背的基礎上增加了保護肩臂的"披膊"和保護腰胯的"垂緣"。甲片也變小變密了。馬的護甲還是以革為主,後漢書卷二十九載"(鮑)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這裡的"當匈"就是指去毛加工成的獸皮製成的護甲。馬的鞍具,原先是前後不起橋的低橋鞍,至東漢時期演化成高橋鞍。解放了騎士的雙手,更便於士兵在馬背上動作。另外,隨著騎術的高超,諸如回頭望月等高難射箭動作也見諸於畫像之上。但這個時期還沒有出現馬鐙。【很重要的東東哦!有人專門寫過文章呢】
歷史翻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重裝騎兵出現在戰場時,正是以部曲私兵為軍隊核心的時代,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經魏晉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當時,氏族門閥制度和氏族軍事組織結合在一起,豪強世族擁有大量私人武裝。那些部曲既是依附農民,又是豪強世族的私人武裝。這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係,從東漢末年開始惡性發展,到魏晉以後日益加劇,也就影響了當時封建軍隊的組成等方面,當時帶兵的將領都出身豪門世族還擁有自己的私兵部曲,還往往擁有大量的鎧甲和兵器,這些裝備精良的私人部曲,就形成了他們統率的軍隊的核心。這樣一來,自然引起軍隊的組成、指揮和兵器裝備的一系列變化。早期的私人部曲還不一定是騎兵,更不一定是重裝騎兵,私人部曲以甲騎具裝的面貌出現與對抗游牧民族重騎相關。這些民族,進入中原以前都是游牧經濟,擁有優良的馬匹,軍隊又都是騎兵,同時往往還保留著氏族軍事組織的形式。進入中原以後,裝備中原的冶煉技術兵器甲胄,人馬都披重甲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史料中萬騎鐵馬次數不多,直到唐初,李世民回朝仍有「陳鐵馬萬騎」的記載。
由於這一時期的戰亂頻繁, 特別是其後的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大批的湧入中原。動輒四五十萬的大規模騎兵戰,使騎兵的運用達到了又一個高峰。例如公元383年8月,符 堅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3萬,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攻晉,經淝水一戰而大敗,唯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亂世出豪傑,這一時期涌 現出不少後世稱頌的名將。諸如關羽張飛呂布還有後來的韋睿楊大眼等。
馬鐙在這個時期閃亮登場了!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馬鐙是長沙西晉永寧二 年(302)墓葬中陶騎俑上馬鞍左側的三角形馬鐙。僅單側有一隻,因此有專家推斷是為上馬所用。最早的實用馬鐙據考證為前燕時期(337——370)。"… 馬鐙作為一種輔助騎士上下馬和駕馭馬的工具,在鞍韉和馳驅所提供的前後兩方的支撐之外,又加上了側面的支撐,有效地把馬和騎者溶合成為的一個單獨的戰鬥單 位。從而使馬上白刃戰成為可能…"。
頻繁的戰亂和武器的進步也促使了馬上重甲的發展。同時經過兩漢的發展,冶煉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因此戰馬 除四蹄外,全身開始披掛鐵制的鎧甲護具【護具一般鐵製為鎧,皮製曰甲】。曹操在《軍策令》中說"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可為一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歷史上所謂"甲騎具裝"的重甲騎兵的鼎盛時期。這時期的騎兵一般身著"兩當鎧",與戰馬披的"具裝鎧"配合使用,防護力很好。對步兵有極大的衝擊力。北魏以後,"明光鎧"日益盛行,成為鎧甲中最重要的類型【嘿嘿,就是有護心鏡的那個】。此時騎兵的武器除了傳統的 弓箭外,長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長矛即"槊",也叫"矟",《釋兵》雲"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燕眼飛哥用的就是丈八蛇矛。漢尺丈八,約合現在四米多,恐怕無法使用。就現在發現的古物研究,估計應在二點五到三米左右】。而原先流行的戟逐漸退化成儀仗用具。短兵器中刀成為騎兵的 常用武器,與前代的環首刀相比,這一時期的刀,取消了環首增加了橫擋。刀體加寬用以承受巨大的衝擊應力,更適於實戰劈甲斷骨。
隋唐五代時期
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重裝騎兵所需要的各種武器裝備,可分為四類:一是完整的馬具,二是馬甲--具裝,三是騎兵鎧甲,四是戰鬥兵器。當時的馬具中,馬鞍在東漢是製作就相當精緻了,西晉時又有了馬鐙(不過西晉時馬鐙似乎只是用來踩蹬上馬的,騎馬時並不用),這樣,控制馬匹就相當容易了。而具裝呢,通常又可分為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和豎立在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為了保護騎兵後背用的)。騎兵鎧甲是西漢時那種無肩札甲發展過來的「兩當甲」(腋下不連接,所謂「一當胸」「一當背」,在肩上用帶扣聯),到南北朝時,又常常加上護肩的「披膊」,與兩當甲同時的還有另種較名貴的鎧甲,那就是「明光甲」(這種甲的特點就是胸背處各有兩面大型金屬圓護)。最後是兵器,魏晉南北朝時期騎兵使用的兵器,遠射的還是弓和弩,格鬥的是戟,銷(邊旁是矛)和大刀,騎兵們使用擘張弩,不過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鬥武器,戟逐漸被銷所代替,再後來則是刀銷並用,注重劈砍了。儘管甲騎具裝是當時軍隊的核心,但從數量上還是遠少於一般步兵。
唐初由於征戰未息,加之開國兩位皇帝均靠武功起家,因此對於騎兵還是十分重視的。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虎牢(今滎陽西北)率精兵步騎3500人迎擊竇建德。就充分運用了騎兵的快速突襲特點,攻敵於措不及防。殲敵3000俘萬餘,並乘勝降洛陽王世充。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戰例。貞觀四年(630),李靖破頡利可汗於陰山,東突厥滅亡。使唐的實際控制區達到了貝加爾湖以北。貞觀十四年滅高昌,政區擴大到今新疆東部。太宗李世民本人就有胡人血統,識馬愛馬,其"昭陵六駿"的美名流傳至今。武后則天雖為女流,卻也是馴馬好手。
唐代是中原騎兵由顛峰往下坡走的過渡時期。因為從總體上來看,唐代的騎兵在裝備戰術上沒有更新的發展,反而由於過份依靠諸如高仙芝、安祿山、哥舒翰等藩鎮胡將,在騎兵作戰上只講究長途奔襲、一戰定乾坤的游牧戰法。使得重甲騎兵逐 漸沒落。況歷經盛世的熏陶之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僅停留在詩人的幻想中罷了。天寶十四年(755)東都之戰時封常清所率皆為不事訓練的新兵。剛列好陣勢就被安軍鐵騎衝垮,大敗西逃。而後再敗於洛陽城東葵園,收兵再戰於上東門,敗!退而率殘部與安戰於都亭驛,再敗。退守宣陽門,又敗。最後只好破牆西走。疲弱的大唐,最後竟要依靠外族力量復國。寶應元年(762)收復洛陽之戰,區區四千餘眾回鶻騎兵"直出其後,賊眾大敗…斬首十餘萬,伏屍三十里"。不過請人的代價也很慘重"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財物不可勝計,廣平王又齎之以錦罽寶貝"。 僖宗中和二年(882)為平黃巢復長安,求助於後唐太祖李克用(西域沙陀後裔)。結果李克用率三萬韃靼騎兵在各地勤王軍面前大大風光了一回:先是大敗黃巢大將尚讓的15萬軍隊,接著在零口再挫黃巢援軍,逼迫黃巢退出長安。
這一時期的騎兵裝備,馬具裝通常由4件配置而成。據《武經總要》所述,護馬脖子的叫"雞頸",掛在前胸的是"擋胸",系在馬身前半及中部的叫"身甲",鞍後馬臀上的叫"搭後",此外還有護於馬臉的"面簾"。而騎士則穿"鎖子甲",一種將鐵鍛製成小片用鐵鏈子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狀護甲。長兵器中槍開始普及,善槍者甚眾。一般騎兵所用曰"漆槍",較短些。騎兵用弓叫 "角弓"。弓射裝備中還有一種暗發弩"硝弩"很有意思。裝置在馬蹬上,用腳控制,射敵人馬。這一時期各式各樣雜門兵器亦屢見不鮮,諸如使銅錘的,使節鞭或鐵鐧的。【作四棱者,謂之鐵鐧,謂方棱似形,皆鞭類也】。此類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使用者須是力大過人。另外,我估計馬蹄鐵也是這一時期發明的,你想,該武裝的地方都武裝了,就剩它了。同時,較重的負荷也確實需要有這麼個東西來保護戰馬。為什麼將馬蹄鐵排在馬鐙後面?呵呵,因為我們總是首先想到讓自己舒服後才會回過頭去關心坐騎。
宋遼時期,則是中原騎兵的沒落階段,以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大力發展為代表的階段。宋從未在真正意義上統一過中國,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宋制定的國策有關。趙匡胤開國之初,為避免前代將帥擁兵自重、割據分裂重演,著手進行軍制改革。將兵權集中於皇帝,同時施行抑制將權,以文治武等改革措施,強化了中央集權。但其後繼者卻奉此為基本國策,遵從不變,最後導致戰力積弱,國運日衰。另一方面和失卻西北牧馬基地亦有很大關係。宋朝的戰馬主要從西北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購買,其次內監牧飼養。及至南宋時,又因喪失陝西,造成軍馬缺編尤甚。《宋史——兵志》雲"馬一營或止數十騎,兵一營或不滿一二百"。相比起來,北方的各游牧政權就好過多了。遼、金皆擁有強大的騎兵和充足的後備馬匹,且高度機動,長於野戰。北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太宗趙光義率軍攻遼。遼軍發揮騎兵優勢,依託堅固城防,消耗疲憊宋軍,並適時以騎兵增援,挫敗了宋軍攻勢。雍熙三年(986)宋又舉兵三路攻遼。結果主力在岐溝關被遼騎兵擊敗,致全線被遼軍各個擊破,"岐溝之蹶,終宋不振"。北宋屢次克遼無功,原因就在於宋太宗未能建立一支擁有眾多騎兵的強大軍隊。只想憑僥倖取勝,以步兵對抗騎兵,其結果就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當然,歷史上以步兵勝騎兵的戰例也不是沒有。南宋紹興十年(1140),金兀朮率四路大軍伐宋。至郾城於岳飛相遇。金兵以重甲騎兵"鐵浮圖"正面進攻。兩翼配備所謂"拐子馬"的輕騎兵1.5萬餘做機動突擊。結果 被岳家軍勇士用麻扎刀和大斧近戰斬足而敗。關於"鐵浮圖",有說是因為正面衝鋒形如牆壁而得名"皆重銷,貫以韋索…堵牆而進不能當",然清乾隆御批曰"北人使馬,唯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聯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此或彼時列隊齊進,所向披靡,宋人見其勢不可當,遂從而妄加之名目耳"不管對錯如 何,乾隆爺的話是說到騎戰的要害上了,不枉其先祖一番栽培。類似的裝甲騎兵還有西夏的"鐵鷂子"。西夏軍隊主要為騎兵,尤以重甲鐵騎"鐵鷂子"最具戰鬥力。《宋史——兵志》載"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來,若電擊雲飛"。但"鐵浮圖"也好"鐵鷂子" 也好,具是曇花一現爾。
在騎兵武器裝備上除了上述二鐵外,短兵器沿襲舊制,一色傳統單刀,刀形笨重,鐵刃也寬。長兵器中槍則得到廣泛使用。形制也演變成很多種,搗馬突槍、雙鉤槍、單鉤槍等等,還有就是金兵的狼牙棒。"…它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可見宋軍民對此物之懼。
進入蒙元時代的游牧民族騎兵似乎一發而不可擋。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指揮下,代表著古代騎兵戰術運用的顛峰。蒙古鐵騎所踏之處,一切都在瑟瑟發抖。
在成吉思汗看來"人類最大的幸福在勝利之中,征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使他們的愛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妻子和女兒"因此這個天才的征服者必然不會滿足於蝸居在蒙古高原的。他擁有天生的優良騎兵,日常生活就是軍事訓練。護甲腐爛在身上也不解下來,能在極少休息、吃飯的情況下騎馬連續行軍幾天幾夜。他們的馬常年在空曠的牧區牧放,適應嚴冬的酷寒和沒有乾草作補充飼科的生活。這使得它們體格不很高大,但結實粗壯,8小時可走120里左右路程。而且生命力頑強。速度上的缺陷則通過戰時備有大批新馬,按需要連續不斷地換騎來彌補。他們的戰術機動靈活,善於大規模戰略包圍和詐敗誘敵。而且通過對西夏,金等國家的侵略,得到了那些知道如何圍攻城市的外國人的幫助。他們的裝備威力強大。蒙古騎士頭戴鋼盔、身著輕便獸皮盔甲、腰懸馬刀、手拿單鉤槍、 狼牙棒或巨斧,蒙古強弓採用木料和骨頭混合製成,其穿甲箭能在600呎內殺死敵人,而且騎手射術高超,能在策馬飛奔時準確射中目標。他們野蠻殘忍,遇到敵人不論男女老幼、地位高低,一概不予饒恕。他們……他們最終征服了中亞、西亞直至歐洲。
明代
明代騎兵所配火器,多為三眼銃或五眼銃,其戰法近似歐洲龍騎兵,即乘馬機動,靜止射擊,因為火槍無法在顛簸的馬背上點放。當然,不排除經過長期訓練後,騎兵能在跑動的馬背上開火,但那樣的話,訓練成本就很高了。事實上根據記載,明朝的遼東鐵騎已經具備了馬上射擊的能力,戚家軍在北方的作戰中也採取過類似的戰法。
如同蒙古征服世界的速度一般,蒙元帝國的衰落也迅速到來。即便從鐵木真稱成吉思汗算起,至1368年徐達克大都為止也不過162年。歪嘴和尚朱元璋依靠徐達常遇春等義軍能向北將蒙古鐵騎打回漠北,向南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最終坐上龍椅,說明其手下軍隊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例如明朝前葉宣宗朱瞻基就善騎射,一次親統明軍與蒙古騎兵部隊遭遇,朱瞻基親自率兵迎敵,並一馬當先,連發數箭,射殺敵先鋒數人,敵即潰散,一戰而勝。到後來(??)燕王朱棣南下打敗惠帝,以及歷次親征打退韃靼、瓦剌兩部蒙古騎兵。則證實當時明朝北方騎兵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儘管有不少蒙古兵)。可惜由於統治階級安於守成不思拓取【長城數他們修的最勤了】指揮思想圍繞"依城而戰",其次明朝軍事制度本身就有弊病,例如權兵分離、兵農合一的世兵制、文官統軍等,加之長期的吏治腐敗。待到英宗"土木之變"時,太監王振指揮的50萬京營竟全軍覆沒,可見軍隊訓練荒廢,戰鬥力下降到何等地步!《明史·兵志》載"武宗即位,十二營銳卒僅六萬五百餘人,稍弱者二萬五千而已"。倭寇的猖獗從另一側面襯 託了明軍的無能。此外,明朝的馬政也是積弊難返"按明世馬政,法久弊叢。其始盛終衰之故,大率由草場興廢……侵淫至神宗時,弊壞極矣。……蓋明自宣德以後,祖制漸廢,軍旅特甚,而馬政其一雲"。因此即便後期有袁崇煥、祖大壽的關寧鐵騎,明軍後最後還是被一隻用原始武器武裝起來的少數民族騎兵,打的落花流水,從山海關一路打倒南海之濱。當然,造成這樣結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內陸農民起義軍的牽制、明軍自己內部的派系爭鬥等等。
這個時期雖然火 器已經發明並得到一定運用,但由於太過笨重,不宜野戰,因此火炮恐怕尚未進入騎兵序列。值得一體的是太刀的流行。結合了厚脊刀的強韌和弧曲刀的流暢靈活。 日本的太刀令明軍膽寒,其實早在北宋就有人歌頌倭刀了"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戚繼光則在《紀效新書》中雲"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於是在俞大猷、戚繼光等抗倭名將的積極推行下,日式長刀、腰刀成為明軍的主要裝備之一。連騎兵也未能脫離此列。
清代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八旗兵開始確實很犀利,但多半是對手太面所致。況且後來一直坐在祖先功勞簿上,成了"紈絝"的代名詞。清朝在對待火器發展的問題上和明朝一樣,沒有給予充分重視。而西方列強們早已屏棄了弓弩開始普及火槍了。其結果是那些騎馬跨刀的清騎兵,最終都成了列強火炮下的靶子。
火藥的使用使歷史邁入熱兵器時代,技術的進步註定了騎兵被淘汰的命運,儘管在後來的戰爭中它還殘喘了一陣,但畢竟無法與裝甲機械化部隊相比。這個曾在冷兵器時代創造了無數神話的兵種。現在,伴著戰馬的嘶鳴,它慢慢隱身於歷史的帷幕後面,留下的只是記憶中曾有的輝煌。
推薦閱讀:
※汗血馬曾是匈奴騎兵坐騎 漢武帝為其攻打大宛
※單一形象外的龍騎兵
※一代戰神!率三百騎兵血戰十二萬金軍,萬箭穿心而死
※兀朮騎兵被劉錡以不到兩萬的八字軍舊部打的一敗塗地
※四大百人斬之一,300騎兵血戰12萬金軍,直至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