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意拳內功

心意拳內功 無論練功練拳首先必須知道人體之三節勁、四梢、五行,脈絡和身法。理解了這些項目的意義,才能練好功夫,並分述如下(一)要則一、三節,三節是指人身各部位之分節而言。這三節從全身來說,總的分為梢節、中節、根節,而這一節中又各分梢節、中節、根節三節,三三共為九節。我們稱為三節勁九節力。頭為梢節,胸為中節,下丹田為根節,這是身軀的三節,也就是中節的三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這是臂三節,也就是梢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這是腿三節,也就是根三節。這九節必須合而為一與六合的內三合、外三合完全一致。這九節合一也叫「相合一氣」也就是就練功時必須氣貫全身各節,精神貫一。除三節中的九節之外,還必須知道這九節之竅在練功時哪節運動、以意想竅,即可使骨節鬆開而通氣。或松骨斗節。這九節的竅是:1、中(身)節三竅,上丹田為梢節竅,中丹田為中節竅,不丹田為根節竅。2、梢(臂)節三竅,肩井是根節竅,曲池是中(肘)節竅,勞宮是梢(手)節竅。3、根(腿)節三竅,環跳(胯)是根節之竅,陽陵泉是中(膝)節竅,湧泉是梢(腳)節竅。這九節竅中前三節為主竅,是總管全身練法的三竅(也可以說是身法三竅)即上丹田練手法、中丹田練身法、下丹田練步法。後六竅各管本節並相互連貫。練功時的運用方法。概括地說,哪節(指總的節)運動,意由其主竅出發通達相關各節,氣即隨之而到,骨節開放,氣就通行。具體地講,譬如自發運動時,重點在上肢動作,那就要意守上丹田,並由上丹田分發,經左右肩井,曲池到勞宮,再復返上丹田,守一會再想兩臂之各竅,意到氣到,如是反覆傳運,越練氣越大。如果重點轉到腿上,意即轉守下丹田,並由下丹田出發經環跳、陽陵泉到湧泉。亦反覆傳運。如果重點轉為身軀運動,則靜守中丹田。總之,在運動的過程中,身軀四肢大都是相互配合,但必須善於選擇重點,以便運氣(也叫貫氣)。換名話說,就是練功時要分清某一姿勢動作,以哪節運動為主,哪節是配合。在運動起來之後其要點不外乎起、隨、追三字。即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如臂動、身隨、腿追;手動、肘隨、肩追;腳動、膝隨、胯追。必須渾身上、中、下一氣貫注,這樣在練功時才不至於有長短、曲直、仰俯的毛病。二、四梢,分內、外四梢。外四梢即是兩腳兩手。內四梢就是人身的四個末梢。指發(毛孔)指(指甲、手指、足趾之筋)舌、齒。發為血梢,指為筋梢,舌為肉梢,齒為骨梢。四梢能齊發動起來,才是內功真正練得有了功夫。四梢齊發的具體表現是:發欲衝冠、指欲透骨、舌欲催齒、牙欲斷金。除此之外心膽(力氣)必須在內配合,心一動,氣自丹田而出。四梢即齊發動,膽力能穩定,而五行必合(原譜)說「氣自丹田而去,如虎之恨,如龍之警。氣發而為聲,聲隨手發,手隨聲落,一枝動而百枝搖。四梢齊則鬼神驚」這是說:四梢能發動,完全是練功有了功夫的內勁在發動的表現。三、五行,五行內對人之五臟,外對應人之五官(原譜)說「心屬火,心動火焰升。脾屬土,脾動大力功。肝屬木,肝動急似箭。肺屬金,肺動如雷鳴。腎屬水,腎動快如風」說明五行存於內臟各經絡。練功時,氣在各經絡之發動,表現於肢體動作之不同情況。如氣發動於心經,表現在肢體為怒氣如火焰之升,而不能制息;氣發於肺經,身體動作之響聲似雷鳴一般;氣發於腎經,其動作之快如同風行。拳譜說「眼通肝屬木;耳通腎屬水;鼻通肺屬金;口通脾屬土;舌通心屬火」說明五行應於人之五官。在練功時必須腎起心落、水升火降、神向下走、精向上行、以調和五行。如原譜說「要得真法在練心用心。心與鼻合為一力、心與耳合為一靈、心與眼合為一明、心與舌合為一精、心與口合為一吻、心與眉合為於神、心與意合為一藝、心與氣合為一功」。總而言之,練功時必須五行分明。四、脈絡,這裡所說的脈絡,是周身的脈絡,即人之身軀,一周的脈絡,前為任脈,後為督脈,不包括全身的脈絡。任脈起於承漿,下唇下凹處直至陽白高骨處,督脈由尾閭直上經夾脊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鼻下正中處),任、督二脈之起止點,上被咀,下被肛門所隔斷而未能相連,通過練功,能使任、督二脈接通,可使周身之氣滾滾運行,血脈暢通。五、身法,在拳術方面最重視身法。練六合心意拳內功,主要為了保健,雖不必嚴格講究身法,但對有關基本身法,還是應該知道的。主要的是:1、要塌腰,便於陽氣從督脈上升;2、要沉肩、束胯、弓背、即背若猿猴。凹胸,這是隨腰塌而必須具有的身勢;3、要呼吸自然,使氣順任脈而下降;4、要用頂勁,即頭向上頂,舌頂上顎,手心外頂;5、要提氣,是指提內氣,並隨之提肛。總體來說,一舉一動必須有沉肩、束胯與內、外三合、的要求。(二)方法六合心意門按其特點總稱有四把之勢,這四把是:1、鷹抓,雙手如同老鷹抓東西之勢,拳中大部份姿勢都有鷹抓,故有把把不離鷹抓招法;2、雞行,練拳時凡邁步前進,雙腿必須在一條線上,如同雞走路一樣,步步不離此勢;3、熊膀,專取熊用膀力之勢;4、雙把是練單雙掌而言。另外身體的姿勢,又分兩種練法:1、前六式硬手,後六勢軟手;2、前後二十四散手,即前十二勢硬手,後十二勢軟手,就其各種姿勢特點,又有全身十二點。一、 鷹勁視下屬陰(鷹勁出於額顱,以高視低);二、 熊勁望高屬陽(熊的力氣放於膀背,常為以低望高之勢);三、 手似鉤箭;四、 身似弓;五、 消息全憑後腿蹬;六、 把把不離鷹勢;七、 步步似雞行;八、 收縱似猛虎撲人;九、 轉側似蛟如龍;十、 烏鴉擺頭;十一、 猿猴獻果(猩猩豎身);十二、 貓兒撲鼠(野貓縮項)。以上是六合心意拳的基本內容,其中有關拳術、陣法等內容略而不述。演練六合心意拳內功主要是四把及丹田功兩項,首先將丹田功練法介紹如下:丹田功。練六合心意拳全在丹田之功,以丹田之氣發動肢體運動,所以,必須在練內功基礎上去練外功、拳術。練心意內功同樣如此,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後,特別是練好站樁功中的六合式才能演練。丹田功有七種,即豎丹田、抱丹田、坐丹田、壓丹田、開丹田、橫丹田、養丹田等,這七種互為結合,不能嚴格分開。無論練哪種,開始站立,兩腳與肩平,先行入靜,古人稱定心,並說心定神寧、神寧心安、心安清靜、清靜無物、無物氣行,氣絕象、絕象則覺明,覺明乃神(即意)氣相通,萬象歸根,合成一氣。入靜以後,先在周身運氣(也叫貫氣)。運氣的方法是,兩眼閉上,視力集中於主竅(古人稱之眼與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視,至囪門與意合一,這叫心與意合。以意引氣,向後往下降氣、經玉枕、大椎、大檸、肺前、氣向下行、垂肩、沉肘、塌腰、尾閭回收。經下丹田,順兩腿內側下行達湧泉。此時手隨之下按兩膝微屈,而稍下蹲,當氣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陰下降)。即由湧泉順兩腿外側上行,腿身亦隨身而起,恢復原狀。意氣到兩環跳穴時,兩胯內縮,意氣由此而直抵會陰。稍停由前上行,至中丹田分,由兩肋上行到璇肌再分由兩耳高骨處行泥丸,下降祖竅,稍停,由祖竅至喉頭,從體內直抵夾脊、,再直通心窗、至絳官、經中丹田至下丹田,稍仃、提尾閭,同時要提肛,經夾脊、玉枕至泥丸下降至上丹田,稍停由上丹田經口內入氣管,至中丹田而達下丹田,復提尾閭(並提肛)經夾脊、玉枕、泥丸到上丹田,稍停,由上丹田到中丹田收,下丹田也往中丹田收。將氣都集中在中丹田,只收氣,不出氣,這叫伏氣。指的是丹田氣不是呼吸閉氣。然後靜守丹田,準備進行要練之丹田功。
推薦閱讀:

意拳的擊人要訣
[轉載]意拳的實戰步法(轉貼)
意拳定步技擊試力
(4)孫氏形意拳:炮拳學(1)
意拳拳譜

TAG:內功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