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為何不把漢語作為新加坡第一語言

作者:吳若愚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去世了,他留給新加坡及世界的政治遺產難以悉數。但歸納起來,卻只有一條,那就是,結合自身特點,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為我所用,開放自我,迎接世界。只拿語言為例,就能充分說明問題。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但李光耀卻並不把漢語作為新加坡第一語言,而是英語。在李光耀看來,雖然自己的母語是漢語,但漢語卻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而從現實的角度看,使用漢語的中國遠遠落後於使用英語的英美國家。為了新加坡的發展,其選擇了英語作為新加坡第一語言,而漢語則成為第二。

李光耀在談到為何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時有這樣一段話:雖然新加坡和中國都學習核心的儒家思想,但新加坡在過去40年間努力把英語確立為第一語言,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為什麼呢?肯定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沒有激起強烈的反對。我們這麼做是為了向世界開放自己,使我們自己接觸並利用那些促進發現、發明與創造力的主要力量,這些力量不僅存在於英語這門語言中,還存在於英語的思維方式中。……文化習慣束縛人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獎勵順從;漢語通過名言警句和4000年來的文章塑造人的思維,這些文章說每一件值得說的事情都已經被說過了,而且之前的作者說得更好;漢語對外國人而言極其難學,很難學到自由融入中國社會並被中國社會接納的水平;漢語給中國吸引、同化其他國家的人才增添了巨大的阻礙。

從這段話中,我們分明看到了李光耀將漢語和英語作為對比得出的結果。而新加坡的主體民族雖然是華人,但到李光耀的時代,華人已經不再是有著中國情結的老華僑了,而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華人,在新一代華人中灌輸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實施起來起來更為容易。但李光耀在確立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同時,卻要求新加坡其他族裔學好本民族語言。這樣一來,新加坡人不但能夠掌握世界先進文化,而且也沒有忘卻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和傳統。這樣的雙語政策使新加坡人有別於所有東南亞人,他們不但能夠熟練掌握世界最普及的英語開放自己,而且也保留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吸引世人。雖然李光耀貢獻給新加坡和世界的政治遺產還有很多很多,但,但從確立語言這一點,我們便看到了其睿智和縝密的思維能力。這樣一個人不創造奇蹟,誰能創造奇蹟呢?

推薦閱讀:

一個國家的名字,三個字,最後一個字是南字?
原來漢語中這些詞都源於佛教
《越人歌》(白一平-沙加爾 2014)
《一天世界》博客:改寫知乎通告
葡萄成熟時

TAG:語言 | 漢語 | 新加坡 | 李光耀 |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