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茶具的歷史演變(圖)

茶具是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茶具的歷史發展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飲茶文化的變化。

一、茶具的出現

在茶成為飲料後,與之相配套的茶具開始出現。我國最早飲茶的器具當為陶制的缶,是一種小口大肚的容器,當時的功能既是茶具,又是酒具、食具。公元前206年至8年,西漢王褒《僮約》載:「烹荼盡具,已而蓋藏。」是中國茶具史上最早記述茶用器具的史料。但這裡所說的茶具泛指烹茶時所使用的器具而非專用茶具。考古發掘則表明,江浙上虞地區出土的一批西漢時期的瓷器,其器型有碗、杯、壺、盞等,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具。

二、專用茶具的確定

西漢時期最早的茶具出現以後,茶具在社會的普遍使用還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個過渡期內,共用茶具專用茶具共存。即有些茶具是飲茶專用的,有些茶具是與食具、酒具共用的。當時,茶雖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飲料。但飲用方式粗獷。對茶的各項功能認識粗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茶文化,三國張揖《廣雅》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輔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說明湖北、四川、陝西一帶的茶葉,葉老的就和米粥一起製成茶餅。煮飲時,先將其炙烤為紅色,碾成末,加蔥、姜、橘皮。湯澆後飲用。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煮。」即兩晉南北朝以後,茶是「采葉煮粥」而食的。而皮日休則說:唐以前,「茗飲」,「與夫渝蔬而啜者無異也」。即與煮蔬菜食湯沒有什麼區別。上述飲茶方式,既可用以解渴,也可用來充饑,其用具可有專用茶具,也可用食具代之。到西晉時期,左思的《嬌女詩》有「止為荼葤劇,吹噓對鼎鑠。」等詩句。同時期的杜育《荈賦》則說:「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句中的匏又稱瓠,系古代使用的葫蘆狀的壺,原為酒具。而《茶經》又引《廣陵耆老傳》載:晉元帝(317-323年)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茶經》還引述西晉八王之亂時,晉惠帝司馬衷(290-306年)蒙難,自河南許昌回洛陽,侍從「持瓦盂承茶」。上述記載都說明,漢代以後,一直到唐代,食具與飲具之間無太嚴格的界限,大部分情況下,兩者是共用的。而同為飲具的酒具與茶具,其共用時間更長,但作為陶瓷茶具而言,經過西晉南北朝的發展,到唐代陸羽《茶經》所載20種茶具,表明唐代茶具形制完備,配套齊全,專用茶具已經確立。

三、唐代茶具

唐代的烹茶之法,有代表性的是兩種:一是以陸羽為代表的煎茶法;其次是蘇廙在《十六湯品》中闡述的點茶法。此外,在民間還有一些介乎煎茶法與點茶法之間的其他方法。隨著烹茶方法的不同,所需器具也不一樣。總體而論,唐代茶具,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陸羽在《茶經》中開列的28種飲茶器具,是包括地方官吏、文人學士使用的茶具在內的民間飲茶器具;二是在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金銀、秘色瓷、琉璃器茶具,為皇室宮廷飲茶器具。

(一)唐代的民間飲茶器具

在中國飲茶史上,飲茶器具的稱謂經歷了先後變化、逐步統一的過程。陸羽在《茶經》中,按唐代飲茶全過程的實際,開列出飲茶所需器具有28種,並稱之為「茶器」;而將採制茶葉所需的器具,稱之為「茶具」。並一直沿襲到北宋,蔡襄在寫《茶錄》時仍然稱飲茶所需器具為「茶器」。到了南宋,審安老人寫《茶具圖贊》時,才將以往飲茶時所需的茶器改稱為茶具,並一直沿用當代。陸羽開列的28種飲茶器具的名稱、規格、造型和用途如下:

風爐。陸羽親自設計,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爐內有床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個窗孔,用於通風。上有三個支架(格),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隻鐵制的灰承,用於承接炭灰。風爐的三個足上,均鑄有古文字註腳:一足上鑄有「聖唐滅胡明年鑄」。一般認為「聖唐滅胡」,是指唐代宗廣德元年,即公元763年討滅「安史之亂」之際,而這一年的「明年」,當指公元764年,這裡說的是製造該風爐的年代。一足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按《雜卦》之解,說的是風在下,以興火;火在上,以助烹,也就是說,煮茶的水放在上面搬內,風從爐底洞口吹入,火在爐腔中燃燒,說的是煎水烹茶的基本原理。一足上鑄有「體均五行去百疾」。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此句結合人的腑臟器官,運用生克乘侮理論,說飲茶能使五臟調和,百病消散,指明了茶的藥理功能。而爐腹三個窗孔之上,又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氏茶」字樣,連起來讀成「伊公羹,陸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賢相伊尹,「陸氏」當指陸羽本人。《辭海》引《韓詩外傳》日:「伊尹……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這是用鼎作為烹飪器具的最早記錄,而陸羽是歷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創者,所以,長期以來,有「伊尹用鼎煮羹,陸羽用鼎煮茶」之說,一羹一茶,兩人都是首創者。由此可見,陸羽首創鐵鑄風爐,在中國茶具史上是一大創造。

灰承。是一個有三隻腳的鐵盤,放置在風爐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筥。是用竹或藤編製而成的箱,高一尺二寸,直徑七寸,供盛炭用。

炭撾。是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上頭尖,中間粗,握處細的一頭拴一個小釒展。也可製成錘狀或斧狀,供敲炭用。

火莢。又名筋,是用鐵或銅製的火箸,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供取炭用。

鍑。又稱釜或黼,用熟鐵製成,內光外粗,耳呈方形。鍑邊寬闊,以便伸展。鍑中心部寬,便於火力集中於中心部,使水易沸,茶末易揚,茶湯易厚。鍑主要供燒水、煎茶用。

據陸羽《茶經》載:唐時,其他質地的鑊也不少,主要的有江西洪州(今江西的修水、錦江流域和南昌、豐城、進賢等縣市)燒制的瓷鏝,山東萊州(今山東的掖縣、即墨、萊陽、平度、萊西、海陽等縣市)鑿磨的石鈑。陸羽認為這些鑊,雖屬「雅器」,但「性非堅實,難可持久」。此外,還有銀鈑,陸羽說它「雅則雅矣,潔亦浩矣」,但一般人用不起,近於奢侈。從美觀、清潔、實用出發,陸羽最終認為還是以鐵製為好。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鍰用。

夾。用小青竹製成,長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時翻茶用。陸羽認為小青竹遇火能生津液,可提高茶的清香味。另外,夾也可用精鐵或熟銅製造。

紙囊。用剡藤紙(產於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內)雙層縫製。用來貯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橘桔木製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製作。內圓外方,既便於運轉,又可穩固不倒。內有一車輪狀帶軸的墮。墮的直徑三寸八分,中間厚一寸,邊厚半寸。軸長九寸,中間方,兩頭圓,能在圓槽內來迴轉動,用它將炙烤過的餅茶碾成碎末,便於煮茶。

唐代許多史料中都談到過茶碾。秦韜玉詩中「山童碾破團圓月」,說的就是用茶碾碾茶的情景。唐代茶碾,除有用質地堅硬細密而又無異味的木製茶碾外,還有用石質鑿磨而成的茶碾。

拂末。用鳥羽毛做成,碾茶後,用來清撣茶末。

羅合。羅為篩,合即盒,經羅篩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內。羅用竹製成,彎曲成圓形,綳上細紗或絹。盒用竹或薄杉木板製成,亦呈圓形,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羅茶末時,得加蓋,以防茶末飄散。

在唐代的史料中,除記有羅合用竹或杉木經烘烤彎曲,並加油漆製作成茶羅外,還有用柘木製成的柘羅。唐代的品茗者,不少習慣於自碾、自羅,在此過程中獲取「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超脫心境。

則。用海貝、蠣蛤的殼充當,或銅、鐵、竹製作的匙、小箕之類,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鋸板製成,板縫用漆塗封,可盛水一斗,用來盛煎茶的水。

漉水囊。骨架用不會生苔穢和腥澀味的生銅製作,也可用竹、木製作,但不耐久,不便攜帶,惟用鐵製作是適宜的。囊可用青竹絲編織,或綴上綠色的絹。囊徑五寸,並有柄,柄長一寸五分,便於握手。此外,還需做一個綠油布袋,平時用來貯放漉水囊。漉水囊實是一個濾水器,供清潔凈水用。

瓢。又名犧杓,用葫蘆削開製成,或用木頭雕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夾。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製成,長一尺,兩頭包銀,用來煎茶激湯。

熟盂。用陶或瓷製成,可盛水二升。供盛放茶湯,「育湯花」用。

鹺簋。用瓷製成,圓口,呈盆形、瓶形或壺形。鹺即鹽,唐代煎茶加鹽,鹺簋即盛鹽用的器具。

揭。用竹製成,用來取鹽。

碗。用瓷製成,供盛茶飲用。在唐代文人的詩文中,更多的稱茶碗為「甌」。此前,也有稱其為「盞」的。陸羽在《茶經》中列出當時製造茶碗的地區有浙江的越州、婺州,湖南的岳州、鼎州,安徽的壽州,江西的洪州,河北的邢州等。由於瓷碗燒制工藝流程和傳統風格的不同,有淡青、黃、白、褐等釉色之分。陸羽認為越州窯燒制的淡青色茶碗能與綠色的茶湯相映生輝,「半甌青泛綠」,從而達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壽瓷之黃,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湯之色,「悉不宜茶」。同時,越瓷的外觀造型,也特別適宜飲茶。它「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即沿不外翻,稍有內斂,使茶湯不易外溢;而底稍翻,易於端持;碗「淺」則與唐時飲用末茶有關,可在喝茶時連茶末一齊喝掉。

畚。用白蒲編織而成,襯以雙幅剡紙,能放碗十隻。

札。用茱萸木夾住櫚皮,作成刷狀,或用一段竹子,裝上一束櫚皮,形成筆狀,供飲茶時調清茶用。

滌方。由楸木板製成,製法與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來盛放洗滌後的水。

滓方。製法似滌方,容量五升,用來盛放茶滓。

巾。用粗綢製成,長二尺,做兩塊可交替拭用。用來擦乾各種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製成,呈床狀或架狀,能關閉,漆成黃黑色。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用來收藏和陳列茶具。

都籃。用竹篾製成。里用竹篾編成三角方眼;外用雙篾作經編成方眼。高一尺五寸,長二尺四寸,籃底寬二尺,高二寸。用來盛放烹茶後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種器具,是唐時飲茶全過程所需的全部器具,並非是飲茶時上述器具均必須一一具備。陸羽《茶經·九之略》說得很清楚,在一定條件下,有的器具可以省略。如在「松間石上」飲茶,其地可以放置茶具,就無需用「具列」;用「槁薪、鼎鑗」煮茶,「則風爐、灰承、炭撾、火莢、交床等廢」;在「瞰泉臨澗」旁煎茶,「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味而精者,則羅合廢」;倘若「援蘸躋岩,引韁入洞」,即登山岩入洞穴時,已在山口將茶炙干研末,或者茶末已用紙包好封裝在盒裡,也就用不著「碾」和「拂末」了。省去了這些器具,只需把碗、瓢、札、竹夾、熟盂、鹺簋都放在一隻「筥」里就行,無須用「都藍」了。這就是說,茶具的選用,應按照客觀的實際條件進行,不必機械地照搬照用。

(二)唐代的宮廷飲茶器具

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成套飲茶器具,為我們提供了唐代飲茶之風的實物證據。根據與法門寺唐代茶具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結合實物分析,「七事」是指茶碾,包括碾軸(墮、羅合,包括羅身、羅斗(合或盒)、羅蓋,以及銀則、長柄勺等。從碾子、碾軸、茶羅子等器具鏨有的銘文看,這些器物製作於唐成通九年至十年(868~869),又有「文思院造」字樣。文思院乃是專造金銀犀玉巧工之物的宮廷手工工場,表明這些飲茶器具是專門為宮廷製作的。同時,在茶羅子、銀則、長柄勺上,還有器成後留下用硬物刻劃的「五哥」字樣。五哥是唐懿宗李濯(860~874)時,皇宮中對唐僖宗李儇(874-888)小時的愛稱,表明這些飲茶器具為宮廷專用。且《物賬碑》將這些器具列於唐僖宗所供的『『新恩賜物」項,證明這些茶具乃由唐僖宗供奉。

另外,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器具來看,屬於飲茶器具的還有鹽台、籠子、茶碗、茶托等物,其中部分為唐懿宗宮廷使用之物。

法門寺地宮所藏飲茶器具,自唐成通十五年(874)封存,1987年出土,至今已有1130多年歷史。這些宮廷飲茶器具,大致可分為四類。

1、金銀茶器:用金銀精製而成,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等級的茶具,其中有炙茶用的鎏金鏤空鴻雁球路紋銀籠子、金銀絲結條籠子,碾茶用的鎏金壺門座茶碾子,羅茶用的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茶羅子,貯茶用的鎏金銀龜盒,放調料用的摩羯紋蕾紐三足鹽台、鎏金人物畫銀罈子,煮茶用的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系鏈銀火筋、鎏金飛鴻紋銀匙子,以及調茶、飲茶用的鎏金伎樂紋調達子等。

2、秘色瓷茶器:為茶碗,計有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等五件,分為青綠色釉或青色釉,它們造型活潑,樸素大方,揭開了歷史上只見其文,不見其物的秘色瓷茶器之謎。五代時,割據南方江浙一帶的吳越國王錢鏐,下令生產青瓷質量最好的越窯,只准燒皇室使用的器物,庶民不得使用,這一時期的青瓷器被人們稱之為「秘色瓷」。秘色瓷由於為宮廷控制,其製作工藝流程民間也就不得而知。清人評述它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現代人根據在浙江杭州及鄰近的臨安相繼發掘的錢氏墓地中出土的包括茶碗在內的青瓷器,推斷其為秘色瓷。而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器具將秘色瓷最早出現的年代,從五代提前到唐代。

3、琉璃茶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素麵淡黃色琉璃茶盞、茶托,在同時出土的《物賬碑》有明確記載。它雖然造型簡樸,質地微顯混濁,卻給人以執著追求之感,是地道的中國式茶具製品,表明中國的琉璃茶具至遲在唐代已經起步。同時從琉璃茶器的造型也不難看出,在使用這些茶器時為免於燙手,唐代或在唐代以前,我國已經創造了高圈足的茶托。

4、其他茶器:在陸羽《茶經》中開列的28種茶器中包括清潔茶具的潔凈物,在法門寺出土的器物中,也有食帛、揩齒布、折皂手巾等衛生用具,分別是供擦拭各種茶具和清潔飲茶者口、手之用。

四、宋代茶具

自唐及宋,中國飲茶風氣日漸高漲,特別是宋代宮廷禁苑和地方官吏、文人學士的尚茶、崇茶,以品茶為雅的做法,進一步推動飲茶之風吹遍全國。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著《茶錄》、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一個官居宰相,一個貴為皇帝,他們也參與茶事,撰寫茶書,這在中國飲茶史上是僅見的。在這種氛圍下,使茶葉成了舉國之飲。宋人飲的仍然是餅茶,茶葉加工方法無多大變化,所以飲茶方法及所用器具,與唐代相差無幾。史料表明,北宋初期,人們飲茶時,還要把餅茶碾碎,過羅成末,再經煎茶或點茶,方可飲用。只是碾茶之前的炙茶,已不如唐代那麼強調,主張視茶而行。只有經年陳茶才用「鈐」炙茶;若新茶,則不再炙茶。以後,用煎茶法飲茶逐漸為宋人摒棄,點茶法成了當時飲茶的主要方法。

20世紀70年代,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里村先後發掘出遼代墓葬群,其中七號墓壁畫中有一幅點茶圖,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用點茶法飲茶的生動情景。畫面上共有八人,分為兩組:圖右前方一組,由四人組成,其中一位似為女主人,三個似為茶僮,在女主人的指點下,正為點茶作準備。在他們之間,有一個茶碾子,用它將餅茶碾成細末;一個方盤,盤中有餅茶一塊,鋸餅茶用茶鋸一把,刷茶末用的茶刷一隻;一把團扇,在燒水生火時,用於扇風;一隻造型優美的荷花形茶爐,用來生火,其上座有一把執壺,而不是煎茶用的鍑,作燒水點湯用。圖左後方一組,亦為四人,是四個幼童,從神態看,似乎出於好奇,偷看點茶之道,在幼童身旁,有一張長方形桌子,桌上放有茶碗、茶盞、茶托、執壺等,均是用點茶法飲茶所必備的器具。至於圖後方的方桌,以及桌上的「文房四寶」和一個函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身份並非為一般庶民,從女主人的穿著和打扮上也說明了這一點。還有圖前方的一隻正在跑跳的小狗,增加了畫面的生活氣息。遼代(916~1125)與北宋(960~1127)大致處於同一時期,因此,它反映的雖是我國北方遼國契丹民族用點茶法飲茶的情景,但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宋時用點茶法飲茶就更為普及了。

金南宋時期,點茶法更加盛行。對如何點茶,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說得很清楚:「然近世瀹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湯就茶甌瀹之」。羅氏有詩日:「松風檜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待得聲聞供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這是對當時盛行點茶法的生動寫照。宋人飲茶之法,無論是前期的煎茶法與點茶法並存,還是後期的以點茶法為主,其法都來自唐代,因此,飲茶器具與唐代相比大致一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專門寫了「論茶器」一篇,寫到當時飲茶所需的「茶器」,大致可分為八種。

茶焙。茶焙編竹為之,裹以蒻葉,蓋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納火其下,去茶尺許,常溫溫然,所以養茶色、香、味也。

茶籠。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翡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濕氣。

砧椎。砧椎蓋以砧茶。砧以木為之,椎或金或鐵,取於便用。

茶鈐。茶鈐屈金鐵為之,用以炙茶。

茶碾。茶碾以銀或鐵為之,』黃金性柔,銅及喻石皆能生銼,不入用。

茶羅。茶羅以極細為佳,羅底用蜀東川鵝溪畫絹之密者,投湯中揉洗以冪之。

茶盞。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焙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茶匙。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輕,建茶不取。

湯瓶。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列出的茶器有碾、羅、盞、筅、缾(瓶)、杓等,這些茶具的內容,與蔡襄《茶錄》中提及的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審安老人真實姓名不詳,他於宋成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點茶用具之大成,以傳統的白描畫法畫了十二件茶具圖形,稱之為「十二先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職稱,賜以名、字、號,足見當時上層社會對茶具鍾愛之情。「圖」中的「十二先生」,作者還批註「贊」譽。

(1)韋鴻臚,名文鼎,字景吻,號四窗間叟。

此具姓「韋」,表明由堅韌的竹製成。「鴻臚」乃是掌握朝廷禮儀的贊導。而「臚」又是「爐」的諧音,隱喻「竹爐」之意。而「火鼎」和「景吻」,說明它是生火的茶爐;「四窗間叟」是說這種茶爐開有四個窗,可用來通風。「贊」中所說的「祝融」,為火神,含祈禱上蒼保佑之意。

(2)木待制,名利濟,字忘機,號隔竹居人。

此具姓「木」,表明是木製的。「待制」是一種官職。按「贊」所述,它的作用是「摧折強梗,使隨方逐圓之徒不能保其身」。可見它是木製的茶臼,是用來搗茶的。

(3)金法曹,名研古、轢古,字無鍇、仲鏗,號雍之舊民、和琴先生。

此具姓「金」,當由金屬製作。「法曹」為當時地方司法機關。在「贊」中,借其職能:「使強梗者不得殊軌,亂轍豈不韙與」,形象地告訴人們,它是茶碾。

(4)石轉運,名鑿齒,字遄行,號香屋隱居。

此具姓「石」,表明是用石鑿成,而名、字、號十分形象地表明此具的形狀及運作功能。至於「轉運」,乃是官名。宋初曾設「轉運使」,負責一路或數路財賦,有監察地方官吏的職責,用來比喻茶磨的功能。

(5)胡員外,名惟一,字宗許,號貯月仙翁。

此具姓胡,與「葫」諧音,暗指由葫蘆製作而成。員外為官名,統稱郎官;同時,「員」與「圓」諧音,表示此具為圓形。「贊」語表明它主要用來舀水,還可臨時用來研小塊之茶。

(6)羅樞密,名若葯,字傅師,號思隱寮長。

此具姓「羅」,表明它是篩子,篩網用羅絹敷成。「樞密」為官名,掌握軍國要政,說明茶羅至關重要,有分兵把守,道道把關之意。

(7)宗從事,名子弗,字不遺,號掃雲溪友。

此具姓「宗」,是「棕」的諧音,表明為棕絲製成。「從事」為官名,是州郡長官僚屬,管一些瑣碎雜事。其名「子弗」,「弗」與「拂」諧音,喻其作用是「拂」。號「掃雲」,即撣茶之意。

(8)漆雕密閣,名承之,字易持,名古台老人。

此具複姓「漆雕」,表明外形甚美,而「秘閣」本是藏書之地,宋時有直秘閣官職。再其名為「承之」,乃屬盛茶之茶盞;而字「易持」,暗指「茶托」,便於端持。至於號「古台」,指的是外形。總起來說就是用茶托承持茶盞,「而親近君子」之意。

(9)陶寶文,名去越,字自厚,號兔園上客。

此具姓「陶」,表明由陶瓷製作而成。「陶寶文」中的「文」通「紋」,表示此物通體有紋。其名「去越」,意思是並非「越窯」所產;字「自厚」,指壁厚;號「兔園上客」,聯繫起來,就是指「建窯」所制的兔毫茶盞了。至於「贊」中說的「出河濱而無苦窳(指粗糙)」,是譽其外表雖樸拙,卻無粗劣之感,而有質樸之美,拙中見秀。

(10)湯提點,名發新,字一鳴,號溫谷遺老。

此具姓「湯」,即熱水。「提點」為官名,有「提舉點檢」之意,聯繫起來,是說可用它提而點茶,實指此具是湯瓶。其名「發新」,表明可顯茶色。字「一鳴」,謂沸水之聲。「贊」中說它能「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斟酌賓主間,功邁仲叔圉」,誇它功德無量。

(11)竺副帥,名善調,字希點,號雪濤公子。

此具姓「竺」,表明用竹製成,其功能是「善調」,用它可為「湯提點」服務,故字「希點」。「雪濤」者乃經點茶調製後的沫,可見此具為茶筅無疑。對此,「贊」中譽其為「方金鼎揚湯」的公子。

(12)司職方,名成式,字如素,號潔齋居士。

此具姓「司」,與「絲」諧音,當為絲織物。「職方」是掌握地圖與四方的官名。此處是指用絲織的方形器物,即清潔茶具用的茶巾。字「如素」,號「潔齋」,其意也在於此。「贊」中以孔子待人之道,說它「端方質素」不會改變。

《茶具圖贊》所列附圖表明:韋鴻臚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爐,木待制指的是搗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轉運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員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杓),羅樞密指的是篩茶用的茶羅,宗從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閣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盞托,陶寶文指的是茶杯,湯提點指的是注湯用的湯瓶,竺副師指的是調沸茶湯用的茶筅,司職方指的是清潔茶具用的茶巾。

宋人飲茶,更加講究烹瀹技藝,突出精神享受。特別是宋代盛行的鬥茶,是一種比品茗更為藝術化的飲茶方式,不但要評出茶的優劣,而且要決出雙方的勝負,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品茗技術的最高表現形式。由於鬥茶,人們不但講究茶的烹瀹技藝,而且對鬥茶用的材料(如茶、水等)和器具也精益求精,以達到鬥茶的最佳效果,這對促進茶具,以及茗茶、烹茶的發展,顯然是十分有利的。與唐代相比,宋代茶具更加講究法度,形制愈來愈精。

飲茶器具:宋人崇尚建盞黑釉,其理有三:一是用黑釉盞盛茶,茶盞與鬥茶所需的「雪白湯花」正好黑白分明,出現對比美。宋祝穆《方輿勝覽》載:鬥茶「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為負,耐久者為勝」,「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可見,黑釉瓷最適合鬥茶之需。二是建盞燒制時,可使盞上出現美麗的異形花紋,最珍貴的紋如細密兔毛的兔毫盞,茶湯注入茶盞中,使黑釉表面結晶五彩繽紛,從而平添了品茶的藝術美。三是建盞大口小底,盞壁外撇,好似一隻翻轉的斗笠。它盞口面積大,可容納更多的「湯花」;盞壁斜直,飲茶時更易吸盡茶湯和茶末;而盞沿下內折的折線,還能起到注湯時標準線的作用。由於建盞適宜鬥茶,理所當然地受到鬥茶者的珍視。

煮水器具:宋代,人們改用較小的茶瓶來煎水,稱之為湯瓶,也有稱執壺、茶吹、茶吊子的。其質地更為廣泛,有用金、銀、銅、鐵、鉛、錫的;也有用陶、瓷、石的。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按自己的標準,提出「宜用金銀」,而北宋蔡襄在《茶錄》中則說:「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因茶瓶不但用來煮水,更重要的是用來注湯,所以,講究形制。《大觀茶論》說:「注湯害利,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麵不破。」其意是說,茶瓶之嘴最為重要:嘴不能歪斜,要呈拋物線形,嘴與瓶身的介面要大,瓶嘴的出水口要圓而小,用這樣的茶瓶注湯,才不會破壞茶麵的湯花。

碾茶器具:據宋徽宗《大觀茶論》載:「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說明當時的茶碾由碾槽和碾輪組成,碾槽深凹,但壁直,使茶能聚槽底;碾輪薄,邊緣銳利,正好與槽底楔合,容易用力。茶碾的質地,有銀、銅、熟鐵等金屬,也有用石雕琢的。蘇軾詩日:「石碾破新綠」,「石碾清飛瑟瑟塵」,說的就是用石碾碾茶的情景。

炙茶器具:宋時的炙茶器具是金屬夾子,蔡襄在《茶錄》中稱之為「茶鈐」。不過對炙茶,宋人做法與唐代不同,蔡襄在《茶錄》中道:「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這種陳茶才需要炙;「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當然也就不再炙茶了。

生火器具:宋代用的多是呈古鼎形的爐,只是質地更為廣泛。如蘇軾詩「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說的是用磚制的茶爐;楊萬里詩:「束澗底之散薪,燃折腳之石鼎」,指的是用石雕的鼎形茶爐;羅願詩「岩下才經昨夜雷,風爐瓦鼎一時來」指的是用陶制的鼎式茶爐。此外,也有與唐代一樣,用鐵、泥製成的茶爐的。

與此同時,與唐代相比,宋代飲茶,特別是上層人士飲茶,對茶具的質地更為講究,製作更加精細。宋代周密在《葵辛雜識》中說:「長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備,外則以大縷銀合貯之。」范仲淹詩云:「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陸遊詩云:「銀瓶銅碾俱官樣,恨欠纖纖為捧甌。」都是寫當時地方官吏、文人學士使用的是金銀制茶具。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說宋代皇帝使用的茶、酒器都是金棱漆碗碟。宋徽宗在他的《大觀茶論》中也提倡茶器或金或銀或瓷為之。宋代飲茶之風的大盛,推動了制瓷工業的發展,其時五大名窯都曾生產茶具,它們是河南禹縣的鈞窯、河南臨汝的汝窯、浙江杭州的官窯和浙江龍泉的哥窯、河北曲陽的定窯。它們都先後專門為皇宮燒制茶具和其他生活用具,均講究至極。

宋代茶具還影響和流傳到了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宋徐競曾出使高麗,回國後寫了《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說到「邇來頗喜飲茶,益制茶具,金花烏盞,翠色小甌,銀爐湯鼎」之類。日本茶道中用的「茶筅」一詞,還保持著中國北宋的字形和字音。宋代流入日本的建盞,在當代日本的茶道中,同樣也能見到它的痕迹。日本叫作「樂燒」的茶盞,其外觀造型與建盞基本相似。建窯燒制的兔毫盞、鷓鴣盞等,當時也流入日本,經仿製後稱為「瀨戶燒」。宋代茶具對推動世界茶具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元代茶具

元代,從茶葉加工到飲茶方法都出現了新的變化,茶葉蒸後經搗、拍、焙、穿、封加工而成的餅茶逐漸衰退,經揉、炒、焙加工而成的條形散茶(即芽茶和葉茶)開始興起,直接將散茶用沸水沖泡飲用的方法,逐漸替代了將餅茶研末而飲的點茶法和煎茶法。同時,一些茶具開始消亡,另一些茶具開始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茶葉加工,還是飲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都是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一個過渡時期。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7),有位文人叫茅一相,結合當時茶具的使用情況,為南宋審安老人畫的「十二先生」(即12種茶具)寫了一篇圖贊序文。序日:「余性不能飲酒,間有客對春苑之葩,秋湖之月,則客未嘗不飲,飲未嘗不醉。予顧而樂之,一染指顏且酡矣,兩眸子懵懵然矣。而獨耽味於茗,清泉白石可以濯五臟之污,可以澄心氣之哲,服之不己,覺兩腋習習,清風自生。視客之沉酣酩酊,久而忘倦,庶亦可以相當之。嗟呼,吾讀《醉鄉記》,未嘗不神遊焉,而間與陸鴻漸、蔡君謨上下其議,則又爽然白釋矣。乃書此以博十二先生一鼓掌雲。」並署名「芝園主人茅一相」。說明宋末元初,宋人用點茶法飲茶的茶具,仍然受到元人的厚愛和讚許。

元代大臣耶律楚材詩《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云:「玉杵和雲舂素月,金刀帶雨煎黃芽」,「紅爐石鼎烹團月,一木宛和香汲碧霞」。說茶、談法、論具,將元人飲餅茶時研末點茶,以及作者在烹茶過程中的愉悅情感,抒發得淋漓致盡。又如袁桷的《煮茶圖並序》:「平生嗜茗茗有癖,古井汲泉和石髓。風向翠碾落晴花,湯響雲鐺滾珠蕊。齒寒意冷復三咽,萬事無言歸坎止。」虞集的《題蘇東坡墨跡》:「老卻眉山長帽翁,茶煙輕風*鬢絲風。錦囊舊賜龍團在,誰為分泉落月中」等,都是元人飲用餅茶的生動寫照。

在元人的詩文中,見得更多的還是用沖泡法飲散茶的情景,如李謙亨的《土銼茶煙》云:「熒熒石火新,湛湛山泉冽。汲水煮春芽,清煙半如滅。」蔡廷秀的《茶灶石》:「仙人應愛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啜罷驂鸞歸洞府,空餘石灶鎖煙霞。」楊維楨的《煮茶夢記)).「命小芸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為飲供。」這裡說的春芽、嫩芽和凌霄芽,都不是餅茶,而是散茶。不過在元初,人們飲用散茶,在沖泡之前,也有將散茶先行碾末,再行沖泡的,如耶律楚材詩中說的「高人惠我嶺南茶,爛賞飛花雪漫車。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說的就是用茶碾碾散茶「新芽」的情景。在元代,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形條茶飲用的方法已較為普遍,這不僅可在不少元人的詩作中找到依據,而且還可從內蒙古赤峰市出土的元代墓道烹茶圖中找到佐證。

沒有茶碾,當然也無須碾茶,再從採用的茶具和它們放置的順序,以及人物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人們是在直接用沸水沖泡飲茶。

此外,人們還可從一些零星史料見到元代茶具的蹤跡。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中提到的「姜鑄銅饕餮獸面火爐」,是出自元代杭州一位姜姓女匠人之手,人稱「姜鑄」。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說「姜鑄」的銅茶爐是:「名擅當時,其撥蠟亦精,其煉銅亦凈,細巧錦地花紋,亦可入目。」這種生火的茶爐,為明代茶具提供了借鑒。

六、明代茶具

元代時,條形散茶已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這樣,唐、宋時的炙茶、碾茶、羅茶、煮茶器具成了多餘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種脫穎而出。由於明人飲的是條形散茶,貯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時顯得更為重要。而飲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具,又是明人飲茶所特有的,明代對這些新的茶具品種是一次定型,從明代一直到現代,人們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已無多大變化。僅僅在茶具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載:「吾朝所尚(指條形散茶)又不同,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備悉,可謂盡茶之真味矣。至於洗茶、候湯、擇器,皆各有法。」明代許次紓《茶疏》也載道:「未曾汲水,先備茶具,必潔必燥,開口以待。蓋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競覆之案上,漆氣食氣,皆能敗茶。先握茶手中,俟湯既入壺,隨手投茶湯,以蓋覆定。三呼吸時,次滿傾盂內,重投壺內,用以動蕩,香韻兼色不沉滯。更三呼吸頃,以定其浮薄,然後瀉以供客。」以上記述,將如何泡茶沏茗以及所需的茶具,描繪得一清二楚。此外,明代馮可賓的《茶箋》、陳師的《茶考》等著作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可見,按照明人的沖泡飲茶法,最普遍使用的是燒水沏茶和盛茶飲茶兩種器具。就飲茶全過程而言,當時所需的茶具,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列了16件,另加總貯茶器具7件,合計23件。這些器具,名稱顯得古雅奇特。屬茶具的有:商象,即古石鼎,用以煎茶燒水;歸結,即竹掃帚,用以滌壺;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遞火,即火斗,用以搬火;降紅,即銅火筋,用以簇火;執權,即茶秤,用以秤茶;團風,即竹扇用以發火;漉塵,即茶洗,用以淋洗茶;靜沸,即竹架,用以支鍑;注春,即瓦壺,用以注茶湯;運鋒,即果刀,用以切果;甘鈍,即木砧墩,用以擱具;啜香,即瓷瓦甌,用以品茶;撩雲,即竹茶匙,用以取果;納敬,即竹茶橐,用以放盞;受污,即拭抹布,用以潔甌。屬總貯茶器的有:苦節君,即竹爐,用以生火燒水;建城,即箬制的籠,用以高閣貯茶;雲屯,即瓷瓶,用以舀水燒水;烏府,即竹製的籃,用以盛炭;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貯水;器局,即竹編方箱,用以收放茶具;品司,即竹編圓撞提盒,用以收貯各品茶葉。

與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簡便得多,特別是茶具品種數量大為減少。這在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已說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試之法」,「簡便異常」,「寧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張謙德《茶經》專門寫有一篇「論器」,提到當時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籠、湯瓶、茶壺、茶盞、紙囊、茶冼、茶瓶、茶爐8件。

不過,明代茶具雖然簡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特別是新茶具的問世,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比唐、宋時又有大的發展。

(一)貯茶器具

明代,由於條形散茶比團餅茶更易受潮,貯茶就顯得更為重要,選擇貯存性能好的貯茶器具,就成了茶人普遍關注的問題。明代貯茶,採用的是既貯又焙,貯焙結合的方法。當時的貯茶器具多是由瓷或陶製作而成的罌,也有用竹葉等編製而成的簍(籠),雅稱建城。明代屠隆的《考*餘事》就寫了貯茶、焙茶之法,也講了貯茶、焙茶之器,說「先於清明時收買箬葉,揀其最青者」,經烘乾備用。再將買回的茶葉放入茶焙,其下放置盛有炭火的大盆將茶葉烘乾。貯茶的器具為大陶罌,將其烘乾後,在底部填上若干層箬葉片,爾後把烘乾冷卻的茶葉放入陶罌,其上再放箬葉片。最後,取摺疊成六七層的宣紙,用文火烘乾,扎封罌口,上面再「壓以方厚木白木板一塊,亦取焙燥者」。至於平日取用,「以新燥宜興小瓶取之,約可受四五兩,取後隨即包整」。以上貯茶之法,以及所用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有借鑒價值。

(二)洗茶器具

「洗茶」一說,始見於明代。在明代顧元慶的《茶譜》中,寫有「煎茶四要」,其中之一就是茶在品飲前先要「洗茶」,即用熱水滌茶,目的是去「塵垢」和去「冷氣」,前者是指洗去混在茶中的灰塵和雜質,後者是指淋去滲入茶中的陰濕之氣。馮可賓《齊茶箋》記載:在烹茶之前,用「熱水滌茶葉」,水「不可太滾」,否則會沖淡茶味。洗時,用竹筷夾住茶葉「反覆滌盪,去其塵土、黃葉、老梗使凈」,然後撮茶放入盞或壺中,「少頃開視,色青香烈」,隨即用燒好的水沖泡飲用。至於洗茶的工具,一般稱之為茶洗。文震亨《長物志》所載:茶洗用砂土燒制而成,形如碗,分上下兩層,上層底有如箅子似的圓眼,洗茶時使「沙垢皆從孔中流出」。明代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也談到:當時宜興有紫砂陶茶洗,形若扁壺,中有隔層,其上有箅子似的孔眼。可見,茶洗實是烹茶之前用水淋洗茶葉的器具。這種器具,只在明代的茶書中有記載,說明從清代開始,茶洗已不再列入茶具之內了。

(三)燒水器具

明代的燒水器具主要有爐和湯瓶,其中,爐以銅爐和竹爐最為時尚。文震亨《長物志》稱:茶爐湯瓶「有姜鑄銅饕餮獸面火爐及純素者,有銅鑄如鼎彝者,皆可用」。說的是用銅鑄的火爐。另外,還有許多文人學士寫到竹爐,如明代謝應芳的《寄題無錫錢仲毅煮茗軒》日:「午夢覺來湯欲沸,松風吹響竹爐邊」;明代周履靖的《茶德頌》云:「竹爐列牖,獸炭陳廬」,都是用竹爐燒水烹茶的情景。對於候湯的湯瓶,按明代張謙德《茶經》所述:「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瓷器為上。」而文震亨的《長物志》卻認為:「湯瓶鉛者為上,錫者次之,銅者不可用。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點注,瓷瓶雖不奪湯氣,然不通用,亦不雅觀。」可見,自明開始,由於沏茶之法已由唐、宋時的煎茶、點茶改變為沖泡,人們對燒水候湯及其相應的器具更加關注,對其形制也更為講究。

(四)飲茶器具

至明代,飲茶器具最突出的特點一是小茶壺的出現,二是茶盞的變化。

對茶壺,明代最為崇尚紫砂或瓷製的小茶壺。文震亨《長物志》云:「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張謙德《茶經》說:「茶性狹,壺過大則香不聚,容一兩足矣。」

明代茶盞,仍用瓷燒制,但由於茶類改變,宋時盛行的鬥茶開始衰落,飲茶方式改變,此時所用的茶盞已由黑釉盞(碗)變為白瓷或青花瓷茶盞。明代的白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史稱「甜白」。白瓷茶盞造型美觀,比例勻稱,料精式雅,在茶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文震亨《長物志》載:「宣(指明宣宗)廟有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世(指明世宗)廟有壇盞,中有茶湯果酒,後有『金籙大醮壇用』等字者,亦佳。」從中可以看出,明代以後,一些有名的燒制茶具的瓷窯,繼續得到發展。

與前代相比,明代有創新的茶具當推小茶壺和茶洗,有改進的是茶盞,它們都由陶或瓷燒制而成。在這一時期,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無論是色澤和造型,品種和式樣,都進入了窮極精巧的新時期。

七、清代茶具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但這些茶的形狀仍屬條形散茶。飲用時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

清代的茶具無論是種類和形式,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範。如生火仍然推崇竹爐。在京城北京,還流行一種以木為框,內外敷石灰的三角形小茶爐,其表面描有飛禽走獸、魚蟲花草、人物山水,倒也顯得十分雅緻。燒水用的茶瓶,當時也有稱為茶銚的,仍慣用明人的陶瓷或銅錫茶瓶。清代陸廷燦《續茶經》引《隨見錄》稱:「洋銅茶吊,來自海外,紅銅盪錫,薄而輕,精而雅,烹茶最宜。」而清代高鶚(約1738~約1815)的《茶》中稱:「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表明清代燒水的茶瓶(即茶吊、茶銚),一方面受到來自國外的銅吊的衝擊,另一方面中國古代用的銅、錫、瓦制茶銚仍然得到保存。

史料表明,儘管清人燒水用的銚質地不一,但用得最多的還是陶質(如砂、瓦等)的銚,這在清代震鈞的((茶說》中寫得十分明白:「古人用石銚,今不可得,且亦不適用。蓋銚以薄為貴,所以速其沸也,石銚必不能薄;今人用銅,腥澀難耐,蓋銚以潔為主,所以全其味也,銅銚必不能潔;瓷銚又不禁火;而砂銚尚焉。」在烹茶過程中,清代對洗茶這一道工序,已不如明代那麼重視。在清代許多有關飲茶的文獻和著作中,都未談及洗茶,也未談到茶具中有茶洗,表明茶洗已從茶具中淘汰。但與明代相比,清代茶具的製作工藝技術卻有著長足的發展,這在清人使用的最基本茶具,即茶盞和茶壺上表現最為充分。

清代的茶盞、茶壺,通常多以陶或瓷製作,以康(熙)乾(隆)時期最為繁榮,並以「景瓷宜陶」最為出色。

清時的茶盞,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蓋碗由蓋、碗、托三部分組成。蓋呈碟形,有高圈足作提手;碗為大口小底,有低圈足;托實為中心下陷的一個淺盤,其下陷部位正好與碗底相吻。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鎮生產,其時,除繼續生產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還創製了粉彩、琺琅兩種釉上彩茶具。蓋碗中的精品有康熙五彩蓋碗、青花花卉蓋碗;雍正粉彩蓋碗;以及道光年間寶善齋制的粉彩花鳥蓋碗、粉彩蟈蟈蓋碗和慎德堂制的紅釉描金蓋碗、紅釉白梅花蓋碗等。

至於茶壺,不但造型豐富多彩,而且品種琳琅滿目,著名的有康熙五彩竹花壺、青花松竹梅壺、青花竹節壺;乾隆粉彩菊花壺、馬蹄式壺;以及道光青花嘴壺、小方壺等。

八、近當代茶具

(一)茶具種類

主要分主茶具、輔助用具、備水器、備茶器等。

1、主茶具:茶壺,是泡茶的主要器具,其基本形態有200多種以上,質地分陶壺、炻壺、瓷壺三種。

茶船:放茶壺的墊底茶具,基本形態有盤狀、碗狀、夾層狀三種。

茶盅:盛放泡好的茶湯之分茶器具。

茶杯:倒入茶湯並飲用的器具。

杯托:放置茶杯的墊底茶具。

另外,根據飲茶方式的不同,還有茶碗、蓋碗、大茶杯、同心杯、沖泡盅等用具。

2、輔助用具:主要有茶盤、茶巾、奉茶盤、茶匙、茶荷、茶針、渣匙、茶箸、箸匙筒等。

3、備水器:主要有凈水器、貯水筒(缸)、煮水器、水方、水注、水盂等。

4、備茶器:有茶樣罐、貯茶罐、茶箱等。

(二)茶具的選擇

1、壺質與泡茶的關係

壺質主要是指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清揚;密度低的壺泡起茶來,香味比較低沉;不同風格的茶要選用不同密度的壺,使之相互搭配。如果茶的風格是屬於比較清揚的,如綠茶、清茶、香片、白毫烏龍、紅茶,那就用密度較高的壺來泡,如瓷壺。如果茶的風格是屬於比較低沉的,如鐵觀音、水仙、佛手、普洱(後發酵茶類),那就用密度較低的壺來泡,如陶壺。密度與陶瓷茶具的燒結程度有關,人們經常以敲出的聲音與吸水性來表達,敲出的聲音清脆,吸水性低,就表示燒結程度高,否則燒結程度就低。這與壺具的保溫程度又息息相關,許多消費者習慣性希望茶壺保溫效果要好,這種認識是片面的。若需要保溫,茶壺就要做得厚厚的,質地燒得鬆鬆的,結果很不美觀。再說,泡茶是在適當的濃度就要把茶湯倒出來,哪會在壺內保溫?講究的泡茶法甚至於還使用定時器,浸泡的時間以秒計。

2、施釉與泡茶的關係

上釉就像在陶瓷器上穿了一件衣服,上釉的讓人欣賞釉色之美,不上釉的讓人欣賞泥土本身的美。壺內不上釉的,「得」、「失」間就要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使用同一把壺在同一類茶上,用久了,「茶」、「壺」間會有相互作用,使用過的茶壺比新壺泡出來的茶湯,味道要飽和些。但壺的吸水性不能太大,否則吸了滿肚子的茶湯,用後陳放,容易有霉味。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內側不上釉的茶壺沖泡不同風味的茶,則會有相互干擾的缺點,尤其是使用久了的老壺或是吸水性大的壺。如果只能有一把壺,而要衝泡各種茶類,最好使用內側上釉的壺,每次使用後徹底洗乾淨,可以避免留下味道干擾下一種茶。

3、質地、色調與泡茶的關係

陶瓷茶器的質地分為瓷、炻、陶三大類,瓷質茶器的感覺是細緻的,與不發酵的綠茶、重發酵的白毫烏龍、全發酵紅茶的感覺較為一致。炻質茶器的感覺較為堅實陽剛,與不發酵的黃茶、微發酵的白茶、半發酵的鐵觀音、水仙的感覺較為一致。陶質茶器的感覺較為粗獷低沉,與重焙火的半發酵茶、陳年普洱茶的感覺較為一致。

茶器的顏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顏色與裝飾其上的釉色或顏料。白瓷土顯得亮潔精緻,用以搭配綠茶、白毫烏龍與紅茶較為適合,為保持其潔白,常上層透明釉。黃泥製成的茶器顯得甘怡,可配以黃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炻器土製成的茶器顯得高香、厚實,可配以鐵觀音等輕、中焙火的茶類。紫砂或較深沉陶土製成的茶器顯得樸實、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鐵觀音、水仙相當搭調。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藥,釉色的變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覺,淡綠色系列的青瓷,用以沖泡綠茶,感覺上頗為協調。有種乳白色的釉彩如「凝脂」,很適合沖泡白茶與黃茶。青花、彩繪的茶器可以表現白毫烏龍、紅茶或熏茶、調味的茶類。

鐵紅、紫金、鈞窯之類的釉色則用以搭配鐵觀音、水仙之屬的茶葉。茶葉末、天目、與鹹菜色系的釉色,可用來表現黑茶。

壺形與泡茶的關係 茶具的外形及茶壺釉彩的色調,應與茶葉相搭配,如用一把紫砂松干壺泡龍井,就沒有青瓷番瓜來得協調,然而紫砂松干壺泡鐵觀音就顯得非常夠味。

但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壺形僅顯現在散熱、方便與觀賞三方面。壺口寬敞的、蓋碗形制的,散熱效果較佳,所以用以沖泡需要70~80℃水溫的茶葉最為適宜。因此蓋碗經常用以沖泡綠茶、香片與白毫烏龍。壺口寬大的壺與蓋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顯得異常方便,很多人習慣將蓋碗作為沖泡器。蓋碗或是壺口大到幾乎像蓋碗形制的壺,沖泡茶葉後,打開蓋子可以很容易觀賞到茶葉舒展的情形與茶湯的色澤、濃度,對茶葉的欣賞、茶湯的控制頗有助益。尤其是龍井、碧螺春、白毫銀針、白毫烏龍等注重外形的茶葉,這種形制的沖泡器,若再配以適當的色調,是很好的表現方法。


推薦閱讀:

對於通天狄仁傑有什麼想吐槽的?
怎麼看待袁騰飛?
中國再否敘問題草案 歷史上第8次行使否決權
《明萬曆朝鮮之役對東亞歷史的影響》
關羽墓為什麼千年未被盜?

TAG:歷史 | 茶具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