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翻譯及賞析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代: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483宋詞三百首,婉約,惜春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天回到了哪裡?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注釋1、
展開閱讀全文 ∨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天回到了哪裡?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百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注釋1、寂寞:清靜,寂靜。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3、喚取:換來。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8、解:懂得,理解。9、因風:順著風勢。10、薔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葯。▲
有用(230)沒用(62)參考資料:
1、林霄 .《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 .貴陽 :貴州民族出版社 ,2005 :112 .2、倪木興 .《唐宋詞精華》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 :71 .3、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四冊》(修訂本)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3 :2720 .4、徐榮街,朱宏恢 .《唐宋詞百首譯註》 :徐州師範學院 ,1978 :98 .賞析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裡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有用(192)沒用(53)本節內容整理自網路(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賞析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設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只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像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後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實的描述。上面想像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之蹤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迴環反覆;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迴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有用(94)沒用(29)參考資料:
1、劉建勛 .《唐宋詞華章便覽》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6 :169 .創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編管宜州。有詩題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諸,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這「十二月」是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於貶宜展開閱讀全文 ∨創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編管宜州。有詩題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諸,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這「十二月」是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於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於宜州貶所。 ▲有用(59)沒用(28)
參考資料:
1、黃墨谷 .《唐宋詞選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166-167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343猜您喜歡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4734宋詞三百首,初中古詩,豪放,詠史懷古,愛國,典故,諷刺
蝶戀花·早行
宋代: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158宋詞三百首,月亮,婉約,離別,女子,惜別
臨江仙·暮春
宋代:趙長卿
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誰憐。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別來此處最縈牽。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37宋詞三百首,羈旅,寫鳥,思鄉
推薦閱讀:
※登鸛雀樓原文、翻譯及賞析
※性理題釋 原文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和譯文
※《弟子規》原文及譯文
※日出入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