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歷代君主帝王281——明朝明仁宗朱高熾

軍事歷史 2010-05-04 19:31:00 閱讀37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明仁宗(1378~1425)朱高熾,漢族,明成祖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後繼位,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個月,於洪熙元年五月病死,終年48歲。

姓名 朱高熾
廟號 仁宗
謚號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

弘文欽武章聖達孝

昭皇帝

陵墓 獻陵
政權 明朝
在世 1378年-1425年5月29日
在位 1424年9月7日-1425年5月29日
年號 洪熙

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皇后張氏。有子十人,女七人。葬於北京昌平天壽山獻陵(今北京明十三陵)。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為仁宣之治的繁榮鋪平了道路。

明仁宗-簡介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生母是成祖仁孝文皇后。

明獻陵

朱高熾自幼端重沉靜,喜好學問。洪武二十八年(1395),冊為燕世子。後守衛北平。永樂二年(1404)二月,召至京城,立為皇太子。成祖北征時,他監國行政。雖被人讒奏,而終以誠敬得全。永樂二十二年(1424)即皇位。以次年為洪熙元年。冊妃張氏為皇后,立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子。即位初,罷西洋寶船,赴西部市馬及雲南採辦,又重設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書兼之。派御史巡察邊衛,又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在位期間,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後人稱善。有于闐、琉球、占城、哈密、瓦刺等進貢。洪熙元年(1425)五月,崩於欽安殿。後尊謚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於北京昌平明獻陵。子10人,女7人。

明仁宗是一位比較開明的皇帝,他隨父征戰多年,知道創業艱難,採取了一系列減少國家開支的措施,對國力的恢複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明仁宗-生平

明仁宗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愛。不過由於朱高熾喜

明仁宗

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也總是跌跌撞撞,因此對於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來講,他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成祖起兵靖難,命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熾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平。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在此期間,建文帝遣書信給朱高熾,許以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

  

此後由於他身體肥胖,不便隨軍作戰,因此成祖將他留在後方,這樣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與成祖頗有幾分相像,而且作戰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在戰鬥中他曾多次救成祖與危難之際,成祖也曾許願說「你大哥多病,將來皇位必將是你的」聽了這話,朱高煦的熱情更加高漲,在整個靖難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靖難成功之後,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問題上又出現了猶豫,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封建社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頗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難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親自許願將皇位傳給他,就成祖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於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

  

但是最終成祖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制約著帝王。而且朱高熾作為世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錯誤,因此廢之無名,很重要的一點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即後來的明宣宗)敏慧異常,深得朱棣的喜愛,著名的文臣解縉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成祖終於下定了決心,於公元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次子朱高煦並沒有就這樣屈服,他遲遲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機行動,他先是進讒言使得立儲的第一功臣解縉遭到貶黜,幾年之後慘遭殺害,然後私養了許多武士圖謀不軌,好在楊士奇、徐皇后說服了朱棣削奪了朱高煦的部分護衛,強令他就藩樂安。高煦與高熾之爭才算暫時告一段落。誰知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皇三子朱高燧在成祖得病期間曾密謀殺死成祖,然後矯詔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場災難才沒有降臨,事後,由於朱高熾為朱高燧求情,成祖總算沒有再追究。

 

 

明仁宗御撰 天元玉曆祥異賦 明紅格彩鈔本 紙本 4冊

永樂22年(1424年)7月18日,65歲的永樂皇帝在北征反京的途中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因此秘不發喪,將軍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將成祖的遺體裝入棺材中,每日還是照例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再也沒有掀開、皇帝也再沒有說話,軍中一切如常,同時,派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後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爆發什麼叛亂,政權得以平穩過渡。

明仁宗-貢獻

朱高熾即位後,改年號為洪熙,開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朱高熾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其次朱高熾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博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學,褒獎忠孝,他統治期間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仁宗還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仁宗非常善於納諫,曾經給楊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勵他們進諫,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見,皇帝可以擇善而行。朱高熾在後宮之中也不戀女色,皇后張氏也非常賢惠,與朱高熾相敬相受。

朱高熾對科舉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由於南方人聰明而且刻苦,進士之中多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純樸,忠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眾的較少,為了保證北方人可以考中進士,朱高熾規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5月29日。朱高熾由於心臟病突發猝死於宮內飲安殿。謚號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對於他的貢獻提出了質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間有大部分時間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務一直是交給朱高熾來掌管,因此他又充分的時間來推行自己政策,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加上這段時間,朱高熾對明朝做出的貢獻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熾一代仁君的稱號當之無愧。

明仁宗-軼事

明仁宗

曾棨,字子棨。江西永豐人。永樂二年,考進士科。明成祖朱棣在審閱其卷時,就極其賞識,御筆親批:「貫通經史,識達天人,有講習之學,有忠愛之誠,擢魁天下,昭我文明高質,啟沃惟良顯哉。」欽點其為狀元。

明成祖朱棣認為曾子棨才堪大用,因此,把輔導國家儲君,陪東宮太子朱高熾讀書的任務交於他。朱高熾經常與曾子棨一起吟詩作對.一次,朱高熾吟出一上聯:「紅袖手提鸚鵡盞,來迎狀元」,限曾子棨三步就要對出下聯。當曾棨跨出第三步時,果真對出了下聯:「白衣身到鳳凰池,進朝太子」。又有一次,正值元宵佳節,朱高熾與曾子棨一起觀賞彩燈,華燈燦爛,朱高熾出一上聯:「燈明,月明,大明一統,」而曾子棨隨即大聲應道:「君樂,民樂,永樂萬年。」當時的年號是永樂而最能體現曾子棨雄才的莫過於他與太子弈象棋對詩的趣聞了。

曾狀元: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時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將笙歌過楚城。

興盡計窮征戰罷,松陰花影滿殘枰。

明太子:

二國爭雄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贏。

馬行曲路當先道,將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

等閑識得軍情重,一著功成見太平。

明仁宗-家屬列表

父:明成祖朱棣

母:成祖仁孝文皇后徐氏

后妃:誠孝昭皇后張氏

李賢妃、張順妃、郭貴妃等

子:昭皇后子:宣宗、越王瞻墉、襄王瞻墡

李賢妃子:鄭王瞻颭、蘄王瞻垠、淮王瞻墺

張順妃子:荊王蟾堈

郭貴妃子:滕王瞻塏、梁王瞻垍、衛王瞻埏

女:嘉興公主,昭皇后生。宣德三年下嫁井源。正統四年薨。後十年,源死土木之難。

慶都公主,宣德三年下嫁焦敬。正統五年薨。

清河公主,宣德四年下嫁李銘。八年薨。

真定公主,母李賢妃,與清河主同年下嫁王誼。景泰元年薨。

德安公主,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與蘄王瞻垠同日追封,謚悼簡。冊辭謂第四女,蓋早殤,名次未定也。又五女延平公主,六女德慶公主,俱未下嫁薨。

明仁宗-死因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暴卒,享年四十八歲。葬於獻陵。從登基到去世,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去世前三天,他還在日理萬機地處理朝政,而從身體不適到「崩於欽安殿」,前後僅兩天時間,故明人黃景防稱他「實無疾驟崩」。

壯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紀》等,都隻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熾因何暴卒已成歷史之謎,多年來人們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死於嗜欲過度。朱高熾之貪慾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時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勸他謹嗜欲之語。他覽奏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李時勉險些喪命。直至垂危之際,他仍難忘此恨,說「時勉廷辱我」。由此可見,朱高熾確實縱慾無度,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繼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御審李時勉:「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李時勉叩首答日:「臣言諒閣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朱瞻基嘆息,稱李時勉「忠」,復其官職。可見,朱瞻基對仁宗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朱高熾因縱慾過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陸武《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慾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陰症」之說出自朱高熾時一太監之,應當有一定可信度。

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治療此等「陰症」恐無特效良藥,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機可乘。對此,《明史?羅汝敬傳》中曾有記載,「……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來,導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陰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是被其長子朱瞻基、即繼他之後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熾生性溫厚懦弱,嗜欲享樂,朱棣生前對他大為不滿,只因禮教和祖訓的關係,才立朱高熾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廢朱高熾儲位之心。

朱高熾長子朱瞻基與其父相反,善騎射,諳武事,熱衷權利,工於計謀。朱棣在世時,朱瞻基深得祖父賞識。朱棣死後,朱高熾即位,雖立朱瞻基為太子,但已察覺他非安分之輩,故屢有勸誡之語。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為自己早日登位籌謀,為此不顧親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熾命朱瞻基南行祭陵(鳳陽的皇陵與南京的孝陵)。朱瞻基於四月十四日離京,隨侍朱高熾的宦官海濤,是朱瞻基親信,他按預先密謀,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熾。

朱瞻基離京後,卻沒有按既定日程行進,而是直奔南京。但在離開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傳言「仁宗上賓」。要知道,當時北京還未發喪,亦無如今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可見朱高熾「上賓」是在一些人預料之中的。當時,朱瞻基還說:「……予始至遽還,非眾所測。」顯示他有人們難以想像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齎詔而來的海濤,於六月三日抵北京。--NJ1.京.,就有大臣勸誡:人心洶洶,不可掉以輕心。朱瞻基答日:「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顯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對弒父謀位活動的自信和自得。

當然,兩種看法孰是孰非,誰也沒有確鑿的證據。隨著人們掌握的史料不斷增多,相信最終會給出一個滿意的解釋。

明史 仁宗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母仁孝文皇后,夢冠冕執圭者上謁。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靜,言動有經。稍長習射,發無不中。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輟。

  

洪武二十八年,冊為燕世子。嘗命與秦、晉、周三世子分閱衛士,還獨後。問之。對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後閱,故後。」又命分閱章奏,獨取切軍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謬誤,不以聞。太祖指示之曰:「兒忽之耶?」對曰:「不敢忽,顧小過不足瀆天德。」又嘗問:「堯、湯時水旱,百姓奚恃?」對曰:「恃聖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孫有君人之識矣。」

  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寵於成祖。而高煦從軍有功,宦寺黃儼等復黨高燧,陰謀奪嫡,譖世子。會朝廷賜世子書,為離間。世子不啟緘,馳上之。而儼先潛報成祖曰:「世子與朝廷通,使者至矣。」無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發書視之,乃嘆曰:「幾殺吾子。」成祖踐阼,以北平為北京,仍命居守。

  永樂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為皇太子。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而高煦、高燧與其黨日伺隙讒構。或問太子:「亦知有讒人平?」曰:「不知也,吾知盡子職而已。」

  十年,北征還,以太子遣使後期,且書奏失辭,悉徵宮僚黃淮竺下獄。十五年,高煦以罪徙樂安。明年,黃儼等復譖太子擅赦罪人,宮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誠敬孝謹七事以聞,成祖意乃釋。其後黃儼等謀立高燧,事覺伏誅,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於榆木川。八月甲辰,遺詔至,遣皇太孫迎喪開平。丁未,出夏原吉等於獄。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洪熙元年。罷西洋寶船、迤西市馬及雲南、交阯採辦。戊午,復夏原吉、吳中官。

己未,武安侯鄭亨鎮大同,保定侯孟瑛鎮交阯,襄城伯李隆鎮山海,武進伯朱榮鎮遼東。復設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書兼之。進楊榮太常寺卿,金幼孜戶部侍郎,兼大學士如故,楊士奇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黃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俱掌內製,楊溥為翰林學士。辛酉,鎮遠侯顧興祖充總兵官,討廣西叛蠻。甲子,汰冗官。乙丑,召漢王高煦赴京。

戊辰,官吏謫隸軍籍者放還鄉。己巳,詔文臣年七十致仕。九月癸酉,交阯都指揮方政與黎利戰於茶籠州,敗績,指揮同知伍雲力戰死。丙子,召尚書黃福於交阯。庚辰,河溢開封,免稅糧,遣右都御史王彰撫恤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於所產地計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癸未,禮部尚書呂震請除服,不許。乙酉,增諸王歲祿。丙戌,以風憲官備外任,命給事中蕭奇等三十五人為州縣官。

丁亥,黎利寇清化,都指揮同知陳忠戰死。戊子,始設南京守備,以襄城伯李隆為之。乙未,散畿內民所養官馬於諸衛所。戊戌,賜吏部尚書蹇義及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銀章各一,曰「繩愆糾繆」,諭以協心贊務,凡有闕失當言者,用印密封以聞。

  

冬十月壬寅,罷市民間金銀,革兩京戶部行用庫。癸卯,詔天下都司衛所修治城池。

戊申,通政使請以四方雨澤章奏送給事中收貯。帝曰:「祖宗令天下奏雨澤,欲知水旱,以施恤民之政。積之通政司,既失之矣,今又令收貯,是欲上之人終不知也。自今奏至即以聞。」己酉,冊妃張氏為皇后。壬子,立長子瞻基為皇太子。封子瞻埈為鄭五,瞻墉越王,瞻墡襄王,瞻堈荊王,瞻墺淮王,瞻塏滕王,瞻垍梁王,瞻埏衛王。

乙卯,詔中外官舉賢才,嚴舉主連坐法。丁巳,令三法司會大學士、府、部、通政、六科於承天門錄囚,著為令。庚申,增京官及軍士月廩。丁卯,擢監生徐永潛等二十人為給事中。

十一月壬申朔,詔禮部:「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及習匠、功臣家為奴者,悉宥為民,還其田土。言事謫戍者亦如之。」癸酉,詔有司:「條政令之不便民者以聞,凡被災不即請振者,罪之。」阿魯台來貢馬。甲戌,詔群臣言時政闕失。

乙亥,赦兀良哈罪。始命近畿諸衛官軍更番詣京師操練。丙子,遣御史巡察邊衛。癸未,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丙戌,賜戶部尚書夏原吉「繩愆糾繆」銀章。己丑,禮部奏冬至節請受賀,不許。庚寅,敕諸將嚴邊備。辛卯,禁所司擅役屯田軍士。

壬辰,都督方政同榮昌伯陳智鎮交阯。是月,諭蹇義、楊士奇、夏原吉、楊榮、金幼孜曰:「前世人主,或自尊大,惡聞直言,臣下相與阿附,以至於敗。聯與卿等當用為戒。」又諭士奇曰:「頃群臣頗懷忠愛,朕有過方自悔,而進言者已至,良愜朕心。」十二月癸卯,宥建文諸臣外親全家戍邊者,留一人,余悉放還。辛亥,揭天下三司官姓名於奉天門西序。癸丑,免被災稅糧。庚申,葬文皇帝於長陵。丙寅,鎮遠侯顧興祖破平樂、潯州蠻。

  是年,丁闐、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滿剌加、蘇祿、瓦剌入貢。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門受朝,不舉樂。乙亥,敕內外群臣修舉職業。己卯,享太廟。建弘文閣,命儒臣入直,楊溥掌閣事。癸未,以時雪不降,敕群臣修省。

丙戌,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太宗配。壬辰,朝臣予告歸省者賜鈔有差,著為令。己亥,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參政葉春巡視南畿、浙江。二月辛丑,頒將軍印於諸邊將。戊申,祭社稷。命太監鄭和守備南京。丙辰,耕耤田。丙寅,太宗神主祔太廟。是月,南京地屢震。三月壬申,前光祿署丞權謹以孝行擢文華殿大學士。

丁丑,求直言。戊子,隆平飢,戶部請以官麥貸之。帝曰:「即振之,何貸為。」己丑,詔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導民於善,非務誅殺也。吏或深文傅會,以致冤濫,朕深憫之。自今其悉依律擬罪。或朕過於嫉惡,法外用刑,法司執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執奏,必允乃已。

諸司不得鞭囚背及加入宮刑。有自宮者以不孝論。非謀反。勿連坐親屬。古之盛世,采聽民言,用資戒儆。今奸人往往摭拾,誣為誹謗,法吏刻深,鍛練成獄。

刑之不中,民則無措,其餘誹謗禁,有告者一切勿治。」庚寅,陽武侯薛祿為鎮朔大將軍,率師巡開平、大同邊。辛卯,參將安平伯李安與榮昌伯陳智同鎮交阯。戊戌,將還都南京,詔北京諸司悉稱行在,復北京行部及行後軍都督府。是月,南京地屢震。

  夏四月壬寅,帝聞山東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稅方急,乃御西角門詔大學士楊士奇草詔,免今年夏稅及科糧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須戶、工二部預聞。」帝曰:「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不可遲疑。有司慮國用不足,必持不決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筆,令士奇就門樓書詔。帝覽畢,即用璽付外行之。顧士奇曰:「今可語部臣矣。」設北京行都察院。

壬子,命皇太子謁孝陵,遂居守南京。戊午,如天壽山,謁長陵。己未,還宮。是月,振河南及大名飢。南京地屢震。五月己卯,侍讀李時勉、侍講羅汝敬以言事改御史,尋下獄。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於南京。辛巳,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是日,崩於飲安殿,年四十有八。

  秋七月己巳,上尊謚,廟號仁宗,葬獻陵。

  

贊曰:「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盡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推薦閱讀:

全球最富1500人中350人來自中國
中國最美的五條小溪,我願意和你一起去看看!
從普世民主到中國模式
作者:紐約客 | 來自:紐約文摘鐵打的房子,流水的媳婦? 婚姻法新解衝擊中國婚戀觀
第28、29顆衛星已發射,中國北斗能超越美國GPS嗎?

TAG:中國 | 明朝 | 君主 | 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