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歷代大儒(47位大師的簡明小傳) 十八

理學鼻祖 周敦頤 (1017——1073) 一、銳於求志 得聖賢不傳之學 老子生來骨性寒,宦情不改舊儒酸。 停杯厭飲香醪水,舉著半餐淡菜盤。 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 故人慾問吾何況,為道春陵只一般。 這首詩是周敦頤50歲(公元1066年)在永州做通判官時寄給家鄉族人的自況詩。從詩中可以看出,他雖然做官多年,並未由此而改變自己的儒士本性和對聖人之道的執著追求,一直過著亦官亦儒的生活。另外也可看出,周敦頤在物質生活上並不寬裕。 從26歲開始,周敦頤就進入仕途,做了30年的地方官,主要是做司法官,建立了一些政績,受到當時一些士大夫的讚揚。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除了按當時的政治要求做好本職工作之外,周敦頤幾乎把全部精力投入了對儒學的研究與傳授之中。因此,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學術上,都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下面概略介紹一下這位理學開山祖師的行事與為人。 周敦頤,字茂叔。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謚號元,稱元公。他曾建書堂於廬山之麓,因堂前有一溪,乃以其家鄉濂溪為之命名,又將其書堂取名為濂溪書堂,晚年定居於此,故後人又稱他為濂溪先生,把他創立的學派稱為「濂學」。其父周輔成,賜進士出身,官至賀州縣令,於周敦頤15歲時去世。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頤隨其母從營道到京師開封,投靠舅父龍圖閣直學士鄭向,在鄭的撫育下成長。24歲時,因其舅父的蔭子關係,被朝廷任命為洪州分寧縣主簿。到任後,該縣有一疑案久不能決,周敦頤在解決此案中便初次顯示了他的才能。慶曆四年(1044年)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第二年,南安有一獄四,法不當死,而轉運使王逵卻決定嚴加處理,眾官雖覺不當,但他們懾於王的權勢,不敢出面講話,惟敦頤獨能據理力爭,王逵不聽,他便棄官而去,氣忿地說:「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宋史·道學一》本傳)王逵終於省悟,放棄了原來的意圖,囚犯免於死刑。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親大理寺臣程響在南安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為學知道」,同他結為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敦頤為師受業。是年冬,移郴州郴縣(今湖南郴縣)縣令,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陽(今湖南桂陽)令。因其在郴州和桂陽皆有治績,得到了達官們的賞識和推薦,於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到任時,當本地人得知他就是當年在分寧做官時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頤,就高興地說:「是能辨分寧獄者,吾屬得所訴矣。」(同上)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簽書署合州判官,共計五年。嘉祐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通判虔州。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轉虞部郎中,擢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次年移知南康軍。熙寧五年(1072年)定居於廬山濂溪書堂,次年六月病死於此,終年57歲。 縱觀周敦頤的政治生涯,其官階並不顯達,始終是地方官吏,如主簿、縣令、州判官、知州軍等,主要是做司法工作,其政績亦表現在司法工作之中,在當時算得是一位清官。後來黃庭堅稱頌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薄於徽福而厚於得民,菲於奉身而燕及煢嫠,陋於希世而尚友千古」(同上)。又《年譜》記載說:「先生素貧,初入京師,鬻其產以行,擇留美四十餘畝,畀周興耕之。」潘興嗣說周敦頤在洪州南昌做官,得過一場大病,去看望他時,「視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篋,錢不滿百。」(《濂溪先生墓志銘》)。《年譜》又說:「先生平日俸祿,悉以周宗族,奉賓友,乃分司而歸,妻子囗粥或不給,曠達不以為意。」這些評語,不免有溢美之辭,但至少反映了周敦頤在精神生活上不失為一光明、正直的清高的君子儒,在物質生活上確實是比較清寒的。 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周敦頤一面做官,一面潛心於儒家學說的研究和傳授,他既是一個官員,又是一位出色的儒學大師。據《年譜》說,他在郴縣為縣令時,「至縣,首修學校,以教人」;在合州五年,與士大夫廣為交結,「士之從學者甚眾」。在代理邵州時,更是大開講學之風。當時的荊湖北路轉運史孔延之在《邵州新遷學記》中讚頌他說:「周君好學博通,言行政事,皆本之六經,考之孟子,故其所設施,卓卓如此。異時宋史書周君之善,以為後世法,未必不以邵學為先」(《周子全書》卷17)至此,周敦頤已被看作是一位應當青史留名的儒學大師了。周敦頤在邵州還寫了《邵州新遷學釋祝文》,其中稱頌孔子說:「惟夫子道德高厚,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施其道,澤及生民者,代有之,然而夫子之宮可忽歟!」(同上)。這說明他也認為自己是復興儒學、施行孔子之道的一代大師了。二程兄弟在周敦頤門下受業,為時不到一年,受其薰陶極深。《宋史·道學傳》稱程顥「自十五六時,與弟頤聞汝南周敦頤論學,遂厭科舉之習,慨然有求道之志。」程顥亦有自述云:「昔受學於周茂叔,令尋顏學仲尼樂處,所樂何事」。(《宋元學案·明道學案》)所謂「尋顏學仲尼樂處」,就以追求學做聖人的樂趣,把學做聖人作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後來,周敦頤又把自己著的《太極圖說》傳給二程。二程所學雖不完全出自周敦頤,但受周的啟迪確實很深。南宋時期的胡宏也讚譽周敦頤「啟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這個說法是有其根據的。 在周敦頤的傳道講學活動中,表現出他是一位善於啟人心智的高明導師。據《宋史》記述說:「侯師聖學於程頤,未悟。訪敦頤,敦頤曰:『吾老矣,說不可詳。』留對榻夜談,越三日乃還。頤驚異之,曰:『非從周茂叔來耶?』其善開發人如此。」程頤的學生侯師聖聽不懂老師所講的道理,就去向周敦頤請教,經周的開導與啟發後,茅塞頓開,程頤知道後,立即猜測到,這個學生一定向周敦頤請教過了。這件事不僅說明周敦頤啟發了侯師聖,同時也說明程頤當年受周的開發教導記憶猶新。另據周敦頤《年譜》記載,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王安石為提點江東刑獄時,聞周敦頤之名,特向他請教,二人相遇「語連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寢食。」由此可見,周敦頤不僅善於開導人,同時也說明他當時在學者中具有很好的社會影響。 周敦頤的著作,流傳於今的有《太極圖說》、《易通》(又名《通書》)、《愛蓮說》、《拙賦》等。據考證,已佚亡的著作還有《娘說》、《同人說》各一篇。《垢說》和《同人說》都是對《周易》六十四卦中娠、同人兩卦的解說,它們是獨立於《易通》之外的兩篇著作。在上述著作中,以《太極圖說》和《易通》之影響為最大,這兩部書集中體現了周敦頤所開創的宋明理學的思想基礎,塑造了兩宋理學的雛型,為爾後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學的建立提供了核心的骨架,所以周敦頤被譽為「得聖賢不傳之學」的理學開山。 二、情志清高 寓懷於塵埃之外 周敦頤做了近30年的地方官,其地位並不顯赫,生活也比清苦,在當時的社會氣氛中,算得上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員。他在道德情操和生活作風上,不與世俗同污,在精神生活上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格。他既是一個官吏,又是一位儒師,既自詡為儒學正宗,又兼有佛閣風骨和仙過氣派。身雖在官,又常寄情懷於方外。詩人黃庭堅評論他說:「茂叔雖仕宦三十年,而平生之志,終在邱壑。」(《濂溪祠並序》,《周子全書》卷19)。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頤出任虔州(今江西贛州市)通判,路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時,愛廬山之勝,乃有卜居之心,於是乃築堂於其麓,書堂前面有一溪流,發源於廬山蓮花峰下,將其取名為濂溪,決定退休後定居於此,以遂其隱居山林之志。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他寫了一篇文字優美、寓意深刻、至今仍被人們愛慕和樂于欣賞的好文章《愛蓮說》,用以寄寓自己的情懷和道德品性。全文只有二百餘字,不妨抄錄於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余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稱蓮花為「花中君子」,藉以比喻自己。以為自己身雖在官,但並不追求榮華富貴,只想做一位高尚的「君子」,希望象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清遠溢香,亭亭靜植」,既是一個高尚的「君子」,又是一個自性清凈、佛性常住的方外之人。周敦頤的「濂溪書堂」又名「愛蓮堂」。據傳,發源於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的水中有蓮。廬山也曾經是東晉高憎慧遠同陶淵明等人組織「蓮社」的故地,是個佛教勝地。周敦頤在這裡寫作《愛蓮說》,與佛教頗有關係,據專家們考證分析,蓮花本為佛教之花,佛經《華嚴探玄記》就用蓮花來比喻真如佛性,如書中說:「如蓮花自性開發,譬如真如自引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又說:「如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譬如真如四德,常樂我凈。」《愛蓮說》表現了周敦頤思想中,接受並溶匯了佛家的佛性說,他用蓮花的特性比喻為天賦的人性至善和清凈不染。以「出於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之性,說明理想的聖人之性,說明聖人之性的至善至美。在周敦頤看來,淤泥好比那污染人性的人慾,為達到聖人的至善境界,就必須去污存凈,去欲存誠。這種思想也充分體現在他的《太極圖說》和《易通》之中,這是他巧妙地吸取了佛教思想,用以完善儒家人性道德論的一種表現。 周敦頤不僅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同時也接受了道教思想,他的《太極圖說》,就把道教的世界觀與修鍊方法融和於儒家經典,是對儒家思想進行充實和再造的成果。他的新儒學思想,就是將佛、道思想中可為儒學容納的東西匯通於儒家學說的產物。朱熹稱周敦頤有仙風道骨:為周敦頤作《墓碣》的蒲宗孟說他「以仙翁隱者自詡」,「與高僧、僧人跨松夢,躡雪嶺,……彈琴吟詩,經夜不返」。他自己也常常作詩,寄情於仙道之境。如在《題豐都觀三首》里寫道: 山盤江上虯龍活,殿倚雲中洞府深。欽想真風古何在,侶松喬柏共蕭森。 始觀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後更知微。 久厭全全樂靜元,俸微尤乏買山錢。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雲房一榻眠。 上述史料,已經能夠大致地說明周敦頤的精神風貌。後來蒲宗孟在墓碣中也說他是一個「孤風遠操,寓懷於塵埃之外,常有高棲遐遁之意」的人。 三、《太極圖說》 繪宇宙生成演化 《太極圖說》是周敦頤理學體系的主體框架,《圖說》有圖有文,以文解圖,用圖式和文字說明的方式,提綱挈領地對宇宙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了抽象的概括。在這篇著作中,概述了他從宇宙自然到人道性命的基本思想。這篇著作同他的《易通》互為表裡,共同構成了作為理學開山的儒家典籍。從宇宙觀上來講,以往的儒家學說,基本上還沒有從哲學高度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宇宙發生髮展模式,這項工作基本上是由周敦頤來實現的。 考前人研究,一般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他以儒家經典《周易》和《禮記·禮這篇》為根據,又吸取和融會了道家及道教的一些與之有關的思想資料,按照自己的構思設計而成的。 首先看看《圖說》原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權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自註: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註: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教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神鬼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乘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其次看看上圖同道教經典《道藏》中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圖》之《太極先天圖》的關係。 據歷代學者考證,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他對《太極先天圖》進行改造而成的。這在史書的記載中是有據可查的。《宋史·儒林傳》說:「震(即朱震——筆者注)經學深醇,有《漢易解》云: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范愕昌;愕昌傳劉牧。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又據清代學者毛奇齡說,周敦頤的太極圖,與道教《參同契》作者彭曉在《參同契》中所繪製的《水火匡廓圖》、《三五至精圖》也有密切關係。他認為,《太極圖》的第二圖,就取材於《參同契》的水火匡廓圖,第三圖取材於《參同契》的三五至精圖。 黃宗炎和朱彝尊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本名《無極圖》。原來陳摶在華山時,把《無極圖》刻在石壁之上。 《無極圖》的最下邊一圈為玄牝之門;稍上一圈名為「煉精化氣」和「鍊氣化神」;中層左木火,右金水,與中土聯絡之構圖稱為「五氣朝元」;其上圈黑白相間之圓稱為「取坎填離」;最上一圈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黃宗炎說:「周子得此圖而顛倒其序,更易其名,附於《大易》,以為儒者之秘傳。蓋方土之訣,在過而成丹,故從下而上。周子之意,在順而生人,故從上而下。……更最上圈煉神還虛、復歸無極之名曰無極而太極。……更其次因取坎填離之名曰陽動陰靜。……更第三圈五氣朝元之名曰三行各一性。……更第四圈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更最下圈玄牝之門名曰萬物化生。」 黃宗炎的考證和說明很使人信服,他揭示了周教頤是怎樣把表示方士修鍊之術的《太極先天圖》改造為論說天地人物生成演化的《太極圖》。然而,事情又不是如此簡單,周敦頤是一位儒學功底很深、思想深邃的理論家,他的宇宙演化論,決不是簡單地抄襲道教煉丹術。作為宋代理學開山,他除了具有堅實而豐富的儒學知識之外,更廣泛和精要地吸收、融化了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資料,特別是對道家、道教思想有著豐富和深刻的了解。他的理學思想體系,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巧妙地將儒、道融為一體而建立起來的。 其次分析一下《太極圖說》的內容。 (一)關於《太極圖說》的思想來源 首先應當指出,周敦頤著《太極圖說》,是以《易傳》為根據,是對《易傳》的一種別出心裁的闡發。眾所周知,《易傳》是儒家主要經典之一(後來又是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太極圖說》的基本依據是《易傳》。如《圖說》中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這些話就是對《周易·繫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解釋。《周易》強調「變易」,就是《圖說》所講的「動」,《周易》講「陰陽」,就是《圖說》的「陰陽」。《周易》講陰陽互動,即是《圖說》的「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太極圖》中從上到下的第二圈(水火匡廓,取坎填離)所示的黑白相雜符號,就是把《周易》八卦中的坎、離二卦變成圓形並相互聯結,其在中線的左邊表示離(火),右邊表示坎(水)。《圖說》又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是對《繫辭》「生生之謂易」作了更詳細的說明。另外,《圖說》的最後又引用了《易傳·說卦》中的「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總之,《圖說》從宇宙起源到人道的建立的整套宇宙模式的立論,可以說都是基於對《易傳》思想的繼承和發揮。 其次,《圖說》也吸取了陰陽五行家關於宇宙起源論的一些思想資料。《圖說》云:「陰變陽合,而生水火本金土。正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等語都是從五行說中接過來的。 最後,《圖說》還吸取了道家和道教思想中的「無極」這一概念。如《圖說》中的「無極而太極」和「無極之真」等。其中的「無極」成了他的宇宙起源論的主要範疇。「無極」一詞,出於《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這個「無極」早在道教的《無極先天圖》中就被使用並使之成為方士修鍊的歸宿點。此外,《圖說》有「主靜」、「無欲」等語,「無欲」一詞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的「我無欲而民自朴」,「主靜」一詞出自《老子》第二十六章的「靜為躁君」和第五十七章「不欲以靜」。因此,《圖說》中的「無極」這個概念和「無欲故靜」這一命題,都是從道家與道教那裡接過來的。 (二)關於《太極圖說》的宇宙生成發展理論 《太極圖說》是一個言簡意賅的宇宙發生髮展論綱。其全文僅二百餘字,後來卻被奉為「有宋理學之宗祖」,因為它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統、完整地論述宇宙發生、發展的著作,它對爾後儒家學說的更新與發展產生了極其重大的推動作用。 現在我們來看看《太極圖說》的宇宙模式論是如何說明宇宙生成演化的。 據前人考證,現存的《太極圖說》並不是周敦頤原著的全貌。這是因為,現存的圖說是經過朱熹「校定」整理過的。在朱熹「校定」的《太極圖說》出現以前,就有一個《太極圖說》的舊本流行於世。據清初學者毛奇齡考證,這箇舊本就是周敦頤的原本。朱熹「校定」此《圖說》時,根據自己的觀點對它作了一些修改。他把舊本《圖說》的第一句:「無極而生太極」改為「無極而太極」。「無極而生太極」是說明「無極」為世界的總根源,「無極而太極」說明「太極」是世界的總根源。因為朱熹不承認「太極」之上還有「無極」,他按自己的觀點把太極作為世界的總根源,同時又把太極解釋為「理」,認為只有「理」才是世界的真正本源。經過他的修改,「無極」二字雖被保留下來,卻變成了「太極」的修飾語,不再是生「太極」的宇宙最初根源了。朱熹解釋說,「無極而太極」就是「無形而有理」。這種解釋顯然是牽強附會,與周敦頤的原意不符。在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中,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理」字,他的《圖說》對「無極而太極」本來就有明確的解釋。如其中說:「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太極本無極」已經清楚地說明了太極生於無極的觀點。總之,在周敦頤看來,「無極」才是宇宙的最初根源,而朱熹卻認為「太極」(理)就是宇宙的最初根源。朱熹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周敦頤,其目的是為自己的宇宙發生論張目。 以上說明了周敦頤主張宇宙最初根源為「無極」,下面探討一下,這個「無極」究竟是物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然後分析一下《圖說》的宇宙演化過程說。 先說第一個問題。周敦頤認為,作為天地萬物總根源的「無極」是宇宙的胚胎,是尚未分化成形的一種混沌狀態的物質材料。前面講過「無極」一詞出自《老子》「知其雄」章,在那裡,老子把「無極」比作尚未散而為器的「朴」。後來的學者,如朱彝尊也認為,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的「無極」是具有物質性的、混沌狀態的天地萬物之胚胎(其說見《周子全書》卷15、16)。 既然明確了《太極圖說》中,作為宇宙最初根源的「太極」是物質性的,這就可以確定周敦頤的宇宙論是唯物主義觀點。從這個觀點出發,再看看《太極圖說》的宇宙演化過程。《太極圖說》認為,宇宙的生成發展大致經過了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極而生太極」 前面講過,「無極」不是絕對的「無」,它是宇宙最初的原始狀態,是具有物質性的,處於混飩的天地未分的萬物之胚胎。是老子所說的「朴」或「無」。老子的「無」也不是絕對的空無,它是未散為「器」的「朴」,是宇宙未分為具體物象時的混沌狀態,「太極則是由不具任何物象的物質「無極」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有了最初時空界限和含有分化機能的、具有運動和靜止性能的有形物質。這就是《圖說》講的「太極……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這是說,所謂「無極而生太極」或「自無極而太極」,說明具有變化機能和初具物態的「太極」,是由「無極」演化而來的。 第二階段:從「太極」到陰陽。 宇宙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從「太極」到陰陽。「太極」之中蘊含的動靜機能,使之分化為陰陽。《圖說》云:「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這就是說,在「太極」的運動中產生了陽氣,靜止中產生了陰氣。宇宙的原初物質發展到陰陽的階段,不但有動有靜,而且動靜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互為其根,於是便出現了天地之判分。這就是說,天地是在物質發展到分陰分陽的階段上形成的。 第三階段:從陰陽到五行。 宇宙發展的第三階段,是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演化為「五行」(指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元素,即水火本金土)。《圖說》說:「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周敦頤認為,「五行」就是五氣,因為它們和陰陽一樣,也是氣的一種形態。但這是比陰陽更為高級的物質形態,它們各自具有比陰陽更為具體的形態和性質,「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物質發展到「五行」階段,出現了四季的變化,《圖說》中的「五氣順布,四時行焉」,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階段:從「五行」的運動到萬物化生。《圖說》云:「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是說,由「無極」之真髓同陰陽五行中的精細成分巧妙凝合,就產生了天地之間的男女、牝牡、雌雄,由陰陽二氣的交感和五行的不同特性相互作用,才出現了天地萬物,而萬物的變化和發展又是生生無窮的。 綜上所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個公式: 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天地萬物。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從宇宙的生成到人類的產生,都堅持了唯物主義路線,這在當時是十分可貴的思想。歷史上許多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家,在講宇宙自然的時候,能堅持唯物論,當他們一涉及到人類社會問題時,就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二元論或唯心論。周敦頤則不是這樣,他認為人類的化生同萬物化生一樣,也是由「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所成,人與萬物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所稟受的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中最精華部分。他說。「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焉,神發知矣」(《圖說》)人類具有高於萬物的靈氣和思維等特性,就是因為人得到了「無極之真」和「二五之精」中的最精華部分。 總之,周敦頤的宇宙生成發展論,自始至終都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 四、周子《通書》 論性命道德之本 周敦頤的重要著作除《太極圖說》之外,還有《通書》,《通書》亦名《易通》。名為《易通》,說明它是一部講《易》的著作。《易通》全書40章,全文2601個字,文字十分簡約,但其論及的問題卻很廣泛和深刻。雖然是一部解《易》的書,它的風格卻不同於當時其他易說著作。這部書不對《周易》進行逐卦逐句的解說,只是有選擇地引用了《周易》中的若干經文,進行闡述的發揮,用以表述自己的觀點。《易通》所涉及的卦名只有乾、損、益、家人、睽、復、無妄、訟、噬嗑、蒙、良等部分。他認為,《易》集中體現了天地形成的奧秘和聖人之道的高深莫測。不過,《易通》又不僅僅是一部易學著作,其中還容納和貫通了《中庸》中「誠」的思想,也涉及了《論語》、《春秋》、《大學》、《樂記》中的一些內容。《易通》也是對《太極圖說》的具體補充,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展現了周敦頤的理學思想。 《易通》除進一步闡述宇宙論之外,還著重闡述了人性和道德問題。 《易通》里的宇宙論,同《太極圖說》基本一致,但其論述則更加詳細。《易通》強調了「誠」的概念,「誠」在全書中具有最高德性的含義。在作者看來,「誠」是宇宙的中心,又是聖人之大本。《易通》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之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誠上》)這是說,誠源於世界的最初本原,是天地萬物之本性,因此,」它就是聖人立身之德,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之根本,又是「百行之原」;,是至善的道德的源泉。 就人性道德論來說,《易通》認為「誠」是人的一種最高超、最理想的道德境界。如其曰:「聖,誠而已矣」。人們在道德修養上一旦達到了「誠」,那就達到了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實現了心靈的凈化,變為最完善、最高尚的聖人。但是,一般人的本性不都是至善的,所以,《易通》把人性分為剛、柔、善、惡、中五品。它再把剛與善相結合的人性稱為剛善,把剛與惡結合的人性叫做剛惡;把柔與善結合的人性稱為柔善,把柔與惡相結合的人性叫做柔惡。所以,實際上他認為人性表現為剛善、劇惡、柔善、柔惡和中性五類,總括起來仍然表現為善、惡、中三品。《易通》認為,剛善、柔善都還不是最好的人性,只有合乎中的人性才是最完善的。「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其他四種人性或全惡、或不完善。因此,最高理想的人生目標,應該是「日易其性,自至其中而止矣。」這是《中庸》「致中和」思想同人性論相結合的表現。所謂「中」,就是中正仁義。怎樣才會具有中正仁義的美德呢?《易通》提出了「無欲」、「主靜」的修養方法。「主靜」的關鍵在於「寡慾」《通書·聖學章》說: 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虛靜動直。虛靜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子全書》卷9) 為什麼無欲則虛靜動直?由於沒有個人私慾作怪,心則虛靜,虛靜就能明通事理;在虛靜中產生的行為是直起的行動。這就是所謂「靜虛動直」。為什麼動直則公?既能虛靜,則其動機正直,公道無私。何謂「公則博」?《易通》說:「天地至公而已矣」,像天地那樣至公無私,這就是「公則溥」。總之,要做到「無欲」,才能「靜」、「明」、「通」、「直」、「公」,達於聖人的境界。周敦頤提倡的「寡慾」、「無欲」,被後來的理學家發展成為「去人慾、存天地」的禁欲主義說教。 在《易通》的《禮樂》章中,周敦頤論述了禮樂問題。他第一次把維持封建制關係的「禮」提到了「理」的高度說:「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得其理然後和。」禮樂的作用是維護封建秩序,這就是把禮作為規範人的思想的工具,把樂作為調和人際關係的工具,從而達到使這個社會既有等級秩序,又能和諧統一。上述思想被二程、朱熹等理學家進行了繼承發揮,又把「禮」提升到宇宙本體的高度。「天理人慾之辨」,應該說是由周敦頤開其端給的。 五、理學開山 啟曠世儒學新風 宋代理學的產生,是中國儒學的第二次復興(第一次儒學復興出現於西漢時期)。儒家學派形成以後,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經受了多次的嚴重考驗,但它始終能夠延綿不絕地發展下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夠順應一定的時代要求而進行自我更新。儒學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它本身就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作為六經之首的《周易》,即強調交易。儒家學說的最大優點,就是它自西漢以來,就不斷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中其他學派,如陰陽、五行和釋、道思想中能為自己所能容納的東西來不斷豐富自己。在北宋真、仁二朝就出現了一批儒家學者承接了韓愈的「道統說」,開始了儒學的第二次更新活動。黃百家說:「宋興八十年,安定胡先生(即胡瑗),泰州孫先生(即孫復),祖萊石先生(即石介)始以師道明正學,繼而濂、洛興矣。故本朝理學,雖至伊洛而精,實自三先生而始。」(《宋元學案·泰山學案》),他們在學風上不重訓詁而著重探討義理,揭開了借用儒家經典來建造自己理論體系的序幕。 又《宋元學案·濂溪學案》上有黃百家一段案語: 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善微言,絕之久矣。元公(周敦頤)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張載)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 這個案語指出了周敦頤是第一個闡發「心性義理」之學的人,他打破了理學家所謂孔孟而後道統中斷的千年幽暗,使儒家的聖學重新昌盛起來,重放光明,這段評語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周敦頤在其生前的學術地位並不太高,只是由於他開啟了宋代新儒學的一代新風,故其影響越來越大。南宋初期的胡宏說他「啟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一回萬古之光明,如日麗天……其功蓋在孔孟之間」。他的學說在後來又被朱熹等人發揚光大,周敦頤被朱熹譽為「先覺」,被張栻尊為「道學宗主」。可見其在理學開創事業上的作用之大。 在這裡,我們不妨引用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三位先生在《宋明理學史》中的一段話,用以結束對他的論述: 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對爾後七八年的學術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太極圖·易說》、《易通》成了理學不刊經典,甚至比作《論語》、《孟子》。周敦頤在宇宙論、性論、道德論、教育論、政治論中所提出的問題和哲學範疇,如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性命、善惡、主靜、鬼神、生死、禮樂、誠、無思、無為、無欲、幾、中、和、公、明、順化等等,為爾後理學家所反覆討論和發揮。 周敦頤作為理學開山的地位,早已成為定論,其歷史影響非常深遠。 (李剛興 撰) 主要參考書 1.《宋史·道學傳》。 2.《周濂溪集》。 3.《宋元學案》卷11《濂溪學案)。 4.《宋明理學史》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人民出版社版 5.《中國歷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三卷上 齊魯書社出版 6.《試論周敦頤太極圖說的哲學思想》(馬振擇《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4期)
推薦閱讀:

【送童子法事,化解童子煞,麓山大師為你解憂】
虛雲和尚誕辰 | 天下無諍——懷念虛雲大師
中國歷代大儒(47位大師的簡明小傳) 十七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陰宅風水大師教你怎樣看墓地風水

TAG:中國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