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的五大主要原則

.pcb{margin-right:0}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太極拳是一種比較柔和緩慢、重意輕力、練內的拳術,是吸收各家拳法,結合古代導引吐納之術,運用經絡和陰陽學而形成的一種拳術。雖然各式太極拳在力度、速度、結構、動作數量等上有區別,但是作為太極拳也有共性的東西,共同遵守的運動原則。太極拳視頻網總結了太極拳運動的原則主要有五大點: (1)勁力核心原則勁力是指太極拳中所特有的一種綜合素質。它是以各關節間骨縫鬆開,韌帶腱肌伸長,肌肉適度用力為基礎,通過大腦意識支配而產生的一種力量素質。這種勁力極其靈活多變,在力度、力向、力點、力速方面能因敵而變。產常所說的太極八法,其核心是勁。因其常常隱於體內,也有人稱「內勁」。太極拳拳論稱的「位勁」階段,道出了勁力的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講,練太極拳是在練一種勁,動作只是練勁的具體手段,這也是太極稱拳不稱「操」的本質原因。當然,正確的技術要求是練勁的保證,規矩的外形架勢是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規格的外形基礎上,應該追求太極拳的勁,它反過來又是我們做好外形的靈魂,可謂內外統一。具體的太極拳勁力除了八法的勁別外,從表現效果上看主要有松沉勁、連綿勁、輕靈勁、彈抖勁等等,總的原則是要突出太極勁力本質,這也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2)一動俱動原則太極拳論講「一動無有不動」。太極拳將天地比作一個大字宙,人體為小宇宙,人為太極之體不可不動,這種動是在意識調控下的周身協調運動,包括內臟、體表、四肢百骸,所以太極拳運動要求在動作過程中,一動俱動,全身從思想到肢體以至各個部分,儘可能多的參與運動,而且是高度協調精細的運動,絕非局部動,或分開無序動,這點應在練習中不斷體捂。 (3)節節貫串原則這主要講勁力的傳遞過程,拳論講,「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等等,這是要求全身節節鬆開,一松到底,節節貫串,周身一氣,其為腰主宰,腰是節節貫串的樞紐,相當於中轉站,也是人體的最大關節所在部位,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大關節帶動小關節原理,所以太極拳亦突出腰的主宰作用,強調源動於腰,一動百動的技術要求。 (4)相隨相合原則相隨,指的是太極拳中的一致性,如提膝挑掌,提膝與挑掌相系相吸,上下相隨。相合,一方面是指外表的關節位皿上的對應,如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另一方面是意想勁力的合,如手到、腳到、身到其勁合,產生合力,楊式的摟膝拗步就是要手的摟推,與身體松沉相合,一致完成。 (5)陰陽相濟原則這是一個總則。太極離不開陰陽,拳中表現為上下、里外、大小、虛實、開合、剛柔、快慢等等的運動。有人稱「太極,是由人體內在物質所產生的辯證運動;太極與拳,即內形與外形的辯證地統一結合」,所以說太極拳正是一個身體的辯證運動,一方面要陰陽分開,一方面又陰中有陽,陽中又有陰,卻又分不開,最終又是一個相濟、漸變、換化、互補的關係,如「白鶴亮翅」,雖然上舉手卻身下沉,身下沉卻頭上領,手上舉肘卻垂,拳論中講的「左重」、「右虛」、「屈伸」、「俯仰」無一不是陰陽的關係,總之,陰陽相濟,陰陽分清,陰陽合一,萬變不離陰陽之理。 在學習太極拳的時候需要掌握學習太極拳的原則,把學習原則和理論原則結合起來,才能方便初學者更好的學習和理解太極拳真正的運動真意。

推薦閱讀:

和式太極拳的三直五順
太極拳腰與手的關係你知道嗎?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淺
太極拳放鬆詳解
陳氏太極拳的周身規矩---

TAG:運動 | 太極拳 | 原則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