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驚蟄民俗:祭雷神
春雷乍動:驚蟄
農曆二月初五前後,斗指丁為「驚蟄」,相當於公曆三月五日至三月七日期間。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惟一涉及動物物候的節氣。其直接含意是指蟄伏在泥土裡冬眠的蟲類動物開始驚醒,要出土活動了。「蟄」是指動物冬眠時候,潛伏在泥土或洞穴中不食、不動的狀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為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其實這個說法不太適合長江以北地區,因為這時候北方几乎是不可能出現雷鳴的。
春雷乍動,百蟲始出,這時泥土的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各客家聚居區,除了四川西部客家要到清明時節才能聽到春雷之外,均在雨水、驚蟄期間就可聞春雷初鳴。宋代詩人張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詩云:「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驚蟄節氣最大的特點就是:春雷乍動,始有雷聲。
人類先民缺乏對大自然的完全理解,認為「雷」乃由雷神、雷公、雷祖等主宰,因此驚蟄節必定要祭雷神,伴隨而來的信仰就是風神、電母。其實昆蟲們是聽不到雷聲的,驚蟄時節,大地回春,由於泥土氣溫的上升使得昆蟲們的身體變暖,因而結束冬眠,「驚而出走」。
驚蟄期間(一般在公曆三月五日至三月十九日),日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太穩定,氣溫上下波動甚大。
此時,客家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油菜,農家在繁忙犁田之餘,應防止倒春寒。
客家人非常重視驚蟄節氣,認為驚蟄聞雷則年歲豐稔,反之,如驚蟄不聞雷聲,就意味著是年要歉收。對於農耕為主的客家人來說,驚蟄聞雷即意味著春耕開始繁忙,沒有停歇。誠如唐代詩人韋應物詩《觀田家》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俗諺云:「過了驚蟄節,春耕冇停歇」。如果驚蟄有雨,則整個二月都多陰雨,溫暖而潮濕。客家俗語曰:「驚蟄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在北部中國,驚蟄前後有「二月二,龍抬頭」之俗。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載曰:「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民間認為農曆二月初二是主觀雲雨的龍神抬頭之日,從此以後雨水增多,旱季徹底結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代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俗雲「龍不抬頭天不雨」,龍抬頭意味著雲興雨作,而天地交泰雲興雨作是萬物生育的條件。二月春回大地,正是農事之始,人們祈望豐收。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癘叢生之時,人們祈望龍出鎮住毒蟲,故有「龍抬頭」民俗。
祭雷神
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諺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語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繼天公之後的重要神祗。
壯族社會也流行「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語。在婚姻締結過程中,壯族的舅權作用相當突出,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見甚至起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另壯族有雷公禁婚的習俗。相傳,農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關門睡大覺,天上、地上均享太平,是吉利的季節,人們當選在這期間辦婚事。而三月至七月,雷公經常出門行事,不時雷聲轟隆,禁止人間辦婚事。若有違者,就要受雷公處罰,婚事會辦得不順當,家庭將會欠美滿。因此,為了忌諱,這期間一般不相親,不訂婚,不結婚。
隨著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知不斷科學化,風、雲、雷、電便不再神秘,原本經常的、隆重的祭祀或消失,或轉換。但客家人對雷神、雷公的信仰卻依然如故,其一,客家地區雖然難覓專門的雷神廟,卻各種廟觀不同程度地供奉著雷神,如粵北翁源縣六里李壠曾姓白廟,主神是三頭六臂的盤古大帝,其輔助神祗包括雷神共十二尊:左一土地;左二掌廟;左三玉女;左四金童;左五判官;左六三面大王(盤古);左七洞主;左八五穀仙師;左九禾花小姐;左十金花小娘;左十一管水龍王;左十二雷公大神,左右分列順風耳和千里眼。其二,客家先民在長期的雷神膜拜中,得出許多與農耕有關的知識結晶,有關「雷神」、「雷公」的農諺廣為流傳:「正月雷鳴二月雪」,「正月玩過,二月趟過,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雷公先唱歌,有雨也唔多」,「雷響天邊大雨連天,雷響天頂有雨唔狠」,「雷打秋,薯子甘薯對半收」,「九月響雷公,十個豆子九個空」,「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十二月雷公叫,豬仔貴過貓」……其三,雷神信仰已融貫於各地客家的歲時生活或民俗禁忌。如廣西博白客家在土地節(即社日)時要用糯米做糍粑吃,並且一定要放上棠梨葉,傳說是吃了不怕雷公叫。又如閩西永定縣高陂鄉西陂村迎春牛儀式,巡遊隊伍由清道鑼、「報馬」、「恭接新春」大匾、高燈、「春花隊」、「故事隊」等組成。「春花隊」有幾十盆鮮花、瑞草、盆景,每盆置一花架上,由兩人抬著。「故事隊」所裝扮故事則首先是士、農、工、商、漁樵耕讀,而後是雷公電母(當地客家俗稱「電婆」)、文官武將、戲劇人物等。主要流傳於粵東客家地區、俗稱客家《一年使用雜字文》的《年初一》曰:「大塅之中無田坎,最怕溪水沖泥沙;又請雷公並電母,風伯雨師加虔誠。」就是說如果發生雨澇災害,則比祭祀雷公電母以消災卻難。而成都客家則忌捕捉晴蜓,認為蜻蜓是雷公飼養的雞,捕之易遭雷擊。此外,成都客家曾經非常流行的畫水、畫蛋巫術信仰,其所迎請諸神也必有雷神菩薩,以及觀音、藥王、西天佛祖、文武財神、九牛祖師、八大金剛、眼光菩薩、延壽神尊等,諸神共同為病者去災禍,開吉門,退病根。
客家人驚蟄期間祭祀雷神的活動有三個方面。其一,驚蟄日專門祭祀雷公。驚蟄節氣之交,人們便擺上供品、焚香燒紙祭祀雷公,以祈本年人畜平安、雨水充足。驚蟄祭雷神的習俗,在江蘇吳中地區也很盛行。其二,驚蟄期間適逢社日,客家社日祭祀土地、地母,一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者迎接生命之神的復活。生命之神復活的象徵就是驚蟄雷鳴,客家人在社日祭壇上,除了膜拜土地,還敬拜天神尤其是雷公,並以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嬉戲郊野、男女聚會等喜慶方式恭賀雷神的蘇醒。其三,同樣是驚蟄期間,二月初三乃文昌誕日,其中同樣有祭雷神的因素。據專家、學者們考據,文昌帝君的原型或雛形就是雷公。據常璩《華陽國志》卷二記載,梓潼神在東晉以前是惡子信仰,而惡子神可能源於古老的雷神信仰。綜合宋代的文獻記載,可知梓潼當地又傳說惡子姓張,系蛇精。
文昌帝君的形成經過了從雷神、星神、樹神、蛇神到人神的複雜變化。《史記天官書》載曰:「斗魁六星、戴匡曰文昌宮,皆天神,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也。」《春秋元命苞》云:「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先秦時,四川梓潼縣七曲山便有雷神廟,人稱善板祠。根據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梓潼縣靈應廟所供之神即張育。唐代天寶年間,安祿山造反,唐玄宗奔蜀避難,在梓潼縣七曲山夜夢張神,將其封為左丞相。事隔百餘年,黃巢起義,唐僖宗又逃到梓潼避難。為求神靈保佑,又將張神封為濟順王,還解下佩劍相贈。宋朝時張神又屢受封號,宋光宗、理宗先後追贈聖烈王、忠仁王。於是道士們便抓住機遇,在宋代紹熙六年(公元1196年)以降乩方式,宣稱玉皇大帝已將張神封為文昌帝君。
至於雷神誕日,各地差別甚大。
台灣客家地區農曆五月十六日「五雷元帥誕」。五雷元帥乃九天普化天尊,俗稱雷祖大帝,乃先天陽精之神,居於九天之上。玉清天中穿著九鳳丹霞衣,手持金光如意,綜司五雷,應化九天,運心三界,總管雷霆都府及二院三司。二院即馳邪院﹑五雷院,三司即萬神都司﹑雷霆都司等。台灣地區雷公神像均刻成鳥嘴相,傳下凡探訪人間善惡時,化成一塊石頸,不料某日被一婦人坐在其上,雷公為求其脫身,於是化成公雞逃走,從此雷公的臉也就長了一張鳥嘴。
中國北方一般以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為「雷公誕」,也有以農曆六月十六為「雷公誕」的。
贛南、閩西、粵東、粵北等傳統客家地區以及江蘇吳中地區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雷公誕」,俗稱「雷尊生日」。雷公誕日家家戶戶要吃「雷齋素」,即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據說,吃了雷齋素可以消災、避疫、保平安。蘇州人吃「雷齋素」,一般從六月初一開始,至雷尊生日結束,歷時將近一個月。
推薦閱讀:
※【民俗文化】中國面部痣相大全圖解占卜 男人女人痣相大全算命
※大家生活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希望大家可以簡要描述一下自己所熟悉地區的生活習慣和習俗。?
※「外公外婆」這個稱呼是否有性別歧視的成分?孩子是否可以叫母親的父母「爺爺奶奶」?這麼做是否矯枉過正?
※如何看待「非遺傳人制古煙花獲罪免刑罰,其子稱不會再製作 」的新聞?
※和壯族人交流有哪些忌諱?